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师职称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家与企业家看家族式管理是两个不同角度
越来越多年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正在崛起
要营造培育职业经理人批量成长的制度和土壤
日前,数百名经济学家、政府要员、企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及全球500强中国公司的首席代表,汇聚亚布力国际滑雪中心,纵论新世纪、新经济、新规则。其中一场关于家族式管理利与弊的争论,引发了此间中外企业家、经济学者对职业经理人问题的关注。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伟认为,新经济时代不是官员的时代,而应当是企业家的时代。在中国目前的情形下,要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在相当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民营企业。然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制度与历史对它的要求尚有很大的距离,比如从产权制度上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民营企业家企不分,二是产权不清。
刘伟尖锐地批评说,企业家企不分,只能造就出家长,却不能造就出企业家,难以培养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找儿子,儿子不行就找孙子,这种家族式企业的管理质量递减。
西安海星科技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荣海先生对刘伟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荣海认为,经济学家与企业家看家族式管理是两个不同角度。他说:“我在搞海星之前是一个高校教师,应该说可以接受到很先进的管理理论。在1993年的时候,我在公司里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包括亲戚、同学、朋友,但是后来发现,家族式管理在中国有它的道理。”
荣认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状况就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商业道德、商业规则和商业秩序,这是一个政府的社会,还不是一个企业的社会,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家族式管理变成了一个自卫措施。
荣海也在思考克服家族式管理弊端的出路,他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就一定要培养一批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崛起无论对于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同样重要。这种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行、职业培训和职业素质,他们是大老板、大企业的坚实基础。他认为,一个社会的发展包括整个国家经济的腾飞,绝不可能是只有一批小老板而没有大老板,或是只是一批小企业而没有大企业。
站在WTO门槛上的中国比任何时候更强烈地呼唤职业经理人的出现。但是,荣海也以自己的经历指出:“强调职业经理人并不意味着拒绝所有亲近你的人,当你的同学、朋友,哪怕是你过去生意上的对手,在最困难的时候投奔你时,你千万不要排斥他,关键是他进了公司后,你的制度是否能够制约他,是否能够与其他员工一样一视同仁。所以作为民营企业,我们特别强调制度下的情感管理。”
荣海来参加这个论坛会之前,刚刚任命他的哥哥为集团公司的副总裁。
两种观点的交锋引发了经济学家与企业家对职业经理人问题的关注。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认为,家族式管理也好,职业经理人管理也好,关键是管理企业的人,包括家族成员,是否具备了企业家的精神和素质。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攻读EMBA时,曾经专门设立了一课:《家族式管理》,如果家族式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发展,有职业经理人健康发展的土壤,家族式管理未必没有前途。
四通集团公司董事长段永基认为职业经理人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他说目前关键是要真正和国际接轨,健全和完善董事会制度。
段永基认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是董事会成员的素质,而我国企业的董事会从本质上讲,只能叫做股东代表会,董事会成员不但专业水准不够,而且很少有国外背景。在国外的大的跨国公司中,董事局中非股东的董事达到了相当的比例,这些人多数做过高层职业经理人,有很强的决策能力,看来我们要改变这样一个观念:董事不一定是股东,但他能代表股东利益。
段永基称他们这一代土生土长的企业家是“山药蛋”,希望更多的“海归派”回国创业,推动职业经理人的发展。
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李汉生就是段所说“海归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从外企到中国国内企业担任企业管理者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他前瞻性地提出的E-Media发展战略,使方正这个发展十余年的IT厂商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顺利实现转型。
越来越多年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正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比如搜狐公司CEO张朝阳就撇开家族式管理的利弊问题,大谈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利用互联网积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
积极培育高速公路及公路网的“点”域
1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线轴的公路网的“点”,在形式上是两条或多条主干线公路构成的节点,其中具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并能方便利用高速公路的关联区域,是构成区域发展极的较理想区位,如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周边区域。
