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域建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地域性建筑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新建铁路站房设计别是中小站房的一些方案设计,民族性和传统风格的建筑设计又被广泛采用,实际上,在车站建筑的设计中,主管部门提出重要的设计原则,我认为是对车站建筑的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准确表达。
苏州火车站
新建的火车站在苏州古城护城河北面站房原址上。设计考虑对地域文脉的尊重,从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入手,结合苏州站临近古城的环境因素,挖掘出菱形体空间做为主要基本元素――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屋顶的菱形空间网架空间体系。大体量的屋顶被分解成高低起伏,纵横交错的屋面肌理和大小各异的采光天井,让大空间,大体量现代化交通建筑融入和延续古城的城市尺度和城市肌理。
平面根据车站的功能需要,组织了不同尺度,用于通风采光的内庭院,创造出具有典雅的苏州味道和闹中取静的空间氛围。
南站房的屋顶出檐深远,半室外的南入口集散空间结合广场、绿地,园林,使建筑和自然环境相融合。两组镶嵌着菱型灯笼的圆柱撑起大跨度的双层菱形网架,栗色的结构杆件呼应着粉墙黛瓦。斜坡顶,灯笼柱映衬在粉墙上,表达出记忆和文脉。
室内候车大厅的天花结合菱形窗,粉墙黛瓦的样式让人体会到苏州地方的生活景象。
苏州长途换乘综合楼和公交换乘实施方案
长途换乘综合楼和公交换乘楼在火车站的北广场,沿用火车站“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苏州传统粉墙和窗格为主要基调和元素,从总体环境入手,建筑风格上与站房保持协调一致,增强北广场的围合感。广场的景观设计结合地下空间和东、西对称于站房的两座汽车换乘楼整体进行设计。
由透明玻璃围合而成的2层空间联系着上下两个实体部分,远远望去,上部实体如同漂浮于底层粉墙之上,再加上巨大的菱形屋顶,和火车站的菱形体建筑元素形成完整的形态语言系统。
注重建筑的功能、形体与比例,也运用现代建筑体快穿插,分隔体量的手法,创造出轻巧柔和、小巧玲珑的体态造型,以求得建筑尺度和城市尺度协调。
这组建筑1层的粉墙高度与火车站1层的粉墙高度相同,墙体上灰色的镶边和栗色的窗格使两座建筑物形成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
长途换乘楼建筑主体分为两部分,设置在2层的连廊和菱形屋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既统一又独立的建筑形态,同时,车站入口也更加醒目突出。
主体建筑屋顶之间的雨蓬由玻璃与钢材构成,在为换乘车空间挡风避雨的同时也强化了该庭院空间的热压作用,加强建筑内部空间的自然通风效果。栗色菱形窗格与粉墙巧妙辉映,既丰富了立面又能控制和过滤进入室内空间的夏季太阳光线。
西宁站投标方案
西宁站是举世瞩目的,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起点站。作为城市景观轴端部的重要节点,新站房和广场的空间形态重现出台地建筑的恢宏气势,站前广场整体被抬高,延展出建筑和城市的过渡界面。广场前端用以界定场所的8座灯塔,增加了建筑的整体性和纵深感。大台阶突出了建筑的宏伟壮观和标志性。
站房部分由9组梯形体块进行有序排列,富有极强的整体性和象征性。寓意出各民族之间血脉相通、紧密团结的意象。外墙面水平方向带状肌理,自下向上倾斜,象征着青藏高原的雄伟、粗犷。
西安北站投标方案
西安北站,位于西北高台,渭水岸边,新建筑缓慢而从容地从地平线上隆起,既有始皇陵的恢宏气势,又不失汉唐遗风。两道古朴凝重的墙体横亘于铁道之上,把南北站房连成整体,延展出一道道坚实的拱门,神秘而悠长。数十道斜拉悬索把站棚屋顶与主体紧密相连,悬索结构的雨棚让数百米长的站台上看不到一颗柱子,让人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开敞和通透。
站前广场开阔宏伟,像一幅缓缓展开的巨幅棋盘。南北入口的玻璃雨棚出檐深远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橡形格栅洒落在进站平台上,旅客在行进的过程中,无不感受着主人好客的微笑和拥抱。
候车大厅中八个玻璃体围成的中庭有序排列,空间开敞明亮,玻璃体自上而下贯通于股道上空,为站台带来了阳光和清风的同时,大厅内部玻璃浮雕也向过往旅客展示着古都几千年的风物和人文。
泉州南火车站
出砖入石的红砖文化是闽南建筑的典型风格,她兼容了中原本土文化和海洋外来文化两种特征。古老的红砖飞檐,神秘的宗教氛围,更展示了闽南建筑深层次的一面。
室内天花和吊顶采用木质格栅,感觉温馨,宾至如归。落地玻璃幕墙和木质贴面的铝合金格栅围合四面,把站房远远近近的风景揽入眼中,让人如在画中。
铁路交通枢纽杭州东站
水造成了西湖,造就了杭州的人文气质。“西湖印象”是新站设计中突出表达的意向 建筑充分体现出城与湖相依、山与水相连的文化特征和自然内涵。
站房形态舒展铺陈,连续的V型柱桁架体系,轻盈灵动,把屋面轻轻托起,又延展到室内,在非凡的气度中透露出几分婀娜。屋檐出挑深远,犹如缓缓展开的巨幅画卷,此情此景仿佛熔铸了记忆中西湖水面泛起的层层涟漪。
阳光透过屋面洒向进站平台,主入口通透明亮。半室外空间把站前广场引入建筑内部,室内外相互融合。竖向金属格栅依附于幕墙之上,如丝绸般光洁平滑;伴随着南来北往的旅客,车站得以成为真正意义上城市生活的新舞台。
