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程管理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过程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过程管理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

一、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晋安一建公司之所以能连续十二年被省、市建委授于"质量优胜企业"称号,长期把工程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就是经常应用一系列培训、管理、检测、监督、整改手段和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

二、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奠定质量控制基础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

三、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当前,在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对采保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因此,要把好采购关。

1、优选采保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项目经理的人任采保人员。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且追踪其出处。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四、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过程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这里首先看一下过程管理的概念,所谓过程管理主要是把动态形式的活动相关的认识、控制和优化方面的要求进行总结,同时把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大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尽力克服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确定获得较高的管理效果,从而达到过程管理的追求目标,可以认为是管理中的管理,是对原有管理的创新和改进。也就是在管理的结果上,进行相关管理的重新认识和把握,从定量上对于某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失误进行探讨,使得管理细化,这样就可以通过相应的约束来规范行为,从而实现管人进而管事的要求。

管理过程要求我们未雨绸缪,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办好,是非常适合综合自动化改造的管理方法。

2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分析

(1)较广的涉及面

电力系统构成复杂,主要包括一次主设备和二次保护、控制、调节、信号等辅助设备组成,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涉及到变电所每个间隔的一次设备和相应的二次设备。

(2)较大的工作影响范围

如果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稍有差错,就不仅仅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继电保护“三误”(误碰、误接线、误整定)操作呈现出多样、易发生的特点,是保护的头号敌人

(3)改造难度大

综合改造过程中要求停电时间短,技术难度高,复杂性强,细微事情多,稍有想不到的地方都可能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3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中的危险因素

(1)对“三措方案”、作业指导书学习体会不够,造成工作上被动。

(2)未掌握图纸、技术规范、规程制度,未完全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对停电设备间隔不知道,造成延误工期甚至出现威胁电网安全事故。

(3)拆除旧电缆时拆错线造成保护误动。

(4)机械伤人、保护误碰等在拆、搬屏柜过程中出现时应该引起注意。

(5)交流短路、直流短路接地等往往在接线过程中误接线引起,这样也应该格外注意。

(6)误投压板、调试不慎引起设备损坏,相关保护误动等需要特别注意。

4综自改造施工中过程管理思考

由于综自改造的特点分析,从整体上考虑应该强化过程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轻则延误工期,重则酿成事故。做好图纸资料,材料工器具等的准备工作在改造前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关键,另外,符合现场的施工“三措”方案也应该及时制定。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作有,做好每日工作日志,交代清楚工作内容,同时对于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应该提前准备,确保使用安全措施票。完备的实施细则应该在重点阶段、重点环节体现出来,另外这些措施应该体现出针对性和区别性,使得各个环节相互辅佐,从整体上保证施工安全。

4.1从施工方案反映施工总体情况

综自改造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同时还包括施工工程进度安排,改造前、后的屏柜布置,施工作业指导书等内容。施工“三措”方案要尽可能详细,对现场的人员组织、危险点、预控措施、全过程技术把关等内容要全面准确。施工前对每个参加施工人员及现场运行人员进行交底,使每个人都对整个施工过程所有内容能完全掌握。

4.2从施工日志体现全过程

综自改造施工是一项面广点散的工作,如果采取工作负责人全面负责的办法,工作负责人的压力非常大,工作班成员的积极性也低,责任意识也会淡薄,从而影响施工的安全与进度。为此我们在变电站改造施工中,充分利用施工日计划和施工日志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日前一天晚上就将次日的施工计划编制好,将各项工作详细分解到人,并且交代了各工作点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当日工作前逐一交待,使得工作多而不乱;施工日志则记录每日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3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小措施大作用

