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庄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村庄规划布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施有效分析,对于搞好村庄规划布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村庄的布局与各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都应当采取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村庄的布局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现有条件基础,逐渐推进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向村庄的延伸。
1 村庄景观特色的特点
通常我们把村庄景观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原始村庄景观;2、传统村庄景观;3、现代村庄景观。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村庄景观转变为现代村庄景观的阶段中,因为受到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利益的驱动,致使村庄建设无序,建筑外观布局混乱并且与本土特色相脱离。所以,目前村庄的选址与布局已不再过份依赖自然环境,村状空间结构逐渐发生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要根据村庄地形地貌之特征,不能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居所规格方正的构成空间,应当保留传统自然构成的丰富多样的村庄空间,传统村庄的改造可谓我国目前建构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可传统村庄的保护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构成部分。因此,规划部门要侧重倾向于保护古建筑与古村庄环境布置,改造提升村庄景观质量,不断发掘新的景观亮点,营造古村风范,促使村庄景观的特色建构尤为明显。
2 当前村庄规划布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村庄布局一般散小、凌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村庄居住分散化的现象一直未得以妥善地解决,长期以来,村民们习惯于在自然构成院落环境里散居,促成了村民居所“满天星”形式的分散存在格局。而随着村庄的不断扩张,导致土地的粗放利用,致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不但为耕地保护工作招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也为经济社会之可持续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造成此原由是多方面的,不仅有产业结构特征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有政策管理方面的原因。
2.2 村庄基础设施匮乏,人居环境很差
目前,有些村庄不但基础设施严重匮乏,而且公共服务设施也及其缺乏,大多数村庄不具备较通畅的道路、排水等系统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等,人居环境较为恶劣。
2.3 村庄建设存有盲目照搬模式,传统特色趋于消失
我国在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土地整治过程中,因为缺少生态景观理论及其技术指导,导致原有村庄的乡土特色消失殆尽,产生了景观污染抑或“千村一面”的不利局面,致使蕴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生态村庄景观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低。
3 产生问题的原因
3.1 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村庄落后面貌的根本原因
体制断层可谓我国农村落后的基本原因。由表面层面来看,农村落后的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比较大的缘故。可由本质层面来看,它体现的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更深层面的问题,其矛盾的根源即城乡二元体制,也就是所谓的“城乡分割,一国两策”之社会经济制度建构。此种制度化之城乡分割,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并且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实际表明,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产生了很多不容易处理的困难和矛盾,为城乡发展带来紧迫的失衡局面。具体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进一步说明:
3.1.1 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质在于二元体制
体制性因素实际上构成了农业与农村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互相隔离,此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导致的。
3.1.2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滞后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业已迈入一个完善的阶段。尽管经济创新在农村刚刚开始,可自从农村经济改革转移至城市经济改革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培养以及十余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农村经济方面工作已被落下了很大的距离,表现为市场化程度极其低下。市场经济体制构架严重滞后。
3.2 分散城市化过程致使“农村病”的产生
“农村病”即由于分散而造成的农村非农业投资的得不偿失。“农村病”的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
3.2.1 分散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约束
因为分散,农村水、电、路、通讯等诸多方面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大部分地方缺少工业基础。
3.2.2 分散对农村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约束
农村若全面进入小康,基础设施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必须有大发展。可因为分散,不但投资额大,并且利用效率也比较低下。
3.4 投资不足,规划管理缺位是如今村庄规划布局凌乱的主要原因
村庄建设缺乏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因为经济水平和能力的影响,村民建房一般均属于自筹自建。规划构架的不一致,建筑水平能力的高低,村庄道路的大小不同,居所的零零散散,没有办法构成地方特色。致使村庄规划布局凌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3.4.1 资金投入不足
乡镇规划及建设近年来虽取得一些的成效,可因为乡镇规划管理工作的滞后,以及乱占乱建等方面问题的不断突出,尤其是在村庄建设方面,因为资金投入不够以及体制不畅通等诸多伊苏,导致乡镇后于城市建设,而村庄规划又滞后于乡镇建设,致使乡镇建设失衡,以至于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制约了乡镇的发展,村民建房规划与管理呈无序状态。
3.4.2 规划管理缺位
因为多种原因,当前一些乡政府所处集镇未编制总体规划,村庄与非政府所处集镇也基本上未有规划,乡镇政府所处地建制镇,虽然个别已有总体规划,可大部分已长久失“修”,人口与用地规模业已突破,原有规划早已发挥不了科学引导乡镇建设的功效。
4 结束语
村庄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居所,村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存与发展。各个村庄的用地环境,建筑模式与分布,及至生活习惯也都不尽相同。可从已编汇的一些村庄规划来看,各地村庄人均利用土地的指标和布局结构以及配套公共设施等内容并未在规划殊对待。而且各个村庄之经济实力,同城镇的空间距离等也未在村庄规划殊考虑。村庄系人类千百年来活动生活的地方,及至具有比城市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村庄规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村庄规划中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地域实情,采取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举措实施。不断针对村庄规划布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行探讨分析,有助于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理解决村庄规划布局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志超:关于加强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引导的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1,(08).