候车大厅高大宽阔,连续起伏的结构,好似碧水微波荡漾,又如青山延绵不绝,外墙格栅把直射阳光变得细腻柔和,温馨与浪漫的室内氛围油然而生。
站台雨棚结构清晰明确,形态轻柔飘逸,宛如一行行飞翔的白鹭轻轻掠过水面。
地域性建筑的创作
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关键在于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使地域性特征得以延续和发展。
首先,在车站建筑的创作中要遵守建筑适应性的移植和开拓,这其中包括对于民族性的尊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和建筑的民族性,传统性相互统一又有所差别,然而地域性又往往根植于当地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特征,反之,一个具有浓郁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同样对于当地历史,传统和民族特征的延续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尊重自然物质条件,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挖掘当地文化内涵,结合当代对于车站站房的空间和使用需求上,从而实现感官的熟知,功能的改进和形式的创新。
其次,地域性建筑往往给人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印象,这其中材料以及表现材料魅力的建筑技术的运用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地域性和全球化特征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二者可以相互共存,共同促进的,地域性的延续和发展也离不开全球化带来的资源共享。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应该开拓视野,博采众长。
观大师CerverF.A说:“空港和车站从其诞生之时起就是重新下城市之等级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的发展标志(现实的或潜在的)。”“这种有威望的标志可以刺激一个区域或城镇的发展。这就是交通建筑特殊的一面,它可以使建筑师超越纯粹的功能范畴并与其他领域和科学相联系。”空港建筑的特殊性,决定其首先属于现代建筑,具有现代的功能、现代的尺度、现代的技术材料,体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创作具有地域特点的空港建筑,不能抛开时间这个动态坐标,又需将其融入到当地的整体环境中,在造型及空间处理等方面吸收与借鉴当地地域或传统的建筑特点,使创作传递出当地传统建筑之韵味。非单纯原样复制,亦非简单地将传统符号拼贴于现代建筑外皮,应是在现实条件下有效地选择适宜及先进的技术、材料和理念,既满足现代人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所产生的新空间,又与地域、自然、人文特点有机结合。以恩施机场航站楼改扩建设计为例,分析当代地域建筑创作在机场航站楼设计中的运用。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邻宜昌,南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连重庆黔江区和万州区,北接神龙架林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全州以山地为主,森林茂密,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构成恩施气候的多样性。境内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全年无霜期282天,日照时数1297.8小时,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525毫米。
恩施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巴楚文化、土司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沉淀,构成了其文化的多样性。这里有以“喀斯特”溶洞为标志的自然地貌,以白虎为图腾的崇虎习俗,有精美华丽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恩施民间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语汇和地域符号。其中最有特点的当推以土家吊脚楼为代表的半干栏式建筑形式,此为本案创作源泉。土家吊脚楼多为木结构,屋顶盖小青瓦,立柱及板壁多采用杉木,整个构架以榫穿卯相连接,剖面多采用架空、悬挑、掉层、叠落等手法处理。主要建筑元素分析如下:聚落形态:多呈群落分布,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分级而筑,布局自由灵活、高低错落,凸显层次及轮廓美。不对称线造型:外部构造整体以直线构成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之组合,结构稳固,艺术视觉庄重挺健。屋角加瓦起翘,形成向上飞升的优美弧线,打破直线的僵直感。垂直构架:柱、梁、枋、檩等主要构架构件之间互为垂直相交,多为露明,构成在三维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功能悬挑:扩大使用空间的同时使建筑外观更显轻盈。功能木窗棂:恩施土司时期古典价值文化的重要视觉符号,其品种繁多,诸如分格类、波纹类、回纹或在几何图案中嵌入线造型的花卉动物图案等。文化意义即“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功能虎图腾:土家族的图腾——白虎在建筑中以窗花或雕塑的形式多有出现,可用于山墙立面或门窗洞口。色彩对比:建筑以纯度较低的灰色为主,深色的屋檐与浅色的木柱板壁形成鲜明的明度对比;偏冷色的青灰瓦与偏暖色的杉木板壁及长短相间的屋柱形成冷暖对比;建筑群的低纯度色彩又与周围环境的青山绿水等高纯度色彩形成对比,相互映衬。
