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评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超声回弹综合法该方法建立在超声传播和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相互关系上,以声速和回弹值,进行综合评析,从而反映出混凝土抗压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以唯一指标判定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这种方法将石子和测试面的影响,从检测结果中加以改正,而多指标综合,能较全面地反映与混凝土强度有关的种种要素的作用,提高检测的精度。钻芯法钻芯法与前3种方法相比非常不同。这种方法使用专用取芯机从被检测的结构中直接截取圆柱型的混凝土芯样,并通过芯样的抗压试验强度,推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一种较为直观并较为可靠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但是因为要从结构上取样,对原结构会有一定损伤,所以是现场检测的半破损方法。超声脉冲法超声脉冲法是检测混凝土问题和操作应用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当结构的混凝土中存在一定缺陷或损伤时,超声脉冲会产生绕射,传播的速度要比相同种类材质没有缺陷的混凝土的速度要小一些,声时偏长一些;缺陷界面上会产生反射,因而能量明显减弱,波幅和频率明显变低,接收信号的波形平缓,甚至畸变,从而可判断混凝土存在的缺陷与损伤,这在事故处理、已建建筑物和工程验收可靠性鉴定工作中,可为结构补强和维修,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位置的检测:对已建混凝土结构作可靠性诊断和对新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鉴定,对已建混凝土结构作可靠性诊断和对新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鉴定钢筋位置和钢筋锈蚀检测时,要求确定钢筋位置以及钢筋情况,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为所取部位避开钢筋,也常作钢筋位置检测。电磁感应法检测,适用于配筋稀疏和混凝土保护层不厚的状况,当钢筋位置在同一平面或在不同平面内距离比较大时,测得的结果会较为满意。钢筋锈蚀的检测:如果工作环境恶劣、混凝土质量差或另外原因让结构产生不同种裂缝,就会造成钢筋的腐锈。而钢筋腐锈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胀裂、剥落,钢筋有效面积减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该结构的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而对已建结构进行鉴定和可靠度检测时,必须对钢筋腐锈进行检测。用半电池法检测钢筋表面和探头之间的电位差,以判断钢筋腐锈的可能性及腐锈程度。
砌体结构的现场检测方法
(1)砌体强度的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就是使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测量砖块和砂浆的某项强度指标或与材料强度有关的某项物理参数,并由此鉴定砌体强度。冲击法是依据物体破碎时消耗的功与破碎过程中新产生的表面积成正比的原理、由事前建立的单位功表面积增量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公式,求得砖块或砂浆试样的强度。回弹法:检测砖块和砂浆强度的原理与混凝土检测强度的回弹法一样,只是使用了专门的砂浆回弹仪,因为砖的强度与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这种方法精度高,而且简便、适用。推出法:具体名称为单砖单剪法,就是将一单砖的顶面、两侧面的砂浆清除干净,只剩下底面,用特制的千斤顶将其“顶出”,在极限状态下,测得砖与砂浆的粘接抗剪的强度,并根据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推算出抗压强度。(2)砌体强度直接测定法抽样检测法:包括取芯法与切割法,切割法试件宠大,搬运过程中扰动大,造成试验结果的精确度低,且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原位检测法:包括扁顶法、原位轴压法和原位剪切法。扁顶法运用扁式液压测力器装入开挖的砌体灰缝中进行砌体强度检测,它比较完美地弥补了取样法的不足,但是它的设备复杂,允许的极限应变比较小,测定砌体的极限强度受到一定限制。原位轴压法是对扁顶法的改进,原理与扁顶法一致,测定砌体的极限抗压强度,推算其标准抗压强度,缺点是设备沉重,使用不方便。动测综合法:振动反演理论。在脉动、起振机共振、自由释放或冲击等激振方式的作用下,通过检测砌体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等参数,依照系统识别的理论得到层间刚度,从而推算出各层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这种方法由房屋整体出发,不仅能够得到砌体的强度,还能鉴定房屋的质量,所以,它对检测房屋安全性比较简便,随着检测仪器技术的不断升级,算法的优选,结果的精度不断提高,很有发展前景。微观结构法:声、波、射线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因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判定而不一样,由此可推算出材料的强度。应力波法测低强和高强砂浆砌体时,精确度不是很高。
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健全
目前,世界各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推广普遍很重视,很多国家和相关组织都制定了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比如美国的LEED、由加拿大发起的GBC、我国的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这些标准无疑都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缺失。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首先,从内容上看,条款中定性的比较多,而定量的比较少,这样一来,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和随意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估的结果。其次,我国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例如:一线城市的发展明显快于二、三线城市。而现有评价标准并没有考虑到这种的差异。采用统一标准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评价,必然影响最终评估的结果。最为重要的是,传统的绿色建筑评价主要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对环境的保护,而忽略了建筑的经济性及舒适性的评价。但经济性恰好是房地产开发商和使用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场最为敏感的问题,这种缺失导致了对绿色建筑经济性认识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全面推广。当然,想要进行指标的计算,所需参数都只能从大量实际工程的数据中得到,而现阶段绿色建筑的发展毕竟还比较有限,可供使用的数据并不充足,所以才使得大多数国家的评价体系中都缺少经济性评价。但随着绿色建筑在全球及我国的推广,实际数据资料会逐渐完备,这将给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2)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认识存在误区