黎智辉(1977-),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村镇规划研究,(E-mail)。
摘要:为了顺应专业发展对城市规划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学生城乡统筹观念的形成,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村庄规划环节,并在文中对教案的设计作了详细描述。实践证明:通过该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够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并引导学生规划视野从城镇到乡村、思维模式从逻辑形象到理性综合的转换。
关键词:村庄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84.17;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130-05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而将新农村建设列入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到2020年城乡协调互助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奋斗目标,为今后十多年的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将村庄规划纳入了法定规划的体系中,为科学合理地指导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有关村庄规划的法律文件,并广泛展开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将乡村建设纳入到规划管理的工作体系中来,真正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上的城乡统筹。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专业发展对城市规划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学生城乡统筹观念的形成,加强学生对村庄规划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2008-200年开始,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教学团队开始了将村庄规划设计引入到教学环节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目的和作用
村庄规划作为新的规划类型和规划层次,在其兴起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虽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成果,但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不具备作为专业理论课开设的条件。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将其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一个环节,既容易入手又可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不断积累经验,为向理论教学层面拓展打好基础。同时可利用村庄规划的内容特性,达到特定的训练目的,弥补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
(一)现有设计课程体系的不足
设计课是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课程主线,是该专业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各年级设计题目的设置遵循规模从小到大、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该专业2008年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表1)为例:
一年级设计课程内容偏重专业基本技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二年级设计课程注重建筑功能组织的一般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性公共建筑功能与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从三年级开始安排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对学生在建筑空间组合、功能流线组织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城市设计相关内容,并开始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训练。因此三年级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设计对象从建筑到规划区、设计视野从微观到宏观、设计思维从逻辑形象到理性综合的过渡。而原有三年级的设计题目(表2)一直处在调整之
社区中心规划设计中,未形成固定成熟的体系,并且内容与二、四年级的关联性不强,起不到应有的衔接作用。特别是直接从以物质环境设计为主的详细规划转向四年级以社会经济研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城市总体规划,其思维模式转换幅度过大,往往让学生感到“难以上手”和“无所适从”。
(二)引入村庄规划的目的和作用
为了顺应设计课程主线对三年级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规划概念,实现教学模式从建筑设计教学到规划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从物质层面向社会经济层面的良性过渡,从2008-200年开始,学院对城市规划三年级的课程设计题目进行了系统调整(表1):第一学期从住宅设计开始,过渡到以建筑群体空间组合、道路交通组织、环境景观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居住区设计;第二学期以村庄规划设计、城市外部空间设计为
教学重点。村庄规划设计作为教学重要的过渡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衔接不同类型的设计教学
城市居住区和村庄规划设计都涉及到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体系建构、住宅设计等内容,两者的部分研究内容以及成果表现形式类似。学生经过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训练之后,再进行村庄规划设计就容易上手。同时由于产业、生活方式、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村庄这类聚落形式又与城市型居住小区有着显著的区别。学生在观察设计对象的同时,通过其间的对比研究能够对这两者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村民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于城市的居住空间形态,不仅让学生对外部空间的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对下一步进行独立的外部空间设计(广场、公园等)起了铺垫作用,也保证了从村庄公共空间设计(小尺度)—城市外部空间设计(中尺度)—城市设计(较大尺度)的详细规划设计教学的连续性。
