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保护

文化保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保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保护

文化保护范文第1篇

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精选篇】

1.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 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3. 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4. 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5. 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6. 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7. 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8. 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9.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0. 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11. 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12. 珍爱优良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13. 修身齐家有道,汶林学院传教。

14. 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15. 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16. 传播东方智慧,重塑中国精神。

17. 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8. 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9. 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20.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热门篇】

1. 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2. 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3.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4.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5.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6. 播传统文化,不再迷茫畅天下。

7. 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8. 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9. 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10. 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1.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1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13.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5. 保护古迹,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6. 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7. 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18.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9. 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20.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21. 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22.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23.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24.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25.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经典篇】

1. 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2.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4. 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5.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6.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8. 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

9. 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10. 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11.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2.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3.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14. 留下历史, 保护古迹。

15. 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16.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7. 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8.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9.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20. 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看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的人还看了:

1.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词

2.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词

3.保护文物古迹宣传标语有哪些

4.2017如何保护文物的警示语

文化保护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弱势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12-02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文化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人创造文化, 使世界有了人的意义。文化也创造人, 使人得以按人的意义去生存和发展。正是文化, 使人有了作为人的存在根基。人类的文化,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产物,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重要源泉。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现代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和强烈冲击,改变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世代相承的传统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的危险。

1 北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现实依据

北仑区建区时间虽不长,但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先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在北仑这片土地上生存、劳作、繁衍,创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绚烂文化。春秋战国、汉晋时期,移民迁入,人烟渐多。东汉时,灵峰已有佛国道场之称。唐宋以后,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密切,古阿育王寺(塔院)、瑞岩禅寺都有对外交往的记载。北宋庆历年间,王安石率众筑海塘、凿穿山碶,兴修水利,惠及黎民,自此,“宋塘明碶”遍及沿海各地。明清时期,抗击外敌入侵,留有烽火台、营垒、炮台等海防遗址。海港北仑,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孕育了北仑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我区西现共有80多个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舞蹈、民间曲艺、传统技艺、民间习俗等。这里流传着王安石、戚继光抗倭、乐涵先生、葛仙翁等美丽生动的传说;这里也有穿山造趺、梅山舞狮、沃家狮象窜、梅山舞龙等绚烂多姿的民间舞蹈;还有唱新闻、蛟川走书等极具乡土气息、风格独具民间曲艺;更有民间剪纸、漆绘、漆塑等别具匠心的民间美术和工艺……。这些林林总总,异彩纷呈的宝贵文化遗产,无一不是生存于这方土地的千千万万的北仑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祖祖辈辈北仑人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

但是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种弱势文化,亟待保护和挖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北仑大规模的开发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条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

2 北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在“文化强区”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北仑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区、乡镇(街道)两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对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相关的精神与经济权益的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2.1 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担当主角。非遗是属于世界的, 但非遗首先是属于国家的、地方的, 地方性是非遗的内在属性, 这决定了地方政府理应是非遗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北仑区地方政府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近几年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区政府不仅是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者,更是非遗保护的倡导者和实施者。依托于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相关文化部门的积极配合,我区掀起了非遗普查、保护、研究的。

2005年,我区开展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发掘、整理,2007年,又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并于2009年8月,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北仑卷)》共九本,全书约240万字。在普查的基础上,区政府先后于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公布了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阁、造趺、乐涵先生传说、纱船等36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项目被列为政府重点保护对象。北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分两批命名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唱新闻、造趺、水浒名拳、蛟川走书等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3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2 创新保护方法,促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样,同样对其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一项持续的、长期工作,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质,使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大量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如何更好地保护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为此,我区在促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积极尝试,创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让更多的群众在欣赏文化、感受艺术的同时,喜爱和接受传统文化艺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文化保护范文第3篇

这几年,西方的各类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每年圣诞节的前夕,各大店铺门口早早的就开始渲染浓浓的节日气氛:圣诞树、彩灯、装饰画……到处都是,街上到处有人派送圣诞礼品,各种各样的贺卡满天飞。狂欢夜的街上更是热闹非凡,好一派节日的气氛。到了2月14日情人节,到处都是卖玫瑰花的,尽管价钱高得惊人,却依然生意兴隆。愚人节,一不小心就会落入玩笑陷阱……

我们的传统节日呢?别说重阳节、清明节被我们抛于脑后,就连端午节、中秋节,有时大人们不提醒,我们都记不起来呢。春节倒是热闹一些,但听老人们说,也无法和以前相比,特别在年青人中,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我不是说不能接受外来节日,但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啊。前些日子令国人不爽的是韩国申遗成功,正是我们没有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后果,端午节本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千多年前传到了韩国,结果被韩国换了个名叫“江陵端午祭”,拿去申遗,居然还成功了。恐怕听到这消息的每个中国人都会愤愤不平,但是我们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产权而被别人拿去注册?看来该反省的是我们自己。

