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材建设;问题;措施
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教育部也把教材建设作为衡量高职高专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作为检验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与力度。近年来,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当前高职教材的建设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材的来源,一是借用本科教材,其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二是沿用专科、原成人高校和中专教材,其基本是“本科压缩型”,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严重不足,难以达到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三是自编讲义,存在转抄内容居多、编写质量不高、加工不细和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影响了教材质量。
2.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表现为: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而且不少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有的教材虽然冠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名义,其内容其实是原专科或成人高校教材的翻版,更缺少相应配套的实训类教材。
3.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目前,市场上的高职教材主要是供教师授课使用的。而实践性教学一般占高等职业教育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
4.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但目前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缺乏有效衔接。
高职教材建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职高专教材编写的人力资源短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品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而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高职高专院校连年的扩招导致各种所需资源的短缺,与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落差,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资从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比例上,还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高专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经济也催生了一些新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扩张的主渠道还是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及其调入的普通高校的教师。因此,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化下的课堂到课堂灌输式”的传授模式。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教材编写的人力资源自然十分短缺,能够反映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别是贴近社会生产实践的教材就更少。
第二,高职高专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鼓励。因为要正式出版一本质量高的新编高职高专教材,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编好一本教材,往往需要编写人员数月甚至数年的努力,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果,经过多次的编辑修改。这样,一些教师辛辛苦苦编写出来的教材,还往往只作为学校自编教材来使用,要想正式出版,还要经过繁杂的程序,承担能否被社会所认定等一系列的风险,因此,即使是比较优秀的院内自编教材被出版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样,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质量比较高的高职高专教材往往就不容易出得来。
第三,教材出版发行中的利益驱动导致了高职高专教材出版中的短期行为。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连年扩招,急需大量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教材。在这一形势下,许多出版社争相加入到“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的组织建设中。不可否认,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各方面的配合下,确实出版了一批能够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但这些教材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由于一些出版社出于“抢时间、拼速度、争效益”的动机,很难按照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组织人员重新编写一套全新的高职高专教材,大部分都是将原来的本科、专科或者中专教材进行整理或者改头换面,因此,一部分打着高职高专名号的教材要么理论性过强、内容过于深奥;要么内容庞杂重复;或者成为剪辑拼凑的低水平之作。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发行中的这种短期行为,完全和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也损害了一些出版、发行单位的名声,影响了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工作。
第四,教材编写与出版的组织协调未到位。虽然教育部早就提出了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规划与目标,但是要具体到某一专业、某一课程的教材建设则需要根据某个行业、地区以及具体岗位的要求来确定。目前,随着各个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许多学校在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方面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些院校也积极和有关出版社配合,把各自的教改成果编写在教材中。但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和出版社的联系往往是单线的、偶然的、零星的,这样常常导致许多出版社拿着高职高专教材的出版计划,而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教改工作搞得轰轰烈烈,甚至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自编教材,但由于缺乏教材编写与教材出版联系的平台,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在宏观上缺乏引导与推动,也就不可能出现一大批能够反映高职高专特色的精品教材。
