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技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侗族鼓楼;鼓楼结构变换;墨线分割思想
[DOI]10.13939/ki.zgsc.2017.02.191
鼓楼堪称是侗族建筑的明星,是侗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它代表本民族建筑艺术典范。依鼓楼屋檐的处理形式,可分为统一型和变异型两类。鼓楼的变异型其建筑技艺尤为独特,凸显出侗族人民对初等几何和数学原理的应用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本文主要以变异型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用数理方法研究和分析,来说明鼓楼建筑所用到的几何和数学原理。
岩寨鼓楼外立面为九层重檐,下六层为方形重檐,上三层变为六角重檐,顶层为六角攒尖顶,宝塔为葫芦造型(见图1)。其在方形重檐变换为六角重檐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它在方形变换为六边形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数学抽象思想和初等几何的应用。图3是鼓楼方形变换成六边形的一个平面图, A、B、C、D 四点分别是鼓楼的四根主承柱,A3、B1、C1、E、C2分别是鼓楼的五根瓜柱,线段AB、CD、A3C1、AE、B1C2、OB1分别是连接柱子的六根木枋,其中六边形为同心圆O的内接正六边形,在实际采访中得知鼓楼师傅在建造下方上六的变异型鼓楼时,其正六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C(C为常数),木枋AE=正方形的边长×C1(C1为常数),木枋A3C1=木枋A3O,即图3中的C1A3=AD×C,AE=AD×C1(仅以A3C1、AD、AE边为代表),A3C1=A3O。鼓楼师傅从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发现C=0.575、C1=0.25较为适合,它是一个近似值,现以内四柱外十二柱的三江县岩寨鼓楼为代表,如果我们按照现代数学的方法来求,则有正六边形的圆心角∠A3OC1=60°、∠AOA1=45°,则∠OAC1=45°,在AOC1中,由正弦定理知:
而侗族鼓楼师傅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市尺(但对精度要求很高时会用到分,其中:1寸=10分),而侗族鼓楼师傅在测量或计算到钢尺分以后的数字通常采用控制误差小于半分的范围之内。侗族的计算多是与一半有关,因此鼓楼师傅近似地取0.575、0.25、0.75与其理论值相差很小,又在实际测量中也存在误差,故鼓楼师傅取C=0.575、C1=0.25、C2=0.75是有道理同时也符合实际的。
但侗族生活中的数学没有纯小数,遇到整数部分是0时通常放到下一个单位进行运算。这充分说明了侗族人民具有较好的近似计算能力,在鼓楼的尺寸和外形如何的变化,几乎所有鼓楼的造型、比例、尺度的处理得非常地完美。
研究发现,古代侗族没有量角器,建造一座平面结构图由正方形变换成正六边形的鼓楼,凿柱眼时需要做成30°和120°及60°的角,他们通常是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去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在准备好的呈圆柱体(实际上是不规则)的原木(如图5)两头横截面分别掉垂线PQ及P1Q1,并用墨线分别连接PP1及QQ1;后将原木旋转90°,重复前面的方法作出AB,A1B1,AA1,BB1,且有PQAB,垂足为O,P1Q1A1B1,垂足为O1;这实际上是将原木抽象为直线O O1的过程。
其次,在原木两头的横截面上用事先做好的三角形模板(这是鼓楼建筑师的基本工具)的一边靠在OB(或O1B1)上,顶点与O(或O1)重合画出另一边OC(或O1C1)(见图6)。然后,分别在OB、OC(或OB1,OC1,)上取K、M(或K1,M1),使OK=OM(或OK1=OM1),连接KM(或K1M1),并找出KM(或K1M1)的中点S(或S1),连接OS(或OS1)其延长线与横截面的边缘交于E(或E1),用墨线连接EE1、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墨线FF1、在EE1、FF1、BB1及AA1上的任一指定位置T、L、U及W上沿直线OO1垂直相交的方向上钻孔(凿柱眼),孔与孔(柱眼)TN与LN所确定的方向成120°角,TN与NU所确定的方向成30°角。六边形的另四根柱子(凿柱眼)(见图7)的方法与上面(见图5)类似,所不同的是在EE1、AA1及BB1上的任一指定位置R、P及V上沿直线OO1垂直相交的方向上钻孔(凿柱眼),RQ与PQ所确定的方向成120°角,RQ与VQ所确定的方向成60°度角。最后,用六根等长的木枋与柱子连接即可得到正六边形。雷公柱用于支撑鼓楼顶部的中间独柱。制作一个平面结构为正六边形鼓楼的雷公柱,凿柱眼是需要图7所示(或120°)的角,做法和见图5类似,所不同的是BO(或BO1)和CO(或CO1)的延长线分别与截面的边缘交于E(或E1)、F(或F1),用墨线连接EE1、FF1(见图8)。然后,在EE1、FF1及AA1上的任意指定位置S,V及U上沿直线OO1垂直于交线的方向钻孔(凿柱眼),使SQ、TQ及UQ分别与BB1、CC1及图8DD1相交于V、P和R,孔与孔(柱眼)SV,TP及UR所确定的方向成60°(或120°)。
而制作一个平面结构为正八边形的雷公柱时,凿柱眼是需要45°(或135°)的角,他们通常是通过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直角去实现的。图9是雷公柱的一个横截面,DH∩BF=O,且DHBF,取OB2=OD2=OF2=OH2,依次连接B2D2、D2F2、F2H2、H2B2,并取B2D2、D2F2、F2H2、H2B2的中c分别为C2、E2、G2、A2,然后分别连接OC2、OE2、OG2、OA2,其延长线与截面的边缘分别交于C、E、G、A,在柱子的指定位置p、q、r及s上沿直线OO1垂直于交线的方向钻孔(凿柱眼),分别与AE、BF、CG、DH交于t、u、v及w,孔与孔(柱眼)pt、qu、rv及sw所确定的方向成45°(或135°)角(图10)。
仅此,我们看到了变异型鼓楼的建造、变换过程中涉及数学中集合的同构的思想方法, 鼓楼是记载着侗族千百年历史政治和文化的一本木建实物书,更是一部经典的数学书实物书,而这部经典的数学书是由没有文字的侗族人民像传承侗族大歌那样口传心授顽强地传承下来的。
参考文献:
[1]高雷,邹妮妮,戴舜松,等.白描・鼓楼风雨桥测绘研究实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关键词:传统、营造、当代建筑
首先笔者想谈谈自己对文化的理解,特别是中西文化的差别和在这种差别下所产生的物质形态。把中国建筑文化视为与西方建筑文化完全不同的体系是一种误解,它们之间只是有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细微的差别可能是决定性的。就是这种决定性决定了二者不同的形态。当然,中西建筑在营造方式、材料选用等方面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西方对于建筑和自然的关系持二者对立的态度,而中国传统建筑在营造过程中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与西方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师法自然”,对自然始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不断向自然学习,这在计成的《园冶》中有详细的描述。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建筑的空间、材料和对环境的理解有独特之处。向传统学习,不仅要学习传统建筑的观念与建造,更要学习一种建立在以文化差异性认同基础上的生态的生活方式。
一、空间
中国传统的营造活动向来不乏好的空间出现。从秦汉到明清,园林景观的空间和尺度不断丰富。空间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的空间区别较为明显。从宋代的山水画中,我们也许能找出中国建筑空间或者说环境空间的某些原型。绘画作品中描绘的更多的是一种场所,场所的故事性是区别空间的首要因素。建筑的空间组合往往呈现出自由、顺从和借鉴的特征。现在一些建筑设计更关注空间本身,而忽略了空间的意。古人造园注重立意在先,从一句诗或一幅画中都可发现先于物质空间存在的意象。江南的一些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网师园等,虽经几次易主、修整,但从兴建造园开始到整体的规划布局都体现了这一观点。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中把握建筑的适度性是当代建筑师要解决的问题。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一期和二期建筑群,就从空间尺度和空间变化两个角度,以现代的建造方式演绎着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精华。
二、材料
一些现代建筑是工程师式的建筑,一些建筑师从幻想出发,设定一种工作方式,设定需要的材料,即使这种材料远在千里之外也在所不惜;或者为了降低能耗,采用十分复杂的材料与工艺制造。好的建筑应便于建造,易于维护,并应根据地方经济与技术水平、造价、建造体系和建造速度采用合适的技术。材料也是地域性的直接反映。施工工艺是体现建筑师意图的重要条件,当然,建筑师要结合建造场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采用的建造方式应对自然破坏最少。从材料的选取到具体的施工都体现着地域性对建筑建造过程的影响。王澍的旧砖瓦回收和循环建造就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同时也是对过快的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破坏的一种抵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当代建筑师应该从地域角度出发看待材料的使用性质,结合建造场所的特定环境,使材料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价值。
三、环境
环境是涉及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包括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自然对人的影响决定了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形成了在一定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地域性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环境对建造的影响似乎在减小,相同的建造方式似乎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但是,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慢慢突显。对环境的态度是建筑师价值观的一部分,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建筑师价值观的不同。当代建筑师对环境的态度应该是辨证的:应本着尊重自然、避免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态度进行设计,并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地势、地形、地貌,使建筑成为自然环境中美的一部分。现在一些建筑师、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建筑设计有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喜欢模仿红柱金顶的故宫式样;另一种是追求完全西式现代化的设计。王澍却在不断探索中国本土化的建筑设计,用一种“批判的地域主义”观念进行营造,并将自己定义为业余建筑师。好的建筑不论在环境中处于什么地位,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应在突出或从属两方面起带头作用。在从属方面起带头作用或许不那么容易被人理解,但这是必要的。因为好的建筑在自身功能、形象完好的同时,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也应是恰当的。在那些需要它当主角、起统领作用的环境中,它是突出的、有力的,并使那片环境充满生机;在那些需要它当配角的环境中,它的良好协调与陪衬会使被衬托的建筑更美。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园冶.