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吴宽 文学思想 思想研究
历史著名的文学诗人吴宽深受吴中传统文学以及儒学思想的影响,在其文学实现中充分体现了这两种文学理念,并且,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吴宽本人经历了不同的生活状况,使得其自身心态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导致了其自身文学思想出现了一定的波澜。文章中对吴宽的文学思想进行重点分析。
基于仕隐心态的诗学观念
尽管,吴宽在京城为官超过30年,但是,其始终都心存隐志,并且一直都保持着较为平和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吴宽始终都是保持着荣辱不惊,安闲淡雅的生活以及处事风格。这也使得吴宽在艺术审美方面,追求闲适恬淡和和谐情境等。如,吴宽曾经写过“穷而工者不若隐而工者之为工也”。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当中曾经说过“诗穷而后工”的观点,而司马迁亦是指出过“困境中更是要发愤著书舒缓心中压力”的说法。吴宽的“穷而工者不若隐而工者”并不是对欧阳修等人说法的彻底否定,只是当时与这些人的心态有所不同。欧阳修等人对社会现实生活非常关注,并且愿意将自身投入到社会的洪流中。但是,吴宽更加倾向独善其身,追求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超脱。中晚唐诗歌也是吴宽非常宗尚的,他对其中的清婉、和畅以及萧然出尘等诗意比较推崇。这些观点在很多诗歌资料中都有体现。比如,吴宽在《后同声集序》中写道“予尝观古诗人莫盛于唐。其间如元白、韩孟、皮陆生同其时,各相为偶,固其人才之敌,亦惟其心之合耳”。在吴宽心中,对世界的各种物象具有独特的体会和认识,由其内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认同感。这种心怀高远的胸襟使得诗人在下笔的时候能够将“山林江湖之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让其所作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诗歌宗尚
1.宗尚韦、柳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对韦、柳二人进行了首次评价,并且,对二者的评价非常高。在苏轼滞后,严羽亦是提出了所谓的“韦柳体”,这个称谓将两人的诗文创作归为一派。也就是指:两人的诗风相似,源于陶渊明;两人在五言古诗方面具有超凡成就。吴宽对韦、柳二人更是追崇,认为两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诗词境界,就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存在“高趣”,进而在诗歌创作时能够真正达到“无雕琢之病”。吴宽对两个人不仅仅是欣赏,其在诗歌抒写上还受到了两人的深远影响。吴宽曾经说过:“我亦爱韦郎,赋诗工五字。”可见,吴宽对韦应物的推崇之深。
2.宗尚白居易
在吴宽的诗歌中,不管是诗歌的主题思想,还是诗歌的创作技巧,都能够依稀看到白居易的诗风。两者的诗歌主题以及题材都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细微阐述,并和“自适”思想协和。在学习白居易诗歌的过程中,吴宽常会和友人一起交流白居易诗歌的学习心得,并相互赠送效仿的作品。如,吴宽写的《夜读白乐天诗集二首》等,在吴宽同好友唱和白居易诗歌的过程中,真正地表达了对白居易诗词的真正热爱之情。
3.崇尚宋词
苏轼对于吴宽而言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其本身的“自然观”对吴宽的文学思想构成产生了深度影响。吴宽感受到的“自然观”具有主动性、深远性,其与自然山水和个体生命价值展现等方面展现了足够的契合度。吴宽在创作的诗歌中充分地展现了“顺其自然”和“天性自然”等感触。
文学散文
1.文学复古
明代出现的文学复古运动,可以说是对明中叶后期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的真实写照,同时,其亦是对明初朝廷各种高压政策以及诗风萎靡的控诉。多数学者认为明代的复古运动起始于弘治年间,但是,早在明朝初期,就已经进入了萌芽阶段。到了成、弘期间,已经达到了气候。吴宽最初开始散文复古的倡导,是受到了吴中文学发展的影响。其对当时吴中文化的萎靡不振表示痛惜,并力争实现反拨。而且,当时的明朝,很多文人的文学创作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以至于很多文人都重新对古文进行提倡。
2.韩格欧态
明朝初年到成、弘期间,文坛上的散文作品常常表现宗唐以及宗宋等思想。朱右喜偏爱“六先生”的散文,并且认为只有唐宋的古文家才能够称得起三才之道。以至于后世在区分唐宋文和秦汉文时,常常以明道观为区分标志。“韩格欧态”主要是由于王鍪对吴宽的评价而得来的。韩格欧态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吴宽进行评论,“老成有韩之路”说的是吴宽的学力能够与韩愈看齐,并且能够有所养。“纡余有欧之态”主要是指吴宽的文学风格能够如同欧阳修,做到自然淡定、纡余委曲。其中,“老成”最开始来源于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表达的是诗人的审美理想。吴宽的文章被评价是“老成”,主要是因为其像韩愈一样拥有着深厚的儒学理念以及道德素养。
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遗产,其对后世的文学理念有着深远地影响。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吴宽无论是在诗词的创作上,还是散文写作方面都显示出高超的水平。为了更好地让人们对吴宽的文学思想进一步了解,文章分别从仕隐心态的诗学观、诗歌宗尚以及散文观念等角度对吴宽的主要文学思想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廷乾.江苏明代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2]邸晓平.明中叶吴中文人集团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
[3]朱焱炜.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
关键词:当代文学教育 孔子文学思想 启示
孔子是一位有思想的伟大的教育先知,早在春秋末期致力于教育事业,开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提出了有效的教育方式育卓越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其文学思想至今仍被当代文学所信奉,对当代文学教育的发展留下了重要作用。
一、孔子文学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所讲的文学是指“文治教化之学,即儒家文化学术的总称”,关于孔子文学思想这一文学概念的定义相当宽泛。孔子生于春秋时期,一生致力于利用儒家思想对当时政治进行改善,所以其文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政治相关联的。在孔子看来文学并不是如今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而是一种能够参与到政治中去,并且能够有所为的文治教化之学。
孔子文学思想核心:文德兼并。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文与的的重要联系,认为进行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扬儒家“仁”、“礼”的思想。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文学与道德必不可分,也就将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孔子文学思想的目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认为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知礼而成与乐,意在强调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要投入真实情感,用极具感染力的作品获得大众的认可,另外,还强调文学作品要能够给予人们快乐。这表明了孔子对于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当时社会道德规范下进行了一场文学教育。孔子文学思想的形式:文与质。在孔子的认知里,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要将文与质进行完美的中和,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一部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要能够保证文质两全,相互平衡。孔子的文学思想表现形式很好的解释了“文质彬彬”的文学君子,成为了中国文学思想的主流,推进了中国特色文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孔子的文学思想既包含了对旧思想、旧制度、旧文化的呵护,又推进了新思想、新制度、新文化的发展。
