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基施工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地基工程的重要性及分类
(1)地基工程的重要性:地基是指天然形成的基础底面以下承载基础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沿途工程实体,有松散的堆积地层、直接出地表的基岩地层或者二元结构的地层构成。地基工程建造的是否牢固可靠,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与否。因此,地基在任何一个建筑工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
(2)地基工程的分类: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来看,地基可以被分为天然基地和人工地基:一、天然地基。它是指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岩体、土体地基,它在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可以节约建筑工程的造价。二、人工地基。就是经过认为处理或者改良的地基,即当土层的地质状况不好的情况下,比如坡地、沙地、淤泥这样的地质状况,或者虽然地质状况比较好,但是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了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而采用人工的方法加固地基。
2 地基工程的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同,对地基的强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地基施工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要求,分别是基础底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许变形值、地基无滑动的危险。
2.1 地基施工技术的特性
在建筑学中地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地基施工技术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特殊土地基带有地区性的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冻土等地基。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性:
(1)剪切特性;
(2)压缩特性;
(3)透水特性;
(4)动力特性;
(5)特殊土不良地基的特性。
2.2 针对以上特性,地基施工可采取以下技术
2.2.1 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1)密实法:用密实法处理地基又可分为:
1)碾压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的地基。
2)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填土地基的处理。
3)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
(2)换土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深度小于3m的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当这种地基持力层软弱,密实法不能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时,可采用换土垫层的办法处理土层。此法是先将基础底下―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出,回填砂、碎石、素土或灰土等,逐层夯实,便成为承载能力较高的垫层。
(3)加固法:用加固法处理地基可分为:
1)化学加固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固粘质土、有机土、软土层比较厚、工期较短的地基。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化学溶液或胶结剂进入土层,使土粒胶结。
2)高压旋喷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四周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粒混合搅拌处理地基。目前多使用水泥浆液。为防止浆液流失,常加入三乙醇胺和氯化钙等速凝剂。
3)硅化加固法:此法是在渗透性较强的土层,利用―定的压力,把浆液通过下端带孔的管子注入土中,使土粒胶结起来。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2.2.2 特殊地基的施工方法
(1)灰土垫层。这种方法适合地下水位比较低,基槽经常处于干燥状态下的普通黏土性地基的加固。它的施工步骤是:第一步是要将基槽的积水、淤泥清理干净,夯实两次,在干燥后,再铺灰土,第二步是在搅拌灰土时,要人工搅拌,且次数不少于三遍,并适当控制水量,第三步是要按照有关规定制定铺土的厚度及次数,第四步是要在灰土打完后,及时的做好基础施工和回填土工作。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这种方法适合透水性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它的工作步骤是:第一步是根据软弱土层得容许承载力确定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厚度,第二步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比如颗粒大小适中、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碎石或者细砂、粉砂,但需要掺入30%的砂石。
3 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工程概况
本方案以建设一个家居博览中心为设计蓝本,框架四层,总高19.8M,建筑物总长205.46M、总宽93.6M,建筑面积为60998M2。地基处理为钢筋砼灌注桩,桩长18M,桩径0.80米;基础为桩顶独立承台,拉梁连接,基础埋深2.5M。
将基础施工自东至西、由北向南划分四个施工段,即:H-N交15-29轴、H-N交0-15轴、A-F交15-29轴、A-F交O~15轴,形成流水作业,各道工序的流水步距为一道工序。
3.2 工程施工顺序及方案
桩基工程须验收合格,定位测量及方格网角点标高的测量须完毕,并标注坐标和高程,以便于做好工程施工控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3.2.1 定位放线
根据方格角点标高测量图从O轴外5米至15轴交A--N轴的自然高方用机械挖平(含A轴南5米)由于方量大将所挖出的土方和桩基孔土方用车辆运出距建筑物中心250米外集中堆放。放线前先校对轴线定拉尺寸再按图纸设计要求将承台、拉梁截面作业面每边加宽50CM,放坡系数为l:0.33,一个区段放线结束后,应填写复核单交质检科复核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2 坑槽机械挖运土方
开挖前先检查灰线是否完整,如有不明之处必须弄清才能开挖,同时将挖出的土方运至集中点堆放,坑槽边缘1米内不准堆土,放置材料、设备等,1米外堆土高度不准超过1米。机械挖方不准撞击砼桩。坑槽挖深2/3时,应立即测量标高并在土壁上钉水平桩,控制深度。机械挖方必须留置50毫米高,用人工挖平,严禁扰动土层,人工诼步进行修整坑、槽底、壁直至达到规范要求。坑槽底标高-10MM及表面平整度不准超过10MM,长、宽±50MM。
3.2.3 人工凿(破)砼桩头
砼桩头凿除前先测量标高,控制桩头凿除后标高控制在-2.45M,凿除的砼渣运出现场,凿除后桩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60CM。
