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像系统

影像系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像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影像系统

影像系统范文第1篇

在金融、工商税务、保险等行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业务票据和档案资料,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存在一定弊端,如纸质档案经过多次翻阅查询,容易损坏;档案的整理、编纂工作耗时费力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档案资料管理困难;查询响应慢,无法实现多人共享,造成查询效率低;无法与业务系统及办公系统配合使用,信息流程断档等。

针对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不少机关企业采用了档案影像化管理。即大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存储技术等),实现各类票据、档案存储、管理和查询的电子化,提升票据的保存质量;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减少业务资料处理过程的人工干预;确保数据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票据和档案材料的检索速度。通过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及高效利用,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档案影像系统的使用。银行业的同仁认为影像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档案整理效率。税务部门感觉有了档案影像系统,查询、提取纳税户档案又快又准确,让他们从繁重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税源管理中。保险企业的同志曾说,我们人身保险档案的特点是时间长,投保人与日俱增,导致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自有了档案影像系统,纸质档案资料在完成扫描后,就被真空包装封存,几乎不再受温湿度、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延长了档案资料的寿命,同时打包封存的资料不用装盒装箱,所占空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解决了人身保险档案存期长、库存压力大的问题。而政府机关的体验是档案影像系统的运行成功,是机关档案由纸质归档向电子归档的一次跨越,也是档案材料手工整理向电子方向过渡的有益尝试。

二、档案影像管理系统的构建

档案影像化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系统的构建,一般情况下,档案影像管理系统逻辑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应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应用表示层为数据采集、数据展现与数据统计,主要完成与用户的信息交互;业务逻辑层为业务逻辑实现部分,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后台加工、分析、整理;数据存储层实现对处理后数据的存储、管理。

其业务流程包括:

(一)影像采集(扫描子系统):扫描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数据输入前端,它将原始纸质传票转换为电子影像,将影像提交到存储服务器上以便进行后续工作,扫描控制台是整个系统中数据的源头,是档案电子化的第一步。扫描控制台系统支持各类扫描仪进行票据档案的扫描,实现影像采集。针对重扫、补扫等特殊批次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影像质检(质检子系统):质检子系统按照一定策略对扫描后的影像进行抽检,以保证凭证影像的质量,对于质检过程发现的不合格的影像,下发影像差错,要求扫描人员进行补扫或重扫。质检子系统需同时提供影像修正、差错处理的功能。

(三)OCK识别服务:采用后台服务的方式,对经扫描和质检的票据影像,调用OCR识别接口,实现票据分类,采集票面要素,形成影像精确索引,为后续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基础。

(四)索引补建:对于OCP,识别有误,或需要手工建立索引的档案,提供索引补建的功能。通过浏览影像,人工识别票面要素,建立影像相关索引。

(五)数据及影像查询:提供基于WEB的数据及影像的查询功能。提供按批索引或精确索引的查询,提供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及组合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

(六)系统管理:采用资源、用户、组织机构、权限的多维组合,将系统的用户和角色管理、资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完善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通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即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进行系统资源的管理,采用数据库软件包或存储过程的方式为各子系统的开发者提供接口,主要是用户验证及权限验证的功能。

(七)影像归档存储:按照统一的索引定义和统一的归档逻辑,将影像进行批量归档存储。对外提供接口,供其他接口进行影像调阅。

(八)光盘组织和刻录子系统:将系统中的影像及相应的数据按一定的算法或规则,组织成相应规格的光盘数据,用户可选择单盘或光盘库自动刻录的方式将数据刻录到光盘。光盘上内置影像查询系统,可查询光盘的影像。

三、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完全是依照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解决了原始的票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提示点击鼠标即可,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一)经费问题。例如机关和企业若要实现档案影像化管理,首先需要启动近四十万元资金购买和创建系统,如果想要将往年库存档案全部影像化存储,必然会产生工作人员、办公地点的增加,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影像系统范文第2篇

我院自2007年建立了PACS系统,工作流程如下:

(1)病人在预约登记工作站录入病人基本信息,使用扫描仪扫描申请单;

(2)在CR检查室摄片,经CR工作站获取图像后自动将影像数据传送至PACS服务器保存;

(3)影像科医生在诊断工作站上观看图像,并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调用报告模板书写诊断报告,根据需要可从技师工作站或在CR工作站打印激光胶片;

(4)临床医生可在各科室配备的工作站随时调阅图像及诊断报告。

经过两年多的实际应用,我对PACS系统有了一定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1)缩短了出报告时间,病人拍完片后,CR系统即可自动将数据传至PACS服务器保存,报告医生直接从诊断工作站调取病人申请单及图像,并利用报告模板书写报告。与传统手工书写相比,出报告时间大幅缩短,并且打印出的报告字迹清晰,书写规范,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对于急诊病人,拍完片后临床医生立即可在线调阅,为及时抢救急诊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2)提高了诊断质量:我科诊断工作站配置巨鲨竖屏专业显示器,分辨率高,具有12bit灰度值,图像层次丰富,清晰度高,医生可利用工作站上的各种后处理功能,对图像进行观察,极大的提高了病变检出率,例如有次我看到一例手指异物的病人,病人自述有玻璃刺入手指,拍片后用常规观察手的窗宽窗位观察,未发现异常,可是调节窗宽窗位并进行图像放大后,即显示出软组织内有一细小异常密度影,后经手术证实为一细小玻璃异物。