二、当代文学教育受孔子文学思想的启示
孔子文学思想极具魅力,在多年历史的熏陶、沉淀下已经渗透到了当代文学的各个角落,对中国当代文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了解孔子文学思想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文学教育受孔子文学思想的几点重要启示。
(一)追求中和之美: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追求中和之美,具体来讲也就是文与质的中和,“文”在这里指一个人的内在,而“质”就是指一个人的外在。其意在于进行文学创作,要追求中和之美,既要抓住外在形式的表现美,也要抓住内在主题的意蕴美,这局启示当代文学教育,要保证文学的质量,注意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将孔子的文质中和理论应用到当代文学教育中,很好地推动了文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二)注重文学社会作用,推动现实主义
孔子处于一个乱世,春秋时期政治动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文学思想自然离不开对政治的看法与劝谏,这就启示当代文学教育要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认真、透彻的对社会表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再借以文学的表现形式呈现,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现象,还能够深入的剖析社会现象的本质。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更能够将社会真实的呈现,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社会风气改良、社会发展建设中去。只有拥有一定社会作用的文学作品才更有可能被人们铭记、被社会铭记,才更有可能在当代文学中留下深刻痕迹。而这种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现状的文学作品通常被归类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这无疑又是为当代文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三)文德相随,提高道德标准
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提出文德兼并,即在孔子看来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要有道德标准的限制,在任何时刻都不能给抛弃道德。所以,在当代文学教育中也要重点强调文学创作的道德标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能够使读者通过作者文字表述进行深入分析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感悟。这就是道德的作用,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而只有当其内容也处处体现道德规范时才能够称这部文学作品良心。相信那些充满粗鄙、污秽思想的文字被以书籍的形式出版也不能够被称之为文学作品,毫无道德标准的文字内容根本不是当代文学教育的需求。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学作品才是当代文学的重点,才是提高读者文学修养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朱熹 文学思想 研究
李士金教授的新著《朱熹文学思想研究》,2013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感到很高兴。这部颇有特色的学术专著,力求对于朱熹的文学思想加以全面细致的探讨,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做出了贡献。
十多年前,李士金从王运熙先生攻读博士课程,他的论文题目是《朱熹文学思想述论》。我也是王先生的学生,王先生在审阅论文时,便命我配合做了一点点具体的工作。论文答辩时,许多专家给以高度评价。如今这部新著,就是在当年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但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余年来,作者继续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朱子的论文,其成果都反映于这部新著之中。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的正文分为六章。前三章着重论述朱熹文学评论的实践,包括朱熹的《诗经》学、《楚辞》学以及对历代作家作品的评论。第四、第五章分别从文学鉴赏与批评、文学创作两个方面来论述朱熹的文学思想,最后一章则提出几个专题――如文道关系、文体、“平淡”“自然”与“巧”的关系、文气论、“天生成腔子”等,加以分析。从这样的布局就可以看出,作者力求对朱熹的文学想作尽可能全面的观照;还可以看出,作者力求遵循从实践到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研究对象的理论表述与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结合起来。这正是王运熙先生反复强调的研究原则与方法,是非常正确的。书末附有《朱熹文学研究百年一瞥》,不仅提供许多资料,而且融汇作者的心得,从中能够看到作者广泛深入研究、借鉴学界已有成果,下了很大的功夫,对于读者也是颇有参考价值的。
从这部著作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学界关于朱熹文学思想的研究成果,有相当全面的了解,努力加以借鉴,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他又能不受其局限,提出自己的见解。之所以能够如此,是由于能从朱熹原著出发,努力吃透原著的内涵,力求理解得准确。比如对“天生成腔子”的论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朱子语类》有这样一段话:“前辈云:文字自有稳当底字,只是始者思之不精。又云:文字自有一个天生成腔子,古人文字自贴这天生成腔子。”学者们都注意到这段话,都对这段话作出自己的解释。本书作者认真研究之后,指出诸家所论都不够准确。他认为这里所谓“腔子”不是指某种类型或模式;“天生”虽有出自自然之意,但“天生成腔子”并不是指那种自然不雕琢的风格而言。他的结论是:“在文字修辞上恰到好处的就是‘天生成腔子’。”无论哪种风格,只要恰当,表现得恰到好处,就都是“天生成腔子”。①我觉得作者所说大体是对的。“腔子”也者,就是样子、样儿之意。文章的整体让人觉得恰恰正好,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看上去觉得就应该是那么个样儿,像是天造地设,那就是“天生成腔子”了。那意思与风格没有什么关系。“伯恭有个文字腔子,作文字时便将来入个腔子做,文字气脉不长。”(亦见《语类》)②是批评凡作文便有个固定的样儿,成了个套数。“天生成腔子”则是活的样儿,不论什么内容、体裁、写法,如水之在器,处处合宜。那“腔子”当然是作家的创造,是主观的东西,因为太像是天造地设,所以倒觉得是“天生”的,是天地间原本就有的,倒是作家“贴”上去了。“天生”不过是形容的话,形容那种天造地设之感而已。有的论者将朱熹这几句话与理学家的本体论联系起来,说“天生成腔子”就是理或道生成腔子。从逻辑上看,那似乎也有理,但是不是有点过度阐释呢?李士金教授能不受种种现成说法的拘束,深思熟虑,力求作出符合原意的理解,是很可贵的。
文道关系,是朱熹文学思想中的一个大项目。本书指出朱熹这方面的表述,存在某些矛盾现象,但仍对其给以很高评价。首先,作者指出,朱熹所说的“道”是总名,而其具体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包括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道理。作者又指出,朱熹的文道关系论具有时代精神,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从这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自己的情怀。作者论朱熹的《诗经》学,能深入到其思想情感的深处,认为朱熹论《诗经》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精神。论朱熹的《楚辞学》,也将屈原的高尚品格与朱熹的爱国主义精神联系起来进行探讨。作者对朱熹是很尊崇的。他说:“钱穆谓:‘朱子乃吾国学术史上中古唯一伟人’,‘私所向慕,时加赞叹’。读钱氏书,理解愈深。”这种尊崇,体现了作者本人对社会的关注和热情。
李士金教授潜心研究朱熹十余年,掌握许多资料,独立思考,很有自己的见解。我在这方面自叹弗如,但觉得这本新著优点突出,对其出版甚感欣慰,故为之评介,以供读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士金著《朱熹文学思想研究》,第3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关键词】文学思想;英美文学教学;应用及意义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18-01