3.2.4 验收
班组自检后,施工科将轴线引入坑槽底表面。填报坑槽验收表,汇同勘探、设计、质检站、业主、监理等单位举行正式验收并签字盖章。
3.2.5 搭设脚手架
坑槽土方挖好后进行坑槽边搭设1.2米高安全维护栏。凡坑、槽上表面均搭设1.5米宽脚手架作为垫层砼及模板钢筋的运输通道。
3.2.6 垫层为100MM 厚C10砼
以施工图承台、拉梁的截面尺寸,每边加宽100MM在坑(槽)底表面进行放线、抄平、钉水平桩,控制标高厚度,支设模板,按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计量配料,搅拌最短时间为150S,砼以出料到砼入模最长间隔时间不准超过30分钟。用平板振动器,顺着电动机转动方向依次向前缓慢移动。当砼停止下沉并往上泛浆为止,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
3.2.7 钢筋制安装
下料前要先检查原材料是否合格,焊接试件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的材料及焊接试件,坚决不得使用。要弄懂图纸,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反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的要求,直接耻测到模板安装位置,然后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优化下料、减少浪费,钢筋的保护层按设计图要求施工,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弯钩为135度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长度为钢筋直径的10倍,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安装时允许偏差值,绑扎钢筋骨架长、宽±10MM,网眼尺寸±20MM;箍筋内净尺寸±5MM,绑扎钢筋骨架长,间距±10MM,宽、高排距±5MM;受力筋保护层±10MM,柱、梁±5MM,受力钢筋的锚固按设计总说明中表三选择三级抗震进行锚固,钢筋接头根据业主的要求采用焊接,其焊接的质量按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中4.2.2条和4.2.3条规定施工,焊条型号采用E50,柱钢筋安装前应先做卡箍,安装时将柱的主筋固定在卡箍内再把卡箍焊在承台的上箍筋上,以免移位,在浇筑砼时要派专人看守钢筋,随时纠正。每一区段安装结束后填写交接班手续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2.8 模板支设
按图示尺寸先配制承台、拉梁模板,待钢筋交接手续后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截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时的重量和振捣时的冲击力以及施工时荷载。基础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做模板。利用土壁及50X100木方做支撑。模板的安装基本质量要求,所有纵、横向拉梁及同类型的承台,在轴线的两端用钢管桩打入土层,再用16#铁丝锚在两端钢管桩的水平点上,作控制承台、拉梁的弯曲变形及水平标高,使其轴线直径在一个水平上。偏差不准超过5MM(总长或总宽)截面尺寸,承台模板±5MM,拉梁、柱±2MM、垂直度2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2MM。
3.2.9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商品砼的质量控制项内的全部资料是否完整及各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检验的工具及试块模板是否到位。(3)现场模板内的清理,模板的加固、验收,浇水湿润木模。(4)工种间的交接记录。(5)振动机械的试转。(6)检查标高控制点。
3.2.10 砖基础
(1)±0.000以下采用MUlO标准砖,M7.5水泥砂砌筑墙厚240MM,(仅于用建筑物的外墙基础)。
(2)所有材料进场要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砂浆宜采用中砂,过筛,含泥量不准超标,每250M3砌体或每一施工班次,制做砂浆试块一组,标养28天,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标准抗压强度。任意一组试块强度不小于0.85fm・k。施工时砂浆严格按重量计量,以试验室的配合比报告配制。M7.5水泥砂浆:水泥240KG、砂1370KG。砂浆用机械搅拌不小于3min随拌随用,使用前如出现泌水,应再次拌和,拌制后3H内使用完毕。
(4)技术要求:墙长大于5M时中部增加构造柱,凡上部有门窗洞口的两侧设构造柱。
(5)砌筑要求:砌筑前提前1天浇水湿润,在砌筑的位置上弹出墙外边线,抄平在柱子上-0.07M标高处弹水平线,先排砖后砌筑,采用梅花形三一砌砖法,砌筑前在两端柱子上画皮数,灰缝应均匀上下错缝要垂直不得出现通缝,透明缝,严禁水冲浆灌缝,水平及竖向灰缝宽度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灰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墙面应横平竖直。构造柱部位砌成马牙槎,先退后进60MM,高300MM及时清理柱内落地灰,砖碴杂物等,每道工序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2.11 坑槽及室内回填土
(1)由于工程量大,工期紧,室内隔墙、货梯、观光梯、扶梯等,无基础设计图,为了不影响工期,(包含地沟)先回土夯实,待一层结构浇筑拆除后和设计图下达时再进行二次人工挖施工。
(2)坑、槽及室内素土回填前,先清除坑、槽内杂物、材料等,回填纯净的自然粘土,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250MM,蛙式打夯机夯实四遍,回填土粒径不得大于2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5表面平整度不得大于20MM,回填至室内-0.25M回填结束后应立即报验。
4 地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在材料方面,对原材料采取统一供应的方式。施工前,对市场上的原材料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从而选择优质的建设材料,而且需要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坚决断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地基工程施工中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桩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样,且护壁应高出地面至少30厘米,另外应对护壁进行仔细检查有无漏水和渗水。
(3)地基施工时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施工前选择取料场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分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进行配合比设计,一般情况下,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比人工挖子桩混疑土坍落度要大,但无论何种混凝土都应满足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如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其中最重要是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一定要好。
