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域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古代文学由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这两大部分组成。欧洲古代文学主要化分为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这两方面。而中国古代文学则按时间进行分类,其中涵盖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辽金、元明清等方面的文学。在我国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某区域别具一格、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并且仍在发挥积极影响的文化习俗。是各个特定区域的民俗、艺术、传统等方面的文明体现。并在固定的区域内与地理环境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了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不同的地域文化涉及到的范围大小都是不同的。其中的文化则可以分为单要素和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并且时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趋势在不断进行变化。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探究
(一)综合研究
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深入分析古代文学问题,进一步探讨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正确掌握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关键问题,注重探索古代文学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有机结合的积极影响和密切的联系。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需要参考和依据人文和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来开展,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探究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准确掌握古代文学与现代地理和环境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能够充分了解到,古代文学家关于文学创作和地域地理分布间的思考。并深入认识到地域文化、环境对于古代作者创作的个性化影响,对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类型和范式形成的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主题、题材、语言风格的影响。主要研究的方法,就是将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以其整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互动性、差异性、整体性。通过分析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裁、语言风格等方面,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产生和发展,以便能够对于两者之间进行较为综合性的研究。这项研究不需要着重针对某一个地域或是文化发展阶段,也不需要特别针对具体的时代的文学风格进行研究,只是将其当做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案例去认识和区分。
(二)专题研究
对于两者之间的专题研究通常是以文学作品和文学时代为参考坐标。例如:《礼记》中充分反映了不同领域的文化文学思想模式,并且能够在其文化发展领域更好、更快的传播和普及。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启蒙思想,关键是来源于重要的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其思想认识模式中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形成和发展,着重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古代社会思想的转变时期,人类文学精神的发展和变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域间地理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针对某一各特定区域的地域和地理文化之间的文化因素做出较为深刻的研究,深入分析其古代文学作者的人生发展历程,以及其不同阶段文学作品风格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和地理环境变化,对古代文学家创造风格和题材的深远影响。由于古代文学所处的区域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逐渐影响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表现方式。通过不断研究证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需要利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通过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形成两者之间的积极影响。