设计分析本案是在恩施机场原有航站楼的旧结构上进行改造扩建。通过高低起伏的坡屋面,将新旧建筑连接成疏放有致的整体。在满足空港建筑功能及空间合理性的前提下,引用具有地域传统文化意味的语言片断,抽取其类型要素(实体与空间、建筑的比例与构造、传统的装饰与色彩、本地区的建筑材料与技术等),各要素经过抽象、嫁接、变异等手段进行变体,进化后的变体形态有机融合到现代的整体设计中,触发人们对传统建筑形态的联想,同时又包含鲜明的时代特质。本案为改造工程,周边地形、地貌环境不变,对自然条件的回应主要是建筑对气候的适应。
[关键词]地域性 文脉 环境 文化 历史
当今时代是被工业、科技、各种新奇时尚所修饰的时代。建筑界亦是如此,在种种新技术与新社会关系的存在的背景下,喧嚣的建筑界或是诚惶诚恐地寻找能与计算机芯片和太空时代相对应的建筑风格,如金属的科技感玻璃的时代感被大量的运用于当今建筑设计中。或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过去时代的历史进行简单的拼贴。一些设计师常常只是复制国外的作品。他们简单地复制他人的模式却不能将其进一步改造使其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形态中,并且只考虑经济、政治和社会要素,而环境、文化、历史等因素被孤立起来。
一、地理环境影响地域性建筑形态的因素
任何一个建筑都无法规避当地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气候因素与地形因素是影响建筑形态的主要因素。
1、我国气候状况可以简分为寒冷气候和炎热气候,而炎热气候又有夏热冬暖以及夏热冬寒两种,不同的气候因素决定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有不同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
以三亚为例,三亚位于海南省最南端,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阳光明媚,长夏无冬,降雨量多,全年晴日在三百天以上,是驰名四海的避寒度价旅游胜地,“向世界出口阳光和空气的地方”。三亚的这种环境就决定了我们在设计建设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以下要素—防雨、防潮、防热。三亚的建筑风格主要为南洋建筑风格,建筑强调坡屋顶的处理和建筑檐口的处理,设计敞廊及低窗,力求建筑的开敞、通透。
为了尽可能避免不同的气候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建设部颁发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用来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使建筑师在建筑中合理地适应及利用气候。
2、地形地貌因素对于建筑的影响来说是属于相对稳定的因素。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高层建筑渐渐成为城市建筑中的主要建筑形式。而地形地貌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其地形是高原地形,此处以黄土著称而黄土具有土质松软,容易下沉,水土易流失的。所以在这种地形地貌的条件下,是不事宜建设较高的建筑物,如建设较高的建筑物,不但对建筑物的安全产性生威胁,也会对此处的地形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会导致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然而也正是这种地形地貌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凭借着特有的智慧,建造出窑洞这一古老的建筑居住形式。黄土高原窑洞民居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造价低廉、方便施工、有利抗震防风的诸多优点。
二、文化因素影响地域性建筑形态的因素
提到文化因素,就不得不提到建筑的文脉,文脉是从“context”一词中译来。“文”即指文化,文化包含的因素有很多,如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传统的地域性建筑与当地的文化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地域建筑文化本身就是其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脉”指“脉络”、“血脉”“来龙去脉”等等,既是物质与空间的概念,又是运动与时间的概念。“文脉”首先强调对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并且注重对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而并非原样的复制和照搬,而是内涵的相通。其中必然有继承和创新,也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时代背景的要求下,现代建筑既要继承建筑的传统文脉,体现新、老建筑的继承和协调,同时还要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发展。
