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华文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华文文学 全球化

1.引言

不论在任何时代,文学的创作、传播和鉴赏都是以一定的媒介为依托的。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分,在电子技术获得广泛应用之后又出现了文学的新品种――电子文学(如广播剧脚本、电视剧脚本等)。如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登上了历史舞台,网络文学也因此应运而生。在全球范围内,网络文学的作者、读者及相关网络商的活动,从一开始就随网络的互联而拓展。随着Internet的建立,网上信息的跨国流动成为家常便饭,世界各国的华人因此得以共享网络文学资源,这种共享的便利程度是传统的印刷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网络华文文学的兴起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网络文学是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如《新语丝》正在朝成为国际网站的方向发展,其读者有1/3左右来自中国大陆。美国的阿瑟、亦歌,北京的老猫、洪亮,上海的一华,天津的Sunny,长沙的Dove,哈尔滨的叶振宪等都对它的建设颇有贡献。2000年初,都会报(CityMedia)与热巢网(CityHot)共同主办“当代华人极短篇大展暨线上征文比赛”,通过自身和网络同学会共三个网站同时展出台湾、大陆和香港的作品,并进行征文比赛,相关网址为省略。时至今日,赛伯空间虽然还没有可以和屈子、李杜、鲁迅等文化巨人比肩的大师,但已是新秀迭出、“星光灿烂”。这些人甚至以其成就吸引了精明的书商,通过网络文学的印刷版将自己的光辉投射到赛伯空间之外。反向的运动是传统华文作家纷纷上网,借助于网络的国际互联使自己拥有“世界性”。上述双向运动同样发生在评论界,其结果是横跨现实空间与赛伯空间的华文文学世界的形成。

2.网络华文文学发展的平台

若想让网络成为文学新家园,不仅文学主体要上网,而且文学对象也要上网。文学对象上网至少包括三种含义:其一,描写对象上网,或者说,文学主体在网上可以找到创作素材。其二,奉献对象上网,这意味着文学主体可以指望自己的作品在网上找到受众、觅得知音。其三,师法对象上网,亦即形成一支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创作队伍,并有可供学习的范作、可供遵循的惯例。因此,文学在网络上的繁荣有赖于网民队伍的扩大。可喜的是,网民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时至今日,网络化的华文文学已经拥有自己的读者群。比起传统文学的读者来,他们更富有参与精神,更强烈地追求精神自由,更不甘于为现实世界所束缚。“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已难以形容他们在网上漫游的速度,“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也无法概括他们的冲浪精神。正是这些读者以旺盛的需求呼唤着文学创作的推陈出新,并且为这种推陈出新提供强大的预备队。当然,没有必要过分夸大网民读者与传统读者之间的区别。事实上,由于传统作品“上网”和网络文学“下网”的缘故,二者的区别正在缩小。

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作为平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繁荣离不开网络商的支持。近年来,网络商与文学界的互动日益频繁,文学站点亦有不少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在海外,《花招》成了公司,兼顾服饰、饮食、保健、理财、美容、旅游;在国内,喻汉文将“黄金书屋”(省略,曾被评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个人主页之一)卖给了门户网站多米来。在文学网站成长过程中,文学与商机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关系到网络华文文学的命运。1996年底,《新语丝》面临着被商业公司“亚美网络”吞并的危险。这种外部威胁导致了内部分裂:《新语丝》的创办人方舟子毅然决然地在纽约正式将它注册成非赢利机构,另一些人却因此退出《新语丝》,去为亚美网络办《国风》。自那时以来,方舟子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有效地避免了商业网站“烧钱”的通病。目前,该网站有两个镜像站点(国际版省略,国内版省略),其点击数合计约40万,在海外中文网站里名列前茅。由于访问量大,带来的广告收入完全可维持运行费用。上述历史经验可资借鉴。