三、意识研究
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是建立在某个特定区域,并将其作为研究案例,站在文化学理论的角度和发展趋势,深刻的探究怎样将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间的各种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激发起研究者对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热情,有效的提高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质量和效率。而从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来讲,研究的关键在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领域特点。从整体上看能够代表创作主流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其在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不断影响着古代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还要着重关注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一些现实生活情境,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发展中很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和成长环境,并针对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社会所处发展时期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当代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紧密联系。
四、结语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20-03
多元特质的地域文化铸就了作家们迥异的文学修养与文学气质,厚重浓郁的地域文化情结融汇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个性十足的文学风格,韵味独特的地域风情为绚烂的当代文坛开启了一扇极具魅力的文化之窗。作家身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汲取的文化养料也就各具特色,文学创作风格必然丰富绚烂、缤纷多彩。当代文学佳作倍出、文学创作蓬勃发展,与作家所浸润着的地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正是基于深厚的文化积淀,东西南北作家群才为当代文坛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学盛宴,小范围内的省际文化也以清雅别致的姿态在文学殿堂上轻盈曼舞。
一、交汇相容的南北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在不同的地域范畴演绎着独特别致的文学风范,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文化成为文学之魂,文化素养的地域差异性酿就出独一无二的文学场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划分得来的南北文学,在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对于南北文学特质的界定古已有之,北方“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1],南方“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2],北方文学注重对现实主义表现技法的运用,而南方文学则多以浪漫主义文风取胜。然而,经过几千年创作历练的中国文学,北方文学原本以求实稳重为主,南方文学以瑰丽柔情见长的创作定律逐渐得以突破,实现了南北文风之间的相互融汇与彼此渗透,文学因地域环境而导致的本质差异性也逐渐得以消融。超越地域局限对文学创作的禁锢,摆脱既定的文化模式,打破狭隘的文化地域观,实现文学创作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当代南北文学最具创新性的创作尝试。
当代北方文学的实力派唱将非“山药蛋派”鼻祖赵树理莫属,在他笔下北方文学早已被深沉冷静、浩然雄浑的文风所定格,北方文学刚烈化仿佛也成为读者固化的心理认知。然而,同样是身处北方的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孙犁,却将南方文学中柔情浪漫、曼妙多姿的审美情趣注入北方读者的阅读视野,为当代北方文学吹来了一股清新宜人的文学雅风。南方文学特有的婉约柔情在北方作家笔下穿梭行驶,作品被赋予更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韵致。孙犁在当代文坛上的创作实绩,打破了地域文化的钳制,是对长期以来北方作家书写北方文化固有认知的突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力。他笔下的主人翁一反北方人豪放刚烈的禀性,特别是作品中的北方女性形象,更是似水般柔情婉转、灵动可人。《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及其他的女子,用她们北方女人原有的南方气质深深打动了读者,相较于赵树理笔下“模式化的北方女性”,孙犁笔下的女性突破了原本对北方女子的固化塑形,拓宽了阅读者的认知视域,作品中清水悠悠的乡村风貌更颠覆了传统北方黄土漫漫式的地域感知。孙犁的“荷花淀系列”以清新宜人的南方文风,为北方文坛注入了具有活力的文化血液,削弱了北方文化在作品中的控制力和张力,超越了文化认知领域中的既定创作模式,实现了南北文化在北方作家笔下的合流,为北方文学开辟了新的文化空间。在北方文化熏染下的孙犁扶植起一个“荷花淀派”,这个充满清雅与浪漫的文学流派已成为“北方柔情”的代名词。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顾燕人款曲,自有其和声软语,刚中之柔”[3]。“刚烈”已不再是北方文学的专属修饰词,“刚中带柔”一词似乎更能概括出当代北方文学的创作特色。
