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和多种社会需求,一个民族本质上的特点充分蕴含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中,“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①所谓的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人格类型、民族性以及社会性格等概念,就是指民族性格。
民族文学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指神话、童谣、故事、谚语、文学等)、表演艺术(主要指音乐、舞蹈)、造型艺术(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服饰等)和综合艺术(指戏剧、电影)等几大类型。每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
一、语言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间接反映。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格是受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文学为例。在蒙古族文学中,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自然景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形态,“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传统生活方式,使蒙古族文学散发着清新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一种刚健雄浑之美。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只能归属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也只能在特定的民族生活土壤中萌生、发芽。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格。
文学作家在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时,总会把他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注入民族精神,使整个文学作品渗透着本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审美习惯和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人》等众多作品,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众多文学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人们既能够在作品中寻找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能够捕捉到该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民族性。
二、表演艺术
各民族的生态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不同,因此不同种族、文化和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会形成迥然各异的表演风格,不同民族突显出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它同歌唱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而产生。世界各民族的舞蹈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和民族生活的描绘和积淀,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
在舞蹈形式的表演艺术中,朝鲜族舞蹈独具特色。鹤在朝鲜人民心目中是善良、纯洁、长寿的象征,是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崇鹤心态经过长期的艺术加工与不断升华,形成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柔韧、飘逸的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典雅、飘逸、潇洒的风格,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朝鲜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长期的反入侵斗争和抗暴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勤奋团结、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形成了内韧外柔、柔中蕴藏着刚劲的民族性格。
塔吉克族是中国古老的高原民族,塔吉克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的艰苦条件下,因此塑造了他们淳朴乐观、不畏艰辛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塔吉克人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并且把对鹰的崇敬和喜爱之情融入民族舞蹈的表演之中:舞者展开双臂,像雄鹰般的勇猛矫健;身姿的起伏舒展、快速变化又表现了鹰起隼落的跳跃和扶摇直上的连续盘旋。塔吉克族舞蹈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受特定的生态环境、民俗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各种要素,印刻着民族所独有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符号。
2.音乐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表演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中体现的丰富情感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劳动生活、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成为表现民族心理的特定符号。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素材主要是以民间玛祖尔舞曲为基础的,表现了“人民的灵魂”。玛祖尔舞的音乐节奏通常是强烈多变的重音,它可以落在小节的任何一拍、两拍甚至有时落在小节的所有三拍上,最常见的是重音在第二拍。这些好像“顿脚”一般的强烈重音,活现出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音乐气派和风格。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发展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强力五人组”。在音乐上除了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传统外,主要强调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形式,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神话传说,体现自己民族的审美心理、美好夙愿和民族性格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民族音乐家,才使俄罗斯民族音乐由自立走向世界,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人类共同的、世界性的民族艺术。
三、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又称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感性形式的艺术,故又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服饰等。造型艺术带有显著的民族性格,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在其作品中无不印着本民族精神的烙印。
