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立体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79-02

众所周知,财务与会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有财务活动都以会计活动为基础。会计的操作性决定了会计的实践教学在会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财务管理则更具有操作性和实务性,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尤其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

一、我国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从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以来,已有一大批院校先后设立了“财务管理”专业,此时我国教育界才开始以会计实践教学为基础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基本上都是以会计实践教学为主,只有少量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实训实践教学,既没有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体系,也没有比较定型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材体系。总的来说,不太理想,这除了人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自身不足等原因外,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实践教学不成体系或是体系设置不够合理。首先,实践教学不成体系,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单项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是实践教学整体系统性不强,各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不能很好地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培养目标。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多为各专业课程分别设置的考查财务管理某一环节知识运用的单项实验,综合实验项目缺乏,综合实验内容经常与会计专业雷同。其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如: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专业课所占比重过大,课程之间重复较多,而且跨学科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重视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

2.实践教学环境和可用资源相当薄弱。首先,国内高校单独建立财务管理实训室也是近两年才起步的,许多高校的这一块还是空白,这使该专业的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也没有见识过财务管理软件,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同时,由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往往出现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环节的课程予以搁浅。其次,校外实习基地缺乏,且不够重视。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企业的财务决策或盈利情况、税收状况等均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财务专业实习的学生,更不愿意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有些单位即使提供了实习机会,也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财务部门机构设置和生产业务流程等参观实习,很难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3.教学方法和实习形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财务管理是一门“技巧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财务管理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而大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以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替代分析性问题。实际上财务管理的是复杂的人力关系,财务管理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性问题所必需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二、从人才市场需求和财务管理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建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体系。

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面向实业与实务界培养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从整体上策划实践教学计划,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而首要的是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制订,充分认识环境对财务管理教育的影响,以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按照社会市场经济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对财务管理岗位的要求,采取相互结合的办法,统筹安排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时间和内容,制定“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体系。

1.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专业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各种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内容和时间的变化,尤其是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入WTO后,财务管理专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促使我国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多层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出更加科学完整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培养出更多的懂理论、熟实务的国际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2.以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从实践教学的专业层次上,采取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三个层次的实训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逐步递进实施的,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偶有交叉,这种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和操作技能,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层次:基础实训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进行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实训;第二层次:专业实训一般在第三学年进行,主要针对该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或专业知识点进行专项实训,以求完全掌握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和该专业各方向的操作程序、技巧和方法,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财务软件处理财务管理业务,使学生掌握从事本岗位工作的能力;第三层次:综合实训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主要针对学生的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可尝试采用“2+1+1”的倒置式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提前零距离接触专业岗位,既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还能增强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

3.根据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了弥补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不足,从实践教学的空间上,采取基础应用性校内实践教学和专业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这种结合方式能有效弥补各自的不足,既能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础应用性校内实践教学在学校内开展,既包括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的课内实训,也包括在专业模拟实验室的课程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每门专业课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应该开设实验课,实验课可以随课程的讲授随堂实验,也可以安排在期末集中单独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在校外开展,通过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进行,是学生学完所有专业知识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专业综合模块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必须全面,包括专业领域里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如资金筹集、会计核算、成本计算、报表分析、资金营运、风险投资等内容。由于综合实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工作量较大,因此应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进行,实践的时间相应长一些,一般最少要两个月左右,或者穿插于整个学期来完成。

4.从实践教学的时间上,既要统筹安排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时间,同时也要灵活采用短期假期实践和课内实训与长期的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

众所周知,会计师事务所与税务师事务所实训效果好,是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首选,但实际可训的时间较短,能接纳的实习生毕竟有限,这样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学生经专业老师短训,获得审计与理财的实战技能,随队以“注册会计师”身份顶岗开展审计工作,全程零距离地接触各类企业账务处理与理财实务;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办“两所”,成立财务、管理等咨询公司,这既符合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又可以提高高校老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则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安排学生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专业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向大型企业进军,尤其是与设有单独的财务机构,专门从事筹资、融资、投资等业务的大公司联合,与专业化的财务咨询公司、证券公司等共建,为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在校内尽力建造综合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等,以此作为理财实训的重要补充。

综上所述,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以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从层次上看包括初级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从时间上看包括短期实践和长期实践,从空间上看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采用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的方式,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体系,这是实现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阴丽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24-125.

