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90后”指的是1990年~1999年出生的人群。“90后”自信,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挑战,但抗挫折能力表现不足。伴随着这群人逐渐步入职场,如何管理“90后”就成为一个新兴的管理话题。了解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共同特征,有针对地使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才会使管理效率提升。竞争激励模型是通过分析“90后”的心理特征而建立的,充分利用了他们的好胜心理,这对于激励具有上进心的“90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竞争激励模型建立所基于的“90后”心理特征
“90后”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中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相对富裕的物质环境中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之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家庭因素的作用之下,“90后”具有与其他时代出生的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这些心理特征也是竞争激励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1.充满自信,心态开放
武汉大学在2008年所做“90后”新生调查报告显示,有77.0%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还有64.8%的人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90后”的人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
2.具有更高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
根据邹强的调查,“90后”中认为“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应当是个人道德品质中的重要内容的人分别占据61.0%和70.6%,相比于“80后”分别提升了15.1和23.8个百分点。相比而言,对于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个人品质中的重要程度,“90后”更为看重。主观动机引发行为者的相关行为,由此推测“90后”会更有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
3.自由独立,反对束缚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家长的呵护,家长对于他们的意见也大多是顺从,因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多的自由。同时也因为社会的影响,“90后”在思想上倡导自由,反对较多的束缚,对于他人的说教存在着逆反心理。
4.抗挫折能力差
优越的社会条件和家庭条件使得“90后”在物质和精神上相比于过去的人们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加之“90后”接触社会的时间也较为短暂,他们在心理上表现得不成熟,抗挫折能力也较差。武汉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之后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人表示从此会一蹶不振,仅9.4%的人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5.自我意识强烈
大多数“90后”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在生活及其他方面甚至表现出较为“自私”的一面,因而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大多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对于事物也多持批判态度,但是自我感觉却很良好。
二、竞争激励模型建立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90后”独立自主,对于传统管理中填鸭式的“洗脑”有着很大的抵触。同时由于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表现不足,对于上级的指责或许会处理不当。为了缓和这些情况,同时又能够让职工能够进入到工作状态之中,管理者可以考虑将管理模式从“领导管理”适当过渡到“自我管理”,充分利用员工的进取意识,让他们自主投入到职场的竞争之中,与此同时也可以给员工潜移默化地灌输企业的文化。
适时的鼓励对于“90后”的职场管理是至关重要。在竞争的氛围之下,难免会存在因竞争差距而产生的失落感,这时他人的认可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培养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模型所基于的理论依据是美国心理学家J. S. Adams的公平理论的延伸。公平理论认为,当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以及比较的认知失调时,就会致使当事人产生不公平感和心理紧张。作者推而广之,将公平理论中的“报酬”延伸为当事人所获得的金钱、尊重、地位等的综合利益。延伸后的公平理论表述为
。
职工会把自己所获得的综合利益进行社会横向比较,当公式等号不成立的时候(一般是指等号左边小于右边),当事人会以某些方式使心理趋向于平衡,比如改变自我认知水平。但是调查报告普遍认为“90后”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在改变自我认知水平时会更有可能夸大自己的贡献,那么式子的左边就会更加比右边小,心理就会更加不平衡。在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好胜心理的驱使会使“90后”的竞争意识被激发。
Maslow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划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竞争激励模型基于的另一个依据是人们都有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90后”初入职场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模型所创造的环境则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动机决定了他们的行为。竞争激励模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循环的因素之一就是当事人在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认可之后,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需要或者获得内心的愉悦感,他会重新确立一个工作目标并付诸实践。
三、竞争激励模型的建立
1.竞争环境的塑造
竞争激励模型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利用模范作用来强化进取心理,二是通过职工内部的排名机制刺激进取心理。
(1)模型中的“示范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J. S. Duesenberry在相对消费理论中认为人的消费具有模仿的特征,并且存在着攀比心理。这即是消费行为的“示范效应”。在此引用这一名词用以说明存在着类似心理的职工行为。