不仅节日,中国的其他传统文化也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虽然我们有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但有的却正在自己故乡的土地上慢慢消失。

曾经看到电视里报道:有一位老中医,掌握着一种快要失传的中医术,却苦于无人继承。好不容易找到了满意的徒弟,谁知刚学了不久,这徒弟却认为西医受重视,赚钱多,就转而去学西医了。老中医十分痛心,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我认为这个徒弟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拯救一种濒临消失的中国文化!

近些年来,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一代,把传统文化看成是陈规陋习,觉得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诚然,许多外来文化是优秀的、先进的,但我们并不应该因此忘记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的根。这毕竟是我们自己的文明,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中华文明,它需要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重视。“韩国申遗事件”就是对我们的警醒:传统文化需要保护,需要珍惜。

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愿中国传统文化一路走好!

文化保护范文第4篇

由于战争、殖民等特殊历史原因,韩国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满目疮痍、残损稀疏,以星星点点的面貌散落于韩国大地。观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馆藏陈列便可说明这一点。为此,韩国的历史文化遗物界定大约为距今50年,也就是说,凡是有50年历史的事物,都可以定为有保护研究价值的历史遗物。如果以这个文化遗产界定时间为准,可以说韩国到处都是历史遗物了。而有几百年历史的遗物就越显珍贵。韩国的遗物档案整理工作十分成熟,所有历史文化遗物都记录在册,并予以重视和保护。

在韩国各地可以看到许多标有“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景区,究其历史,观其遗物规模、形制,似乎不足为奇。然而,韩国人却认认真真地珍惜着自己的遗物,并整理研究公示于众。民族意识的彰显,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共识与自觉,给人以强烈地震撼和感动。

积少成多,集腋为裘,在一个处处有历史遗物标示的国家,足以让外国人驻足观看,足以培养韩国后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也足以提示世界朝鲜半岛文化之重。

而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一铲子挖下去没准就会碰到少说几百年历史的遗物。其地下出土文物,从质量到数量都极其珍贵可观并有文化研究价值。这些的确令人自豪,可以形容为遍地“珍宝”。然而,“珍宝”多得到处都是的时候,似乎便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丢失几个也不在话下。进入博物馆的文物自然是幸运的,而被文物贩子贩卖的遗物数不胜数。最痛心的是,有些中国人并不在乎文化遗产的流失与被盗取,反而自欺欺人地:“这样的东西,咱们有的是!”照此道理,再多的“珍宝”也是禁不住丢弃的吧?

别人因为缺少,才在拼命地捡拾,而我们因为拥有,又在毫不吝惜地丢弃,“珍宝”再多也会有丢尽的一天!

韩国布刷

2005年8月,刚到韩国的第二天,在梨花女子大学美术学院李教授的工作室中见到过一把他珍惜收藏的大刷子,凭直觉我认为是一种民俗用品,但李教授也说不清它的真正用途,只是凭着艺术家对造型美观的直觉才收藏的。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此物属于我研究的范围,我反复观看此物,并辨别其用途,从它的使用痕迹上首先否定了它是炊具,因为没有侧面的使用磨损痕迹。其次怀疑是否是印刷工具,但没有染料的使用痕迹。制作刷子的材料更是令我难以辨认,似草非草,似树非树,分辨不出是何等植物,更分辨不出是植物的哪一部分。从此,那把大刷子像一个谜语一直在我心里牵挂。

2005年秋,由韩国成均馆大学博士生陪同参观了“韩国稻草博物馆”,见到展品中陈列有此物,说明文字解释为韩国传统纺织疏经上浆工具。因为没有具体工艺技术的图片配合,还是不太理解此物。在韩国各地参观的各类民俗馆中也都陈列有此物,并都挂在传统民居厨房灶台旁的柱子上,很容易使人联想为厨房炊具。

之后,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图书室与梨花女子大学图书馆中,我终于查阅到此物的正确信息,并在考察韩国古玩市场时不惜以重金购得一把品相相当完好的韩国“布刷”。2005年底,笔者于东大门旧货市场,经过协商购得布刷一把,市价35000韩元。经过多方请教,特别是请教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再结合所掌握的文字资料,写出一个小小的韩国传统民间纺织用品考察报告,结束了对此物的考察。