(4)混凝土灌注前应仔细对孔底进行检查,检查孔底有无积水和沉渣。―般情况下,沉渣较容易清除,但由于地下水位比较高时,积水就难清尽,―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地下水量较少时,可在第一盘混凝土灌注前使用海绵、毛毡等物品尽量将孔底积水吸干净,一旦吸干净就可以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二是地下水量较大,采用海绵、毛毡无法吸干净时,可以考虑按钻孔桩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5)地基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仔细对每盘混凝土下料量和导管拔管高度进行严格的计算。否则极易出现导管拔出混凝土上面以造成断基,另外,应将混凝土灌注超出基顶设计标高至少0.8米,以保证基顶的混凝土质量。
(6)人工地基施工中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非常严格的控制它的振捣高度,从而避免漏振和过珍振。首先应将孔积水特别是串筒润湿而流下的积水吸干净,避免孔底混凝土由于积水而使混凝土局部水灰比增大而出现混凝土强度偏低,严重时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另外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高度,保证混凝土振捣充分避免漏振和过振,最后随着地基混凝土的不断上升,地基表面由于混凝土振捣而产生的浮浆不断增加,这时应用捉桶将表面的浮浆捉出倒掉,特别是接近基顶更是如此,以避免由于混凝土配合比失真而造成基顶出现低强度区。
(7)打桩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管单位要在现场设定专门的人员在现场检测,并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预检工程记录,拒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道施工程序中,积极配合总包方的工作。
(8)在施工前,施工方和监理方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惩罚奖赏措施,并制定专门的人员执行,从而避免在发生事故时两方推卸责任。
5 结语
地基施工是整个建设工程的最基础却也是最主要的部分,它的施工的好与坏,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成功与失败。地基施工由来已久,中国的先贤们早就创造了一系列地基施工的先进技术,例如夯土地基、灰土地基、砖渣地基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基施工技术也日新月异。我们要与时俱进,采取科学有效地施工方法,运用科学的地基施工技术,同时要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运用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从而建造出一幢幢合格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彭社琴,赵其华.深基坑坑壁土压力模式与支护结构安全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
关键词: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设计与建设质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一幢幢形状各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崇林立,成为城市建设的地标象征。然而不可否认即便是再好的建筑设计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施工技术,其也只不过是毫无使用价值的空壳,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综合应用价值观念。在决定建筑施工质量的众多要素中,地基施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每一栋建筑都脱离不开夯实基础的地基建设。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地基这项基础隐蔽工程,科学应用施工技术,严格制定施工策略,抓住地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避免应付了事、不按规程操作,给整体工程埋下安全隐患,造成难以补救的工程建设事故,从而真正为百姓人民创建出人性化、高水平、稳定长效的高质量建筑。
1 建筑地基的内涵及分类
在建筑领域中,地基主要指建筑物之下用于支撑的基础土体及岩石,是一栋建筑物的坚实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旦施工不当,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且难以补救。因此,地基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现场的施工角度来讲,我们可将地基分为天然与人工两种。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来讲提升建筑物支撑地基承载能力及抗渗能力的工程措施可分为基础施工工程及岩土加固措施等。一些工程中只采取必要的基础工程措施夯实地基而不改变其工程的本质特性,而一些工程则还需进一步完善地基的土层及岩石层,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改善工程性质。前者只对基础形式进行选定而无需改变工程性质的地基可划分为天然地基范畴,反之,进行必要加固措施的地基则称为人工地基。
2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特性及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物的形式不同、种类、大小不同,其对地基的夯实程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地基施工中我们必须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考量,确保建筑基础底面承受的单位面积压力低于地基容许承载的力量标准,控制其沉降值低于地基的容许变形量并杜绝地基产生滑动危险。倘若以上标准无法满足,则需对建筑工程地基的基础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及处理,从而切实完善整体工程性质,满足建筑物的地基施工标准。
2.1遵循地基性状强化地基施工技术特性
在地基施工中,其技术对象主要针对软弱地基及特殊土质地基。其中软弱地基主要成分由淤泥、冲填土及杂填土、高压缩性土质层构成,而特殊土质地基则富含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包含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及红粘土等。针对以上土质性质,地基施工技术只有充分满足各类土质的不同要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才能令地基施工得到优质保障。首先地基施工技术应具有剪切特性,从而有效防止剪切破坏导致的地基承载力下降,令整体建筑结构失稳,并导致临近地基隆起,我们可通过提升地基土抗剪强度措施强化地基施工技术质量。再者地基施工技术应具有完善的高压缩性,这一性质主要体现在建筑物沉降与差异沉降较大时,需采取相应措施令地基土压缩模量切实提升。地基透水性主要体现在堤坝及房屋建筑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以及基坑开挖阶段产生的管涌及流沙现象。为了避免这一不良现象,我们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令地基土的透水性有效下降或水压力切实降低。地基同时还具有动力性特征,在地震时、交通荷载及打桩阶段都会令其粉砂土产生液化现象,因此我们需提升地基施工技术的防液化性能,有效改善其振动特性并提升地基抗震性能。另外特殊土同时具有不良地基的特性,例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具有的胀缩性等。为了降低这些不良地基特性,我们需完善施工技术,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综合开展施工处理。