村庄规划中对于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用地等因素的分析,对村庄产业规划及其发展方向的判断等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城镇总体规划相关内容的理解,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2.衔接理论教学与设计教学
三年级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学习的关键时期。许多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建设与规划史、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道路与交通等均在这一学年开设。学生刚刚学习了相关的城市规划理论,正是开始尝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城市和从事设计的良好时机。村庄规划设计题目的安排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运用理论知识研究设计对象的作用。根据设计要求,学生需要对村庄实体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地貌特征、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分析体会村庄形成发展的脉络、对村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加考虑人的实际需求,如住宅特色、生活规律、户型要求、服务设施水平、通风朝向、特定设施(暖棚、老人会所、戏台、教堂等)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重要性,纠正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调研与设计脱节的问题[1]。
3.引导学生规划视角的转换
首先,村庄规划设计训练可引导学生规划视角从“城”到“乡”的转换。通过对村庄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对村庄现状的思考,如:城市化趋势下村庄人口的下降对村庄发展的影响,靠近城镇的村庄对城镇的依赖造成了村内公共设施的发育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现象均有助于他们深刻体会城乡关系,开始从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去研究设计对象。其次,村庄问题研究的过程引导了学生规划视野从物质空间向社会、经济层面的转变。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现状人口构成中外来人口比例、年龄构成所反应的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发展趋势,外部环境对村庄经济水平和空间形态的影响(比如周边造船企业的存在使村庄外来租住者增多、茶园经济的繁荣促使新聚居点的形成)等,均让学生不再仅仅用物质环境的眼光去对待设计,而尝试着从社会、经济的视角看待问题。
二、教案设计
(一)设计对象的设定
村庄规划的设计对象简而言之为村庄,但在相关条件的设定中还应结合课程实践做出具体安排。
首先,要求提供多地块给学生选择。在对各地块现状进行统一调查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地块的理解、设计的兴趣等选取设计对象。通过不同设计对象的选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总结,理解村庄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趋势,因地制宜地做出规划设计。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以相近为宜,便于学生结伴出行,也避免在不同地块上的往来奔波。
其次,要求设计对象现状成一定规模。这一考虑是基于训练内容和图面表达的需要:(1)训练内容的需要。村庄规划包括旧村整治和新村规划两部分内容。而“整治”在以前的设计训练中没有接触过,是村庄规划训练的重点。如果旧村现状达不到一定规模,不易归纳其发展规律,对现状的整理工作很小,达不到训练要求。(2)图面表达的需要。根据惯常的成果表达要求,若要在A1图纸幅面上1∶1 000的规划平面图能够较清晰地表达出总平面设计意图,则要求规划地块的面积在10~20hm2之间。根据这一要求,考虑村庄用地形态不规则,在任务书设计时,村庄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1 000人左右(住宅以低层为主),用地规模控制在13~15 hm2之间为宜。
再次,要求设计对象特征要素鲜明。因自然条件、历史古迹、风俗习惯、区位条件和周边环境等情况的不同,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形态各异,各具特色。而鲜明的特征要素有利于学生因地制宜地研究设计对象,做出各具特色的规划,避免设计方案的雷同。
(二)教学进程及内容安排
教学进程分为5个阶段:前期调研(2周)、规划设计(2周)、建筑设计(1周)、专题研究(1周)和成果表达(3周)[2]。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总体进度调节各阶段课时,总课时也可根据训练需要和任务量大小而调整。
1.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工作(表3)重点在于对村庄现状及周边环境的掌握。在后面的设计阶段中也要求学生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补充调研。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往居住小区实地调研主要偏重于物质空间的勘察,对“人”的因素考虑不足。此次调研强调村民访谈,让学生多观察村民的生活现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习惯。此外,学生首次对有现状建设的地块进行调查,容易忽视空间细节。需要预先提醒,并要求学生多拍照片以备查阅。
2.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表4)的重点在于充分理解村庄规划和城市居住小区规划在空间形态、用地强度、交通方式、场所精神等方面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对村庄空间形成的作用。
工作内容
发展方向判断及设计立意总平面布局旧村整治成果要求
梳理村庄发展脉络,分析引导空间发展的动因,判断用地拓展方向