2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和发展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增长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大中小型点式增长极;以交通干线为轴心的线型、条带型增长极;城市密集分布型的城市圈增长极;各类区域内优势行业主导的产业增长极,以及工业型、高新技术园区型、知识中心型、旅游特区型、生态经济型等特色经济增长极。
3高速公路建设的外部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区域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应。高速公路立体交叉周边区域有无创新企业,有无发展潜力的项目,对于高速公路上的“点”的功能发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高速公路所涉及的“点”应是区域发展极的主体所在地,轴是区域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体系。只有后者而无前者的区域是不会产生高速公路点-轴效应的。辖区或更高级的政府部门应当重视依托高速公路的区域成长中心地的培育。
积极构建结构合理的高速公路经济带增长极网络
1促进增长极形成合理的等级结构。点-轴型系统吸引与扩散范围是高速公路对所涉及的中心城市、城镇、立体交叉出入口周边地区形成的次一级中心地。只有高速公路主干线,缺少接近高速交通的配套公路形成公路网,即未成网的区域也是不会产生点-轴效应的。在不同时间区段、受高速公路影响的不同类型区域所能聚集产业要素的能级也是不同的,即同一高速公路沿线的不同类型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加深对此的认识,是有效利用高速公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前提。
首先可以构造与MichaelSpence提出的关于教育信号类似的一个简单模型来解释有关职称考试的诸多问题。假定在一个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的工作能力为V1,类型二的工作能力为V2;产生条件(1):V1>V2。并且假设工作人员本身了解自身工作能力,并期望得到与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但单位领导是无法区分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仅仅知道类型一的人员为π,而类型二的人员为π,故得到条件(2):π1+π2=1。可以看出,领导无法支付给工作人员与其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V。上述模型产生了两个假设条件:(1);(2)π1+π2=1。这将作为以下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二、职称考试解释的原因
模型的建立会产生矛盾:工作人员期望得到与其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而上级领导却无法从开始就知悉人员的工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工资标准,可根据经验,根据平均质量也就是平均工作能力π1V1+π2V2作为每个工作人员的工资,这是上级领导在不了解员工情况时可以接受的工资标准,那么只要不同型式的工作人员都同意按这个工资工作,就不会出现逆选择问题,同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能如同在完全察知人员型式的情况下一样好。
以上只是理想的模型分析。事实上,根据上节的(1)、(2)条件,可以很清楚的得出π1V1+π2V2<V1,即类型一的工作人员的回报低于他们真正的工作能力,也显然会低于他们所期望的工资。这种处境会使他们选择退出市场;或是有动机的传递信号,以表示他们更高的工作能力,并得到期望的工资,这样劳动力市场才能达到稳定。由此,可以引入传递信号的途径———职称考试,藉以证明更高的工作能力。
三、模型引入职称考试的因素
引入有关职称考试的因变量。可以假设通过职称考试所达到的水平以e来表示,未通过的设为0。则员工接受的考试成本不同类型一的工作人员通过职称考试产生的成本为C1×e,对应的类型二的就为C2×e,那么员工在通过考试并获得期望的工资后所得就可以以V-C×e来表示。工资模型中引入了职称考试成本因素后,就有了两种需求:工作人员期望通过职称考试传递信号以获得与其工作能力相对应的工资,而领导也可对不同能力的员工制定工资等级。这两种需求随之导致两种决策:员工必须对通过多少考试作出决策,而厂商则必须对向具有不同程度的员工支付多少报酬进行决策。这同样是对合理安排职称考试所进行的决策。为了便于简化下面的模型,本文将做一个极端的假设:考试所获取的知识对员工的生产率完全没有影响。
四、职称考试对应工资标准的合理安排
在一个将以通过职称考试与否作为员工能力信号的决策中,领导层会预计通过职称考试水平为e的人员是类型一的,而水平为的是类型二的员工。在竞争中,他们会给类型一的员工V1的工资,付给类型二的员工V2,这就满足了上节所需的两个需求,在经济学中,称之为达到了分离均衡。均衡的条件是领导层的预期会被员工的行为所证实。也就是类型一的员工确实能通过职称考试,而类型二的员工则会选择自身水平为0。这对e的要求可以写成:(V1-C1×e)≥V2(3),V2≧(V1-C2×e)(4)。任何一个能力高的员工都可以接受较低的工资以节省学习的费用,但条件(3)说明类型一的员工更愿意选择组合(V1,e),而不是节约教育费用来获取较低的工资。
而不等式(4)则是类型二的员工的自我选择,它说明比起传递错误信号换取工资,员工宁愿不通过考试以得到的工资。以下对上述不等式(3)、(4)进行变形,从而导出职称考试最终的合理安排。
为了更加肯定职称考试最优安排的这一模型,再来进行一下验证。参加职称考试是否有利于不能干的员工,他们的效益将是工资增加V1-V2。他们的成本将是C2×e。则根据不等式(4),则V1-V2≤C2×e,效益就小于成本。因此,不能干的员工将发现不参加职称考试时他的最优选择。那么,参加职称考试对能干的员工有利与否,效益超过成本的条件是V1-V2≥C1×e,恰好符合不等式(3),所以这个条件也成立。因此职称考试的上述模型(5)的确是一种均衡:如果每个能干的员工都选择参加考试,每个不能干的员工都选择不参加,那么员工就没有理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了。由于关于成本差别所作的假设,所以在均衡状态下,人员获得的职称可以充作不同工作能力的信号。这种型式的信号均衡在经济学中就称为达到了分离均衡,因为在这种均衡中,每种型式的员工都可以作为时他同其他型式的人员分离开来的选择。这也就成为了使职称考试达到合理安排的均衡状态。
五、职称考试的经济学反思