刷子的正确名称为“布刷”,其形制多样,只韩国江原道一带的布刷就有大、中、小3种不同的形制。估计韩国其他地方布刷的形制还会有所不同。

制作布刷的材料很特殊,是江原道一带山上一种齐腰高的草,当地人称之为“刷草”。 在秋天采制其根,利用草根作原料,将草根洗净、晒干、梳理顺直,抓住一头再用布或藤条等材料缠绕绑扎制作成布刷。

布刷是用于传统麻、棉纺织工艺中疏经上浆工序的特有工具。为了使经线整齐、通顺、挺直而便于纺织,要在整理经线时梳理通顺并上浆水。上浆时,经线下燃一炭火盆或炭火堆,以便使上过浆的经线快速烘干。这样处理后的经线挺括舒展,易于上机纺织,织出的布匹也美观挺括耐用。

据韩国图书文字记载,过去,此工具的制作者多为四处流浪的乞丐,他们多以制作布刷换取食物以维持生存。从刷子的制作形式来看,需要有很大的力量与熟练的技巧,估计制作者应为男性。

从收集的图片来看,此工具的使用者多为女性。因为女性是纺织工艺的主导者。此物还用于日常的服装上浆,如韩国传统服装领口的上浆等,但也不排除男性用其梳理牲畜的皮毛。

在我收藏的韩国布刷上,残留有许多麻、棉线头。嗅之有强烈的炭火味道,藤把上有明显的浆糊残留。这些实物残存更证实了文字记载的准确。从我收藏的布刷品相来看,其使用者为勤劳能干并人品端庄的女性。因为此工具使用痕迹端正,说明使用者在此工序中没有不良毛病,动作平直均匀,因此工具使用得平衡端正。工具的保存也相当完好。

在韩国,传统布刷已成为文物级别的遗物被广泛重视,因此,才有了进入博物馆、民俗村的现象。布刷逐渐消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传统纺织技术在民间的消退、制作人(工匠)的稀少、技术的消亡,以及制作布刷的材料稀缺等。“无用则退,无用而亡”的规律是不可阻挡的。然而,在韩国如布刷这样小小的民间传统纺织工具却被收藏进入博物馆,并有相应的文字图书记录,加之布刷在韩国文物市场上不断攀升的价格,已经构成了人们对布刷的重视与收藏的基础。

目前,韩国传统纺织工艺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庆典、旅游等多种形式聚集人气,展演技艺,为人们提供了传统纺织技艺的实践机会。传承技艺,观赏产品,宣传文化已成为固定的地方特色庆典。在这种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相信布刷这种传统纺织工具不会消失。

韩国“竹夫人”

在韩国各地的民俗村以及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一种被称之为“竹夫人”的夏季传统纳凉卧具。“竹夫人”用竹子编制而成,有大大的透气网眼,中空而结实,富有弹性。人在盛夏抱其睡卧以达舒适。其尺寸大小有别,但都为圆柱形,很符合器物人体功学的设计尺度。

此物在韩国被称之为特有的韩国传统民俗用品,在各地旅游市场上可以见到其踪影,售价不菲。目前,由于物质科技的发达,电扇、空调的诞生,韩国人也早已不使用“竹夫人”避暑纳凉了。“竹夫人”也成了历史遗物,被展示在博物馆和民俗村中。

我很喜欢“竹夫人”这个名字,也喜欢其竹编制造工艺和其优美的造型。问过许多中国人都说目前没有见到中国人使用此物,我很想知道中国历史上是否也有此物,是否有过普及时期。

在韩国水源民俗村,我购买了一个大号的“竹夫人”。由于是在冬天,一路抱着“竹夫人”乘地铁回家,引起不少韩国人侧目。在候车时,抱着“竹夫人”细看,意外发现在“竹夫人”内侧不显眼的地方,贴着一个小小的标签,上注“Made in China”。这使我大为困惑,是中国的东西来到了韩国,还是韩国的东西在中国加工?这更加促使我探究“竹夫人”的“身世”。

上因特网,用“谷歌”很容易查询到有关“竹夫人”的中国信息。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竹夫人”的故事和诗歌,可见“竹夫人”是古代中国南方夏季比较普及的日常用品。北方人可以用扇子除去酷暑的干热,而在闷热潮湿的南方,抱个“竹夫人”睡觉却很舒适。然而,随着现代冷气设备的发展,“竹夫人”已经在生活中被遗弃。而韩国却将“竹夫人”奉为传统民俗遗物,请进博物馆展示于众。

目前,韩国出售的“竹夫人”90%为“中国制造”。在中国制造费用低廉,而“竹夫人”目前在中国没有使用市场,韩国在中国订样加工,再运回韩国作为民俗工艺品出售。我大叫冤枉,在韩国购得了中国制造的“竹夫人”,又花运费将她们运回了中国。可见两国人对民俗传统工艺的不同态度。