胡天寿,注.重庆出版社,2009.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关键词 木构建筑 技承 民族文化 侗族木构建筑 营造技艺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侗族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风雨桥。这是流传于广西三江侗族地区的一句古语。不错的,但凡到过这里的人不得不承认,走进三江侗寨,就像进入了一座木结构建筑博物馆,无论是庄重古朴的鼓楼,还是华丽多姿的风雨桥,或是那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从造型设计到营造工艺,都堪称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之瑰宝,因此,它们常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旅游宣传册上。然而,让我真正将如此瑰丽的木构建筑与侗族文化联系在一起,领略并了解侗族木构建筑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的,是《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一书,透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和生动详实的叙述,作者不但向我们展现了侗族独特精巧的木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更揭示了熔铸于木构建筑之中的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道德信仰等侗族文化内核。
侗族是中华民族中极具建筑天赋和造诣的民族,侗族民间工匠建造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永济桥、世界第一座人畜分行木结构立交桥——岜团桥和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马胖鼓楼等木构建筑享誉世界。侗族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历史悠久,据《魏书·僚人》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魏唐之时,侗族祖先就已有干栏式建筑。他们“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楼”,至今,侗族的木构建筑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特征,这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居住环境及建筑构造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将侗族民间的这门技艺称为绝技,当然是其中有着不同寻常之处——侗族木构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更令人称奇的是,没有系统地学过建筑学原理的民间工匠(历史上绝大多数为文盲)在建造楼、桥和民居时不用图纸,整个结构烂熟于心,仅凭简单的竹签为标尺,依靠独特的“墨师文”为设计标注,使用普通的木匠工具和木料就能制造出样式各异、造型美观的建筑,设计之精巧,造型之美观,均令人叹为观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896年的岜团桥,是侗族地区现存风雨桥中历史最久远的一座,当年建桥之时,由两位师傅分别从河的两岸施工,桥连接时竟吻合如一,天衣无缝,以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不得不让人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神奇拍手惊叹。作者通过图片的呈现和文字的记录,将世界建筑史上的这朵艺术奇葩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作者希望向读者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木构建筑世界及其营造工艺,更希望将木构建筑中所承载的侗族文化加以宣扬,因此,书中以较多的笔墨,讲述了与木构建筑相关的历史演变、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侗家习俗等侗族独特的建筑文化。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巧妙地把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信仰与民族精神融入一座座木构建筑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文化。例如,侗族讲求稳定、和谐,尊崇规范的社会程序,因而侗族工匠在造型设计上遵循均衡、对称的规律,运用多重组合构图,形成比例协调、规整完美的建筑造型艺术。侗族崇拜自热,把鼓楼视为太阳,因此,鼓楼是侗寨里最高最雄伟的建筑,代表着男性的威严,显示出古朴、庄重、阳刚之美。风雨桥则是母亲的象征,被视为“生命之桥”,越精致漂亮,越能吸引更多的生命,使村寨人丁兴旺,所以风雨桥是侗寨中最华丽的建筑。建筑上多装饰飞鸟、葫芦串,则与侗族的神话传说及图腾崇拜有关。无论是建造鼓楼、风雨桥,还是民居楼房,从建筑选址、动工、立柱、上梁到竣工,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祈福仪式,侗族村民集体参与,这又体现出侗族重视团结,寻求民心凝聚的价值理念。因此,《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让世人从建筑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了侗族文化的精神内核。而这些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人们在阅读这本书时更加饶有兴味。
