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研课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和小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同时也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如下描述,并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枯燥化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枯燥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很多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中,经常使用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简单的词语,这些词语本身具有引导性,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发散思考。这样的提问过于枯燥,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提问根本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2.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数量过多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数量过多,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数量过多,把太多问题抛给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把握不了学习的重点,出现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不愿意回答问题,甚至厌学等问题。在课堂中提过多问题,当学生积极性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死板,处于冷场的状态。整堂语文课学生可能学习效率极低,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难以把握节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不好把握节奏,这也是严重阻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因素。教师该问什么问题,教师什么时候提问,一个问题给学生多少时间思考,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给多少时间总结等,这些都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

4.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差别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个别教师还存在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提出的问题差别化。有些老师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歧视所谓的学困生,只愿意邀请学习好的学生回答,从而忽略了学习不太优秀的学生。教师对所谓的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

1.课堂提问要多层次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多层次。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或者一味地提升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提问时要兼顾不同成绩的学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稍难一点的问题,让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回答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这样一来,有利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全方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地设置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要过硬,要吃透教材,全面理解语文教材的重难点问题。老师要抓住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以达到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对于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多采用提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提问中,主要可以围绕两点来进行。(1)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问题。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通过思考来深层次地了解问题,加强学生的智力训练。(2)课堂提问要明确具体。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回答。因此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3.课堂提问要精巧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巧设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事实上,学习就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质疑问题,最终探究疑惑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多探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不断探索。教师课前设计疑问非常重要,在课堂中巧妙地提出疑问,合理地设置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活跃的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策略,就一定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更多的小学老师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范文第2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课堂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提问具有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的功能,而无效的提问则会让学生感到反感,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因此,课堂提问需要艺术,只有艺术化的课堂提问,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在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长期的教学经验表明,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讲究提问的艺术,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提问的重要性,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参与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控制整个教学,这种状态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采用课堂提问手段能让教学变得活泼生动,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善于动脑,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状态。

(二)督促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实际上是一种测验方法,能检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并且还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

(三)反馈、调控的作用

课堂提问能让教师及时获得比较准确可靠的反馈信息,起到衡量教学效果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变化,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四)启迪、暗示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通过课堂提问还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拓展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具有目的性。比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并为学生设定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自主阅读文章。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问题一定要抓住题眼,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一开始并没有兴趣。因此,学生应当深入钻研教材,从问题的题眼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话,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让学生初读课文,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起来也会比较顺利。问题的题眼,通常指的是从问题中寻找关键词词语,这种词语往往能概况题目的特殊性,甚至可以反映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目的,题眼是文章重点叙述的部分。利用矛盾设置的疑问,吸引学生进行精读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不能直接进行,应该让学生在一步步地思考中,得到答案。如果教师只是直来直去地问问题,长期下来,学生就会对此感到乏味,甚至还会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思维,因此,课堂的提问一定要具有目的性。

(二)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可以说,在设计问题前,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充分地掌握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对此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提出问题。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为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状况,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各不相同。学生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促使学生的参与,推动课堂中提问的问题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提问问题时,应该明确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说,学生应该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学生,让学生能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拓宽思维空间。

(三)提问应该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性,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推进,并经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提问问题时,问题不能太过简单,这样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问题的提问也不能过于困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不愿意思考,不爱动脑子。只有适当的问题,学生才会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从中得到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快乐的感觉。并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往往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的设计还应该新颖有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问题新颖,才会让学生感到愉快,愉悦地接受,轻松地完成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并不是要让学生回忆什么,而是要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能受到思维训练。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回答问题。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勤于动脑,要把是否有利于激发思想,培养能力作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范文第3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师生互动的上课形式。课堂提问的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提前下,根据老师的课堂提问,积极思考和反思课堂所学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有益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如何能更好地开展提问教学,需要老师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条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教学策略:

1.提问教学策略之导入

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四个过程:知识的导入、知识的分析、知识的巩固以及知识的总结。有效的提问教学策略需要从知识的导入入手,教学导入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增强学生的亲近感。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将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有熟悉感会更易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老师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夏天的时候经常见到的植物有哪些呢?这些植物中生长方式很奇特的有哪些?通过设置这些贴近生活,容易勾起学生回忆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当学生想到爬山虎,这种抗拒地心引力的绿色植物,他们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这种知识的导入方式更自然,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教学策略之分析

提问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学生由于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他们在分析文章时,难免会遇到跑题、偏题的情况,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内涵,在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学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这一课时,老师提问颐和园里美丽的建筑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对于这些细节问题,学生在阅读时通常是不会留意的,如果教师不设置问题进行引导与提示,可能学生就一跳而过,自动屏蔽了。这些细节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这篇文章的时候打开思路,让他们尽情领略颐和园的美。这样有效的提问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新的体验和想法,培养学生用开放性的眼光去思考所学的知识,从细节处去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

3.提问教学策略之巩固

提问教学过程中做到对知识的巩固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同时也是不容易进行操作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巩固往往都是通过利用大量的课后题集的反复操练来实现的。这种巩固知识的方式十分枯燥、无聊,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在厌烦和无聊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巩固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在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多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产生兴趣,多质疑,多反思。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这一首诗时,学生在学习了本诗的文法后,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对这首诗达到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抓住本首诗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山的地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抓住本首诗中的重难点就是诗人对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彻悟。提问学生自身是否也有许多对生活不解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表达出来,使其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与讨论的话题。这些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也得到了增强。