尽管从某一方面来说作为进入现场工作的一张通行证的工作票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在较为复杂情况下,这样做就远远不够了。在复杂的合自动化改造施工和220kV以上保护调试工作中,当进行拆除与运行设备相关的连线过程中,往往需要处理在二次回路中接临时安全措施线,这就意味着大量繁琐而必须的步骤不能缺少。为了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保证安全至上的前提下,即对工作负责的同时又对自己安全负责,就提出了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措施,具体来说,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包括编号、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内容、设备状态、安全措施。每一项安全措施都要列出执行时间和恢复时间,不需要恢复的项目要在恢复栏中写明原因。在改造中通过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实施从根本上杜绝了“三误”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真正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并做到有据可查,提高了保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大大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4.4过程管理细则化-将关键工作精细化

在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由于每个间隔停电时间短,涉及运行的保护屏、控制屏多,而且交叉作业多,为此针对220kV线路综自改造只有3天的时间,我们制定了施工实施细则。内容均为事先制定,现场每一分项工作负责人根据表中所列内容安排分工,每项工作完成后由工作负责人写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到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进行把关验收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然后再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反馈到每一分项负责人。这样就可以把整个改造工作过程梳理清晰,现场使用简单,服务于现场负责人,起到很好的作用。

过程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在水电站运行中,从空载增至全负荷的导叶开启时间,国内外规范有不同的规定:文献[1]中对调节系统的要求:导叶开度的全行程动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规范,一般为10~40s。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标准[2]则规定开启时间为20~80s,推荐值30~40s。上述规程标准给出的取值范围虽有重叠部分,但整体范围并不一致,而导叶开启时间的取值问题一直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结合两机一洞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水电站两个代表性实例,探讨不同的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寻找恰当的开启时间(直线开启规律),以满足发电机和电网对调节系统的要求。

1导叶开启时间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水电站过渡过程涉及到大波动、小波动和水力干扰过渡过程三个方面。而在小波动过渡过程中,调速器将自动跟踪,机组不受导叶开启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本文仅讨论导叶开启时间对大波动和水力干扰过渡过程的影响。

1.1导叶开启时间对大波动过渡过程的影响

在无穷大电网条件下,增负荷,机组转速不变,调速器将不参与调节,所以增负荷时间的长短将只对机组两个调保参数(蜗壳末端动水压力、尾水管进口断面压力)、管道沿程的压力分布、调压室涌浪水位及阻抗孔口压差等产生相应的影响。文献[3]给出了粗略估算水锤压力的计算公式:,式中、分别为压力管道水流惯性加速时间常数和导叶动作时间,、为水轮机在初始和终了时的相对流量值。由上式不难看出,在机组增负荷过程中,导叶开启越快,引起的负水锤越大,蜗壳末端的最小动水压力将越小,尾水管进口的最大动水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沿管线压力极值通常呈线性分布,所以机组上游侧沿线最小动水压力分布线的梯度和机组下游侧沿线最大动水压力线的梯度将随着导叶开启时间减短而越来越大。由文献[4]调压室基本方程式对时间微分(式中、分别表示引水管道及调压室断面积,表示管道中水流速度,为调压室水位,为水轮机引用流量,上游调压室取“+”号,尾水调压室取“-”号),可得。从该式可知,导叶开启速度的快慢(可用大小衡量)不仅影响隧洞水流惯性的变化,而且直接影响调压室涌浪水位高低。

1.2导叶开启时间对水力干扰过渡过程的影响

在两机一洞布置方式下,若一台机组并入有限电网正常运行,另一台机组增负荷,该动作机组增负荷时间的长短必然对正常运行机组的调节品质产生影响。将水轮发电机组的运动方程:

(1)

经适当变换,有:

(2)

(3)

所以有:

(4)