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教材建设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为了改变当前高职高专精品教材缺乏的局面,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教材建设工作是整个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论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生功效与实践中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搞好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工作,做好规划是基础,加强领导是保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材建设的领导,尽快制定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规格,组织编写、出版队伍,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搭建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建设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及时整合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各方面信息,从而从宏观上定期提出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出版的计划,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教材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并有效地促进各院校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工作步入良性循环,推动大批能够反映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色的教材涌现,从而使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出版的渠道畅通无阻。
第三,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教材建设不仅要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还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跟上科技发展和生产工作实际的需求。
第四,必须加强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一批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好教材。
第五,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教材编写工作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相结合,同时,教材建设要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Z].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关键词】关爱、信任、鼓励、班级建设
当班主任多年,可像现在这样的班还是第一次遇到。刚开始时,我天天在处理问题,连吃饭的时间也被占据了,可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精力也不足。这个班的组成很特殊,因为学校为了激励班主任工作,实行改革,让学生自选班主任。我的管理比较民主,很少以严师的口吻和学生说话。所以,年级里一帮喜欢运动的、调皮的、平时受班主任老师批评较多的男生都选择了我,几乎是一个男子班。年级老师和校长都为我捏把汗,怀疑这个班能不能搞好,想象不出今后这个班有多糟糕。他们知道:这些学生在原来的班级里都是上课爱睡觉、爱讲话或爱接嘴、不听老师教育的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他们分散在各个班都让课堂管理难度增大,更不要说集中在一块了。但我对他们充满信心,我觉得他们都是有感情的人,也都能明白事理,只要先给他们讲清道理,做好规范。虽然他们很多时候也可能控制不了自己,但谁不犯错误,只要给他们理解与支持,我相信他们会好起来的。刚合并两周,他们确实做出了很多我不能理解的行为,如:上课一定等打铃后才从操场往教室走;课间吃早饭,不管上没上课,一定等吃完了回来,而且一迟到就是七八个;考试后规定了回教室的时间,可我班的十几个男生根本不管操场早已无其他人,也不管时间早已超过,仍然在那打篮球;上课与老师发生摩擦或者趴在桌上睡觉……看着我天天都在教育他们,旁边的老师就为我感到痛苦,觉得我是倍受折磨。可我对他们仍然充满了信心,因为我知道:他们本质不坏!
文理分班两周后就是期末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把我对孩子们的看法告诉了家长,也希望家长配合我,多给他们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一定要尊重他们,不能老打击他们;多关爱孩子们,相信他们会带来很大的惊喜。因为爱能感染人!在假期里,我为如何管理好这个班,想了很多办法。不管什么办法,都是以爱为基础,因为我从内心喜欢他们,我相信他们也会喜欢我,因为爱不但能感染人、爱还能融化心!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特征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心灵感化”。用爱来教育,用爱来感染,使师生的心能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人为万物之灵。俗话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面对活生生的人,往往感情胜过理智。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可塑性强,易受情景感染,一句充满师爱,情真意切的话语,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真情育人有多重要,教师的爱心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良方妙药。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实际工作中我重视“情感认同”的作用。教育中,只要对学生投之以真挚的感情,真心的爱他们,就能激发他们真挚的信赖。从而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灵窗户。投入的感情越多,得到的信任就越多。在教育教学中,我做到爱护、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尽量消除彼此之间的心理隔阂,产生感情共鸣。与学生交谈时情感真、语言诚,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换来学生的诚心,真正达到交流情感的目的。例如,因为我们班的特殊,一分班,从学生到老师都不看好。有学生跟我说:“蔡老师,你麻烦了,今后你会很累的,我太了解他们了。”因为他们经常一起打篮球。还有的原来本班的学生,看来了这么多活跃分子,他们想转班,可马上有同学说:“我们不能走,我们不能让蔡老师一个人累,我们要为她分担一些,帮她一起把这个班搞好。”可他们心还是动摇的。年级负责的老师说:“你现在一点不能放松,要随时盯着他们。”在和他们谈心的时,我就间接的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他们,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追问是谁讲的。我告诉他们,不管是谁说的,既然别人这么看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呢?他们回答得很快:“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刮目相看。”我知道,这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我说我相信你们能做到。