中国古代有关“竹夫人”的文字,最著名的有北宋文人苏轼的《送竹几与谢秀才》中的诗句:“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北宋文人黄庭坚的《竹夫人诗》:“侬理四弦风拂席,昭华云弄月浸床。我无红袖添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诗中“青奴”是“竹夫人”的别称。南宋文人陆游《初夏幽居》中也有“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的诗句。名著《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有薛宝钗诗谜:“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即为“竹夫人”。

在中国民间也有许多有关“竹夫人”的俗语,如:“冬守汤婆子,夏拥竹夫人”等。

“竹夫人”又称竹女、竹妻、竹膝、竹几、竹姬、竹妃、青奴、百花娘子等。

中国南方各省都有使用“竹夫人”的习俗,中国台湾也有此俗,并至今在民间应用,只不过称之为“竹抱枕”。这种古老的纳凉卧具在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应用。

目前,中国南方的浙江、安徽、湖南等地许多竹木加工厂有“竹夫人”的定制产品。除了少数本地人使用外,大量出口东南亚以及日本、韩国等地。2006年浙江一县竹制加工,仅出口韩国定制的“竹夫人”就有两千多只,每只加工费只有10元。但是,中国人却没有把“竹夫人”作为自己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加以重视。我到各地考察时,没有见过此物,询问过许多南方朋友也没有得到有关“竹夫人”的肯定回答。显然“竹夫人”在中国当代生活中失去了地位,并被人们遗忘。

通过一个小小的民俗卧具“竹夫人”,我看到同样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中的中韩两国人民,对已经失去实用功能的传统工艺品的不同态度。“无用则退”的确是事物的自然规律,但对传统民俗工艺品如何扩展其所“用”,倒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可以想象,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在“无用则退”的自然淘汰规律中,中国丢失的又何止一个“竹夫人”。

韩国民画

2005年刚到韩国,在首尔仁寺洞一家艺术品商店橱窗里,我突然看到一幅装裱整齐的韩国绘画。画中一只大猫蹲卧、面带微笑、憨态可掬,画面构图简练,色彩质朴。我不禁脱口而出“这只大猫太可爱了。”话一出口,立即被同行的华侨老先生笑话:“这哪里是大猫,是韩国的老虎呀。韩国的老虎不像中国的老虎那样凶猛吓人,而是温柔可爱的。”听了老先生的话,我还是对着画面愣了半天。在我眼中韩国的老虎仍然是一只可爱的“大猫”。自此,我开始接触了韩国的民间绘画,韩国学者称之为“民画”的艺术。

在韩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我对韩国民画特别关注,并与中国民间绘画作了对照比较,得出韩国民间绘画追求“纯朴自然、稚拙风趣”之特点。

韩国传统绘画在形式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国文人画为样式的所谓纯艺术欣赏、笔墨技巧高超、作者有较高文化造诣的文人画;另一类是实用性很强、绘画技巧简朴、作者社会地位低微的民间绘画。韩国的民间绘画和中国的年画、民间绘画的功能相近,都是民间百姓为了装饰生活空间,或根据风俗习惯、绘制而成的实用性绘画。

韩国民画经过长期的本土化发展、改造、创新、定型,形成了特有的朝鲜民画艺术风格。18世纪朝鲜时代后期,民画已在百姓的生活中蔚然成风。这种特殊的绘画以其特有的谐谑性造型特征,反映了韩民族老百姓普遍的审美情趣。

韩国民画多数不落作者姓名。其作者一种是被称为“过客”的画匠,他们从一个村庄流动到另一个村庄,为人绘制家里所需的绘画作品。他们绝大多数是技艺幼稚的农民画匠,但也不乏一些绘画技艺高超,未能跻身于宫廷画师之列的受过专门绘画训练的画家。

第二种是画僧。这是在绘画大师门下接受过严格绘画训练的富有才能的僧人,出师后成为专业画僧,为特定的寺庙绘制各种佛像。未能出师的,往往成为游走画僧,从一个寺院到另一个寺院,依靠为寺院画壁画或单幅佛像画为生。他们也有可能是民画的作者。

第三种是宫廷画师。就社会地位而言,宫廷画师在韩国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地位。人们往往以为这些人只画古典风格、文人风格的绘画作品,其实他们也绘制装饰宫殿的装饰绘画,只不过其绘画活动在宫廷中而已。宫殿中王位后面的大型屏风背景画就多出自他们之手。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宫廷大殿王位后面的大型屏风背景画,多数为象征着国家疆土与王室权力的《日月五岳图》和祈求长生吉瑞的《十长生图》等,这样的宫廷装饰绘画在韩国同样被列为民画之范畴。

