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数学月考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范文第1篇

一、调研目的:

为了真正掌握XX中学2013届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X月27日至X月30,我真对高一12各班,622名学生的四次月考数学成绩进行了调研,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和了解,并对成绩进行了细致的数据分析、表格整理,此外还有和高一年级八名数学教师进行座谈沟通进一步了解当代学生学习数学所呈现的特点,形成本次调研报告。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研对象

(1)XX中学高一622名学生四次月考数学成绩分析。并随机抽取班级进行详细分析。

(2)针对全体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看法及自身成绩,学习方法等方面。

(3)抽取高一七班学生每人进行了谈话,了解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与看法。

(4)高一8名数学教师针对每个班级学数学的情况。

2、调研方式:调研问卷,成绩查询分析

三、调研内容及调研结果分析:

(一)学生成绩调研及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1、根据新中分班情况,四次月考中数学成绩进行多方面比较,首先是在几类班级中的比较,领军班四次平均分均在100-110之间,重点班平均分在70-80之间,而平行班集中在40-50分,及格率不足90%,差距较大,学生整体数学成绩有待提高。

2、然后是个人成绩的四次月考学生的成绩变化比较,整体看来增长率不高,学生进步幅度基本无较大变化,个别学生进步较大300名左右,但是也有退步较大的。

3、参与问卷调研的,在数学教学课堂上,57.5%的学生大部分内容都能够听懂,37.5%的学生都听不懂,一些学生认为数学老师讲课能够放慢语速。

4、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38%的学生愿意向任课老师寻求帮助,其次是向同学寻求。而剩余的32%则认为会视情况而定。

(二)与学生座谈调研结果分析

1、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薄弱,导致没有数学兴趣

2、36%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候的课堂纪律也会影响到数学成绩

3、数学较难,理解耗费时间长,作业效率低,课上掌握较少,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也是成绩较差的原因。

4、部分学生课上难以集中精力,课下练习较少,不敢问题。

5、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举一反三。

(三)与数学任课教师座谈调研结果分析

几位任课教师都认为学生数学成绩较低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1、在12个班中,领军班1班和重点班2、3、4班数学成绩较好,而在平行班中的学生对成绩不是很重视,学习成绩较差,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程度不一。

2、对于学科本身而言,数学的理论性较强,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心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

3、对于教师而言,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或许部分学生无法适应。

4、被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5、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6、不重视基础,好高骛远。

四、调研总结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范文第2篇

一、指导学生科学预习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没有预习的习惯,只是上课时一味听老师讲解,然后课后根据老师讲解的例子加以模仿练习,就能够考出挺不错的成绩。上高中后,保持原有的学习方式,认为预习可有可无,即使预习也是简单地阅读一遍课本,然后就开始听课。月考之后,面对自己的成绩,感到空前的失败,惊慌失措,痛苦不堪。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大都以形象、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高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就一下子接触到抽象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运算语言等,学生难以适应。同时,每一堂课的内容在“量”上也急剧增长,很多学生无法接受并消化。因此,课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首先应该粗读课本,大概了解本节课要上的内容。其次要细读,认真阅读本节课的重要概念、重要公式、重要法则等,最好做到熟记。对于在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要做好摘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评,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中用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旧知识,要进行补缺补漏,以减少听课的困难,提高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督落实,让他们能够长期坚持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科学听课

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服务的。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越,在能力要求、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内容,听课质量的高低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听课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有时候很认真听,有时候不听也行,而且往往无法集中精力从头听到尾,由于初中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考试成绩还过得去。但是,高中数学较深奥,知识内容之间联系紧密,一旦哪一节课的内容没掌握好,便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因此,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分轻重,都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课时要反复强调,要求学生提高听课的韧性,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地听好45分钟,提高听课效率。指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老师对知识讲解的过程,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便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认真听好老师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分析,特别是自己在预习中记下来的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听好老师对例题的讲解思路及所用到的思想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听好老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以丰富自己的解题手段和解题技巧;要勤于思考,多动脑筋,特别是一个题目解完后,要进行及时反思、总结,提炼方法与技巧,达到“解一题会一片”的效果,以摆脱题海之苦,有效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三、指导学生科学笔记