三、历史条件对地域性建筑形态的影响
人文历史的不同也使得地域性城市建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韵味。以上海为例,首先,上海是早期殖民国家在中国选址租界较多的城市之一,它的独特历史,使其早早地走向了世界,接受了多个国家的文化风格。外滩建筑群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建筑群留下的深深的历史痕迹。
其次,上海人多为江浙一带迁移过去,语言,民俗方面多有相同之处。也便有了审美观的相通之处。城市的建筑开放之中又多少保留了江南水乡的温柔。
影响地域性建筑形态的因素很多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建筑设计师不仅是一个出色的设计师,更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人文学家,地理学家。在继承地域性建筑的文脉,建造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的同时,还要突破创新,结合新时代,新科技,智能环保等特点建造出色的地域性建筑。
参考文献
本文从地域性的生活习俗、地域性的生产方式、地域性的文化形态、地域性的价值观几个方面探讨民居建筑的地域属性问题。
关键词:民居建筑;地域;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
民居建筑是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对地域性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应对地域性所包含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感受不同地域的人们用心血和智慧垒砌出来的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这样才能够全面透彻地建造符合当地人们需要的民居建筑。
地域性的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生活习惯。中国古谚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现在人们越来越容易被城市同化,但是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还是在特定的地域下跟随着各个地方的人们。我们举几个因地域不同导致生活习俗不同、民居建筑不同的例子。像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是以放牧为主,哪有草就在哪安家,民居建筑是蒙古包。蒙古包建筑是游牧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知识和技术。两三个人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就搭建或拆除一个蒙古包。它外面是用羊毛毡包在简单的木架上,平面和屋顶都做成圆形,材料都做成装配式的构件,为了方面随时迁徙,可以随意拆卸和安装,方便四处游走放牧,可以说是一种特别的民居,使我们感受到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
早期的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主要是抵御敌人,所以看到的藏族民居都是用乱石垒砌,三四层高,因外观很像碉堡,所以称作碉房。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民居建筑占地过大会增加施工的难度,所以一般民居都是平面占地面积较小,向上延展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藏族民居多是采用木石或土木结构。深入藏区的地方,他们意识里有着对外部影响的抵制,偏爱封闭、安静的生活习惯,他们用方形墙围起平房。而居住在靠近汉族地区的藏民,生活习惯照完全藏区的人有所改变。他们喜好外部事物,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敏锐,喜欢与人交往,喜欢开敝流动的空间,重视生活形态的时尚,他们的民居建筑窗都开的很大。以上可以看出生活习俗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
地域性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不同地域的生产方式不同,造就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民居建设上有着很好的体现。东北地区生产方式主要以农业为主,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质量最好的耕地。农村较多,主要以耕种为生,经济不发达,民居建设的就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花样;南方沿海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工业化,经济开发较快,人们生活富足,在民居的建设上注重外观形式,山墙、屋檐、屋脊式样很多,装饰也很繁琐。