确定方案立意,构思立意的表达途径(布局结构、空间构成、场地设计、建筑设计等)确定用地结构、路网骨架、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结合地形布置住宅院落(图1)结合现状建筑质量评价及用地结构规划,确定拆留改建筑,理顺道路系统,完善院落空间,开辟公共空间1∶1 000的平面图(在建筑设计和专题研究阶段,总平面图随之不断调整、深化)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1)任务书只给定人口规模,没有划定用地红线,要求学生自行分析判断发展方向。该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可根据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原村庄用地拓展的分析,找寻规律,并对比不同的用地发展方向做出合理判断。(2)学生以惯常的城市型居住小区的设计手法对待村庄,易追求平面上的构图、城市型的绿地广场;同时在公共空间、道路的尺度和公共设施规模上的把握会偏大。可运用城市设计中的“图—底”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村庄的空间形式和尺度与城市居住小区的不同。鼓励学生对村庄交通形式、服务设施需求、村民公共生活对空间的利用等内容进行再调研;加深对设计对象的了解,使设计更加脚踏实地。(3)在旧村整治方面,学生通常不知如何着手。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明确旧村整治的目的、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建筑质量评定入手,在挖掘用地潜力的基础上对交通及院落空间体系进行整理。
3.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表5)的重点在于充分理解农村的经济条件、生活方式在户型上的反映。如:燃料的选择、下水条件和积肥要求决定了厨房、厕所与主房的分离;养殖、晾晒和主辅房之间交通联系的需要决定了房前屋后的院子等等。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部分学生以城市型的公寓、别墅类住宅代替农村住宅,对村民在房屋尺寸、户型上的需求和习惯缺乏考虑。
4.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对村庄规划基本训练的进一步拓展。学生根据设计的兴趣点,针对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如村庄肌理、公共空间形式、院落空间(图3)、户型设计、市政工程等方面。此阶段可组织学生综合各自研究的问题统一设计问卷进行深度调研。该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对研究成果的形式不限制。
5.成果表达
定稿1周,用于整理设计思路,绘制各类分析图,进行版面设计,完成定稿图;后2周用于绘制正图。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对于分析图的理解偏程式化,认为只要有任务书规定的交通、功能、景观等分析图就能满足设计要求,对表达设计构思和方案分析的图纸不够重视。而优秀的设计必需有好的设计立意,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清晰完整的设计思路加以充分表达。因此需要教师在成果要求中明确两个层次:(1)解决基本功能要求,包括交通、日照、户型等;(2)对村庄特征或特定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其规划设计上的应对。学生只有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规划设计达到较好要求,才能最终获得较好的成绩。这两个层次的要求,既可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创新,又可防止他们不顾基本功能胡乱“创新”[3]。
三、结语
经过三个学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对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与村民和小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协作能力均得到了加强。在村庄规划的观察—思考—设计的过程中,研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设计作业成果中反映出二、三年级的设计衔接较为平稳、顺利。学生在后读课程中对总体规划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容易,城市设计的“上手”也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郄瑞卿,李春林,聂英,等.城市规划课程多维教学方法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42-44.[2]吴怡音,雒建利.城市规划初步教学改革实践[J].规划师,2006,22(8):62-64.
[3]王承慧,吴晓,权亚玲,等.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规划师,2005,21(4):62-64.
Teaching practice of village planning course
LI Zhi-hu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村庄规划 自身特色 分区整治 景观与旅游规划
1、引言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进。村庄规划是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全国现有行政村超过50万个,地理跨度极大,人文背景也是千差万别。村庄原是针对以自然界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业生产所建立的聚居点,相比城市更具有突出的地域色彩,自身特色鲜明。在村庄规划中,如何基于村庄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策略措施,引导村庄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下面以珠三角西南部的天马村为例,论述基于自身特色的村庄规划。
2、村庄现状
2.1 村庄概况
区域位置:天马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南部,与新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相邻。其村域面积已经由原有的12.3平方公里递减到现状的6.5平方公里,并随着城市发展而继续缩减。自然条件:天马村属于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仅有中部的马山及其他少量丘陵零散分布。历史沿革:明朝万历年间,陈氏先祖迁徙至此,后繁衍形成今天的天马村。现户籍人口为10273人,属于特大型村庄,分为多个联组进行管理。
2.2 村庄建设历程
天马村的扩张历程,是珠三角传统村庄演变的典型代表,也是冲积平原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总体来说就是从地势高处向平原低处放射扩张的建设过程。
