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园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总图
Abstract:In the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such as construction, landscape, water, electricity, gas ,etc. , they are linked together.With unified deployment and unified planning, projects could be a virtual circle.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identity that he is a general planning designer, the author participates in pre-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residential area;planning and design;general plan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90-03
1 前言
一般的民用建筑设计的周期比较短,通常只要1~2年或2~3年。但是,在进行大型居住区项目设计过程中时,尤其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不单单要注意到建筑设计的美观,还要注意项目分期操作的需求:可实施性和持续性。“东方明珠·世纪花园”是一个设计历时逾7年的大型房地产项目,下面将就该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一些理念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如何将专业总图技能运用到居住区前期规划设计阶段。
2 项目背景
2.1项目区位
大型房地产项目“东方明珠·世纪花园”地处安徽省马鞍山市,距南京市仅30分钟车程。地块位于城市东北郊,距离宁马高速马鞍山出口仅5分钟车程,距离城市中心15分钟车程,同时紧邻城市核心区,是马鞍山市东北方向的入口门户。
2.2项目概况
整个项目占地约60.57hm2,位于慈河路,江东大道,健康路,葛羊路的围合区域。地块东北角遥望葛羊山,西与花果山公园接壤,自然河道穿行其中,具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等天然优势,是马鞍山市“东拓南进”的热点区域中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居住生活区域。
整个基地沿城市主干道江东大道南北方向展开,跨越桥山路,长度越1300m;东西方向沿江东大道至慈河路,宽度约730m。以桥山路为界,将桥山路以南分为4个地块,分别为S1、S2、S3、S4地块;将桥山路以北分为6个地块,分别为N1、N2、N3、N4、N5、N6地块。
东方明珠·世纪花园的建筑规模总计72.73万m2,综合容积率达1.2,绿化率不小于37%。住宅类型从高层住宅到多层住宅,从联排别墅到叠加别墅,户型面积从50m2到300m2,多样性的住宅可以满足各种阶层居民的需求。
社区内拥有花园、广场、廊架,水池和极富上海地域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以及功能齐备的幼儿园、小学、社区中心,农贸市场、医院、体育馆等8大类,近30个类别的高标准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东方明珠·世纪花园是马鞍山市一个配套完善的大型住宅项目。
2.3实施情况
本项目于2005年3月完成整体规划方案设计,正式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一期包括N1、S1、S2三个地块,其占地14.3hm2,建筑面积共计14.1万m2。一期除了两个居住组团,还包括一座先期完成的社区体验中心、集贸市场和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并于2006年底建设完成。二期的N2、S3、S4共三个地块已于2009年底建设完成。2009年中,根据市场变化及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公司对最后一期用地做了规划调整:将最后一期的原N3、N4、N5地块并入原N6地块,统称N6地块。原N6地块作为N6地块1期进行开发建设,原N3、N4、N5作为N6地块2期进行开发建设。截止2011年12月,N6地块1期已基本竣工;N6地块2期施工图设计已全部完成,现场施工正在进行。整个项目预计于2013年底全部竣工,历时8年之久。
图 1-规划调整前的总平面图
图 2-规划调整后的总平面图
3 以人为本的规划
3.1新都市主义
本着对“新都市主义理念”的实践性探讨,也基于马鞍山市本身是一座城市尺度不大的三线城市,本案没有做成一贯的“大围墙封闭社区”,而是致力于将用地拆分成更小尺度的若干分地块;最终以“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的方式,着力在城市郊区边缘地域“复制”出一种城市中心生活模式。
在这里,有公共开放的街道广场,有更亲近自然的河岸公园,便捷而齐备的配套设施,更多种可供不同家庭选择的住宅产品,还有教育医疗甚至就业机会;同时,却没有城市的拥堵、尾气与喧嚣……。这是一个获得1+1>2效益的和谐社区。
3.2巧妙利用地形布置地库
根据地形图及现场踏勘,我们发现基地周边的市政道路已经施工完毕,现有的道路标高比基地内的自然标高平均高出1m。为了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规划设计考虑在多层住宅之间设置若干半地下停车库。半地下车库顶部设计为入户庭院空间,高侧窗为车库提供自然采光,更为其带来了自然通风。节省了机械式排风等设备造价及运营费用,同时也是更为环保节能的做法。同时利用高差处理的踏步与跌落花坛既满足实用需求又是景观亮点。
3.3尊重原始自然现状