传统英美文学教学过于注重对文学理论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作家、时代以及思潮的延伸教学,导致英美文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普遍偏低,没有实现通过英美文学教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这一目标。教师应全面了解文学思想对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将文学思想与课堂内容有效结合进行新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学思想的了解,全面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基础上加强英美文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思想教学的意义
文学思想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课程内容单一现状,使英美文学教学在揭示文学作品内因的同时,可以有效揭示出文学作品所拥有的本质特征,将其美学价值与历史地位完全展现给学生,从而在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英美文学课堂学习效率。英美文学教学内容单一是造成学生消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文学思想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英美文学课堂中文学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文学思想引申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思想发现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学习效率。文学思想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一条新的途径了解文学理论,同时也引导学生应用新的角度去分析与发现文学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入的挖掘出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中的精华,使学生通过文学思想教学透彻的观察到文学理论的本质内容,在加强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优化当前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实现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强化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这一目标。
二、文学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丰富学生知识涵养
英美文学教学目标是强化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也代表着对学生的知识涵养培养有着促进作用。英美文学是一种英语语言艺术,所以英美文学中的语言应用都是英语的精华所在,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获取生动的语言材料,而文学思想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切身的感觉到英美文学语言的特点与魅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模仿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英美文学作品是特定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尤其是一些英美文学经典中可以完全反映出民族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迁移,文化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了解到作品所反映内容,将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历史变迁、风土人情以及当代社会现实一一展现给学生,在引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在基础上加强英美文学教学整体质量。
(二)提高学生审美观念
从世界文学史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文学著作都是英美文学作品,其中以莎士比亚、米尔顿、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最为优秀,英美文学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向更高的审美观念发展。英美文学教学在使学生获取文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能力,通过学生品读、鉴赏能力的提升促进其审美观念发展。文学思想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文学思想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品读与鉴赏,使学生在英美文学作品鉴赏、品读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更加深入的角度品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英美文学作品品读过程中的难度,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培养出更高的审美观念。文学思想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观念,可以使学生在文学作品选择与品鉴上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从而在更多优秀英美文学作品中获取文学知识,实现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加强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这一目标。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综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主要需求方向,而跨文化意识对英语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当代高等院校在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很注重跨文化意识。英美文学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浓郁的英美文化,所以进行英美文学教学也是通过英美文学作品提升学生英美文化意识培养,使英美文化意识成为促进学生英语学历能力的助力,从而在基础上强化英美文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文学思想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加优质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可以通过英美文化角度审视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从英美文学中发现很多不同的语言魅力与特点,对英美文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有着促进作用。