(3)提高了工作效率:PACS系统中有报告模板功能,使报告医生摆脱了繁重的传统手工书写,另外,多种影像资料信息共享,可使报告医生方便的将各种检查影像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目前我科每位报告医生每天平均完成70~80份报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4)方便了影像资料的存储与管理:传统的医学图像保存,存在许多问题,如需要建立胶片库来储存数量庞大的胶片,管理难度与数量同步增长,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空间,资料查询速度慢,图像传递需要大量时间,还会因胶片的丢失、片损和变质而使信息丢失。建立PACS系统之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所有资料都存入数据库中,解决了保存胶片的问题;采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影像资料,可快速、方便的随时在各个工作站调阅影响资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5)提高了科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由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工作流程,减少了病人等待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PACS系统的统计功能、查询功能等,使科室的质控、工作量统计等变得快捷方便,医院及科室管理层也可通过PACS系统统计科室的工作量、经济收入等量化指标,对医院进行实时、系统地监督管理。

影像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影像校正,图像处理,控制点

影像校正是在图像处理子系统下【镶嵌融合】菜单下完成的,镶嵌融合是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该功能可以完成影像几何校正,影像镶嵌等实用操作。对于转换完的MSI 格式的底图有两种校正方法:一种是利用参照文件校正影像;另一种是标准分幅数据,用DRG生产来完成影像校正。本文介绍利用参照文件校正影像,方法如下:

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子系统下图像分析子模块,点击【文件】【打开影像】,打开刚转换的MSI文件。然后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线文件】,本例选择"校正参照线.WL",打开参照文件。在图像-图形-控制点列表显示模式中有三个窗口显示在屏幕中;左上角的窗口是校正文件显示窗口,右上角的窗口是参照文件显示窗口,下边的窗口是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如图 1)。

图 1 矢量化图像的镶嵌配准

当控制点分布较为密集时,在局部放大显示窗口中可能会同时显示多个控制点,其中红色十字叉显示的为当前控制点,蓝色十字叉显示的为其邻近控制点, 在十字叉旁会显示该点的点号。当对当前控制点进行编辑时,若改变当前控制点位置,则对当前编辑点而言,其初始点位将变为蓝色十字叉显示,在十字叉旁会显示该点的点号,改变后的点位将仅以红色十字叉显示。

图2 局部放大窗口

添加控制点步骤:首先清除系统自动生成的图边的四个控制点,再对校正图像做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使校正图像上的目标点明显;然后单击校正图像上的目标点,系统将弹出一个以目标点为中心的局部放大窗口,目标点在该窗口内被标注为红色"+",此时可在该窗口内通过点击鼠标左键精确指定目标点; 若此时已有控制点的个数不少于 3 个, 系统会自动弹出建议的参照图像/图形的局部放大窗口, 系统预测的参照图像/图形的目标点显示在该窗口的中心,同时被标注为红色"+",用户可以在该窗口中精确定位相应的目标点,也可在局部放大窗口外点击鼠标右键关闭该窗口,重新在参照图像/图形窗口中选取目标点。

在 MSIPROC 子系统中,几何校正的模型采用了多项式拟合法,系统支持一阶到五阶的多项式几何校正变换, 为了保证较高的校正精度,实际选择的控制点至少为理论数的3倍。

本例采用一阶多项式几何校正,选择9个控制点,分别取在公里网的交点上,第一行第一列、第一行第四列、第一行第八列,第四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五列、第四行第八列,第七行第一列、第七行第四列、第七行第八列。

用鼠标左键单击图像或图形窗口,系统将以单击点为中心弹出一个局部放大显示窗口,当前点将以红色十字叉显示,若该点附近有其他控制点,则这些点以蓝色十字叉显示作为参照,用户可在该窗口中通过点击左键来改变控制点位置,确定控制点位置时按下空格键,局部放大窗口中的十字叉将变黄色。(注:如果控制点的数目大于3个,那么在另外一个窗口将自动定位到与输入点相匹配的位置,并将自动弹出放大窗口,同时底图也已经定位到以之为中心点的状态。这就要求在输入前三个控制点时,一定要保证尽可能高的精度,以保证系统控制点预测的精度。)在另一窗口中通过放大缩小窗口,先粗略定位到与已输入的控制点相匹配的位置(如果已经弹出放大窗口,可以在放大窗口外的窗口位置按鼠标右键使放大窗口消失),按照前述步骤操作加入匹配点,精确定位后,按空格键,当两个放大窗口的十字架都变黄时,系统弹出对话框,选择"是"加入控制点,选择"否"取消操作。