a.高新科技的误区。以前的智能建筑很多都只单纯的在建造时使用过多的高科技产品,使得建筑造价非常高,而且能耗量同样也很高,这并不是智能建筑正确的发展道路。而这种现象也导致了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区。当前的绿色建筑,应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尽量减少工程成本和环境代价,营造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建造过程中,运用一些节能技术,使用一些节能设备、智能系统等,但使用这些技术最终是为了减少能耗和污染。如在南方,安装空调主要是为了能在夏季减少室外的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如果安装一个很小的智能测温设备,一旦阳光强烈超过某一温度时,室内的遮阳帘能够自动关闭起来,这样就能减少阳光的进入,从而减少空调能耗,同时增加的成本也比较小。再比如,现在可以通过安装特定软件,实现用手机来控制家中供热的目的。出门以后,可以利用手机关掉家中的供热系统,在回到家之前的半个小时,利用手机开启家中的供热系统,这样回到家时,家里已经很温暖。这种智能系统,节省了家中无人时的供热,能省近1/3的能源。像这些花费不大,却能极大减少能耗的智能系统才是符合绿色建筑长远发展的。所以,只有通过节约成本、减少能耗将绿色建筑的未来定位于大众化的层次上,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而定位在高端化的层次上是无法取得成功的。b.高成本的误区。目前市场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沾上“绿色”,建筑的造价一定会增加很多。即便是房地产、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也将绿色建筑的成本估计的过高,有的甚至可能高达300%。这是目前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目前,相比普通建筑,我国“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大约在100元/m2~400元/m2不等,而这部分增量成本只能通过提高住宅的销售价格来抵消,绝大部分由消费者来买单。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来看,第一,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费用比普通建筑大,成本相对较高;第二,目前我国城市房价逐年上涨,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所以绝大多数开发商都比较谨慎,不愿意增加建筑的成本;第三,由于提高了成本,建成后的投资回报率有所降低;第四,由于售价提高,产品的市场需求风险会较大。所以,即便是开发商有资金和技术实力,都会考虑有意识地避免建设绿色建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第一,大众目前还比较缺乏主动节能的意识,又没有迫切的需要去购买节能住宅,所以消费缺乏动力;第二,绿色建筑的售价比普通建筑高10%左右,这个因素成为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的最大阻碍;第三,由于采用新型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消费者每年需要为物业管理与设备维护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在我国,绿色建筑的意识还只是停留在少数的精英阶层,还没有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共识。事实上,绿色建筑并不就一定意味着高成本的建筑。比如延安的窑洞冬暖夏凉,只需要适当的做些内部和外部的改造,就可以成为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再比如,新疆当地有一种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制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屋顶,进行简单改造后就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建筑,造价也不高。
2对策
1)正确认识增量成本
对于绿色建筑的成本,人们普遍关注的不是整个建设过程所花费的全部成本,而是相比普通建筑所增加的成本,即增量成本。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就是指绿色建筑与基准建筑两个成本之间的差值。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标准来设计的方案为基准建筑,以当地的材料和设备市场定价的产品为基准建筑的成本,项目实际设计中因为采用了更先进技术、更高效设备而增加的成本就是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其实,虽然绿色建筑的前期投资成本高于普通建筑,但是在全寿命周期的范围内,绿色建筑会带来收益。这种收益除了经济效益,还有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样一来,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因为:a.运营期节约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用的经济效益。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的绿色建筑大致估算,这些绿色建筑在整个寿命期内都能极大的节约能源和费用,能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比如,一项建筑对外墙、门、天花板进行改造,对供热、智能化和水循环等系统也进行改造,每户总投资7000元左右。改造后,由于能耗的降低,住户一年就能降低3000元以上的开支;b.绿色建筑对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很好的改善,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带来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c.经过估算,其实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能够负担的,因为大多数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静态回报期都小于10年,而绿色建筑寿命期是远远大于这个期限的。