本村建设分三个时期:(1)早期建设:位于中部,围绕马山山脚,不少地段超过百年历史。(2)中期建筑: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建设,分布在早期建设向外发散的区域。(3)后期建设:建设区域继续外扩,位于村庄。
2.3 村属经济发展现状
本村三大产业比重相对均衡,其中第三产业势头最好,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天马商业历来比较发达,早在解放前马山脚的三角市即为集市,此后商贸服务业逐渐向河滨发展并初具规模,逐渐成为本村经济的支柱。
2.4 特色景观与文化
天马村有着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被评为“广东最美乡村”之一。
作为江门市城市名片的小鸟天堂,就位于天马村域内。这个闻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景点,是天然的赏鸟胜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东馆最大的亮点展示区——“生命之树”,就是以该独特景观作为蓝本制作的。
2.5 现状建设分析
2.5.1 突出优势方面
(1)商贸基础良好,靠近旅游景区,第三产业优势明显。(2)村庄集聚化程度高,居住、商业用地紧密相连。(3)道路、建筑布局规整。
2.5.2 主要存在问题
(1)老村地段,基础设施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居住要求。(2)城市用地拓展,导致失地农民陆续增加,其安置就业问题需要解决。
3、规划对策与措施
3.1 村庄分区整治规划
在科学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指引村庄整治,其中重点体现在分区整治中。分区整治根据村内各区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把村庄划分为六个部分,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
3.1.1 老村理顺发掘区
指围绕马山的内圈层用地,以清代至民国时期传统广府风格的砖木建筑为主,青砖坡顶。因年代久远,局部破败,出现了部分丢空的“空心化”现象,但大部分外观保存较好,有保留价值。对其整理发掘,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优化村庄环境有深刻意义。治理重点:进行适当强度的理顺,改善交通、疏散、消防,并发掘其蕴藏的内涵,丰富“宜游”的历史文化层面。
3.1.2 旧村整治区
指老村向外拓展的第二圈层,主要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追求经济性,式样比较单调,基础设施开始进入“更年期”,需要进行整治。环绕天马旧村的月湾河曾是本村的水上要道,但两岸建筑大量占用岸线,严重影响陆路交通,对于道路通达性差、存在防灾隐患的旧村来说,改造月湾河岸线,对于改善天马整体环境,有重大意义。治理重点:进行较大力度的整治,改善交通、疏散、消防、排水、景观,路堤结合改造月湾河岸线,对闲置的空地进行环境美化改造。
3.1.3 新村完善区
指旧村向外拓展的第三圈层,形成于改革开放后,建设标准比以前明显提高,已经与现代生活接轨,但部分地段仍有设施欠缺。治理重点:进行补遗性的完善工作,增加群众公共活动场所,完成主要巷道的硬面化建设,增加消防供水设施。
3.1.4 商贸与公共设施提升区
主要指天马河滨两岸的商业和行政、教育、文化、医疗服务聚集带。该地段是新会主城区南端的商贸集中点,辐射周边多个行政村及新会经济开发区,现状用地不足的问题已经制约了进一步发展,衍生了的沿街摆卖等乱象。
商贸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吸纳失地农民安置就业,缓解了关系民生的难题。
3.1.5 盘活改造区
指混杂在居民区的生产设施用地。为创造“宜居”环境,必须将这些用地进行盘活或改造;针对商业和居住用地紧张的情况,将工业用地整体置换为商住用地,是本村用地调整的重要战略。治理重点:市场化运作,采取招拍挂等方式进行置换改造。
3.1.6 远期拓展区
位于现状村庄北端,与原有村落隔河相望,面积约9.30公顷。规划重点:高标准建设,商住综合开发,发挥滨河景观优势。
3.2 景观与旅游规划
在进行分区整治,挖掘古村文化、商贸等“内在”魅力基础上,规划还利用村域内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发挥其景观旅游的“外联”潜力,开展景观与旅游规划,打造景观特色鲜明的“宜游”村庄。
关键词:村庄建设规划;本土化回归;墩岙塘村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villag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Dunaotang Village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extens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because of erosion factors gradually loss. This paper takes Xiangshan County,Dunaot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way of keeping the country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hoping to alleviate the un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destruction of the phenomen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planning;local regression;Dunaotang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现今社会工业化、都市化狂潮之下,村庄除了传统农业之外,其生态环境、乡野风光、传统人文等,均成为人们回归传统和田园生活、放松休闲、休养生息的重要途径,这使得乡村旅游应运而生。随着城市化的扩张,真正的田园、山野乡村将会越来越稀缺,乡村已成为当下保持生态、保存文化、保留风俗的重要场所。然而村落的城镇化、现代化倾向致使传统的农村社会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一个个本土性缺失、辨识度不高的村庄建设规划,一批批村落被推倒重建成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欧式住宅小区,村庄的地域特色正在日益流失。因此,保持村庄的乡土性、本土化,延续村庄的个性显得十分的必要。
一、村庄现状概况
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建成通车,象山县的发展已开始进入全域都市化的新阶段,城乡二元的体制障碍正在消融。在此背景下,应从新的角度审视县内村庄的发展与建设。在各村大搞村庄建设规划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前提下,墩岙塘村要在此区域范围内独树一帜,吸引游客体验,保持村庄的乡土性,让村庄回归本土化是规划的关键。
