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经济贸易

世界经济贸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经济贸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经济贸易

世界经济贸易范文第1篇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一方面对中国产品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高筑贸易的技术壁垒,试图以苛刻的技术标准来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环保标准就是其中严厉的措施之一。环境与贸易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如果统一起来,发展环境贸易,却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环境标准”可以成为出口竞争力的要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技术含量作为出口竞争力的要素,很少考虑其它标准。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全球化趋势,进出口产品的环保标准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发达国家一方面不惜投入巨资发展环保产品,实施补贴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法规、环境标志、绿色标准等制度,为其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些政策和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产品的“环保标准”作为竞争力要素,在我国可以产生两方面的优势:其一,环保产品兼有带动高新技术发展和促进企业改革的双重特点。它针对有关企业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目标明确地要求企业从解决环保问题入手,促使产品生产向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污染尽可能少、经济效益好等方面改进,使环保产品的生产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切入点;其二,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避免所谓“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之类的无端刁难。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修改后的国际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因此,我国既可以名正言顺地对环保产品提供专项补贴、低息贷款,又可以进一步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大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内需促外贸”的途径,大力发展环保产品,促使出口产品符合环保标准。要消除那种“产品不外销就不能促进外贸发展”的错误观念,要让企业家明晰“绿色壁垒”问题,辨识高增长中的潜在危机和巨大的内需市场的关系,引导我国企业开发比较绿色环保产品,迎接WTO挑战。据世界银行1997年一份报告说,中国每年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8%,也就是说基本抵消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成就。为此,我国在21世纪初计划的环保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外国企业必将以中国“入世”为契机大举进入,我国企业如果无动于衷,就会坐失发展的良机。

2.以基地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贸易叫做环境贸易,主要包括环保产品和服务的贸易,以及环保领域内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现在,国际上的环境贸易额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多半为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所占有,连东南亚国家也达到500多亿美元,而我国每年仅有0.2亿美元的环保产品出口,发展差距相当大。中国加入WTO后,如果不大力发展环境贸易,在这方面的出口差距不仅要拉大,而且国内环保市场还要被发达国家占领。

发展环境贸易的核心是发展环保产业,就产品而言,它可以独立形成多种符合环保标准以及环境要求的产品类别和体系。在产业发展上,它仍然要依托在其它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它产业已经形成的技术、人才和资金,进而形成自己的产品、营销和服务。正因为如此,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资,率先以高科技为动力发展环保产业,亚洲的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也竞相大量投资环保产业,并优先加以扶植。我国的环保产业近几年来以高于30%的速度增长,产业实体已有8000多家,但是年产值却不到40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乡镇和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很大,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和工程质量不高,难以大规模地形成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当务之急,一是要努力寻找主导项目,引进高科技内容,以科技为动力、以项目为纽带、建立产业集团,尽快地形成产品系列和工业体系,实现规模经营。二是要积极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转产、改制,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和龙头作用,以此来实行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扶持,增加投资、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我国的环保产业才能实现由粗放式向集约化方式的转变,真正获得大发展。

发展环保产业的关键是找准并确定主导项目后,再根据市场条件建立环境贸易基地,以便进一步实现集约化经营,向国内外推进环境贸易。环境贸易基地应具有带动周边经济、辐射国内外市场的功能,它是在原有外经贸发达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如果没有产品市场,环境贸易便无法开展。环境贸易基地可以相对集中一些工业实体,形成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生产环保产品。同时,环境贸易基地也有利于吸引和集中众多的优秀人才,有利于直接对外招商引资,有利于国家实行扶持政策,有利于通过市场大规模地筹措资金。总之,能够集中许多有利条件的环境贸易基地,必然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放大效应,为环境贸易创造大发展的良机。

二、以“多极化”遏制国际金融霸权

1.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为了实施金融霸权

所谓金融霸权,就是一个国家或集团利用其业已建立起来的霸权地位,通过强制推行金融自由化打开别国金融市场,进而利用其货币的特权地位、攻击性的金融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来剥削其它国家,干扰乃至控制其经济。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投机资本、衍生金融工具、政治霸权以及高科技力量,已经确立了金融霸权地位,实现了对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美国一直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目的就是有利于实施其金融霸权。分析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我们就能避其锋芒、指其要害,采取积极进取的对策。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约有3750亿美元在美境外流通,使美国每年约获益150亿美元,占其GDP的0.2%。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却不必对等地或干脆不负责任地偿还它们。美国可以通过美元贬值,既减轻外债负担,又刺激出口,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当美国出现经常账户逆差时,可以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现金融危机时,美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变化把部分损失转移到世界各地。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大量输出流动资本,通过投机性的运作,利用金融自由化在国际间追逐高额利润。他们利用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以金融自由化为契机,大举进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房地产之类的市场,造成配套本币的贬值,诱使本币升值,造成进入国经常帐户的逆差。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带着丰厚的利润大量抽逃资本,却给东道国造成短期内无法弥补的资金真空,导致货币过度贬值而出现金融危机。

国际游资的投机性运作制造了这样一种“金融怪圈”:游资利用金融自由化无序地流入一个国家,破坏了其原有的资金平衡,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为抑制通货膨胀,该国就必须提高利率,而高利率又进一步使国际投机资本趋之若骛。为了摆脱这种恶性循环,这些国家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并且要接受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苛刻条件。我们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已经看到这种活生生的事实,由发达国家制造的这种“金融怪圈”,不但为他们攫取了大量利润,而且使3000多亿美元的外资由东南亚转向美国。它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却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还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作为攻击对象,以利于他们进一步实施金融霸权。从国际贸易初期的“海琴业务”,到现在一系列的金融衍生方式,活跃在金融市场上的这类游戏规则都是发达国家利用金融霸权地位制定的,这些规则旨在加强发达国家的金融霸权地位,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往往是短期内的虚假繁荣。当他们利用游戏规则捅破自己吹起的经济泡沫后,不但掠取惊人的利润,制造了金融动荡,而且乘人之危,以低价收购危机国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2.运用“多极化”来遏止“金融自由化”