南方作家也并非一如既往地顺服于似水般婉约的南方文化,在刚烈、雄浑的北方文化中探寻别样的文化品格,成为众多南方作家的创作共识。正如钱老先生所言:“吴人怒骂,复自有其厉声疾语,又柔中之刚矣”[4]。南方作家将北方文化的原始机制纳入自己的创作思维与实践,在南方以柔情温婉为主旋律的文化土壤中,融入了北方民族最具魄力的韧性因子,为南方文学的发展开辟新的视野,于柔情中见刚烈之风成为当代南方文学推陈出新的创作实绩。当代南方作家的创作,尤以两湖作家的创作为代表,极易寻觅出北方刚烈文化的影子。两湖地区自古以来就隶属于楚国,以抒情见长的浪漫主义文风成为楚文学的标志性特征,屈原的《离骚》更是融贯楚文化张力的巅峰之作,神秘、瑰丽、奇谲在作品中得到极大限度的展示。然而,随着文学创作步入当代,这样的创作惯例才逐渐被打破,南方作家将北方文化的地域基因植入自己的创作实践,建构了一道靓丽新颖的文学风景线。刘恪《红帆船》中那些“性子暴,重义轻生”的船夫们,唐浩明《曾国蕃》中湘军血战的豪壮宏伟场面,作品中皆充溢着北方豪迈的文化气息,形成独具特色的“南方刚烈”之风韵。北方文学南方化,南方文学北方化,作家们纷纷摆脱了传统一贯的创作陈式,文化之间的互融推动着南北文学向一体化进程迈进。
二、合流共进的多元文学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文化大家族里,南北文学的绚丽多彩、交融合流,给当代文坛带来了华丽的文学盛宴。南北文学的地域差异性与长久积淀的文化心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东西部文化的迥别更多的是与经济发展有关。中国自开始,自然经济体系便遭到了破坏,东西部经济的不平衡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愈加明显,东部沿海城市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在文化层面上也逐渐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东部作家的作品更多的充斥着繁华文化因子。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由于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文明程度远不及东部发达,这也就决定了作家文化认知的局限性,因而,东西部作家的创作似乎很难实现彼此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
中国文学发展到当代,东西部作家创作内容的差异性,似乎并没有因为现代文明向内陆的延伸而消失,虽有文化互通的遗憾,然而,东西部作家创作与南北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又为文坛填补上了新的亮点。山东地处黄河流域,属于“北方文化”的范畴,然又濒临黄海,与“东部”结缘,山东成为北方文化与东部文化的集结地。在山东作家的笔下承载着两种文化精髓,所以山东作家笔下既富于凝重的道义感又蕴含都市文明的“狂野”元素――张炜《古船》中凝重的文化底蕴,在隋、赵两家人身上的到彰显,然而,现代文明的浸润也成为文本的亮点;莫言《红高粱》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野蛮与文明的冲撞,将北方文化对原始人性的认可与东部文化对社会化人的规约紧密衔接在一起。山东作家群的创作集北方文化与东部文化于一体,为当代地域文学发展带来更多的契机。
西部作家的文学创作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单一的地域文化,将文学作品放在多种文化背景之中,提升作品的文化底蕴,挖掘更为深刻的思想主旨成为文学家新的突破。西部与南方在地理位置上的毗邻,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南方文化与西部文化融合的现象在作家创作中尤为常见。陕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势必会受到南方文化与西部文化精神的感染。处于秦岭以南的陕南,既属于南方文化的辖区又隶属于西部文化之中,陕南作家的代表人物贾平凹,将南方特有的气质与西部独特的文化内蕴融汇于作品之中。陕南碧水青山、苍松翠柳的自然景观,浪漫柔情、婉约灵秀的人文景观,以及西部文化稍逊于东部文化的保守与冷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极致的展示,南方文化与西部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其作品的精髓,灵动的地域特色为他的作品添加了浪漫奇谲的文化气息。“他曾发表了一系列风格诡异的魔幻之作――《龙卷风》、《瘪家沟》、《太白山记》、《白朗》、《烟》……这些作品,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写得亦真亦幻,或写得荒诞不经,都意在展示神秘文化心态的深不可测,寄寓高深玄奥的禅机、佛理”[5]。贾平凹的系列作品将西部简单朴素的文化气质融贯于南方浪漫奇谲的文化韵味之中,演绎出西南文化交相浸润的文学场景。
北方文化与东部文化的结合、南方文化与西部文化的汇合,打破了传统文学创作中固有的、单一的文化模式,为当代文学开拓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作家创作不再受特殊地域背景得限制,当地域文化成为作家们的共享资源时,当代文学才能够实现飞跃式发展。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的地域文化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也成为作品中最具魅力的色泽底蕴。当代文学作品所充斥的文化氛围,已经大大超越了现代文学中单一、乏味的文化浸透,作家跨地域式的文化情结成就了作品的文化属性。
三、个性十足的地域文学