3.网络华文文学的特色

如果我们不是一般地谈论“网络文学”,而是着眼于“网络华文文学”的话,可以从所使用的语言、所认同的传统、所形成的观念三方面把握其特色。

(1)跨语言参照:工具与目标。

促使《华夏文摘》、《郁金香》等杂志的编委及其作者群在谋生之余孜孜不倦地耕耘于电子文学领域的动力,与其说是身居异邦的怀旧心理,还不如说是难以消释的文化情结,即对于华文或汉语的认同。对于这些人来说,外语用得再熟练也毕竟是“外”语,只有汉语才是母语,它不仅构筑了他们的文化家园,而且决定了他们的文化存在。这种存在导致网上华文文学初露头角,其影响逐步扩大到整个汉语文化圈。作为华文文学写作手段的汉语,在网络化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成为有别于传统口语和书面语的电子语。这种电子语也许是口语化的书面语(像在众多文学网站上经常可以见到的那样),也许是书面化的口头语(主要见于字符界面的聊天室),自然也可能是比较纯粹的书面语(最常用于将印刷媒体上的文学作品搬上网),或者是货真价实的口头语(利用音频流技术进行实时传递)。与此相应,我们可以区分出网上的书面文学、口头文学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口语化书面文学、书面化口语文学。姑且不谈实时聊天是否正在创造一种崭新的口头文学,也不论接龙写作是否正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复兴集体创作的古老传统,令人欣慰的是,汉语(尤其是有简、繁体之分的汉字)网上传输这一瓶颈一旦被突破,超越媒体、跨越平台的华文文学世界便将呈现出勃勃生机。

(2)跨义法参照:怀旧与思新。

在1996年7月多伦多“电脑网络与中国文化”会议上,方舟子将网络文学称为“流放文学”,认为其特点是“怀旧”和“描写文化冲突”。就海外留学生的作品而言,上述看法是有道理的。这些作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边缘人”,他们游移于母国文化和父国文化之间,对二者都有所认同,但也都难以完全认同。他们目睹父国之长而叹母国之短,有感父国之短而思母国之长。这构成了网络华文文学的早期特色。在《新语丝》发刊辞中,方舟子(2000)写道:“我们相信,这张网伸到汉字的发源地,让亲人们听到我们的心声的日子不会太远。”果然,没几年工夫,互联网便连到了中国,《新语丝》也成了第一份回归祖国的中文网络刊物。中国本土所兴起的网络文学,与其说是“怀旧”,还不如说是“思新”,浸着对“另类生存”的追求与渴望。世界各民族不仅有不同的语言,而且有不同的义法(包括道德、礼仪、法律等社会规范),由此形成了迥然有别的文化。网络促进了跨文化接触的频繁化。这一点对于网络华文文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相当重要。中国本土的“网络”,或许是由于经常上网的缘故,不仅对于世界各地的风云变幻更加洞若观火,而且更多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思想观念,更常追踪(甚至追逐)时尚。中国的现实世界还在为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时,赛伯空间却已弥漫着某种后现代情调,这不能不对网络文学的基调有所影响。当然,正如笨狸所指出的:“不可否认,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不是网络文化的主流,网络上连具有反叛精神的真正黑客,其目的也不是摧毁不是解构,而是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是一种以重构为诉求的积极性的技术嘲弄。”(2000:39)网络华文文学所追求的“新”,同样应是一种积极的建设。

(3)跨行业参照:父根与母根。

对于网络文学的定义,国内已经有所探讨。李寻欢认为网络文学不是“写网络的文学”,也不等同于“网络上的文学”,准确定义应该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其真正意义就是使文学重回民间。有网友反对李寻欢将网络文学的基点看成网络的“父根意识”,主张“母根意识”(即文学意识)。他运用归谬法来反驳李寻欢的定义,举出的例子是:当年“楚辞是楚人在竹简上发表的供楚人阅读的作品”,而1000年以后,唐宋时期的人读写在纸上的楚辞时,它还算不算文学呢?至如今,我们在电脑上读楚辞,它是不是也算文学呢?有鉴于此,他认为网络文学主要是个应用上的现象描述而非学术上的现象描述,它的概念内涵及外延将由事实来归纳给予而不是由演绎来强行定义,这就势必使它的定义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使用。

上述不同角度的考察表明:英语与汉语、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科技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参照,对形成网络华文文学的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上述参照并非网络时代所特有,但是网络本身加速了参照的进程,强化了参照的力度,并且提高了参照的价值。必须看到:网络化正在促进华文文学形态由文本向超文本的转变。对于超文本来说,有意义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文本单位,而是它们之间的链接。正是这种链接将《新语丝》导向《枫华园》,将《花招》导向《橄榄树》。它在显露所谓互文性的同时,为世界范围内华文文学的整体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明。

