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科;科学;学科知识;科学知识;深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03-05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并努力寻求适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有效教学策略,却较少地去研究我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到底是什么。在这其中,有一些十分常见而又似是而非的概念或名词迷雾般围绕在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的周围,比如“科学”与“学科”、“科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等等。笔者认为,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析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本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学科知识这个载体进行有效教学、深层教学。

一、“学科”与“科学”

查阅资料发现,关于“科学”并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界定。《辞海》(1997年版)认为,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方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认为,科学是“反映人们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也有文献将“科学”定义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关于学科,《汉语大词典》(2003年普及本)认为:“学科是知识或学习的一门分科,尤指在学习制度中为了教学将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进行安排。”这种解释,与《辞海》(1997年版)中将“学科”定义为“教学科目的简称”实质是一样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将“学科”理解为“在学习机构中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的科学的分科”,如语文、数学、生物、化学等等。

从以上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学科”与“科学”的内涵有很大不同。首先,科学是一个涵盖极广的知识体系,而学科是这个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分科或分支。其次,科学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它反映的是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存在,而学科则有所不同。由于学科是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的分科,所以学科必须“因人而异”。第三,科学虽具有相对性,但仍然是真理,所以十分强调逻辑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学科则不同,它必须要依据学习者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做出调整,具有渐进性,并不十分强调知识的严密和精确。第四,科学是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论证的结论,是成型的“物品”,而学科则具有过程性和生成性,是“跑道”,不是“终点”。

二、“学科知识”与“科学知识”

《辞海》并没有将“科学知识”作为一个词条收录,相关文献中也很难查到关于“科学知识”的定义。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因此可以将“科学知识”定义为“人们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的成果和结晶”,那么“学科知识”就可以理解为是“在学习机构中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的分科的科学知识”。跟科学知识相比,显然,学科知识具有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这是学科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最大不同。一般来说,学科知识具有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由外到内的层级结构。

1.学科知识的表层结构是“符号”

在学科知识的最表层,是承载知识的各种符号。学科知识这一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通过符号来表达的,符号所表征的是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世界的认识。[1]这种符号可以是文字和图画,也可以是言语和数码等。符号是学科知识的最直观、最浅层的构成,是学科知识的“外衣”。

2.学科知识的浅层结构是“逻辑”

学科知识中所有的符号,都代表着一系列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或规律的概念,构成概念之间联系所遵循的规则或方式就是逻辑关系。[2]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指向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具体包括知识形成的逻辑思维过程和逻辑思维方式,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等逻辑思维过程,以及定义、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逻辑关系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桥梁和纽带。

3.学科知识的中层结构是“描述和解释”

学科知识的中层结构指的是知识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逻辑组织后形成的、对符号所代表的概念间关系的描述和解释。但要指出的是,这种描述和解释是倾向于学科知识体系内部概念间关系的描述和解释,一般不指向主观世界,不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比如数学、物理与哲学等学科知识体系,而且学科知识体系越是完善和专业化,这种符号结构的独立性就越强。

4.学科知识的深层结构是“意义和价值”

学科知识的最深层结构,是学科知识存在的意义和文化价值。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学科知识,其存在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解释符号与概念间的关系,以及追求其本身的逻辑完美以及系统完善,而是必须再次回到人的主观世界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知识本身再完备,也不具有独立的意义,知识的存在和完备,必须是为建构人丰富的精神文化世界、为人类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服务的,所以说学科知识具有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乃至整个精神世界都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学科知识不是“仓库”里立等可取的物品,而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可以通过感受和体验逐步内化的、螺旋式上升的精神和文化力量。学科知识的这种意义和价值是深藏于符号与逻辑、描述与解释之中的最深层的结构。

与学科知识相比,科学知识的内部构成更倾向于符号、逻辑、描述和解释这三个部分,其更关注的是知识自身的完善和系统性,较少涉及知识的存在意义和文化价值,也就是较少涉及主观世界中的“人”。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被放置在人类认识成果宝库里的“物品”,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且以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经验,是理性的“产品”。所以,知识总是外在于人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不会促成知识与人发展的“相遇”,它是一种定论、一种工具、一种固化的结果,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即便是相对真理)。也因此认为,知识是至高无上的,是可以通过传授的手段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且越多越好。这样的知识观极易导致教育上的知识本位主义、知识授受主义和知识功利主义。但是,以学科面目出现的科学知识,即学科知识则不同,其具有鲜明的教育学特质,这个特质是学科知识最根本的标志之一,因为对学习者而言,学科知识所涉及的绝不完全是“真理”的问题,而更应该是“成长”的问题、“幸福”的问题。