地域文化因各地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的不同,最终形成极具个性的独有文化内涵。从大的范围可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四个板块,即前面两部分已经阐释过的“北方文学与南方文学”、“东部文学与西部文学”。从较小的范围来审视地域文化的话,就不能简单笼统的用四部分将其概括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已渗透到了各民族的血液之中,每个民族都有专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存在,即便是在大一统的汉民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文化是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领域中最为神圣的情结。
在当代文坛上,地域小说的创作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1979年河南作家李发表了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上卷,意在“重新估量一下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6],探究“是什么精神支撑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延续和发展”[7]的文化思索。小说歌颂了黄河沿岸民众身上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展示了黄河文化孕育下的河南地区所承载的精神禀赋。随后,以挖掘民族文化根脉为重任的作家汪曾祺,于1980年发表了短篇小说《受戒》,率先构建了地域特色鲜明、令人心驰神往的“高邮世界”。同年里,刘绍棠发表了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这是一曲烽火战争年代的田园牧歌,描绘了京郊古运河边百姓们的似水柔情与古道热肠,浸透着水灵灵的水乡情和古诗意,成为“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
1981年至1984年期间,地域文化小说已成遍地开花之势,卷席着整座文坛。张承志的《黑骏马》是一曲深沉感人的草原壮歌,藏族文化的神秘难测性得以凸显;邓友梅的《那五》开创了“京味小说”的崭新诗篇;陆文夫的《美食家》是“苏味小说”的代表作;史铁生的《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充满黄土高坡的自然人文景致;贾平凹的《商州初录》打开了别致的商州文化之窗;林斤澜的《溪鳗》成为温州地区文化的精华版。众多作家皆揭笔而起,用文学的方式再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在文化领域中为文学的发展找寻亘古不变的精神气质,探寻承载文学之根的源头文化。
1985年至1986年的“寻根热”是“地域文化小说”发展的第二个收获期,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系列文章,旨在从神秘的楚文化之中发现文学之根;王安忆的《小鲍庄》重在从儒家的仁义文化中找寻民族文学的源头;阿城的《棋王》、《孩子王》、《树王》“三王系列”,试图从道家的无为思想之中挖掘文化的支柱。“刘恒的‘洪水峪系列’,苏童的“枫杨树故乡系列”,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刘震云的‘故乡系列’,方方、池莉的‘汉味小说’……都是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中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的。”[8]在当代文坛上受到“地域文化小说”创作号召的呼唤,大批作家皆走上了这条写作道路,在内蕴深厚的地域文化中开拓文学创作的新天地,个性化的地域文化是作家作品最浓郁的精神品格,文学因文化的衬托而显厚重,文化因文学的装扮而更具魅力。
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契机,当代文学作品中所含蕴的文化品格铸就了绚丽多彩的文坛景致,极具个性化的地域文化,在自己厚重的文化沃土中源源不断的为文学供给精神养料。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当代文学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结合、彼此合流形成特色别致的文学风景,打破地域文化的限制为作家的开拓了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所形成的极具地域风情的文学作品,同样成为当代文坛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促成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2〕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A].刘师培辛亥前文选[C].上海:三联书店,1988.400.
〔3〕〔4〕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M].上海:中华书局,1979.61.
〔5〕樊星.贾平凹走向神秘[J].文学评论[C].1992(5).
关键词:地域差别 克服浮躁 工夫 艺术才能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93-02
作者简介:刘子潇(1994―),山西临汾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新闻传媒、现当代文学。
地域山川、历史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深浅程度不一,但这不该是某个区域多年冒不出优秀文学作品的托词和理由。难道说生活在边远地区,远离中心都市的文学追求者骨子里就缺乏文学大家的基因吗?