正是由于侗族木构建筑具有极高的科学、美学、历史研究价值,同时又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因此,早在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就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广西三江侗族古建筑群又与贵州和湖南的侗族古建筑群一起联合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入选。作者当然是希望这一民间绝技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所以书中还用了较多篇幅来阐述传承和保护的措施,这其中既有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建议,也有对社会公众的呼吁。这充分体现了作者保护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在现代建筑文明的冲击下,侗族传统的民间建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同时由于侗族木构建筑工匠后继乏人,木材来源匮乏,加上木构建筑防火能力极弱,易损毁而难再生,因此侗族木构建筑及相关技艺存在着延续的危机。只有加强抢救和保护工作,才能使绝妙的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世代传承下去。《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出版,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及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传播载体,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方式,将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
但愿这一承载着深厚侗族文化艺术内涵的民间绝技不会绝迹。
注:
《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杨永和 黄晓平 主编
关 键 词:民间艺术 建筑空间 设计教学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对于文化与建筑的关系有着这样的描述:“城市应该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及意韵。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的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①如今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城市版图日益扩张,传统古建筑如何保存、新建筑是否代替古建筑大兴建起是整个建筑界的设计师、评论家以及社会民众争论的话题。传统建筑仅仅是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格吗?笔者认为这不能全方位地展示出传统建筑的文化功能。传统建筑无论是从结构还是构件及装饰造型上都体现了它所处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艺术形式。笔者认为可以从民间艺术文化环境中寻找其建筑本体发生的内涵,从建筑设计视角透视其与地方民间艺术产生的联系,发现它们互相渗透,互为本源。而对于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民间艺术文化及符号学内容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发扬与创新,也是笔者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来孜孜钻研的课题。在高校艺术教育培养建筑空间设计人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其引入课堂,与学生共同思索与探讨,通过专题设计训练研究如何将中原民间艺术特征及地域文化符号与建筑空间及室内设计的主题融合,以彰显河南建筑空间文化的鲜明个性,提升河南建筑形象,并将极具地域特色与个性的中原民间艺术资源在建筑外观与空间的设计中实现应用,力求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学术理论研究、设计开发实践的教学体系。而吸收借鉴中原地域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立足自身文化探索前行也是改进设计教育、发展本土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为河南省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优秀人才,探索出河南民间艺术的再生之路。
一、中原文化背景下的教学调研
处于黄河襟抱中的河南,古称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原。这里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文化广纳百川,辐射四海,延绵至今,演绎着中华民族煌煌生机。中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艺术体现着河南各个地域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及艺术特征,是人们文化积淀与智慧汇聚的结晶。河南分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等地域,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俗培育并影响着不同地域的民众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河南各类民间艺术蔚为大宗,技艺精湛,个性突显。较为出名的有豫东周口淮阳的泥泥狗、豫西信阳的柳编、洛阳的唐三彩、豫南禹州的钧瓷、豫北滑县的木版年画等。这些民间艺术既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发扬的瑰宝。从2012至2013年期间,笔者在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设计教学中探求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中,经过理论梳理、考察、总结与查新,发现随着人们对民间技艺与传统手工艺品的认同,中原地区许多优秀民间艺术文化已被申遗保护并进行新开发,但创新力依然不足,难以引起现代人共鸣。