地域性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文化形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生活的微观缩影。地方文化的特色是经过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人的生活积累下来的。有的地区是由于共同的生活习俗,有的地区由于共同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
地域性文化形态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渗透着,几乎不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影响而改变,这种文化形态也影响着地方民居的建设。东北农村住宅一般都要设有宽敞的院落,除了生活上需求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家有喜事的时候方便搭台请大家观看二人转地方戏。在东北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这种文化形态在人们的心里占有多重的位置。
而皖南民居建筑村落的空间布局紧凑合理,寓意深刻。民居建筑外墙高大而封闭,对外窗户很少,即使有窗洞也开得很高,室内的通风采光全由天井解决。皖南民居建筑形式凸显了徽商的“财不外露”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含蓄内敛的气质。高耸的马头墙,整片的白墙仅镶以黑瓦墙檐,大片的留白,以黑、自、灰的层次变化组成单纯、统一的建筑色调,将平淡自然的美渗透在民居建筑艺术中。皖南民居建筑外部简洁素雅,而室内装饰极其讲究,建筑中大量采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建筑手法和装饰艺术水平。
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气质,使民居建筑散发出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
地域性的价值观
价值观可以影响和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可以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地域性价值观可以理解成不同地域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里,我们享有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并不一致,这样环境下价值观就不会一致。如果我们只把一种价值观当作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和形式特点将会在一种价值观的指引下逐渐消失。
信奉宗教是藏族人民的生活价值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虔诚的信徒去朝拜。这种价值观促使藏族民居建设中都要设有经堂,并且一定要设在房屋最好的位置上。山西商人儒贾相通、义利相合的价值观,使晋商闻名天下、富甲天下。为中国的民居留下了如乔家大院(现为民俗博物馆)、王家大院(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人称“三晋第一宅”)的建筑瑰宝。如果我们所有人都是同一种价值观,那么全国各地的民居建筑将是同一个模样,毫无特色而言。
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都对建筑的形式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形成风格不一的建筑特色。
参考文献
[1]陆覆鼎.《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于金富.《生产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王其钧.《中国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 可持续发展 地域特征
一、概述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金院区建设地块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区南端,南临金岭西路,西靠金潭大道,两条城市道路金华路与金坪南路将用地划分为三个地块,其中西南地块面积10697平方米,东侧地块面积63755平方米,西北侧地块面积35533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042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建筑面积111900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92300平方米,共设床位1600床。
二、规划设计理念
1、体现“现代医疗城”的设计理念,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从总体规划入手,创造全新的医院运营模式,形成独立完整的新型医疗体系。
