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三年成长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范文第1篇

一、扬长教育理念先进内涵丰富扬长教育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为办学核心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激发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将长处发展成为立身济世之本的教育模式。

扬长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种“扬学生所长,越扬越长”的成长教育。它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个性发展。

扬长教育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各种智能的水平及其组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弱项,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特长。从课程、方法与评估等各方面入手,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独特优势,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扬长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有独特潜能和独特长处的。学校教育为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成长课程和成长规划,使其在各自的起点上实现“扬长发展”,培养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本领,让他们“学会负责、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二、扬长教育四大实施策略科学有效

扬长教育模式的实施必须依据一定的前提和基础,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化,更全面地推进和谐教育的发展。

1.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是实施扬长教育的前提。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健全后勤服务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德育支撑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管理的目光前移至每个年级、班级及每一位学生、强化了在校长负责下,各处室对年级工作的整体协调和专业指导,加大了各级组结合年级、班级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学校办学精神的力度,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和谐校生关系、师生关系。

2.师资队伍的优质化是扬长教育的基础。学校专门成立教育科研、培训机构,培育并发挥教师专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息影响,教师的发展决定教育成败。“想学生扬长,教师务必有所长:想让学生成功,教师必须先成功”。每位新人职的教师都要接受校情、学情岗前培训,本校的名师负责传、帮、带。每位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三年成长规划,学校分类指导。现在,学校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国际、国内培训,每年外出深圳培训可达100多人次。师德高尚、开拓进取、育人和科研俱佳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扬长教育”的保障。

3.推进教学的有效化是扬长教育的核心。我们始终坚持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将高中新课改要求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克服教学唯分数论,面向每一位学生,直面教学对象差异性,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学生们学习目标明确,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在教师指导下定制的高中三年成长规划:分层教学、学案教学等教学模式在不同班级广泛推广,学生们学习动能得以有效激发。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我们结合自身强大的师资水平、课程研发能力和多年积淀的科技、体艺专项优势,根据学生特长,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短短三年,我们就开发了50多套综合实践教材,建立了21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聘请了20余位校外专家。通过科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一批学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专业志向。在此基础上,对特长鲜明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培训,促进走特长成才之路。

4.德育工作的全员化是扬长教育的最重要推手。校内,努力将教学和德育管理有效整合。以加强和谐班级建设为核心,通过落实校级学生助理培养机制,开展创建书香班级、共同制定班级愿景、班级公约、评选校园之星等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涵,激发学生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校外,与社区、家庭良性互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现在,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管理的运作模式已实现常态化、有序化、规范化,面向社区群众开展的送教活动得以不断深化,利用自身资源,为社区群众打造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也初具规模。社会的支持、家庭的配合为学校扎实推进扬长教育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扬长教育的四大特色项目成效显著

在“扬长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超越自身原有水平。实现特色优质发展,学校德育、科技、艺术、体育等特色教育效果显著。

1.德育教育品牌:育德树人,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现代公民

德育工作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构成。将学生和家庭、社会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学校充分发挥坐落于全国文明村——南岭村社区,毗邻文明中外的大芬油画村,周边德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名村、社区”创名校。学校、社区、家庭有效互动,实现家校教育和谐统一的德育工作特色。注意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服务。积极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促使学生人格健全、身心愉快、顺利成长。学生自主参与班级愿景订立活动,每个班级均是书香班级。同时,文体设施入宿舍,文体活动到寝室,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 思考 实践 成长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什么骄人的业绩,但我懂得笨鸟先飞,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多一分付出,多一些勤勉,不断地进行累积,就会多一分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今天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大家交流我的成长体会,收获成长快乐,但愿我的“抛砖”能引来更多的“和氏璧”与“和田玉”。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于2013年9月加入龙岩市小学数学邱廷建名师工作室,转眼之间已有三个年头。三年来,工作室领衔人邱老师为我细心而默默地付出,为我指明专业成长的方向,为我搭建教学实践的平台,每一次活动前的谆谆教导、细细叮咛,每一次活动后的细心呵护、殷殷期盼,让我深深感动。三年来,我按照自己制订的《三年成长规划》,在邱老师的引领下,走进网络研讨、走进教学研究、走进专著研读、聆听专家讲座、参加送教送培、深入课堂实践……在持续的学习交流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思考着,进步着,快乐着,成长着。2014年我被评选后批准为龙岩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15年12月我被评为龙岩市名师。