2.2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建筑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法主要包含夯实法、换土法及注浆加固法等。前者施工技术方法中,我们首先应进行测量定位环节,由施工单位依据试夯确立夯点布置图并进行逐一测放环节。同时在强夯开始之前应用推土机进行两次预压,以确保场地平整。接着我们应对场地的高程进行细化测量,确定夯点的布位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的确定点。倘若地基地下水位偏高,我们则应在地基表面铺设半米至两米厚的中度或较粗的砂石垫层,也可采用令地下水位有效降低的方式,严防地基开挖设备的下降,并有效抑制强夯过程产生孔隙导致的水压上升。在进行分段施工环节,我们应按照由边缘到中央的夯实方向,由一边发展向另一边。每次夯实完成一遍后,应再次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在放线定位后可继续进行下一次的夯击施工。该施工技术的加固顺序应遵循先深后浅、先对深层土进行加固,而后依次进行中层图及表层土的加固夯实,当整体完成一遍后再次履行一遍低能量的满夯施工,如有条件还可用小锤进行二次锤击施工。在夯击过程中我们应按照事先实验确定的相关强夯标准参数科学进行,保持落锤的平稳以及夯位的准确性,对坑内出现的积水应及时予以排除。当夯击地段中含有水量较大时,则应先进行砂石的铺设后再进行夯击。在每夯击完成一次后,我们应用新土或就地取材的用周围土将夯击处填平后再进行后续的夯击施工。在注浆施工环节,我们首先应对施工现场的钻孔情况进行深入实地的勘察记录,同时在硅化加固涂层之上应预留厚度为一米的不加固层,有效防止浆液的上冒现象,且在必要时还应进行夯填素土或采用打灰土层的施工方式。在浇灌浆液的环节应将其压力控制在0.2至0.4兆帕及0.8与1兆帕范围内。同时,在涂层加固环节中我们一般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流程,倘若土层渗透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增大,我们则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方式进行。而当相邻土层拥有不同的土质时,我们应对具有较大渗透系数的土层先进行加固,并应定期抽查浆液中的配比及其主要性能指标是否合理、注浆施工的顺序是否科学、注浆孔径、孔位、孔深及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值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标准。另外我们应在孔位平面图中编好相关号码的已完成注浆孔位进行细化标记,注明其钻孔施工的确切日期,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漏孔浇注的现象。倘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表面或位于附近的建筑物出现变形情况,我们应立即停止注浆施工,并全面核查引发该现象的成因,有效调整注浆参数,确保地基施工各项环节的顺利进行。
3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护壁混凝土的等级强度应确保与撞击混凝土等级强度一致,且护壁应高于地面至少30cm以上,同时我们应对护壁的密实程度进行完善检查,确保其没有出现渗水及漏水现象。在对地基施工的混凝土配比环节,我们首先应在开展施工环节之前确保原材料通过取料场的严格检查,并分布进行人工挖孔桩及机械钻孔桩的科学配合比设计。在通常情况下,位于钻孔桩水下的混凝土坍落度要小于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然而无论何类混凝土均应首先满足相关的施工工艺标准及要求,例如混凝土初凝、终凝时间,坍落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为混凝土粘聚性及保水性必须良好优质。
4 结束语
建筑地基的坚固与否、施工技术与控制措施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成败,没有好的地基就无法构筑高质量的建筑物。因此本文从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如何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秩序化的高质量施工建设,对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地基施工技术水平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张辉
天津霖鑫梦铝塑门窗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地基需要承载房屋等建筑物和建筑物内部物体的全部重量,是保证整个房屋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只有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严格采用合适的地基施工技术
对地基进行改良,确保地基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进度,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和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防护措施
引言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直
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
质条件、结构类型及施工技术等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实现对施工质量的
有效控制,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作用
地基基础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首要施工工序,其质量的优劣对高层建筑
施工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在工
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因
工程所在地域不同,施工场地的地质状况也会随着而改变。这种因素的存
在,就会增加工程建设地基施工的难度,也会提高对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
要求。然而地基基础施工问题并没有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尤其是建筑工程行
业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解决。
由此可见,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在我国工程建设中任重而道远,我们
只有提高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的技术水平,才能真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的安全性。
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地基勘察技术
