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童话故事大全

经典童话故事大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童话故事大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童话故事大全

经典童话故事大全范文第1篇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界定

何谓儿童文学呢?截至目前,对儿童文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王泉根(2009)编撰的《儿童文学教程》指出:儿童文学也可称之为少年儿童文学,其阅读对象为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依据读者的年龄层次不同,可将其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幼年文学;(2)童年文学;(3)少年文学。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们可将儿童文学简单理解为:是针对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形式,它是整个文学大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儿童文学读物是儿童最爱的文学形式

在苏联学者梅拉赫看来,艺术作品均是有生命的。不论是任何文本形式,唯有读者真正参与进来,对其进行欣赏和阅读,才能赋予文本以灵魂。因此,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我们可发现唯有那些可被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方能真正受到儿童的喜爱,其文学价值方能真正得以体现。儿童文学读物无疑是儿童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儿童文学的语言魅力

众所周知,儿童的审美经验及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大都通俗易懂,内容也较为活泼、浅显、轻快,所用文学语言也大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词汇。儿童文学读物描述的内容大都是具体的,再加上轻松活泼的语言运用,往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成效。此外,儿童文学的语言运用亦充满形象性。当儿童读到这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时,可以获得更多愉悦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儿童文学读物独特的语言魅力,才使得儿童文学读物成为儿童最喜爱的文学形式。

(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玩游戏是其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得其乐、摆脱成人的束缚,获得更好的情感宣泄,体验到精神的愉悦。在儿童文学中,不同程度上渗透有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正是儿童普遍喜爱的。儿童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充满游戏性的美好世界,通过阅读文字让儿童更好地体验到自由、快乐,实现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的游戏愿望。

三、儿童文学读物的具体分类

儿童文学读物有很多形式,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动物小说

所谓动物小说,即是指以动物为小说主角,通过特定环境及故事情节描述创造的一种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动物小说将动物视为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在小说中对相关动物的命运、生活及遭遇进行描述,进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引发阅读对象对生活、生命及人生的思考。典型的动物小说主要包括:《酷熊贝鲁克的烦恼》、《春田狐》、《大泽蛙国》、《最后的藏羚群》、《秃尾巴的捣蛋鬼》、《蚂蚁王国的奇闻》等。通过上述动物小说的阅读,可将儿童带进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帮助儿童从小建立环保意识,引导儿童亲近自然。另外,动物小说中塑造的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也会更好地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二)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讲述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涉及:(1)儿童的社会生活;(2)儿童的学校生活;(3)儿童的家庭生活;(4)与儿童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自然世界等。儿童通过阅读儿童故事在极大程度上可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如探险、好奇及求知心理等。通常而言,儿童故事的篇幅不会太长,大都短小精悍。在情节描述方面虽然较为简单,但却极为生动有趣,较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故事具有三方面特征,即完整性;生动性;口头性。正是基于上述特征,它才能更容易地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我国,《贝瓦故事》《儿童睡前故事大全》等均是经典儿童故事的代表。

(三)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读物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受儿童喜爱。童话具有幻想性特征,纵观国内外所有童话,均具有较强的幻想性特征。童话故事作者在创作童话时,会积极运用自身想象,有机构勒出一个虚幻世界。在童话世界中,充满着奇异的事物,且都传递着快乐,可极大程度上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此外,童话还富有隐喻性和游戏精神,语言具有幽默性和模糊性。阅读童话时,儿童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童话世界,享受童话世界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及《一千零一夜故事》等均为童话的经典之作。

(四)儿童诗

儿童诗较为适合6~12岁之间的儿童阅读、吟诵,亦是儿童极为喜爱的文学作品形式。儿童诗涉及题材广泛,主要包括:(1)社会生活;(2)校园生活;(3)家庭生活;(4)自然;(5)人物等。在所有儿童诗中,反映校园题材的儿童诗占大部分。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因为6~12岁之间的儿童主要生活在校园中,反映校园题材的儿童诗更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儿童诗的文字内容大都较为浅显易懂,在写作手法上喜欢采用象征、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儿童诗还往往具有诙谐、幽默的趣味元素,符合儿童的天性。例如,我国著名作家金波创作的儿童诗《春的消息》便是儿童诗的典型代表。

(五)儿歌

儿歌的形式大都较为短小、精悍,儿童诵读起来也容易,适合记忆。儿歌大都运用较为简洁优美的韵语创作,其内容不仅生动活泼,阅读起来也较为琅琅上口,极为符合广大儿童的认知特点。古时,儿歌也被称为童谣。童谣在民间广泛流传,不同程度上具有民歌的韵味。发展至现代,很多作家和诗人会专门为儿童创作儿歌。因为其读者对象较为明确,即为儿童,所以,作者在创作儿歌时,往往会下意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及审美能力,创作的儿歌也大都生动、有趣,如儿歌《平平搭积木》等。除此之外,儿歌的形式大都节奏明快、极富感染力,并富有一定的音乐美。

