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舒婷我亲爱的祖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女性;情感角度分析;基础;地位
中图分类号:0.I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真挚而坚定的爱情态度
爱情是每个女人出于天性本能的追求,更是作为一个女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完成的一种生命实现方式。舒婷在诗歌中就写下了她们在这一过程中独特的生命体验。
《无题》有初恋的甜蜜和心跳:“我探出阳台,日光/ 我急急跑下,在你面前停住/你怕吗?/是的,我怕/ 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是的,我快乐/ 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是的,爱着/但我不告诉你他是谁”。[1]初恋少女的青涩与娇羞像是拨开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一米阳光轻柔地洒落下来,使人顿觉温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舒婷也写离别的无奈和忧伤,如《雨别》写到:“我真想摔开车门,向你奔去/ 在你的宽肩上失声痛哭/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 /我真想拉起你的手,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不畏缩也不回顾/我真想集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 使你终于醒悟/ 我真想,真想。”[2]我的忧伤此时此刻想不够,说不出。多么深切的离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欲说还休。在《惠安女子》中人们只看到惠安女“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的身影,而忽略了她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3]诗人透过表象看到了美丽后面的忧伤和苦涩的命运,揭示了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女性真实生存状态。她是如此关注女性的个体生命和价值,以一颗女人心体贴着天下所有的女人,为她们唤回一个个生动丰富的灵魂,独立不羁的生命。
舒婷诗歌也表达了女性强烈的对爱情的意识和独特的思维。女性和男性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而一味的认同男性所付出的,无视女性与男性分工的差异,忽略女性的努力,这是违反人性的.不合人情的。她坚决否定了一直被世俗奉为定律的爱情,一种是攀结高枝,依附于一个足以让自己炫耀、让旁人艳羡的人,利用对方的荣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种是在爱情中完全丧失自我,一厢情愿只知道付出,痴迷沉溺而不能自拔。诗人否定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她曾为错过了“无数次春江月明”的神女而惋叹,发出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4]的呼唤,表白与其作为封建礼教与男权的祭品而为人礼赞,不如做一个享有真实的生命体验的人。这是女性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现代女性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
体贴而明哲的友情关怀
友情的主题,在舒婷诗中是又一个反复吟咏的旋律。舒婷曾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在她的创作中,以爱的胸襟宽容多难的世界,以爱的温暖抚慰坎坷的人生,她以友爱的角度抒发创作,弥漫着真诚的友爱和关怀之情。可以说,她的诗是爱的呼声,她架起了一座通往人的心灵的爱的桥梁。
她分外珍惜生活中的感情与友谊,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轻声地提醒友人:“几时你不再划地白狱/心便同世界一样丰富宽广”,劝说朋友不要让忧伤击垮即将扬起的风帆,表示“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春夜》)[5]。她用诗句诠译了友谊的真谛,并在女性的温柔、体贴中注入了一种豪迈与刚强:“只要你那只圆号突然沉寂/要求着和声/我就回来/在你肩旁平静地说/兄弟,我在这儿”(《兄弟,我在这儿》)。[6]她和朋友相互勉励,相互鼓舞,给朋友以斗争的勇气和信心:“答应我/不要流泪/假如你感到孤单/请到窗口来和我会面/相视伤心的笑颜/交换斗争与欢乐的诗篇”(《小窗之歌》)。[7]
舒婷的诗歌还以优美人情和人性的力量打动人,她致与友人的诗歌,感情真挚动人,流淌着女性柔美的情怀。相对于其他朦胧诗人,舒婷女性特征更显突出,她总是微笑着,带着恬静柔美的气息。
浓郁而真挚的母女亲情
母亲形象,是各种创作中恒古不衰的主题。舒婷也不例外,在这个情感角度她赋予了母亲形象更加丰厚的内涵,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丰满、伟大的母亲形象。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翼,/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呵,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呵,母亲》你黯然神伤的琴声/已从我梦中的泪弦/远逝/你临熄灭的微笑/犹如最后一张叶子/在我雾蒙蒙的枝头/颤抖不已。――《读给妈妈听的诗》[8]
