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据统计,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3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596.2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55%;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193.6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2.98%;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包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收入)达到1745.12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79.55%,占人均纯收入的42.15%[1]。由此可见,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问题。
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和农业气象服务等,可以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自1949年以来,中国农田灌溉规模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1962——2002年,中国人口增长了1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50%,但是人均灌溉面积增加了50%。全国粮食产量净增2.6倍,其中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40%的灌溉土地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80%。据资料分析,约有60%的粮食作物,75%的经济作物和90%的蔬菜作物都生产在灌溉农田上[2]。
截至2007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经达到46.4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8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3.50%。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02亿吨,比2006年增长0.72%,较1980年增长了1.81亿吨[1]。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从而有力的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民的农业收入的增长。
2.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目前中国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等条件下,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
(1)从价格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农产品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关系到国计民生,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虽然政府在特定时期(战争、自然灾害等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刺激农业生产,但是政府无法长期将农产品的价格定位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产量大,产品的差异性比较低,农产品市场是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形态。在这种市场形态中,每一个生产者,也就是农民,都不能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比较高的利润,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垄断力量,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总之,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的价格会保持在比较固定的低水平上,农民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高收益。
(2)从产量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中国农村目前的经营形态下,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这意味着单位农户所拥有的土地的生产能力有限,虽然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存在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中国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众多,要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调整,因此,中国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还将长期存在。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户不能够通过扩大土地面积来扩大产量。另一方面,除了通过扩大土地规模,农民还可以通过追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或者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高产量。但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同样是由市场所决定,即使通过政府的力量,也无法把它们的价格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提高耕地质量又是长期性的努力才能见效的措施,这就决定了农民通过追加生产资料的方式来提高利润的空间有限。因此,在中国农业目前的经营形态下,虽然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它并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及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RuralInfrastructure)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它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与“私人资本”相对应,它被称为社会间接资本。通常纳入到农村基础设施范畴的主要内容可细分为三类: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村水利和农户用水设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等;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医疗卫生与体育设施等;三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如教育、道路和通信设施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增加总收益来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是不太实际的。由于农民的农业收入是农业生产总收入和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差额,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必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
农业基础设施作为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与农业生产总成本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科学、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的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主要体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中的水利、气象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旱灾已经成为中国覆盖面最广、成灾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受灾面积逐年扩大。1949年——1998年,中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3.2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5,其中成灾面积1.31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238万吨。50年中有10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受旱面积均超过4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相当于五年发生一次重旱。2007年中国旱灾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4.14%,其中旱灾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28%[1]。旱灾面积的扩大,尤其是成灾率的攀升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象条件多样,农业发展不平衡。尤其在西部地区,农业主要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2)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仓储、市场、交通等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在中国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想致富,先修路”的标语,由此也可以看到,农民已经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乡间道路缺乏有效的专人管理,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农业耕作成本的增加。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与农业销售、运输成本有关。如果没有进行深加工,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中国农民收入长期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实行的针对“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实际上都是为了扩大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业收入。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交通和仓储设施,优质的农产品就会因为过高的运输成本而无法走出原产地,更加谈不上增加附加值和为农民增收。