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工程硕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为南铝公司东北大学材料工程硕士班学员举行毕业典礼。我代表南铝公司,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东大领导和老师,对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并向经过努力学习取得硕士学位的17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期四年的东大南铝材料工程硕士班学业已圆满结束。四年来,东大的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东大的老师给予了精心指导,学员们在不脱产情况下,克服了诸多困难,学得专心,学得扎实,达到了预期目的,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四年的治学,使同学们学有所成。但生有涯而学无涯,你们今天的毕业,只是学习阶段的一个节点,相信各位同学会把它当作人生新的求知阶段的开始,一如既往学习和实践,成长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当今社会,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源。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优势。人才优势的造就靠学习和培养。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去学习;提高修养,完善自我,服务企业,需要我们去学习。
“十五”期间,南铝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保持稳健较快发展,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9%,企业发展成为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综合实力位居第三)。在拥有先进的技术工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拥有主起草的国家标准、拥有规模装备一流的铝产业链等方面,南铝始终处在行业的前列,这是我们充分依靠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结果。“十一五”对于南铝是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南铝已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要实现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坚持“稳健发展、谋求长远”的经营理念,以发展求变化,以发展增实力,以“稳健发展、谋求长远”为目标,精心打造技术、工艺、管理先进的铝产业链,形成南铝特色的竞争优势。这仍然要靠人才的培养,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南铝发展的关键之年,企业的各项改革、各项科技开发和创新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同学们必须增强责任感,以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积极参(本文源于文秘城:)与企业正在进行的各项创新工作,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奉献才智。
南铝依靠学校培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是南铝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样的研究生班对于南铝培养高素质人才非常有益,人力资源处要对这期研究生班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培养干部提供经验。公司已经制订了《南铝“十一五”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同志,包括鼓励这几年新招收的大学毕业生,利用各种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南铝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1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
大部分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对掌握较差,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弱。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还是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均高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1.2实践能力的差异。
对于实践工作,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他们和企业生产实践联系密切,能够很快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与没有工作经历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相比有较大优势。
1.3学习目的的差异。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和性质往往有着不同要求。相对而言,在相同专业就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学习背景的差别要小很多,其知识与实践需求差别也一般也不太大。
2.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分析
2.1创新招生模式
近几年由于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现状不容乐观。要改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这种现状,应该推出“订单式”培养,允许应届毕业生先签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
2.2创新培养模式
首先,校企联合培养不再是单纯地企业提供生源,学校负责培养,而是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单位对员工的需求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当然,在校方培养过程中,要针对单位实际需求制定合理化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其次,切实落实“双导师制”,确保学位论文质量。校内导师往往是某一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深度,而校外导师则由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他们共同来指导工程硕士选题和设计,可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关键词]船舶电气 卓越工程师 建设目标
中图分类号:X5-4;G64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02-01
一、船舶电气专业方向概况及专业特色
山东交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船舶电气方向)于2003年开始招生。该专业方向是在STCW78/95公约生效后众多海事类高校纷纷取消船舶电气专业形势下设置的,是当时国内唯一设置船舶电气方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
跨入新世纪,海洋经济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工业和海洋航运业的发展是规划中的支柱产业,规划到2015年成为造船大省,到2020年成为造船强省,造船工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然而当前的情况是,无论是国家还是山东省,由于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不能满足船舶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制约了船舶工业的发展。
船舶行业的飞速发展,使高质量船舶电气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也为我院航运人才的培养和船舶电气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应国内和山东省造船工业及航运业对船舶电气人才的特殊需求设置了船舶电气方向,是国内最早设置船舶电气方向的本科专业,同时也为学院船舶及海洋工程学科配套建设填补了一项空白。经过近10年的专业建设发展,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行业特色,船舶电气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开设了与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船舶电气学生培养规模和质量日益扩大不提高。船舶电气方向就业率连续6年来一直达到100%,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2011年10月,船舶电子电气方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山东交通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六个方向的试点之一,2012年船舶电气开始招收“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方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建设目标
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依托我校在交通领域行业的领先优势,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制定“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校内培养标准,通过和省内造船企业、电气设备制造企业、航运企业等的密切合作,探索创立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与合作企业达成联合培养协议,采取“3+1”模式,即在校累计学习3年,在企业累计实习和实践1年,并依据船舶行业专业培养标准与联合培养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具体的校内和企业培养方案,构建以“项目驱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综合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创立我校“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专业与船舶类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建立“卓越计划”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船舶类企业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之一,担负着至少一年的“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深度介入“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直接参与专业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并重点负责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保证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努力构建内部和社会对实施“卓越计划”培养质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2.优化“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
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结合“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以船舶行业实际需求与工程技术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最终确定“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校内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3.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构建以“项目驱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综合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大赛引领教学内容改革;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工程项目驱动”,建设“训练式课堂”,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4.建设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建立鼓励专职教师到船舶类企业挂职和顶岗工作的激励机制;制定鼓励专职教师参与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制度;设立“工程型”教师系列,建立相应的技术职务标准;建立满足“卓越计划”要求的教师考核与评价标准;学校将建立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以充分发挥他们在“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的重要作用。