[2]李炜.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7):111-112.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一、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讲,当前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食堂成本核算不准确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核算原材料成本时一般都直接按照实际采购数量作为成本核算,而不是按照每月实际耗用的数量进行成本核算。食堂每月消耗的材料包括粮油、肉制品、鸡蛋、蔬菜、调味品等,品种繁杂,数量较大,这给食堂成本核算带来一定难度。部分学校食堂在办理材料入库、领用时程序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堂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学校食堂每月的营业利润不能准确核算。

2、固定资产核算不统一。不同的中职学校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固定资产。有的学校食堂的固定资产单独核算,但大部分学校食堂的固定资产并入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同时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上也各有不同,有的按月计提折旧,也有的计提修购基金。不同的核算方法影响对食堂固定资产的管理,影响到食堂营业利润的核算。

3、财务监督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够完善的情况,在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对于内部核算内容的审计监督机制,造成财政监督、纪检监督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始终无法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监督的工作职能,造成学校食堂的管理过程中出现财务资金私自挪用、财务管理记录与实际管理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对于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举例来讲,部分中职学校食堂在食材的采购价格中,存在着价格虚假上报的现象,在食材的整体消耗量上,也存在着故意多报、假报的现象,对于学校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食堂在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混乱、队伍素质能力缺乏的现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中职学校食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人分饰多角的现象,一名财务管理工作员工需要同时担任饭卡充值、资金出纳等多种职位,造成中职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严重违背职务分离、权责分离的原则,对于食堂整体财务管理的秩序性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完成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职业的基本素质,财务运算、检验、记录等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粗心大意、盲目自信的现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于食堂的服务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5、食堂整体管理不够规范

当前中职学校食堂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整体管理不够规范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食堂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了有效管理制度的约束,造成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而这种情况对于学校食堂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整体食堂管理的背景下,食堂财务管理出现了制度无法有效的贯彻落实、内部核算工作无法有效的发挥具体的功能作用等现象,造成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的下降,而这种下降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食堂的整体管理工作中,因此加强对学校食堂整体的制度性建设以及规范性建设,是当前学校食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职学校食堂应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保证提升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食堂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具体来讲,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内容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完善食堂的会计核算

食堂应开设单独的银行账户,设置科学的会计科目,正确计算食堂成本,准确计算食堂的盈利。在原材料成本核算上,应设置存货这一科目,存货科目主要用于核算大米、白面这类易于储藏、数量较大、价值较高的食材,按照每月实际领取的材料,采取月末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法合理进行成本核算。而针对当月消耗的、数量较少的材料,比如蔬菜、肉制品等,可以直接按照当日实际采购数量列支伙食支出,各类原材料支出最终通过“伙食支出”归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应设立累计折旧科目,根据不同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2、加强学校食堂的全面规范管理

中职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全面规范管理,保证学校食堂管理过程中的秩序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杜绝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具体来讲,中职学校应该针对食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食堂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加强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制度内容的应用,保证学校食堂能够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例可依,进而充分的减少中职学校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减少中职学校在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疏漏。

3、建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还应该建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一方面学校应该明确食堂财务管理过程中各个岗位的不同职责、义务、工作标准等等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食堂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同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人员思想道德、职业态度、专业能力以及集体意识的有效培训,从人员基础上提高食堂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4、加强财务管理过程的监督

食堂应该设计专门的财务管理监督机构,针对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采购、制造、销售以及丢弃和回收利用等等进行完善的监督,针对食堂采购过程中的相关表单制定统一标准的表格,制定相应的食堂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以食堂监督管理为手段促进食堂财务管理质量的进步。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专业能力。①专业技能能力。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如财务会计、公司理财、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②计算机技术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财务工作的条件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财务工作中已经逐步实现电算化,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包括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商务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取舍、信息存储、财务分析和报表编制。

综合能力。①社交沟通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与外界发生密切的交往与合作,企业管理型会计人才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必须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财务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②创新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会计职业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不可能满足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学习打下基础,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当以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计划的制定、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等方面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创新性、高素质的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中坚奠定了基础。