一、课题研究,提升素能

邱老师说:“参与课题研究,是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呼唤‘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自觉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从进入工作室开始,邱老师就引领我规划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前期准备,我根据工作室的总课题《互动生成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确定《把“课堂生成”变成“教学资源”》作为自己的子课题开展研究。我紧锣密鼓制订研究计划、有效实施研究活动、仔细分析研究材料,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研究方法,精选研究内容,细化研究过程,提炼研究成果,积极推进课题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在实践研究中,我将各项活动与课题研究联系起来,从文本解读、课堂对话、听课评课等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课题展开,通过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论文写作、案例反思等多种方式,研究如何把“课堂生成”变成“教学资源”,并努力将研究成果物化。我撰写的《把“课堂生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策略》等7篇课题研究在《小学教学设计》等教育刊物上。通过课题研究,让我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转变了观念,提升了素能。

二、走进名家,聆听思想

“名师的课例是其教学思想、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名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虽然不可复制,但可以学习、借鉴。”三年来,邱老师积极为我搭建平台,让我学习名师课例,感悟先进理念。2014年7月21日至24日,工作室组织全体成员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暨“师生共同发展的深入研究”课题研讨活动,我听取了刘德武等名师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名师们亲切、严谨、尊重、创新、大气、幽默、风趣……他们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过程。他们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了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年来,我参加了工作室组织开展的6场“送教送培”活动,执教了2节示范课,作了1场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参与指导了15位成员执教“送教送培”示范课。我将名家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并及时反思总结验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阅读专著,温润心灵

研究力的提升,源于高品位的阅读。无论时间如何紧,我都会挤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也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从城里回乡下老家,或外出学习培训,行李中定少不了那喜爱的几本书,只要有空就拿出来认真研读,遇到共鸣处,我都会圈、点、画、评。

邱老师告诉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体现量的积累,正是这种量的积累,才能为成长名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认真阅读了工作室赠送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老师》等6本专著,阅读时我喜欢在书上圈、点、划,有感而发做些批注,记些笔记,写下思考、体会,有针对性地积累一些素材。通过阅读专著,我撰写的多篇心得在工作室网站和《工作室成果汇编》中刊出,既提升了自己的思维素养,又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读书是一种“输入”,是一种“修复”。白天我不停地做好学校事务、上课、改作业、辅导,也就是说在不断地输出。而人的能量是守恒的,如果不及时输入,持续输出之后,就会苍白羸弱。如果每天及时输入、修复,那么,我们的状态将会保持平衡,会一如既往地丰盈、饱满,充满力量。如今阅读已成为我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成为我生命成长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学校传达室是我的最爱,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我必到传达室,一是领取我订阅的书报,二是浏览学校订阅的书报,看看有没有我喜欢的文章。我是学校阅览室的常客,工作室成员谁发表了文章,往往除作者之外我是最先知道的,对此邱老师多次称赞我:“善林老师获取信息的能力真强!”

四、网络教研,受益匪浅

利用工作室建立的QQ群,邱老师定期组织引领工作室成员和基层学校教师参加交流研讨,做到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问题。每次研讨前,我都能提前做好准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把研讨交流内容用电脑写成电子文档,便于自己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也使研讨交流更有实效。三年来,我没有迟到、缺席等不良现象,我非常珍惜邱老师为我们创建的网络研修平台,我每次都能以认真工作的心态参与网络教研,对每一次的网络教研活动我都充满了期待,因为每次网络教研都能擦出思想的火花,我虚心向大家学习,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做法,从中得到了大家的热心帮助,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自己。邱老师让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轮流做主持人,每月围绕一个主题、每周围绕一个问题开展研讨,每次研讨活动,大家互相提问,发表意见,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真挚坦诚、发自内心地将自己的成败得失与团队成员分享。