舒婷在诗歌中如此的抒发她对母亲真挚的情感,是和她的个人经历分不开的。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所以她和母亲的感情也是非常浓郁而深厚的。舒婷的母亲可谓是才艺双全,感情丰富细腻而性格又带些纤弱。她极力保护儿女,尽量不让他们受到风雨的摧残。母亲这种既柔弱又坚强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舒婷,使她有了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所以舒婷的诗歌中抒发的总是一个渴望得到慰藉和理解,也善于慰藉和理解别人的、温柔且刚强的女性形象,这多半应归功于她的母亲吧。
深沉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
舒婷是一个具有深沉人文关怀的诗人。唯其如此,她的诗中洋溢着热烈的向往,熔铸着坚定的信念。她那样痴情那样深切的关注着祖国及民族的命运。她顽强和坚韧的斗争精神到现在都能震撼到我们的心灵。
舒婷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她诸多的诗作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已经是世所公认的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中一连串的独具创意的表达意象,构成了诗歌丰富的内涵,细致全面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复杂深刻的情感。“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构成了苦难祖国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深深的悲悯情感。而“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则为祖国的未来描绘了明丽的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未来的希冀。在诗的最后,作者写到:“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9]作者化小我为大我,将自己自觉且深刻的融入在祖国的大整体中。在祖国这个大背景下,作者的使命感得到了极大地加强。
总之,舒婷的诗作充满了女性的梦想和温馨,又有着对于传统的叛离性思维,带有强烈的女性责任意识和时代色彩。她以独特的情感角度创作,在女性的温柔关爱中渗透着明哲与坚韧,在忧郁的氛围中渗透着人的尊严感和深沉的使命感,传达了女性的觉醒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新时期女性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承担。使得舒婷成为当代文坛独特的“这一位”,其独具魅力的优秀诗篇也将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陈仲义.中国朦胧诗人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72-74
[2] 周瓒.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诗歌[J].文学大讲堂,2004.
[3] 吴思敬.舒婷:呼唤女性诗歌的春天[J].艺争鸣,2000(1):36-39
[4] 舒婷文集・最后的挽歌[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引用
[1] 《无题》
[2] 《雨别》
[3] 《惠安女子》
[4] 《神女峰》
[5] 《春夜》
[6] 《兄弟,我在这儿》
[7] 《小窗之歌》
从小到大,我没有得过一次奖。每当看到别人拿着奖状高高兴兴地回家时,我都羡慕得不得了,心里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得奖呀?
开学不久,沙老师在一次上课前说:“9月份是普通话宣传周,我们学校要举行普通话演讲比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准备,踊跃报名。”我听了十分激动,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朗诵了。心想:无论如何,我小学毕业前也要得次奖呀!那天我一下课就赶紧报了名。从那天起,我天天练习普通话,早晨练,中午练,晚上还练。几天下来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就在我准备选择演讲内容时,沙老师给我推荐了舒婷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沙老师说:“梦瑶,现在正值国庆来临之际,这首诗歌内容很合适。你读书又很有感情,我相信你能发挥的很好。”老师的话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鼓舞。我一遍遍地诵读着,自己好像成了作者的化身,感情也随之跌宕起伏。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普通话演讲比赛终于开始了。我是第二个上场,只听见主持人说:“抗震救灾的胜利和奥运梦想的实现,让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下面上场的是五年级的邢梦瑶,她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来到了主席台前,我的心跳很快,手和腿直发抖。我定了定神,拿起了话筒,开始了深情的朗诵:“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看到了同学们专注的眼神,看到了老师赞许的目光,我演讲得更投入了。当我伸开双臂,动情的朗诵最后出一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会场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老师们的眼睛里也都饱含着晶莹的泪花……
当比赛结束,老师宣布获奖名单时,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在我耳边响起:“获得第二名的是五年级的邢梦瑶……”同学们为我欢呼起来,掌声经久不息。啊,我终于得奖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一路跑,一路跳,像只快乐的小鸟,心儿像绽开的花朵,所有的喜悦都写在了脸上。