上式中,-机组转动惯性矩,-水轮机主动力矩和出力,-发电机阻抗力矩和出力,-机组转动角速度,-水轮机工作水头,-水轮机引用流量,-水轮机效率,-时间。

在动作机组导叶开启过程中,由于水锤作用,水轮机进口断面压力下降而出口断面压力上升,从而导致运行机组工作水头降低。在机组效率不变的条件下,为保证运行机组出力不变,其引用流量必须增大,也就是说,运行机组导叶开度将会随着动作机组导叶开启而加大。导叶开启时间越短,水锤作用越显著,工作水头降低幅度和引用流量增加的幅度也越大,因此导叶开度增加的幅度越大。在水力干扰过渡过程中,如果动作机组导叶开启太快,而此时运行机组的开度又接近某一限制开度时,调速器的开度限制机构将发挥作用,限制导叶开度不超过该限制开度,从而限制了流量的进一步增加。同时,发电机的阻力矩维持不变,于是式(4)不能保持平衡,右边小于零,运行机组的转速未达到额定值就开始下降,此后将以小于额定值的某一值为轴作摆动。该差值若超过有差调节的调差率,即0~8%[5],则难以满足电网对调节系统稳定性的要求。

2实例

本文选取了设有尾水调压室的常规水电站和设有上游调压室的抽水蓄能水电站作为计算实例,两者均为两机一洞布置方式。为探求增负荷时间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拟定增负荷时间范围为10~100s,并以10s为间隔。

2.1常规水电站实例

该水电站额定水头95.0m,单机引用流量900.7m3/s,额定转速75r/min。图1~图4为大波动过渡过程中各控制参数随导叶开启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中数据点来源于10~100s的数值计算结果。

图1蜗壳末端动水压力控制值图2尾水管进口压力控制值

图3尾水调压室涌浪水位控制值图4调压室底板压差控制值

图1~图4图例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蜗壳最大动水压力发生在导叶开启初始时刻,其大小等于恒定流压力;而蜗壳最小动水压力则随增负荷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图1),极值发生时间均在附近(图5);且存在某一临界增负荷时间,当时压力极值变化较为显著,时压力变化则较为平缓。结果表明:该临界导叶开启时间为30s。尽管在增负荷工况下,尾水管进口压力不是过渡过程的控制值,但从图2可知,其极值随的变化趋势仍然以30s为临界值,超过60s后尾水管压力大小几乎不变。与此类似,引水发电系统的沿线压力也以30s为临界值(图7)。尾水调压室最低涌浪水位以40s为临界值,并在后最低涌浪水位与调压室初始水位保持齐平(图3)。这是因为随着的延长,调压室涌浪的第二振幅水位反而高于初始水位(见图6)。最高涌浪水位则无明显的临界值,随着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调压室阻抗孔口的向上向下最大压差分别以30s、40s为临界值(图4)。总之,以上各控制参数的临界值均在30~40s之间,与IEC的推荐值是一致的。

在并入有限电网的水力干扰过渡过程中,运行机组有关参数变化过程见图8~图11。作为示例,图中仅选取了=10s、30s、50s、100s四种增负荷时间。

结果表明:在运行机组起始开度≥98%时,无论动作机组导叶开启时间多长,调速器参数如何整定,其转速均不能恢复到额定转速75r/min,而是收敛于一小于额定转速的数值(图8):=100%时,其相对差值为10.67%,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大有差调差率8%;=98%时,相对差值为2.67%,在8%以内。此时若将电网自调节系数由0依次增加至0.5、0.8,则前述相对差值减小(图9)。而当起始开度减小到97%时,运行机组转速均能收敛到额定转速。上述结果表明水力干扰过渡过程中运行机组存在最大临界初始开度,即。

另外,随着开启时间的延长,运行机组出力变化幅度减小,振荡周期略有增加(图10)。与并入大网的水力干扰(图11)相比,并入小网运行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较大而且衰减较慢。

图5蜗壳末端动水压力变化曲线簇图6调压室涌浪水位变化曲线簇

图7引水发电系统沿线压力曲线簇

图8运行机组转速变化曲线簇图9运行机组转速变化曲线簇

图10运行机组出力变化曲线簇(并小网)图11运行机组出力变化曲线簇(并大网)