2)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所以,建立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考虑到增量成本,还要考虑到增量效益。增量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开发商或消费者而言,最为关注的是经济效益,而对于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因为难以量化,可以暂且忽略。所以,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从资金成本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来考虑。其次,要在全寿命周期内分析绿色建筑的成本和收益,才能正确反映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全寿命周期是指从建设项目构思开始到建设工程报废的整个全过程。所以,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可以分为决策设计、施工建造、使用维护、回收报废四个阶段。因此,可以分别研究每个阶段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以此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一方面引导市场正确而全面的看待绿色建筑。看到前期投资增加的同时,也能看到全寿命周期由于能耗的大量减少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到哪一栋建筑更经济、更划算;可以指导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兼顾经济性,有效控制成本;也可以指导投资者选择最经济的设计方案,做出正确决策。这样可以极大的鼓励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建筑的生产,也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绿色建筑的优势,更好接受这种新型产品,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快速长远的发展。
3)奖励措施和税收政策
绿色建筑各项技术的开发需要众多参与方的合作,涉及面很广。又因为初始投资较大,经济及社会效益需要长时间才可以看到,所以,对这些技术研发进行投资风险是比较大的,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意向。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配合,运用各种方法,对节能技术的开发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a.财政补贴。由于生产绿色建筑产品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应该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商和消费者进行补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降低开发商成本,鼓励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另一方面,减少绿色建筑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在计算补贴值时可以依照某些指标来进行,比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绿色建筑一般这两个值相对较高,可以按照这两项指标来计算补贴值。b.税收政策。由于普通建筑相对绿色建筑来说,会消耗较多的能源,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所以对建设普通建筑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征税,促使他们向绿色建筑转化。国家征税的数额应该不小于该企业给环境造成的损失。例如对普通项目可以征收能源税,其数值可以不小于比绿色建筑多消耗的能源费用。又或者,对固定征税的项目,可以对绿色建筑项目少征税费,而对普通建筑项目适当多收取税费,这样进一步降低绿色建筑的运行维护期间的费用,引导市场行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c.奖励政策。可以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中评价的星级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直接奖励;也可以对达到一定绿色建筑规模的城市给予直接的资金奖励,这样,可以不同程度的抵消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大量前期投资,减少风险,极大的鼓励开发商去建设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结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工程签证;建议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全面实行,使它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控制中发挥了微观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颁布实施,对推动监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由抵制监理到认同监理再到主动邀请监理,形成了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虽然目前监理制度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问题。
1 影响工程签证水平的因素分析
笔者认为影响监理工作中工程签证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制度、人的素质两个方面。
1.1 管理制度对工程签证水平的影响。法律法规对监理在质量、安全方面的责权利比较明确,但在工程造价方面模糊,相关造价管理部门对工程监理签证的认可度不高,或不需要工程监理签证,监理对工程签证的重要性也不重视,认为造价不关监理的事情。
有在办理结算的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监理和业主将人工费、材料单价签证非常高,有的到最后施工方结算时,比造价比预算高一倍多的现象。这样就给工程结算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负面影响。在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具体明确监理在造价控制方面应承担的责权利。
监理实施大多停留在施工阶段监理,没有参与设计阶段、合同签订阶段、保修阶段监理,从工程造价的控制角度讲,应是全过程的控制,全费用的管理。不管是工程造价还是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费用,监理要与业主一起管理,这样,业主才可能把造价的控制交付给监理。
1.2 人员素质对工程签证水平的影响。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都离不开人,人的素质高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很大的作用。工程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流动性,碰到的问题千变万化,且工程投资大,工程签证作为合同的补充,并不包括在施工合同和图纸中,具有临时发生性,无规律可循,这些都需要工程管理者特别是监理工作者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道德品质。作为一名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工程造价的事前预控,给业主当好参谋,及时给工程变更签证,并根据合同、现行预算定额、取费文件,计算出变更工程造价,以免事后工程结算时扯皮。制度、人的素质,这两个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人的素质高,工程造价控制好,业主才会给你工程签证权。监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工程建设管理也就会建立相应的制度。
2 提高工程签证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来提高监理工作中工程签证的水平。
2.1 建筑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筑法》规定:建设工程监理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而无实际的确认权,这与监理合同的委托关系明显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监理人员拓宽其监理业务,限制其对全过程监理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最终影响了监理施工过程的管理水平。
