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推动,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接连增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方面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学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作为学科建设核心部分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

一、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艺术类专业范畴,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所不同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定位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交叉和细化,是关于媒体领域,表现方式为数字化,也就是“换笔”了的艺术类专业。

当人类从工业社会走进信息社会后,艺术家与科学家都猛然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如:舞蹈、音乐、绘画、戏剧、电影等。一切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才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来塑造形象,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依赖艺术无边的想象来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等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学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扎实的数字媒体艺术操作能力;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动态,具有独立完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设置研究

当前,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普遍以核心课程为主,其他课程协助的方式进行设置。本学科的核心课程一般为:《数字游戏概论》、《游戏三维视觉制作技术》、《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界面设计》、《游戏引擎应用技术》、《游戏三维场景制作技术》、《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三维角色制作技术》九大类。

《数字游戏概论》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游戏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数字游戏开发和市场运营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数字游戏行业。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三维视觉制作技术》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三维建模与贴图,理解游戏建模与贴图的深入含义,了解游戏美工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三维游戏场景,道具及三维游戏角色模型的制作能力,提高学生制作游戏道具贴图和场景贴图的绘制技巧和要求,为学生学习后续次世代场景与次世代角色模型课程和从事游戏美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原画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游戏角色、场景、配饰及道具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游戏美术资源的一些表现手段,使学生创作的游戏内容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针对现今游戏行业中的场景及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开展此课主要针对学生独立创作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游戏界面设计》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界面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游戏用户界面设计原则,了解除游戏外其他软件用户界面设计需求,培养学生在游戏用户界面方面的设计能力等。

《游戏引擎应用技术》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理解不同游戏引擎特点,了解游戏引擎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在独立游戏开发和团队游戏开发中游戏引擎的协同操作能力等。

《游戏三维场景制作技术》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场景及道具的制作流程,理解网络游戏场景和次时代游戏场景的特点和区别,了解2D、2.5D、3D及次时代游戏道具及次时代游戏场景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游戏场景的模型制作,UV拆分以及贴图绘制的实践能力。

《游戏场景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游戏场景,建筑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场景及建筑的一些表现手段,了解如何塑造游戏场景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创作的游戏场景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

《游戏角色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游戏角色、非人生物、配饰道具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游戏角色的一些表现手段。了解如何塑造游戏场景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创作的游戏角色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针对现今游戏公司中的场景及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开展此课主要针对学生独立创作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游戏三维角色制作技术》目的让学生对游戏项目实践开发的流程进行了解,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了解传统三维游戏和次时代游戏项目生产的一般流程与各个环节之间的不同,懂得游戏美术制作方面的具体要求,掌握游戏中角色的制作方法。

三、总结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和艺术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社会需要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一专业的就业压力开始逐渐增大。该专业课程设置非常有意思,特别是核心课程,实用性很强,但要完全掌握好一个软件,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大学四年的时间很难学得精深。而且由于这门课程是新兴课程,众多高校懂行的老师较少,很多都是从计算机系等其他专业调过来的,想法不够前瞻,技术水平也老套。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廖祥忠先生指出了几乎在所有院校都存在的问题:“首先,总体上还未能形成科学的体系,课程种类也存在缺失,课程之间的衔接有问题,就像是散开的珠子,乍一看都不错,却有不少雷同内容,反反复复学了,有些知识点却仍是空白。其次,核心主干课程缺少特色和绝对实力,跟国外的专业院校相比,可以体会到国外‘小而精’而我国‘大而全’的特点。”由此可见,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任重道远,离不开每一位从事这项工作的学者、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产教融合;机制研究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障碍

(一)政府与市场定位不清

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作为市场经济调控的两端,无形之间会形成两股相互抵触的力量。一方面,政府在产教融合中可能过分依赖于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忽视在政策层面的宏观调控与顶层设计。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在产教融合中在制度制定或者监管过程中,因对职业教育不了解或者校企现状没有足够认识,从而导致“越界”现象。这样可能会导致一种不良的结果出现,那就是学校与企业会失去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从而出现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降低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的认可。

