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资源

林业资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业资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业资源

林业资源范文第1篇

我国的林业产量出口数额已经位居世界首位,林业产品的年产量达到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林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生态环境日渐恶劣的威胁,所以要加强造林举措,提高林业造林的技术手段,让林业资源更长久健康地发展。

1.1林业资源的评价中国虽说地大物博,但林业资源相对匮乏,特点体现在分布不均、林业质量过低、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林木的生长量过低等方面。林业资源若是不能提供出更高质量的原材料,会导致市场木材短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发生,将直接影响林业产品在国际间的竞争力,影响林业产业发展。

1.2林业资源的价值我国林业资源的总面积虽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由于消耗严重,开采不加节制等人为因素,最终还是导致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呈现“低谷”状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间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林业产品上,而优质产品的关键就是原材料,归根结底还是林业资源的竞争。

2林业造林的方法

2.1播种造林又被称作直播造林,是指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播种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不进行育苗过程,而且较利于进行具体播种操作,适合大面积播种时使用。想要更好地利用这种方法播种造林,对造林地和幼苗保护措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几方面条件:种源充足、发芽较为容易、种粒饱满的树种,例如山杏、核桃等物种,而且造林地点的土壤要保证水分充足,没有灾害性的因素,最好还要处在边远而且人烟稀少的地区。

2.2分殖造林利用树木当中营养器官和地下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式。这种造林方式的特点体现在造林技术简单、节省培育幼苗的时间、降低培育幼苗的费用等方面,且操作极其容易,树苗的成活率也相对较高。这种方式培育出的树苗一般都会在初期生长比较快,在遗传性能上也能保持树木母本的优良性能,容易受到母树数量和分布状况的条件限制。

2.3植苗造林又被称作栽植造林,是指以苗木作为造林的原始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这种方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林业造林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植苗造林的特点体现在苗木本身带有根系,正常情况下栽种之后可以较快地恢复机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成活率很高。在同等条件下,幼林生长快,成林迅速,林相整齐,可以节省种子,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树种,尤其适合在杂草繁茂、干旱、贫瘠的地带。这种培育方式的缺陷就是要在事前培育苗木,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劳力投入过多。

2.4因地制宜在造林的时候要讲求技术手段,符合当地树木生长规律,才能有效培育出优质树木,合理的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树木种类,采取树种混交的原则。要增加阔叶林面积的种植比例,能够改善种植土壤的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林的落叶能够增强土壤的肥力,促使树木更好地吸收养分,以形成快速生长的效果。根据不同地域种植不同类的树木,可以改变森林的相貌,增加生态旅游观赏性和物种多样性,丰富森林的景观资源,会提升抗病虫害的能力,对保持土壤水分,调节气候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造林的举措

3.1造林的时间选择造林时间一般都会选在春季,但是由于我国边疆辽阔,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在具体选择造林时间时要考虑时间因素和树木种类,选取最适宜的时间才能提高树木的存活率,达到预期的效果。冬末春初的季节气温普遍较低,蒸发量很小,树木幼苗的地上部分正处在休眠的状态,起苗和栽苗的过程不会导致水分流失,栽种后容易存活。这时树苗的根系活动比较早,在造林之后,采取先扎根后长叶的方式,能够提高抗旱能力,会比春季造林提高20%左右的存活率。冬季的造林活动时间较充裕,利于安排劳动,可以保证造林的质量。冬季干旱或是严寒的地域,则不提倡在这个季节种植。栽种树木的天气也要选择在阴雨天或是雨后天晴的时候,不适宜种植的时间为连续大雨、结冰、土壤干旱、霜冻及大风天气。

3.2造林的技术选择林业造林一般都会采取穴植的技术手段,无论是缓坡全垦地带还是带状整地地带,都要将树坑的大小控制在35~55cm见方,深度要控制在25~45cm,要保证树坑底部平整。栽种树苗的时候要保证其端正下坠,根系要顺向水平的舒展。规范的种植操作方式和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会增强树苗的抗灾害能力,提高存活率。

4结语

林业资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技术;造林方法

一、我国当前林业资源情况

1.林木资源发展空间大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2.竹资源丰富

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吨。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3.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将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4.人造板工业落后

我国木材加工业,特别是人造板制造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加上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木材价格偏高和原料生产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我国人造板事业与世界水平的明显差距。在缺乏必要的竞争条件,整体水平属于低效型结构情况下,很难在加入WTO后,保持我国人造板工业的稳定。