4.网络华文文学的处境

现阶段网络华文文学的处境,是在精英与大众、网内与网外、中国与世界等关系中显现出来的。网络文学的倡导者肯定它对于大众文化的价值,而网络文学的非议者则对此加以质疑。其实,网络应用普及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精英”与“大众”的传统划分的挑战。与此相应,网络文学兴起的真正价值,也在于对“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传统划分的挑战。如果上述两种划分至今多少还有点意义的话,那么,由于划分而形成的矛盾两极事实上已经处于不断的变动中。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类知识更新明显加快,原先的计算机高手只要短时间不学习、钻研新技术就可能落伍,这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在包括文艺在内的其它领域,知识更新同样逐渐成为对于“精英”们的严峻要求。相比之下,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大众转化为精英的门槛相当高的话(封建时代举子们可能科场屡败而终身无成),信息时代为人们自学成才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所有这一切,无疑都促进了精英与大众之界限的模糊化、动态化。与此相适应,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也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事实上,在世界各国,网民几乎都构成了整个人口中平均文化水准较高的群体,理当追求较高雅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网络应用正在迅速普及,随着信息家电的开发,上网正成为一种普通生活技能,这又孕育着使网络文化朝通俗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我们认定高雅文化体现的是社会精英的追求、通俗文化体现的则是大众所秉承的观念的话,那么,精英与大众之界限的模糊化、动态化必然影响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分野,使二者的划分变动不居。其实,“精英”抑或“大众”,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选择。消解二者的区分,并不是“数字化生存”的目标,“个性化”才体现其精髓。

5.结语

从“世界华文文学”到“华文文学世界”的发展进程,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一致的。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矛盾,不仅存在于华文文学内部,而且存在于华文文学与其它语种的文学之间。面对着Internet上英语文学、文化的强势或者霸权,华文文学在新世纪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网上华文文学是否必须走职业化老路以培养自己的“正规军”,是否必须仰仗联合国通用网络语言开发计划来维护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基,如何摆脱“儿女情长,风云气短”的现状进入新境界值得进一步探讨。概言之,21世纪的华文文学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意义上,对创作和研究来说都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禹明华.网络文学的特征及其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3):37.

[2]马季.网络文学的三次冲击波[J].红豆,2006,(03):80.

[3]琳.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01):30.

[4]笨狸.缘分[J].程序员,2000,(03):39.

华文文学范文第2篇

笔者与老伴郭存孝受国侨办邀请欣然与会,受益非浅。

开幕式由国侨办副主任何亚非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讲话。接着在大会上致辞的有: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S龙云、广州市长陈建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以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境外代表马来西亚嘉宾张晓卿。共有20多家媒体进行现场采访。

本次会议以“语言寻根,文学铸魂” 为宗旨,以“华文文学的文化为传承与时代担当”为主题,是一次守望文化原乡,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创作的大型文学盛会。

韩启德讲话中赞扬广大海外华文文学作家植根异域,守望中华故土, 创作出大量名篇佳作,慰藉游子乡愁,温润侨胞心灵, 赓续着中华民族的精魂,承继着中华文化的基因, 丰富着世界多元文化的色彩,也培育着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之花。他殷切希望华文文学界人士努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致力推动华文文学繁荣发展, 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裘援平指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特别是华侨华人文学家、艺术家的努力与奉献。她希望全球华文文学人士,特别是华侨华人文学家、艺术家,发挥融通中外、学贯中西的优势,植根中华优秀文化土壤,借鉴不同文化精粹,讲述中国好故~, 传播中国好声音。

接着是“高端论坛”,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主持,青海省委常委吉狄马加、著名作家刘斯奋、诗人汪国真及台湾作家陈若曦、美华作家严歌苓和新加坡作家尤今等六人一一作精彩演讲,与会者获得许多启迪。大会还举办了十个专题论坛,内容几乎覆盖了世界文学的方方面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对论坛作学术总结。

华文文学范文第3篇

这回南洋之行不只完成了老舍的这一夙愿,还附带产生了一部今日读者或不很熟悉但老舍本人颇觉“写这样的书使我觉得年轻,使我快活”的《小坡的生日》。此书以生活在南洋的小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叙写了他们与一群猴子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文笔简洁生趣盎然,兼具幻想与写实,很可一读。虽说小说主角多为孩子,仅清却非浅童话,事实上,老舍与此书别有关切。