金融霸权国要达到金融侵略和剥削的目的,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拥有巨额的国际投机资本;二是利用金融市场自由化;三是操纵金融游戏规则。中国加入WTO后,绝不能像“入世”前那样被动性地只能执行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而应该积极参与制定或修改有关规则。常言道:“他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格局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有利于主动进攻的对策:

(1)以“多极平衡体系”化解“以霸权掠取比较利益”的倾向。当今世界存在着“三区三对成三角”的战略格局。所谓“三区”,就是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大东亚的经济发展区域;所谓“三对”,就是每两个经济发展区域组成相互作用的一对;一对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东亚构成环太平洋的合作,即亚太经合组织(APEC);一对是NAFTA与EU构成跨大西洋的合作,即拟议中的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一对是欧盟与东亚构建跨印度洋的亚欧合作,正在通过一年一度的亚欧会议来实现这个目标。以每对为一条边(或称一条经济链),就形成了全球性的国际经贸“大三角”。在这个大三角体系中,处于一极的美国,正凭借其霸权地位向各国推行其金融霸权,从不对称的局部发展中攫取较多的利益;处于另一极的欧盟,则通过加强欧洲联合的努力与美国抗衡;中国处于东亚这个经济高增长的第三极中,一方面受到来自美国金融霸权的压力,另一方面却受到欧盟对亚洲新战略的鼓舞,欧盟在《走向亚洲新战略》的政策中明确地强调:要发展双边和多边关系,加强投资与金融方面的经济合作,并特别强调与中国发展全面的合作关系。欧元和日元已经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日本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但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却经常被一些变数搅得升降不定;欧元启动以来持续疲软,欧洲央行可能会继续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却强调维持联邦基准利率不变,致使欧、美利率调整的趋势不同,有利于维持美元走强而使欧元失宠。很显然,欧元、日元必将与美元长期地抗衡下去,其结果必然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产生一种平衡关系。我们只要注意把握机遇,适时适量地利用这种抗衡关系,就可以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和技术合作,增加吸收外资、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化解那种“以霸权掠取比较利益”的金融霸权倾向。

(2)以“极坐标的市场体系”拨转开放金融市场的单方指向。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陷入危机的国家基本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而这些国家却将其出口导向战略定位于以矛盾因素构成的直角坐标系中。在金融自由化的前提下,由矛盾要素构成的金融市场最容易遭受国际金融投机的攻击,进而被扭曲并陷入金融动荡的怪圈。

我国的金融结构也存在着矛盾问题,现在,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入世”的条件,在处理好现有矛盾的同时如何对外经贸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呢?我国应抛开那种以矛盾因素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定位法,可以用原点与一条射线构成的“极坐标”来定位。这就是以我国为原点,以中国大市场对外吸引力为“辐射线”,并具体地表现为进出口贸易链,形成外经贸的“三圈链环”市场来取代“自由化”的金融市场。

“三圈链环”只是从地理位置上对我国外经贸活动的形象描述,它的内圈是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组成的大中华经济圈;中圈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经济圈;外圈则是中国与欧、美等国家组成的贸易链。

以极坐标体系建立的“三圈链环”是一种全方位开放的市场关系,其侧重点在贸易,注重以开放的贸易市场取代“自由化”的金融市场。在贸易方面,三圈上的国家毫无差别;但在金融方面,三圈上的国家却内外有别。同属于中国经济圈的内圈,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和地区,而香港又是贸易和金融开放度最大的地区。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完全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完善自己的金融市场;在中圈上,东亚的一些国家已经饱尝了金融霸权的苦果,也教会了人们如何认识金融霸权和防范金融风险,所以,将东亚列为金融市场开放的中圈,更有利于我国吸取如何开放金融市场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外圈来说,极坐标赋予的贸易待遇和内圈是等同的,但对于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应该有所差别,因为,内圈在国家上是统一的,而外圈上不仅存在着的差异,还存在着金融霸权。除了警惕之外,对于外圈上的国家也要区别对待,我们要珍视同欧盟的金融关系,要进一步发展同俄罗斯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要谨慎地与美国发展金融关系,从中吸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益的东西。

我们将贸易与金融分开,强调以开放的贸易市场取代开放的金融市场,道理很清楚:首先,WTO是一个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将贸易与金融分开而侧重于贸易关系,是无可厚非的;其次,中国注意到贸易与金融的相互关系,已经让中国香港极大地开放金融市场,并且正在有选择地在沿海和内地逐步开放金融领域,说明正在正确而稳妥地运作金融市场,为发展中国经济积累经验,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谨慎地开放金融市场,并理直气壮地要求修改一些金融游戏规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单方面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的指责,都是站不住脚的。

三、以“技术贸易服务”为重心取代“金融自由化”倾向

金融与贸易原是两个概念,发达国家为了借贸易之名打开一国的金融市场,便将金融的服务行为纳入贸易领域,称之为“服务贸易”。他们对传统服务业并不感兴趣,只专注于金融、保险、通讯、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尤其关注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企图在中国缺少竞争力的情况下占领我们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贸易的有关性质和特征与服务贸易不完全相同,技术贸易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要素禀赋,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阐明技术贸易作为服务贸易重心的“双赢”意义,制约和取代“金融自由化”。