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部分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诸如修建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等项目均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加强其建设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长期实行的“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成果可以说明这一点。截至1997年,国家以工代赈累计投资98亿元,各级政府的配套投入也在1:1以上。1996年中央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总规模为98.5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亿元,占总投入的40%。由于实物携带上的方便,1996年以后,以工代赈全部改为支付资金。全国共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200亿元,国债资金50亿元。从2001年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以工代赈的投资规模,每年除从财政预算内安排40亿元资金外,还从国债中安排20亿元,在基本农田、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牧场建设、人畜饮水等方而,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和2002年国家又从国债资金中安排10亿元搞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2003年又增加了5亿元资金[3]。以工代赈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落后而貌,在促进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和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在继续加大对重点贫困县扶持的同时,适当扶持其他贫困地区,新阶段的以工代赈工程还在继续。
4.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在农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这表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使农民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在中国占全国总人口63.8%,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费普遍高昂。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而且高昂的电费对农户的实际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的台数分别为45.94,94.38,和26.12,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这三样耐用消费品的台数分别为96.77,137.79和95.03,二者相差仍然很大。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36元,相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25元高出一倍[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却要比1991年的价格低很多,可见,主要影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量的因素不是耐用品的价格,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年12月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电价每调低0.1元,农户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370元、667元和909元,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带来农民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消化家电业的过剩生产能力。
5.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中国农村人均耕地稀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很低,单单依靠农业收入是无法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三农”问题的。这是影响中国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次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中国农村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制约。近几年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二三次产业收入所占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呈现下降的趋势:2000年二三次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例为2000年为23.58%,2005年下降到20.32%,2006年略有回升,为21.22%,2007年再次降为20.45%[1]。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农村乡镇企业体制落后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达不到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水、电、气、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硬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就会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足,招商引资成为空谈,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困难,产业升级难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难以改变等等。由此可见,要改变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举步为艰的状况,必须首先从基础设施抓起,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搞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这样才能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增强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和推广新品种可以提高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劳动力使用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生产收入。就中国农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农村另外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机械和化肥来说,劳动力是一种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这三种生产要素具有替代关系。绝大部分农活,如:脱粒、收割、播种等等,既可以通过机械完成,也可以通过劳动力利用手工完成。如果农民的身体较好,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相对便宜的手工工作,从而可以节省支出,提高收入。同样,如果农民的身体条件较好,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农业成本,更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的化肥污染,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农家肥的推广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劳动者降低物质投入,节省物质成本,提高收入。
摘要:从收入构成来看,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农民的收入首先应当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入手。中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平均到每户农民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减少成本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农业收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周玉玺,胡继连,周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选择[J],改革,2005(3):59-65。
[3]陈可可,左婷:浅谈“以工代赈”[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1):30-34。
[4]杨林,韩彦平,孙志敏: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56-59。
[5]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3。
[6]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7]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18):11-18。
[8]徐克勤: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创新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20-21。
[9]徐梅:论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分工合作[J],天府新论,2005(2):46-48。