建筑地基的设计离不开施工现场的勘察报告,通过对报告中详细的地
质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如岩土类型、水文走向等,才能完成地基的施工
设计。在具体的勘察施工中,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从工程实际出
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施工方案,将建设设计所需数据和资料全面、仔
细的进行勘查和记录。第二、在完成地基施工地的基本调查后,从地基情
况的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科学的工程勘察方式。第三,重视勘测过程中的
每个环节,严格把控勘测工作的质量关,提高工作水平和结果的准确度。
2、支护设计与土方开挖
首先应该对挖方内的障碍物包括管道和电缆等等进行清理,对现场场
地的进行平面图纸的绘制,从而能够保证开挖路线、集水井设置和边坡坡
度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明确的确定。要进行测量控制网的设置,进而对控制
的极限和水准点进行良好的把握,并且需要进行一定的审核才能作为施工
控制的依据[4]。还需要对现场设备的维护和检查来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
行。
对于施工工艺,需要采用反铲挖掘机来对质地较硬的土地进行挖掘,
对于岩石需要采用岩石粉碎机来进行处理。在对挖掘机进行基坑边角位置
的施工时,需要必要的人工操作的配合。需要对挖掘的深度进行控制,防
止超挖对基地土的破坏。
在质量标准上,需要对基坑地基土质、允许偏差项目的控制和边坡坡
度的检查等方面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审核。在开挖之后还需要加
强对成品的保护,要防止挖掘机对基坑的破坏,保证排水渠道和集水井的
正确设置,加上对坡度的控制来减少积水对基坑的破坏等等。
3、地基处理技术
3.1 砂石垫层处理技术
一般来说,在地基的沉降量中,浅层沉降量占比较大,所以在夯实前
要确保置换层厚度达标。由于砂石垫层的应力扩散性较强,且属于持力层,
在降低垫层下天然土方面效果突出,所以能有效降低下卧层的沉降量。加
之砂石垫层的透水性较强,所以能有效降低基地下孔隙水压力,大大提高
了饱和土的抗剪力,这就意味着塑性破坏达到了有效控制。上述砂石垫层
地基处理方法的优势固然很多,而在实际作业中,还是比较考验相关作业
人员素质和技能的。必须严格以有关的施工规范的验收程序和要求进行,
回填砂石的材料的含水率必须有保障,基坑内也必须严格按照分层铺设夯
实的工序进行,这样才能使地基的均匀性有保障。
3.2 加筋技术
加筋技术就是在房屋的地基施工中,当地基中存在散粒料土地时,向
土体中加入适当的具有较强抗拉性的加筋材料,这主要因为散粒料的土地
自身的抗拉能力较差,但却就有较强的抗压力,通过加筋技术可以使含有
散粒料的地基的受力方式发生改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如果地基为散粒
料土地,施工人员要对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向土地中加入的布
土工布和加筋带的数量必须适当,从而提高地基工程质量。目前在我国地
基施工中,常用的加筋材料有土工布、加筋带、土工格栅等。
3.3 高压喷射注浆法
该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黏性土、淤泥、人工填土或者是砂土地。如
果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出现有较多的植被或者大块石头阻碍处理时,要根
据具体的实验分析结果来确定本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如果地下水流
速度过大,则喷射出的浆液无法迅速凝结,用此法进行地基处理甚为不妥。
该种方法适用的范围较广,通常用于非常深的地基作业,研究表明本方法
可以处理深度达30 米的地基。
3.4 电渗排水方式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电渗法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处理方式。对于该方
式来说,其首先会在建筑软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对其插入直流电,以此
将地基中的水分从阴极传输到阳极,之后再将水从阳极部位排出,能够对
地下的含水量以及水位起到有效的降低效果,对于建筑地基承载能力以及
边坡的稳定性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
三、建筑地基防护措施
1、合理选择防护施工方法
在此,针对深基坑工程的防护形式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论述。重力式挡
土墙防护结构、混合式防护结构和悬臂式防护结构是深基坑防护的三种主
要方式,悬臂式防护结构潜入基坑底部的岩体或土体,借助于岩土体的支
撑作用保证结构的稳定,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小、土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下,而重力式挡土墙则依靠自身的重量来保证防护结构在各种压力下的平
衡,混合式防护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锚杆防护结构,借助于锚杆以及喷
射混凝土面层,使基坑与防护结构形成一个整天,相互作用,保证基坑防
护的安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在经济的条件下尽可能
的保证安全和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建筑基坑防护施工
不同的建筑基坑,采取的防护方式不一样,如钻孔灌注桩、锚杆、土
钉墙、地下连续墙以及防护桩等等,针对不同的防护方式,需要注意不同
的防护施工的要求。如在锚杆施工中,进行必要的现场试验等,需要保证
锚杆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总之,应严格按照设计以及规范要求进行基坑
防护施工。
3、防护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建筑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进入
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或者是监理人员等都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必须佩
戴安全帽,以及持证上岗等;工作人员不可酒后上岗工作;需要有专门的
技术人员按照规定检查机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正常施工等。
4、建筑基坑防护防水技术要求
地下水是建筑基坑防护施工中一个必须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当地下
水位变化较大或地基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需要对基坑进行降水工作,
保证正常施工,对可能出现流沙、管涌的基坑,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措施。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施工质量的高低,不但决定了建筑物的使用
寿命长短,也对有效化解安全隐患风险能力有影响,因此,建筑地基施工
要注重引进新技术、使用新材料,不断提高质量。目的就是选取有利的地