值得引以为荣的是,我们工作室的网络教研平台人气旺盛,邱老师盛情邀请了钟建林、郑琼良、孙建、马建军、盖悦等省内外数学编辑老师,以及郑美玲、蔡凤梅、李玲玲等名师,加入到我们工作室的网络教研平台传经送宝,为我们指点迷津,使我们可以与教育专家、名师近距离接触,获得教育教学的最新资讯。

邱老师还经常为我们推荐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引导成员共同交流研讨课题研究的做法与成效,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促进我们成长,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提升素质,锻炼能力,增长智慧。

五、读写结合,促我成长

邱老师教导我们:“普通教师要想成长为名师,一定要有教研成果意识,要善于把教研成果‘物化’。要善于总结经验,学会撰写教学论文,多出教研成果,多发表教学文章。撰写教学论文,既是评职称、评名师的需要,更是总结、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的需要,提高自己教研水平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我随时思考数学教学,把学到的、读到的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积累一些科学合理有用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时记下自己的灵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能更好地与同行切磋共享。三年来,我在《小学数学教育》《福建教育》等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学文章10多篇,在工作室网站和龙岩市教研网站发表了多篇教学反思、研究论文、读书心得、听课感悟和教学设计。读写结合,促进成长。

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如果要说我在“虚心学和勤实践”上做出了一丁点儿成绩的话,这也与邱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无不倾注着邱老师的心血,因为有了邱老师的引领而让自己更加明晰了未来的教学之路,也因为有了工作室大家庭兄弟姐妹的关心厚爱而使自己显得温馨可人。在新的流年里,我真心希望我们这一群人能继续在邱老师的引领教导下守望相助,不断谋划新的期盼,延续新的辉煌,在阳光路上不断齐步向前!

【参考文献】

[1]谈祥柏.祝贺《小学数学教师》出版300期[J].小学数学教师,2014(10):13.

[2]宋煜阳.十年有你十年陪伴[J].小学数学教师,2014(10):25.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范文第3篇

我校目前拥有3000余名师生,在300多名教师中50岁上下的老教师占据一定的比例。有人认为老教师的脑力、体力下降,工作缺少激情,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学校的包袱、负担。其实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老教师,他们有很多长处:知识经验足、人生阅历丰富等。如果能够合理地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老教师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校在2002年初设立了督导处,成立了以部分老教师为主体的专家督导组,开展校内督导,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督导机制,让老教师焕发青春、再发光热!

听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听课可以让教师发现其他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独特之处,通过听课活动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可以进行学习、思考和吸收。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却把听课当成一种负担,听课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所规定的任务。有的教师在检查前“临时抱佛脚”,突击听几节课。到了课堂上并不认真听,要么几个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要么做些看其他书籍、批改作业等与听课无关的事。听课记录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要么草草画上几笔,要么事无巨细,从教学流程到学生活动表现,统统记下来,眉毛胡子一把抓。更有甚者,到了检查时,将别人的听课本拿来一抄了之,或者是直接编造,以此应付检查。而评课时,也缺乏真知灼见。要么保持沉默,一言不发,要么当“好好先生”,好话、客套话一大堆,或说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这样下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评了和没评一个样,起不到学习和交流的作用。听课评课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有诸多原因,但许多教师怕得罪人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无论是听课者还是被听课者都是彼此熟悉的同事,说别人的不足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人家会认为你在挑刺!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后不好共事。

专家督导组督导听课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为,督导组的专家们德高望重,有的已到歇岗或接近退休的年龄,他们有条件有能力担当听课评课人。根据自荐和教研组推荐相结合的原则,专家督导组由各学科老教师中的骨干分子组成。他们中的许多曾是市县学科带头人,有的担任过教研组长,教龄在30年左右,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科研能力。