5.制定“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
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是通过在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满足船舶企业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培养造就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背景,掌握船舶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宽厚基础、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船舶电气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船舶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是:①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②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③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④能综合应用学科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船舶类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船舶类工程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⑦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一定学术交流、行业协作与竞争能力。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数学;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朱泰英(1964-),男,朝鲜族,吉林省吉林市人,上海电机学院数理教学部主任,教授。(上海 20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07099)、上海电机学院重点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JYJG-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49-02
作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上海电机学院2011年首次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将开展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并计划于2012年正式招生,这标志着学校的办学层次又有了一个重大提升。当前,如何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创新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学校正在着手解决的一项重点工作。
“工程数学”课程作为学校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应用型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素质以及后继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学校正在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如何科学地进行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正确地把握好课程教学改革,是学校数学课程任课教师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围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和上海电机学院重点教研教改项目,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上海电机学院为研究对象,就技术应用型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等教学实践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工程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的行业性本科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目前学校的办学定位。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内涵的发展建设,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办学层次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2011年学校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的批准,标志着学校研究生层次教育已正式启动。按照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要求,“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数值分析和矩阵理论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使学生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计算方法与基本原理以及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解决实际数值计算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作为一种基本数学工具,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从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对数值分析和矩阵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来看,很多研究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运用工程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其从事深层次专业研究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之间的矛盾、课程内容多而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之间的矛盾,还有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偏重理论轻实践等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课题研究基于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想理念,并结合学校目前技术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在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体系设置中,重点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专业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培养,以达到专业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教育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目的。本课题在“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手段与新技术应用结合、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更加符合学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将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岗位适应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为目标,可以为学校将来其他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同类型院校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依据。
二、课程教学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针对学校正在开展的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对其培养方案中的“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包括教学内容的遴选和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实践环节的加强及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设置
根据学校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目标,课题组前期与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进行交流,同时对国内一些应用型特色的高校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进行参考借鉴,并深入到上海电气集团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在广泛、深入地了解专业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按需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资料。在保证课程内容达到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标准要求外,还分析研究如何将数学理论方法同相关的专业内容相融合,突出其应用性和技术实用性的特色,使学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其中数值分析部分包括了数值逼近、插值与拟合、数值积分、线性与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及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等教学内容。在其内容设置上尽可能在算法实现、算法实例、实践实验项目等方面体现电气工程学科的特点,将当前一些新思路、新方法融入到讲授课程内容中,使学生真正能将数值计算方法应用到本学科的项目中去。矩阵理论部分包括了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复习、代数特征值问题、Jorden标准型、向量范数、矩阵分析、矩阵分解及广义逆矩阵初步等教学内容,在其内容设置上尽可能注重培养学生较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较好的计算能力。另外,教学内容注意侧重让学生掌握理论方法与使用原理,强调工程应用思想、逼近和近似思想、迭代思想和离散化思想。
2.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在课程教学方法上探索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除了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外,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和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教学,实现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如在矩阵论教学中,可以选择电气集团风电企业控制系统中不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例子;在数值分析教学中,可通过运用多媒体创作软件制作有关算法的动画教学软件,使学生对算法的构造与机器实现等内容有更鲜明的感性认识,强化其对算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加强实验环节,注重科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按照学校“工程数学”课程设置标准要求,要突出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软件使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利用所学数学理论知识解决专业相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讲授矩阵函数在线性控制系统方面的应用、广义特征值与震动理论关系等方面内容时,介绍有关工程实际背景及物理意义,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学有所用,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借助于学校临港校区新建的公共数学实验室,通过增添数学实验课时,以Matlab数学软件为工具,加强学生对科学计算的直观意识;通过由专业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编制计算应用程序,将工程数学方法应用于解决较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中,这为学生把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熟练地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进行科学计算创造了较好的教学条件,更为其后期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灵活制定课程考核机制