基地东侧的慈湖河以及基地内部的原生态水系是本项目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资源。规划伊始就立足于对其进行充分保护和利用,并且因势利导,创造出一座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质社区。天然河道的处理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则:
1)在基地两端,以保持自然岸线为主,生态处理为基本手段;
2)基地中央,人群活动密集的地方,人工处理的岸线,结合商业铺面、生活广场等,形成生动活泼的生活环境。
3.4先进的社区管理方式
通过对出入车辆的控制,以及对人行的过问,本案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虑,具体可以细化为:
1)公共领域:人、车均自由出入;
图 3-鸟瞰图
2)半公共领域:人自由出入,对车的通行的适当管治;
3)私有领域:只有本组团的住户才可以自由出入。
这也为商业以及相关配套提供了更多的更为合理有效的设置区域。
3.5节约型规划
在社会资源分配日益紧张的现今,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化、集中化与共享也是本次规划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由于在项目的控制性规划中要求设置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本案在规划中充分利用了紧邻用地西南侧的现有安徽省重点高中“马鞍山二中”这一优势教育资源。我们把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在沿江东大道东侧二中以北,同时通过建设单位与二中的多次沟通协商,使其成为了二中的附属实验学校。由此,不仅丰富了沿江东大道一侧的城市立面,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教学器材以及教学场地也很好的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使得本社区居民的子女就学更加有效便捷。东方明珠·世纪花园规划也是一次对人文的规划。
图 4-踏步和花坛
图 5-原始河道
图 6-整治后的景观河道
4 可实施的规划
管线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是不可轻视的。供电及通讯系统犹如城市动脉,供水及供气系统犹如城市静脉,雨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犹如城市的消化及排泄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4.1防洪排涝
基地内存在发达的自然水系。自然河道与外部河道互通,原用来满足农田灌溉及城市防洪排涝的需要。根据地形图所示,在一期工程N1地块的西南角处(江东大道桥山路交叉口)有一处自然河道。经建设单位询问相关部门,此河道起防洪排涝作用。鉴于排洪箱涵(设计长223m,断面4m×4m,埋深1m)的相关技术要求,结合首期“标杆”建筑——社区会所,我们将此处设计成市民广场,与S1学校相呼应,成为桥山路商业街的入口。
4.2污水排放
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管线资料中,周边市政道路下只有江东大道和桥山路下敷设污水管道。在配合建设单位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①江东大道污水管道的承受能力有限;②桥山路污水管道仅仅是敷设了管道,并未与周边江东大道污水管道连通;③最近的、可利用的污水管道在离基地S4最南端外300m处的健康路上。
针对这些情况,规划阶段就加强对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并将与市政雨污水的衔接点的标高为场地竖向设计控制依据。
在首期项目实施时,建设单位根据管线综合的要求,将S2地块与S3地块之间的规划道路(东塘路)下的污水管道敷设至健康路原有市政污水管道,为本项目的后续施工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5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在进行前期规划设计时,我们考虑到本项目是一个占地60hm2,总建筑面积达72万m2的一座超大型综合居住区,总的开发周期将持续5~8年的时间。这其中,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法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同时市场也会因为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反应。为此,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性”尤为重要。而本项目的城市“街区化”规划方式为这种规划变通提供了最便捷有利的可能。
5.1首期开发:
规划项目的开始需要一个“标杆”,本案的首期开发界定在沿江东大道,桥山路两侧的N1、S1、S2地块。
N1地块的社区会所成为整个项目的先行体验中心,而同处于N1地块的1号小高层也是整个项目面向城市界面的标志性建筑。
桥山路以南S1地块的学校和S2地块的多层组团之间保留下来的原生态河岸则成为了项目一开始的景观实景样板段。
5.2规划调整
1)第1次
随着项目的推进,两年后(2007年)的二期规划实施。鉴于国家出台新的规划政策,市场也有新的反馈,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桥山路南北地块各增加一处邻里中心,S4地块由小高层社区调整为低密度联排别墅社区,区内路网也作适当改变。
2)第2次