而中原民间艺术作为河南传统文化的特定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其艺术性、实用性、地域性等特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可以为河南省高校本土艺术设计教育提供文化资源,同时也为支持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作为河南区域性专业教研机构,在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笔者将“河南中原民间艺术的艺术特征与表现”结合建筑外观与室内设计原理及方法进行再设计,再创新的教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河南本土民间艺术的价值与延续,扩展当地建筑文化语言形式,达到保留地方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与建设本土文化建筑的教学目的。
二、植入中原民间艺术的建筑室内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笔者依据教学大纲,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教学课程内容作为设计思想来源,引入案例教学,向学生讲授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理论,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民间艺术品再创作,实现设计实践。并在课堂上实施情景故事板调研训练、与乡土艺人“对话”、创新研究设计方法、成果展示互评等模式化系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故事板——调研训练
在课程理论知识系统讲授后,教师编制并下达设计任务书,指出实地乡野考察的地点、内容、范围、形式,学生根据某地区一个民间艺术项目为目标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并结合图片进行项目分析研究。例如以信阳柳编为主题的故事板设计训练,在设计素材提取过程中,将信阳地区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柳编传承历史、柳编技艺及制作过程、柳编制品的造型与功能作为母版,对其细化深入分析,划分出“地域民俗民风”及“技高艺美”、柳编编织纹理、材质色彩、编织物造型等子版,将其形式化、符号化的提取形成设计前期的故事板,为更好地将其体现于建筑空间与装饰表现中提供设计分析材料。另外,笔者针对依据目前已有的以民艺元素为来源设计建造的建筑单体,在教学中将其进行图片调查和思路辨析、对比给学生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自我赏析能力。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展馆外观设计和中国禹州均官窑址博物馆,两个建筑无论从外观造型还是空间功能设计,都汲取了中原民间艺术的灵感。西班牙展馆设计的主题理念是 “世代相传的城市”,它的建筑造型亮点是利用藤条材质编织的覆面框架,该展馆建筑外立面由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流动而浪漫。并且这些藤条板的天然色差将组合形成一个个象征自然元素的古老中国文字,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出自于信阳地区的藤条编艺既展示了当地自然材料与传统手工技艺,又为现代建筑造型和材料的选用开辟了新的设计思路,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而中国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作为钧瓷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展馆,在建筑空间功能分区上清楚地划分了主体展馆、宋钧官窑遗址展示馆和钧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部分组成。虽然在整个建筑空间内部功能分区合理,在造型墙面装饰及展示墙、灯具等细节上都体现出禹州龙山文化、历史沿革、具茨山神秘符号及钧瓷民间艺术文化,并在设计上都巧妙地体现出禹州地域文化及钧瓷艺术,但是与西班牙展馆外观设计比较创新略显不足。(如图1、图2)
2、与乡土艺人“对话”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教师邀请个别民间艺人进课堂,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艺人的技艺操作和流程,用手真实地向艺人学习民间工艺的技艺实践。在这个信息虚拟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只依赖眼睛的认知,而忽视通过手完成的认知。学生很容易只关注外在形式和图案二维的视觉艺术表达,并没有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的作为活态文化传承的本质,更难于将设计元素融入表现在建筑三维空间设计中。通过对民间艺人生产、生活的体验和交流,使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自然链接,避免学生设计过程与真实市场产生隔阂。
3、创新研究设计方法
学生通过对建筑建造模式、空间布局、建造材料与构造等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系统学习,和对相关地域文化背景、民间艺术形态及特色的调研分析,可以进一步思考中原民间艺术的导入方式,扩展设计思路。学生在进行室内功能分区划分时要针对实用性和民建家居地域性考虑;在空间的装饰材料与构造中,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本土传统材料,剖析本土古代建筑构造形式;在造型、色彩、陈设的装饰手段应用中学生要强化富有民俗性、地域性等人文素材,要将民间艺术的内涵美和艺术装饰美运用象征、隐喻、意象、符号学的手法表现于建筑设计中。例如,在“乡村絮语”——信阳柳编艺术展览馆建筑外观设计的专题设计课程中,乡村是指朴素的民间,而絮语则是指民间的艺术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继承和发展。学生针对信阳柳编艺术特征及工艺品造型为设计来源,展开了设计理念及方案草图。如方案一,将柳编背篓与编筐进行结合,从两者高低错落的感觉设计出展馆主楼和副楼。运用柳编肌理表现于展馆外观,显得层次分明。低矮的副楼衬托着巍然高耸的主体建筑,有主有从,富于变化。方案二,将柳条古法编织的鱼篓作为设计灵感,以曲线为元素,由层层叠加的线条组成环形作为建筑外观,圆浑而大气,含蓄而流畅。(如图3、4)