1.技术贸易及其服务就是重要的服务贸易

美国是当今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它在许多服务行业中,特别是在高技术服务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美国却将其中容易被我国吸收和替代的高技术称为“敏感技术”,千方百计地加以限制,连商业卫星发射这类合作性的服务也受到种种刁难。说来说去,美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旨在强调其中的“金融服务自由化”,而限制高技术服务自由化。这种失之偏颇的做法,到头来也限制了美国自己的经贸发展。据统计,美国企业因技术出口管制每年要丧失几十亿美元的对华出口额,在这些技术出口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技术服务,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贸易所创造的价值大大地超过了技术产品的垄断价值。在这方面美国的波音飞机公司已经尝到了甜头,为了与欧洲的“空中客车”竞争,波音公司在我国的天津和厦门建立了飞机修理等服务业,赢得了巨大的商誉和经济效益。但是,美国国会中一些人却仍持冷战思维,他们需要的是金融霸权,迄今为止,美国从总体上仍没有取消对华技术贸易中的限制性立法,它所推行的只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技术封闭化、神秘化正在消失,技术外溢和弥补技术差距的时间正在缩短。虽然美国有很多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类似的技术同样可以在其它国家出现,就某一项高技术而言,欧盟、日本、俄罗斯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可能超过美国,美国一次又一次地将技术贸易的机会让给其它国家,有朝一日美国一定会醒悟过来:技术贸易就包含着重要的服务贸易。

2.发展技术贸易的中介服务,真正实现“双赢”

有关学者运用统计资料作出比较研究后指出:我国在利用FDA(外国直接投资)中,付出的市场代价是巨大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现实与初衷的差距非常大,我们必须对“以市场换技术”这个引资的战略重新进行审视。通过对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观原因大致有:投资方与引资方动因差异,技术转让与技术消化、吸收的差异等等;客观原因大致有:引进技术不合理,我国企业与外国投资公司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我国技术引进的社会、经济、技术的配套系统不完善,利用外资与技术的政策环境亟待改善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就在于进行技术贸易时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服务措施。

完善技术贸易中的服务措施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大力发展这方面的中介组织,其功能包括:为外商投资提供市场以及生产环境等信息,为技术贸易提供项目投资分析以及经济效益评估,为引进技术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帮助双方弥合文化差异等等,以缩小投资与引资的主客观差距,促进技术的迅速转化和消化。

世界经济贸易范文第2篇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的基本特点

第一、国际贫易的规模较战前大得多,增长速度也快得多。1900年全世界贸易总额为331亿美元,1938年为461亿美元。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190。一193了年的出口额从115亿美元增一长到16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仅为工.1%。1948年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为5了1.9亿美元,到1981年出口总额增长到19,666亿美元。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普遍经历了恢复发展(1946年一1957年)低速发展(1957一1970年)高速发展(1970一1980年)三个阶段。1948一一1957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贸额从358亿美元增长到72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8.8%;1970一1980年,又从2,203亿美元猛增到12,69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1.5%。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据统计。1981年,商品出口额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的已达十四个国家,比利时的比重最高,达57.4%。其次是荷兰和爱尔兰,分别为48.9%和47.5%,挪威的比重为32。3%。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比重最高的是西德,为25.7%。1981年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比重在20%以下,其中美国最低,为8%,但同五十年代相比,增长也有明显的(1950年只占3。6%)。这就说明,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商品出口实现的。一商品出口的增加与否,以及增长的程度,对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国际贫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强。

(一)美国、西德、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七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战前,七大国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7。7%;战后,1948年上升到50.4%,197。年又上升到58.2%,到七十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七大国的比重到1971年下降到51.7%,1980年又降到49。3%。上述数字表明,七大国在战后国际贸易中一直占首要位置,即国际商品市场的一半为这七国所占据。

(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七大国中每个国家在战后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出口贸易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例如,美国和英国在五十年代,在世界贸易中曾占显著地位,到七十年代,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地位便急剧衰落了。加拿大在战后初期曾是第三位,到七十年代末退居第八位。西德和日本,战后三十多年来贸易发展很快,西德从第十位跃为第二位,日本则由第十九位跃为第三位。法国在战后初期是第四位,到1979年仍维持不变。意大利则由战后初期第八位上升为第五位。

(三)到七十年代初,美国、日本和西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中心,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1957年,美国、日本和西欧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占58。2%,到1970年上升到61.9%。七十年代中期,由于石油危机使这三个经济中心的贸易地位有所下降,但到1979年仍占到52。8%,到1980年又上升到53.3%。这三个经济中心的贸易地位比七大国还要高(三个经济中心1980年占53.9%;七大国占49。3%)。

此外,欧洲共同体市场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迅速增长,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2957年占34.9%,1970年占40%,1980年虽受石油危机影响,但仍占到36.1%。

第三、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出口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增长,进出口的初级产品比重相应下降。以美国、西德、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七大国为例,195。年—1979年,出口制成品由70.1%增长到79.6%,初级产品则由25.5%下降到18.5%。

(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57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仅为205。20亿美元,仅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总额的27·9%,到1980年跃增到5077。63亿美元,占40.8%。同样,1957年欧洲共同体(六国)之间的出口总额仅为113.84亿美元,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总额的15.5%,而到1980年则跃增到3565.39亿美元,占28.7%。事实证明,欧洲共同体己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方敢同它有分寸地相对抗。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的三边贸易关系越来越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支柱。

第四,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有了急剧发展。

近20余年来,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之间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正是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个中心的主要标志。

美国与西欧共同体之间贸易,是三边贸易关系中最重要的“一边”。美国对共同体的出口到1980年达到546。27亿美元,占美国出口的24.7%,说明美国出口商品有四分之一需要依赖共同体这个庞大市场。198。年欧洲共同体对美国出口达到372.4。亿美元,占共同体出口的5。6%,说明共同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太大。

美国同日本之间的贸易也是引人注目的“一边”。美国对日本出口1980年达到270。9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9.4%。198。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达到319.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5%。上述事实说明,战后美国、日本贸易关系有了急剧发展,日本出口贸易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要比美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高得多。

欧洲共同体与日本的交易关系出,是不容忽视的“一边”。共同体对日本出口198。年达到63.82亿美元,占欧洲共同体出口总额的0.95%。日本对欧洲共同体出口1980年达到172.86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3。3%综上所述,美国、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贸易是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边”关系急剧而不平衡地发展着,而这种经济关系的发展不仅使三国经济中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宜也使之在整个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日趋提高。

二、八十年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在八十年代,由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可能会相对下降,预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从1980年的69%下降到65%左右。美国的贸易地位仍将继续下降,西德和日本的贸易地位将迅速提高,西德在出口方而有可能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出日贸易大国。