因此,在韩国的宫廷、寺院、萨满神堂、妓生茶室、祭祀场所和私人住宅里都能找到民画的存在。在民间,常见的是贴在大门上的镇邪虎门画、贮藏室房门上贴着的“狗”、 卧室的墙上悬挂供人欣赏的花卉鸟兽及可爱孩童的条幅。这些都与中国民间绘画的使用情况相同。韩国民画内容反映出韩民族对自然的憧憬,对健康长寿、生活幸福和防御邪恶的天然朴素愿望,也可以看作为世人普遍求吉愿望的韩国式表达。正是这种朴素的心愿,导致韩国民画艺术风格上的朴素特征。

韩国同中国一样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使用农历的国家,民画在一年四季的传统习俗中都有与之相呼应的作品。如阴历正月初一、立春、五月初五等,会有专门要张贴的民画。从历史记载和保存下来的民画可以看出,这类民画绝大部分象征着吉祥、长寿、幸运,以及各种镇邪守护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民画具有精神上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普通民画的制作大都为简单的木刻印刷品,极少有手绘作品出现。其画面特点为:构图单纯,造型简练,形象随意风趣,色彩单调,内容诙谐幽默、极富情趣性。在简单的木刻版上涂以墨色,铺以低廉价格的白色纸张印制,以墨色线条为主要造型,在色彩上只是简单的黑白色,很少赋予其他色彩。一块木版可以多次印刷,其作品形式简单,价格低廉,不加装裱,直接张贴于民宅大门及建筑物上,是韩国老百姓经济上可以承受,精神上获得满足的大众化艺术商品。

在我见过的韩国民画作品中,印象最深、造型最突出、数量最多的是以“虎”造型为主题的民画,以及以儒学精神为主题的屏风画。

以“虎”造型为题材的民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以一种温顺可爱、憨态可掬之虎的形象出现的。虽然大多张贴在庭院或居室的大门上,有些手绘作品悬挂在居室的墙壁上,有镇宅避邪驱恶之意义,但没有一只“虎”为凶恶之相。这与中国年画中威猛的镇宅虎有所不同。在以“虎”造型为题材的韩国民画中,还有许多诙谐有趣的画面,如《鹰虎图》、《鹊虎图》、《虎兔图》、《虎符图》等等。

虎在朝鲜半岛广泛栖息。韩国人自古认为,老虎是万兽之王,百姓对其加以神性化,并敬畏崇拜。韩国是一个多山国家,韩国国土面积的70%以上是高山和丘陵。韩国人自古敬重山神,老虎被认为是山神的代表。韩国李朝末期学者朴趾源在其所作的《虎叱》中是这样描写老虎的:“老虎善良而神圣,美丽而善战,仁慈而守孝道,有智慧且善良,行动憨厚而敏捷,猛烈且凶悍,天下没有能够与之相匹敌的动物。”可以说韩国人对老虎的理解达到了极为细致的程度,并赋予人性化的优秀品德。在韩国,有关老虎的民间故事也非常普及,虎往往还是对小男孩的爱称,虎被认为是韩民族的精神象征。1988年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也是一只可爱的小老虎。

韩国民画中的《鹊虎图》,大多以喜鹊站在高高的松树枝上叽喳叫嚷,老虎在树下蹲坐观望为构图。这时的喜鹊是城隍神的代表,老虎是山神的代表。他们都具有避邪扼恶的作用。春节的早晨,人们会将这样内容的民画贴在大门上或墙上,以求神灵的保佑,祈求平安。

《虎兔图》的内容更有诙谐性,强壮凶猛的山神老虎与诡计多端的兔子狭路相逢,狡诈的兔子使尽阿谀奉承之术,一杆长长的旱烟杆殷勤地送到老虎嘴中,此时的兽中之王变得呆傻憨厚,而兔子却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儿。画面用拟人化的方式表现了智慧与力量的对峙,反映了韩国人幽默谐谑的美学观。

在韩国民画的虎图中,也有老虎与巫术符咒组合在一起的画面,这可以理解为萨满教巫术结合山神虎而融合应用的实例。

在韩国春节期间,我看到各地民俗村民居大门上都张贴上了此类民画。在朴素的木质大门板上,除了贴有木版印制的传统民画外,还会有一些单体的汉字出现。如:“虎”等字。同样是在白色的纸张上书写大大的墨字,黑白两色,既简单又质朴,与朴素的民画风格相融一体。