三、“学科知识”的教育学特性

站在教育学的立场可以发现,学科知识具有生命性和主体性、过程性和生成性、发展性和文化性等鲜明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准确把握是学科深层教学的有力支撑。

1.学科知识的生命性和主体性

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人的生命成长,是学习者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需求,离开了人这个主体,学科知识的存在毫无意义。所以在学科知识教学中,是不能仅仅把知识当作人类认识宝库中库存的“客观物品”或“事实存在”来传递和授受的,学科知识作为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分科内容,是避免不了与人的“相遇”和“碰撞”的。同时,以符号为表象的学科知识,在其“外衣”之下还隐藏有丰富的内涵,它不是僵死的符号或符号系统,恰恰相反的是,它具有鲜活的生命特征,是蕴含着人的精神生长的知识生命体。

2.学科知识的过程性和生成性

对知识的单纯占有,不是学科知识教学的目的和结果。学科知识的教学作为一种发展人、培养人的活动,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也是以过程的形式展开的,离开了过程就无法实现学科知识教学的预设目标。学科知识的习得结果,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围绕知识主题进行相遇碰撞、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过程性、生成性结果。因此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及生活体验,产生新的观念,形成新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3.学科知识的发展性和文化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所以教育是关乎人的境遇、精神追求与幸福生活的活动。教育的过程是教育的主体围绕活动主题,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信息沟通、情感交融、思想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所以必须以动态、发展的眼光,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学科教学,时刻关注学科知识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赋予学科知识以文化力量和意义关怀,达成学科知识与人的精神契合,彰显学科知识深层的文化魅力。

四、从“学科知识”的结构和特性谈学科深层教学

能否认识到学科知识区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学特质,决定了学科知识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学科知识的层级结构以及区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学特质,决定了学科教学必须超越符号、逻辑以及知识的描述和解释,要深入挖掘知识存在的意义和文化价值,要追求符号、逻辑、描述与解释以及意义与价值的完整与统一,这就是学科深层教学的含义。显然,深层教学不是难度教学,不追求学科知识的难度与深度,而是从学科知识的层级结构而言,知识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符号的层级,也不应停留在逻辑以及描述与解释的层级,而应该探寻内隐于知识最深层的意义与文化价值,使学科教学更具丰富内涵,更具教学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1.学科深层教学必须倡导“对话”与“质疑”

学科知识的生命性与主体性表明,学习者是一个个具有同化与顺应、反思与成长特性的鲜活的个体,学科知识的内容及呈现方式也必须根据时代的变迁及学习者的需求及时做出调整,所以学科深层教学必须倡导“对话”与“质疑”。

周先进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就是基于对话的经验。[3]古希腊时期的“思辨”与“追问”也是一种对话。对话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二是师生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三是自我对话,指的是学习主体自身的经验与外在世界的碰撞及反思。[4]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是能否真正实施对话教学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在当今的教育中这是很难实现的现实。受传统知识观及教学观的影响,在人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往往占据毋庸置疑的崇高地位;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往往成为真理的权威诠释者;在自我对话中,人往往会在外在世界中迷失自我……在对话中唯有平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才会大胆质疑,勇于探究,乐于实践。没有平等,便没有质疑;没有质疑,便没有对话。质疑应贯穿于学科教学对话的每一个环节。

对学习者而言,一切知识都是可研讨、可质询、可分析、可批判的对象,学科知识更是如此。只有通过质疑与对话,学科知识鲜活的生命特征和主体特征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学科知识的教学才能体现出其深层教育价值。

2.学科深层教学必须注重“建构”与“生成”

学科知识的过程性及生成性特征决定了必须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开展深层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合作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合作”、“对话”、“意义建构”是其四大要素,其教学流程一般分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评价、课堂反馈等五个环节。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深层教学就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合作、对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建构学科知识意义的最终目的。在这其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科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者;教师不是学科知识的权威诠释者,而应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教材不再是供传授的知识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也不仅是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促进建构与生成的认知工具。

在这种学科教学模式中,建构的指向是明确的,即课前教学目标预设的达成,但知识建构的过程必然也是动态生成的过程。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学科教学的计划性与严密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动态性。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但能否及时捕捉时机,生成资源,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智慧、经验、机智以及人文素养。因此教师首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课堂的“学习偶发事件”;其次要善于捕捉课堂火花,灵活应对动态生成,以促成意料之外的精彩;另外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也要善于“留白”,预设“生成”,并在课堂上巧妙引导预设“生成”的生成。[5]