上述数字说明美国、西德、日本、英国法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八十年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将低于七十年代(年平均增长率6%),估计上半期不过4%或更低些,下半期可能达到6%。

八十年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结构方面也将发生一些变化。

在商品结构上,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向节省能源的更高级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将有更多的尖端科技产品提供出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制成品比重将进一步增长,估计到八十年代末,制成品比重将占到出口贸易总额的85%左右,而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将相应下降。在进口商品结构上,制成品将上升到60%左右,初级产品将下降到40%左右。

在地区结构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主要方面,约占出口总额的65%左右,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将占25%,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将增到5%,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也将增长到5%左右。

三、关于世界经济形势

第一、对西方经济的近期预测:战后最严重、最持久、最深刻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80至1982)1983年2月初己到谷底,目前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均处在不同程度的回升之中。由于三年危机己经起到足够的’“放血”作用,通货膨胀率暂获控制,能源价格短期内难以上涨,私人消费近期有较大增加,企业存货需要大量补充。里根连任总统后势将尽最大努力来维持住这次复苏的势头,使之稳步前进。因此,材r计美国这次爪升将有可能持续两年或更长一些时间(1984一1986年)并有可能获致一定程度的高涨,西欧、日本情况也会跟着好转。

第二、对西方经济的中期预测:这次西方经济回升主要是由于周期性因素(生产过剩)的暂时减弱,它将是微弱的,不稳定的。

第三、付西方经济的长期预测:从十五至二十年的长期看,西方经济不可能出现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那样持续二十年的高速度增长。相反,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仍将在低速增长、基本停滞、结构失调和周期频仍中度过。原因:

—西方国家迄今还没有找到能够解决经济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办法,各国而对国内一系列经济矛盾只能头痛治头、脚病医脚、穷于应付,反而使矛盾更加深刻化。

—西方工业国家迄今还没有找到能够导致相互经济合作的办法,纷纷以邻为壑,相互转嫁困难,特别加重剥削第三世界,因而加深了区域化、集团化的影响,加剧了世界财政金融体系的高度不稳定,相互争吵也不断加剧。

—科技发展目前着重在微型电算机和机器人等节省人力劳动的工具上,但目前还难以广泛应用,一则由于投资利润率太低,不能引起资本家对固定资本大量改建、新建的投资热情;二则由于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反对,使这样的工业改组不得不放慢步子。这些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通过科技应月j而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恐怕需要一段时间,最早在八十年代末,甚至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有可能看到这种情况的改变。

一一由于必须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美国正在进行长期的扩军竞赛,争取军事优势,大量国际军费的开支将是长期的,这也会影响美国的工业。

四、我国对外费经贸易工作今后的任务和对策

中央书记处指出,到本世纪末我国进出口总额要实现倍增,达到1,600亿美元。这就要求出口翻两番,进口翻两番。这一目标实现以后,中国在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23%提高到2一3%以上。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名列前10位左右的出口贸易大国。从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发展来看,外贸实现倍增,出口平均每年递增7.6%并不算高。1950—1980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比工农业增长率高30%,而在未来的十年,基本上是按同一速度增长的,留有相当的余地。所以,人们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自然的。

但是,我们在实现这一目标时,还必须看到国内外对我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以便及时研究、预筹对策。

对我不利的方面:

—保护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竞争能力强弱不等。在各国普遍发生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和失业剧增的情况下,为了向外转嫁危机,争夺市场的斗争大大激化。一些竞争能力相对软弱的国家,越来越多地转向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日,以给本国工业保留更大部分的国内市场。一位西方人士指出:现在己经不是选择自由贸易还是部分保护主义,而是选择部分保护主义还是彻底保护主义的时候了。

对‘我有利的因素:

联系上述关于西方经济的预测,考虑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我们认为下列几点是应当注意利用的:

—由于低速增长,资本主义国家还会有大量设备闲置或等待更新换代,资金技术也会处于过剩状态,这就形成对我有利的买市场和借贷环境。即使在它们进入周期性的复苏乃至高涨阶段,这种情况也不会有大改变。这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西方日益加剧的重重矛盾,争取买到一些不易买到的东西。

—今后西方经济发展虽然是长期在低速增长中进行,但仍受周期性规律支配,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等阶段仍将相继出现,周而复始。每个阶段的出现,对我们都有利有害,问题在于我们要善于预见发展、把握时机、利用矛盾、趋利避害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针对上述有利条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外贸增长速度问题,前十年(1081一1990年)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考虑在7一8%左右,后十年(1990一200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考虑在8一9%之间。我们认为,九十年代的增长速度应高于八十年代。前十年,进口可以大一些,出口相对小一些。因为我们巫需进口技术设备和短缺物资。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不景气,形成买方市场,有利于我进口,以便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至于贸易逆差,可用非贸易收入及外资来解决。

后十年,出口要大一些,进口相对小一些。因为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会有好转,国际贸易将重显活跃,对我出l:1较为有利。同时,我国经济经过八十年代的调整、改革和技术改造,出口产品将更适合国际市场的需要,可供出日的商品数量将日益增多。)舀一f·年扩大出口,也有利于偿还前十年所借的外债。

一一从我国出卜叮‘品结长。来看,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初级产品。在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三种产品都有。在这三种产品‘护,怪纺产品所占比贡最大,机电产.异:和化一助“:品所占比重很小。这说明当前我国优势仍在于具有比较熟练技术的廉价劳动力。这种情况在一个相当时期内恐怕难以改变。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上竟争日益剧烈,保护主义越来越历害的现实,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首先着重巩固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况1的优势。例如,加速轻纺一l二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发展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还应发挥我们特有的资源优势,开采地下资源(如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白行加工,然后向外出口,换回急需的资金、技术和设备。

一一迅速建立有效的国际经济贸易情报系统,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外资翻两番,l戊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国际经资信昏洁报工作远远不如美国、日本的一个大垄断公司或商社,这是难以容忍的。应该尽快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经资信息J卜兮报系统,认真掌握国际商品市场行情、有天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产品、消费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汇率等动态,加强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世界经济贸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贸易传导机制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58-07