2.2抽水蓄能水电站算例

该水电站额定水头195.0m,单机引用流量185.46m3/s,额定转速250r/min。大波动计算结果表明,蜗壳末端的压力极值变化规律与前述的常规水电站一致:蜗壳最大动水压力发生在导叶开启初始时刻,最小动水压力则随增负荷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极值的发生时间均在附近,略有不同的是临界时间提前到20s左右。随导叶开启时间的增加,尾水管进口压力的变化趋势是先显著后平缓,临界时间在40s左右。与常规水电站类似,引水发电系统的沿线压力也以30s为临界值。上游调压室最高涌浪为初始值,这是因为增负荷在调压室产生的第二振幅低于恒定水位,最低涌浪随增荷时间的增加呈现的规律是先减小后增加,临界时间在40s左右。总的来说,以上大波动控制参数的临界值也在30~40s之间,与IEC的推荐值是一致的。

对于同一抽水蓄能电站,正常运行机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导叶初始开度,作为示例仅选取了97.4%、90%、88%三种初始开度值,在不同的增荷时间下(10s、30s、50s、100s)得到一系列转速和出力变化曲线。与前述常规水电站一样,只有当运行机组初始开度小于等于88%时,其转速才能恢复到额定转速250r/min;大于此开度值时,无论将导叶开启时间延长多久都不能使运行机组转速围绕额定转速波动:=97.4%时,与额定转速相对差值为2.28%;=90%时,为0.52%,均在8%以内。增大时,转速相对差值也有减小的趋势。运行机组转速及出力变化规律与常规水电站一致,在此不一一赘述。

3结语

结合理论推导和计算实例,探讨了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对大波动而言,主要是蜗壳末端最小动水压力、上游管道最小压力沿线分布、下游管道最大压力沿线分布以及调压室阻抗孔口压差对导叶开启时间较为敏感,但可以找到某一临界时间,使调保参数及上述控制值在合理范围以内,同时也验证了IEC推荐的增负荷时间30~40s是合理的。对并入小网的水力干扰过渡过程而言,若运行机组初始导叶开度接近限制开度时,无论将增负荷时间延长多久都不能使运行机组转速围绕额定转速波动,此时与额定转速相对差值有可能超过有差调节最大调差率的允许值8%,会对电网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需要将运行机组最大初始开度限制在最大临界开度之内,该开度为运行机组转速收敛于额定转速的最大初始开度,以满足发电机和电网对调节系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DL/T563-95,《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

[2]IEC-61362,《水轮机控制系统规范导则》。

[3]克里夫琴科(Кривченко,Г.И.)主编,常兆堂译。《水电站动力装置中的过渡过程》。北京:水利出版社,1981。

过程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田良臣(1966-),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系,贵州贵阳550001刘电芝(1955-),女,河北文安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市400715

【内容提要】主体体验不足或缺乏主体体验会制约学习策略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影响学习策略教学的进一步推展。主体体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策略的构成、意义及应用的内省与体悟,它既是学习策略教学的特殊阶段,也是伴随、渗透在其他环节中的关键因素。主体体验在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具有内隐性、情境性、个性化等特点。强化主体体验的教学建议主要包括:主体差异与策略选择;积极体验与合理反馈;提倡合作学习。

【摘要题】心理学分支

【英文摘要】Lactofsubjectiveexperiencewillrestricttheeffectivenessofstudystrategiesandtheextensionoftheinstructionofsubjectiveexperience.Asaspecialstageofthestudy-strategiesinstructionandakeyfactoraccompanyingandinfiltratingtheotherstages,subjectiveexperience,whichhassuchcharactersasconcealing,circumstance,Individuallity,etc,makeslearnersrealizethecomposition,meaningandapplicationofstrategiesduringtheirlearningprocess.Onthebasisofaboveideas,someproposalsonhowtoimprovetheinstructionofsubjectiveexperienceareputforwordintheend.