3.学科深层教学必须凸显学科知识的“道德力量”和“文化价值”

学科知识的发展性与文化性表明,学科教师不能以狭隘的眼光就知识论知识,而要彰显学科知识的文化涵义及道德内蕴,一切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组织教学,所以学科深层教学必须凸显知识的“道德力量”和“文化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彩平指出,学科教学的文化和道德任务,不是必须通过额外添加一些文化和道德因素才能进行的,其最大的文化和道德资源,就是学科知识本身。[6]我们一般倾向于将学科知识的教学认为只是智育的过程,这表明,我们对学科知识内部结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第三个层级,即描述和解释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对学科知识深层结构――存在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挖掘。所以学科深层教学应特别注重生活体验及自我回归。其中,体验就是学习者通过情感、态度、意志、信念、认知等因素与学科知识进行沟通、交融和碰撞,激发对学科知识意义和价值的追问和感悟;回归指的是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指向自我,通过与环境、他人、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使学生不仅能理解知识的符号、逻辑、描述和解释,更能创生知识的个人意义和文化价值,实现知识意义和价值的多种可能性。

比如在最初学习“时间”概念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讲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要求学生记住这样的换算公式,并学会认识钟表上的时间等,但这只是在时间概念的浅层上开展的教学。再进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觉1小时、1分钟、1秒钟有多长以及1节课有多长时间、1个课间是多长时间、唱一首歌要多长时间等等。而最深层次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去感悟1小时、1分钟可以做多少事情、可以有多少收获、可以产生多大的变化、可以改变多少事物等等,这样,就赋予了时间这个概念以生命意义,时间因而也具有了价值的意义。再比如函数f=xy(x+y=1),我们知道当x=y=0.5时,f有最大值,这里面也隐含有中西方古代哲学中的中庸之道的文化思想――当一个系统的总量恒定时,只有其中的变量达到不偏不倚的时候,这个系统才会达到最佳状态。[7]还有,在化学学科中的“动态平衡”、生物学科中的“自组织”、物理学科中的“守恒思想”等知识中都存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以及能影响学生宇宙观、生命观、价值观的深层因素。

杜威指出,“自然科学的教学可能流于一套形式上的技术的练习,这种情况是千真万确的。如果在教学中把有关世界的知识作为目的本身,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这样的自然科学教学不能使学生获得文化,并不证明自然知识和人文主义事业是对立的,而是证明教育的态度是错误的。”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往往把学科教学当作学科知识传播的阵地,把传播学科知识的结论当作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较少地去挖掘学科知识深层的存在意义和文化价值,较少地去过问学科知识的道德力量和人的精神需求。这样的学科教学看似让学生增长了知识,但无疑沦为学科知识浅层意义的灌输过程,或学科技能的强化训练过程。只有把握学科知识的层级结构,明确学科知识的存在意义及文化价值,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的生命性和主体性、过程性和生成性、发展性和文化性,学科深层教学才能成为可能,学科教学才真正具有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3]周先进.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是什么[J].天中学刊,2008(3).

[4]吕朝阳.后现代课程观对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1).

[5]吕朝阳.后现代课程观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J].物理通报,2007(11).

[6]孙彩平,蒋海晖.知识的道德意义――兼论学科教学中道德意义的挖掘[J].中小学德育,2012(10).

[7]孙彩平,王惠颖.全面发展与深层发展――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J].人民教育,2013(23).

Discipline Knowledge, Science Knowledge

LYU Zhao-yang

(Jiangsu Qianhuang Senior High School, Changzhou 213161, China

Discipline Knowledge, Science Knowledge and Deep Instruction

LYU Zhao-yang

(Jiangsu Qianhuang Senior High School, Changzhou 213161, China)

科学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活;科学;化学;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90-0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科学中的化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影随形。