在督导听课中,老教师充分体现了在学科教学中老专家的本色,他们耐心认真地指导年轻教师,引导他们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光和热。他们甘为人梯,再发光热的风范得到了教师们、领导们的广泛赞誉,显示了他们独特的人生价值。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校内督导机制进一步完善,专家督导听课机制化、常态化。尽管有的老教师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离开了专家督导组,但是他们甘为人梯、悉心指导年轻教师的精神却被不断地传承和弘扬。张体景老师是专家组中老教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带过20届毕业班,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有着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2003年他来到专家督导组,待人诚恳、热心,与老师平等交流,民主开放,用他深厚的知识底蕴,对年轻教师进行心贴心零距离地指导、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点拨,让年轻教师口服心服!今天,张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了专家督导组,但是很多教师还时常想起他、念叨他,说起他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说起他的谆谆教诲、无私奉献!如今,像张老师那样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专家督导组中已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他们用智慧、经验为学校的发展再添光彩!

在我校,“新教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大学刚毕业的新分配到我校的教师,二是在其他学校已经工作过,新调进我校的教师。两者都被称为“新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我校校内督导组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岗前培训“搭梯子”让“新教师”尽快熟悉我校的办学历史、学校现状、办学理念、学校规章制度等。培训结束后进行岗位过关考核,主要涉及思想道德、教学技能、教材教法、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督导处运用岗前培训这个平台使“新教师”迅速融进学校,成为学校真正的一员。

对大学刚毕业新分配至我校工作的教师进行专项督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在师德培养、角色转变(由大学生至中学教师的转变)、备课、上课等方面进行具体、细致地培训和指导。针对这些年轻教师中存在的上课语言不规范、教学组织不严谨等问题,请老教师上示范课。实行师徒结对,一对一帮扶,先听后上。师听徒课,师对徒进行规范、指导、提升。徒听师课,总结经验,学会方法,找寻规律,灵活借鉴。要求新教师一年合格,二年达标,三年挑大梁,五年成骨干。

对在其他学校工作过,但刚调进我校的“新教师”除岗前培训外,也进行师徒结对帮扶,不管年龄大小,在其他学校工作年限长短,都要与老教师结对,让他们能够尽快熟悉我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

督导组专家对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热情指导,及时与他们交换意见,提出有益建议、看法。对新教师的点滴与进步,给予肯定,充分调动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二、建立教师发展性督导评估信息化平台,用活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2002年就制定了“骨

干教师三年培养工程方案”,采用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探路子等策略,培养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锻造一支适应新课程实施,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指导每位教师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计划”,让每位教师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

2008年秋学期,我校在市、县督导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教师发展性督导评估信息化平台,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立账号,使我校教师督导评估走上了信息化现代化之路。

教师是人才兴校的第一资源。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督导处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教师发展性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组织和督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并上传至信息平台,以便学校随时进行跟踪督导。在制订规划前,组织教师学习和研讨,积极思考和解答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你目前的发展状况,处于什么位置?第二,你规划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第三,你将怎样实现规划的发展目标?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可测可评的规划,我们要求教师先在备课组、教研组内对规划进行互评互测。让组内教师对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通过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对规划进行反思和改进,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发展目标。例如:政治组的郑老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我校工作两年了,在督导检查中,我们发现他对自己的定位偏低且简单,不够具体。通过同组教师的指导交流,他对规划进行了修改,使之进一步具体化,对今后一学年中要做什么、怎么做规划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正是在规划的指导和激励下,郑老师工作积极肯干,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不断提升。课余时间他还经常请教老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不久他的论文获省论文评比一等奖,他在县举办的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也获得一等奖。后来,当我们问及他一学年的收获时,他不无感触地说:“规划好啊,规划就是目标,就是前行的方向,我的成绩也可以说是规划给逼出来的!”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范文第4篇

广东省从化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从化五中”)地处市区城郊,无论是区域地段、生源师资,还是硬件设施、办学经费,都不占优势。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如何由弱变强?放手改革、大胆创新成为学校破局突围的有效途径。

校长陈宇航针对学校的资源与环境,从“人”入手,以“人”破局,逐步摸索出一条“人本位”的民主开放式办学之路。其核心思想是:教学管理上打破常规用人,教师发展中鼓励自主研究,学生培养上倡导正视个性。