(四)优化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现阶段英美文学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对文法、语言的解读,导致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整体性遭到破坏,这种“以教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高等院校发展需求,所以优化英美文学教学方法是高等院校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文学思想应到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现代英美文化教学核心理念,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文学思想教学设计新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新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在注重文法、语言解读的同时,利用文学思想教学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可以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态度,这对英美文学教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学思想教学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可以加强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文学思想对英美文学教学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学思想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利用文学思想引申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与课程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在基础上提升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美国文学思想背景.孟昭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说中国“文论”存在危机,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呢?其实不然。新世纪之初,在暨南大学召开的一次文艺理论的学术会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当今的文论体系已陷入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文艺理论与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脱离联系,理论内容陈旧,已经不符合当今大众审美的要求;文论形态需要调整,文学理论在学理内容上要转向生态文艺学和文化诗学方面。这些年来,许多专家都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并提出了改革文艺理论体系的一些设想。如陶东风先生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中(见《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认为文学理论不能拘泥于抽象理论的条条框框,必须打破现成的僵化的理论学说,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原则,并把它融入到文学理论的体系当中,使之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王一川教授在其所着的《文学理论》一书中(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尽量克服传统的“意识形态”对文论的制约,摆脱了文学理论学科多年存在的“疲软”状态。他依照自己多年来对文学的深切体会,第一次用“感兴修辞”来代替传统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学理论的审美属性得以彰显,全书的内容也因此焕然一新;后来,童庆炳、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学理论改革的新思路,这是他们在承担教育部师范司的课程改革课题“在双向拓展中更新文学理论课程”中获得的成果。
该文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明显受到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影响,同时也受“僵化理论”干扰,致使多年来文学理论的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如何面对21世纪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对现实突出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和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具体表现为“双向拓展”的一套思路:一是从宏观上向文化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向拓展,强化文学理论与东西方的诗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是从微观上向文本阅读和文学批评方向拓展,加强文学理论与文艺欣赏、文学批评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鉴赏、批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此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化解了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尴尬境地,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一川先生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建设被打造成为国家级精品示范课程。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着文呼吁《文学理论》必须改革,并指出这门课程面临的危机问题。笔者认为,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教材内容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制约下,人文性最为丰富的文学在理论板块中被切割成标准化测试下的一个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拿到高分。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人们对自身人文关怀责任的迷失,学者普遍缺失独立的反思精神和审美精神。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李世涛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理论的危机———危机中的文学理论之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王金龙的《危机与突围: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入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二是工具理性代替了审美之思。其实,文学理论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工具理性来讲授,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到后来的“为现代化服务”,一直到现在的“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服务”,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这些偏颇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性质的理解。文学首先是人学,它要表现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愿望和理想,它以优美的形式,传达人类的真情实感,从而展现生活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因而文学成为一种本真的言说,诗意的言说,审美化的符号。但是工具理性的教学模式却忽视这一点,致使文学理论教学陷入僵化的泥淖之中,成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缺乏一种开放和务实的、人性化的内涵。唯有代之以审美之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所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精神生态等现实问题,体现人的主置,张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未来指出理想的生存之境。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冯黎明的《论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黄发有的《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张晓舸的《文学教学:从“制器”到“育心”》(《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陈嘉映的《何为理论》(见张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是生态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严重缺失。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体现文学理论的绿色之思和审美之维。可惜的是,我们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接纳这个内容,因此显得滞后于现实。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这方面的论文有:陈定家的《当代文论研究空间的新拓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周娅的《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2期),等等。