一、日日相伴的化学品——食盐、碘化合物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增加食物的味道,它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对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Na+和Cl-在体内的作用是与K+等元素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错综复杂。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控制细胞、组织液和血液内的电解质平衡,以保持体液的正常流通和控制体内的酸碱平衡。Na+与K+、Ca2+、Mg2+还有助于保持神经和肌肉的适当应激水平;NaCl和KCl对调节血液的适当粘度或稠度起作用;胃里开始消化某些食物的酸和其他胃液、胰液及胆汁里的助消化的化合物,也是由血液里的钠盐和钾盐形成的。此外,适当浓度的Na+、K+和Cl-对于视网膜对光反应的生理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碘化钾、碘化钠、碘酸盐等含碘化合物,在实验室中是重要试剂;在食品和医疗上,它们又是重要的养分和药剂,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碘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正常人体内共含碘15mg~20mg,其中70%~80%浓集在甲状腺内。人体内的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生理作用通过形成甲状腺激素而发生。因此,甲状腺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机能,均与碘有直接关系。人体缺乏碘可导致一系列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

2.人生五味子之一——醋

醋的化学名字叫乙酸,分子式为CH3COOH。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①在烹调蔬菜时,放点醋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因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被破坏)。②在煮排骨、鸡、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以使骨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溶解在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钙、磷的吸收率。③患有低酸性胃病(胃酸分泌过少,如萎缩性胃炎)的人,如果经常用少量的醋作调味品,既可增进食欲,又可使疾病得到治疗。④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⑤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痢疾病菌一遇上醋就一命呜呼,所以在夏季痢疾流行的季节,多吃点醋,可以增加肠胃内杀灭痢疾病菌的作用。⑥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漫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关于醋的用途不胜枚举。

3.自愿吸食的毒药——香烟

从化学角度介绍一下吸烟过程中产生有害成分的结构、性质及危害。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①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②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③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④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⑤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⑥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最近日本学者研究表明,烟雾中还含有迄今为止已知物质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二恶英”。“吸烟有害健康”不是一句空话。

4.学习的助手——笔

铅笔芯是由石墨掺合一定比例的粘土制成的,当掺入粘土较多时铅笔芯硬度增大,笔上标有Hard的首写字母H。反之则石墨的比例增大,硬度减小,黑色增强,笔上标有Black的首写字母B。

油墨是一种粘性油质,是用胡麻子油、合成松子油(主含萜烯醇类物质)、矿物油(分馏石油等矿物而得到的油质)、硬胶加入油烟等调制而成的。在使用圆珠笔时,不要在有油、有蜡的纸上写字,不然油、蜡嵌入钢珠沿边的铜碗内影响出油而写不出字来,还要避免笔的撞击、曝晒,不用时随手套好笔帽,以防止碰坏笔头、笔杆变型及笔芯漏油而污染物体。如遇天冷或久置未用,笔不出油时,可将笔头放入温水中浸泡片刻后再在纸上划动笔尖,即可使用。

笔头用各含5%~10%的Cr、Ni合金组成的特种钢制成的笔。铬镍钢抗腐蚀性强,不易氧化,是一种不锈钢,该种笔的抗腐蚀性能好,但耐磨性能欠佳。

5.生活中得力助手

(1)除去衣服上的污渍。几种常见污渍简易的除去方法:①汗渍:方法一:将有汗渍的衣服在10%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然后再用肥皂洗涤。方法二: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胺[(NH4)2CO3]和少量的食用碱[Na2CO3或NaHCO3],搅拌溶解后,将有汗渍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会,然后反复揉搓。②油渍:在油渍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待汽油(或酒精)挥发完后油渍也会随之消失。③蓝墨水污渍:方法一: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胺[(NH4)2CO3]和少量的食用碱[Na2CO3或NaHCO3],搅拌溶解后,将有蓝墨水污渍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会,然后反复揉搓。方法二:将有蓝墨水污渍部位放在2%的草酸溶液中浸泡几分钟,然后用洗涤剂洗除。④血渍:因血液里含有蛋白质,蛋白质遇热则不易溶解,因此,洗血渍不能用热水。方法一:将有血渍的部位用双氧水或者漂白粉水浸泡一会,然后搓洗。方法二:将萝卜切碎,撒上食盐搅拌均匀,10min之后挤出萝卜汁,将有血渍的部位用萝卜汁浸泡一会,然后搓洗。

(2)水壶巧除垢。将空水壶放在火上,烧干水垢的水分,看到壶底水垢有裂纹时,将壶迅速取下放到冷水中,壶底水垢因热胀冷缩而脱落下来。

在烧水的壶中放一团口罩布,水垢会被口罩布吸附,壶上就不易结水垢了。

烧水的壶中有了水垢,可放入一些醋,再加水,烧开一会儿,水垢可除去。

用铝壶烧水时,放一小勺小苏打,烧沸10min,水垢可除去。

科学知识范文第3篇

学知识,懂科学;反迷信,拒xx。屠林明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从小学科学,长大不迷信。刘励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科学健身,幸福一生;愚昧迷信,渺茫一世。钱焕