2、确立以南北向为主的交通结构,设置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系统,保证整个医疗系统高效运作,并满足不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采用“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性、尊重使用者的权利、做到布局紧凑、空间宜人、流线清晰、流程科学、为病人提供高效舒适的就医环境。
4、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经营建筑用地,形成有效的发展图式,使近、远期建筑融为一体。
5、充分挖掘地域特征,突出建筑创作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以南北两幢舒展的多层建筑对主要建筑群体的围合来象征环流赣州的章江和贡江,体现了建筑的地域性,使它成为属于赣州的建筑。
三、总体规划
1、功能布局
全院建设场地被城市道路划分为大小不一的三个地块,通过对现状条件的分析:我们将面积最大且形状较为规整的东侧地块作为医疗区;将面积最小且邻近城市主干道的西南角地块作为行政办公区;将面积适中且邻近城市公园的西北角地块作为保健康复和教学科研区。
医疗区内设医疗综合楼,结合规划设计理念,遵照“同类归并、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医疗综合楼设于区内中心位置,面向南侧金岭西路设院区主出入口,可迎合从主城区方向来的患者人流。医疗综合楼采用半集中式布局,功能组织紧凑有序,医疗流程简短便捷,并设有绿化庭院,以获得自然通风采光条件,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内含门急诊、医技、病房、后勤保障等功能区,各功能区契合地形由南往北依次展开,通过南北向医疗主街连成整体,使医疗流程体现出便捷紧凑的特色,并可按实际情况分期建设,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门诊设在东南侧,以迎合南侧道路的患者人流。急诊位于西南侧,自成一区,设有单独出入口,病房楼设在场地西侧,分为两幢,可分期建设。医技中心设在门诊与病房之间,通过医疗主街与两者紧密联系。医疗主街北侧设后勤保障用房,可便捷地为医疗区提供送餐、就餐等服务。在医疗区东北角留出大片空地作为远期发展用地,医技和病房可沿医疗主街模块化发展,形成有效的发展图式,并与一、二期建筑形成统一整体。
西南角地块内设行政办公楼,该楼邻近城市主干道,对外联系方便,并可通过架空连廊与医疗综合楼相联系。西北角地块内由南往北依次设肿瘤治疗中心、康复保健楼和教学科研楼。其中教学科研楼设于地块北侧,自成一区,并设有单独出入口,由于该院为教学医院,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所以将教学科研楼设计为高层建筑,以满足实际需要,并能节约用地。康复保健楼和肿瘤治疗中心位于地块南侧,靠近东侧城市公园,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休息活动场地。
2、交通流线
本规划设计方案按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等原则组织场地交通。主入口设在南侧金岭西路上,以迎合主要门诊人流,住院探视入口和急诊入口设在西侧金华路上,供应入口设在北侧金坪南路上,污物出口设于西北角与其它流线互不交叉干扰,其它地块出入口按功能需要分别设置。各个出入口间通过场地内环形主干道相联系,在各入口处结合地形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同时在各建筑地下层设机动车停车场,场地内交通流线顺畅,体现车流在外、人流在内的交通流线特点。
3、分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为门急诊楼、医技楼、一幢病房楼、行政办公楼和后勤综合楼,建成后床位数可达到800床,门急诊、医技部分按1600床规模一步到位。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二期病房楼和西北侧地块的教学科研楼、康复保健楼和肿瘤治疗中心,建成后院内各功能区完善合理,总床位数达到1600床。在医疗区的东北角还留出了大片空地作为远期发展用地,医技病房部分可沿医疗主街模块化发展,形成有效的发展图式,并与一、二期建筑形成统一整体,最终使医院达到2000~2500床以上规模。
4、空间景观
在景观设计中,本方案着重景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景观系统。
点是散布在门诊医技区域的绿化庭园,绿化平台等。丰富的空间变化及绿色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为病人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在主楼上还设有绿化平台,形成一处处小型的绿化空间,更贴近患者,为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也有利于节能环保,使建筑更具生态性,成为现代化的绿色医院建筑。
线是连接各个景观空间的景观大道以及穿梭于各个景观节点的园间小径,形成丰富多变而又井然有序的空间景观体系。
面是大片的中心绿地,使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给病人的疗养康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四、建筑设计