二、造林方法

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2.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植苗造林法:除了上述采用一些播种造林法和分蘖造林法外,则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大多数采用一年生实生苗造林)。

4.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营造林技术方法应讲究适地适树的实效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选择造林最佳时间: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及湖南等地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最迟不超过3月(桉树可推迟至6月),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冬末即已开始),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冬季造林时间充裕,有利于劳力安排,保证造林质,值得提倡。但在冬季干旱和严寒的地区,仍以春天造林为宜。栽树天气要选阴雨天和雨后晴天,土壤过旱,连续大雨或结冰、霜冻期间以及刮大风天,均不宜种树。

6.造林栽植方法:一般采用穴植,不论全垦带整地,都要挖不小于40cm~60cm见方,深30cm-50cm的植穴底要平,杉株行距规格为1.7m×2m,密度达到180~200株/亩;松、阔株行距为2m×2m,密度达到160~170株/亩左右。栽时苗木要保持端正,根系顺向水平舒展,苗梢向山下(不反山)。要适当洚浅,抑制根劲萌蘖,扩大生根部位,增强抗旱能力栽植一年生长苗木(一般苗高在30cm~45cm左右)。苗茎入土三分之一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以苗茎入土15cm~20cm左右为宜。

7.营造混交林:随着杉、松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的弱点是不利改善土壤地力,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各地都有出现,因此,从生态和植物的多样性及稳定林型结构出发,更提倡发展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发展模式,多林种的混交林,将会在今后工作中多数运用于经营方面。

三、如何养护

做好林业养护工作,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了把养护做好、做扎实、做深入,应该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科学调整林业结构。改变以往林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缺乏的状况,努力开拓林业新产品。通过科学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培育经济性树种,通过对自然生长树种的选育、引种、驯化、嫁接等的加工利用,探索树种新的功用。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考虑多树种综合配置的种植方式,改善各植物种群的互生关系,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在增加种植面积时,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避免盲目发展。二是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当前的林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因为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首先,林业的生态效益是以经济为落脚点的,它通过经济效益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效益越高,速度越快,总量也就越多。其次,它属于一种劳动再生产,生态效益必须有约束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它必须保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产业是它的支柱产业,具体方式包括以林养林、林农结合等。

四、小结

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位林业工作者不仅要掌握造林整地,树种选择,造林时间的选择,还要掌握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重要的“管、护、防”等问题,才能有效地培育资源,加快林业发展,更好地为林业生产服务,便森林资源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参考文献

林业资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作为大气循环的重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林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够很好地净化空气,我们想要使林业建设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的革新林业建设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林业资源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

1、我国林业资源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的特征决定,林业资源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其覆盖面积逐步扩充,以平均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当前,林木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林业资源建设发展逐步迈出低谷,扭转了森林资源持续降低的不良局面。森林绿地以及资源面积实现了大规模的提升。林业要想实现持久的生存建设,便需要做好森林资源保护。

近年来,我国北方人工营造速生林面积增长迅猛,可随着速生林生产的发展,新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前期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效益不明显。为了弥补林业见效晚的缺点,发展林下经济成为近年来北方林业新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可有效弥补林业见效慢的缺点。在这种新模式中,发展食用菌成为一个热点。食用菌作为一种传统林副产品,非常适合林下间作,而且林下间作食用菌成本低,收益高,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

另外,我国生产的林副产品种类多样,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认可,显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当前,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较大份额。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林业产品总体需求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国内装饰装修、建筑行业以及家具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进而令相关纸质产品、人造材料等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一层面,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存量有限,同时质量水平不足。加之林业产业工作水平不高,进而令林业发展仍旧包含较多问题。

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时,要重视造林的成活率,良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建设的重要标准,更新造林的良好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更新造林中,苗木的成活率不仅决定着更新造林的质量,还决定着在更新造林中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苗木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使更新造林的质量下降,还阻碍了林业的发展,因此,要重视造林的相关技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进而扩大我国的森林资源。

2、造林地的清理、整地方法

造林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翻土、松土来改变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善林木成活的生长条件。实践证明,干旱地区整地是解决“干旱”和“抗旱”造林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造林前整地好坏往往成为造林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的土石山区,细致整地则有着重大作用。