(二)管办评关系不清

定位不清以及没有相应的产权保护机制,必然会导致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在相互的交往中无法明确各自的主体责任,从而形成放任一切自主发生,引导、监管以及相关政策的缺失,最终必然导致更大的浪费发生。当前的产教融合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依靠融合双方自我协商举办、自主管理、自主评价。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来看当前出现的问题,关键在于这种做法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学校并不具备市场主体地位。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学校获得了一定的“准市场主体地位”,但是学校作为一种特性的存在,那便是学校是培养产业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应用研究的特性是无法忽视的。因此,如果产教融合项目从举办、管理到评价全部由学校和企业来完成,政府仅仅只是下发通知文件的话,那40么,就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学校教师、学生的权益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2]。

(三)体系建设不畅通

从产教融合的过程来看,当前产教融合的项目设立的意图就在于,企业与学校一起围绕具体项目,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各自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产教融合的目标。这种融合更多只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横向方面的双向流通,其缺陷显而易见,实施过程中管理到位、评价恰当的双方会从中获得一定的短暂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一种更加理想的人才培养方式应该是产教融合的双方建立一种复合的立体交叉型体系。一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构建人才输送、应用研究、生产于一体的横向流通,另一方面,两者之间还需要利用双方面优势资源,从纵向上形成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的流通机制,从而不断增强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实力。很显然,当前的产教融合项目并没有将这种纵向的发展体系建立起来。问题的出现与顶层设计缺失存在一定的关联,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建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也是导致不畅通的原因。

(四)落地措施不实

由于顶层设计的缺失,上层制定的政策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校企双方也就无法真正做到协同工作。因此,进行顶层设计时,必须根据当前发展环境来确定相应的核心任务,确保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能够具备灵活性、连续性以及可实施性。德国的“双元制”曾经在我国得到众多学校与企业的关注,《职业教育法》的制定,从根本上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双方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教育机构与企业根据整个机制体系系统设计且依法推进,从而保障了校企间资源的流动通畅。但目前来看,我国在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上进行了一定的规划,也出台了一些促进产教融合的办法,但是从立体层面来看,针对不同层面的融合还是缺乏系统性的政策供给。要真正将产教融合由系统设计推向系统实施,还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在法律和政策层面的进行更加细化的研究。

二、数字媒体艺术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建立

(一)系统进行顶层设计

我国当前实施产教融合主要任务是: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产业转型与社会发展,并将这四大任务有机统一起来。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就是将产业与职业教育中的相关专业进行融合,真正实现将不同类型资源在不同部门与不同利益主体间进行优化配置,让校企间协同工作,从而产生更大的发展动力。利益相关的主体进行整体考虑,明确各方权益与义务,做到权责分明。否则,学校和企业作为最重要的两大利益相关者,当面对某一问题时,其思考问题解决方式和利益评价的出发点必然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会朝着双方希望的方向走下去。

(二)理清三方关系

从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政府从产业长远发展的方向进行顶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发展中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维持,作为单一的某家企业只能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去看待问题,利用现有资源去解决问题。学校仅仅从产业发展需要人才的角度认识到某类人才是急需的。因此,要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清单机制”引入进来,通过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与负面清单,将政府、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权限进行规范化,在权力清单中明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拥有的管理权力、企业与学校在融合过程中各自所拥有的权限;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担负相应的责任,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保持相配套的原则。另外,通过负面清单机制能够保证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失责,加强对融合过程的监督,从而通过理清三方关系,排除一些人为的干扰,保障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资源优化配置与育人的长效机制