1.专业培养计划的完善。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是管理型创新人才教育的关键,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培养计划,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管理型”人才培养计划[4]。在设置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会计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管理学、会计报表分析、网络技术与应用、会计师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会计行为规则与责任、会计制度设计、企业风险管理等能力拓展与锻炼类的课程,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的会计专业学习计划需要科学的教学措施和手段,应当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有机地融为一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理解与认识,从而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职业兴趣、专业爱好,现代教学手段也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校内实践环节上进行会计、审计、会计信息化、纳税等多模块模拟、案例分析和情境设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环节,采取顶岗实践、参观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以多方位的实践形式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具有创新性、多元性和独立性思维的人才。

3.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传统的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评价,基本离不开闭卷或笔试,笔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节省教师的考核时间,但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试卷成绩,出现在校时“学得好”,工作以后不一定“做得好”的现象,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课程考核方式应当多样化,例如在考核内容方面,不能仅仅考核书本上死背硬记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案例分析这类题目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有附加题(选做题),鼓励学生扩展知识层面,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素质[5]。还可以采用口试方式,口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身素质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以考察动手能力,专业口试考核更可以考核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综合能力、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可以提升学生以表达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考试分数应当是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三者结合,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都占一定比例。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现状;对策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近年来实行的新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方式。在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下,教务处对学生实行学年学籍管理,学生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专业教师授课按照同样的要求和规格、同样的质量标准培养人才,教授学生。学生工作和生活交与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相对独立,互不相交。如何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找到“教”与“管”的结合点,逐渐在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机制,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就是通过导师制这种新模式改变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培养人才模式,强调素质教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不仅取决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而且有赖于教师在对学生个性、特点充分了解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课外指导。同时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本科生导师制在这二年实行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商务学院于2009年开始试行本科生导师制试点班,2010年学院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第一年实施情况来看,导师制对本科生的培养确实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为学生发挥个体潜能提供舞台、促进了教学相长、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但是,本科生导师制总的来说还是处于探索之中,制度的建设和实践探索还有些滞后,本科生导师制在这二年实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科生导师工作职责不明确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目的性就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对学生在专业学习时进行指导,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个体特征,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学习环境,认识自己,因人而异的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对本科生导师制认识的不足,不能科学地制定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和监控方案,从而造成教师对本科生导师制存在不重视的现象;此外,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混淆导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上的责任、把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

2.本科生导师资源不足,工作量增加

商务学院在2009级新生入校时开始选择性的挑选三个班级开始试点本科生导师制,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导师。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2009年时导师和学生的比例为1:8,师生比例比较合理,个性化和差异化指导能得已开展。2010年新生班全部实行导师制,还是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09级学生加上10级学生,此时的师生比例为1:19,从实施的情况看,个性化指导明显不如第一年。同时,2011和2012新生相继入校,按此发展,一个导师四年最多时可能有带大约四十名学生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再要求导师时常“一对一”和个性化辅导似乎不太现实,导师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也越来越少,“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等教学指导思想更是无从谈起,而这与实施导师制的初衷不符。同时具备本科生导师的教师一般都要求中级以上职称,他们也都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的骨干,担任本科生导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对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影响,导致现有导师队伍的不稳定,许多人不愿继续担任导师工作或敷衍了事。

3.学生认识本科生导师制存在偏差

商务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明确的、相对稳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以生为本”的教书育人的新平台,树立“爱岗、爱生,导学、导行”的优良教风与“敬师,敬业,求学、求成”的优良学风,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新生入学、学生选课、专业方向选择、个人学习计划、学年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设计等专业性问题进行指导,更加关注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但由于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和导师交流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向教师询问学习方法,学习用书的选择;有的同学把导师当成各科课堂作业的解题师;有的同学把导师理解为辅导员,生活琐事全都依赖;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自由散漫,利用各种理由迟迟不与导师进行联系和交流,甚至连导师电话都不接。

4.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内容不易于评价

由于本科生导师指导工作大部分在课外教学时段进行,因此教学地点的灵活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控性都难以进行管理。虽然在制定考核方案中有关于考核办法的规定和说明,但很多考核内容都难以量化。同时,由于专业的限定性和特殊性,导师对学生的专业辅导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例如商务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性,国家级和省部的各类比赛相对较多,而且比赛性质层次较高,比赛时间相对固定,导师指导内容更加有目的性,指导时间上也有阶段性,同时指导效果可以通过获得的各种奖项展现出来。相对工科类专业而言,经管类专业比赛相对较少,另外比赛承办方主要以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为主,即便获奖,获奖成色也相对较低。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评价只能采取柔性的方法进行。工作评价既要突出指导效果,又能体现工作过程,坚持工作过程和工作效果并重的原则。