段和施工技术,使建筑物坚固耐用,增强抗震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兵.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15(5):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路基的处理结果将对公路的整体质量造成重要影响。任何一段公路出现塌陷或崩裂都会对整条公路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公路施工必须要做好最基础的地基工作,保障基础运行顺畅,并且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状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务必确保建造高质量的公路。
一、 软土地基的概念和特性
1、 软土地基的概念
软土即滨海、湖沼、谷地以及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这种软土有着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是由粘土以及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有机质土、泥炭和松散砂等构成, 稳定性较差, 很容易出现沉降。
2、 软体地基的特性
(1)软土地基的触变性,触变性是指软土在未受到破坏之前, 一般呈现出固态的形态,一旦软土地基遭到破坏,就会又固态性变为流动状态。
(2) 软土地基的低透水性,软土地基的透水性很差,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做好软体地基的排水固结。
(3) 软土地基具备高压缩性,容易受到高压的影响,压缩系数的数值越大,那么软土地基上就越容易发生沉降, 当垂直压力达到0.1MPA时,地基就会因为压缩产生变形的情况,在公路建设完成后,在长年累月的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沉降甚至坍塌的情况。
(4)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性,软土地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微细的颗粒和高分散的颗粒,其土质密度不同,受力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这种不均匀性的特点常常会导致公路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甚至会出现沉降和坍塌的情况。
3、 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处理工作, 那么待公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之后, 在车辆压力以及雨水冲刷的作用下,就会出现裂缝、沉降、坍塌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公路具有特殊的性质, 车辆在上方是一种行驶的状态,一旦公路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很可能出现交通事故, 情况严重时就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 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二、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1、 排水固结法
由于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就是软,它是由很多粘土、粘浆构成的,所以,在软土地基处理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针对这一特点最直接的改善办法采用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地基的沉降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使之前不利于建设公路或者不能建设公路的地基变得适合施工建设。但是由于软土地基处理会延长公路施工建设的时间,为了争取时间,保证工程进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在一种更直接的方法,所用时间也更短,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工期比较紧的公路施工中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适合应用于所有的软土地基中,也有其使用的限制。具体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处理一定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的,另外还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考虑,综合种种因素,经过仔细地分析和比较,选择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处理方案,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要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软土地基处理的双赢。
强夯法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变土性,使其能承载公路施工的承载力。强夯法增加了土地的密度,使软土地基的软弱性得到改善,具体的施工方法技术在软土地基上把很重的锤子敲进去,这样地基就变得坚硬了。但是,软土地基由于其自身软弱的特点,所以,要求重锤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数量太少很难起到作用。
3、 换填法
换填法工程量较大,成本也较高,但是换填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软土地基的性质,效果也是最明显的,所以说,换填法由于具有彻底性的优点,也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只要条件允许,建议尽量采用换填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换填法的施工工艺技术首先将软土地基的所有软土清除,换填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的土质。当其他方法都取得效果时,换填法就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对于范围比较大的软土地基,换填法的工程量会很大,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和施工设备,所以,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慎用,避免对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的耽误。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清除出来的软土要合理的放置和处理,如果不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法是使用钻孔机进行施工,操作方便,施工简单,处理成本较低,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经常被采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软土地基的不利方面。但是,高压喷射注浆法也不是对每种软土地基都适用,有些比较特殊的软土地基使用这种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正确选择,才能提高处理效果,改善软土地基。