2009年根据市场变化及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公司对最后一期用地做了规划调整:将最后一期的原N3、N4、N5地块并入原N6地块,统称N6地块。原N6地块作为N6地块1期进行开发建设,原N3、N4、N5作为N6地块2期进行开发建设。将原N5的联排别墅取消,新N6地块的住宅类型为多层与高层。合并后N6地块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统一管理,两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东塘路和望山路,另有一个消防紧急出入口位于江东大道。
鉴于以上规划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和实现的完成度,东方明珠·世纪花园近年来获得了以下殊荣:
(1) 2007年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2) 2009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二等奖——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
(3) 2010年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小区设计二等奖——S4地块;
(4) 2006年中国地博会中国名盘最具居住价值社区奖;
(5) 2006年中国人文环境典型楼盘;
(6) 2006年中国城市标志性楼盘。
6 结语
一、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思路
(一)布局和发展思路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一核、两带、三心、四组团”。“一核”是指黄河文化都市休闲核。位于规划区的中部,以都市风情为基调,在绕城高速两侧形成郑州北部区域的旅游中心、休闲中心,是未来城市新的极核和动力,也是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承担综合配套服务功能,集中发展行政管理、旅游信息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职能。“两带”是沿黄生态经济发展带和滨黄河生态修复带。其中,沿黄生态经济发展带沿S314打造一条沿黄河东西向发展主轴,通过道路将城镇空间、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等在形态组织上有效串联,形成轴向良好的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滨黄河生态修复带以生态修复和生态绿化为主要功能,同时也是该区东西向重要的生态旅游景观长廊。“三心”分别是巩义黄河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河洛)、荥阳黄河生态农业发展中心(高村)和中牟黄河生态旅游集散中心(雁鸣湖)。巩义黄河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河洛)充分利用连霍高速、S237的交通联系,发展作为登封、焦作方向游客进入本区域的文化旅游集散点,同时承担规划区与巩义市区的交通联系功能。荥阳黄河生态农业发展中心(高村)充分利用S232、S314的交通联系,构建黄河生态农业的发展服 务中心,同时承担该区与荥阳市区的交通联系功能。中牟黄河生态旅游集散中心(雁鸣湖)以生态休闲度假为核心功能,构建生态旅游集散中心,承担与郑汴新区的交通联系。“四组团”分别是黄河历史文化体验组团、黄河生态农业发展组团、黄河风景名胜休闲组团和黄河生态旅游度假组团。其中,黄河历史文化体验组团位于规划区西端,主要依托河洛历史文化区、邙岭、伊洛河等人文、自然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人文生态核心。以自然山体、水体的保育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为主要内容,同时形成区域的自然文化旅游休闲场所。黄河生态农业发展组团位于规划区中西部,主要依托荥阳农业、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及特色林果业,以邙山、黄河为山水背景,形成山水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农业发展区。同时,结合区内旅游景点、农业,形成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态农业风情。黄河风景名胜休闲组团位于规划区中东部,以黄河风景名胜区、花园口湿地为吸引核,以黄河文化、黄河滩地、湿地、黄河风景等资源为主要保护与利用对象,重点发展黄河风景名胜观光休闲、湿地休闲体验、生态农庄游乐三大内容,整体提升成为综合展现黄河生态风情和文化风情的休闲体验基地。黄河生态旅游度假组团位于规划区最东段,主要依托雁鸣湖、黄河湿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生态时尚休闲中心。同时,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形成具有国际品质的生态花卉示范基地。
(二)规划发展目标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总体规划提出,从规划起始到2015年末,建立3到5个特色旅游集镇,新增1到2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初步打造初具规模的生产经济体系和较强的旅游影响力,争创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会议、休闲度假、体育旅游、养老商住、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经济生态林业等产业为依托,融合多种产业发展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远期到2030年末,形成对郑州市、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乃至中原地区其他省份产生一定的资源牵引力,进而将黄河滨河公园建设成为知名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核心区、跨国文化交流合作重要节点、华夏文明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二、对策建议