4.提问教学策略之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习题课;精选精练

语文难教,高效语文课堂更难构建,而这只有语文人自己心里明白。因为,毕竟语文更重积累、视野和能力。现在我们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然练习了,但练习后的效果不佳。因此,我们要打造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就必须重视语文练习课的教学,语文练习课只有让学生真正练起来,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使语文习题课更高效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摒弃传统观念,树立语文要训练的意识

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强调语感和积累,强调阅读能力。但是,我们发现很多语文水平高的学生语文成绩并不好,甚至语文感觉好的学生语文分数也不高。那是他们对语文的认识有误区,以为语文可以不要练习,只要多看书就可以了。其实,你有好的语文感觉,这只是做好语文题的一个优势,真正要提高语文成绩还是要练习实践。没有练习实践,感觉永远是感觉,成不了能力。所以很多学生觉得语文不用做练习,听老师讲就可以了。所以出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只带着眼睛和耳朵,没有大脑。这样学生只有肤浅印象,没有真正领会,等到考场上真刀实枪,却没了横扫千军的气概,尽管那些题可能老师全讲过,学生们也觉得似曾相识,但分数往往不高。缺乏动手练习,没有深刻印象。因此,在教学练习课时,老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摒弃传统教法,让学生树立语文是要像数理化一样进行练习才能获得高分的理念,树立动手意识。

二、精确课堂目标,精选有效例题

一堂课我们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习题课更要明确,甚至精确。随随便便拿些习题丢给学生,没有目标,很难有效果。习题课的明确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通过这些习题达到怎样的训练目的,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做得多不是不好,如果只是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就不好了。因此,明确课堂目标,或是让学生在某一节课记忆多少个成语,或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解题方法,或是训练一种思维等等都可。为了达到明确教学目标的目的,选择典型例题是使练习课省时高效的重要环节。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要想让习题课省时高效,教师必须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难度合适的例题,可以分门别类,专题训练,集中训练,各个突破。比如,对文学类阅读中的散文复习,可以分为托物言志类、文化哲学类、记人叙事类等来训练,其中又可针对具体的考点来逐个复习。

三、精心设计学案,精讲精练提升

挑那些能训练思维的题,反复让学生练。让学生不再有“碰运气”之感。也尝到做数学题的成就感,让学生有征服习题的欲望和渴望,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练习时,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要对学案进行增减。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在小组间交流、讨论,这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当学生在练习之后有了新的收获和体会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平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学生展示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统一讲解。讲解时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让学生听懂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教师在讲解时要考虑对内容的取舍,只有极少数学生不会的可以不讲,讲了之后估计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懂的可以不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高效,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收获。

四、外化思维过程,强化思维训练

外化思维过程就是把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总结归纳以及具体解答的推导过程用书面文字(或准确的口头语言表达)反映出来的训练办法,促使教师和学生都关注自己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熟知思维质量,真正落实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之更具科学性和严密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只有教授学生方法,进行学法指导,才能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同化,才能学以致用,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比如,诗歌类题,读懂诗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教师如何教会学生读懂诗歌呢?比如,《暑旱苦热》一诗中的首句“清风无力屠得热”,出了一个题目让学生鉴赏“屠”字。其实学生早就知道了鉴赏练字类题要阐释字义、手法、感情。但是,这些方法为什么一到考试又忘记了呢?因为没读懂。我是这么去教学生读懂的,主要带学生这样去思维:“屠”的本义是什么?把“屠”的意思代入诗歌读一遍。为什么要让清风杀掉热?清风能杀掉热吗?为什么?结果怎么样?人的心情怎样?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屠”字的妙处,“屠”即“杀”。天气酷热,作者多么希望有阵阵清风驱走这炎热,但清风是那么无力,酷热依旧。可见,作者是多么憎恶这炎热的天气。因此,在教学中反复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会让学生迅速解答一类型的题目。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范文第5篇

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情感体验。

语文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办法。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我在教学《春天》一课时,先出示课文情境图,再运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音乐:雷声、雨声、鸟叫、蛙鸣……让学生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然后声情并茂地朗读:“春天,春天像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春天像本动听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春天像本微笑的书。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孩子笑了,咧开小嘴巴……”刚读完,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才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老师想请你们当当评委,给老师评一评,好吗?”我趁热打铁,孩子们很高兴:“老师,您把文中的轻声读得很轻很好听。”“老师,我觉得您读得很有感情。”“老师,我发现你读池塘笑了,孩子笑了的时候,你也笑了”……“你们可真是细心的评委,那么请你们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课文,我来给你们当当评委,好吗?”学生们很投入地读了起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再通过学生为老师的范读作评价,学生们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主动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体验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可通过画、唱、演等活动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小狗敲门》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方式讲述一只小狗不敲门就进入了布娃娃的家,后来,在布娃娃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用行动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做了布娃娃的客人。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就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表演的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表演的学生都兴致勃勃、情绪高涨。通过引导学生表演,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主动体验,加强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也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情感上得到了熏陶。

三、引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体验。

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自主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感悟文中的语言文字及课文内容的丰富内涵。如《树叶都是绿色的吗》一课,在教学时,我引着学生们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自己去收集、采摘各种各样的树叶,学生变得积极而主动,观察起来也特别仔细。在采摘、收集、比较各种各样的树叶的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树叶的颜色多样,形状更是千奇百怪”,加深了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并感悟到:只有留心观察,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生活哲理。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只要语文教师把课内与课外的教学有机融合,真正地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去关注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体验,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