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方法的施工就是采用钻机钻入地基的底层,软土地基的浆液从注浆管道喷出来,这样不断地重复,使得软土地基的土体得到了改变,进而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土体重新排列组合。高压喷射注浆适宜在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因为采用的是钻机施工,湿度和含水量太低,钻机没法钻入地基的底层,也就无法喷浆。
5、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能够对软土地基的底层进行处理,也是要靠机械施工的,它具有施工简单、操作方便、不会占用过多的人力资源,所以,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深层搅拌法通过利用搅拌机对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和固化剂进行搅拌,使软土在固化剂的作用下逐渐的硬结。这样就能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深层搅拌法处理中一定要保证搅拌时间,进行充分的搅拌,如果搅拌不充分或者搅拌不到位,不仅无法使软土地基实现硬结。还会影响原有软土的性质,给再次处理增加了难度和提高处理成本。深层搅拌法也有其适用的范围,为了更好地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也为了使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更加理想,一定要在在合适的软土中采用,既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也提高了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降低软弱地基处理的成本。
6、挤密法
挤密法是经施工机具对地基进行震荡后,将石粉通过震动机具掺入到软土地基中,再利用夯实法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使其形成土石结合的硬度较大的土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优点在于石粉的合理均匀掺入可有效地避免如填石法所带来的路基地面不平整问题。缺点是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所用施工设备机具较多,成本投入大。石粉掺入地基中不均匀同样会造成路面不平整现象。使用范围:此种处理方法基本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的处理。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与经济蓬勃的发展,公路建设不断深入,软土地基给公路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不利于公路建设的因素越来越多,只有不断提升公路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才能保证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稳定度,实现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金火生. 浅议公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2)
关键词: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是该建筑结构的核心所在,因此做好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实践中,要做好土建工程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除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外,还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以及工程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地基概念及其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施工工程,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其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地基的力学强度和承载力,保证施工质量。通过本文对地基基础概念及其处理技术,桩基础概念及其施工技术,以及桩类型和施工方式的论述,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为地基施工工程提供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基础,也有利于为做好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工作。
1.1 地基概念
地基是建筑结构最下层的一部分支撑基础结构,实践中可以看到,地基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土体、岩体等。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地基实际上就是在建筑结构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岩土中的某一范围内原有应力予以适当的改变,而该部分由建筑结构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变化岩土,通常被人们称为是地基。据调查显示,在当前国内土建工程地基构成过程中,按照地基自身的内部构造,可将其分成人工地基、天然地基两种类型,但在土建工程实际建设与地基应用过程中,如果天然的地基难以满足建筑结构的实际施工建设之需求,则应当通过人工补偿的形式对天然地基进行弥补,以保证其满足施工建设要求。
1.2 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
由于地基基础是保证建筑物坚固,经久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不同地质条件和地基施工要求下,需要通过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做好地基的加固工作,以保证地基基础有足够的强度支撑上面建筑物的荷载。同时,通过该种技术也能够有效改善不良的地质条件,使地基土体符合施工要求。例如在膨胀土上修建建筑物时,就需要利用石灰改变膨胀土的土质。下面将具体分析一下处理地基基础的几种常见技术手段。
1.2.1 换土垫层,分层填土
由于某些土体的承载力较小,具有湿润性和膨胀性等土质特性,严重影响地基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就需要换掉原来的浅层软土,用强度、稳定性较高的材料替代,以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减少土层沉降问题。在此项工程中,通常采用换土垫层,分层填土的方式。简单说,就是用符合施工条件的土体代替原来的浅层土,且要分层实施,以保证土体的密度,避免出现缝隙和孔洞现象。
1.2.2 碾压夯实
碾压夯实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强大夯击力,将地基中的松软土体碾压或夯实,进一步提高土体的强度,降低土体的压缩性。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竣工后,基地具有最低的沉降量。
(1)机械碾压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压路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对地基土层进行压实工序。在分层填土工序中,每填一次土就需要利用机械碾压几遍,尽量保证地基土地的夯实程度。由于该种方式需要使用重型机械,耗费大量的物力与财力,因此比较适用于大型的建筑工程。
(2)振动夯实法