地区之差,先天不足,心理实际如同始初的关东、西北大地一样虽广阔却是一片空白的历史分析,虽然入情入理,但是,令我们世代为之骄傲的文学丰碑《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老家”却被考证在东北的辽阳或铁岭。辽阳和铁岭两地均属辽河流域,辽河与黄河、长江相距千里之遥,所以,地域之别不该是无法冒出文学大师和大作的托词和理由。也许,你无法写出渭河两岸的变迁和陇西大地的风情,但可以描绘辽河夏日的白帆和冬日的风雪,可以称颂黄土高坡和大西北的草原、沙漠。
“任何一个卓有成就的作家,必定都热爱自己的故乡……对于这些作家来说,故乡的影响是毕生不忘的,即令他日后远走他乡,描写着别的人物和事件,故乡的恩泽也会魂牵梦绕般地陪伴着他,自觉或不自觉地左右着他的头脑和笔墨。而对有些作家,故乡简直还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创作的触媒,只有在故乡的土地上,他才能获得创作的灵感。”[1] (P. 5)因此,“有人说作家的本钱是他的童年。我们也可以换一个方式说,作家的本钱是他的故乡,因为童年和故乡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1] (P. 7)因此说,童年对一个作家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童年住在哪个地方,可能永远写那个地方的人、事、物、景。这些,都是资深作家多年创作生涯中的深刻体会。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即使你后来浪迹天涯,你写的作品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故乡的风土人情味儿。所以,“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一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发达国家未必有发达的文学,而落后国家的文学未必就落后。”[2] (P.286)换言之,地域有差别是绝对的。但是,有差别的地域的基本特征也是绝对的,从这一点看,地域的差别在文学创作中也就消失了。所以,彼此间差的不是地域,缺的也不是供游人欣赏的古楼风火。深得其中三味的,主要是那种“自己头由自己摇”的精神,那种“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执著追求的意志和毅力。
实为了写《白鹿原》,举家远离繁华的都市,告别一边工作一边又要提防的环境,来到他要写的渭河岸边,一“沉”就是五年。几乎是“背水一战”,出不了书就和老婆一块去养鸡。他那大手笔的风范,那推诚相见的老到和自信,乃至扯到对地方风味羊肉泡馍的情有独钟和憨直,顿时会使你联想到三秦大地的宽广与深厚,联想到广袤的土地上产生的鸿篇巨著《白鹿原》。他成功了,相继也成名了。在他成功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五年,人生才有几个五年?这需要怎样的执著与耐力!
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百万字巨著,作者足足投入了六年时间,而且“不知不觉已经快三年了,真正的小说还没写一个字,已经把人折腾得半死不活。想想将要开始的正式写作,叫人不寒而栗”。[2] (P. 270 )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了,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3] (P. 1 )
这是《平凡的世界》的开头。就这样一小段平淡的开篇文字,却足足熬了作者三天三夜!他想有个平淡的开头,平静地进入,逐渐起伏,一浪高过一浪地前进,最后产生艺术的冲击力量。就这样一小段平淡的文字,最终引出一百万字的鸿篇巨著。
路遥在叙述他创作《平凡的世界》经过六年时间完成的那一刻是这么写的:“几乎不是思想支配,而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从桌前站起来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中的那支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 [2] (P. 299)
这是怎样的艰辛和熬煎!
不约而同,时常也听说作家有“下去”的举动,但一“沉”五年的有几个?一写就六年的又有几个?好在我们的文学大戏还在上演,文学的追求者们依旧做着青春的梦,笔耕未辍,栉风沐雨;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潜至生活的海底,仰首伸眉,他们更懂得“沉默”的含义。文学作品是“编”的,又不是“编”的。作家的本事就是编故事,但不能编造生活。“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撼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及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我一再说过,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编造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 [2] (P. 267)所以,文学作品不是作家躲进卧室硬杜撰出来的可读而记不住的文字。真正的作家是喧闹的大剧场中最冷静的旁观者;真正的文学是社会生活与作家的思考合力而产生的共鸣,是大量的社会生活经过作家的深思熟虑,从心底淌出的血;真正的文学是站着的文学、是带响的文字;真正的文学是生活的伴唱、前进的号角。
急火出菜,文火出药。真正的文学要像实那样,一“沉”五年!只要能消弭浮躁,深刻思考,或许,鹤发童颜的斫轮老手,能晚成大器。
参考文献:
[1]郭志刚.孙犁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1]。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自己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沂蒙文化就是要把我们鲜明浓厚的红色文化彰显在沂蒙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并且通过临沂大学这所地方院校实现沂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从文化分层上分析,沂蒙文化与临沂大学文化,作为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组织形态,随时随处都在发生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具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协调共生的互动关系。
1 地方大学文化能够引领地域文化发展
大学作为一个地域的独特组成部分,其文化置身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据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由此我们可以逻辑的认为地方大学文化要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责任。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2]。临沂大学作为沂蒙老区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可推卸的承担着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重任。