引言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的运行陷入低谷。IMF在2008年10月 份的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估计由此前3月份的3.9%调到3.7 %,调低了0.2个百分点。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大的经济体经济低 迷已经影响到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前三季度,从国别看,我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上年同期 回落4.6个百分点;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12.7个百分点; 8月、9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个月累计27.1%分别回落到22%和20.8%。从产品看,部 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服装前三季度出口增长1.8%,玩具增长3.7%, 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21.2和16.3个百分点。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额却还 是上升的,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尽 管有多种原 因可以说明中国与主要经济低迷的贸易伙伴国贸易额增速减少而总体贸易额增速势头良好的 情况,但中国与新兴国家贸易快速增长所起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我国对东盟国家 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3.9%,其中出口增长了20.7%,高于同期对欧盟的19.5%的增长。在 中 国对外贸易中表现出愈来愈重要地位的新兴国家经济波动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理 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拟以东盟六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 加坡和泰国)为观察对象,以1985―2006年中国实际GDP、六国实际GDP和中国与六国双边贸 易 额数据为基础,构建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给 予分析。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变量建构和模型建立,第四 部分是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及其扩展。

文献综述

对世界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分析较少且往往局限于大国或重要的区域经济体内。 欧元区统一货币的实施,更加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因为换来成员国之间贸易增加的 统一货币的实施是以牺牲成员国独立的货币政策为代价的,这在经济周期波动协动性很差的 成员国表现得更是明显。对什么在决定着这种经济波动协动性的探讨也更多地是从贸易的视 角分析。如Frankel和Rose(1997)在理论上分析认为货币统一创造贸易,而贸易反过来又提 高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1]Fatás(1997)、Frankel和Rose(1998)、Clark和W incoop(2 001)以工业国家为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较高的贸易结合度确实导致较高的经济波动协动 。 但是有学者对以工业国家得出的结果是否适合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质疑。早些时候,Krugman( 1991)就认为经济周期协动对贸易结合程度的反应可能取决于不同国家间生产结构的差异等 因素,[2]后来Fidrmuc(2002)、[3]Gruben et al(2002)[4]和Im bs(2004)[5]认为产业内贸 易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César Calderón(2007)最近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协动分别对 工 业国家间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结合程度的不同反应是可以从专业分工模式和双边贸易得到 解释的。[6]

尽管国外关于中国与地区经济体之间贸易对双边经济协动的考察较少,但在临近研究领域内 已有国内学者给予关注,但这是一个逐步切入正题的过程。起初的研究主要是在考察区 域经济周期存在性的同时力图立足于区域体内给出形成周期的原因,如薛敬孝(2001)发现20 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周期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期性和离散的倾向并进而给 出了解释。[7]张兵(2002)考察发现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具有同期性,并把同期性原 因归为域 内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等因素。[8]杜群阳等(2005)以东亚十国为样本,利用聚类 分析发现 在1970―2004年间东亚经济周期存在,NIEs、ASEANs等次区域经济周期也存在,并发现中国 与东亚经济周期关联度逐渐加强等结论,在分析经济周期存在原因时已把产业内贸易作为一 个因素考虑进去。[9]王悦(2007)则完全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分析东亚经济周期同步 性,不仅 验证了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存在,还证明了东亚地区对外贸易变动对该地区经济周期 同步性有明显的影响。[10]喻旭兰(2008)运用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以1994― 2005年中 国与东盟的GDP季度数据,建立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后发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周 期具有同步性,[11]但喻旭兰主要是以中国与东盟总量GDP数据来考察协动性,体 现不出中 国与东盟主要成员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情况,更没有考察贸易对这种协动性的影响。因此检索 相关文献发现,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从贸易角度实证考察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双边贸易与 双边经济波动协动的分析几乎没有,因此本文的研究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模型建立

1.关于变量的建构和数据描述

我们实证分析核心是测度双边贸易强度(bilateral trade intensity)对双边经济 波动相关度(bilateral correlations of economy)的影响。取t时间段内i和j两国经济周 期协动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即p(i,j)为因变量,其值为利用Hodrick.Prescott(HP) 方法从i和j两国以本币表示的真实经济总量中提取的周期成分数据相关系数。我们沿袭César Calderón等人(2007)的方法,取t时间段内双边贸易强度为自变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实证分析

1.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通过HP技术从七国实际GDP中提取到周期成分数据走势如图1(由于各国GDP数据大小不 一及货币单位不同导致周期成分数据大小差别较大,为便于在同一图中观察,图中显示的是 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走势图)所示。图1显示在1985―2006年东盟六国存在1985―1996、1 9 96―2000和2000―2006三次比较明显的经济周期,即有两次平均长度为12年的朱格拉周期( 1985―1996,1996―2006),一次长度为4年的基钦周期(1996―2000)。中国经济在1985 年开始下滑在1991年打到谷底,1996年到达谷峰,此后开始下降并在2001年再次抵达谷底, 此后开始上扬。中国经济周期表现出与六国经济周期明显的协动性。

2.变量数值的获得和平稳性检验

在对1985―2006年相关贸易和GDP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依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相关变量 数据如表1所示。

表3清楚显示中国与东盟六国双边贸易对中国与六国双边经济协动促进作用的大小。 首 先中国与六国双边贸易对中国与六国双边经济协动是有促进作用的,中国与东盟诸国日益密 切 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上的联系。其次,双边贸易往来对双边经济协动促进作用的大小是一 样的,双边贸易程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双边经济协动程度提高3.848个百分点。但是个体 固定效应的存在表明,东盟六国各自具有的差异因素导致与中国已有的双边贸易存量对双边 经济协动的影响的固定效应是不同的,分别为2.636、.0.833、.0.541、0.0 51、.0.723和.0.560。