四是文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揭示这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的论文有:孙仁歌的《走出文学理论教学误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德礼的《架起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探索的回顾》(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因此,笔者认为,将生态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是为了先完成“理论重建”,激活文学理论体系的生机与活力,恢复文学的应有之义,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思想,然后从实践中引导学生进入理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创作水平、鉴赏水平和文学批评能力。这是一条迅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文论”课程改革设想
为改变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尴尬境地,必须把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之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应该将文论课程的改革设想最终落实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精神有机地融入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改革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努力建构“生态文艺学”这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二是加强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一)将生态批评观引入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艺理论形态
第一,教学理念上确立“天人合一”的深层生态文艺观。生态文艺学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这些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理论界中的生态批评十分普及。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它首先起源于西方的批评界,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开始兴盛,迅速成为遍及世界的文艺思潮,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进中国。威廉?吕克特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文学与生态学》中指出,生态批评是“将生态及生态学的理念用于文学的研究”。生态批评的目的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述评与研究,同时又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深层生态学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1973年提出的关于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后来运用于文艺观中,要求人们承认物种的多样性和万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权利,做到关爱万物,尊重生命,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它构成了深层生态文艺观的价值核心,也成为了教学理念中的重要资源。
第二,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今文学理论创新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文艺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充分关注人类生存境况的人文科学,在教学范式上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生态文艺观,激发大家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生态问题,给文艺理论灌注生态的绿色,从而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文论观和当前的环境危机和精神生态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文艺理论的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活动统一起来,既可以形成整体的生态文艺观,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充实文学理论的学理内涵。
第三,教学延伸环节上,倡导课前阅读生态文学作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文艺批评。
课前安排学生阅读美国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进而解读中国生态文学作家徐刚、哲夫等人的作品,并进行生态文艺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
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理论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文学本来是绿色的,文学理论也应该是绿色的,只要融进了人文关怀思想,它们便能恢复自我本色,共同彰显文学天空的蓝天白云。我们知道,生态理念、人文关怀是一种至真至善的文学追求,因为这是一种崇高的文学精神,它是一种崇尚天地万物、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未来命运,有了生态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文学和文学理论便会从冷漠的天空回归温暖的大地,成为人类精神寻求慰藉的栖居之所。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悲欢离合,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盛衰荣辱,都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从而成为极具感性的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文学是人学,文艺的宗旨就是逼近人类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文学的本色应该是纯净的,它始终伫立在希望的田野守望着人类的生态家园,为人类守护着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净土,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学的永恒魅力,正是来自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来自它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它激发人的生命情感以及对美的向往,同时弥补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带来的缺陷,从而沟通人性的两极,给生态灌注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优化人类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