【关键词】学习者/有效性/主体体验/教学过程/学习策略教学learner/effectiveness/subjectiveexperience/instructionalprocess/instrucionoflearningstrategies

【正文】

在学习已成为与主体生命具有共同外延的重要人生活动的今天,学习策略教学及其意义与价值正日渐为广大师生认同和接受,并在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凸显出独特的魅力与效能。但是,有效性问题一直在困扰和制约着学习策略教学及其进一步推展,考察现有的相关研究,结合自身的思考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主体体验不足或缺乏主体经验是目前学习策略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本文拟从学习策略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对主体体验做一粗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提高学习策略教学的效率有所裨益,并就教于同行与专家。

一、学习策略教学的过程分析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体不断吸收、内化新信息,积极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能动过程。一般认为,广义知识学习须经历习得、巩固与转化、迁移与应用三个阶段[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2](p3)。广义而言学习策略作为一种对内办事的特殊形态的知识,其学习过程又有自己不同于一般性知识学习的阶段。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推介、引导,学习者主动接受、内化、应用特定策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验策略的有效性,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愉悦,进而生成新策略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价值认同、策略尝试、主体体验、迁移与应用、新策略生成等阶段。

(一)价值认同阶段

学习者对教师或相关材料介绍的具体学习策略,在了解其意义、构成、要领及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已有学习经验,对策略作出价值判断与有效性预期,进而形成对该策略的态度和认知。此时,学习策略尚处于陈述性的形式,还没有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相关观念建立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有待于进一步内化。

(二)策略尝试阶段

学习者对某一学习策略的价值判断和有效性预期会产生一种驱力,推动学习者将该策略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通过尝试、演练,检测、验证自己的判断与预期,进而强化或改变学习者对该策略的态度。此阶段教师应深入浅出说明策略的实质,选择较多的恰当事例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策略运用的过程与有效性。为增强学生的主体体验,可先让学生自发地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待其产生困惑或无力解决时,再呈现新策略,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策略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将外在指导转化为内在需要。此外,呈现适宜的和多样化的练习材料、营造匹配的问题情境也至为重要。练习材料应富于变化,问题情境要具有可供学习者体验的空间,以便为学习者将策略知识转化为“如果……那么……”形式的认知结构作好铺垫。

(三)主体体验阶段

这实质上是学习者对上述两阶段学习结果的悟解与反馈,是一种自我反思与情境体味相互交融的活动。目前,我们的学习策略教学不少时候就仅停留在上述第二阶段,将策略教学视为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介绍,尤其没有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培养,学习者缺乏应有的学习心向,这种缺少策略的策略教学自然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让学习者了解自己所采用的策略,提供练习这些策略的机会,并深刻体验到自己运用策略的过程,他们才可能学会这些策略。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有意识引导学习者回答“这个策略有用吗”、“我喜欢这个策略吗”等一类问题,即通过自我评价来增强对策略价值的认识与情感体验。成功的学习策略教学不仅能提高主体的学习效率,更能让主体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在此基础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将会进一步被激发出来,对策略与策略学习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时,往往会倾向于使用自己喜欢的策略[3](p70)。研究表明,对学习策略教学而言,若学习者使用自己设想的提示,那么其效果要远优于他人有意识地给他们提供的有关学习与记忆的帮助[4](p72)。同时,主体体验还有助于学习者在变化的情境中把握相关策略的精髓,为广泛的迁移与应用奠定认知基础。

必须指出的是,在现实的学习策略教学中,主体体验是一个被忽略的阶段,缺少主体体验,学习策略的教学既缺乏动机发动与催发,也难以进一步内化,极易停留在简单的尝试、演练甚至机械学习阶段,难以向迁移与应用和新策略生成等高级阶段推进,因而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迁移与应用阶段

学习者将前期的学习成果外化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为其智慧活动服务,这是会学习的开始。本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开始显现,即学习者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策略,有效地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这里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学习者先是应用策略解决相同或相似情境中的问题,慢慢地,向创造性地应用策略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过渡。