科学为生活添彩,文化替家庭增辉。经百阳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科学醒脑,迷信丧智。胡鸣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科学作刀,文明为剑;刀剑合一,铲除xx。杨凡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绵羊可以克隆,产权不能拷贝。徐普良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学知识,懂科学;反迷信,拒xx。屠林明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衣食住行,科普先行。薛关钧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增强国力。朱慧莉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知识改变世界,科学改变生活。庞进春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知识是科学的基石,愚昧是迷信的根源。庞进春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科学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引发 激发 培养 发展 保持 兴趣

正文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感悟。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兴趣上多加思索。科学探索活动中对学生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加以保护和培养。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或多或少的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科学探索活动的启蒙,要利用学生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始终使学生处于对未知的探索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知识与经验,并加以指导,以满足他们的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

一、在导入中引发兴趣

在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时,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做了一个小魔术――会跳舞的铁屑。首先老师平放着一张白纸,在对着学生的一面纸放上铁屑,背着学生的一面纸用磁铁吸引着铁屑,并慢慢地移动磁铁,使铁屑随意地走动。同学们,你们看一看铁屑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舞蹈?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同学们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老师,流露出急切的神情。我不慌不忙地把纸的背面反过来,让同学们看到用条形磁铁遥控着铁屑跳舞蹈。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又说“铁屑自如地走动起舞的奥妙在哪里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在观察中激发兴趣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尽量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积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收获。

在观察植物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我让学生亲自做,并且与家长一同做,观察过程中保留大量的图片以及相应的视频,学生的兴趣特别浓,也唤来了家长的大力支持。这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认识蜗牛》一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到野外寻找蜗牛,看一看蜗牛生活环境,说一说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学生捉到蜗牛时,那个高兴,兴趣浓厚。

在学校三楼大厅设立生机勃勃的植物角,科技角一直是孩子们最为关注的,它提供学生一个细致观察的机会,为学生比较自由的,随时观察和探索提供了可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在实践中培养兴趣

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老师故意挑选了班上力气最大的王强和最瘦弱的张静作为比赛对手。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比赛结果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动员后,比赛正常进行。要求王强按住一根木棒,按在距支点四分之一处,张静用手轻松抬起木棒的另一端。比赛结果,张静竟出乎意外地获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教师马上将学生分组(两人一组),组内做比赛实验,体验取得胜负的原因。在他们特别感兴趣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体验。这样获得的知识是不会轻易遗忘的。

四、在实验中发展兴趣

杨振宁博士指出:“科学的基础是实验”。实验是科学家探索新事物、获取科学真理和规律的重要方法。然而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实验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策略中,其地位就显而易见了。

五、采用多种方法保持兴趣

1.创设情境法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学生如果不能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因此,科学课教师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过程的纽带,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出真实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空气和我们生活》一课教学时,我设计的导入是一个猜谜游戏:看不到、摸不着、闻不到、有感觉人人都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其实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谜语,已经清楚地阐述了空气的特点。学生在猜谜中就了解了空气的特性。

2.尝试操作法

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设下疑问,让学生通过尝试实践操作,观察科学现象,体验探究科学的方法。

如在《简单电路》一课的教学中,先不告诉学生用怎样的方法连接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以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只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就可以。虽然各组所实施的做法各有不同,但是各组在反复的摸索中都能点亮小灯泡,有了成果教师尽量让学生们自己去总结。虽然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但这些知识毕竟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也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观察指导法

科学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教纪录片;题材深度挖掘;表达方式创新

《探索・发现》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后推出的第一批科教电视节目,于2001年7月9日正式开播。14年来,《探索・发现》一直遵循“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的宗旨,共制作播出纪录片3000余集,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类记录片栏目”[1]。

一、深度挖掘题材

《探索・发现》题材类型主要分为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两大类,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故事,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细节与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凸显民族特色

《探索・发现》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展现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我国渊源的民族特色。如在2014年端午节期间,在各大频道栏目激烈争夺电视市场的时候,《探索・发现》播出人物专题纪录片《屈原》,从容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让观众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能享受一份蕴含着浓厚历史的文化大餐。这一节目的安排,不仅体现了创作者的策划意识,也极好地迎合了观众的文化审美需求,既亲和又不失风雅。在2015年,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节目推出了《历史不容忘却》、《丧钟为谁而鸣》、《红色记忆・大别山深处》、《外国人眼中的》等一些列纪录片,讲述中国的抗战岁月故事。