1.绘画、雕刻
绘画、雕刻艺术在再现民族特有的生命形式时表现力尤为突出,传递了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理心理诸多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民族审美情感,昭示着生命之光、民族之魂。
(一)民族文学资料信息化建设是民族文学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学既属于档案信息学、图书馆学,又具有民族文学学科的许多特性。在当今中国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建设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文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仅民族院校开设民族文学专业,其他许多综合性大学、科研机构也把民族文学作为重要学科建设之一,如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对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形成极大的需求。要满足该领域今后人才培养的需求,没有与时俱进的资料平台支持是显然不行的。
(二)民族文学资料信息化建设具备相应的传媒技术和资料基础信息化时代,信息数字化和网络传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原来实体性质的图书资料只有与新的信息传媒方式接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价值。目前,许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民族文学资料建设都非常丰富,形成了资料学建设的良好基础。以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资料建设为例,近3年来,采集了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学资料,主要有北方民族文学中的《玛纳斯》史诗歌手视频专题库60小时,藏族格萨尔艺人系列档案54小时,蒙古族濒危经典民间文学搜集与整理778小时;南方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少数民族田野调查专题60小时等。2012年,采集的音频12个专题资料时长528.5小时;新增视频资料时长207.5小时,新增图片资料8635张,增加图书638册,采购图书393册,获捐赠图书245册,其中外文图书130册。部分档案资料具有唯一性,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丰富的资料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展示其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创建于1999年8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网站,作为民族文学资料的重要平台,兼具民族文学资料和研究信息的与传播功能,并一直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秉承着“振兴学术、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建站宗旨和“统筹规划,分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建设理念,在特色资源、学术品牌、专业频道等多向度上寻求突破,在全面推动“中国民族文学网”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术研究事业。2012年度“中国民族文学网(中英文版)”积极尝试网络建设的“专题数据库”建设,并针对民族文学的不同分类强化了板块设计,增强了专业特色和信息容量。2012年度中国民族文学网的浏览量293209人次,访问总量141125次。其中,唯一身份访问者108237人,来自135个国家和地区,使用109种语言。同样,2012年10月16日至11月30日期间,民族文学所系统制作的“2012史诗研究国际峰会”的官方网站(worldepic。org/worldepics。org),把少数民族史诗资料、国内外知名史诗学者、史诗演述活动等资料信息,在网络上进行系统展示。在不到2个月时间之内,该专题网站的浏览量为16282,访问次数1649次,唯一身份访问者为551人,来自35个国家,使用24种语言,网站点击率符合信息传播规律,并呈现出关注度高峰期。这些统计资料充分说明,民族文学专业虽然作为蓄势待发的新兴学科,但该专业的资料信息传播已形成良好的技术支持平台,日益增强的学术需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文学资料学建设的必要性。
(三)民族文学资料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外已具有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国内民族文学资料学建设方面,许多机构也对中国各民族文学资料的研究与整理工作进行了有效尝试。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研制出口传档案库的数据标准与著录规则,其中包括口头传统主题、专题、专业数据库建设规范、音影图文数据资源加工与著录规则指导规范、元数据标准、数据分类与规范、海量存储设施运维与服务规范,在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基本元数据规范、基本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及数字资源描述标准规范方面都进行了完善和有益扩展。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民族口头传统资料已形成不同类型的专题样本,包括用时间、空间维度展示资料,以人为主题展示资料,用全景照片、3D建模等技术展示建筑、文化空间等,在中国记忆文艺基础数据资源库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数据量、编目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探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科学数据中心在数据化资料学建设的VDB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做了适应性开发。在资料学建设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民俗志资料库建设和民间技艺资料档案开发也形成了特色,一些成果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的多角度研究。在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学实践方面,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中国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研究单位和高校也高度重视口传档案库建设,对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主题、专题、专业数据库建设规范、音影图文数据资源加工与著录规则指导规范、元数据标准、数据分类与规范、海量存储设施运维与服务规范加以探索和研究。