(六)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亦是儿童文学读物的重要表现形式。儿童散文大都为作者对自身童年生活的回忆,极为适合儿童欣赏及阅读。儿童散文具有散文的典型特点,即在选材、形式及写作手法上均表现的极为灵动和自由。正因如此,儿童散文才更符合儿童的率真天性。通常而言,儿童散文往往充满更多个性化特征,抒发人性情感,描述的大都是作者童年时期的真实生活和客观感受,充满着浓浓的儿童情趣。

四、结语

经典童话故事大全范文第2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那些只爱看童话或漫画而不爱看科学知识的小学生,学校和家长可简短的讲一些神奇有趣的科学知识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去看科普读物,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类作品的阅读。

2.扩大书本来源

对于书本的来源,我认为学校可以在各班级开展“借书角”的活动,让同学们可以互相借书,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或者扩大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开展读书日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籍。

3.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老师们也要适当的给孩子布置作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读课外读物。根据我的调查,阅读课外书是小学生很重要的一项课外活动,可以增加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可是在小学生阅读课外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老师、家长和学生达成一致,合理分配好阅读的时间。

4.转变教师及家长对阅读课外书的片面认识

要努力转变教师,特别是家长对阅读课外书意义的片面认识。作为老师,或是家长,绝不能把它当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或是学习成绩的制胜法宝。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生课堂阅读与学习的延伸,阅读的直接目标应该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便能较好较快的同化新的学习内容,学得更快,学得更好。

为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经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以及多次与学生交流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但在调查中发现,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1.看故事类和漫画的小学生较多,看科普知识的人较少

从调查表中就可以看出,漫画和文学类书籍吸引了众多被调查学生。看漫画的小学生有28人,看故事类的有21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单一,种类少。在内容选择上,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是学习辅导类、童话故事类和漫画卡通类课外书籍。对于其他书籍,比如《百科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经典名著以及其他史地、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即使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不会主动选择来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家长只关注孩子成绩,忽视孩子全面发展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二是受自身对一些直观性强的、能调动各方面感觉器官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学生们在阅读或者文学欣赏的需求方面是多元化的,他们喜欢各种类型和各种风格的作品。但无论是哪种作品,只要是对儿童现实生存状况关心的作品,就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喜欢阅读那些写他们身边熟悉的生活,具有亲和力,反映孩子们心灵和情感,能细致入微地了解和表现孩子们世界的作品。学校的教育,能否像儿童作品一样具有亲和力,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一种幸福享受的过程,而不是整天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紧绷孩子那脆弱的神经。

2.学生课外阅读意志不强,阅读量较小

我在调查中发现,相当部分学生缺乏阅读专注性品质即注意力,不爱读课外书,且有愈来愈烈之势。直接导致课外阅读总量小,被调查年级,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很少很少。而且,相当多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量距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这说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意志品质的锻炼,提高其自控能力,这其中不乏需要家长和学校的监督和指导,虽说学校中的每一本图书都是教师精选出来的,都是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最新出版畅销的书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已为学生推荐了书目。值得欣喜的是,学生们在挑选书时,他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从调查“你读课外书是因为?”选择“自己喜欢”的78人,选择“爸爸妈妈要求自己读”的15人,“老师的要求”的6人,可以看出,学生不再是以往老师拿什么书、家长买什么书他们就看什么书的无主见“应声虫”了。学生最迫切需要在他们读不懂的时候,特别是一些词句、段篇阅读有困难的时候,家长、老师能给以及时的帮助,即在阅读的过程中给以指导。

3.调查发现

不少学生能够用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但是能够综合运用的较少,调查“课外阅读时你采用哪种读书方式?”选择“摘抄”的8人,“记录感想”的39人,“也想学着写”的37人,“不想动笔”的6人。从中可以看出,比较多的学生愿意采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语言内化与思考程度要求较高的读书方法。但是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差,不认真,怕吃苦,持续时间短,懒于动脑思考,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4.从课外阅读时间看,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集中在周末和假期从课外书的来源看,书店是小学生课外书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老师们应适当的给孩子布置作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读课外读物。而对于课外书的来源,我以为学校可以在各班级开展借书角活动,让同学们可以互相借书,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阅读是小学生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可以增加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己回答。

五、调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阅读素质,包括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品位等内容,比单纯的阅读能力含义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