课伊始,崔老师用自己的名字做文章:“崔祖钘”这个名字是我爷爷给起的,其中“祖”代表爷爷,“钘”字的意思是一种盛酒的器皿。爷爷爱喝酒所以给我起了这个名字。学生们听后不禁哈哈大笑。接着崔老师告诉学生们自己这个特殊的盛酒的器皿,要给他们带来一杯特殊的酒。从而把学生带入了新课的学习——一首舒婷的诗《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崔老师告诉他的学生:诗是文中酒,酒是水中诗。所以诗就像是品酒,既然是品,就不能一次饮尽。所以她先倒下了第一口酒——大屏幕上出示全诗的第一节内容: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你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崔老师让学生自由地去朗读这节诗的内容,去细细品尝这口酒的味道,然后想想味道又是从哪儿品出来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放声地读,仔细地品,终于小手林立。学生们告诉老师他们品出了“苦“的味道,是通过”破旧、疲惫、熏黑、蜗行、干瘪、失修、淤滩“这些词眼读品出来的。崔老师听后微笑着,夸赞孩子们品酒的能力真强!接着崔老师指点同学们,既然诗是酒,既然酒要品,我们学诗就要读好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读出诗的情感。这节诗的味道是苦的,所以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读好重音。这样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一遍一遍地,多种形式地读开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酒的苦味溢满整个教室,学生的心中也充盈着诗的情感。
这首诗有四节,所以崔老师就给学生斟了四次酒,一次一口。接下来的三口,如第一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在读中感受,在词语间去体悟,分别由苦的味道,又品出了痛苦与希望、喜悦与激动以及热爱的情感。课堂也由平静到涟漪微泛到激昂,最后回归深沉。学生在“品酒“间也微微有了醉意。
崔老师这时又不失时机,让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全诗。就让学生们醉上一把,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过来看这四节诗,诗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生沉思后:不能。
师:理由呢?
生:这首诗是依照作者情感变化写的,诗里有一定的时间顺序,比如,先写过去是怎样的,接着才写现在是怎样的。
(师板书“过去“、“现在”)
师:诗中有很多过去和现在的强烈对比,请选择诗中的词语来回答,“你”的过去是怎样的?“你”的现在是怎样的额?
生:破旧—簇新、熏黑—雪白、蜗行—起跑、悲哀—笑涡……
师:总之,你的过去是黑暗的,你的现在是光明的!那么诗中的你是谁?我又是谁?
生:“你”是祖国,“我”是诗人。
师:“我”更是广大群众。
师: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成,诗中“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强调了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诗人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在每节诗的结尾都写有一句对祖国的深情呼唤——祖国啊。最后这种深情更加深切,作者饱含深情的呼唤成为了——祖国啊,亲爱的祖国。(师随机在大屏幕上点出课题,相机板书:热爱祖国)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课题!(学生激情地、铿锵有力地读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知道你们已被诗人那深沉的爱国热情所感染,被诗人的诗情所陶醉,让我们带着醉意忘情地朗读这首诗吧!老师先来做个示范。
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诵读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崔老师用她那浑厚低沉的嗓音,饱含深情的语调为学生朗诵了这首诗,教室里在短暂的沉静之后,掌声四起,久久难息。崔老师就这样以情激情,以情感情,她告诉学生们读诗就要这样,要有激情,要会动情,要能忘情!并让学生试之,效之。真不愧为一名聪慧的师者。
“热爱祖国语言”,当听到这几个字时,不知你想到了什么呢?而我,脑子里又浮现了这件往事。
那是我读师范三年级的暑假,老师叫我参加一个香港旅行团的普通话培训班,当一个辅导员。当我们好奇地向他们提出为什么要来这里学普通话时,一位中年女教师向我们叙述了她的一段特殊经历。几年前,她到英国的某所大学探望一个中国的朋友,两人久别重逢,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有说有笑。这时,两位英国大学生兴奋地向她们走来,热情地向她们俩问好,还不停地说话。但遗憾的是,这对中国朋友一句也听不懂。是她们不会英语吗?不,是因为两个英国大学生说的是普通话。后来通过英语交谈后才知道,两位大学生在校进修中文,看到她俩满以为是一个实践的好机会,却没想到遇上了既不会听也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英国大学生没趣地走了,只扔下一句话:中国人也不会说普通话。
这个故事,让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撼了,我也不例外。对啊,当今由于各种因素而促使了中国出现“英语过热”的现象,大大小小的英语培训班、英文学校等,还有不少的孩子冲着到外国学英语,甚至有的几岁就到外国学习。所有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思考:长此以往,中国人还会说中国话吗?