从制度上明确工程签证生效需要签字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明确监理在工程签证中的责权利。
工程监理作为社会服务机构,具有公正性、独立性、客观性,因工程签证不及时、不到位,造成工程造价损失达到一定程度,给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处罚,严重的可吊销资质,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2.2 完善建设工程合同备案制、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备案制。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管,规范施工合同,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明确监理在工程签证、工程造价中的签证确认权,明确工程签证程序。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合同签约过程中,应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的变更事件及处理方法做出科学的决策;在签订合同时应慎重斟酌各方的责权利,以争取在合同履行之前能对合同事件协商一致;在合同执行中,应及时处理合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方义务。
2.3 提高监理地位,保证监理对项目的管理力度。目前监理收费相对于其应负的责任而言较低,责权利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关系,市场竞争的残酷,让从业主手里拿监理费的监理人无法实现其独立、公正的地位,这成为了限制监理人员强化其项目管理力度的障碍之一。也就是说,监理在社会上地位也较低。同时,经常会出现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来往过密甚至串通一气的情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大多在于监理费用相对过低,导致部分监理从业人员无法抵制诱惑。
2.4 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国家要求总监、专监均需为注册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考试需要考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知识,每年进行继续教育。但实际中监理工程师人员偏少,有些人员是证件挂在监理单位,不在监理单位上班,实际从事监理工作者为素质不高的人。造成此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监理费严重偏低,监理人员待遇不高,留不住人才。国家应从制度上严厉打击恶意压低工程监理费的业主和工程监理单位,从而让工程监理得到全面有序的发展。提高监理工程师的行业门槛及完善注册从业后的管理,以增强监理工程师的项目管理素质,更好地进行签证管理。完善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制度。国外对监理工程师考试题型的设置较广,多为实践性考题,并且很多考题均涉及到多专业的融合。目前我国的监理考试制度仍缺乏严格的条件限制,只要具有相关教育背景的从业人员均可参加考试,结果有可能导致很多从未从事监理业务的人员通过强记仍可通过考试。我国应该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完善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制度。根据法规,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有效期为3年,在注册期满后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办理延续注册。延续注册由申请人向聘用单位提出申请,将有关材料(申请人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材料),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合格者准予延续注册。延续注册的关键在于继续教育证明,我国的继续教育通常采用授课形式,监理工程师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反观国外,在继续教育上通常采用主动形式,在监理人员提出申请后,由专家组织面试,以评定其是否可以继续注册从业。这种主动的继续教育形式,可以为我国完善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制度提供一种思路。
2.5 监理单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造价工程师。一类工程项目监理部应配备一名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作为工程造价咨询的执业人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更加专业、精湛,若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经济签证经造价工程师审核,更有利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2.6 规范工程签证流程。工程签证是在施工现场由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负责人共同签署的,按合同约定或经协商一致,用以证实在施工中遇到图纸设计以外的、施工现场发生的内容的一种书面手续。工程签证的流程反映了签证管理须有理、有据、有节,应讲究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审美表达
文化建筑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文化属性表达上,更是将文化建筑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融合,突出对人的审美性、物质性、艺术性、精神性的意蕴表达。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上,不能孤立地审视文化建筑格局,而是要从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对公众的审美传达等方面,来增添文化建筑的平面艺术审美体验。本文就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展开融合论述,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挖掘与呈现其审美表达方式。
1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
建筑领域中的文化建筑,泛指以文化教育等为功能基础的各类综合性建筑,如博物院、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遗迹、学府等建筑形式。相对于其他建筑,文化建筑除了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之外,更要挖掘建筑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在创造特色文化内涵上,需要利用平面艺术设计手法来打造独具文化韵味的建筑美学风格,如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以及中国的故宫等。这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风格,既展现了文化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又从精神文化上发挥了教育功用。平面艺术设计始于环境要素,而建筑设计源自其结构与功能,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的融合,旨在通过建筑学、艺术学理论,突出文化建筑的美观性与舒适性,以及文化教育功能。作为泛称,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也需要从建筑内部结构、建筑外部环境,以及建筑规划总体有序性上,展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审美创造,满足人对文化建筑的心理体验与审美鉴赏。