1、医疗综合楼
总建筑面积128100(未含地下室21200 ),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由门急诊、医技、住院三大功能区组成,各区块通过医疗主街连成有机整体,急诊位于西南侧,设单独出入口,门诊由南侧四个尽端模块组成,首层设门诊大厅、大输液、中西药房等,二至五层设各门诊科室。医技中心布置在门诊中心与住院中心之间,便于两个功能区块的使用,流线顺畅,使用管理方便。住院中心由两栋板式高层建筑组成,分两期建设,每层各设一个护理单元,共1600床。
地下层平面设设备用房、中心药库、太平间、污物暂存间、机动车库。其中,中心药库内设有专用电梯可直达病区药房和各标准护理单元。机动车库位于东北侧,平战结合,平时车库战时六级人防。车库内采用机械双层停车方式,共停车630辆。污物经污物电梯到地下污物暂存间收集打包后由专用坡道运出。
一层平面设门诊大厅、急诊中心、传染门诊、中西药房、大输液、放射科和住院大厅。其中急诊中心设在西南侧一至四层,设急诊和急救入口,急诊人流和急救车可以方便进出,与门诊人流、车流互不干扰,充分考虑急诊急救医学安全快捷的要求,内设抢救室,EICU、急诊手术区、急诊输液、诊室、观察室等一整套完整的医疗用房,使急诊中心形成能独立运作的完整体系,并在急救入口附近设一直升机停机坪,方便抢救病人。传染门诊设在东南侧,自成一区,设单独出入口。放射科的病人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分开,使病人有良好的候诊环境,医护人员也相对自成一区,做到互不干扰。
二层平面设门诊各科室、功能检查、中心供应和一系列病人服务用房,其中门诊采用四个尽端模块组成,依次与横向主街相连,每个标准门诊科室都设计为尽端式,有独立的候诊空间,既便于管理又提高了诊疗环境的舒适度。功能检查分为内镜中心,电生理中心和超声中心。中心供应与四层手术中心之间通过洁污两部电梯垂直联系,使用过的污物器械经污物电梯送至中心供应,消毒处理后由专用电梯直达手术区,方便快捷。病人服务用房靠近主街布置,设有咖啡厅,病人图书馆,超市、洗衣房、邮政、电信、银行等用房。
三层平面设门诊各科室、门诊手术区、检验中心、病理科、输血科、病区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其中检验中心采用大空间布局,设有一整套完整的检验用房。病区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内设一专用电梯与中心药库和各标准层相联系。
四层平面设门诊各科室、手术中心、信息中心和一个标准护理单元。其中手术中心采用三通道布局,清洁通道与污染通道分开,便于洁污分流,使用过的污物器械经污染通道及污物电梯送至中心供应室,消毒处理后的干净器械则由专用电梯直达手术区,医护人员由专用通道换鞋更衣后进入手术区,病人则由另一通道经换车后进入手术区。
五层平面设门诊各科室、技术层、ICU、血透和标准护理单元。
六层平面设产房,采用三通道布局,设有4间分娩室。
七至二十三层平面为病房标准层,每层各设一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设50张床位,各病区内部北侧设医护用房,病房朝南向布置,拥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护士站设于病区中心部位并靠近主电梯厅,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护理流线,也方便护士站对进出人员的管理,病房以两人间和三人间为主,并根据实际需要设单人间和套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后勤综合楼
位于医疗区北侧,通过医疗主街和医疗综合楼紧密联系。一层设营养厨房、职工厨房和洗衣房。二层设职工餐厅和病人家属餐厅。三至六层设值班公寓。
3、行政办公楼
位于西南侧地块,自成一区,设一架空连廊与医疗区相联系。一至六层设行政办公用房和学术交流中心。
4、肿瘤治疗中心
位于西北地块南侧,包含一整套完整且相对独立的门诊医技病房等内容,并通过架空连廊与医疗区相联系。地下层设放疗中心。一层平面设入口大厅和门诊科室,二层平面设病区药房和门诊科室,三至六层设标准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设40床,共160床。
5、康复保健楼
位于西北地块中部,相对独立,拥有大片绿地和良好的环境。一层设普通体检,二层设VIP体检,三至六层设康复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设30床,共 120 床。
6、教学科研楼
位于西北地块北侧,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地下层设设备用房和机动车库,一至三层设图书阅览室,四至六层设学术交流中心,七至十二层设教学用房,十三至二十三层设科研办公用房。
五、造型设计
根据医院的发展与特性,本方案在立面设计上力求简洁明快,在造型设计上突出开放紧凑的特色,以对比、穿插等处理手法划分建筑体量,形成具有雕塑感的建筑形体,产生独特的建筑个性,主体墙面以白色调为主,体现明快洁净的医疗建筑风格。主入口体量舒展大气,局部形成灰空间,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病房楼通过大的体块对比突出它的主体地位,其它多层建筑采用相似的立面处理手法,通过医疗主街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具有韵律感的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