4.双边贸易程度与双边经济协动的Granger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相关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出现较大的 相关系数,为表明双边贸易是否对产业结构有促进作用,还需Granger因果检验的进一步证 实。由前面分析已知两个变量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做Granger检验。至于检验模型 选定,需要进行协方差分析,首先做两个变量的因果模型。对模型考虑基于如下两个架设:

假设1:斜率在不同的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上都相同,但截距不同

由表4可知,P(c,j)和I(c,j)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I(c,j)是P(c,j)的Gr anger原因,表明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双边贸易程度起到了促进双边经济协动的作用,同时双 边经济的协动反过来也促进了双边贸易程度的加强。

结论及扩展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在样本观察期内,东盟六国经济走势显示出较强的一致性,出现了明显的区域 经济周期,而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波动表现出高度的协动性。

第二,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双边贸易对双边经济协动是有积极影响的,且影响的大小一 样。但是个体固定效应的存在表明,东盟六国各自具有的差异因素导致与中国已有的双边贸 易存量对双边经济协动的影响的固定效应是不同的,影响大小依次是缅甸、菲律宾、马来西 亚、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

第三,中国与东盟六国双边贸易程度和双边经济协动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双 边贸易程度加强促进了双边经济的协动,而双边经济协动反过来也促进了双边贸易程度的提 高,二者显现出了互动效应。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国家出现了愈加明显的区域经济周期,同时 地缘关系、贸易互补性使得中国与邻近区域经济贸易联系在加强,贸易成为中国经济与区 域经济产生互动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因此我们在防范世界大国经济波动通过贸易影响中国 经济波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邻近区域经济体经济的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的贸易传导机 制的研究。

注释:

[1]Franke J A, Rose A K. Is EMU Justifiable Expost Than Exant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

[2]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irdge MA.: The MIT Press, 1991

[3]Fidrmuc,J.The Endogeneit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 Criteria,Intra.in dustry Trade and EUM Enlargement. Oesterreiche National Bank,Mineo(February), 2002

[4]Gruben W C, Koo J, Millis E. How Much Does International Trade Affect Businesss Cycle Synchironizati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Research Depa rtment Working Paper,2002

[5]Imbs J. Trade, Finance, Specia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The Revie w of Economics and Statictics,2004

[6]César Calderón, Albrto Chong, Ernesto Stein.Trade Intensity and Busi 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Ar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y Differ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

[7]薛敬孝,张兵.论东亚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南开经济研究,2001

[8]张兵.论东亚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期性. 亚太经济,2002

[9]杜群阳,宋玉华.东亚经济周期与此区域经济周期存在性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 005.

世界经济贸易范文第4篇

世界经济受世界科技、生产力、各国关系等因素影响,有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对东西方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使世界成为两个经济阵营,相互联系又相互敌对,但是世界经济关系却变得复杂。3.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出现,科技的发展、国际之间出现的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春天,因此国际贸易进一步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经济增长机制。现在社会上有两种的经济增长机制。一种是传统模式,只是增加原材料或劳动力的投入来提高产量;另一种是规定原材料及劳动力的投入分量,采用最新的科技,提高原材料及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优化其配置,以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得出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基本要素的数量;二是运用最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国际贸易也主要是通过这两种资源的进出口贸易,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出口贸易的结构受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升级,使世界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让各国可以将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稀缺的国家,取得较大的资金收益;再用这笔资金向其他国家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别经济层面。国别经济是构成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别经济的分析,得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别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主要体现在贸易的进出口上。

(1)进口

①国家进行进口贸易是因为本国对于所进口的商品比较稀缺,而国内又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国家为了以后能够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进口,就会研究这种商品,形成新的产业。②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富余的资源,也会有自己稀缺的资源,这是就需要进口稀缺资源,增加本国的要素供给。还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和生产率。③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进口要素竞争中,可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完善,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出口

国家将自己剩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国家,既可以为这些资源提供市场,还可以减轻因这些多余资源所带来的压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某商品有市场、有需求,国家就会增加商品的生产量,推动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3)概括

国家进行贸易进出口会对国家经济产生以下影响:①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可以打入世界市场,扩大市场范围,使国家经济增长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②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本国没有的商品,刺激本国消费,产生新的需求,促进新的产业的出现。③通过国际贸易将剩余资源换取稀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④国际贸易所引起的需求和资源效应,可以促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结构。以便国家淘汰效率低的企业,扶持效率高的企业。⑤企业的增加引起竞争的加强,可以刺激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有利于加快国家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出口贸易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人们的就业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世界经济贸易范文第5篇

表1主要国际组织对2004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预测(单位:%)

国际货币基金

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经合组织

2003

2004

2003

2004

2003

2004

2003

2004

世界经济

3.9

4.6

2.0

3.0

发达国家

2.1

3.5

1.5

2.5

2.0

3.1—3.5

2.2

3.4

美国

3.1

4.6

2.2

3.4

3.1

4.2—4.7

3.1

4.7

欧元区

0.4

1.7

0.7

1.7

0.4

1.7—1.9

0.5

1.6

日本

2.7

3.4

0.8

1.3

2.7

2.5—2.8

2.7

3.0

世界贸易额

4.5

6.8

4.6

7.9

4.7

8.0—8.5

4.5

8.6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国际组织2004年度经济预测整理。

美国仍将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2004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进人一个更为强劲的增长时期,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持续刺激下,私人消费保持稳定增长,非耐用品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企业投资进一步扩张,工业生产增温;通货紧缩压力基本消除,物价上涨有所加速;就业市场有明显改善。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长,进出口贸易活动加快,但受石油价格大幅攀升和美元升值的影响,贸易逆差扩大。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3.9%,二季度GDP增长将在4%左右。预计全年经济将增长4.6%。