国外民族文学资料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不少新的理论观点与方法经验。如研究芬兰民间口头文学及相关课题的芬兰文学学会口传文学资料中心,从手稿资料、声像资料、摄影资料等方面入手,经过理论建构和研制数据模型,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交互检索系统。芬兰的土尔库大学口传文学档案馆,则对田野工作及其相关研究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档,注重声像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对各类资料按年代进行了历时性的排序,对大量的声像资料都做出了相应的数据化,建立了数据分析模块,实现了计算机系统化管理,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展示平台。日本在资料学建设方面也做出了新的探索,日本民间数据库和冲绳口头文化传承数据库已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条目检索系统,基本检索类型达到33个。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的82卷本口碑文学大系数字资料库也完成了资料学的编码与检索的研制和开发,分为采集著录的标准化的资料交换的标准化,分类严格、归纳清楚,旨在将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料实现国际性的交流,实现口头文学资料库之间的共同运营。美国密苏里大学的“通道”项目,将口头传统与互联网联系起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这些资料学建设发达国家的网络信息系统已基本实现国际化的互动与交流,这些国外资料学建设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目前,国内外与少数民族研究资料信息化建设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渠道采集、处理和显示文学资料数据的方法与理论;二是数据化管理中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体系进行明确计量、科学分析;三是数字化资料库建设基本流程模式,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数据化管理几个环节的设计;四是建立文学资料关键词检索的探索。
二、推进民族文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民族文学研究资料信息化建设在资料积累、资料采编、资料梳理、资料展示方面仍任重道远的现状,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应是:在此前民族文学资料搜集、整理和数字平台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优秀口头传统资料的采集范围,有计划地扩充少数民族音影图文档案的存储量,不断增加项目种类和数据量,细化少数民族文学文类建档体系,强化数据规范,提升数据整合质量和数据集成管理技术指标,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技术推出高质量的专题化和系列化资料服务和精品项目。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加强民族文学资料采集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充分利用好国情调研项目、田野基地以及与地方高校、民族地区和国外学者开展广泛合作,加强对民族地区珍贵口头文学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在资料采集的对象上应该本着先重后轻的原则,首先抢救那些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且面临濒危的文类。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第一,文本为主体的民族文学资源。这些资源以目前古文献、古抄本、公开出版的神话文献和现当代搜集整理的神话文本为主。在资料的呈现方式上可适时采取电子文档和原版扫描后转换成的PDF文件。第二,声音为主体的民族文学资料。根据此前录音条件的限制和人们对神话声音文件采集的相对不足,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以往相关音源资料的细加工获取必要的神话讲述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必要的田野调查教育部充实口头材料。第三,照片为主体的资料。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与民族文学现象的产生、流传有关的讲述人、受众、讲述场所、用具等为语境材料,也包括文物、绘画、服饰等文化实体中的历史性图像记忆。第四,影像为主体的资料。这些资源主要是田野调查中采录的与民族文学的讲述或传承的影像,应关注这些影像对既有资料的实证作用。
(二)注重民族文学信息化研究在搜集、保存民族文学各文类资料的基础上,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有计划的资料学研究,特别是版本研究、类型研究、数据标准研究等专项研究,进一步规范数据,并根据资料本身的文化价值,提高数字化音影图文资料的使用率。通过相应的媒资库和网络呈现方式、方法的研究,加强资料的采集、梳理、加工到网络呈现的系统性管理,增强资料的使用附加值。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而言,由于资料的丰富性和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大量的资源难以根据客观的学科分类标准和可控的主题词表进行精细加工,在方法上应该注重分类与梳理,积极研制资料版块呈现形式,使学科信息系统的组织体现出整体性与系统性。
(三)推进民族文学专题数据库建设配合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布局,在中长期发展中,坚持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专题资料库建设作为推动资料中心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一环。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而言,由于资料的丰富性和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大量的资源要根据客观的学科分类标准和可控的主题词表进行精细加工。因此,在资料收集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使学科信息系统的组织体现出整体性与系统性。如在史诗资料、神话资料、民族民间说唱等分文类专题、分民族语言专题、分民族地区专题等。利用若干年的时间,使这些专题成为一个具有系统的民族文学特色的知识系统,并成为国内相应领域的权威资料集成平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有人口580万,其中回族占三分之一强。宁夏作协少数民族作家现有回族、蒙古族、满族、东乡族等,以回族作家的创作为主体。目前宁夏少数民族作家在省级会员中占到九分之一,中国作协会员中占到六分之一。
对于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作家的培养,宁夏文联、宁夏作家协会多年来一直将其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目前已形成了以青年少数民族作家领军的宁夏少数民族作家群崛起和创作弥坚的文学局面。在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历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宁夏先后有15位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获奖;1位少数民族作家获“庄重文文学奖” ;回族青年作家石舒清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荣获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在宁夏推荐出版的6部“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中,少数民族作家占3位。