2、广罗世界文化

在立足本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发现》节目还注重放眼全世界,树立全球意识。2002年,节目推出了长达128集的《极地跨越》。这是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合作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电视活动,摄制组驾驶6辆越野车,历时8个月,从南极出发,自南向北,穿越整个美洲大陆,途径19个国家,到达北极终点。且此系列节目采取了半同步方式播出,让观众第一时间跟随创作者的脚步,探寻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次系列电视活动,帮助“中国人走世界,中国人看世界,中国人说世界”,让中国人在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创新的思维去看待世界、了解世界。同时在享受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带来欢愉的同时,体会纪录片制作者的探索精神与行动魄力。

3、节目系列化编排

《探索・发现》的节目大多以系列节目的形式播出。2015年,《探索・发现》共播出370期节目,其中系列节目340期,占全年播出节目量的92%。最短的系列节目仅有2集。5月份播出的系列纪录片《手艺》第五季达到23集,《考古探奇》、《2015考古进行时》系列节目全年穿插播出。系列节目主要以考古发现、历史揭秘为题材内容,每集叙事完整且相对独立,集与集之间以时空顺序或逻辑关系进行衔接,从而形成完整的系列节目。这样的制作方式,可以帮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节目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形成完整且有序的科学知识框架。此外,节目的系列化制作,提高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为节目本身收视率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创新叙事手法

《探索・发现》主要向观众传递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类的科学知识,与其同类的纪录片相比,《探索・发现》更注重内容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摒除单一、枯燥的陈述式讲授,而是通过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故事化的手法,将知识以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传递出去。

1、设置悬念

不难发现,在《探索・发现》的众多期节目中,多采用悬念式的开头。悬念的设置,不仅是衡量故事精彩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引起观众好奇、提高节目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在15年12月24日播出的《古越谜踪》的开头,制作者就为观众制造了悬念:“自景区成立以后,原本不多的山民早已搬迁到了山外,大山深处静寂已久,怎么突然会有人在这里施工呢?更奇怪的是,正在忙碌的这伙人看到身穿制服的山林队员,竟然一哄而散,连放在一旁的物品都顾不上收拾。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城市近旁,景区之内的高山之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引起了观众的好奇,让观众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也暗示着接下来的故事将充满戏剧性冲突,整期节目也将由此展开。

《探索・发现》节目中,运用设置悬念、发展悬念、揭晓悬念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通过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将观众带到一个即将要探索的神秘领域。

2、运用故事化“符号”

纪录片的故事化,“在创作内容和表达上,强调时间中的情节因素,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过去对社会生活的自然主义的刻板记录,而是通过人来见证重要事件,并且在题材选择和表达上都偏向于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为了使讲述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探索・发现》栏目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化“符号”,对所述故事的场景、细节进行刻画描绘。

在《探索・发现》中经常会运用“情景再现”对已经过去且无法再现的场景进行复原呈现,其意义在于为观众提供一种“真实感”,多采用扮演、搬演或者资料呈现等方式来实现。搬演和扮演注重对时间场景的重现和人物的刻画,如在《风追司马》人物系列纪录片中,通过人物的扮演和场景的搬演,将司马迁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却在中年遭受酷刑的传奇一生极具表现力地展现给观众。在此系列片中,还穿插了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的场景再现,让这些尘封的历史画面跃然于屏幕之上,这不仅是对人物生活时代的生动描绘,更是视听语言的丰富呈现,让节目传递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3、音效配合

纪录片的纪实原则,要求了它要重视运用现场同期声,而这并不排斥在影片中穿插必要的音响音效,增强渲染的气氛,迎合表达的主题。在《千年书法》系列纪录片中,节目创作者主要选用民乐作为背景乐。民乐与系列节目所要表现的主题“书法”相配合,具有中华古典文化的艺术韵味,这可以使观众很快地融入到书法的历史画卷中。而片头伴随着墨点在水中晕开的雄浑有力的节奏鼓点,更是让观众联想到中华书法所蕴含的韧劲与飘逸。

三、结语

文化工业迅速发展,大众文化已逐渐取代所谓的一些精英文化和边缘文化,一直被成为“阳春白雪”的纪录片也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才能在如今的电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探索・发现》在题材的选择、叙事手法的创新上的成功实践,无疑给中国科教纪录片的创作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冷冶夫.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J].传媒,2002,(07)

[2]徐明.论新世纪教育电视的发展趋势与传播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