早年留英期间,老舍遍读各种小说,而其中数“康拉德对老舍最有魔力”,然而老舍却对其作品中流露出的欧洲中心主义与白人优越感大为不满,“白人都是主角,东方人是配角,白人征服不了南洋的原始丛林,结果不是被原始环境锁住不得不坠落,就是被原始的风俗所吞噬”。来到南洋后老舍就存着心意要写一部关于华人开辟南洋的小说,因为“南洋之所以为南洋,显然的大部分是中国人的成绩”。

是的,老舍的雄心苦心不单是为南洋开发发展之历史正名,置诸华文文学的整体背景,此语之指涉或许更为深广。在多久的历史与多广的范围内,我们对于南洋华语文学的认知充斥着几多洞见、偏见乃至不见?

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南洋地区华语文学的统称。事实上,南洋地区从来不乏中华文人的吟哦笔墨。据史料记载,唐代始,已有移民到达此地。元灭南宋,遗臣遗民纷纷落难到此,明末清初,为清兵所败的农民部队余众及抗清失败不愿侍奉新朝的部分遗民亦迁徙此地,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移民社群。延及19世纪下半叶,不少会馆、商会、报馆、宗教组织、学校、文艺社团等更一一建制,为日后华语文学及文化在花果飘零之际仍能灵根自植助力。

1877年,清廷政府在新加坡设领事馆,逾四年,派驻使节左秉隆出使星洲,继任者则为大名鼎鼎的黄遵宪。华文报纸《叻报》亦于同年创办,叶季允出任主笔。使节南来与华文报纸的创办,此二举可说奠定了殖民地时期马华文学的初步格局。

另一位必须提及的人物则是南洋才子丘菽园,康有为评其诗“磅礴天葩,雄奇俊迈”。1896年旅居香港的他南下新加坡奔扶父柩回闽,次年复抵星,积极参与当地文坛与社会活动,在新加坡创办或主持古典诗文社与报纸,被誉为“南洋诗宗”。

清末民初,时局陡变。沿海一带人民纷纷外移,不少仁人志士亦以此为革命舞台和避难之地,鼓吹满清建立共和。在前此旧文人传统诗文创作的主线之外,因缘际会生发出另一条回应中国革命与时局改换的文学线索。

“五四”运动后蓬勃而起的白话华文文学,其影响力亦波及南洋。从1920年到1945年的25年中,马华文学的主要推动者亦是南下文人,就中最著名者当数郁达夫与胡愈之。南来文人多主报政,如郁达夫即主持《星岛日报》的《晨星》等三个文艺副刊,短篇小说家许杰任是《益群报》主笔兼文艺副刊《枯岛》编辑,力倡“新兴文学”,呼吁南洋文艺副刊编者“共同来做文学革命的工作”。高举普罗大众的文学主张为二三十年代的马华文学指出一个新趋向,奠定此后风行数十年之久的马华文学现实主义路线,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劲道稍减。

《你的,大大的坏》

作者:周黎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这是周黎明“最放肆的写作”,由电影说开去,从文化到社会到政治到经济,话题均沾。全书分为“那些事”“那些片”“那些人”三辑,曾经以“中文写艺评,英文写时评”左右开弓的周黎明,如今逐渐模糊了两者的界限,发掘电影折射世界,调侃世界化与电影,为君引来诸般话题,精准评述人性之微、暴力之道、情感之曲、规则之妙,笔调轻松活泼,“坏”得颇具风味,读来似乎能看到作者浮现在脸上的浅笑,其书写影评的“反专业”倾向令人眼前一亮。

《马耳他之鹰》

作者:达希尔·哈米特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八十多年来此书畅销不衰,由此改编的电影获得三项奥斯卡大奖,可谓黑的开山之作。哈米特开创了“硬汉派”推理小说的先河,他在硬汉派和犯罪小说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古典推理界的爱伦·坡加上柯南·道尔。他与雷蒙德·钱德勒将硬汉侦探文学发展为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文学类型,而雷蒙德·钱德勒对他的评价是,“哈米特把谋杀交回到有理由犯罪的人手中,而不只是提供一具尸体。”