“资源优化配置”是产教融合自始至终的核心要义与发展主线。但产教融合的起点是“产”,落点是“教”。供需之间的环路最终将指向教育的主体-学校,产教融合不能简单将资源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进行调整。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涉及的产业有很多,哪儿多一些资源,哪儿少一些资源,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不能简单将产教融合当成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如果是这样的话,人力资源将会被视为一种纯粹的市场交易的要素,这种纯粹市场化的认识必然导致融合的最终失败[3]。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产业内,建立一个产教融合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终身平台,让学校与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场所,所不同的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应该认识到这个平台的功能一方面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将实现系统的育人过程。“系统育人”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职责,更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求。随着当前产业升级提速,就数字媒体产业员工培养来看,要将一名普通员工或学徒培养为在某一领域内的熟练工程师甚至到技术专家,无论是学校或者企业都无法单独承担这一重任。原因主要在于:其一,从学生到一名合格的员工,在人才的培养与适应相关岗位的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二,不同阶段,企业和学校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随着产教融合这个终身学习平台的建立,就可以在纵向上为数字媒体艺术这一产业人才需求提供一个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平台,通过校企间的真正融合,最终达到让产教融合不仅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机制,更成为一种主流的人才培养的教育形态[4]。

三、推进数字媒体艺术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区域性大数据产教信息沟通平台

产教融合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现在的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可以让产教信息及时、全面、系统的在政府、企业、学校之间进行流通,让三者能够做到互通有无[5]。这种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解决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来影响资源的配置,从而形成一个“供给-需求-供给”这一闭环结构。“需求-供给”主要体现在产业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信息流通,企业将生产问题、人才需求、员工培养需求等反馈给教育系统,而教育机构通过获取的信息对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研究方向进行调整,使之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反过来,“供给-需求”则由教育系统向产业传递人才与研究成果的供给情况,并实时将人才的供给信息、科研成果、创新创意成果反馈给产业,让产业可以实时发现技术动态,动态调整产业结构。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编程语言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digital media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cation. But in today’s China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art students in learn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s have obstacles. This paper on the issue of teaching methods to learn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art student.

Keyword:Digital times;Digital media art;Computer language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被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如Photoshop软件、Flash软件以及Dreamweaver软件。这些软件在使用中伴随着大量计算机语言的参与,如Flash中的Action语言,Dreamweaver软件中的div+css编码以及Maya中的mel语言。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些计算机语言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扰。因此本文以“数字时代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为题,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分析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现状。通过分析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其掌握知识的能力,从而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2.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要性。通过就业市场现状分析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要性以及艺术生做此工作的优势所在,从而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3.分析艺术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艺术生在思考问题上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其相应的优点及缺点。

通过分析他们的思维方式,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一、问题来源分析

1.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生源分析

民办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存在着明显的自身特点。

(1)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民办院校艺术生在思维方式上奉行求新、求异、求变的创作观,最忌雷同和保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强化和张扬个性方面,有极强的自觉性,思想敏锐,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与学习方式的特点:艺术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文、理科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标示了艺术生的基础教育程度。基础教育的残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失衡,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艺术生的自身素质,存在“贫血”现象,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此外,众所周知,民办高校是学生的最后选择。也就是说民办高校的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是整个上海本科中的最低线。除智力原因之外,他们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从一定层面上可以归因于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小学、中学一直持续到大学的学习中。

(3)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特点:艺术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自由性,受情绪支配,强烈直露,努力追随和表现他们心目中的“艺术家风度”,诸如浪漫放达、傲骨脱俗、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等。不喜欢拘泥于常规、平实、规矩、不动声色、风平浪静地“过日子”,喜欢奇思遐想,追求新奇的体验、冒险的经历、一波三折的诗意,追求浪漫的艺术情调。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向的市场分析

近年来以互联网、无线通信为传播载体,以数字化多媒体为核心的数字媒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近几年中国数字媒体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面对复杂的产业环境,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紧缺。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从业人员的访谈了解到,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人才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具备较深厚的媒体艺术素养,用人单位在反馈信息的时候也强调,他们在招聘应届专业毕业生的时候也主要看的是艺术修养的高低,他们认为一些操作设计软件的设计能力可以在工作后很短的时间迅速提高,但是媒体艺术的修养、审美的综合能力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艺术生在从事数字媒体相关工作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其欠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就成了学习该方向的绊脚石。如果可以顺利完成软件相关语言的学习,那么学生将会在毕业后得到很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