一、把握机会,内引外联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宁夏作家协会就曾与宁夏党委宣传部联合召开全区少数民族文学座谈会,就少数民族题材特别是回族作家的作品进行研讨、交流。1993年9月,宁夏作协在银川主办了全国回族作家创作会议,12个省市的回族作家聚集银川,会议中进行了创作交流、理论研讨等。1998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宁夏作家协会组织本区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了一批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的反映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作品,由《民族文学》以专刊形式刊发,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近年,我区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了大批以反映回族生活为主的中短篇和长篇小说,如长篇《亚瑟爷和他的家族》《青春绝版》,短篇《清洁的日子》《清水里的刀子》《果院》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2006年6月,中国作协和宁夏区党委宣传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为宁夏青年作家召开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占到三分之一多。《十月》杂志在2006年全年推出的“文学宁夏”栏目中,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占到三分之一。
把握机会、促进发展是宁夏作协这些年的工作体会。2001年七次文代会、六次作代会后,宁夏文联和作协及时将会议精神向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汇报,争取到相关经费支持;去年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后,宁夏文联和作协又向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进行专题汇报,自治区党委决定以后每年听取有关文艺工作的汇报。通过文代会、作代会精神的贯彻,自治区党委对文学和艺术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
中国作协对宁夏作协的关注和帮助,是宁夏文学起飞的动力之一。中国作协与宁夏党委多次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推介宁夏青年作家群。2002年中国作协创联工作会议、2005年中国作协六届八次主席团会议相继在宁夏召开,中国作协的领导多次与宁夏党委领导就宁夏作协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交流并落实。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宁夏的文学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位宁夏青年作家曾这样说:“在中国从事文学创作是幸运的,在宁夏从事写作是幸福的。”
二、建立长篇小说绿色通道,扶持少数民族作家出书
为鼓励长篇小说创作,进一步促进提高我区长篇作品创作水平,特别是少数民族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宁夏文联成立了全区重点长篇作品领导小组,并支持宁夏作协成立了全区重点作品审读委员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宁夏作协1998年召开了全区文学创作会议,对于提交的创作题材经过摸底调查,对基础较好的长篇作品扶持出版。在已出版的4辑“金骆驼丛书”中,少数民族作家占到了三分之一,其中回族作家马知遥长篇小说《亚瑟爷和他的家族》获得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绿色通道的顺畅,鼓舞了宁夏少数民族作家投身长篇小说的创作热情。
三、关怀少数民族作家,改善作家的生存状况
石舒清是在宁夏文联、宁夏作协培养和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一位少数民族优秀作家。在石舒清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宁夏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宁夏作协就开始关注、培养、呵护这棵文学苗子。宁夏作协积极推荐石舒清入选首届“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在得知石舒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后,宁夏文联、作协的领导多次看望石舒清并从基金会中拨出资金给予补贴,之后又推荐他去鲁迅文学院进修。在宁夏文联的协调下两次将石舒清调入宁夏文联工作,使石舒清解除后顾之忧。石舒清的创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引起中国文坛广泛关注,其短篇小说在摘得“鲁迅文学奖”桂冠后又陆续荣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小说选刊奖”、“人民文学奖”等国家奖及中国期刊奖。
东乡族青年作家了一容在获得“春天文学奖”的感言中这样写道:“漂泊流浪的生活成就了我文学的气质,而宁夏才是得以让我沉下心来挥洒才情的安心之地。”在得知了一容在清贫的生活境况下坚持创作的情况后,宁夏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宁夏作协都给他提供了各项物质上的支持,将他调入宁夏文联《朔方》编辑部,推荐他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学习,推荐他的作品《挂在椅背上的铜汤瓶》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四、增加少数民族作家对外交流、出外培训的机会
宁夏文联、宁夏作家协会一直为少数民族作家积极争取创造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杨继国、石舒清等多位少数民族作家参加中国作家访问团出访。2007年,宁夏作协委派东乡族青年作家了一容参加了中国民委和《民族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全国人口较少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培训班。参加全国青创会的代表中,三分之二是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在已经举办的历届鲁迅文学院青年高级作家班中,宁夏作家协会先后推荐金瓯、马丽华、了一容、平原、单永珍等回族、满族、东乡族少数民族作家前往鲁迅文学院深造学习,为宁夏少数民族作家开阔视野、广泛交流搭建了平台。
五、坚守文学阵地, 不遗余力地培养宁夏少数民族作家
《朔方》是宁夏文联主办的惟一的省级文学刊物。多年来,刊物为发掘和培养宁夏少数民族作家倾注了许多心血,多次刊发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专辑。从以张贤亮为代表的一批宁夏中老作家享誉文坛,到如今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崛起,几乎都与《朔方》这块文学阵地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为推动宁夏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促进各民族文学共同繁荣发展, 鼓励少数民族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反映民族精神风貌的好作品,宁夏作家协会结合中国作协七代会精神,根据《宁夏作协2004―2008年发展规划》,将努力打造宁夏文学尤其是回族文学品牌――
首先,宁夏少数民族作家在“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评奖中为宁夏争得了荣誉,宁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少数民族作家。 然而宁夏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作家与区外文学界的交流很少,对区外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生活缺乏直观感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为使宁夏少数民族作家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把握生活,创作出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宁夏将在2008年间组织少数民族作家外出学习交流,以开阔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视野和思路。