《大河尽头》

作者:李永平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永平是当代台湾文学传统中,从原乡到漂流,从写实到现代,最重要的实验者。他生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思慕故国却从未亲临,这种双语环境及无根飘萍身份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将全部感情倾注于笔底,带来与其他港台作者不一样的南洋风情。他书写出追摹中原却另有意趣别开生面的中文,创作四十年,李永平写出了一本既好看也令人看好的作品。

《好爱情就是要算计》

作者:李松 麦玉娇

华文文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小学语文;读、思、写;灵感

众所周知,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老师都是带领着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再给学生讲解,讲完就要求学生写作,在这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了不少,但语文学习不光是对学生进行格式化的教学,应该在建立孩子兴趣的基础上结合文化特色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读与思的结合,促进文化与灵感的有机融合

读书不光只是读书,应该有思考的读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都会在学生读完书之后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就得要求学生在读书的同时要思考,理解书里讲的内容,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从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激发自己的灵感,促进文化与灵感的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语文考试的过程中都会有阅读题,读完一小篇文章回答问题,将读与思结合起来的同学通常会得高分,读完一遍后已经将文章大意理解了,做题时就很容易做答,而且节省了时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会读书,发现灵感,将读与思结合起来,促进文化与灵感的结合。

二、读与写的结合,促进文化与字句的有机融合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聪明的人只是用眼看书也不可能记住很多知识而且是长期记忆,从小学习语文老师最先教的就是写字的笔画,这就说明了写的重要性,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读书的过程中把好的语段抄录下来,时常看看,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会让学生练习写字,告诫学生字的重要性。学习诗词时通常会让学生读熟练而后能写出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首李白的“静夜思”,勾起多少回忆,听窗内朗朗的读书声,忘老师期盼的目光。好的诗词被大众广为流传,从小学起,幼时只是会读,上小学就要求会写。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的名诗名句被大众熟知,中国的考试制度要求笔试做答,所以写十分重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有鼓励学生的方式,不光是通过考试,还有许多作文比赛,学生读过的许多好书都可以从中摘录好句用于作文写作中,通过这种竞赛一样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小学教学中也十分鼓励这种教学,引领学生会读书,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常做笔记,常写字。通过读与写的结合,把中华文化与字句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三、思与写的结合,促进灵感与字句的有机融合

学会思考才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很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通过提问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了解了学生的想法,通常学习中会有许多灵感的闪现,而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来时快去时也快,所以有灵感后一定要写下来,当看到自己写的内容后会想到灵感闪现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小学学习中,老师通常强调的思与写的结合。在语文考试中,老师教过很多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写作文时,先看题目,看完题目后脑子里有一个大体的构图,会有灵感的闪现,一定要将自己想的先构思出来,写在草稿纸上最后串联在一起整合成完整的作文,这样才能答题。老师只是针对这一个方面进行的举例,为的就是告诉学生思与写结合的重要性,这不光对语文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对许多方面都有好处,长期积累优美散文句子,丰富自己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一个人的气质。所以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会经常提及思与写结合的重要性,能促进灵感与字句的有机结合。

四、读、思、写的结合,促进文化、灵感与字句的有机融合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本身,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吸纳学生的观点,当然结合上面的分析,小学的语文文化最重要的还是读、思、写的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思、写,这已经涵盖了最高的教学方法,有思考的去读书,读书过程中把文字写一写,这样才能扎实的掌握知识,而且不容易遗忘。多读书,读好书,用脑读,用心记。将读、思、写的结合,促进文化、灵感与字句的有机融合。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将文化、灵感与字句有机融合就要针对学生的读、思、写,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管在哪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老师都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指明灯,是我们的指路人,尤其是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亦师亦母,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教我们如何做人。他们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指引我们自己去探索未来的路,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技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雪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读、思、练[J].小学数学教育,2015,Z1:81-82

[2]袁倩.思考的力量 心灵的旅行――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读思结合[J].内蒙古教育,2015,09:54

华文文学范文第5篇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原文略)

《废墟》作者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其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图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多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从国内走到国外,足迹延展到亚非欧。这期间,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关注和考察。

初读余秋雨的《废墟》,扑面而来的即是清新淡雅又不失磅礴大气的笔触。“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对废墟复杂的感慨便是作者留给读者的第一个疑问,而当文中提到“废墟文化”时,读者就更加疑惑,这里的废墟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废墟令他既恨又爱呢?