职称考试作为工资评定标准揭示了职称考试的存在必须达到一种分离均衡,而这种均衡促进了我国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的建立,从而打破了同工同酬的不良局面。然而并不能忽略模型是建立在一个极端的假设,即职称所达到的水平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完全没有影响。这使得职称考试的存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低效率的。在上述模型中,高素质员工投资于昂贵的考试,以区分自己和低工作能力的员工。这种分离均衡情况下的工作效率同完全没有信号情况下是一样的。在该模型中,职称的获得从社会的角度看完全是一种浪费,它与完全信息的经济相比,反而存在过度教育。现实中,这个极端的假设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低效率的性质仍然值得考虑。因此,参加职称考试。这种投资虽然没有社会效益,但却存在着个人效益,而且模型中的极端假设在真实的社会是不真实的,职称考试中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考虑的各种因素,职称考试制度不仅存在个人效益,而且随着职称考试的专业性愈来愈广,愈来愈多地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将构成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化专业化的强大源动力。
关键词:中小学;名师;教师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一、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解读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的素养是多元动态的,以上十种特质特别是个性特质不一定都具备,其发展状态和水平也不一定平衡。而且各种特质不是孤立割裂的,其发展层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新时期名师的重要品质
名师的品质众说纷纭,涵盖甚广。本文经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名师的主要品质有以下六种。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深刻体会与认同,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钟情挚爱,基于在教育事业中个人成长及价值创造的幸福追求,并从这些方面生成、建构的一种生存情怀与灵魂振奋。名师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名师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师职业道德更深地渗透、融通于教师的所有职业生活乃至生命历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新时期名师尤其要具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学科架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趋势,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口。广博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是名师的坚强支撑。
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包括教师必备的技能性因素(可称“硬功”,比如教学语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学因素(可称“软功”,比如教育机智、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软”“硬”之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时期名师的闪光点尤其表现于“软功”,它是展现名师超群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汇聚点。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名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科研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较强的引领能力。新时期名师要善于挖掘潜力、磨砺自身,通过带教、带学、带研等方式来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其他教师不断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辐射源”和引领者。
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名师在博采众长之中成长,应该不断地汲取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智慧,是为“合”。同时,名师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要重视多学科教育功能的整合,需要与其他学科同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
三、新时期名师的成长途径
教师的成长途径是指以教师个人为能动主体,以不断强化主观进取心为目的,有意识设计的、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学习与实践的路径、方向。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名师成长的六条途径。:
(一)专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道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及其步骤的设想与规划,是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定位和推进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许。例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以“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为突破口,帮助名师培养对象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找准专业成长的定位,并用《名师成长手册》具体呈现专业成长计划,以“发展愿景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设计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总结”“自我总结与反思”等具体项目,规范教师的行动步骤,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调控名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名师成长的专业规划往往凸显于一道道“关隘”的攻坚,特别是在创新学习、主题归纳、思想提炼、风格塑造等方面,因此还需要拟定并执行更为详尽的计划。