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在:(1)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方向上指导地域文化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浪潮,临沂大学文化与沂蒙文化的互动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通过知识产出和人才输出不断的向沂蒙老区提供高科技的、先进的文化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沂蒙文化的创新发展。(2)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内容上引领地域文化创新。临沂大学作为沂蒙地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聚地,其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所在的地方社会,成为沂蒙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3)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动力上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后备人才。临沂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代际相传的优势使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持久的动力又直接传递给沂蒙地域文化建设,为沂蒙地域持续输送高尖端的技术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增强了沂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二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进程。[3]
2 地域文化能够浸润地方大学文化发展
地方大学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成长于所在地域环境的熏染下,潜移默化的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它的生长发展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的浸润。
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的浸润作用主要表现在:(1)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文化自身具有鲜明地域性,大学作为成长在特定地域的一种教育机构,其自身的校园环境设计、校训校标设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与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方大学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创新。正如哈佛地方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一所地方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 包括对于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等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 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地方大学。[4]”沂蒙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临沂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定位,并以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2)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丰富的土壤环境。大学时刻与所在的整个地域文化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对其的浸润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大学静态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过程中,还体现在对大学动态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地域文化不断推动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社会的聚焦和关注,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实的地域文化资源,吸引地方大学文化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沂蒙文化不仅传承着红色革命文化,还传承着具有本土特色的书法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类型为临沂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同时也引领着新文化风尚的来袭。(3)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了多样性的发展舞台。沂蒙地区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本土化的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换角度分析这些物质资源大部分都和地方大学文化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因此,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发展舞台,促进了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地方大学文化繁荣的景象。[5]
3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创新发展
基于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和地域文化涵养地方大学文化创新的分析,我们认为二者应该秉承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关系。临沂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方面,在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晰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理念,丰富沂蒙文化发展内涵,彰显沂蒙文化的人文精神,提升沂蒙文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沂蒙文化在涵养临沂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理念,给养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层次,充实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评价临沂大学文化发展效能。只有文化互动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才能走向协调创新的互动发展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不断滋养和壮大自身文化成果。沂蒙文化和临沂大学文化也是在相互吸纳各自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融合、凝练和创新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对于临沂大学而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更应彰显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价值。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2.
[2]田建国.文化建设:大学魂兮所系[N].中国教育报,2005-1-14(4).
关键词:景观建筑学 地域文化 发展 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 A
一、景观建筑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景观建筑学的前期启蒙
景观建筑学是在1858年,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联合提出来的,早期它被人们设定为一门艺术,拥有创造并能够保护乡间自然美景与人类居住环境的秀美的功能。但是,随着人们对它的接触加深,景观建筑学也是融合了人文元素,故而又把景观建筑学当中的景观,进行人为划分,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从十七世纪开始,风景画在欧洲出现随后又受到人们的喜爱,进而出现了一批风景画家。他们对自然美充满了向往和憧憬,进而又诞生了田园文学,在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下形成了早期的自然风景园。