废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秦始皇陵的废墟告诉我们一代君主的沉浮与霸气,黄鹤楼的废墟告诉我们建筑史上的辉煌与曾经,圆明园的废墟告诉我们旧中国的腐朽与无能……废墟,终结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曾经鼎盛的文化。废墟象征着毁灭,象征着没落,它是残忍地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叹与哀惜。然而这种废墟何尝不是美的?人们的雕琢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废墟的悲怆与破败,历尽沧桑的残垣断壁讲述着过往。历史用废墟警告人们,谁再重蹈它的覆辙!

历史的车轮轮回,弹指一挥间,千百年转眼即逝。废墟是文化的开始。当废墟还带着曾经的文化,还带着世人的叹息的时候,新的文化开始了,它在废墟上重建。黄鹤楼重建了,却不失古朴与简洁;雷峰塔装潢了,却不失苍劲与典雅;万里长城整修了,却不失庄重与大气……这一切都是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在新的文化开始的时候又不忘,不忘那曾经的烟尘所埋没的废墟。然而,这重建的废墟又怎么能说是定然美丽,定然璀璨的呢?冥冥之中,那废墟中却透露着一种完美的遗憾。黄鹤楼用钢筋连接,用砖瓦垒砌;雷峰塔用现代涂料和电脑技术上漆;万里长城竟用混凝土和黄砖修补……丢失了的废墟让自诩“文化”的我们放弃了发觉,而觉醒的人们开始在废墟外发现唯美的文化。于是新与旧,笑与泪,苦与乐在废墟这个交点上汇聚。

我们其实不必去掩盖悲剧,去掩盖废墟,历史的轨迹总会有一天帮它们解脱枷锁。欲盖弥彰的侥幸心理,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段败笔。既然如此,何苦去追寻远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坦坦荡荡地行走于荒寂的废墟?当有一天,你的眼前尽是古人留下的遗迹,尽是沧桑的废墟时,不要退缩,更不要闭上你的双眼。收起那颗怜悯的心,当手触到那粗糙的岩壁时,请用心去感受废墟的心跳。把心头的忧虑与苦行撒手在废墟,让时间将它们掩埋。它仿佛是开启时光隧道的钥匙,又仿佛是一面识透人间万象的词典。

读罢《废墟》,仿佛刚刚从一处处废墟上走过,满目疮痍,满目萧瑟,满目凄凉。现代人在印证着历史、印证着民族、印证着人类的废墟上烙上了现代人的印章。我们已看不见历史的车轮曾经碾过,我们已忘却了民族还有的或残存的骄傲的灵魂,或是悲壮的哀鸣!

有着“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是哭泣的。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毁灭圆明园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一个古老的民族就痛苦地抱着头蹲在火边哭泣,一群强盗狂妄地站在火边狞笑。那熊熊的冲天大火滚着血腥的浓烟,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上永不能失去,对于一个善良智慧的民族有着世世代代刻骨铭心的启迪。真实的废墟,才有真实的文化,真实的历史。保存废墟而不假饰废墟,开发废墟而不是重建废墟。因为那样是对历史的戏弄,对文化的糟践。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静立无语的石柱,仿佛是一座纪念碑,向世人昭示着圆明园往日的风采,也记录着英法联军践踏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圆明园不曾消逝,唯有那场百年前的大火,依然灼伤着我们民族一个时代的悲哀。

在地球上行走,没有一处不是废墟。现在的建筑,将来的废墟,现在的孩子,将来的老人,时间一直在流淌,不曾回头。而废墟的价值在哪里?虽然没有一处建筑可以做到永垂不朽,但是它们承载的文化信息足可以安慰为生存理念而惶惑的后代。曾经的废墟都安谧了,新的废墟还在产生,生生不息,无限循环。

余秋雨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这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另外,在写作手法上,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他的散文,已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首先在于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文章第二小节中动词的运用非常经典,如“废墟吞没”, “瓦砾散落”,“石柱站立”,“ 幻想陨灭”, “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了作者“诅咒”的原因。

其次是借助类比的手法,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抒情的效果。“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接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引发黄叶与大地的关系,得出“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接着,作者又以“雪峰”、“登月”、“人生”的伟大和希腊悲剧等类比得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的结论。

再次是善于引入中国历史,借助史实来达到抒情的效果。“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接着指出“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人不想大团圆,从而饱含深情地赞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