3.艺术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分析

由于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使得学生片面重视艺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文化课水平的提高,导致学生在知识上营养不良,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能力较差,也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特别是抽象思维的课程,如软件学习中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尤其理解接受不了。如在课堂上教师举了一个自认为很简单的例子,结果学生要求老师讲解三遍,有些认真的学生在课后会单独向老师请教,而有些则选择放弃。时间久了,积累的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就选择不再学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大致清楚了学生的生源质量、他们的特性和习惯以及未来就业的市场现状。我的教学目的是让艺术生学会抽象思维为主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因此我将根据分析作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第一,艺术生在学习中更加接受图形化的知识。如把抽象思维的代码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代表,会加深艺术生对其的记忆,当熟悉后渐渐加深对其的了解。第二,利用艺术生特殊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竞争的环境;他们懒散,但是当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竞赛性学习,则会激发他们桀骜的个性。利用好的学生激发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动力。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这些学生相比以往的学生可能更加现实,他们会对自认为有用的知识,尤其是立竿见影的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我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实例包括作业全部采用真实案例或者目前真实的比赛项目,让他们一展身手。让他们真正与未来的工作接轨,体验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更明确目前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第三,利用考试给他们施加压力。考试成绩设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占30%。削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作用。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设末位淘汰,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也无法在考试中力挽狂澜,打压他们学习的侥幸心理。

以上就是本人对数字媒体艺术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以及针对分析作出的相应教学设计,并且已经在教学中实施并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33-01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的专业学科,它在数字科技发展领域中独树一帜,被看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因其直接挂钩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而被广泛关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中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数字媒体技术结合文化转向社会消费品行业的重要过程。目前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在各个产业中均有立足之地,故这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技术与艺术的分裂 创新型数字媒体产业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数字影视、传媒、动画、特效、音频、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是由文化、艺术及技术的结合,其知识的更换速度迅速,对于媒体创作人员及教育人员提出了严酷的考验,跟不上时代潮就极容易落后。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有高端的数字媒体技术,又要对艺术有独到的领悟以及良好的艺术素质。这就要求保证学校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中的师资质量。目前我国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属于新兴专业、新兴课程,高校培养中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优秀教师,一般高校内的这门专业的教师直接任命计算机专业教师以及艺术专业教师各自授课,这就造成了该课程的分割,无法实现创新型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且课程较难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将计算机专业技术以及艺术传媒集于一体的学科,目前高校内教学普遍存在课程繁杂且课程之间缺少衔接而各自为政的缺陷,并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课程计算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内容涉及到多媒体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图像处理、游戏设计等,如要深入研究充分掌握这门技术,学生则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的教材设计完成教学时间均在三四年间,对于学生来说三四年间要掌握十几门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故平时的掌握的不过是技术的较浅显的部分。以上因素严重阻碍了培养高新复合型人才的进程,其根本原因是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更新高校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学校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其对人才的培养时间较长,且较专业化,整体素质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注重教师的讲解,而不注重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故应更新教育理念,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办学以学生为主,注重的师生间的互动,注重激活学生艺术潜在能力,开发学生心智,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开展相关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活动及比赛,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2.以实践为主办学 在课程的教学上应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有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在课堂上尽量拓展教学内容,举出一些较典型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将一些较大较复杂的项目分解成部分小段子放在课外完成,然后在可以堂内开展研讨会,不拘泥于课堂而注重课堂思维发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校内实践要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承接部分企业与公司的项目,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分成小组自主分工,查找相关资料,团队间互相配合完成项目,然后由学校、项目客户给出最终评价结果。这种以学生为主的项目承接,能积极调动学生热情,且能与社会接轨,了解客户及市场需要,及时得到教师点评,同学间互相交流共同创新,共同得到社会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另外,高校也要注重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应根据当地的文化发展,分析当地资源优势,实现适合本地各区域的各种特色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及产业的有效衔接,实现高校实践及实习基地建设对于高新复合型人才的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人生实践平台。这就要求高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对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在经济与各行业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程度与我国经济与文化在全球的发展密切相关,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无无疑成为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社会需要的人才既要有规模又要有质量,这就要求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既要掌握相关技术又要学会适应社会,又要建立与客户之间的良好沟通及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这就要求相关高校要加强对高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共同完成这项责任重大的任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转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改革 产业调研