但真要做到,必须要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有很强的集体荣誉责任感,所以还得继续营造这种团结的氛围。为此,我充分发挥班会课的影响,开展了《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我爱我家》、《奥运精神》等主题班会,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这个家(班)好不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班级好了,才能让别人改变他们原有的看法,我们也能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好好学习。我仔细的阅读每个同学的班会作业,还在每个人的作业上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交流了我的想法和期望及一些鼓励和肯定。通过这些班会和班会作业,同学们认识到:只要团结一心,就能搞好我们这个家。通过这些班会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班风。平时还通过小组各个方面的评比,让学生明白,只有每个人都做好了,我们这个小组才能获胜,谁不控制自己,就可能给这个小组带来很大负面的影响,谁为小组争得了表扬,这个小组成员脸上都有光彩,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最终形成团结一致的氛围。优美的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己在创造美保护美,就能更加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感化、净化。
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感情参与。如果在管理中师生关系不平等,没有和谐、宽松的环境,别说要把这个班管理好,就是基本的要求他们也不会做到。关爱每个学生,是做好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他们并不差,他们各有所长,只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已。所以我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点,不吝啬表扬。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不积极,但做事很积极;有的学生对人很有礼貌;有的学生乐于帮助他人;有的学生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的学生很坦诚……发现后我都会及时表扬他们,让学生感到我在时时关注他们。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其实学生是有类的,有反应快的,有反应慢的;有健康的,有残疾的,但充满爱心的教师都应把他们当“无类”去教,对他们一视同仁,以我们生命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用我们的爱心去调动学生的真情,激起他们自尊、自强、自学的热情,从而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他们进步,使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对学生赋予强烈的爱。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一些学生受不得半点委屈。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让他们换位思考。还有的是离异家庭,现在这种家庭很多,有的家长出于内疚和补偿心理,对孩子格外关爱,百般迁就,这种过多的“管理”,导致他们形成了消极地反抗,任性地依赖,以及胆怯、姑息幼稚、神经质等性格缺陷。有的是遭受后父母的无形的歧视,造成心理上过激、叛逆,对他人的不信任。面对这种学生,我们就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班级的温暖。我们班一个学生,父母离异,母亲早不知去了哪儿,父亲再次结婚并有一小孩,因为经济不太好,父亲和后母认为他是拖累,对他相当不好:居住的房子老漏水,甚至流到孩子的床上,可他父亲根本不管;要买学习用具,不但不给买还责怪甚至骂他。看着孩子这样受罪,他姑妈觉得孩子很可怜,从初中开始就把他接到自己家,希望他中学几年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孩子由于心理阴影的影响,加上还不是很明事理,比较贪玩,让他姑妈不时生气。这次因为他学习上的怠慢,他姑妈觉得这孩子太不争气了,就责备了他,并准备国庆时就真正让他回他父亲那儿去。孩子从那天起就发生了变化:早上不按时起床,而且是怎么叫也叫不起来,天天上学迟到。我正准备找他交流的时候(我一般先要给他们几次机会,在这期间只是提醒他们注意,以示对他们的信任。)他姑妈打电话来了,我了解情况后,让学生也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变化和心里的想法写出来。通过与他姑妈和与学生的交谈,我明白了真正的原因:因为高一时他不太努力,暑假开始让他回他父亲家去了。前段时间是因为他手受伤了他姑妈才把他再次接到自己家,讲好了这个国庆又回父亲那儿,一想到要回去了,他心里特烦,无心学习,用他的话说:“回到那种环境,是不可能好好学习了。”姑妈不了解原由,就吵他,他觉得姑妈罗嗦,也顶撞了姑妈,气得姑妈头痛病复发。原因清楚了,我就给他讲姑妈的好,姑妈的不容易,特别是把他当自己的孩子对待,这种事情在现在这个社会难找,讲他姑妈的良苦用心,他姑妈的期待和想法等等,和他诚心的谈了一个多小时,他明白了自己的不对,也坦诚的说了自己的情况和想法。我就再次和他姑妈交流,希望她看在孩子正在努力的情形上,不要放弃他,在他想进步的时候放弃他,那他就会彻底的放弃自己,孩子今后是一种什么情况,我们不敢想象。与他姑妈又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交流。最后他姑妈答应,只要他态度好,努力学习,就让他在她家住到高考完。下课后,我再次找学生交流,提出我的看法和希望,给他一些处理这事的建议。学生看我为了他,忙了一个上午,很受感动。为了给孩子尽可能的解决心理上的影响,当天晚上,我又和他的父亲交流,建议他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也把孩子的进步告诉了。第二天我又给他姑妈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他姑妈告诉我,孩子变化很大,早上自己一早就起来了……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照亮学生的蜡烛,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爱是可以感化人的。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想塑造别人,塑造者首先要受到塑造。教师的品格、学识才华、言语、与学生的感情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极深刻的影响。教师的示范,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表率。要管理好学生,让学生信服,我们自身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所以,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世上种种不平和不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经常给他们讲讲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观,以及他人的美好的东西。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厕所文化。我将这次周末我在南开中学厕所看见的与在我们学校厕所看见的做了一个对比。别人写的是:“我爱南开”“来三中不后悔”“我爱高二17班”“支持奥运”“反对”等等,可我们学校写的是一些什么,他们都明白,以此说明人的意识境界的不同。我还告诉他们,有两个老师经常说我,不管有没有其他人,不管我是否难堪,她们都会毫不留情的把我的问题指出来,每次在她们走后,旁边老师就说:“她们这样说你,你能接受吗?我作为旁观者就受不了。”