二、商务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改为二年为一阶段的年级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商务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拟研究实施由四年全程导师制改为二年为一阶段的年级导师制;由高年级学生全员导师制转向高年级重点学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由专业教师单独承担,工作职责只是负责学习指导。同时指导方法改为低年级大班导师制集中指导,高年级实行分类指导,同时制定相应的评价内容和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本科生前二年(低年级)集中指导

低年级导师制是指由系专业基础课教师负责,只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采取的导师制。导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在我院大类招生的背景下,从预选到正式填志愿的半年多时间里,各专业的老师也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有的老师私下给学生做工作,有的专业组织一些讲座,一些原来除了上课,很少和学生接触的教授也开始主动和学生接触。原因很简单,如果学生都不选他的专业,他就没有课上,甚至专业有被取消的可能。采取集中指导可使学生改变高中学习方式,迅速适大学生活,同时可促进学校范围内良性的专业竞争。

2.实施高年级重点学生导师制

目前从北京地区来说,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但大众化教育这并不能否定高等教育里的精英教育。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教育引领全国,可以说是国家范围内的精英教育。地方院校也应该在本校范围内进行精英教育,通过运用和整合院校最好的资源和优秀的导师,对挑选出来的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在针对这类学生指导时,导师在夯实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专业和研究方面的细节化指导,注重专业培养。根据我院这几年的导师制实施经验,在不影响指导质量的基础上,兼顾教育公平原则,通过学生自愿,教师选拔等方式挑选学生,同时学生与导师的比例应控制在1:6到1:8之间。导师在每学期中,每月与学生见面至少一次,教师与学生之间实行的是一对一、面对面的个别辅导,教师与每一个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同时导师可通过申报课题,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社会实践的等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2009年全国将有30所高校同时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外汉语”、“动画”、“软件工程”等热门专业。今天热门的专业,虽然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但受市场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明天未必就能顺利就业。作为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应对高校新增专业尤其是新增的热门专业多加了解――

2008年底,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审批结果,全国735所高校共计新增普通本科专业1662个。在这1662个专业中,除少部分专业为高校申请调整之外,绝大部分为高校申请新增的专业。通过审批的本科专业,高校自2009年起可以安排招生。

需要说明的是,高校新增加的1662个专业,对于某一所高校而言,其中一到几个属于新专业,但从整个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专业在此之前已有高校开设,并不属于新专业。由于院校性质不同,即使是同一专业,培养定位、招生批次也会略有差异,这也为不同层次的考生将来选择专业提供了参考。现在高校争相开设的“热门专业”,将来的就业是否顺畅既取决于未来4年后市场的需求,也会受到高校自身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个体对该专业及职业的认同度的影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08年全国共有39所高校申请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成为年度高校新增最为热门的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毕业生不仅可到电力工业和电气产业等行业就业,还可选择到信息、电子、机械、运输、商检、外贸等行业及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较高。在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本科专业初次就业率前60强名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榜上有名。在海南省2008年高校就业率统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位列本科专业就业率前十位。

对外汉语

位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之后的是对外汉语和动画专业,全国共有32所高校同时增加这两个专业。

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中文热”在世界各地升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世界各地不断增多的孔子学院,许多机构也纷纷来华招募赴国外教授中文的志愿者。兼有汉语和外语两个专业水平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就成了最适宜的人选。2007年,教育部批准全国52所院校开设这一专业。这个专业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很多不同:从教学内容来看,该专业既开设语言方面课程,也开设文学、文化方面课程;既教授语言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也教授语言教学技能;既开设中国语言、文学文化课程,也开设外国文学文化课程。

动画

动画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影、电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受到影视动画设计、影视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画设计、动画编导、动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近年来,我国动画教育发展迅猛,截止到2008年2月,开设动画专业的相关院校达到1200多所,动画人才约有60万人,这一数字比日本、美国、欧洲相加的总数还要多。但国内动画专业毕业生每年仅有18%真正成为动画人才,有20%选择自主创业,50%的毕业生转行,2%则选择考研或出国。实际上,我国动画产业目前处于低端加工的发展水平,对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大。