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做好笔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只听不记,有些学生却只记不听,这些不良的听课习惯都不可能达到好的听课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记笔记,记笔记就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所以,记笔记要服从认真听课,在适当的时候记录;要重点记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以便启迪自己的解题思维,开阔解题视野,培养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水平;要记好课堂上未听明白的问题,以便下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把问题弄明白,不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要认真记易混易错的题目,并用彩色笔加以标记,引起自己对这些题目的重点关注,特别是考前要做重点复习,保证自己在考试中不出错;要认真对待笔记本中的每一道典型例题,经典解题方法,巧妙的解题技巧,做到完全理解,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熟练运用。

四、指导学生科学解题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范文第3篇

一、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学习态度上表现为被动学习.许多高中生对教师还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不主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只呆坐在座位上听课,不动脑也不动手,有时甚至书本都不打开,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地去“上课”,没听懂“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课后不及时复习,作业都照抄完事.久而久之惰性形成了,就越学越没劲头,最终变成学困生.经常有学生课后和教师聊天时说:“老师,数学怎么那么难学,你上课一讲我就懂,但我自己一做题就错.”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2.学习不讲方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不够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好或听不全,不会记笔记.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做作业不先复习,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白天不学好,晚上加班加点,上课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以为是,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对基础知识不重视.一些有点数学基础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看题知道怎么做就算了,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对难题却很感兴趣,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还有一些学生课本的习题不去做,却去买一大堆的课外辅导习题来做,在做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不具备进一步学习的条件.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深度、广度及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灵活运用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和参变量方程的求法,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及空间想象能力,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中要求但初中教材却不讲的脱节内容,如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和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的运用,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重组分解法,在初中根本就不做要求,但在高中这些方式方法是常用的运算化简方法,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5.意志力不强,外力的影响太大.课堂的内容太枯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中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无法不受不利因素干扰,游戏、网吧等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加上现代先进的通讯工具、手机短信、手机QQ的魅力让他们无法抗拒,上课时学生的精力都放在手机里了.对课堂里的几何图形、数据的计算等一旦遇到困难就毫无兴趣.哪里还有心思去思考问题?

(二)教师方面

1.不重视教材内容的教学,好高骛远.高中数学教师多数是从大学里出来直接就教高中数学的,不了解小学、初中的教材内容及其教纲要求,很多数学教师不从学生角度和基础出发,盲目地以高起点要求学生,上新内容时经常不按教材内容进行授课,而是自己从网上下载一些高考题,或自己按以往的经验编题进行讲解和让学生练习,对课本的内容和习题只叫学生自己看书即可.由于学生对教材内容根本不熟悉,做起习题无从下手,即使知道答案,但就是不知道依据什么,或者根本不会书写过程.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做选择填空题,解答题往往一片空白.

2.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时喜欢急功近利.每次测试,出题教师为了响应领导们的要求,与高考接轨,在学生进入高一开始,不管是单元测试还是月考期考,题型和要求一律按高考考题的难度进行,结果让学生一拿到题目,头都大了,考试成绩一出来,更让学生目不忍睹.从此,高一入学时的信心和激情像被一盘冷水从头浇下一样,学生对学习数学望而却步,很想学好数学,又怕考试成绩差,但是数学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不学又不行,于是多数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了“恐惧”思想.