如今,“人本位”的办学策略不断发挥效用,从化五中收获了丰硕成果。

“大循环”教学,大胆启用新人

青年教师苏秋婵毕业不到十年,已在从化五中完成了她个人的第三个“高一到高三循环教学”。自她入校执教,就从高一直接教到高三,这在其他学校看来,简直是“奇迹”,但在从化五中,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有这样的机会。

“大循环”教学制度是校长出思路、中层出办法、教师和学生出干劲的民主化“产物”之一,主要以教师的能力为评价标准,也就是说,高三的教师不是固定的,凡是有能力的教师,都可进行“高一到高三循环教学”。

“大循环”教学制度对当时刚毕业的苏秋蝉来说是莫大的激励,于是,她在自己的首个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争取跟上高三,实现高中三年的教学循环”的目标。当时,学校所有刚毕业的青年教师都会和一名资深教师组成一个小组,以进行“一对一”师徒式培训。直到现在,苏秋蝉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与她同一小组的资深教师的教诲:“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握。‘大循环’教学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十分有利。只有进行‘大循环’教学,上过高三的课,才能发现高一、高二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她牢牢地记住了这番话,并暗下决心:“努力拼搏,争取到教高三的机会。”

“这是一种备受肯定的感觉”,苏秋蝉如此形容自己第一次获得高三教学机会时的心情。那一年,是她执教的第三年。办公室里的资深教师无不感叹:“现在的青年教师都能坐上‘直升机’了!”毕竟,以前只有那些被认为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才有资格教高三的课。

激动过后,苏秋蝉深感责任重大。此后,苏秋蝉更加勤奋地钻研教案、揣摩教法,即使备课至凌晨两点都毫无怨言,因为她想把每节课教好,不想辜负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期望。

在备课过程中,苏秋蝉总是提前思考每个可能被学生提出的问题(包括提问的方式)。她的备课内容不仅涵盖教学参考书上涉及的内容,更融入丰富的课外资料,就算课堂教学中没有用到,她也尽最大努力准备。除了研究语文教学,身兼班主任一职的她还时刻不忘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她首次执教的高三班,学生(只有7个男生,其余都是女生)对语文兴趣较浓,但数学成绩不尽如人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她主动跟学生一起学习数学,还抽空与学生共同讨论、复习。

通过努力,苏秋蝉首次执教的高三班,高考成绩夺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同时,学校语文科组获得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奖”,她个人也获得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奖”。2008年到2011年,根据学校安排,她实现了第二个高三教学循环。2011年,学校的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她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也赫然印证着专业成长之路。在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中,她不仅要求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求他们的全面发展。于是,她开始思考:“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方式去学习就是最佳途径吗?如何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的制度、规范结合起来?”在第三个三年发展规划中,她不再局限于提高教学水平,更思索如何总结和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形成自身特有的教学理念,最终夯实自己的理论水平。

如今,学校在任用青年教师方面更为大胆、放心,不仅为青年教师实现个人三年“大循环”教学提供有力平台,更让他们在专业教学中发挥年轻人的才能,展现年轻人的灵性。据陈宇航介绍,现在学校高一年级的教师有50人左右,除了个别不合格者,绝大部分都能从高一教到高三。陈宇航说:“学校主要考虑到青年教师有冲劲。在学校的信任下,他们非常负责,取得的成绩相当不错。”鉴于“大循环”教学的设置,教师往往从高一开始就把眼光放到三年之后(三年之后的学生会是什么样)。三年之后的教育结果完全由教师个人负责。

从化五中敢于放手用人的背后,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体系。具体有三点。一是在高一、高二阶段,学校会定期进行学生调查(通过学生测评教师),一旦发现某位教师存在问题,就会立刻跟进,督促并帮助其改进。二是学校在每年的段考和期考之后,都会比较班级成绩,针对成绩较差的科目,学校会要求任课教师立即找出原因。三是每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会由一位资深教师带领,资深教师将帮助青年教师完成三年成长规划,并给予专业教学指导;在每学期结束时,资深教师要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作出评价,以供学校考核监察。