影像系统范文第4篇

儿童成长相册是通过使用在幼儿园安装的具有全新影像技术的智能影像系统,自动抓拍孩子每一天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瞬间形成高清影像数据库,最后编辑制作成电子版、手机版或是纸质版的成长相册。该智能影像系统能把小朋友每一天的学习、生活、游戏的精彩瞬间自动记录归档,并可随时调阅、编辑。

项目特点

1. 重复消费保障销售收益。

儿童相册针对每个学生而制作,运用人像分析软件对照片进行筛选过滤,结合精心设计的主题制作,成品新颖精美。随着推广逐渐展开,销售商的销售数量可达到每个儿童每学期定做一本,每年定做二本。另外,每年的扩招和新生补充轮替也有助于形成增长型的重复消费体系。

2. 分工合作,成熟运营。

合作商只要将智能影像系统设备免费安装在幼儿园,设备即可自动记录孩子每天活动的高清影像,并通过将数据传输到云计算机平台,由总公司制作出精美相册销售给家长。运营方案成熟,设备安装简便,简单培训即可有效进行市场运营。

市场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3到14周岁的适龄儿童数量约有2.8亿。而对于家长来说,记录下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影像留作纪念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众多的幼儿园学生和小学生都是相册的潜在客户,形成了儿童成长相册庞大的市场基数。

经营条件及效益估算

以将智能影像系统摆置在一家有300名幼儿的幼儿园的合作者为例,设备投入资金约在4万元上下。以相册售价320元/本,一学期定制出150本儿童相册计算,经销商可获得定制相册的净利润:150本×320元/本=4.8万元;如以一学期定制出150本儿童相册计算,净利润就可以达到9.6万元,而1学年有两个学期,如果合作者与幼儿园签订6年合同,利润能达到100万元以上。

投资提示

影像系统范文第5篇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Pro III软件内容丰富,涵盖了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要求软件的界面编排既要简洁,让用户容易上手操作;同时也要方便查阅,不需要繁琐的流程。在这方面,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Pro III为用户提供了三种信息索引方案。第一种是“导航”模式,用户在界面左上角可以看到一个完整人体的缩略图,点击缩略图后,软件的主界面上会显示出点击部位的局部高清画面,并清晰地显示出该部位所有神经的走行;第二种是“索引”模式,索引模式是以某一神经的名称作为链接索引,这种模式非常适合精确查找;第三种是“地图”模式,该模式将人体的部位名称作为链接索引,通过选择某一部位名称在主界面上显示该部位的所有神经走行。

以上三种模式主要用于对周围神经系统的索引。针对复杂的大脑,软件自带的切片功能(在首页右下角选择“Slice”进入)可以让用户从多角度查看其内部结构。该功能支持对大脑的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面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切割,切割后的断面图像会显示在主界面上。该功能是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Pro III软件的一大亮点,它让用户可以准确把握大脑内部复杂结构的准确形态和方位。

简便的操作和丰富的内容,让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Pro III不仅可以成为临床教学的演示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医生向患者讲解的沟通工具。该软件在颜色的搭配方面做得十分考究,亮黄的神经和灰白的骨骼之间相互映衬,轮廓清晰;软件黑色的背景让内容更为突出。为了配合内容的讲解,软件内设了728个标签,用于标识神经系统。为了演示诸如脑脊液的流动、神经信号的传递等动态信息,软件设计了十分有立体感的演示动画。软件针对医学生设置了测验模块,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的来讲,该软件具有十分流畅的操作体验,画面表现力强,是一款十分出色的解剖图谱软件。

进入应用后,首先是人体模型的整体观。在左上角选择“Nav”后,进入“导航”模式,通过选择左侧人体的缩略图,可以在主界面内显示该局部结构的高清图像。该模式方便用户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去学习神经系统,既可以了解该系统在人体的位置,也可以掌握其具体的走行。

选择左上角的“Index”后,进入“索引模式”。软件将神经的名称按照首字母排序,通过名称的选择,主界面内会显示出该神经并同时配有文字标识。如果说不同的神经在一起显示会给人造成一定的视觉混乱,那该模式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选择左上角的“Map”,应用将骨骼按位置分类,并逐级列出。通过对某一部位名称的选择,用户可以在主界面内观察该组织内所有神经的走行。该模式将骨骼与神经系统紧密连接,方便学生将这两种组织放在一起学习。

选择首页右下角的“Slice”,进入大脑的观察界面。通过选项可以选择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三种角度进行切割。通过拖动屏幕下侧的红线,可以变换切割的深度。大脑内部结构复杂,平面图像可以掌握组织的轮廓,而通过多角度不同深度的切割,可以让用户把握大脑中各个组织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