[10]郭勇: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5(3):66-69。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基础设施是指相对于农民私有财产而言,用来满足农村生产与生活需要的设施,具有非竞争性,非它性的特点。它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这些产品覆盖农村地区,比如农村环境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道路建设等,还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自己组织修建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比如江河的治理,公共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大型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村电网建设,农村科技成果推广等。有效的利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它由交通邮电、商业服务、农村水利电力、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科教文卫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组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农村内需的启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协调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加收入不可缺少的基础。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存在着两套完全不同的公共产品机制,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导致民主意识薄弱,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GDP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耀眼成绩下,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凸显,城市在快速发展,农村发展仍然缓慢。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城乡差距大。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发展中的中国是农业大国,根据统计到09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有全国人口的70%,全国有34301个乡镇,60547个行政村。到08年底,我国还有200多个乡镇、48000多个村庄都没有修通公路,13000个村庄电力没通,4万个村庄没有电话,300多个乡镇没有卫生原,1.3亿农户燃料问题没有解决,甚至60%的县都还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还有将近50%的建设村没有通自来水。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医疗水平上都远远的落后于城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交通、水电、通讯一家燃料等这么基础设施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很到的差异。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与生活直接相关,是城乡居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因为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现如今的社会各村必须领会和充分利用中央的扶持政策,坚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面有效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在我国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较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要少得多。所以想要减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目前还是比较的困难,因为西部地区受到严重的资金限制。对于中西部农村的发展政府对政策倾斜和创新融资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落后的农村来说在建设的规划性上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山区县,由于地势特殊,居民居住比较的分散,对于山区的建设也缺乏整体规划,房屋修建、道路河道设施建设都缺乏长远的打算,建筑物排列无序,随意修建房屋,畜牧圈舍大都与房屋相连,缺乏意识等等,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上主体单一。农村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当中,由于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所以老百姓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思想不积极,并且各个村集体和村民们在参与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都不积极,导致在修建过程中建设力量薄弱。而各村委会的“一事一议”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有利的运用,因此在筹集资金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资金困难,致使公共的修建存在严重的问题。再加上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本来都不富足,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用来修建基础设施。各村委会对各自的生态、旅游等可以加大经济发展的行业,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且修建村里基础设施外来企业大都不愿投资,因为在边远山区投资风险大资金回笼速度慢,这也是建设资金缺乏的一个原因。
在农村由于人们思想觉悟不高导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坏严重。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调能力不强,就连一些通村工程、饮水工程都要多村多乡联合才能够完成。但是由于各村分散争取国家资金,只看中眼前利益,导致各个项目的人为分裂,在修建中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修建通村公路的时候,出现的断头路就是因为各村的分散争取资金造成的。这类问题在农村修建基础设施中并不少见,因为人为的分裂以及区域划分的阻隔,造成的各乡镇、各村、各乡之间难以沟通,所以对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了严重的人为影响因素。并且在修建基础实施上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占用不必要占用的土地资源。
在修建起的农村基础设施上,由于村内管理基础设施能力不强,导致损坏严重特别是在公有设施上,国家也缺乏一系列的公有设施保护制度。再就是自然灾害的损坏,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差,在受到自然灾害对基础设施破坏的时候,及时修复欠缺。使得公路、水电线等等破坏相当严重,需要连年重建,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国家资金。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而当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主要是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存量。农村基础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和开展。首先要利用政府的政策作为引导,创造一个和谐的融资环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期限长、盈利能力差、投资风险大等不利条件所以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在财政上当地农村想要吸引非财政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独特性质,使得非财政资金融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的困难,所以要吸引非财政资金的融入就必须要有吸引力的财税优惠政策以及和谐的融资环境作为前提。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的财税优惠力度,以及建立和完善政府担保机制,还要完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调整农村产业部局以招商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村招商引资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随着农村产业的逐渐增加,会大力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目的。
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协调建设进度。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意见不一的问题,实现山水林路田的整体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整合资源综合项目整村建设的思想。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建设工程,集中力量统一建设。
在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政府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要以农民的需求为主从而确定基础设施投资项日的内容、数童和投资额。“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以基础设施投资目标确定满足农村的社会生产以及农民的生活需要的需求,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对于农村修建不必要的面子工程要坚决便面,并且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时候要合理允许农民投资兴办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原有的集体财产管理权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让农民自主经营管理,使用有偿服务。在市场上开放建设基础设施,谁投入谁受益的权利,充分吸收民间资金的融入,补充政府资金的不足。改变原有的产权制度,施行市场管理化,对个人投资的政府实行补贴政策,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应该顺应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工补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合理投入使得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切合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扶持一两个产业,起到对各个产业的示范作用。把每家每户分散经营密切的与各村龙头企业相互结合,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各村的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解决增收问题。让农民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成本降低,对于市场的风险活动也要降低农民的参与,切实的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论