(一)有序开发,发展和保护相结合黄河沿岸的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都是极其珍贵的。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建设要坚持保护为先、有限开发,将公园的开发建立在生态和历史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不仅要保护黄河中下游水资源、做好沿黄河生态修复,同时还要保护黄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黄河沿岸的水域、湿地、滩地,加强黄河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规划开发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坚持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思路。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特别是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以原地保护利用为主,在维护文物的本体和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在文物保护范围外可以开发旅游和商业活动。
(二)统筹规划,完善交通基础配套郑州黄河滨河公园规划范围1100多平方公里,从东至西达150多公里,因此无论连接外部还是区域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都十分重要。加强黄河滨河公园多样化交通体系研究,优化完善交通体系,使交通道路和旅游道路功能清晰。依托黄河大堤景观路、邙岭道路、生态廊道等区域内交通干网,建设集防汛功能与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景观道路,带动区域功能提升。规划交通网络以黄河中央游憩区为中心,以主要景观节点为串联,以城市公交为主导,城际公交、区域专线为辅,加上郑州至焦作和新乡的轻轨列车,以及景区内休闲观光的交通工具和线路,形成网状的交通系统。通过交通系统的建设,使得郑州市区群众和国内外游客未来在黄河滨河公园的度假、休闲、观光活动更加便利快捷。
(三)政府主导,引进民间资金参与黄河滨河公园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工程。规划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现政府投资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黄河滨河公园的建设是一个聚集体,由多个生态、文化、休闲项目以及交通和服务体系构成,因此建设资金需求量很大。既需要政府在规划建设当中起到引导作用,又要不断创新建设项目投融资机制,引进社会资本、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建设,部分景点和项目可以完全由民间资本建设运营。通过政府科学的规划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郑州黄河滨河公园将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1历史文化在现代园林中应用实例分析
1.1哈尔滨群力金河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群力金河公园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景江东路和景江西路所夹地带,是一个以金源文化为文化背景规划设计的城市带状公园,是群力新区的园林景观代表。据历史记载,现在的群力新区曾经是金代一座古城遗址,金河公园的设计旨在更好的保护文化遗址,展示历史遗韵,再现我国北方民族风情,突显金源文化。金河公园作为金源文化的载体,使用者固然不能从平面构成上体会出文化内涵,但是公园立体的纵深感、公园景观节点的设计以及细部的处理使金河公园现代化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公园内涵更加深远,耐人寻味。公园设计运用了重现的表现手法,金河公园有以“春水大典”“夏日牧歌”“秋山围猎”“白水黑山”为主题的群雕,群雕展示的场景和片段都是女真族传统文化习俗的真实写照,这种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微缩景观作为开放式公园景观文化轴线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十分常见的规划设计方法。金河公园的主要观赏路线则是以这些铜质雕塑群推进,使整个公园的游览脉络清晰,部分雕塑配以地形处理,山形台地和曲折的水道丰富了公园空间层次。