(一)村落概况
墩岙塘村位于泗洲头镇中部,东邻蟹钳港,距镇区约5公里;泗长公路穿过村庄,是村现状唯一的对外交通道路。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133户,人口339人 ,常住人口180人,外来人口6人。其中全村1/3人口从事海塘养殖业, 1/3人口从事农业和外出打零工,其余在外地开厂,外来人口大多从事养殖业。村民整体生活水平较好,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养殖塘承包款。
村内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养殖品种主要为南美白对虾、小白虾、梭子蟹、蛏子、淡水鱼,更有村特色产品杨梅,另有经济作物柑橘、棉花、黄豆等。
(二)历史沿革
村庄由墩岙塘得名,原为灵南乡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乡并入泗洲头镇。最初乡政府位于泗长线南面的老组团,现存很多大型公建,老乡政府附近沿街店面房众多,逢五逢十沿街设摊,现存空置的建筑上可以看出当时繁荣的景象。之后村庄建设用地沿泗长线向北发展,乡政府北迁,自然形成两个组团——老组团和新组团,演化成现在的形态。
(三)主要特色
1.自然要素
村地处滨海平原地带,地势平坦,现状用地除部分林地、农居用地外,大部分为耕地和水域用地。村东面为养殖塘,西面为两山之间的平原地带,村域内有着山-田-河-滩-海丰富的景观特色元素。村庄整体环境安静祥和,受早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交通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村落格局。
2.人工要素
墩岙塘村用地平坦,地势高差不大,建设用地沿泗长线道路两侧布局蔓延,现状是一个线性的发展形态。整个村落价值观相对统一,建筑与村庄布局具有相当大的自相似性,村庄肌理在空间关系上也有较强的连续性。
3.人文要素
主要包括墩岙塘村历来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名特物产以及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精神风貌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
二、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一)村庄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1. 交通条件的改善。泗长线为现状村对外交通道路,随着泗长线墩岙塘段线路的优化改线,象山港大桥和同三高速复线的建成,高速出口距墩岙塘村仅10公里,大大提高了村对外交通便捷性。
2. 旅游区位良好。墩岙塘位于大塘港生态影视文化旅游区,离灵岩山景区仅4.4公里,距象山影视城直线距离仅6公里,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将为村带来客流和旅游发展的契机。
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墩岙塘村地处象山泗洲头镇,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有着强烈的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这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消费市场。
4. 自然条件良好。墩岙塘村域内有着山-田-河-滩-海丰富的景观特色元素。
5. 历史条件良好。墩岙塘历史上曾是灵南乡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目前泗洲头南部地区传统集市的所在地,并具备初步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用地发展条件良好。
6. 村庄经济情况良好。自2000年村内产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转型为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以来,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7. 政策扶持。象山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推进,将各镇中心村作为首先重点建设的村庄,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农业。
(二)村庄发展限制性因素分析
1. 泗长线对村庄的影响。泗长线线路不流畅,通达性受影响;道路穿村而过,学校、集市和村庄多个出入口皆开向公路,对村民生活交通及安全性影响较大。
2. 建设用地紧张,土地粗放利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过大,达到164平米/人。
3. 空置公建较多。原为灵南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撤乡后,空置的公共建筑较多,且占地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导向作用的加强,部分公建功能开始退化,逐步出现闲置。
三、村庄的本土化回归与发展设想
利用全方位挖掘和总结的村域内现有的自然、生态、人文(民俗)、空间、非物质等特色资源和构成要素,本着保持村庄本土化的理念,对村庄进行产业规划的发展定位,并将其具体落实到物质空间的规划中去,深化、细化在规划、建筑、景观等各个方面,使“本土化回归”成为贯穿整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精神主轴。
(一)发展策略的本土化体现
1. 产业发展策略
随着大塘港态影视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以及同三高速复线的建成,墩岙塘村将成为灵岩山景区和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园区之间的中间节点。
村应以养殖业种植业为基础,以旅游产业拓展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从农业和山林资源中继续挖掘旅游资源,形成农业、林业开发与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
2. 村庄发展定位
规划墩岙塘村建设成为一个以生态高效农业、经济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新产业的,功能结构合理,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中心村聚居地。
3. 乡村特色主题
规划乡村特色主题为“故乡” ——饮水思源故乡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主题:饮故乡水(井文化),观故乡景(观海、赏田园风光、村庄风貌),尝故乡海味,体故乡情(渔家乐、游风情街、赶集、养生垂钓、摘杨梅、烧烤、住民居民宿——村舍、客栈、田园景观房)。
4. 村域空间结构
村域规划结构在现状情况上进行性质上的提升,分为四大功能区块:主体功能区——包括居住组团、村委会、游客服务中心、集市、农副产品购买;乡村风情体验区——将部分闲置的公建和村民住宅做游客度假开发,改造为历史文化特色街、生态农庄、养生垂钓、烧烤等;农业种植区——种植经济作物,体现两山之间的田园风光;生态养殖区——设置渔家乐体验项目、观海点。