(一)主要经济指标

私人消费保持稳定增长,非耐用品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势头。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的私人消费支出增长3.8%,高于2003年第四季度的3.2%。其中非耐用消费晶和服务支出大幅增长6.4%和4.3%。1月—3月,反映非耐用消费品支出的月度零售销售环比变化分别为0.9%,0.6%和1.8%。显示非耐用消费品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企业投资进一步扩张,工业生产增温。随着经济的复苏,2004年一季度,企业投资支出较上季度增长7.2%,其中设备和软件投资支出增加11.5%。工业生产除3月份受汽车业产值下降影响仅增长0.1%以外,1月—2月份,工业生产环比均上升0.7%,明显好于2003年12月零增长的情形;工业生产的继续回升也促进了设备利用率的提高,4月份设备利用率已经回升到76.9%,为经济复苏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企业对经济改善的信心增强,商业库存更是连续8个月增长。

通货紧缩压力基本消除,物价上涨有所加速。2004年以来,美国不含食品和能源项目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温和上扬,1月—4月份分别增长0.2%,0.2%,0.4%和0.3%。尽管3月—4月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速有加快迹象,但截至4月份,该指数按年率计算上升1.8%,位于美联储认为可以接受的1%—2%范围内,通货膨涨率仍处于有效控制之下,显示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闲置产能,为经济在低通涨情况下持续扩张提供了条件。

就业市场明显改善。2004年以来,就业市场逐渐好转,截至5月8日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4周移动平均人数从上年年底的35.5万降至33.6万,为3年半以来的最低;3月、4月份美国新增就业岗位连续大幅增长,分别增长33.7万和28.8万,2004年前4个月,美国共新增就业岗位86.7万个,而上年同期只有19.5万个。

进出口贸易增长加快,贸易逆差扩大。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2758亿美元,比上年第四季度增长2.5%;进口4073亿美元,增长4.0%;贸易逆差1315亿美元,增长7.2%。出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供应增长10%,显示美元疲软和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外部需求增长;进口商品中,消费品进口894亿美元,增长2.4%。资本品进口798.5亿美元,增长2.3%。石油产品进口378.5亿美元,增长16.9%。进一步印证了美国需求增长,企业活动增温,以及石油价格上涨的现状。

(二)政策因素

继续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2004财年头7个月,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开支总共为1.35万亿美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7.5%。5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总额达1700亿美元的企业减税法案,旨在刺激美国制造业复苏和能源生产。在布什向国会提交了2005年财政年度联邦政府预算案,呼吁国会将2001年和2003年推出的减税措施永久化。这意味着通过立法,永久性削减所得税、取消房地产遗产税以及下调股息税及资本利得税等税项。财政部官员多次表示减税措施若无法永久化将有损就业与增长,政府坚信减税政策有利于持续刺激经济增长,并最终会使财政收入增加。

美联储加息在即,但低利率政策余殷仍在。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从2004年3月份开始逐渐增大。美联储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考虑日益明显,在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5月的声明中,关于美联储在改变刺激性货币政策问题上持有的“耐心”已经悄然消失。但考虑到加息对消费的削弱以及1994年升息过快导致资本市场动荡的教训等诸多问题,其在选择升息的时机和幅度上尤为谨慎,逐步有序地回复中性利率水平成为必然的选择。6月30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投票赞同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

日本经济持续复苏

在内需和出口强劲推动下,2004年以来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公司利润的增加以及股票市场的复苏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企业收益不断改善,投资大幅增加,居民收入下降逐渐终止。就业形势虽然仍很严峻,但失业率已呈下降趋势;通货紧缩虽有所缓解,但仍没有根除。2004年第一季度日本GDP比上一季度增长1.5%,折合成年率为6%,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

个人投资增长,工业生产加速。2004年以来,日本企业实行重组等措施已经取得效果,企业收益得到改善,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普遍好转,促使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受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开工率上升,由此带动投资增长。2004年1月、2月企业综合商业投资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和12.8%。1月、2月工业生产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6.9%。

居民收入下降逐渐终止,个人消费有改善迹象。2004年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上升到3年来的最高点,家庭消费支出和零售额也出现小幅回升。经过季节调整后,一季度家庭消费开支上升了2.9%,这是自2003年7月份以来,家庭消费首次出现增长,个人消费增长1.0%;1月、2月份零售额也分别增长0.9%和1.8%。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失业率已趋于下降。2003年第三、四季度的失业率分别为5.2%和5.1%,2004年1月、2月的失业率均为5.0%,3月更是降至4.7%,为3年来的最低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失业率已趋于下降。但由于日本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司削减人员开支等,日本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失业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国内企业物价略有增长,消费物价持续疲软,但通货紧缩局势没有完全消除。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扬的推动下,企业物价略有增长。2004年1月—3月企业物价环比增长分别为0.1%、0.3%和0.2%。而农产品、海产品和电子、机械设备的价格走低。以日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上涨,反映了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走势。

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日本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出口的强劲增长,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增幅很大。2003年日本实际出口54万亿日元。2004年以来日本出口延续快速增长势头,1月—4月都以双位数字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估计2004年出口额将达到60万亿日元。

公司利润增长,破产企业数量减少,商业信心有所改善。根据公司季度财务报表显示,自2002年第三季度以来,日本公司利润已经连续6个季度增长。2003年财年日本企业整体当期利润增长9.7%,预计2004年财政年度的当期利润增幅可达到10.5%。企业破产数量大幅降低。2004年1月—3月,企业破产数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8.2%、20.3%和14.8%。商业景气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制造型大企业对2004年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二)宏观政策

财政政策。日本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实施“2003年经济和财政政策管理和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政府的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这可以从个人部门盈利改善中反映出来。另外,由于2004年财政年度预算和相关的法规已获通过,如税收改革法等,将会逐步予以实施,这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复苏。为支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2003年日本政府运用超过20万亿日元买人美元和美元国债,以防止日元升值。而2004年1月、2月日本财务大臣宣布分别投入7.15万亿日元和3.34万亿日元干预汇市。

货币政策。目前日本央行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加大放松银根的力度,向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大量的流动性资金。2003年日本央行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多次上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结算帐户上的余额上限;加大购买商业银行所持国债和股票的力度;直接购买中小企业以资产做抵押的商业票据,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2004年日本银行仍继续此政策走向不变。1月下旬,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结算帐户上的余额上限从32万亿日元调高到35万亿日元,以确保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