3.强加解题方法,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些教师喜欢寻求解题捷径,要求学生在解答某种题型时一定按照教师给出的某种方法去解题,遇到有学生不按给定的方法解题,就不高兴.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桎梏,很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学校方面

由于升学质量竞争的刺激,近些年来,许多高中学校从学生高一入学起就开始分层次开班,什么希望班、尖刀班、重点班、普通班相继产生.这让分到重点班的一些学生不免有点沾沾自喜,从此不思进取;被分到普通班的学生则产生了自卑的想法:“反正我们是差班生,上大学没希望的,再勤奋也白搭.”于是,大部分普通班的学生入学时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上课无精打采,特别是上数学课,本来基础就不是很好,再加上普通班的任课教师也认为教这些学生没劲,所以上课的热情多少受些影响,觉得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成绩一出来,重点班和普通班比较,数学平均成绩相去甚远,普通班里数学成绩能及格的寥寥无几.同时在重点班里学生间的数学成绩也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上重点班的教师太抬高学生了,讲课不重视基础知识,从新课开始就拿些高考题来讲,对于重点班中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就听不懂.

二、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要改变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状态,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教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我认为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1.“学然后知不足”,课前预习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从老师的讲解中明白新知的重难点和详略之处,会做适当的笔记.所以,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预习过程把新知练习做一做,待教师讲评时对照一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理解对了有利于巩固,理解错了有利于纠正;同时预习中不解之处做个记号,上课时就特别注意教师在此处的讲解,以便在课堂中解决它.

2.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边复习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3.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掌握新知的最好方法,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4.请教解惑.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往往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不透彻,表现为思维受阻和知识遗漏,通过教师点拨使思路畅通,及时发现遗漏.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要重做,对错误的地方要反思,实在不明白的要请教教师和同学,并把易错的地方用专门的本子记下,时常拿出来复习强化,作反复消化,把在请教老师或同学中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5.学会对知识进行系统小结,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结合上课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6.适当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与听讲座,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主动远离外来干扰.课外阅读和交流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7.教师的教学要循序渐进,防止急躁.高中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阅历浅,做事容易急躁,有的学生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立足基础,循序渐进,严格按照教纲要求进行教学,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不能以教师的能力去衡量学生的接受程度.课业和平时测验也要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让学生有成就感,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作个别的高要求,额外加量,适当提高难度,或指导这些学生自己找些课外的习题去解答.切记不要大锅饭似的统一要求,前提是要把课文内容掌握好.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并不是靠做难题和大量的高考题而得的.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范文第4篇

一、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应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规律.

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听课的习惯.听是主要的,把老师讲的关键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因此适当的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意图和精神,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作业不但做得整体、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培养逻辑能力.同时作业必须独立完成,这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

二、提高课堂效益的“四抓”

1抓知识形成

数学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

2抓问题的暴露

在课堂上,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的讨论,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症结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遗留问题要及时补救.

3抓解题指导

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他数学能力的有效地途径.

4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应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应用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培养.

三、学会归纳总结

1如何抓基础(以高考学案为例)

(1)结合“边看边记,温故知新系统”的填空提示,预习阅读课本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公式、定义和定理,着重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再学习和新认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强化记忆.(2)结合“落实双基,稳步提高”的练习,遇到概念解题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理解定理的条件对结论的约束作用,并反问:如果没有该条件会使定理的结论发生什么变化?(3)结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设计,对典型例题师生共同赏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如何把握思维的切入点,掌握各种题型的思路走向,揣摩命题的意图,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只有积累一定的典型习题才能保证解题方法的准确性、简捷性和完备性.(4)认真做好滚动测练习题,采用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方法,避免出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遗忘现象.

2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

认识课本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了解各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地位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复习、梳理重点内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力求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和思维体系.