课程考核是评价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程度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本课程评价方式探索采用了平时作业、上机开放练习和学期末最终独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作业应具有针对性,能为所学内容服务;上机开放练习主要是给学生自主安排上机实习,将所学工程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并按规范定期撰写相应的上机实习报告;期末独立考试是对学生综合掌握所学课程知识的一种最终检验。平时作业、上机实习和学期末考试在最后的成绩评定中一般以1∶1∶3比例进行分配,这种考核机制将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程技术领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如矩阵理论部分,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课程教学内容查找最新相关专业文献,总结阐述矩阵理论在工程领域方面的有关应用,以课程论文的方式作为阶段性课程作业,使学生不仅了解数学理论方法的实用性,同时也锻炼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专业课题研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5.加强课程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本次学校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工作是上海电机学院首次开展的研究生层次教育,学校和数理教学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配备了由2位教授、2位博士组成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师资团队,在课程教学中,做到了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包括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教学方法的探讨、上机实验报告的评定等等,在首次“工程数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并为将来学校其他学科专业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累积了较好的教学经验。
三、结语
本文基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和上海电机学院重点教研教改项目,以具有技术应用型特色的上海电机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就学校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本课题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学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技术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努力为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建国.论技术本科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隆广庆,唐帅.研究生“矩阵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马慧彬,张忠武.工科硕士研究生《数值分析》课程的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103-104.
[4]刘慧.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改革模式的研究—— 矩阵论及其应用课程改革总结[J].化工高等教育,2006,(4):28-34.
第二部分 名校聚焦
一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1970年5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成立,是国内第一个自动化系。该系拥有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系统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省部级工程中心及实验室。近年来分别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罗克威尔自动化公司、倍加福公司、NEC公司和欧姆龙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
与其他3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前两年使用统一的教学平台,三年级起再按专业培养。学生获奖学金面广、量大,受奖学生面达35—40%。此外,学校和系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勤工助学的机会。
二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该系于1997年8月成立。1999年12月成立了5个研究所,分别是浙江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决策研究所、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浙江大学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承担的“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工业控制工程与技术学科——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试验基地于2000年12月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本专业设在信息学院,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2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本专业。
三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在国内首批设立了硕士点、博士点,并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下设的自动化研究所,有6个研究室和4个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方向覆盖面宽,涉及到系统与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过程综合自动化与制造自动化、智能机器人系统与技术、信息系统与网络工程等广泛领域。
四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和自动化研究所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和自动化研究所是在国内外控制科学与自动化技术研究领域中处于先进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单位,系内设有作为教育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计算机硬件应用实验中心及PLC实验中心,学科齐全。
五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下设4个研究所,分别为自动控制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综合自动化研究所和系统工程研究所。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所属各学科在国内首先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最先批准为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在2001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比中,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二级学科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本科专业是自动化专业,所属一级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所属二级学科包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及系统工程。
六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自动控制系现设有3个研究所,6个教研室、研究室,7个实验室。学科专业涵盖了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下设的所有5个二级学科,同时还设有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点。
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简称自动化学院)的前身为自动控制系,始建于1954年8月。学院现有自动控制系(控制、制导与仿真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系(机电控制研究所)及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研究所)、信息与控制系、检测技术与自动化工程系和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和测试与自动控制教学实验中心等7个单位组成。
学院设有自动化(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宽口径本科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我国成立的较早为国防现代化、为航空航天电子工业服务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954年建立学科专业,1958年建系,当时的系名为无线电系。1981年建立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个硕士点,1986年被批准建立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点。2002年正式成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博士、硕士授予点覆盖5个一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科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特聘教授岗位,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
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是以现代电子信息、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为主导,培养高层次人才及科学研究的基地。学院下设3个系,4个研究所,建有1个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1个信息产业部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密码学等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密码学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学院的现代通信网络工程学科群得到国家“211”工程十五建设的重点支持。
九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1980年创建北京邮电学院科研所,1986年组建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系,2000年成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是体现北京邮电大学特色的专业学院之一,教学和科研面向整个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学院整体上具有理工结合、教学科研并重的特色。学院下设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信息系统自动化教研中心、信息科学教研中心、多媒体信息技术教研中心、宽广电信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实验中心等7个教研机构。
学院设置以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动化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等本科专业,密码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数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密码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十 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无线电工程系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毫米波和移动通信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系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信息安全5个二级学科均为硕士、博士点,可招博士后。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3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江苏省重中之中学科。
本科专业有信息工程(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
十一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