(二)村庄规划形态、结构、道路等的本土化体现
规划在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力求将山、水、绿地、村庄各项用地融为一体,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保持以自然村落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风貌,营造出滨海村落的特色形象。
从村庄现状情况和历史条件出发,将村庄规划为“一心,两轴,三片”。 “一心”为规划结构中心,“两轴”为交通轴和发展轴,“三片”为历史风情特色组团、居住组团和绿色农庄。
对泗长线墩岙塘段进行改线,避开村庄的生活性道路。村庄内部道路结构以现有路网为主,进行部分改造拓宽和贯通,完善道路系统,局部加建次要道路,形成有主有次的交通系统。
(三)建筑、绿化景观的本土化体现
1. 建筑改造与新建
对现状风貌较好、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要保留,建筑质量较好且布局整齐合理的住宅则保留,对于外墙较旧的建筑采用立面改造的形式进行整治。
首先立面改造注重统一风格,突出建筑本土化特点。其次丰富立面,增加立面的层次感。再次改善立面的虚实关系。
新建住宅应强调与原有建筑风貌的协调,尽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新建公共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和方便人的活动外,必须与村庄环境充分协调,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
2. 绿化景观设计
墩岙塘村绿地景观包括田园景观、山林种植景观、水系景观、居住组团内的绿化景观和村落景观五个方面。
村内景观节点利用现有的景观特色小品——井,紧紧围绕“饮水思源故乡情”的主题进行设计,体现井文化、海洋文化,加强参与性。
四、结束语
都市化的快节奏生活,工业化带来的城市污染,使得人们在闲暇时回归自然、亲近乡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使颇具乡村地域特色的村落能抓住此机遇绽放其迷人魅力,关键在于在规划中保持村庄的本土化特色,才能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福艳.美丽乡村安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村庄规划 土地规划 新农村建设 规划落地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 A
1 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背景
按照《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广州辖区内的1142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
为此,增城启动了新一轮的202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该项工作由增城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开展,各个镇街作为主体负责组织编制。这次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时间紧、数量大,对各级部门和编制单位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2 增城农村概况
2.1 自然村多,居民点分散
增城下辖7镇4街,共有284条行政村,1956条自然村,平均每平方公里村庄数为1.2个自然村,村庄总人口为598938人,平均每个村庄306人。农村居民点分布范围广,布局分散。
2.2 南北差异大
2.2.1 地形差异
增城地型多样,地势自北向南降低,依次可分为中低山谷地、丘陵河谷平原、冲积平原三种类型,各类型面积约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2.2.2 集聚差异
由于地形差异,进而形成集聚差异。北部山区村民集聚最为分散,自然村、合作社最多,集聚的姓氏也较多;南部最为集聚,自然村很少,甚至没有;中部的集聚程度在南北两者之间。
2.2.3 经济差异
增城南北差异非常明显,南部新塘镇一个镇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市的57.09%,石滩镇和中新镇同北部三镇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正果、小楼、派潭镇三个北部城镇,工农业总产值均不足全市的2%。从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来看,南部的新塘、石滩两镇与北部三镇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在大环境的差异下,个体收入也存在巨大差异。
2.2.4 城镇化差异
由于经济的巨大差异,使得城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南部新镇镇以其工业、服务业带动,城镇化率达到65.93%,中部的荔城街作为行政中心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城镇化程度也达到50.9%,其余镇街的城镇化水平则较低,北部三镇更是低于10%。
2.2.5 观念差异
由于地形、经济等的差异,造成了居民的观念差异,如:消费观念差异、认知能力差异、新思想接受能力差异、土地价值差异等等。
3 影响村庄规划落地的因素
3.1 村民建房问题影响村庄规划落地
目前,政府与农民都在关注同一个问题――“农村建房”。政府希望农民能“有序建房”,而农民希望能“合法建房”。如村庄规划能解决这个问题则能顺利落地,反之就不能落地。
3.2 利益冲突影响村庄规划落地
村庄规划建设项目是否涉及集体用地、个人用地和个人房屋,涉及到后村集体或政府能否妥善处理利益冲突,若能妥善处理则村庄规划能落地,反之则不能落地。
3.3 村民的参与度与认同度影响村庄规划落地
开展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是否绝大部分村民都清楚此项工作;村庄规划方案,是否让绝大部分村民看得懂并认同。这就是村民的参与度与认同度。仅有村干部参与和认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绝大部分村民知晓村庄规划(尤其是相关利益人),并尽量让其参与和认同。只有这样方能顺利落地。
3.4 村民的规划意识影响村庄规划落地
目前,村民的规划意识普遍低下,一般情况下不关心村庄规划,除非涉及其切身利益。为此,在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村干部和规划主管部门是否有意识地普及村民规划知识,提高村民规划意识。只有提高村民的规划意识,村庄规划方能长远落地。
4 新一轮村庄规划难落地的问题
4.1 村民不认同规划方案,造成村庄规划难落地
一是村民看不懂规划方案。因目前绝大部分村庄规划编制单位为外地设计单位,简单的调研不能从根本上理解本土农村的实际情况与本土农民的真正需求,以及不能从根本上理解本土文化和习俗。这样编制出来的规划方案村民看不懂,不认同,造成村庄规划难落地。