当这个培训班结束时,中年女教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我真羡慕你,能和祖国语言一起成长。”
是啊,与她相比我真的感到幸运,但同时她的话却又唤起了我的另一段记忆。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给予了我一个赞美:你的朗读真好。这时,身边的同学都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从此以后,我不断地练习普通话。就这样,掌声和鲜花一直陪伴着我,直到升上师范学校的那一年。
当时我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个朗诵比赛,选取了台湾诗人舒婷的一首著名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练习了几遍后,凭着我的基础,自以为一定行了。当辅导老师检查时,我行云流水般念完,正得意洋洋时,老师说话了:“字音很准,如果能领会诗中的精粹,一定能读得更好。”我愣住了,但又好象明白了些什么。第二天,我便钻进图书馆,查阅了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凡是诗中我不懂的词语都一一翻阅。慢慢地,我仿佛看到了神秘的飞天舞;仿佛看到了一个名叫“中国”的巨人正一步一步地艰辛地向前走;仿佛听到了作者在竭力地呐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后来,我知道的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多。当我重新捧起诗歌一次又一次诵读时,每一次都有新的领悟,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深深地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蕴藏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她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了五千多年,她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甚至全世界。
终于朗诵比赛开始了,我用我的理解饱含激情地朗诵了这首诗,我又再一次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但随着掌声走下舞台的时候,我知道:我和我热爱的祖国语言已经系上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情结。
凭着这个结,今天我考取了普通话的一级乙等水平,我感谢我的老师。但让我更庆幸的是,现在的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当看着孩子们,我像看到了自己在祖国语言陪伴下成长的经历。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我不同样能让孩子们热爱祖国的语言吗?
于是,我以此鞭策自己。上学期,当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公开自己的教育教学座右铭时,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一句话:愿与我的孩子们共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每一节语文课,我都和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祖国语言当中,与孩子们同喜同悲。我要让我的学生知道就像课文《最后一课》一样,当一个国家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时,就等于失去了尊严,让他们把祖国的语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祖国语言永远地放射耀眼的光辉!
舒婷诗生活美“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舒婷在现实生活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女儿、爱人、母亲,她享受着生活,扮演好她的每一种角色,正是对于生活的这种挚爱和对自己本色的回归,她的诗为我们带来无限美的感动和温暖!
一、生活中的角色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论生活给予多少打击,她仍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父亲的关爱,对母亲的思念,对儿子的责任,对爱人的挚爱,对拥有完整家庭渴求的最本真的书写。她的诗作《呵,母亲》《中秋夜》《致橡树》《神女峰》《女朋友的双人床》《会唱歌的鸢尾花》《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等淋漓尽致地诠释着她生活中的角色,对亲情饱含全部的爱!
二、舒婷诗中的生活美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舒婷在现实生活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女儿、爱人、母亲,她享受着生活,扮演好她的每一种角色,正是对于生活的这种挚爱和对自己本色的回归,她的诗为我们带来无限美的感动和温暖!