2、景观建筑学的起步
在十九世纪中叶,在美国城市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兴建,景观建筑学也正式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继而登上了世界舞台。特别是在1858年,由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更是使得美国陷入了城市公园的热潮当中。而纽约中央公园,也是美国第一个主要城市公园!紧接着在1872年,美国又建立了第一个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它把景观建筑学从狭窄的理论扩展到了大自然当中,而且还丰富了景观建筑学的内容,让其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更加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
3、景观建筑学的高速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相隔仅二十一年,先后两次世界规模的残酷战争除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之外,也给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百废待兴,正是大兴土木重建家园的时候。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景观建筑学得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景观建筑学的专业人员增多,从而加速了世界各国的城市环境建设。
3、景观建筑学的现代研究
现代的建筑更注重功能化,逐渐把景观建筑学的思想给抹除了。针对因为人类活动范围更广,对自然资源地过多开发等带来的环境问题,景观建筑学作为屈指可数的可以有效缓解这个矛盾的方法之一。如果我们对此深入研究下去,形成一种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景观建筑学的思维模式,这完全有利于我们寻找到既可以满足人类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自然文化与人类生活的融合,建造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建筑。
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思考景观建筑学的发展
为了满足时展要求,体现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历史的转变,现代的景观建筑学也需要添加一些新的元素。景观建筑要求依托自然地域环境,修建出让自然文化与风景秀美相结合的可供人类活动的建筑。为了满足景观建筑学的多元化和异质化,我们可以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
1、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社会教育的体现,它源于生活,也是由长久以来的思想文化方面演变而来。故而,景观地域性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遵从地域文化,建造的景观环境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密切结合,让当地人都有一种亲切的归属感,让人能够清晰地感觉到那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与传统风俗。与此同时,景观建筑学也强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自然地理的条件下,它也能够表现出独特的风俗特征。对于地域化的不断强调,不但可以真实反映出特定的确的风俗文化特点,还可以把那个地区的历史背景与结构美学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独特的一幅风景画。
2、尊重自然环境
不同的地区因为气候、水分、温度等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地貌地形。而不同的地貌地形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景观,景观建筑学的要求就是不能随意破坏当地的地理环境,改造地形地貌,尽可能地依山就势。自然环境当中的景观资源都是以原始形态存在的,倘若我们巧妙地将这样天然的资源经过人为艺术的改造,整合到景观建筑当中,就可以形成新的景观资源,而且还不会破坏它的天然美。让人在舒适居住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最纯真的风光。不过,有些植被由于生长于特定地区方可呈现出丰富绚丽的生命状态,倘若想要进行景观维护与迁移,就变得很是困难。在设计景观建筑的时候,应该尽最大限度保护原由的植物,以实地所见的自然环境为蓝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性的保护。
三、资源利用对景观建筑设计的影响
大自然的资源本就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工业社会急剧发展的开发下,更是显得拮据。所以,为了保护大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地保护与运用,这也成了景观建筑设计的理念。
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口号提出来后,在许多方面都是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做的最好的莫过于建筑大师伦佐・皮阿诺和景观设计大师赫伯特・莱斯特。他们把从办公楼屋顶花园当中收集到的雨水,经过过滤之后存入水箱当中。水箱当中的水又沿着绿化平台流向了地面,最终与波士坦广场内的雨水一起流入人工湖中。随后,湖中的芦苇又再次进行过滤,在机械辅助下使得湖水清澈见底。平静的湖面和齐人高的芦苇在高楼大厦的衬托下,使得城市形成了一种“都市的村庄”的独特风景。进而改变了单一的高楼大厦风格,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四、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前景
现今的城市生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地铁、轻轨与公交枢纽之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已经几乎看不到绿色了。也正是如此,每到了节假日,人们便是会选择外出旅游,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水、地、绿给他们带来的畅快与舒适。
如今,一些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大量侵占土地,填河、填湖、填海造陆,硬生生地修建豪华气派的缺少绿色元素的建筑,过分追求奢华,完全抛弃了景观建筑的真正含义。在这样的条件下,更加促使人们内心对于自然生态最真实、最朴素的向往。但也有人是看到了景观建筑的重要性,故而也就出现了柏林近郊斯特劳居住的位于农田基础上改造的三面环水的半岛。笔者愚见,只要使得景观建筑学的理论深入人心之后,人们便是愿意接受这种生存方式,而且还肯定会非常追捧的!
结论:要想景观建筑学能够得到发展,便只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域文化、自然条件。同时,还需要不断吸收西方先进理论,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完善。因此,设计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到场地的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特点,把视线回归到自然,从自然当中寻找设计的语言,才可以设计出真正符合景观建筑学理论的建筑。
参考文献:
[1]范建红.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建筑学发展思考[A].高等建筑教育.2010(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