(二)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功底
新时期名师的专业学习主要包括“练功”、读书和“阅人”三种方式。
其一是“练功”,包括“四练”,即练心、练脑、练口、练笔。“练心”,就是不断锤炼对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保持责任心与幸福感,克服随时会产生的倦怠之心;“练脑”,就是锤炼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机智,使课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针对性;“练口”,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使语言风格多样化、蕴含丰富化;“练笔”,就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策划设计、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的动笔能力,让“动口”水平与“动笔”水平和谐发展。
其二是读书。阅读经典,与教育大家对话,是名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为了提高教师研读名著的实践效益,提出并践行了“对话名师读出思想点、读懂文本找出设计点、量身订做找准参与点、课后比较引出反思点、厚积薄发提炼创新点,从而再造‘我的课堂”’的研读名著新要求,促使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三是“阅人”,包括学习同行经验和学习专家思维。学习同行经验,指通过拜师、听课、研讨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汲取他人的教训,做到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学习专家思维,指学习和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专家导师团队的力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领悟专家思想;参与专家课题,学会反思研究;实践专家思维,现场诊断课堂”等措施,引领名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向纵深发展。该校的名师培养对象陈维礼、张晓等就是在这样的“阅人”过程中,分别成长为重庆名师、特级教师的。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阅人”则更进一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三)教育实践——磨砺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实践是名师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与教师团队的协作中完成的。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构建了“三人六步”磨课法,即由同学科的三位名师培养对象担任主角,通过六个步骤:一研——深入钻研课标教材,设计教案;二议——分学科组集体评议教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三试一由三人之一的主讲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上课;四评——学科组评先行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五比——由另两名教师分别再上课,在比较中进步;六献——在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主讲教师给全校或全组成员献汇报课。“三人六步”磨课法师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秉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智慧,立足课堂教学这一教育实践的主阵地,体现了“理念共生、智慧共享、协作共赢”的团队合作文化。
(四)教育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展教育研究是名师强劲的“腿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小学名师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课题或问题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叙事研究。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立足课堂教学,以学期为研究周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通过优秀课题的评选、交流、推广,凝练名师培养对象的经验,促使其在研究中成长。近两年来该校名师培养对象在公开刊物上19篇,论文获国家级奖项38人次,硕果累累。该校的郭洪老师正是在这样的校本研究土壤中,一步步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的。实践表明,没有教育研究,名师必然半途“夭折”或者昙花一现。
(五)总结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自我总结与反思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自我与教学的自我在进行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沟通。总结反思的内容和视角一般包括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并前瞻设想,特别是提升经验和修正教训的前瞻设想,要善于吸取同行观点,目的步骤明确,内容措施具体。例如,重庆名师、特级教师刘云生,从偏远区县村小教师到出任主城区教委副主任,始终将学习之根、研究之根、反思之根和总结之根伸向孩子们的课堂、生活及心灵,坚持总结反思自己课堂的“教”、学生课堂的“学”和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及深度和广度,使他的学习和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先后推出了语文教学、学校管理、教育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正是总结反思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优秀教师才会拾级而上,抵达名师之巅。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景观