1.2西安大唐芙蓉园规划设计分析城市主题公园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集休闲、娱乐和旅游景点为一体的城市新型休闲娱乐产品。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西安,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它是在原芙蓉园遗址之上建造设计的园林。大唐芙蓉园的设计集中了曲江文化、唐代皇家园林文化,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大唐芙蓉园的整体规划沿袭了唐代园林的山水空间布局———南山北水,南园北池。唐代的芙蓉园曾是一座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设计必定追求君权至上的皇家气派,大唐芙蓉园的设计中依然运用了强烈的中轴线,同时设计有多级轴线来突显历史上唐代皇家园林“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泱泱大国气派。另外,唐代时期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都已经进入完全成熟的时期,建筑物造型丰富,形象多样。真实反映唐代风韵的建筑群展示就是通过中轴线展开的,建筑群是全园最重要的景观。区域整体布局上将大雁塔、北广场、古城墙遗址公园等与大唐芙蓉园在文化景观游览路线上形成串联,极力打造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园林景观区域。大唐芙蓉园的设计巧用“远借”的造园手法,将大雁塔纳入全园景观营造中。设计力求从紫云楼、仕女馆和彩霞亭廊等多处主要建筑上都可以观赏大雁塔,同时也保证了不同的观赏角度得到不同的观赏效果。
1.3杭州良渚文化村规划设计分析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心区,是以1936年在浙江杭县发现的良渚遗址文化基础上规划设计的。以“当代田园小镇”出名于国内,基于TOD开发模式使文化村远超出文化主题公园的范畴,而是一个旅游城镇。其中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圣地公园是其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将历史文化集中展现的形式充分将文化主题公园与一般的公园区别开来,这种大量的文化知识储备支撑下的休闲娱乐园林景观,使参观人群在亲身体会历史文化的同时放松身心。
2历史文化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园林景观的需求已经不同于古典园林。基于历史文化的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它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历史的怀旧情结,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也是园林景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将历史文化融合到现代园林之中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1)保留和借鉴,中国是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现代园林设计中借鉴历史文化加以创造出符合现代园林美学的园林景观,保留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并且合理的运用到现代园林之中,使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历史文化有所依据,园林主题更加鲜明。2)象征和隐喻,历史文化不仅仅指民族文化等宏观的文化,一些植物的运用、一些传统材质的运用和古代神话寓言等等。例如中国古人也向来喜将“梅、兰、竹、菊”四君子运用在园林造景之中,其中“竹”是坚贞高洁的象征,时至今日竹子依然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景观元素大量使用在现代园林造景之中。
3结语
关键词:植物园;规划设计;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1302
1引言
植物园是搜集培育和种植植物,供研究和游览的场所,植物园里展示了模拟的自然景象,可进行国内外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培育、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植物学新成就的宣传等工作。本文简要论述了铜川市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期望能对我国西北部中小城市的植物园规划建设模式有所裨益,同时对植物园规划理论的完善有所促进。
2国内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2.1植物园发展现状
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是随着植物学和与之密切联系的医药学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建立最早而且至今尚存的植物园是意大利比萨大学植物园(1543年)。自此植物园以惊人的数量在增长,在16世纪新建的植物园只有9个,17世纪增至17个,18世纪35个,至19世纪96个,而进入20世纪,1963年由哈佛大学P.A.Howard教授,英国皇家植物园P.S.Green教授和B.L.Wagenknecht教授等人历时多年共同编制的《世界植物园名录》中登载有69个国家和地区共544个植物园。1983年第4版增至798个,1990年第5版增至1536个。而我国植物园的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所建的上林苑,园里栽植了各地所献的珍惜果木、奇花异草、名木等2000多种。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园有:英国的皇家植物园邱园、美国的纽约植物园、德国的大莱植物园、俄罗斯的莫斯科植物园和日本的京都府立植物园等。我国现在约有140个植物园,分别隶属于城建、林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部门。
2.2植物园发展特点