舒婷擅长以直接抒写自我和自我的内心世界,以真实的自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对生活的真实感。她说:无论在感情上、生活中我都是一个普通女人,我从未想到要当什么作家、诗人,任何最轻量级的桂冠对我简单又简单的思想过于沉重。
读舒婷的诗,会让人觉得有在梦和现实之间缓步而行、在体验生命的痛苦与喜悦的感觉。她用女性的柔情抚慰孤寂的心,让痛感和美感交织在一起,使我们忘却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卑微而进入到一种幻美的世界。
(一)简洁明了的诗歌语言
就语言方面来看,舒婷的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在《海滨晨曲》中她写道:“我醒来聆听你深沉的歌声:/一次比一次悲壮,/一声比一声狂热。”这里使用的“一次”与“一声”重复出现与叠加,简单明亮、循环反复具有明显的音乐性,让诗歌产生了流动音乐一样的变奏,具有了跳动的音乐感,短促而激烈,扣人心弦。
她在词语方面进行适度的――以不影响解读为原则的――创造性的灵活运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活力与弹性,如“我要葱绿地每天走进你的诗行/又绯红地每晚回到你的身旁”(《会唱歌的鸢尾花》),“让海鸥和归帆/你的没有写出的诗/优美了/每一颗心的港湾”(《北戴河之滨》),如“从海岸的山岩/多么寂寞我的影/从黄昏到夜阑/多么骄傲我的心”(《致大海》)等。
另外,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也将诗人的情感直接加以抒发,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如“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致大海》),直抒对大海的挚爱;“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则是通过通俗而简朴的语言真切地描写出作者对于故乡的市花的喜爱、无限的眷恋。
(二)清新明丽的诗歌意象
舒婷的贡献,是她在诗歌意象方面发动的一场“和平演变”。
舒婷的诗歌,如《致橡树》,一开始即为世人展示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意象世界。舒婷诗歌意象的基本色彩,是清新、明丽、隽美,如橡树、木棉、塔松、夜来香、百合花、三角梅、蒲公英、歪歪斜斜的石阶、书亭、长椅……它们含有南国事物特有的柔丽、绿色的气息,显得温婉、含蓄而多情,构成了“朦胧诗”隐喻结构的基本元素。如“在你的胸前/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你呼吸的轻风吹动我/在一片丁当响的月光下”(《会唱歌的鸢尾花》)之“鸢尾花”,如“我的梦想是池塘的梦想/自下而上,不仅映照天空/让周围的垂柳和紫云英/把我吸取干净吧/沿着树根,我走向叶脉/凋谢了,我并不悲伤”(《馈赠》)之“紫云英”等,舒婷用她笔下的这些清新意象,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当代诗歌的那一份由向日葵、青松、翠柏等革命香花的组成“词汇表”,就是:“紫丁香和速写簿/代替了镰刀、冲锋枪和钢钎”(《群雕》)。其实,她是用“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在中国当代诗歌的政府军里,“煽动”了一场“新的背叛”。“革命文学中最常见的向日葵与太阳之间的组合关系转变为鸢尾花与月亮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微妙的组词变化,就是‘朦胧诗’诗歌艺术上的一个小秘密。”
(三)诗歌的理想主义
舒婷的诗歌在其平和、优美的“温暖的底色”之上,还有一个“理想的亮点”。她自己说:“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障碍必须拆除,面具应当解下。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舒婷《诗三首序》,《诗刊》1980年10月号)她怀有一种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她也曾受到现实伤害,但是她那一颗被“千百次击穿的心”,却要被她“高高举在手中”,在理想的照耀下,发出“虹一样的光芒”。她以自己弱小的身躯,也要承担未来的重托:“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是当代诗人更富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她沉浸在生命体验的痛苦与喜悦之中,把生活的痛感和生活的美感交织在自己的诗歌中,为我们平庸、琐碎、卑微的日常生活制造了一种幻美的理想化的诗歌世界。
(四)诗歌里蕴含的哲思之美
舒婷的诗歌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哲思,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将诗歌所要传达的精神娓娓道来,传递着不尽的人生故事与思考。
《致大海》中体现了辩证的思考,我对大海的一片深情。大海一面是孕育生命的温床,另一方面又是夺走生命的可怕的恶魔:“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让诗人自然地想奔向大海,尽情拥抱大海,在汹涌的波涛中搏击,展现生命无穷无尽的力量。
《初春》中以哲理一般的诗句结尾,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春之所以美好、富饶,/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这里的春天如同是黑暗之后的黎明,多少个春秋的轮回,构筑成了这样生生世世,无论悲苦酸甜,世间百态,有相似又有不同,各色各异,各具其味。
舒婷的诗作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中,令读者获得心灵上的洗礼与升华。
三、结束语
“虽然没有如意人生,却可以拥有诗意心灵!”
诗歌是灵魂的声音。因为舒婷以真诚纯朴美好的心面对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所以,她能以娴静温柔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凡世界。这里没有浓艳之感,没有澎湃激情,只有生活化的暖暖感动和脉脉温情,犹如涓涓溪水流过心田,缠绕心间,让人回味无穷,余音袅袅。
参考文献:
[1]舒婷.舒婷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0.
[2]马德俊.诗坛风景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陈敢,郭剑.舒婷诗歌艺术初探.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3).
[4]吴思敬.呼唤女性诗歌的春天.文艺争鸣,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