2.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植树造林的基础,对于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有着重要作用。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是指把造林地上的杂草和灌木以及树枝、树桩、树根等杂物清除掉。面积比较小的造林地可采用人工清理,对于面积大、场地处理复杂的可使用割灌机、切碎机、推土机等机具清理。清理后杂物可就近运走或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的方法清理,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指翻垦全部土壤造林,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部分造林土壤的整地方式。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而块状整地是指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林业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是影响造林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十分的重要。造林方法的选用要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在确定所选用的造林方法。例如要考虑立地条件,树种繁殖特性,以及经营管理的条件等。造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造林,现在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及合作造林等。以下就介绍了几种中造林的常见方法,例如播种造林法,分殖造林法等,以确保造林的成功。

3.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为直播造林法,是指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比较容易,最适合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造林方法对立地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而且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的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一般适合于种子粒大、发芽比较容易、种子来源充足的树种,同时,造林地土壤水分比较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少发,人流量很小的地区造林。对于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热条件等自然立地条件的宜林、宜播地,可采用飞播造林法。

3.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植树造林法,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应用的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其特点是栽植完整的植株,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比播种造林方法营造的人工林郁闭早、初期生长快用种量小在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的地方造林成功率高。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绝大多数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一般立地都可以应用,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但植苗造林法的育苗工序庞杂起苗时苗木的根系受损伤,要经过缓苗期,且造林费工。一般在早春、晚秋的早晚阴雨天进行栽苗,尽量少伤根,及时假植。对苗木进行分级包装,喷洒蒸腾抑制剂,根系保湿措施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洒水,苗木不能经常暴露在外边,包装前要修根。栽植前的苗木处理措施可采用截干、去梢、剪除枝叶、喷洒化学药剂、喷洒蒸腾抑制剂、激素蘸根、接种菌根菌等方法促进苗木成活率。

3.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2.4、营造混交林

随着杉、松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不利改善土壤地力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通过这种形式抑制一些病虫的发生。一般单独的林种可能存在某一种相对弱的方面,像是一些对于风雨天气比较敏感的树木,把它们夹杂在一些具有很强抗拒能力的植物里,就可以减少此类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此同时会大大的增加经济方面的收入,像是高大的与不占太大空间的植物搭配大大的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对于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增加。

4、林业造林科学策略

4.1、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要根据树木生长自然规律,为树苗成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根据防护对象选择适宜树种,一般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此外,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2、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雨季、秋季均可,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以承德为例,造林工作通常在在4月至5月造林,这样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

4.3、科学栽植

在这里以落叶松为例,落叶松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进行造林。 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整地方式及规格。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宜林地,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 X 50cm X 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灌木和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在头年秋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 X 50cm X 40cm。 (2)造林季节及密度。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4-5月为好。采用1—1年生的1-2级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亩296株为宜,株行距1.5 X 1.5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亩222株或444为宜,采用 2 X 1.5m的株行距或1 X 1.5m的株行距均可。 (3)幼林抚育。造林后三年内,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抚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别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施用尿素15kg。造林十年后进行第一次透光伐,间伐对象是病虫木、风倒木、雪折木及被压木。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顷1500株,郁闭度在0.6左右为宜。

结语

总而言之,为扩充林业资源空间,我们应重视林业造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要做好林地养护,尽量采用混合种植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进而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井伟民,刘凯明.浅谈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375.

林业资源范文第4篇

1.1林木资源发展空间大

我国现目前的林业资源在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趋势就是林木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林木的生长速度也在这一过程中持续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其来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林木资源平台,这也是决定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森林资源作为一个我国生存、生产都极其重要的一个基础,这直接决定了我国当前的林业生存、发展状态。而自从我国加入到了世贸组织之后,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经济发展体系的直接影响,其林业竞争在这一过程中也变得更加的激烈,特别是市场对于林木的质量要求,在持续不断的提高,而林木资源作为林木产品的根本,其发展已经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

1.2竹资源丰富

竹类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竹资源进行管理与扩充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其竹类产品的采用方法和使用更是丰富。在我国竹林面积达70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百分之三十,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吨。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同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汇的重要资源。

1.3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和各种木材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促使木材产品的市场前景逐步扩大,同时对林业生产和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2造林方法

2.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是现代林场种植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也被称之为直播造林,其方式就是直接将种子播撒在林场进行自然生长。这种方法在实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省去了对幼苗的培植工序,并且操作施工变得更加的简单,能够直接在大面积的林场之上进行造林作业。但是这种造林方式对于林地的质量、土地条件等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并且在造林之后所涉及到的相应抚苗措施的要求也极为严苛。根据多方面因素来看,播种造林法主要适用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林地之上:其土壤的水分必须要充足,当地气候环境出现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要低,最好林地是处在人烟稀少的地带,能够进行种子颗粒较大的植物种植,发芽基于高等。