农民的增收问题在“三农”关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要想推动农民实现小康水平必须解决农村中基础设施的落后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对于农村目前仍然存在的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的道路不通的问题,农村的自流灌溉低,排灌设施老化、设备陈旧、耗能高,教育设备落后等现状,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政府加强政策的领导以及在各个方面施行政策协调,才能够让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峰. 融资方式的创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路径选择[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2]韩云虹,吕秋芬.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选择[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3]杜君楠,阎建兴.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行为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刘艳平.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机化研究. 2007(12)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63-01
农村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产品,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基本条件[1]。我国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无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落后状态,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基础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而造成返贫现象[2]。相比于城市,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象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一是供水设备不足而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的道路状况普遍较差,村与村之间在没有通公路的地方普遍是土路,并且路况很差。而有些行政村,虽然通了公路, 但管理效率往往极低。三是农村部分电网设备陈旧、没有正常的供电制度,不能保证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经常发生停电,同时电价过高;四是农村的信息传递功能落后,电话手机的信号不稳定,电视收到的频道又极为有限。总之,农村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普及率不高,质量上差距较大,至少过后城市十多年。
2.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尽管多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很多方面的建设资金来源仍然以民间自筹为主,例如乡镇道路、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等等方面。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主要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对于建设的投资力度不足,经常受到财力的影响导致配套资金不到位。另外一方面由于农村自身经济基础较弱,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基础设施,但是农村数量众多,政府的补助投入又有限,不能保证投入到每个地区。
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业部门的特殊性难以吸收社会资金
和城市相比,农村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差别,人口众多,村庄分布不均,有些分布在丘陵、山区等地,其中的西部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尤为恶劣,水资源贫乏,县、镇、村之间相距较远,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例如人口在百人左右的某些北方山区的村庄,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最近的之间也有1公里左右,远的距离有5~8公里,由于这种人口规模和村庄分布,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2.尚未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法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很难统一规划,因为它分别由国家不同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又缺少协调配合。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没有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管理以及招投标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国家级层面上也没有制定基本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纲要。同时,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规划的设计水平不高,实际建设工作中随意性现象比较普遍。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措施
1.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
政府要尽快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强法规建设,依法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发展。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制定《农业投入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规范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农民乐于将自己的钱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
2.加大投资力度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途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力度,努力完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对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稳定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投资金的来源,确保基础设施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3.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要在全国性的规划指导之下进行具体规划。围绕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做好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乡镇总体的规划、村庄建设等各类规划工作。其次,应该根据具体乡镇的自身情况制定综合规划,充分考虑村与村之间、镇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的基础设施衔接问题,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类知道,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还要确保具体规划与社会发展和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衔接。此外,还要加强规划管理,保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重视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升规划的监管水平,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
4.不断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采用多主体筹资形式,完善包括市场、财政、非政府组织的渠道以及加强有偿筹资、征税、使用付费等手段融资。应更多地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特别是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掘新的投融资方式[3]。借鉴一些常见的BOOT、BOT、PPP、股权融资等多种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对于经营性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可以选择现金流量好、盈利能力强且有助于引用新技术的项目使用PPP方式。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民间资近引入激励机制,采用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民自愿出工、出资的方式从事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中央今年预算内用于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的建设资金总量要高于上面,明确提出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基础设施项目库,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及时掌握上级对口部门关于支农资金的投向问题,积极争取中央以及省级财政下拨资金中的各项支农资金。
参考文献:
[1]刘天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J].经济问题,2007,(6):80―8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新时期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加强水利建设,如何高标准、高质量解决好农村饮水问题,如何完善农村灌排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水利工作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同时,中央又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这些都是新形势下指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水利工作而言,当前,就是要坚持四个立足点,扎扎实实地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立足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大力推进甘露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安全。