(五)新策略生成阶段

这是学习策略教学的最高阶段。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会学习开始[4]。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在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通过策略的具体教学,明确意识到策略及其有效性,最终会结合自己的实践与体验,生成具有个性特色的高效学习策略,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体验,除了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阶段发生作用,同时它也作为一个关键因素,伴随、渗透在其他阶段,影响、制约着学习策略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在价值认同阶段,有学习者对特定策略效用的预期和适用情境的想象;在策略尝试阶段,有学习者对具体策略的情境性体悟,也有学习者从实际演练中所获得的认同与成就感;在迁移与应用阶段,策略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会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快慰与身心的愉悦;在新策略的生成阶段,学习者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与实践,会从中获得学习活动本身的乐趣,感受到一个会学习的现代人所拥有的人生体味。总之,学习尤其是学习策略的学习是与主体体验相生相伴、充满了内省与体悟的智慧活动,这也正是人有别于动物、机器的本质所在。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教学中的主体经验是指学习者通过尝试、应用而获得的关于具体策略的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的内心认同,它是沟通学习策略与问题情境的中介桥梁,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再高效的学习策略,缺少了主体体验也能以内化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成为具有个人价值意味的智慧能力。

二、主体体验在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特性

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对新信息的构成、意义及相关情境的领悟是决定学习效率与成败的关键。主体体验,作为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主体对特定策略及其适用情境的一种内省与悟解,它具有内隐性、情境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一)内隐性

学习策略教学就是通过特定的方式,使学习者把他人高效的学习策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过程。学习策略既包括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包括外显的程序、步骤[2](p3),对学习者而言,策略学习首先是内部的思维加工,诸如激活原有知识、经验,吸收相关信息,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要把相关认知成果外化出来,在特定情境中进行尝试、演练,以保证智慧技能的形成。这里沟通内化与外化的桥梁便是主体体验,它涉及到主体对自身思维过程的审视,对尝试、演练的监控,对问题情境与策略适用性的体悟等一系列内部加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关于具体策略的情感、态度。正是由于主体体验具有内隐性,难以观察、检测,导致了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它在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的存在。但主体体验总是真实而客观地存在着,并对学习策略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认知策略所具有的对内组织的特性,意味着外部的教学条件对策略的获得与改进只能起到间接的影响”[5]。因此,在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主体体验及其内隐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倡导体验性学习。

(二)情境性

学习策略教学,主体体验是联结和沟通特定策略与相关情境的中介,具有情境性。无论教还是学,策略总是需要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通过主体的活动使之具体化。首先,教师的教具有情境性。学习策略本身是对高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等的抽象与概括。教学时,教师须在自己准确理解、体验的基础上,把策略所包含的思维活动、程序与价值内蕴展开、外显,使之形象化、情境化,便于学习者身临其境,生动地感知,帮助学习者吸收、内化。其次,学习者学习特定策略时的尝试、演练及内隐的思维具有情境性。将学习策略适用的条件具体化,有利于学习者通过亲身尝试、体验,了解和掌握所学策略。在问题情境中,清醒地认识到问题是什么,清楚地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根本特征是至关重要的[3](p354)。不仅如此,情境体验还会让学习者从问题情境所提供的信息中领悟到一些新的东西,有自己的发现。为了方便和促进学习者的体验,教学过程中,应呈现丰富的材料,营造具有潜在体验空间的问题情境。

(三)个性化

学习是一种极富个性色彩的活动。学习者总是以个人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策略是使用个人才智的方式”[3](p68)。学习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情理交融的智慧活动,其中更是充满了个性化的主体体验。从教的方面看,不同老师的策略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教学同一策略,在不同老师那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风采。因为,老师自己对所教策略的体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情感、态度,总是会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学的方面看,由于学习者学习准备、态度倾向、迁移能力的差异,必然会对他们的学习体验发生作用,使其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与特色。个性化的体验会对主体的策略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说最好的学习策略是“我的策略”、“我能用的策略”。