2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
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美学认为,美有两种,一种为主观倾向美,另一种为客观倾向美。对于文化建筑的审美表达,就是基于文化建筑的美感,从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中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学家提出,审美是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美感的体验活动,多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建筑平面艺术美学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平面构图等来营造建筑环境,运用美学要素来吸引受众,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感知建筑环境的美学意蕴。同样,对于文化建筑,设计师要把控当代受众的审美心理共性,改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多样化艺术语言来表达审美共性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呈现文化建筑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感受。2.1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基于对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合规性、合目性的统一,从而改造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的审美规律需求。美学提出,“‘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对于‘劳动’本身,并非机械地劳动,而是基于创造性内涵‘活’的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规律性。”同样,恩格斯也提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可见,愈是高级的、复杂的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所谓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就是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审美创造为目标来满足公众的审美心理。创造也是创新的过程,艺术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平面艺术设计也在创新,如何从独具前瞻性、独创性的审美创造中推陈出新,就需要立足公众的审美诉求,进行创造。意大利前卫设计师李特萨斯在评价查理•依姆斯设计的椅子时提出,“并非只是设计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由此可见,对于文化建筑而言,平面艺术设计师需要结合受众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诉求,从而营造适宜的审美环境,达到审美创造的目标。2.2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对于受众而言,其审美欣赏是什么?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有哪些是值得欣赏的?简而言之,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就是从受众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美的感受。比如对建筑外观的审美愉悦,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享受,对建筑结构的和谐体验等。无论是何种审美欣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审美认知。同样,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一些技术缺陷、不足等问题,也将影响其审美欣赏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审美愉悦,还是精神上的审美满足,都会与其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化设计有直接关系。
3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作为文化建筑,首都博物馆更具典型性。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审美表达的运用。3.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文化建筑在建筑结构与格局上,不仅要满足功能服务,更要从体现审美价值上为受众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也就是说,建筑与其文化属性的融合,旨在对受众精神与情感的双重交流,以凸显文化建筑的内涵价值。如何做到服务受众,需要从设计思想上表达真诚,从审美享受上突出人与建筑、环境的统一和谐。首都博物馆内部陈列的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基础上,依照相应的时间、种类来进行有序陈列。一方面,从文物展示中突出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从文物与博物馆平面艺术结构设置上形成内在契合。比如一些地域性文物、特色性文物设置专门的平面空间进行陈列,增强其艺术审美价值。3.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讲究设计思维的创新与变化,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建筑在融入审美艺术理念时,与其他建筑环境不同,需要从特殊性艺术符号设计与运用中挖掘和增强平面艺术的内涵,增进受众与文化建筑间的情感融合。当然,平面艺术设计也表现出矛盾性,有时在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情感时可能与受众的认知相悖。当然,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思维表现来看,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自身特征相契合。首都博物馆主展厅宽大宏伟,各陈列品依据建筑格局有序排列。在平面设计上,室内文物与室内平面空间环境浑然一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文物文化与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形成历史追溯感。比如沙盘、模型、浮雕、书籍等多种文物构成的展览群,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受众营造视、听多维感官体验。