另一类民画体现在韩国传统高、中档建筑中。此类民画大多有一定绘画技巧,是色彩浓重的手绘单幅画,其中包括带有儒家精神及王室使用的室内屏风画。此类民画大多装饰于家境较好的人家,特别是男子读书的书房,大多装饰儒学书卷内容的屏风画。客厅中装饰有儒学精神的警句书法以及相似内容的民画,相对于木版印刷的民画要精细许多。大多为民间画匠手工绘制,造型相对严谨、赋彩浓重、价格较贵。当今,作为博物馆藏品展出。有收藏价值的民画多为此类。

屏风民画中,运用最多的题材是具有儒学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宣扬三纲五常的《文字图》、《孝悌图》和鼓励勤奋读书、进取功名的《册架图》。

“仁、义、礼、智、信”屏风民画大多以变化的汉字书法来完成,其形式特殊而美观,在汉字书法中所用之花鸟虫鱼造型既符合文字之内涵,又有视觉愉悦之功效,大大的汉字在被灵活巧妙的装饰化后,具有文化内涵与美学意义的双重效果。

《册架图》多以勤奋读书、进取功名必须使用的工具组合在一起的画面出现,其内容有古装书籍、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配以书房所用之各种道具,笔筒、纸筒、墨盒、印章、眼镜、烟袋、花卉、鲜果等等,书卷气十足。《册架图》在构图上多为以书架、书阁为主体,以上提到的物品有规律地摆放其上,整个画面虽规整有序,但在花卉、果物等穿插调解下,画面又不失灵活。《册架图》为读书人创造出一个优雅安静,适合学习的好环境。此类屏风民画,既是对书房环境的装饰,又是激励读书人奋取功名的励志图,是宣扬儒学精神的物化体现。

屏风民画大都为手绘的单幅画,其构图讲究、色彩浓重,但又以庄重典雅的深沉色为主。一方面庄重的色彩能为读书之人平静心态、收敛情绪;另一方面,这种色彩也体现出儒学中庸平和之精神。目前,在韩国所能收集到的屏风民画大多已进入博物馆,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中就有保存完好的屏风民画为公众展示。

在韩国民画的各种形式中,无论哪一种形式,所描绘的都是百姓的普通生活,画法则往往有悖于常规和正统水墨画的笔法,多以单线平涂为主,色彩也是较单纯的自然色。然而,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成就了韩国民画纯朴自然之风。

韩国民画代表了韩国人对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韩国式的幽默、讽刺和幻觉。在内涵上反映了古老的万物有灵观念,在形式上又有其天真稚气的特性。这一切都体现出韩民族对世界万物与自然规律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韩民族的民族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韩国传统民画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虽然已经渐渐离人们远去,但韩国民画的艺术价值却被现代人越发重视,这也可以理解为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对韩民族崇尚质朴自然审美观的肯定。

2006年夏季,韩国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以韩国民画为主题的特别展览,我受邀参观。丰富的韩国民画令我大饱眼福,同时我也就韩国民画和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专家、展览策划者进行了学术上的探讨。韩国学者赵正来先生的学术论文《韩国传统民画的艺术审美特征研究》对我理解韩国民画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在中国北京韩国文化院又特邀我参加“韩国民画”展览开幕式,许多精美的韩国民画原作在北京展出。韩国民画如此受到重视的确是韩国艺术史上的幸事。

文化保护范文第5篇

关键字:澄城尧头窑民间艺术遗产保护文化传播

引言

公元2003年,对于地处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南侧山区的一个小镇来说是遗憾的一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民窑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澄城尧头窑结束了那曾经的辉煌。自宋代以来燃烧了近千余年的窑火在这一刻熄灭。

一、悠久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尧头镇位于关中东部的澄城县西南,与白水、蒲城两县接邻。通过现存的遗迹推断,历史上关中东部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正是以尧头镇为中心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原以瓷窑密集为由名为“窑头镇”,后因古圣之“尧”与“窑”同音,而最终将这个被赋予浓厚文化内涵的称谓留传至今。而关于尧头窑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朝县志,澄城“瓷砂始于唐”。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尧头镇的烧瓷业已发展到兴盛阶段,民国十五年《澄城县志》记述,“境内工艺不兴,无他特产。著名者惟长润镇(尧头)之瓷器砂器,余皆寻常日用之物……旧有40余家,民国十五年时有20余家,每年共出30余窑”,当时的出产数为“每窑约三十余串,每年约售钱万余串”。由于长期以来这个大型民窑不为古陶瓷研究界所知,从未列入中国陶瓷史。尧头窑场的历史也就无人考证了。值得欣喜的是据当地人称,在现在的挖掘中发现了更早的年号和人名,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虽然这些资料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由此发现尧头窑历史的古老也可见一斑,同样它在民间艺术的挖掘及考古学的研究中也是具有相当价值的。