4、成果展示互评
在设计中期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方案PPT汇报,内容包括由前期调研引发的设计概念图片、文字和草图以及设计过程中的草图,空间功能布局计划书。汇报后学生以团队小组讨论其方案,并在教师指导下互评。而后,小组推荐设计较完整成熟的优秀方案,共同电脑制作建筑平、立、剖施工图及构造大样图、效果图,最终小组各成员亲自动手协力完成模型展示。在“乡村絮语”——信阳柳编艺术展览馆建筑设计课题训练中,教师辅导学生进行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的课题来源分析和设计定位立意,拟定其为一个公共的艺术机构及文化活动的空间。它存在的意义除了收藏研究编织艺术品、保护编织艺术资料和继承、发展编织艺术文化的职能之外,搞好艺术教育知识的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职能。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的收藏、研究与展览活动事实上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基本理念。因此,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应当具备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主要功能。依功用可将该建筑空间内部合理划分为展示区、储存区、销售区、工作管理区、青少年手工民艺学习区、艺术沙龙、餐饮服务区、卫生间等。整体建筑设计形态来源于柳编鱼篓,无论从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装饰都以展现柳编工艺的技艺美、肌理美、视觉美为目的,将民艺作品的表现力体现于建筑现代设计中。(如图5、6)
三、中原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与延续
立足于中原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对其积极的考察和研究,挖掘其中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元素并运用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是鉴古而知新的创新实践过程。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盲目跟风于西方,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设计出品程式化、套路化,设计专业的学子和设计师在开发创新中,缺乏对利于民生、促进产业链形成的专题性设计。设计类高校教育应着力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本省省情和需要,利用本省劳动力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及传统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来开展创意设计,通过对中原民间艺术的物质形态的研究,“取其形、延其意、用其神”的设计方法使之能够在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对于处在当下河南省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延绵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的独特视角研究本土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对开发中原民间工艺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全省人民的幸福感、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设计教学的策略贯穿整个过程,对于在现代设计教学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原民间艺术有着一定地指导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课题《艺术设计教学中探求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批号:2012-QN-526)成果之一。
注释
[1] 《黑川眼中的城市与建筑》,中国建设报,2001.02
参考文献
[1] 《黑川眼中的城市与建筑》,中国建设报,2001.02
[2] 黎庆,李苏云.从设计教学中探讨传统民间艺术[J].文艺争鸣,2011.03
[3] 赵力强,郑阳,洪华.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方法探究[J].创意与设计 ,2010.08
【关键词】明清时期;明清建筑;时代特点;美学
数千年来的封建文化积淀明清两代的建筑打下了丰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为其建筑特点的技艺不断成熟、完善做足了前人铺路的尝试。随着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方现代思想的逐步渗透,明清两代的建筑更兼顾了前朝并不曾出现的时代烙印。可以说,在艺术设计领域,明清两代的建筑设计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后高峰。