二是规划方案没有解决村民的实际需求。当前,绝大部分村民关注的是:“能否建房”、“在哪建房”、“何时能建房”等问题。而新一轮的村庄规划因用地问题基本上没有这项内容,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解决村民关注的实际需求,造成村民对规划置之不理,进而村庄规划难落地。
4.2 农村土地难整合等内部土地问题,造成村庄规划难落地
一是村社土地难整合、难置换。我们平时所说的村庄是指行政村,它是由若干合作社(生产队或自然村)联合而成的。合作社是最小的农村集体经济实体,掌握着农村的土地,是最具实权的经济实体。由于历史的原因,合作社均把本社支配的土地看成是固有的,不归行政村整合使用,也不与其他合作社置换使用。长期以来,形成了“只有本社的成员才有权支配使用本社的土地,其他社的成员无权使用”的根深蒂固思想。正是这种固有思想,使得每个合作社各自为营、互不兼容,使得农村土地难以集中统筹使用,造成村庄规划难落地。
二是土地分配遗留问题。目前,增城北部的镇街,分地到户,长期不作调配(30年或50年一调),致使私有观念产生,导致农民误认为现有土地是自家的,造成农民不肯舍弃小家利益成就公共利益。这样,当村庄规划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便进一步阻碍村庄规划落地。
4.3 农村建设用地不足等外部土地因素,造成村庄规划难落地
在目前的土地体制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但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远远满足不了城镇建设需求,致使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被调到城镇建设用地里,支援城镇建设。如此一来,农村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建设用地指标,造成规划新村无建设用地,村民建房基本属于“不符合土规的违法建设”。这样,因农村建设用地不足,造成村庄规划难落地。
4.4 缺乏规划意识和规划人才,造成村庄规划难落地
目前,农村普遍缺乏规划意识,村干部队伍规划人才缺失,镇街规划人才不足。这样,规划意识得不到提高,规划管理不到位,影响村庄规划落地。
5 关于推动村庄规划落地的思考与建议
5.1 结合增城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
要想顺利推动村庄规划落地,首先要确保村庄规划的质量及其可实施性,为此,需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设计单位要重视村庄规划。既要加强技术力量充实到编制队伍中,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对村庄规划工作负责。为此,建议从广州到增城,均要建立起对设计单位的管理,规定其调研时长和参编骨干数量,从编制源头抓起规划质量。
二是要分类规划。编制村庄规划首先要从各种差异入手,如:南中北的地形、经济和城镇化的差异;城边村、远郊村的区位差异;岭南与客家的文化差异;以及以农耕为主、旅游为主、工商为主的产业差异。根据各种差异,明确其发展地位,最后才开始规划设计工作。只有因地制宜的分类规划,方能提高其质量,确保其可实施。
三是各级规划主管部门要从辖区的农村实际出发,编制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引导和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2 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切实解决村民刚性建房问题
要想顺利推动村庄规划落地,第二个是要确保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合理解决农村的建房问题。为此,也需要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落实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在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中,为支持城镇化建设,部分农村的建设用地被调走,使得现有的房屋变成了“被违法”,甚至出现了整村的建设用地被调走,造成了农村无法“合法建设”。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用地挖潜、置换等方式,确保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推动村庄规划落地。
二是落实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没有用地指标,农村的建设都是不合法的。
三是引导村民“有序建房”、确保刚性建房“合法建设”。通过落实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村庄规划的方法,共同解决村民关注的“能否建房”、“在哪建房”、“何时能建房”等问题,进而实现政府对农村“有序建房”的目标。
5.3 建立农村整治补偿机制,化解利益冲突
对于推动村庄规划落地涉及到占用村民土地、拆除房屋等事项,各镇、村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合理的农村整治补偿办法。通过置换、调田、另行安置、一次性货币补偿等方式,确保相关村民利益,化解利益冲突,减小阻力,推动村庄规划落地。
5.4 提高村民参与度和认同度,推动农村内部解决土地整合问题
编制村庄规划,需确保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并应想方设法让广大村民参与到编制工作中。当村民是村庄规划的编制者的时候,村民已经是设计人员,其认同度就是100%了。那么,村庄内部的土地整合问题自然就由其内部解决了。
5.5 普及规划知识、提高规划意识、建设规划队伍
要推动村庄规划长远落地,规划意识和规划队伍是关键,为此,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普及规划知识。鼓励参编单位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向村干部、村民普及规划知识,介绍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提高规划意识,增加规划认同感,推动规划落地。
二是利用各种平台普及规划知识。充分利用电视、报纸、镇村宣传栏、海报等平台和介质,宣传、普及规划知识。
三是培育组建规划管理队伍。建议基层镇街充实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并培育组建村级规划管理队伍,逐步实行“规划师驻村”活动,让驻村规划师解答村民的规划、建房问题。充分发挥驻村规划师的知识宣传员、政策传达员和建设管理员的作用,推动村庄规划的长远落地。
5.6 打造典型,增加认同感,推动村庄规划落地
推动村庄规划落地不能单靠宣传发动,更重要的靠整治建设,打造典型。把村容村貌整治好,把基础设施完善好。将一个美丽宜居的村庄建设好呈现在村民眼前,用实例让村民看到“先规划后建设”带来的好处,增加村民对村庄规划的认同感,推动村庄规划落地。
综上,如上述六项工作如能同时实施,则各项工作均能相互相成、相互促进,进一步促进村庄规划的落地,从而使增城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