(1)区域分布不均衡。植物园在20世纪后总数急剧增加,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19和20世纪搜集世界很多植物物种,建立高水准的综合植物园或专类植物园,如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保存了4万个植物分类学单位,而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所占比较少,发达国家呈现出植物资源极大丰富物种竞争激烈的特征。美国纽约植物园和密苏里植物园、德国柏林植物园、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在植物的种类上都保留了1万种以上,德国大莱植物园保留了2万多种,英国皇家爱丁堡植物园有2.6万多种,莫斯科植物园保存的活植物有3万多种,墨尔本皇家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植物园保留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其保留的各种植物种类约4.9万种。伴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和《大加那列岛宣言II》的完善和实施,竞争将会趋于规范化。
(2)规划设计多样化。世界上许多植物园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了新的突破,在以传统的满足植物园基本功能的同时,一些植物园还提出了一些更人性化的设计。如为方便盲人游览设计的导盲牌、盲文铭牌和能发声音的铭牌及标识系统,还在园区合适的位置种植了可以触摸的芳香植物和肌理触感较强的植物;意大利Bologna植物园展示了现代的植物并将考古中发掘的植物化石和相关的文物也一并展出,还有他们的一所大学专门设立展览馆展出低等的植物;英国剑桥大学植物园专门展出栽培植物的引种年代和来源;欧洲有些发达国家专门设置为了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植物园,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迁地保护方面做了很多贡献。当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植物园是以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为主的植物园,无疑展出了花草、绿篱、行道树和花坛花境,栽培示范放在了首位,但是在“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之类的研究、实验、论文、学位等方面还很薄弱。
3铜川植物园概况
3.1铜川植物园现状
铜川植物园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长丰路北段咸丰路十字(现铜川市中心苗圃),距市政府3km,地理位置北纬34°50′,东经108°45′。园区北接金达路,南至咸丰路,东起规划路,与矿物局住宅小区相邻,西至长丰路,东西长320m,南北宽310m,总面积99200m2(约150亩),是一个以引进林木新品种与繁育乡土树种相结合的新型苗木繁育基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2名,已引进繁育雪松、白皮松、红豆杉、银杏、栾树、樱花、玉兰、柿子、核桃等苗木百余品种,年均可出圃苗100万株。
3.2铜川植物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植物种类匮乏;
(2)园区景观缺乏吸引力;
(3)科普活动较弱;
(4)科研实力较弱;
(5)缺乏现代化的管理;
(6)缺乏对外合作与交流等。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全 磊:植物园地域规划建设研究园林与景观
4对铜川植物园规划建设的设想
(1)强化植物多样性保护。据初步统计中国西北约有3000种为管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其中又有1000种处于灭绝的境地,而保护植物多样性在当前尤为重要。铜川地处黄土高原台塬位置,地势北高南低植物生境多样,近年来生态急剧恶化,许多植物频临灭绝,对于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和就低保护迫在眉睫。植物园为了便于管理、保护和研究,园区采取分区建设,分为科研保护区、森林植被区、低山丘陵植被区、平地植物区、生境展示区、水生植物区、濒危植物保护区等;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为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2)提升植物园景观层次。植物园是一处教育休闲空间,应当要有丰富的景观内涵。在园区的布局上尊重规划区域北高南低的原始地形,局部塑造了微地形,丰富了空间,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并优化了小气候环境;在园区竖向空间分化上主要分为高山区、平地区和水生区,每个区域分为若干个小的专类园区,满足竖向不同景观层次观赏需求;在水平空间上东边主要以办公区和科研展示区为主而西侧主要为观赏区;在园路规划方面主要分三级园路,满足消防、管理车辆、行人残疾人单个人多人的游览,园区的北面森林区最高处规划了观景平台,可以俯瞰全园,东侧设计了景观廊道,营造了极好的景观视域,水生区设计了木栈道和亲水平台,为游客营造了良好的景观视线和较好的景观视角。
在趣味性设计方面考虑到游人互动性专门开辟了专类园区供游客亲自动手栽培植物,绿篱区设计了迷宫和仿生绿篱是儿童的好去处;在景点设计方面规划了入口主题广场、孙思邈药文化雕塑、观景平台、种植岛、湖景水系、瀑布水景、草花花境展示、花坛展示、雨水花园、光热花园、家庭园艺展示、绿篱体验等景观节点;在植物搭配上考虑到植物的自然生境,将乔灌木以自然群落搭配。平地区的草花地被植物和常绿灌木搭配,避免冬季的黄土现象。水生植物与湖岸置石结合,营造湿地生态景观效果。乔、灌、草合理的配置营造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化园林。