但我的回答让她们更惊讶——“不,我感激她们,没有她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真正为你好、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把你的问题指出来,要不自己永远发现不了,永远改不了,没有她们也就没有我今天的进步。”学生听了很有感触。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我们应有丰富的情感,要充满爱。我在管理中做到待学生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爱护学生。我赢得了学生的心。学生发短信告诉我:老师,我们选择你是正确的;老师,你是我读书来最喜欢的班妈妈。教师节的贺卡上学生这样写到:“蔡妈妈,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你,因为你总是很平易近人,和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让我们上你的课时总喜欢畅所欲言。”我在处理问题前,总要考虑怎么做最好、怎么做才让学生接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任何时候,发脾气都是绝对避免的,那只是一种无补于事的耗费,徒然恼了自己,难堪了别人。记得有次,我在住读班值班,看见我们班一个学生学习不是很认真,马上联想到其他老师给我反映的情况,心头的火一下就窜上脑门,准备狠狠的教育他一下。可我把他请到寝室时,我一下冷静了下来,没有发火,改变了方式,是和他心平气和的谈了一些他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次谈话的效果,是我根本没想到的,该学生后来变了,变得我都不敢相信。后来我经常想起这事,想到要是那次我叫他出来就发脾气,那又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这个谁都能想到,所以通过这事,我深深感受到:只要学生本质不坏,只要我们尊重他们,平等的对待他们,真诚的和他们谈心,我们就能赢得学生的心。平常,我们为了教育学生,有时会出现和学生对立的情景,这让许多人一提到教师这个词,就会产生师道尊严的印象。优秀的教师应该无论是课上、课间都是那样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让学生特别是那些有个性、缺点的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使他们的人格发展得以正常地发展。
(一)教材内容陈旧、技术滞后,缺乏实用性
农民教育培训的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其要务是要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因此,一部高质量的教材需要编著者投入较大的精力,既要对教学成果进行认真细致的理论总结,又要结合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和生产成果,才能满足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的需求。然而,现在有些承担农民培训的机构,对农民培训或是存在应付的心理,或是准备不充分,在培训前临时组织人员编写培训教材,或者随机凑合一些资料,对所编教材要求标准不高,甚至没有标准。编成的教材往往观念陈旧、缺乏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教材内容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求。有些教材存在互相抄、袭拼凑的情况,质量低劣、内容错误,农民使用这种教材,不能真正地把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和经营实践。在培训中,教师和农民朋友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误导,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损失。例如,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明文规定一些剧毒、高残留的农药种类不再使用于蔬菜、瓜果和部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但一些培训教材中,在防治病害虫时还介绍使用呋喃丹、甲拌膦、久效磷等禁用农药。再如,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粮食作物生产中整地、播种、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有些教材还在介绍低水平的适于人力或畜力操作的技术,这种教材显然对受训农民没有吸引力,也没什么实用性。
(二)教材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使用的对象是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普遍较弱的农民,因此这种教材不宜有过多、过深的理论内容,也不宜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编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应针对农民的需求,根据农民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把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直观、生动、易掌握、能操作的形式展现出来,把抽象的理论贯穿于可操作的技能环节和步骤之中。然而,现在一些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者按照在校学生学习系统专业知识或学术论著的标准去编写,忽视了农民文化水平高低不一、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现状,理论内容过多、系统性过强,可操作的技术内容少,编出的教材,农民学不会、看不懂,按照教材内容无法操作。内容与生产实践不能有效结合,不能较好地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直接影响了农民培训的效果,也难以达到实现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培训目的。
(三)教材配套的辅助资料少,缺乏完整性
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且参差不齐,要求培训教材要根据农民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开发形式多样的教材。如以文本资料为主,辅以光盘、视频、图册、模型、标本等资料,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农民学习使用,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然而,目前多数教材文字内容偏多,辅助资料及配套的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课件等音像教材较少,当农民学习时对文字教材不易掌握时,无法靠其他信息形式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地方政府及培训部门在进行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流于形式,对短期单项实用技术培训,只发放明白纸或操作说明书;对有些长期培训,临时找来其他类型的教材充数,缺乏对教材的组成、形式的结构进行科学的规划,教材不能有效地配合培训活动,只求任务的完成,不求农民培训效果的落实。