“90后”在这个时间段是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相比而言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观察他们追星的过程,可以得知偶像对于他们的行为和性格的导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看来,偶像的身上有着可以效仿而且值得效仿的地方。基于这样的情况,在职员之中培养出“模范”式的人物,促进其他职员和模范人物之间形成一种效仿和竞争的关系。模范人物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作为他人工作上的导向和参照。
竞争激励模型的示范效应强调的是通过选择职员中的优异人物,以此为模范来刺激员工的进取心理。
竞争激励模型示意图如上所示,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初始引入竞争的时候,人们更多会做出模仿的行为。上述所指的“模范人物”即是竞争激励模型中所说的“对象”。人们对于模范人物,会有一个认知判断的过程,他们会去关注模范人物身上的优点并给出自己的判断,例如他身上的什么优点是符合管理者的青睐的。当认知判断之后,对于模范人物有了自己的认同,作为当事人的“90后”就会以模范人物的优点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实现效仿之后,当事人和模范人物具备了相当的水平,接下来的过程将会由“效仿”演变成“竞争”。在这里,作者把“效仿”认为是简单意义上的“模仿”,而“竞争”则是存在着更加理性的分析。竞争激励模型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在这个新循环中,当事人会以原来的模范人物或者其他的人作为对象,此时会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两方的对比分析。这样的情况下,当事人会更好地认清自己并确立一个更为合理的目标。
(2)模型中的“赛马效应”
在赛马的过程中,当一匹马看到别的马就要超过或者已经超过自己的时候,它就会努力奔跑。“赛马效应”因此得名。
利用“赛马效应”的时候不需要像示范效应那样专门选择一个用于竞争的固定参考对象,即没有明显的“榜样”存在。它借助人们的攀比心理,通过给职员进行排名来刺激他们奋斗的心理。
在企业中通常会利用绩效排名的结果对职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但如果绩效排名的作用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么排名就会越来越失去意义。绩效考核在满足人们低层次需要之后,要再达到激励的目的就需要从满足人们更高的层次出发。“赛马效应”能够让人们在竞争之中满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日本松下公司每季度会召开一次部门经理的讨论会,在会议之前会根据各部门完成任务的情况依次被编号为A,B,C,D四组,从A组最先进行报告,D组最后。根据人们的好胜心理,谁都不希望自己是最后一组。在这样的竞争之下,势必会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
如上图所示,排名靠后的人会把排名靠前的人或单位作为比较对象,作为比较的对象是具有参考性的。当事人会以对象作为标准,分析出双方的差距,从而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以求排名的上升。在人们完成一个目标之后会寻求更高层次的目标,所以竞争激励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这种方式的竞争激励模型和引入模范人物的竞争激励模型各有优劣。引入模范人物的模型容易让职员之间出现矛盾,如果协调不好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而且如果管理者处理不当,可能会把模范人物打造得脱离实际,反而引起负面效应。这里的“赛马效应”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引入模范人物的好处是其他职工有着明确的参照对象,从模范身上也可以预见自己努力之后的结果。同时也因为对模范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以不明显的方式对员工渗透了企业文化,帮助员工明确了发展目标。
2.激励环境的塑造
竞争激励模型强调的是竞争和激励。对“90后”而言仅充斥着竞争的职场环境会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有可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因而企业创造竞争环境的同时也要积极营造一种激励的氛围。激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竞争而自我激发的进取心理,二是由外界给予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在竞争的过程之中,“90后”会因为得到的成绩而感到自我满足,这是自我内部产生的激励。
与此同时,竞争环境也会让很多“90后”受挫。调查表明“90后”的抗挫折能力表现不足,在这样的心理前提之下,外界给予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所做的一份关于“90后”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在你遇到困难之后,能够使你振作的是什么?”其中有80.37%的人选择了“来自家人、朋友和同学的关怀”。由此可见,他人的鼓励对“90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挫折之后,管理者也应该认同“90后”在工作中的努力。“90后”在近些年受到各种媒体的诟病和误解,因而他人及时有效的认同和鼓励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而且这对于培养员工的企业忠诚度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竞争激励模型的设计不仅只是为了竞争而竞争,也是考虑到在竞争的背景之下管理者给予“90后”的激励对于他们所起的作用。在职场中有佼佼者,也有相比而言较优秀的职工。作为企业管理者,不能仅仅只给予佼佼者以奖励,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对员工的凝聚力产生不良效应。所以,在其他职员取得成果的时候,管理者应该要给予及时、充分、有效、实际的鼓励。
参考文献:
[1]李祖超、王夏露.基于榜样激励的“90后”励志教育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2~14
[2]武大公布全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N].楚天金报,2008-10-11(2)
[3]邹强.“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分析——基于同一份调查问卷的两次调查结果[J]. 咸宁学院教育学院,2011(3):71~75
作者简介:
郑宇轩(1994-)男,汉族,浙江省人。现就读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本科学历。
关键词 高中生 消费习惯 理财观念 合理建议
一、高中生消费特点