一、明清两代建筑设计的时代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推进以及民族融合成都的不断加深,明朝的建筑领域出现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代表之作,如天坛以及十三陵,在数目众多的庙宇、陵墓、宫殿建筑中显得更加气势恢宏。清人入关,在结合满族自身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汉族的建筑艺术进行了全方面的借鉴、融合,在更加纵深的程度上完善了建筑的文化装饰与布局风格,促进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明清两代的建筑时代特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化与标准化。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政府机构对于建筑,做出了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专门颁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则例》,确保建筑实施的规范化与标准化。2.材料采购与制作的简约化。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千百年来的技能知识传承,到了明清一代,建筑工人在进行材料采购以及设计制作上,时间效率已经大大提高。3.地域性特色明显。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民族如何的不断加深,为明清两代的经济繁荣做好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再加上交通运输的更加完善,南北地区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经济中心,居住在本地的设计人员根据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筑设计,众多设计聚集在一起,与前朝相比,更能够集中体现出本地的建筑特色。4.砖建房屋出现并日益普及。
二、明清两代建筑设计的美学思考
(一)建筑设计无处不在的装饰之美
明清时期,随着建造技术日臻成熟,建筑设计中对色彩以及装饰的运用已经接近炉火纯青的水平,众多生动、形象的色彩点缀被灵活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以木质建筑物为例,形形、钩心斗角的横梁、屋顶通过使用雕刻喷漆的方法,不仅能能够保证建筑质量不受腐蚀以及虫子叮咬,更用斑斓艳丽的色彩突出了建筑独特的审美取向,如我国封建时代建筑史上的奇葩:故宫(图一所示),明黄的色彩点缀不仅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更彰显了皇家富丽堂皇不容侵犯的贵族气质。
(二)建筑设计更加显著的规范之美
通过对相互独立的建筑进行有意识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组群化建筑结构是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世人皆知,建造水平的不断完善使得明清时期单体建筑已经出现了标准化和定型化的趋势,这就导致单体建筑无法营造出高大雄伟的效果,如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广大建筑设计者们便通过对群体组合的有效运用,完美的达到了建筑物不再清浅、一览无余的效果,对于“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有效构建,完成了建筑物之间的均衡效果。
图一 故宫
(三)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学取向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人所推崇的精神境界,这在建筑中体现最形象的便是各个庭院主人对于园林设计要求“胸中有丘壑”的要求。明清两代盛行于我国南北的园林建筑,无论是民间精品还是皇家领地均遵循着契合自然的基本要求,将自然置趣结合最好的典范莫过于位于江苏南京的苏州园林(图二所示),其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景物的同时,对于园林构造尽可能的遵循景物与建筑和谐统一的意境,实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融合,达到移步换景的同时,使众多观赏者思想情操上也能够体会到曲径通幽处的无穷妙处,可以说,,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界将自然之美融合最为成熟的翘楚之作。
图二 苏州园林
(四)布局规划过程中的体现的节奏之美
在遵循一定规范的基础上体现出建筑设计的节奏之美,是封建统治下遵循君权神授和阶级分明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皇家原理的设计布局过程中,这一点必须严格遵循,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美学其他价值。但在更多的民间建筑中,落差交替的节奏美感并没有过多的掺杂权利因素,只是单纯的依据居住环境二因地制宜设计的建筑布局,这样不仅避免了建筑物之间的平衡对称,也一定程度的协调了建筑之间的固执感和刻板性,这其中的杰出代表非徽州建筑莫属,凭借依山傍水的优点独步天下的徽州建筑,极具创造性地实现了江南建筑特色与当地环境的完美统一,人们利用天然坡度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同时通过建构天井、阁楼完成居所与四周环境的有效沟通,实现人工建筑在青山秀水间,节奏优雅的介入。
三、结语
通过对明清两代建筑设计的时代特色与美学思考,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在技艺水平不断完善的同时,中国文化对其的熏陶一直是如影随形地存在着,这就将建筑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完美的同意了起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效保持自身民族特色,广大设计研究者在对本文进行仔细阅读后,更应仔细地思索和探究。
参考资料:
[1]张婷婷. 明清北京都城建筑蕴涵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0
[2]段牛斗. 清代官式建筑油漆彩画技艺传承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10
[3]康捷. 中国建筑美学中的文化精神[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