由于日本经济在2003年的表现,日本政府和各国际组织纷纷调高对日本2004年经济增长的预测。IMF预计2004年日本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增长率为3.4%。如果美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需求增长超过预期,日本公司盈利状况将继续改善,日本经济的增长有可能高于预期。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预测,2004年财政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速度将在3.0%—3.2%之间。

欧元区经济缓慢攀升

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欧洲经济一度徘徊不前,成为发达国家增长最弱的地区。2004年以来,欧元区经济继上年触底回升后,经济增长势头继续得以巩固。一季度欧元区经济比2003年四季度增长0.6%,比上年同期增长1.3%,已连续4个季度正增长,为200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的强势表现,预计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0.3%-0.7%,而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可望进一步提高到0.4%—0.8%。

(一)主要经济指标

制造业复苏势头明显.由于新增资本货物订单增加,欧元区工业生产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回升,当年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0.5%。2004年1月—3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0.6%、1.0%和1.0%。欧盟统计局发表的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7个月上升,印证了欧元区制造业的复苏势头。

在工业生产增长、尤其是新增资本货物订单增加的带动下,欧元区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四季度止跌回升,2004年一季度虽然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四季度相比下降0.1%,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2%。

通胀水平保持在低位。进入2004年以来,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持续走低,连续三个月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接近但低于2%”的目标(1月、2月、3月通胀率分别为1.9%、1.6%、1.7%)。通货膨胀的粘型下降使得欧元区居民2004年春季实际工资收入偏高。

私人消费增长加快,带动欧元区内部需求的增长。2004年一季度比上年四季度增长0.6%,创历史记录,拉动经济增长0.3%。在投资和私人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下,欧元区内部需求2003年四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3%和1.0%。

贸易增长加快。在以美国为首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需求持续增长情况下,2004年以来欧元区出口增速加快,贸易顺差扩大。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04年1月—3月,欧元区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为2687亿欧元和2503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4%和0%;实现贸易顺差183亿欧元,同比增长1.6倍,一季度出口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自2003年三季度以来,欧元区投资需求开始复苏,特别是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进一步加大欧元区的投资需求,为其经济复苏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自2001年以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逐年减少,但新人盟10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明显增加,2003年达到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因欧盟东扩而在投资和经济增长方面带来的益处会为欧盟经济的自身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二)宏观经济政策

欧元区财政政策限制放宽,给欧元区各国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提供了灵活性和有效支持。1997年阿姆斯特丹欧洲理事会通过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希望通过对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严格控制来保持欧元稳定,从而确保欧元区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然而2001年以后,由于欧元区经济增长减速,各国为刺激经济而纷纷加大政府支出,德国和法国财政赤字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超标,按规定应分别被处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0.5%的巨额罚款。但2003年11月25日欧元区财政部长们却做出了对法、德两国不予制裁的决定,并放宽预算平衡期限,允许两国在2005年内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内。欧元区财政部长们的决定表明,欧元区希望在财政政策上表现出灵活性,以应对持续三年的经济衰退。受上述决定影响,欧元区各国进一步加大了以财政手段刺激经济政策的力度。

为刺激欧元区低迷的经济,自2001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7次降息,至2003年6月初,欧洲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为现行的2%。这种低利率政策,对于欧元区经济维持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

加大劳动力市场结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欧元区经济承受困难的能力。欧元区失业率自2003年3月上升到8.8%以来,至2004年3月已连续13个月保持不变,未进宁步恶化,相对于2001年—2003年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欧元区劳动力市场的上述表现尚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费信心的恢复。

在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区内企业财务状况改善以及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驱动下,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增强。出口、投资和私人消费三大支柱的同时复苏将成为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利好因素。据欧盟统计局预测,2004年欧元区出口有望比2003年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增长2.4%(2005年增长3.6%),私人消费有望增加2.6%(2005年增长3.4%)。但由于欧元坚挺以及内部需求增长势头仍然微弱,预计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情况虽将好于上年,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欧盟委员会4月7日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为1.7%。

亚洲经济增长最为活跃

亚洲(不包括日本)经济增长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东南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和内需强劲,就业状况进一步好转。2004年第一季度上述三国的经济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5%;6.5%和了.6%。印尼和菲律宾一季度增长率也分别达到4.5%和6.4%。越南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1月—5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5.3%。得益于美日欧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国际市场电子产品需求增大,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逐渐恢复了较快增长速度。2004年头两个月,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的出口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7%、19.6%和5.8%。新加坡的非石油类出口2月份猛增25.7%。同期亚洲区内贸易也非常活跃。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4年该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5.7%上升到6.2%,为200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美林公司则预计2004年该地区实际增长率为8.4%。

未来几个月影响亚洲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中国、石油和美国利率。过去两年中国旺盛的进口需求一直是该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推动力量。强大的外部需求弥补了该地区许多国家因内需不足造成的经济疲弱。中国经济减速将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产生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支撑了其他邻国的经济复苏。国际能源机构预计油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发达国家,因为他们对石油依赖比重较高。东亚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美国利率的提高使该地区筹措资金的成本上升,发达国家的投资可能出现回流。

需要关注的“三高”风险

(一)石油价格升高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损害。2004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节节上升,上半年石油价格已经从上年的平均每桶30美元上涨到40美元以上。6月初油价最高升至42美元,创出1983年以来的新高。油价上升将损害全球经济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会造成伤害。国际货币基金(IMF)报告指出,油价在一年内若上涨15美元,将直接减少世界经济增长1%。如果油价持续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国的经济增长将降低0.3个百分点。国际能源机构发表的报告指出,油价每上升10美元,全球经济增长将减少0.5个百分点。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欧元区12国所需的石油70%以上依赖进口,油价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同时还给欧元区带来通胀压力,对于正处在经济复苏时期的欧元区来说,油价上涨也不是福音。随着油价的飞升,全球通胀压力正在增加。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这些动向也会直接影响化工产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