2.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也被称之为是栽植造林法,这一方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已经成活的苗木进行直接种植。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

3造林要点

3.1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全部十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小,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

3.2播种方法

林业资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发展;林业资源培育;技术创新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自然环境得以改善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内容,所以我国相关部门近期在林业研究的投入上相对较多,对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很大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森林种植面积会扩大,培育的资源也会促进林业的稳健发展。此外,林业资源是树木资源与动物、微生物资源的集合,它是一个全面而综合的概念,使林业资源合理被利用会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在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1管理与保护工作不到位

以我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为例,虽然我国占有较大面积的森林资源,但存在严重的乱砍滥伐现象,而且将来的林地面积扩张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在现有的森林资源中,天然的次生林是占较大面积的,密度大的林地却少之又少,杂交林地也较少,森林的现有存量严重缺乏,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木材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样的情形应该叫做悲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剧,是对林业资源管理不善,资金投入不够的一种回应,况且,在设备技术上也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对森林中的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相对缺乏,稀有的物种越来越少。在林业的发展与培育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产权主体不明确的情况,这就是管理工作的失误造成的,加上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成分严重分支等情况,都对森林的发展造成影想。如果能够建立起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并把林业规定为集体财产,就会产生简单的产权与经济结构,不存在林业利用与效益分配的纠纷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个组织或者个人。因为个别国家的林业具有面积占有率小、分布较乱、质量低下、结构不完美等特点,导致本来就很稀缺的林业资源在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疏忽问题上吃了很大的亏,最终使林业发展达到一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1.2对林业资源的培育缺乏健全的方案

当前很多国家所使用的资源培育计划都是通过封山技术进行培育的,并且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培育工作之前做不好基本的工作,例如对时间的选择上、对栽培手段与方式的选择上、对地面的清理工作上等等,这些工作是对杂草与各种灌木的清理,因为它们的存在会影响造林地质量。当然,在造林开始前与结束后还需要通过对地形的改变去增大太阳的投射度。如果没有进行土地的清理工作,将会使在地面上有老化植被的残留,影响太阳光对新植物的照射,导致在晴天地面的温度也不会上升,继而不能有效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不能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此外,各城镇的林业绿化在提高旅游经济、改善人们的空气质量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能更好的展现人民劳动的价值,也可以说是劳动者有了受社会保护的权利。虽然政府与相关部门提出了很多与林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但受到林业研究进程的迟缓,林业发展给社会发展与经济效益上的满足并不是一个乐观的情况,尤其是在我国的西部一些较落后的地区,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观念非常陈旧,很多林地无法形成一个较成熟的发展态势。

2.加快与改善林业发展的新思路

2.1积极推进科技造林

无论在哪方面科技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建造林地方面科技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想法,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手段去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建设,例如,在对病虫害的调节方面,可以使用科学的方法加快防护进程,使林业的利用水平得到加深。可以在各大林业地建设多功能的环境监管系统,使林地的变化在管理人员的掌握之中,从而使各植物能够有序健康的生长。此外,要加大力度投入技术核心建设,以提高林业的更新升级速度,通过最新的工艺与技术去实现有关林产品的改进,实现对生产能力的刷新并带来最好的林产品。同时,要重视对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改进建设队伍的研发能力,提高对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对林业现代化的建设。

2.2对林业资源的培育要因地制宜

我国的土地资源是很丰富的,各个地带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而且植物种类也繁多,在培育时要考虑树种与种植地之间的兼容性,以保证树种发挥应有的价值从而确保对造林质量的把握。此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以提高土壤的利用率,确保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展现最好的状态。为了达到林业资源得到大力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对操作人员的管理上就应该要求其能够分辨出各地区的不同特点,避免造成培育树种的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3.小结

要想建设一个稳定的林业发展基础,就要在林业的整个建造与经营活动中使有关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从整理林地开始、到对树种的培育、到对时间的考虑以及生长过程的抚育阶段与病虫害的治理。此外,要重视森林的防火,从“管理、保护、防治”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培育,加快林业产业的建设步伐,使森林资源得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庭秦,柯水发,李红勋.中国林业系统从业人员状况、不足及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12(4):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