(四)教材更新速度慢,缺乏先进性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应选择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要使农民能学有所用、学了能用,学了会用,通过培训真正使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中转化成生产力,使农民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和农业经营活动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要求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也必须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农民教育教材要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念编写教材中去,吸收国外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在某些技术领域或生产操作规程等方面着力引进和翻译外国优秀教材,促使农民学习他国先进知识和技能,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及国际市场竞争。例如,2011年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围绕这一核心内容,河南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就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果,更新传统的小农生产观念,以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规划教材内容,以国际产品和技术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观念的培养,以培养新时期高水准的新型农民的标准设计培训教材。然而,当前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教材,更多的内容仍是注重国内生产技术和成果,面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训教材的更新速度和力度略显力不从心。因此,即使应用这些教材培训了农民,农民新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也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差距,无法体现出培训内容的先进和指导性,培育新型农民的速度和质量都将受到影响。
二、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针对培训对象,突出适用性原则。受训农民对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需求迫切,且农民的文化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编写培训教材时就要针对农民的特点和需求,精选培训内容,真正将农村经济生产技术、社会生活科学常识等领域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以较小的篇幅表达出来。充分考虑大多数农民的实际文化水平,尽可能地深入浅出,用农民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进行表述。力求做到不识字的农民能够听得懂、识字的农民能够看得懂,适宜于农民应用。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可操作性原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重点是向农民普及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及经营技巧,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成果在形成时就是在理论上和技术有新突破、新应用。要把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传授给农民,就要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尤其是要注重操作程序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切忌晦涩难懂。使农民能依照培训教材自行模仿操作、反复练习、巩固加强。
3.完善配套资料,突出能力培养原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必须围绕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突出理论应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培训对象,形成配套的教材体系。既要有文化基础知识的教材,又要有科学技术培训教材和经营管理知识教材;既要有讲授理论知识的教材,又要有实践操作方面的教材;既应有文字教材,又要有声像、图解等教材。
4.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新成果,突出先进性原则。农民教育教材的编写应紧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的发展趋势,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让农民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和应用。教材内容不仅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动态,而且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不断调整教材结构和内容。要优化教材体系的总体结构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和技能培养的核心内容,注重用先进的、科学的观点提高农民素质,不断满足培养新时期新型农民的需要,从而体现其先进性和指导性。
(二)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以技能操作和培养为主线。教材的编写不要求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能力教育为本位,着重培养农民的操作技能、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使农民掌握一项或多项农村实用技术。
2.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要吐故纳新,不断地修订和完善。要随着经济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而及更新和完善教材内容。
3.语言文字要简练。教材的语言文字要直截了当、言简意赅,既能把意思明确表达出来,又能让农民明白、接受,符合农民的语言特点和用语习惯。
4.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抽象的理论内容,要通实际操作场景和环节展现出来,复杂的技术环节要结合图文(表),音像资料去展现。结合实例,分步介绍各项操作技能,力求能模仿操作,便于学习和掌握。
三、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一)合理规划,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发展体系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面向现代农村、面向现代农民、面向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材建设要深入调查研调,科学规划,教材设计和编写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需要,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注重农民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培训部门要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工作,上下联动、相互配合构建利于提高培训教材质量和水平的发展体系。通过体系化发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积极性,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编写队伍水平,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可持续、有序化、高质量、快速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编写队伍素质和水平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存在着地域性、专业性、学科性等差异,类别多、数量大、变化快。