3全面认识与掌握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来解题的具体操作性的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错位相减法、迭代法、割补法、特值法等;第二类则是用于指导解题的逻辑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归纳法、解析法等;第三类则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数学解题甚至于对于其他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复习中要关注它们的应用,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4整理活页型错题集,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其整理步骤为(1)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2)记录方法.老师进行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

四、体验成功,发展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好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取得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和享受,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小先生制”教学模式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何谓“小先生”,陶先生这样说:“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了。”他又曾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理解: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去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所以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了“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初探。

1选课

“小先生制”的操作就是让学生从备课到走上讲台充当先生,由学生自己上课。所以要先由学生自主选课。每节课至少三人,至多五人,确定一个同学为主讲,即组长,进行后期的统筹策划安排:召集组员进行备课,进行讲课分工,组织教案书写、课件制作,上课前组员碰头汇总,讲课中进行穿线、连接。

2备课

“小先生制”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把好备课这一关。这绝不是老师自己设计好一节课,告诉小先生们如何讲,而是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宏观的指导,之后他们自己钻研、看透、备好才行。因此,备课要分为集体备课与自主备课两方面。2.1集体备课。让讲同一章的学生都参加,老师从宏观上给出一章的整体知识框架,使学生有一个宏观认识,大致了解这一章要讲解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这一章教材中每一节课的前后关联。这样,对学生备课有一个指导作用。同时,针对每一节课,老师给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要求。针对每节课的内容,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疑问,学生从能回答清老师提出的问题角度去看书、准备材料,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性、自主性,总结数学规律、形成数学的思维。2.2自主备课。主要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过程。这是耗时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学生只有真正用心去准备,才能做到真正的参与,即情感的参与、认知的参与、行为的参与,也才能切实的做到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性的能力。自主备课共分为:①阅读教材②查阅资料③重组教材④汇总整理⑤课件制作⑥教案书写六部分内容。集体备课与自主备课都完成之后,学生可以到老师这里做二次备课,如其中还有些地方自己解惑的,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自己再将教材进行了重组,增添了新的东西,然后可以让老师帮忙把关,以防将错误信息传递给同学们。自主备课,每个学生都是要经过仔细认真的准备,才可以登上讲台。而正是这个难能可贵的准备过程,才是最锻炼学生的。可以纠正不会看书、看书不细的坏习惯;可以养成遇到问题自主寻求方法解决的习惯;可以从过程中体会如何学习;可以从总结中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学习数学的感觉。

3上课

上课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临场发挥能力的绝佳场所。知识都是自己感觉学会了还是不够的,要能讲出来,并且讲明白,那么它才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可以随用随取,甚至能够从中进行二度创新。这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不是受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的目的,真正培养了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在上课过程中,讲课同学为了严格遵守时间,还经常团队合作,有人帮忙写板书,有人帮忙展示课件等等,让他们学会了合作。听课的同学和老师除了听,还要记,有时需要去看书,更要去思考。以便于在评课时给出自己的不同知识框架与见解。

4评课

4.1同学互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小先生制”根据具体要求设计有专门的评价表。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每位讲课同学的各项表现进行打分。除了评价表,在学生授课结束之后,还要有几分钟的同学互评,说出讲课同学的优缺点。4.2教师讲评:每节课学生的讲课时间定为32分钟,学生互评大概用去3分钟,其余10分钟必须是老师的讲评时间。在这几分钟里,老师要将在听课中学生讲错、或遗漏的知识进行纠正与补充,不能让学生带着错误离开课堂。同时,如果可能还要给出另一个角度,重新诠释一节课的知识点。既给学生进一步理解的机会,也帮学生打开思路,换角度思考问题。

5效果与反思

5.1效果:我在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实验,从一学期的两次月考,一次期中一次期末成绩来看,这两个班成绩在逐步提升。当然,考试题目的设立,以及成绩的分析方式都并不是参照“小先生制”制定的统一标准,因此,这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小先生制带来的效果。但是,由学生自己讲课,学生的成绩仍然可以稳步提升,还是我们所高兴见到的结果,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科学性。5.2反思:通过“小先生制”的教学实践,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终身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但学生准备费时较多,要经历讲课才体现出好处。如果能多个学科同时进行,或全员预习准备课上答疑的方式也许可以弥补不足。这也需要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完善。

作者:贺亚军 单位:长春希望高中

参考文献

[1]李士琦.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1.

[2]皮连生.学与教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3]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