陈宇航自豪地说:“在从化五中当老师是幸福的。开放的平台、配套的制度和民主的管理让学校的青年教师成长很快。”的确,学校在管理上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最快的到第三年就能教高三,慢一些的到第四年、第五年也能教高三。

鼓励自主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从华五中缺少科研水平高、具有影响力的市级名师,因此,科研成果较少。“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虽好,但对学校的财力要求较高,很难全面推行。于是,学校开辟出一条培养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新路——鼓励自主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学校认为,如果一名教师去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并把日常教学中的所观、所感上升到理论高度,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大帮助。因此,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并与校外名教师工作室的名教师合作、研习,以完成课题研究,最终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李辉云就是青年教师进行自主研究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自己走上自主研究之路是自然而然的。平时,教师在办公室聊天,经常会交流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此时,他会将这些经验划分为“有用的”和“不太有用的”。对“不太有用的”经验,他会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对“有用的”经验,他会寻求理论支撑,并争取形成理论文章。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他坚持通过不断反思的方式逐渐走向成熟。他坚信“如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那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那有可能成为名师”。

身为政治教师,李辉云发现,在当前的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未能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以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这样,既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丧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为了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他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完成了题为“例谈提高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与学生思考有效性之策略”的论文,并顺利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为了倡导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科研,他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了题为“草根科研‘很土很乡’——谈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之策略”的科研心得。

目前,李辉云的自主研究主要围绕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他意识到自己理论水平的不足,为了弥补,他努力学习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回忆起刚开始跟导师做硕士论文时的经历,他觉得“非常痛苦”。导师列出的书看不太懂,数据分析软件不太会用……于是,他一边苦学,一边请教导师和同学。这样,在一次次磨炼中,慢慢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

李辉云认为:“针对自主研究,首先要有兴趣,其次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写作基础,最后要有研究的氛围。其实,很多教师都有才华,一旦学校形成良好的自主研究氛围,教师搞研究的积极性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如今,学校在引导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上更侧重以课程改革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主要针对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选择符合学校实际的、急需研究的课题,并突出其实用性,既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又给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课题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其实,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从化五中以教师发展引领学生发展,遵循“以人为本”的信条,开创出了薄弱学校自强的新路。

寻找适宜发展,树立学生信心

在陈宇航看来,“人本位”的办学策略是鲜活的、张扬的和开放的,只有让教育成为智力发展的需要、精神动力的依托和心理健康的保障,才能使教育的目标内化。

“人本位”的办学策略必须正视学生的个性,树立他们的信心,寻找适宜他们的发展。陈宇航认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再顽皮的学生都能找到展现自身风采的舞台,不再给班级添乱;尊重学生的个性,再沉默的学生都能走出个人狭小的空间,走向宽广的天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班级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尊重学生的个性,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和谐;尊重学生的个性,班级生活就会丰富多彩。

因此,在从化五中,倡导“相信每一个,尊重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办学精神,让教育顺随学生的天性,张扬他们的个性,并在活动中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中找到自信,最终实现个性化发展。

在民主管理方面,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三自”活动。具体有两点:一是“值周班”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各层面的管理,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二是学校校门、楼道、饭堂、宿舍和公共区等都成立学生管理小组,旨在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学校的纪律、卫生、绿化和课间操等常规管理便形成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模式。于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主体意识均有了明显提高。

在教学领域,除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之外,学校还制订了《从化五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在全校三个年级开展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有两点:一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指导教师不遗余力地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的课题。课题设置不仅涉及面广(包括创意动漫、垃圾分类等),更贴近现实生活且妙趣横生;既让学生开阔视野,又让他们增长见识。例如,动漫在学生中广受欢迎,而由此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于是,高一(1)班以“学生对动漫的喜爱程度”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更多学生了解了动漫受欢迎的原因以及中国动漫的发展。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动漫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范文第5篇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地区偏远经济文化相对滞后,致使学校发展起步晚,与兄弟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我校硬件设备设施更新和软实力建设又有了进一步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保障。下面就我校的内部管理方面谈几点做法,希望与同仁们商榷。