三、对加强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主体体验的几点建议

在经典的教学理论中,我们将教学理解成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过分关注教学过程的间接性、简捷性和引导性,从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亲历性、过程性和自主性[6]。针对目前学习策略教学的现状,为了强化主体体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主体差异与策略选择

现实的策略教学,教师在策略选择与介绍时,对学习者的身心特点与差异考虑不够,教学缺乏针对性,所选策略难以为学习者接受并进行相关体验。梅耶(Mayer.R)根据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曾将策略学习划分为早期、过渡期和后期三个阶段[7]。早期(相当于学前期)较难进行学习策略教学,主体的活动主要是游戏;过渡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策略教学;后期(相当于初、高中阶段)是学习策略教学的最佳时期,学习者已能从自身的学习活动中总结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且能灵活应用。有人(刘电芝,2000)提出小学、初中阶段可通过学习策略教学,帮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高中阶段则可侧重进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的指导,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教学首先要具有针对性,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支持。因此,教师在进行策略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在认知水平、移情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那些学习者急需的、有效的、易于接受且便于进行情境体验的策略进行教学。

(二)积极体验与合理反馈

策略学习是一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和智慧能量的活动,主体体验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教学中应引导学习者进行积极体验,增强其抗挫折的能力,善于从曲折的探求中体味学习所带来的愉悦。同时也应看到,对学习策略教学而言,失败与成功都具有重要价值,主体体验应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反馈对于主体体验的进一步推进与深化至为重要,为了让学习者从体验中获得关于学习策略的肯定情感与态度,增强其学习动机,准确理解与把握所学策略,教学中应适时提供合理反馈。尤其对具有内隐性的主体体验,教师要注意观察学习者的情绪情感反应以及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一要正面反馈,多启发,多鼓励;二要及时反馈,点在关键处;三要注意多通道反馈,既有认知反馈,又有情感反馈。

(三)提倡合作学习

这里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在体验、发现方面的相互启发与借鉴。个人的认识与发现总是有限的,这对极富个性色彩与创造性的学习策略学习更是如此。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彼此间就各自的体验、发现进行交流,有利于他们对策略的准确把握与高效应用,也有利于他们全面、深入的体验。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人对策略的成功体验与应用,会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范例,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改善和促进学习者对个体策略的体验与学习水平。对此,我们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协作、交流的氛围和条件,提倡民主、友好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3-104.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刘电芝,田良臣.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5]Gagne,R.,Briggs,L.J.Wager,w.w.,PrinciplesofInstructionalDesign[M].p69.

过程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透过一起施工合同纠纷看工程概预算的意义

 

2005年9月14日,被告昌浩公司通过招投标与被告劳联公司签订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劳联公司承建昌浩公司开发的六安世纪景园小区一期1号楼工程,合同价款482万元。该份合同报六安市工商局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备案。同日,两被告又签订一份《补充施工合同》,对世纪景园一期1号楼工程的合同价款进行了重新约定,调整为“382万元,一次包死,不做任何调整”。双方还约定了付款方式,其中保修金为19.1万元。该份《补充施工合同》未予备案。2005年10月13日,原告张显成在没有对该工程作任何的概预算的情况下,与被告劳联公司签订《施工合同》一份,约定:“由张显成承包六安世纪景园小区一号楼工程,合同工期按发包方(劳联公司)与昌浩公司签定该工程的总承包合同为准。合同价款为382万元,承包方(张显成)应付发包方税金及管理费40万元……保证以该工程总承包合同保修期为准”。随后,原告依约组织人员、材料,按合同约定组织施工,2006年10月,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但原告在随后的核算中却发现其已为该工程实际支付了510余万元工程款。