振动夯实法,是指通过电动机振动而产生的巨大垂直力作用于地基。由于震动时间较长,振动效果好,所以对地基土体的作用效果也非常好。
1.2.3 固结土壤
由于土体具有液化性能,是土层必然含有一定程度的水分。所以,需要通过排水的方式排除土体中的水分,使其失水后自动固结,达到提高土质抗剪强度,降低土层沉降的效果。该种方式简单、易操作、费用较低,既经济又实用。因此,在许多民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1.2.4 化学加固法
简单地说,化学加固法就是向土体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土体粘结在一起并改善土体性质,进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1)灌浆法
灌浆法的实质是把某些能够固化的浆液(水泥浆、碱液、丙烯酸铵等)注入土体中,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原理,改善土体中各种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能够有效地降低土质的渗透性、减少渗流量、提高抗渗能力、降低空隙压力,从而提高地基土体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
(2)喷浆法
首先在地基的指定位置上钻洞,且在钻杆下端安装一个喷射装置,然后等到孔洞具有一定深度时,使钻杆匀速旋转上升,同时向周围土层喷射浆液。当浆液与土体固结在一起时,遂达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3)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将水泥浆等固化剂注入深层土体中,通过搅拌机的搅拌功能将土体和水泥浆充分混合,使地基深层形成复合地基而具有连续强度。能够充分降低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 桩基础概念其土建施工技术
2.1 桩基础概念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结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深基础。它是一种既古老又在现代高层建筑物和重要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当地基浅层土质条件不佳,采用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级低强度、变形及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时,往往需要采用桩基础。该种地基基础形式,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且地层沉降量小,是基地加固的重要方法之一。
2.2 土建施工技术
2.2.1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是通过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自重及桩架上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压桩过程中极容易破坏土层结构,产生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所以,静压沉桩工艺不宜中途停顿。该种施工技术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且工艺简明、质量可靠、造价低、检测方便等优点,使其在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中得到广泛应用。
2.2.2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是通过桩顶部的固定振动器,使桩在自身重力和振动效果的作用下沉入基地土层。该种技术的设备装置简单、重量轻、体积小,且打桩效果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地基工程的施工成本,也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3 桩基础类型及其施工方式
桩基础类型大致包括预制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树根桩等四种类型。由于类型不同,其施工方法也将会有所不同。下面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具体讨论其施工方法。
3.1 预制桩
通常情况下,预制桩的外形是圆形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约在300mm-600mm之间,长度约在7m-26m之间,采用焊接法或硫磺胶泥锚接法进行接桩。
3.2 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的直径约在350-550mm之间,长度约在23-27m之间。该种打桩方式,是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主要利用桩顶部的振动器将带有固化剂的钢管桩打入地基土层,在振动过程中逐渐拔出钢管而形成灌注桩,适用于粘性土和砂性土地基。
3.3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的直径约在65cm-160cm之间,长度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它是利用钻机在地基土层中钻出孔洞,再通过灌注法将水泥浆压入钻孔而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保护钻孔孔型,避免出现坍塌的情况。
3.4 树根桩
树根桩的直径约在80mm-260mm之间,长度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实际上,树根桩是一种小型钻孔灌注桩。除了桩直径有一定区别,其在施工技术和方式等方面并无其他明显区别。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工程、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屋面工程以及结构安装工程和装饰工程等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在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的当代,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建筑物基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使其承载力满足建筑物自身的要求,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有必要进一步论述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薛秋生,沈龙运,聂义军.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A]. 中国铁道学会第三届标准计量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2008 .
[2] 宋进良,陆凤虎.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A]. 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 .
[3] 孙健,吴迪. 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11,(23) .
[4] 张丰川.关于工业厂房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几点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