在现代社会,理财是一门十分有效的生存技能,通过高中阶段理财经历,可以对金钱有着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教育基础,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在平时的消费中也时刻趋向潮流化、时尚化。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消费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学习中需要购买学习用具、辅导资料;生活中有些同学将消费投入到个人爱好上,舒缓身心;有些同学追求品味,购买昂贵的化妆品、奢侈品;有些同学消费在生活交际、互送礼品上;有些同学狂热追星,不惜一掷千金,甚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以上现象可以发现,高中生的消费主要呈现攀比性、个性化、盲目性的特点。
二、高中生理财特点
与欧美国家从小要求培养子女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自己争取零花钱不同,我国的儿童甚至青少年从小都习惯了向父母索要、大手大脚消费的习惯,既缺乏相应的家庭环境基础,又难以树立自我管理金钱的意识,因此很难从小树立正确、合理的理财观念。目前,我国高中生大多数的私人存款来自父母的零花钱和节日长辈的压岁钱,较少一部分学生假期兼职、经营网店也是出于缓解家庭压力,购买奢侈品的需要,既缺乏理财的意识,也没有树立较为成熟的理财观念。平时消费缺少规划,未能实现量入为出;兼职赚钱也是出于短期的需要,不能全面考虑长远的发展;缺乏正确的理财心态,不切实际、急于求成,容易遭遇诈骗;即使产生理财行为,也是盲目跟风,不慎思考,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
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中生在经济方面缺乏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正确的理财观念,长久以往,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改善产生负影响。
三、如何引导高中生合理理财
(一)端正理财心态,树立正确价值观
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首先应该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理财不等于赚钱,一些同学受家庭条件所限,不能获得充足的零花钱,那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效消费,适当消费,提高消费质量,减少盲目消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也是合理理财的重要体现。一些同学家庭较好,有着充足的零花钱可以进行保险、定期储蓄等风险较小、操作简单的投资,应该充分认识到风险和收益并存的道理,忌急于求成,忌患得患失,对于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利率下降等不确定因素,要有着正确的认识,避免因市场行情的波动影响情绪和正常的学习生活。总而言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塑造阶段,通过宝贵的理财体验,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非常重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生自身要避免过分看重金钱,既要避免形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错误观念,也不能铺张浪费、挥霍无度,要逐渐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谨慎端正、张弛有度的理财思维。
(二)制定理财计划,培养良好理财习惯
在开始理财之前,可以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真实有效的理财计划书。
第一,财务情况的记录。财务情况包括一定期间预算的收入、支出、余额、资产等。一份持续的、有条理的、准确的记录是十分很重要的。高中生可以把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好习惯延续到理财生活中去,如平时记单词时,准备一个随身记录本,随时学随时记,理财生活也可以这样,平时的消费记录、购物发票等,随时记录,每天对清单汇总。这可以对自身的财务状况有着准确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计划。理财计划还可以和学习情况相结合,利用学习进步作为理财消费的激励手段,如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如果达标,可以利用购物消费作为奖励;如果学习成绩下降,则要用抑制消费作为惩戒手段。
第二,制定一个明确的理财目标。如本年银行存款数上升3000元,每月节约零花钱300元,对现有的理财行为做出有效的、实际的改变,推动目标的实现。定期翻看理财计划,将上期与本期的显示结果进行对比,衡量接近目标所取得的进步。
第三,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有效理财的最大对立就是不良的消费习惯,如冲动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高中生在校园生活中,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同学之间相互赠送昂贵礼品、随意攀比;市场上的促销广告、打折手段,高中生头脑发热、缺少判断力,冲动消费等等。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平时的大额支出认真考虑,分析利弊得失;了解平时的每一笔收入和花销,制定预算,严格执行。
(三)结合课本知识,咨询父母意见
在实际理财中,可以充分运用高中政治生活中学到的理财知识促进书本教材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可以对教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运用高中数学函数知识计算银行利率,做到学以致用;还有高中政治哲学中时间和认识的关系的体现,有助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全面理解,同时体现了符合高中素质教育和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在遇到问题时,应该积极向父母请教,尊重父母的权威,咨询父母的意见。
(四)合理规划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工作
在学生阶段就学会理财思维,是一笔丰富的人生财产。但是高中生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中时期是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高中生应该做到勿忘初心,坚持把学习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清主次,把理财生活作为生活的辅助品和调剂品。一些同学专注股票投资和网店管理,甚至占用了课堂时间,这样是十分不明智的,充足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世界不相协调,无法实现全面发展。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工作,在保证正常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理财。尤其进入高三阶段,学习任务加重,一旦学习生活与理财发生冲突,应该要及时舍取,适当放弃,并做好时间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为宿迁市沭阳如东高级中学高三班)
参考文献
[1] 陆茜.深圳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调查报告[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