一、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 乔、灌、草搭配不当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突破了单一的“艺术”范围,强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灾害为主导思想,建立完美的、生态稳定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系统内,乔、灌、草科学搭配,比例得当,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景观效果和系统功能。
近几年建造的城市园林绿地中,有不少配置不当的实例。首先是草坪面积过大,灌木和乔木比例偏少。第二种现象是灌木与草坪比例偏大。第三种现象则是过多栽植上层乔木。
2. 土质太差.植物生长不良
有些绿地,由于原地貌不适于造景的需要,必须深切或填高。深切时,栽植土往往是未经熟化的深层土,不仅营养严重缺乏,而且粘重,容易板结,土壤透气性极差。而填高地段,有的就近采用建筑垃圾、炉渣等不宜栽植的废弃土、深层生土等。栽植时,没有进行客土回填,园林植物就直接移植在这样一类生长条件极差的土壤上,造成移植后成活困难,即使成活了也由于营养缺乏或根系发育受阻而生长极为衰弱,无法体现园林植物生机勃勃,挺拔向上的活力。
3. 光照不足,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
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具有某些固定的生长特性,如阳性植物需要较强的光照,多处于植物群落的上层。而阴性植物则只需全光照的20~50%就可正常生长,在自然群落中处于下层。在一些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时没有很好地考虑植物的这一特性,在具有遮荫度较高的成片或成行的乔木下面、高大建筑物背荫处、或是长年不到阳光的城市立交桥下不是采用阴性或耐荫植物,而是笼统地采用一些常见的灌木或草种,致使很多植物失去其本身观赏价值,也降低了总体的景观效果。
4. 乔木树苗截头,小树冠与整体不协调
在早些年的城市绿地建设中,从山上采集野生本土树种,进行乔木配置较多。而在采集过程中,为了保证成活率,往往将原有完整树冠毫无保留地截去,留下独立主干,根系保留极少,树龄又大,虽经苗圃几年的恢复生长和树冠培育,但冠量相当的少。从个体来说,干径与冠量比例失调,从总体来说,乔木的总冠量与绿地相比,也极不相称,这就使得绿地的乔木在总的比例和体量上不协调,无法达到一种美的意境。
二、解决方式
1. 优化设计
合理配置乔、灌、草。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要以生态学和环境学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净化、调节和美化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所有园林植物具有最合适的绿量、最和谐的配置、最协调的布局。
园林植物景观是单株植物的组合体,个体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效果。在设计和选择乔木树种的苗木时,要考虑建园初期的整体效果。单株冠量要有大有小,切忌一味地使用截头树和小径级苗圃苗。 在遮荫度较高地段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者要根据现场光照强度的大小决定采用阴性或耐荫植物,避免追求统一而不考虑生存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规范施工程序,保证施工质量
目前对绿化苗木规格没有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不同苗圃出圃的同一树种和同一径级的苗木诸如冠幅、冠量、树高、枝下高等因子不同。故必须出台统一验收标准,至少在同一绿化工地要根据实际配置规定苗木规格和控制因子。主要因子要符合设计意图和造景的需要。在栽植时,要严格按设计图案放样,定位要准确。走样和偏移的栽植会使整体显得松散、杂乱。单株苗木栽植时,要注意景相的调整。使之与整体协调达到最高意境。
栽植地段土壤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要使植物更好地展示其自身特有的景观素材,就要给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所以,我们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对栽植植物的土壤要先进行摸底调查。如果土壤状况不好,则必须改良土壤,特别是对那些土壤条件要求较高的树种,更要优先满足这一基本条件。一般常见的办法是客土回填。客土回填的量和方法要根据土壤和植物的要求及运输条件等综合考虑。
苗木在移栽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和保持较好的冠形,都必须经过适当的修剪。修剪的方法和剪去枝或叶的量根据具体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有部分或全部剪叶、剪枝的,有为了简单省事,截头而除去整个树冠的。简单的大量剪去枝和叶或截头的修剪方法无疑可以较好地提高成活率,但对栽植后景观的形成和冠量、冠形的恢复都是非常不利。
3. 培育标准绿化大苗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大量的大冠幅的乔木树苗来进行点缀和配置,而现在大部分的苗圃因考虑经济效益以及传统育苗方法的影响,常规树种的苗木种植密度都比较大,培育的苗木也就径级中等,冠幅偏小,树高偏高,如大部分的大叶樟、杜英等都是这一类“竹竿苗”。栽植之后,冠形恢复期长,景观效果差。
为了适应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园林苗圃要彻底改变传统育苗方法,首先是制定绿化用苗标准,规范出圃苗的各项指标,再就是规范苗木培育措施,各径级苗木除达到冠幅、冠长、枝下高等主要因子的相应标准外,还要规定移栽次数,并有详细苗圃档案备查。这样虽然会增加单株育苗成本,但苗木品质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保证了单株树木的个体美,也就提升了整个绿地的整体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