一是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及农村饮水解困的基础上,彻底解决饮水困难,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二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力争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以上。三是围绕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抓好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完成12个乡镇集镇供水水厂建设,解决1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强化管理,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水质,发展和扩大供水市场。
二、立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增强粮食产量为动力,按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力抓好小型灌区建设。突破性地发展“五小”(即小井、小塘、小库、小渠、小窖)水利工程建设,以增强农业作物的抗灾能力;加大现有水库渠网配套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对水利设施进行大修复、大改造、大配套、大建设、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u”型渠、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并积极推广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应用,发展耐旱、耐涝及抗灾作物的生产。二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建设好五大万亩灌区。把灌区生态林网与农村路网相结合,力争把各灌区打造成“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人水和谐,洪旱无虞,环境优美”的山区水利现代化节水灌溉示范区,逐步构建“以水为线,依林铺路,小镇连景”的生态水利风景区,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经济水利和旅游水利的根本性转变。
三、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安全。
一是抓好小流域治理工作,以流域为单元,以村庄为依托,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二是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生物治理为主,工程治理为辅,达到涵养水源,拦沙固土目的。同时实施保土耕作措施,因地制宜采取等高带状耕作等高沟垄耕种、横坡栽种、间作套种、轮作或少耕免耕等生产方式。三是加强排污口的管理,严禁垃圾倾倒河边,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四是切实抓好农村河道清淤清障和生态建设,改善农村水质状况,建设“碧水”工程,创造生态乡村,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五是实施“以电代燃料”工程。把“以电代燃料”工程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林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BOT模式;农村;基础设施;可行性;注意问题
一、BOT融资模式的含义及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优点
(一)BOT融资模式的含义
BOT是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转让)的缩写,BOT融资模式的概念是由土耳其前总理厄扎尔于1984年正式提出来的,是目前较适应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方式。BOT模式有时被称为“公共工程特许权”,它是政府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其具体运行是:政府与非官方资本签订项目特许权经营协议,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后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权交给非官方资本组建的投资机构,由该投资机构自行筹集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在特许经营期内非官方投资机构收回项目投资成本,并取得合理利润,经营期满后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二)BOT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优点
1、能减少政府的直接财政负担,减轻政府的借款负债义务
BOT模式下,所有的项目融资负债责任都被转移给项目经营者,政府无须支付项目的借款,从而也不会影响东道国和项目发起人为其他项目融资的信用,避免政府的债务风险,政府可将原来拟用于BOT项目的资金节省,转用于其他项目的投资与开发。
2、有利于转移和降低风险
国有部门把项目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项目经营者,BOT模式通过将经营者的投资收益与他们履行合同的情况相结合,从而降低项目的超支预算风险。
3、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效率
采用BOT模式后,原属于应由政府直接投资的纯社会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就成为了私人投资者的一个投资项目。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项目运作风险,投资企业会努力加强管理,控制造价,减少开支,降低成本,从而客观上提高了项目设计、建设及运营等各环节的效率。
4、可以及时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BOT模式下,有财力的私人投资者参与到公用基础实施建设中,可以使一些本来急需建设而政府目前由于资金不足无力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得以实施建造并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从而能够及时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有利于实现设计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
在BOT项目的私人资本竞争中,私营机构的设计人员有时会带来设计方案,这种方案往往会使项目的效益大大增加,达到设计创新的目的。此外,由外国的公司进行承包的BOT项目,还可以给项目所在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既给我国的承包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促进了我国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高度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渐渐向农村转移。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多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融资主要方式是吸收直接投资和银行贷款,筹集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资、农民集资、国内外贷款、社会团体投资等渠道。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较窄、资金投入不足,投资管理模式和项目建设管理组织形式不尽合理,市场配置机制、风险约束机制和财政杠杆机制缺乏等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在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
2、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空间有限,银行贷款方面也日益表现出局限性
现代商业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单位,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一般规模大、期限长、偿债能力差,商业银行往往不愿对其发放贷款。而农业发展银行等作为农村基础设施贷款的政策性银行,由于存在着融资成本高、融资期限不匹配等问题,使之不能成为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集中统一模式,加之社会团体的参入缺乏成熟的项目法人运行机制,使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吸收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实现投资主体的多样化。因此,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迅速扩张对自己的需求,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BOT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建设问题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了规划性、基础性、共享性和巨额性等特点,也就决定了投融资的特殊性。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将逐步减少对基础设施的国有资金投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投资多元化,WTO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也使得我国逐渐开放基础领域市场,这使得财政资金以外的各类资本面临着更多的投资基础设施的机会。因此大力发展采用BOT模式来融资,吸引国内外资金建设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可能。
四、BOT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范围,有针对性地运用BOT融资方式
BOT融资方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并不是对我国所有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都适用。首先,项目按能否让市场发挥作用可分为非经营性和经营性项目两类,只有经营性项目才能考虑应用BOT方式。另外,BOT项目工程一般比较复杂,前期工作时间较长,费用也较高,对于投资少时间紧的项目采用一般的招标方式建设更为适宜。
2、适当进行责任划分
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BOT项目从前期开发至项目的运营、移交,会涉及到包括政府、投资人、融资银行、承包商等各个方面。要保证项目的最终成功,有关各方应在权利义务平衡、合理分担风险的原则下,组成利益共同体。因此明确各方的职责,使有关各方认真履行义务,是项目成功的基本前提。
3、明确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是保证BOT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在市场化运作BOT项目时,必须充分发挥我国政府作用,做到科学决策、规范价格、加强监督、完善立法、服务配合。
参考文献
[1]秦艳华,张帆.浅谈BOT融资方式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J].经济工作导刊,2003(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