(3)建设地域鲜明的植物园。植物园因区位所在环境的不同而应有所差异,植物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的体现主要分为地域自然景观和地域文化景观两方面。我们在铜川植物园地域自然景观的塑造时,要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特征,合理发挥地形、地理优势。结合铜川植物园地形特点,充分尊重现有地形地貌,用微地形、微生境分布诠释铜川地形植被特征。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时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塑造文化景观,建立文化专类园,例如将铜川地区的特色植物园和当地文化名人塑像、民俗风情和造园艺术有机结合。
(4)强化经济植物的培育与引种,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铜川是一个药文化大市,是名医孙思邈的故里,境内有中草药683种,大量采集收购的164种,该市人民很大一部分经济收入来源于药材,在此良好的条件下,植物园应经常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搜集国内外植物的应用资料,提高对经济植物的迁地培养、推广、宣传,促进植物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5)推广科普提升教育水平。推广、宣传植物、林木、生态绿色营造等科学普及是植物园的重要职责之一,植物园应加强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水平专业科学知识和教育推广的团队,完善科普宣传硬件设备,吸引公共社会、学校、社会团体,获得较大的社会收益;②植物园应与旅游观赏相结合,提升对大众的科普宣传;③建设专类园区、主题馆,对植物化石、进化历程、生态系统演变、植物标本、植物培育种植方法、照片等进行展示,让人们认识并了解植物系统,达到人与植物的和谐。
(6)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今天,全球化协作已经是必然趋势,植物园的全球化要求植物园之间的合作除了国内的合作,同时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进行信息资料、植物物种、科研成果、种子等的互换,定期组织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培训。其次是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了多学科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开发、保护、利用好植物资源,维持好生态的平衡稳定。
5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也日益重视,植物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中小城市植物园合理地规划建设已迫在眉睫,希望相关部门早日重视。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余树勋.植物园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贺善安,顾姻,褚瑞芝,等.植物园与植物园学[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4):48~51.
[4]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蔡邦平. 植物园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9~72.
走进“桂花园”,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桂花的花瓣有四瓣,如同一只小手在释放芳香。花呈淡黄色,虽说没有火红的玫瑰那么艳丽,没有粉红的荷花那么纯洁,没有喇叭花那么神气,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香气,独特的外形。
桂花树的叶呈翠绿,好像穿了一身绿礼服的淑女。那棵大一点的桂花树上的叶片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可一到春天,树叶就如同整过容一般,清新不已。当冬天到来时,其它的树都成“光棍”了,而桂花树的叶子却像个不舍离去的小孩子,紧紧地趴住了桂树的枝。
树枝分杈而上,如同一双张开的手。枝丫非常茂密,就算太阳再大,也只有细碎的日光透过枝丫落在地上。夏天坐在树下可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一根冰激凌,一条大毛巾,便是我享受的工具,躺在毛巾上,舔着冰激凌,那感觉真棒。
桂花树并不高,大约只有4米左右,可一棵棵树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树干虽说不粗,却十分硬朗,虽说没有红豆杉那么高耸,却十分结实,树皮呈棕色,好似一个穿着棕色西服的绅士。
在“桂花园”旁边则有几棵樟树,高约12米,它们像卫士一样守护着桂花树,似乎不想让它受到伤害。樟树围绕着桂花树,桂花树衬托着樟树,让人感觉走进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每当秋天来临,桂花树上开满了桂花,黄色的桂花落满跑道,被灿烂的阳光一照,仿佛地上撒满了金子。
一阵微风拂过,一地的桂花便翩翩起舞,好看得很!下课了,同学们就拿起杯子,冲出教室,在地上拾起桂花来。同学们互相比着,看谁捡的桂花多,赢了的同学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输了的同学则埋头苦干,争取能赢过那些胜利者。同学们将捡的桂花拿回家,给下班回家的妈妈泡上一杯桂花茶,或是给同学们做一瓶桂花香水。
当新学期到来时,同学们在“桂花园”里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难题,一起做游戏。三楼的同学则趴在栏杆上,望着“桂花园”里欢快地做着游戏的同学们,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