一、引导自主意识,打造实用课堂。

学校管理制度化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以人为本的理念渗入到管理之中又至关重要。教育教学中机械的、繁复的刚性要求使广大教师成为了被动的施教者,丧失主人翁感,没有自主性。为了引领教师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打造出实用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1、重视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励教师自主发展。

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最重要的职责是充分挖掘、激励每位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为此我校实施了教师“自我诊断、自我规划”工程,即让每位教师进行自我诊断和制定三年成长规划,从教学情感、态度、教育教学特点等多方面规划自已的成长历程。自己设置具体明确且易操作、能检测目标,学校教导处根据每位教师自定的规划时限跟踪验收,让每位教师在不断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品味,形成自己的风格,推动教师快速成长。

2、建立灵活的实用课堂激励评价机制,注重效果、注重效率。

教有千法,教无定法,成效高者方法最佳。我校不盲目推崇某一教法,禁止一刀切式的课堂样式。评价一堂好课的重点是看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看学生对这节课的氛围感受。要求听课教师一“问 ”二“感”三“留样”。“问”是问学生,检查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状况;“感”是听课教师的整体感受,侧重于检验自主学习气氛、对学生品德的熏陶影响,目的是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留样”,就是利用多种方式让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影像,留下感受最深的记忆。课会交流时分段摘析,结合学生表现及出课教师教学过程的“闪光点”“商榷点”“不足点”来比照借鉴,让每位教师都有新的收获。

为教师搭建互相学习、提升自我的平台。鼓励教师多读、多听、多研究,在开展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月写一份月度教学反思、每周观看一节优秀课例活动的同时,我校还组织开展了“实用课大赛”和“个性教法交流论坛”等活动,通过这种“套餐”式的活动,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展示了教师的才华,激励了教师自我成长并在成长中享受荣誉、享受快乐。近年来,我校个性化课堂建设获得很好的效果,深受家长、社会的好评,也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抹上靓丽的一笔。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点,“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是任课教师的课改任务。几年来,我校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1)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除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意识外,我校建立了学生“主导课堂5分钟”活动。人人都是小老师,“讲一题”,“说一课”活动普遍开展。这样,学生讲课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求知识能力,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荣誉感、满足感、竞比意识都得到发展和增强。它远比传统授课方式让学生理解得更深、更全面,它打破了“师道尊严”的界限,学生更容易理解获取知识,形成了“人人都当小主人,努力精彩五分钟”的良好局面。

(2)强化“举一反三”的学习模式。每节课教师围绕着主题为学生预留丰富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找出最相关、相近学习主题的问题并作答,课上进行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树立教育自信。

自信是实现学校特色的关键。

“均衡校”活动创建以来,我校秉承“让生命更有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的教育理念,加强科学管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团体意识,使我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多年的校长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学校,只要目标明确,全员发动,全面推进并以新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就能办出成效,办出特色。

我们学校是以家乡英模方永刚来命名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以方永刚精神作为价值教育的引领与支撑并由此辐射开来,分梯次细化为各个目标,用课外教育、教学活动来丰富其精神内涵,学校的精神风貌较之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如2017年4月我校举办了“永刚求学”故事演讲会,以榜样就在身边的优势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胜于深奥的说教;今年3月,我们把学雷锋的钉子精神和学习方永刚刻苦学习的精神结合起来,开展了“榜样的力量”主题活动,活动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我们提出了“三个学会”即学会反思、学会感恩、学会钻研,让英雄的精神在新时代,在我校发扬光大。活动期间展出了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在内部管理上做到精细化、目标责任化,让全员参与到管理中来,让师生的集体荣誉感,主人翁责任感、奋斗成就感不断增强,形成师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教师专业性结构失衡。老年教师、青年教师偏多,部分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有待于提升。

2、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围绕问题开展活动的意识不够,实效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