其次、宁夏作家协会还将加强与宁夏民委的联系与合作,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共同扶持宁夏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增强宁夏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在全国评奖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现代性;心理认同
长久以来,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与主流汉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不均衡,导致少数民族文学异质性强,少数民族文学作家异质性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重要一元,由于其文化的独特性逐渐引起广泛重视,也因此诸多少数民族以自身文化底蕴为基础,培育出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学传统,并以此培养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民族文学作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事实上,少数民族文学个性鲜明、特色突出,至少具备民族性和现代性两个属性。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二位一体、互相联系,一方面,民族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固有属性,更加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现代性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必要属性,也是少数民族文学顺应时代潮流、贴近现代文学的附加属性,更加是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把握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契合点,强调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两者如何紧密联系促进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一、解读少数民族文学的固有属性――民族性
文学作品必须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源自本民族风俗、文化,感悟于本民族文化底蕴,从而培育出独具自身魅力的文学作品,也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早就了不同文化风格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但文学作品来源于本民族文化底蕴,是寻求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底蕴、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
1、民族文化底蕴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基础,而非全部
民族文化底蕴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基础,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文化保障,但绝不能仅仅只注重文学中民族特色,形成定向思维,过度依赖民族文化[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百鸟衣》和《刘三姐》等文学作品引起极大影响,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标杆,这些文学作品来源于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在改编后深受大众喜爱,极大的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民族文学的重视。但必须注意的是,各种不断改编的过程呈现出依托材料改编材料的窘境,出现了作者但从民族学意义上创作,从而发生了针对民族文学创作民族文学的怪圈。尽管民族风俗、民族特色在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体现是必须的,是基础的,但作为创作者,文学作品并非等同于人类学的田野日记,也无非等同于停留于表皮的描述性文字,而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以少数民族文化精神为内涵,拓展文学作品内涵,防止出现虚有其表的作品。
典型的案例诸如壮族作者韦一凡创作的作品《姆姥韦黄氏》中对壮族的本土婚俗进行了描述,如受父母之命的婚姻交易,新娘三日回门等。在作品的开篇,是一首壮族民歌 “男是天,女是地,天上打雷又下雨,地上万花结果实。结了甜果男人收,结了苦果女人吃。”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但是,细细品味后可知,全篇都只是对民族风俗习惯的详细描述,无视壮族存在的封建礼制,在文中只是尽情的赞美女主的盲目服从、忍辱,却没有对最后出现的悲剧性结局进行深刻的反思,没有认识到,这悲剧是落后的封建思想所造成的,最终,此作品扭曲的歌颂着壮族女性忍受奴役迫害的“高尚品德”。文中的女主韦黄氏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成婚,婚后一直顺从于自己的丈夫,在被丈夫背叛抛弃后也无怨言,最后仍然孝敬婆婆公公,终身未再嫁,独自带大儿子。从文中,我们会因为女主的善良而感动,但是,这只是从个人品德上来呈现的,并没有体现深层次的内涵。
2、民族文化底蕴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根本,不能遗失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如果一旦丧失了民族性,也就不能称之为少数民族作品了。出现这种极端状况的根源是极强的“民族自卑感”,一旦对自己民族没有了崇敬感,那么就会一味的附和汉族文学,无论是创作心理还是着眼点,都会以汉族文学为模板,缺少独立的民族意识[2]。这种盲目的趋同由于缺少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则很容易使得本少数民族的文化通过改革和影响被吞噬,最终民族文学中没有了民族特色。如由瑶族作家莫义明所创作的《八角姻缘》这一作品,表面上是描述两个瑶寨的生活情形,比如男女对山歌、传统婚嫁习俗等,但是文中大多是照搬汉族文学的思想和写作手法,最终整个作品都被汉文化所改造了,只是着眼于描写的创伤和改革开放后的困境。该作品虽然既有少数民族的痕迹,又有改革的热点,但是却不能将这两部分进行无缝衔接,最终使得作品留下过多的人为迹象,削弱了民族性。在作者的作品面向大众后,应该无法想到,其作品的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有关注当时的热点问题,而是文学作品所要展现的民族意义。一旦他们在创作时被民族自卑感所困扰,那么其创作的作品也就失去了长久的生命力。
二、解读少数民族文学的必备属性――现代性
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们有着独特的本土气息和少数民族的风俗特色,但是,在现代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还是能发现与汉族文学有着类似的现代性。其中向沈从文、老舍这样的少数民族作家,它们创作的作品不仅被世界所承认,而且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文学的发展。
1、国民性问题
在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碰撞的年代,国民性问题就一直是现代文学创作的焦点,我国著名作家鲁迅、老舍等的作品真实的反应了那个年代的国民心理和生活现状,推动了我国现代性文学的发展[3]。比如老舍的大量作品都是以批判封建残留和日益堕落的群众思想为主。其中在《二马》、《猫城记》等作品中,老舍对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市民生活状况进行了叙述,其深层内涵却是对愚昧无知、得过且过的国民性进行了批判。