总之,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不仅要从形式上借鉴不同的设计风格,还要从根本上构筑受众审美心理与整个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契合点。毫无疑问,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个体性审美诉求,还是将广大受众的审美共性作为基础性审美特征,从而表达建筑空间平面艺术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审美体验。
作者:王娟 单位:开封大学
(1)建筑技术专业可实施的实践教学考核内容。根据国家对于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系列举措,针对建筑专业的特殊性,我们要制定出详细的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建筑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等内容都是学生在院校期间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然后就是要结合授课内容进行实践教学,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十分重视实践经验的,所以,实践环节是很必要的,我们主要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着突出培养学生技能操作的能力,制定安排教学实践考核。学生能够根据建筑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完成助理项目管理师和施工员的岗位实践操作内容,了解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熟悉成本管理的任务和措施,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方法,完成造价员的岗位实践操作,会运用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的能力,能够整理竣工验收文件及工程备案资料,会签订工程保修合同。能够熟悉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资料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资料员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能够掌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会用所学知识进行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2)具体实施的教学实践考核评价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自觉按规定时间进入实训工场,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如果有违规现象,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惩罚措施严格处理;进实训工场操作前,应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鞋、帽等劳保用品,并能保持工作服的整洁;借、领、还器材或工量具,要有专人负文明有秩序;按要求在自己的工位上认真训练,不串岗,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实训结束后,个人要做好本工位的清洁工作和机器设备的保养,班级卫生值日生,要及时打扫工场卫生,清除垃圾;要尊重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和管理员,听从指挥和安排,虚心接受指导。
2建筑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具体评价方法
学生在院校学习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后实施的内容进行评价的过程,此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同时也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必须要体现出我们要培养的目标,符合现代社会的技能型人才。我们所进行的教学评价不是在于给出评价内容,而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应有的东西,并且认同,接受评价,根据所给出的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改进,达到最终学生学到知识的目的。教师在给予实践教学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必须要做到给出评价保证其客观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多采用模块式教学,将课程体系分成若干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逐一解释操作。我们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根据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我们进行实践教学通常会在分组的情况下进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得到启发,自我约束管理比较明显,我们可以按照分组情况进行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同样要进行评价,突出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将每个小组所做的内容进行公布,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劲头。
我们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动手能力的话,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把学生的实验记录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专业的见解,这样可以更加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更新。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实践内容实施阶段性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且更强调学生怎样才能学会,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良好的职业修养,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持续发展。我们在评价体系中一定要注意的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都是辅导者,起着辅助的作用。总的来说,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不同的学生给出的评价内容是不同的,要满足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在给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给予肯定,在评价方法中,我们倡导广泛应用注重过程的表现性评价,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使在实践教学事半功倍。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