软件工程

2008年全国共有30所高校申请软件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在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中软件工程排在第三位。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软件”这个词越来越熟悉。只要使用电脑,就得同各种各样的软件打交道。软件工程专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开发升级新软件、维护原有软件为主要任务。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必修的基础课程外,还要学习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几十门专业课程,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研制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将供不应求。在我国IT职场十大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在2008年高校申请新增加的专业中“热闹非凡”,排在全国高校新增专业的第四位,全国共有29所高校的申请通过教育部审批。

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生产和管理单位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从河南省2007届毕业生就职情况来看,艺术设计专业市场需求较大,位居建筑类行业中需求量前五位。但也有统计表明,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情况不佳。黑龙江省一份关于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通报中显示,艺术设计专业位列就业率最低的后二十个本科专业。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并列为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第四位。全国新增财务管理专业有29所高校。

财务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在2008年高校申请新开设的专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全国共有28所高校申请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此外,另有3所高校申请的物流工程专业也通过审批。

现代服务行业是发展得最好的行业,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服务管理中的佼佼者,目前发展得欣欣向荣。在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压缩空间微小的现代社会,高效的物流管理成为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许多超市打出“直接从厂家进货,保证低价”的广告宣传中,可以看出物流,真的很重要。

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于培养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短短发展几年的物流行业也出现了普通操作工人供过于求,而专业职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供求矛盾。物流专业培养的优秀管理人员,能够系统地优化设计与物流管理相关的运输、仓储、货运。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物流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因此考生应该对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知识比较感兴趣,同时也应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功底。

网络工程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捎上了“潘多拉盒子”――信息安全问题,“灰鸽子”、“蠕虫”、“木马”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由信息安全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促使我们需要大量的网络应用型人才,这也使信息安全类专业逐渐火热。2008年全国共有27所高校申请的网络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排在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的第六位。

网络工程专业的主要特点是通信与网络结合以及网络软件与网络硬件结合,主要培养学生网络应用开发、网络信息控制及网络工程技术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课程与计算机网络有关,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安全、网络工程、互联网及其应用等课程都被列入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之中。

网络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学习该专业需要掌握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知识,学生如果对这两门课程不感兴趣,在报考时就应慎重考虑,因为热门专业并不意味着“最适合”自己。

软件开发、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人员是网络工程专业最对口的就业方向。另外,还可从事网站开发、网络维护等工作。在四川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前25位的专业中,纯文科的专业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榜上有名,网络工程专业以95%以上的就业率排在第12位。据统计,2007年网络工程专业平均就业率在85%以上。

日语

日语一直是高校近年来新增专业的热门。据统计,全国已有264所高校开设有日语专业。2008年全国仍有26所高校申请开设日语专业通过教育部批准,日语排在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的第七位。

日语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方兴未艾的专业,具有良好的招生、就业前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日语专业培养定位上具有较大差异。总的来说,日语专业定位于培养掌握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具有相关日本社会文化、经济、外贸等知识,可在企事业单位或外资单位从事口笔译工作、商务活动和导游等工作,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素养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

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至60%,国家机关占20%左右,大学教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日语专业还位列月薪最高的10个专业。

近几年高等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就业前景目前也被普遍看好。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专业并不是一个新专业,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但2008年仍有多所高校申请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位列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的第八位。

市场营销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能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率分别为:2002年97%、2003年96.5%、2004年97.8%。目前我国现阶段市场上市场营销人才的总体状况为需求大于供给,供需缺口较为明显,就业前景较好。2008年以来,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上,共有4138家用人单位提供了47768个岗位,市场营销排在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十大专业岗位之首,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占招聘岗位的35%。2008年沈阳市毕业生就业报告也显示,市场营销等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用人单位需求量较大。

学前教育

2002年,全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为28所,2008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数已达到58所。2008年另有23所高校申请此专业通过审批,获准自2009年招生。学前教育专业位列全国新增热门专业的第九位。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尽管当前经济有些不景气,各地大学生就业都有些难度,但对学前教育类毕业生的就业影响不大。随着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2008年底,在山东省潍坊市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推介会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并不愁“嫁”,甚至北京的幼教机构都到潍坊抢人才。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在高校内并不是新专业,全国超过200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2008年另有21所高校申请开设此专业并通过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