作为纯正的民间艺术,尧头窑体现了最本源的文化。“秋收不秋收,等到五月二十六,此日只要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流传至今的民谣表达了旧时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及尧头陶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同时也证明了尧头窑曾经的辉煌及在历史的演变中所承载的不只是简单的烧制这一工作程序,而已经被人们逐渐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人文精神。

尧头窑的陶瓷以民用粗瓷见长,较同期的官窑产品少了些许的精细与考究。这种来自民间的手工艺人更能随心所欲的表现出最底层百姓生活的淳朴之美。于是粗犷的线条、夸张的造型、酣畅的笔墨行走于泥土与火焰之间,创造出今天这一个个洒脱随意、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他们是简单的容器或量器还不如说它们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朴素生活态度的写照。

初识尧头陶瓷,无论是粗瓷还是青花瓷,给人印象最强烈的是它的朴实与豪放。素有“纯正的土瓷、地道的黑珍珠”美誉的尧头陶瓷以其简洁无华的造型、一黑到底的纯粹、信手勾画的随意给人的直观感受令许多精细彩瓷黯然失色。正如中国画那简明的黑白对比,单纯却不失稳重,富于装饰的纹样吸收了了民间剪纸、木版年画的诸多艺术元素,或惟妙惟肖,或酣畅淋漓,夸张变形却不娇柔做作,生活中一花一木,憧憬中的一点一滴都从艺人的心中化做一把把刻刀留在了这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尧头陶瓷上。这种心中之美的自然流露也正是尧头陶瓷的魅力所在。并且正因为此些尧头窑才有了其独有的文化地位及价值。

二、尧头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对比往日的辉煌,尧头窑在岁月的磨砺中日渐衰退,昔日的古窑遗址寂寞的长眠于残瓷瓦砾之中。特有的地理环境尽管提供了储备丰厚的矿产资源,却也乏力于这一宝贵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更让人担忧的是尧头陶瓷这种“民间创作”赖以传播和生存的民间艺人的现状正处于一个不容乐观的状态,老一辈艺人渐行渐远,年轻一带青黄不接。如果继续现状,相信不久我们将会从真正意义上失去这可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在我们这一代让流传千年的工艺停止,那么后人对这段文化的记忆就只能凝固在现存的物品之上了。它们将不再延续和增加,结果只有遗憾的失去……

设想如果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的尧头陶瓷就这样消亡,失去的将是一种文化环境,而这种文化环境的所有者并非个人,而是整个民族甚至是世界。

为了不再有更多的遗憾出现,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让人欣慰的是为了抢救这一独具魅力的尧头窑陶瓷文化,澄城县人民政府及当地文化部门已结合专家意见,实施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

成立保护小组,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深入技术研究,组织有关各方面管理。

(一)积极征集散落在民间的陶瓷器。

(二)筹建澄城尧头陶瓷博物馆及其辅助设施。

(三)对陶瓷艺人的保护以及对传承发展所做的积极的工作。

(四)对古窑址的保护及阶段性复原。

、尧头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讨与对策

我们对尧头陶瓷文化进行挽救,目的是更好的保护。而保护的最终目的又是让这种文化能够得以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澄城尧头窑,了解澄城尧头文化。

(一)明确的目标与准确的定位

为了能使这些保护工作顺利的进行,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恰当的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陶瓷业的发展又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每一件陶瓷艺术品上都会或多或少的留下历史的印记。如果说越窑的秘色瓷以其高贵稀有而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的话,澄城尧头陶瓷则更多的体现的是民间生活,是地道的本土文化的代表。每一件颇具实用价值的器物上都显示出淳朴的平民气质。对于千年植根于这片黄天厚土上的尧头陶瓷来说,这无疑是最让人动容并倍感亲切的亮点。准确的定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众所周知的意大利就是以“旧”为主调,展开宣传并发展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他们借助陈旧的格调来诉说往日的辉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根据自身特点来定位,抓住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借“遗产”概念的拓展,让“古代珍品”不再成为博物馆或个人收藏的专利,提升具有审美、教育、研究和反映文化生活特性等多方面价值的文化识别性。

(二)方法与形式

根据明确的目标与准确的定位,就可以打造出相应的建设模式。包括全程的宣传,博物馆的建设规模及风格,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尧头陶瓷为原点辐射出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带动澄城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我们以文化的传播带动经济,随着经济的增长来达到保证文化生存的目的,而生存的意义又在于让文化更好的传播。