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在教材规划和编写环节中缺乏长远规划,临时突击、东拼西凑应付培训。这种教材大多数是你抄我、我抄你,内容陈旧、脱离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需求,甚至在教材中出现技术性和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农业生产,耽误农民的时间。因此,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对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编写、审查、出版、印刷、发行、选用等成立专门机构,严格制度管理,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又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由国家或有关部门在确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或标准的前提下,公开、公正地向社会,招标编写、出版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由使用教材的部门选择使用国家或部门认可其质量的教材,从而形成有序、规范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出版的竞争机制,把好教材“出口”关,杜绝低劣教材进入培训环节。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材质量,还必须组建高素质、有水平、有能力的教材编写队伍,重点选择既了解生产一线需求,又掌握了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要制定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或优秀工作者参与编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工作的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帮助编著出版确实有特色、有水平、适于新型农民学习的好教材。
(三)制定教材建设的纲要及标准、实现规范化、多样化发展
为了推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规范化、多样化发展,农民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联合通过推荐、招标及筛选,组建由农民教育专家、农业科技专家和长期坚持在农村科技一线的优秀工作者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还要结合行业制定全面的农民教育培训的纲要(或教学大纲)、标准和教材分类目录,为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提供依据,同时也对农民教育培训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作出规定。减少由于编写者、出版者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行业的规范、标准掌握的尺度不同,认识的水平不一,造成对教材质量的影响。有了农民教育培训纲要或标准、教材分类目录,相关管理部门和组织编写部门就可以按培训需求,分级、分批地实施教材编写规划;编者们就可以在纲要或标准的统一规范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完成教材内容的编写。在强调教材必须统一规范的前提下,又可以根据行业、地域、经济条件等不同,开发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实现规范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四)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多元化的教材评价机制
根据《常教工》[20*]20号精神,从今年开始,每年九月在全市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全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扎实有效地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师德建设月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行风建设和树立教育行业良好形象为出发点,广泛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培养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为推动武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师德建设月活动的内容和安排
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是改善教育形象,又好又快发展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和客观要求。师德建设月活动,主要内容是结合全区各校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师德建设与教育活动,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在思想作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纠正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各校在活动安排上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培训活动。在师德建设月活动期间,各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引导教师践行“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优质施教”的“四教”承诺和“八要十不”、“五个严禁”等师德自律规定,坚决抵制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的行为,大力弘扬以身立教、甘为人梯的崇高师德风尚。各校在师德建设月期间师德培训应不少于二个学时。
2.扎实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各校要紧贴时展,深入开展“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三育人”、“师表工程”、“教师回报社会”等多年来形成的品牌活动,并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力求活动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从今年下半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开展“关爱一个学生、联系一个家庭”为主题的“168”爱生行动,即倡导学校每一位教师结对帮助1名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包括学习困难,或家庭经济困难,或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难),每学期与所帮教学生开展谈心或家访活动不少于6次,每学期为所帮教的学生义务补课或心理咨询不少于8次。各校要建立相关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力争使该项活动成为全区广大教师开展爱生行动的主要载体和长效内容之一。(“168”爱生行动具体要求另见文件)