综上成本管理论文,原告请求:1.判决被告劳联公司据实付清下欠原告的工程承包款1287652.19元(不含维修保证金19.1万元);2.被告劳联公司承担自工程交付之日至今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损失;3.被告劳联公司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4.被告昌浩公司作为发包方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责任。被告劳联公司答辩称,原告是自愿与劳联公司签订了工程款为382万元的工程合同。另外,其与昌浩公司就世纪景园1号楼的工程承建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又签订了《补充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为382万元,其与昌浩公司的关系,与原告无关,因此,原告的诉请无事实依据,请求驳回论文格式模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劳联公司在承建六安世纪景园一期1号楼工程后,将其转包于没有资质的个人张显成,所签订的《合同》,显然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应属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同,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该《解释》第二十二条又规定“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不予支持”。可见,由张显成承建并经竣工验收的六安世纪景园一期1号楼工程价款,当应确定为382万元,故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争议焦点

本案中,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情形下,承包人如何请求支付工程价款,是参照合同约定的382万元,还是实际决算的510万元?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承包人只能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的382万元支付工程价款。2、被告劳联公司与昌浩公司签订的两份合同是否属于阴阳合同,以及原告张显成是否有权请求参照备案合同约定的482万元价款进行给付。

法理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依照该规定,实际上排除了承包人依照实际决算的510万元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权利。该规定是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已经履行的内容不能使用返还的方式使合同回复到签约前的状态,而采取了折价补偿的方式,确定了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的补偿原则成本管理论文,其目的在于避免无效合同价款高于有效合同而超出当事人签订合同的预期。

昌浩公司通过招投标与劳联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在同一天签订的《补充施工合同》相比照,对方对合同价款进行了重新约定,且差距甚大,显然是对合同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变更。此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分别在六安市工商局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予以了备案登记,而《补充施工合同》却未予备案。可见,昌浩公司与劳联公司先后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补充施工合同》应为阴阳合同。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的规定,有权参照备案合同约定的价款进行工程结算的主体只能是签订阴阳合同的当事人,即劳联公司。张显成并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张显成无权请求参照备案合同约定的482万元的价款进行给付。

本案启示

本案原告张显成之所以在诉讼中败诉,请求参照备案合同的482万元支付和参照实际决算的510万元支付工程价款都未得到支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其应该在与劳联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前,未对该工程进行概预算,对即将发生的工程价款没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从而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损失。不具备相应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或者个人即使与发包方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但因其不具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的资质,因此,其与发包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最终会导致无效。在此情况下,合同中约定的工程价款就异常重要,因此,进行工程概预算,对不具备相应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或者个人来说,意义重大。

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指标,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设备的预算单价,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等资料预先计算工程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建设费用经济文件。简言之,即计算建设项目总费用。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内部为控制施工成本而编制的一种预算。它是在施工图预算的控制下,由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工料分析,计算和确定拟建工程所需的工、料、机械台班消耗及其相应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预算实质上是施工企业的成本计划文件论文格式模板。施工概预算主要作用有:(1)是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2)是编制标底、投标文件、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依据;(3)是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 ;(4)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5)是企业加强施工计划管理、编制作业计划的依据。

在进行具体工程概预算时,以下几个方面尤为注意:

首先,要坚持科学求实的原则。概预算专业人员在编制概预算时,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概预算。深入调查研究成本管理论文,充分收集调查第一手材料,了解工程实际和施工过程,对相关图纸做详细了解,正确运用定额,做到量实,价值,费用准确。坚决制止巧立名目地过高估算,也不能少算漏算。

其次,努力提升概预算人员素质。概预算人员要熟悉本专业的概算、预算和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树立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精心设计,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一旦突破相应的概算,则必须返工,返工费由设计单位自负,严重的,还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最后,借助相关技术设备,进行辅助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个异常枯燥、复杂、抄录计算量非常大的工作。传统的手工编制工作中,概预算编制人员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及各种计算表之间进行反复抄录和校对,如此一来,就会因为大量重复性的抄录和计算,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率低,速度慢,而且还不准确。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时,利用计算机,设置科学高效的概预算程序来辅助完成相关编制很有必要,这是现今提高概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地址 :合肥经济开发技术区紫云路 邮政编码: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