(1)定位准确及有特色的传播方式

保护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之上,了解的途径不外乎看、听、感受。毋庸质疑首先需要的是宣传的推介,宣传活动应本着遵循发展规划,分阶段、立体化的进行。同时对宣传媒体和形式的选择也应建立在对自身特色的挖掘之上,力求将宣传做实做透。可以以“千年不息”“古陶文化”“原生态特质”为切入点展开宣传。并且强调宣传、传播的趣味性以及与老百姓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量增容(参与式博物馆、自制陶瓷纪念品等),只有特色定位的宣传才会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由此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特色博物馆

①专而精、多元化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能够满足大众“看”的需求就非博物馆莫数了。博物馆是人们为了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而创造出的一种形式。而且随着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博物馆的形式正愈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征集的尧头古陶瓷现状来分析,澄城尧头窑博物馆的建设比较适合定位在一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并具有互动及参与性的精品型专题博物馆上。虽然从馆社、藏品等方面无法与许多大型馆相侔,但正如我们熟知的西安碑林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英国的伦敦玩具和模型博物馆等均是口碑效益不错的专题博物馆。合理的利用小而专的特色,对本地区的文化展开具体深入的挖掘与研究,尽可能的展示地方特色,张扬个性,力求给观者传递出全面、生动并具有强烈地域性的文化信息。小型博物馆还具有便于优化参观效果的特点,更容易为观众营造轻松愉快的参观氛围。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可看性”,好的展示会带给人精神上美的享受,同时再能加入一些演示,甚至还能边“看”边“动手”,观者从中能品尝到一种新的感觉,获得一番新的体验,“交互式”的展示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展品与观众隔阂。“制作性”作为陶瓷类博物馆的特色又正好满足了公众的参与性、用手和心去感受陶瓷的制作过程也许对于尧头陶瓷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原汁原味的制作流程中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陶瓷艺术的制作美感而且可以更容易触摸到历史的痕迹。多元化的展示不仅能把博物馆与公众联结在一起,还能使观众从中获得一种“内隐记忆”,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②教育功能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很重要的一项社会意义,同时又是很好的传播及保护手段。与各类院校及教育机构联合,成为教学基地辅助学校的教育活动以及开展服务社会的教育活动(陶瓷、历史等)。做到从人入手,从下一代入手,真正作到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

③社会活动

人性化服务也是当今博物馆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强调与社会构建起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将以往的关注点从“物”(藏品)上转移到对“人”的关心上。让博物馆主动介入社会,在展示的基础上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说巡展、讲座、学术交流、相关的表演以及培训等。拉近与人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拓展目标接受群,让尧头窑这种文化有机的溶入生活,自然的渗透于观者的感受之中。

(3)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

要完整的了解地道的尧头陶瓷文化,方圆五里的古窑遗址是必看的。只有当你面对那满目苍凉的残垣断壁和参差错落的古旧瓷窑时,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简朴中蕴涵的深邃,感受到深根于黄土的北方文化。窑场作为陶瓷的诞生地带给人们的是更为真切的感受,身临其境地更全面客观的了解尧头陶瓷,了解尧头文化,所以对窑址完整的保护和对始建于元代的“窑神庙”的恢复是完善澄城尧头窑整体文化形象的重要工作。

(4)陶瓷产品

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产品是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技艺的最终体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尧头陶瓷夕日的功能性已不再成为优势,扬长避短,就其文化价值的开发,在民俗文化、地域个性、历史底蕴等方面做文章。通过大力的宣传与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其文化价值与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开发旅游纪念品、精品收藏、复原古陶烧制流程,发展复仿制、定制等各种渠道,把握原生态的特质,避免成为机械复制的工业品。

(5)后继有人

尧头窑陶瓷文化作为一种“民间创作”在其传播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人”。任何民间手工艺都是靠人来传播和传承的,同样,尧头陶瓷也不例外,它的生存与保护需要解决“人”的问题,脱离了这些手工艺人,技艺就成了最终作品。技术的传承要通过老一辈艺人的传、帮、带来促进新生力量的形成。而目前的手工艺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完全是由于开发保护不善造成的。相信随着宣传、保护以及开发的阶段化、立体化展开“人”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为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四、展望未来

陶瓷作为一种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澄城尧头陶瓷以其悠久的烧造历史、丰富的品种和特有的平民气质代表着千年不熄的黄河文化。但是对文化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对艺术的学习和研究之上,本文旨在对澄城尧头文化的保护、利用以及开发上做出一些探索,希望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澄城尧头陶瓷,了解澄城尧头文化,将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澄城县志》

<2>《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