3.大力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活动。各校要结合每年教师节庆祝活动,通过举行师德报告会、师德论坛、师德建设先进经验交流等方式,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树立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新形象。区教育局、教育工会将在教师节期间表彰区“十佳爱生标兵”,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学先进、铸师魂、树形象”主题活动,以高尚师德感召教师,以榜样形象引领教师。同时,区教育局、区教育工会还将组织新教师宣誓、教师形象大讨论、师德建设工会主席论坛等。
三、加强对师德建设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区师德建设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章美娟;组员:钱文玉、奚志刚、郑国强、牟汉平、盛廷君、王乃鹏、成军、徐惠仁、庄焕方、贾小南、何良。
(一)在城市发展规划中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各区人民政府、各级规划和教育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将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加强统筹,认真实施。
(二)科学编制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市、区规划、教育部门要根据城区居住的适龄少年儿童的数量和分布状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市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各区教育部门要根据规划,为城区居住的适龄少年儿童划定义务教育学区。
(三)合理制定城区义务教育设施规划标准。市规划、教育部门要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市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合理制定城区新建学校的用地标准和建设规模。对于新建居住区,须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相关规定,合理设置中小学校。
二、切实保障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用地
(四)设立城区义务教育用地强制控制线。市规划部门要依据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为义务教育用地划定强制控制线,并作为城区建设项目审批的依据。调整强制控制线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五)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用地落实到位。城市规划中确定的义务教育用地由政府统一储备。市、区规划、国土资源、教育部门要结合企办学校移交、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和城市零星开发,对占地面积低于规定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依照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合理调整校点分布,采取土地划拨或置换方式,整合或扩大学校用地。对于新开发区的义务教育配套用地,规划部门要在审批建设规划时足额预留,所需资金可向开发单位或建设单位按开发住宅的建筑面积征收。
(六)强化存量教育用地管理。各区人民政府及市教育、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存量教育资源和资产的管理与保护,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严禁挤占、挪用教育用地和擅自改变教育用地性质,确保教育资源不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义务教育规划用地上建设与教育无关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停办、合并、分立、置换、搬迁和将用地调整用于其他教育用途的,应由区教育部门报市教育部门批准后实施。需对用地性质进行调整的,必须经规划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七)积极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土地使用权登记工作。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财政、教育、法制等部门配合,制定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土地产权管理办法,尽快解决学校土地产权问题。
三、加强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和投入
(八)完善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市、区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批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或城市零星开发项目时,要征求市、区教育部门意见。对不符合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和学校配套建设相关规定的项目不予审批。对擅自变更经批准的项目建设规划,导致义务教育设施建设未能得到落实的,由市、区规划、建设和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拆除。
(九)确保义务教育配套设施与居住区同步建设。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和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新建居住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开发建设单位要与市、区教育部门签订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协议,约定须配建教育设施的具体项目、用地面积,并应当与居住区的建设同步进行。学校建成后,应在市、区建设、规划部门的监督下,由开发建设单位交教育部门管理使用。
(十)确保公办学校在义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城市新区开发时,各区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先公办,后民办”的原则,优先保障公办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到位。各开发区的“教育费附加”应主要用于公办义务教育。
(十一)切实保障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各区人民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市、区财政部门在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预算时,要逐年增加义务教育设施建设支出比例。市、区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经费等资金提取及使用情况的审计、监察,确保城市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十二)以优惠政策支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对于城市开发中,周边义务教育设施已能够满足居民就学需要的,由市、区建设部门在开发建设前向开发商收取教育设施代建费,交财政部门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设施的扩容和新建。在土地招标、拍卖中,收缴义务教育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由政府统一实施建设。在收取城市建设配套费时,将义务教育学校的后勤生活用房(不含教师住宅)增列为免缴项目。
(十三)切实保障新建公办学校的顺利开办。各区人民政府要切实保障区内新建公办学校的编制、师资、经费及其它必须的教育教学设备,确保新建公办学校顺利开办。
四、依法强化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