2014年2月26日,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随着政策落地和推进,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也引起了舆论热议。笔者很赞成北京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对于应用型的理解,他认为,这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笔者觉得,是否也可以说,应用型强调面向一线、面向现场培养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在办专业的时候要进行详细的市场和行业调研,把专业办成适合行业的,把人才培养成适合市场的。

一、我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崭新专业,秉承“艺术与技术结合、艺术与科学结合、课堂与市场结合”的办学理念,造型与设计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倡导 “厚基础、宽口径、重原创、多实用、强素质”的育人思想,突出以数字艺术创作为基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为手段、数字技术应用为特点,面向数字传媒产业、IT业和娱乐业培养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急需从事数字媒体节目开发、制作与传播的复合应用型数字传媒人才。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产业调研简况

本专业与省市文化产业对接的单位包括:各省、市、县电视台、动画公司、电视剧制作部门、数字电影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等行业(部门),学生主要从事摄影、摄像、影视创意与制作、数字影视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电视片头设计与制作、电视频道品牌营销与整体包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数码影视制作。

目前根据调查的几家个公司企业及单位的问卷调查,企业现在迫切需要的人才大概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影视制作,主要是从事从摄影摄像、剪辑后期合成完成影视片完整制作;另一个就是频道和栏目包装制作。

根据实际调查与用人单位反馈来看,目前我们的毕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基本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但在职业素质上还有待提高!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对学习的专业软件、工具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4)对学过的各科知识,做不到融汇贯通,无法完成实际工作任务。

(5)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还不强,学生的实际制作效率较低。

(6)实习经验欠缺。

三、专业改革思路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研究工作的定位强调面向行业、面向产业的应用研究,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重点关注管理规范创新、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等等。

因此,在推进转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转型的核心都应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路下进行。在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进入圈子,把学校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中去考虑;另一方面,还要跳出圈子,把学校放到区域经济、社会中去审视。研究圈内是为了发现办学的优势和不足,审视外部环境是为了寻找发展空间和依托。

我院立足绵阳,服务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艺术人才。绵阳是中国科技城,是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广电行业在保持其丰富的节目内容的传统优势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类交互式应用体验,跳出传统的电视节目运营的范畴,基于数字家庭的应用场景,提供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群体用户的新兴业务。这就为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绵阳本地的龙头企业长虹、九洲集团有诸多与数字媒体关联的企业。长虹集团也下设有多媒体产业公司,主要从事数字电视、DMB移动电视、数字网络等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营销和系统集成。九洲集团旗下的四川科瑞软件有限公司也是从事数字产品研发的创意产业企业。就四川而言,伴随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四川成都)基地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四川的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为此,我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综合改革的目标,以产业、行业、企业需求为专业建设的落脚点,谋求企业与学院的双赢。

2.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与校外合作教育基地联合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创建联合教育模式,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联合培养。选择绵阳及周边地区的数字媒体艺术业内的知名企业和单位,通过“共建基地”、“双向兼职”、“专业综合实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拟采取聘请校外业内专家作为学生校外实习的指导教师,每年进行为期3-4个月的专业综合实践,实习采用“衔接式双师制”,即实习单位指派老师对学生的创意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培养,学生可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学生返校后由校内相关的指导老师指导其毕业论文的撰写。

3.开展面向业内企业的订单(定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就和企业签订双向选择的协议,实施定向的订单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择优在相关企业,尤其是主要合作企业中就业,充实企业创作研发力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保证。积极鼓励企业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有志献身数字媒体创意产业学习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

四、结语

总之,在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专业改革应该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明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手段,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实践教学向产业渗透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重点,着力培养“品德优、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会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级艺术人才。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