从老舍创作的话剧作品中不难发现,老舍对当下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进行了嘲讽和批判。从我国文学史可以看出,老舍延续了鲁迅的创作思想,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老舍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愚昧无能、传统守旧的国民的无奈,用文字进行尖锐的批判,将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从而对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进行透析,在作品中运用了喜剧形式进行嘲讽,由此可见,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现代性特色。
3、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与老舍不同的是,沈从文主要是比较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表现出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体现自己对现实生活中渴求现代性的焦虑问题。从沈从文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最不能接受的是人民的冷酷无情,因此,他一直呼吁人民之间要互相友爱。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就是描述了人性的真善美,在文中给我们呈现了善良朴实的翠翠的爱情故事。由于沈从文从小就生活在湘西,因此,在它的作品中尽情的赞美了淳朴的民风,相反的对冷漠、扭曲的城市文化进行了批判。他的作品主要是将湘西少数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与城市里冷漠、懦弱的人性作比较,表现了他对民族的爱,迫切的希望增强人民的民族保护意识。
作为著名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家,老舍、沈从文在创作的作品中应该不同的写作手法、不同的角度对现实进行了剖析和批判,不断的追求着现代化的改革。相比之下,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作家主要是叙述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关系,而不像老舍和沈从文这两位作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重视国民的精神文化。
三、结论与探讨
通观全文,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必须要有民族自豪感,能够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渗入于文学中,又能不被民族观所约束,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文化表现出来,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探究,遵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人性、民族精神层面来加深文学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大先.新启蒙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学:多元化与现代性[J].青海社会科学,2013(01):125-126.
[2]何辉,周晓琳.少数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3(01):289-290.
一、脱节的教学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
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
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p#分页标题#e#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选择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有效参与使教学过程中曾经沉默的大多数得到解放,教学模式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家作品中心论虽然受到过一些质疑,但是就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实施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依托。我们把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作品赏析、文学史基础、专题选修课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活动。由于课时总量的压缩,单独开设文学作品选读课已不太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阅读可以忽略,教学双方在课堂上共同解读文学经典是一个折衷的办法。经典作品赏析旨在形成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概念性认识,帮助学生获得分析文学作品的专业眼光,并实现向专业阅读者的过渡。引导学生从美学的与历史的角度对那些名著经典做出个人化的解析,从部分经典作品的细读中获得解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在更广泛的阅读中提高效率做好准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也会激发部分学生课下阅读相关论著的积极性。文学史基础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形成对于文学发展的一种“史”的认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学史基础教学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为主,防止任意删减大纲规定必须讲授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做到追踪学术发展前沿,及时吸纳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来完善教学内容,并适当引入一些学界热点话题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系统,形成关于本专业的一种宏观认识。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矫正能力,使其学会在复杂系统观的引导下赋予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与经典作家作品以意义。
专题选修课的开设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深化。在专题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在强化学科意识的基础上向本土文化开放。广西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笔者所在的高校已经或拟开设的专题课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广西本土现代文学专题、中国-东盟现代文学比较专题等,旨在通过“点”“面”交汇训练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估,在课程结束时应布置论文写作的作业,加强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规范的掌握,包括收集材料、撰写研究现状综述、提出论点进行论证,以及使用引文、注释等。在论文写作中根据学生素质分类指导,积极发现学生的学术潜质,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此举不仅在于巩固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诱发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专长,为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