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操作复杂、使用材料繁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推行不够以及施工人员配合不够默契等原因导致房屋施工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想要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加强在岗施工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培训,加大确保施工质量的宣传力度。通过分析房屋施工中存在的重大质量问题典型的案例,从而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危险意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
(二)完善施工管理的标准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和地方政府施工质量要求,建立、健全现场房屋建筑施工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经过严格、认真、负责的程度验收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企业要严格的实施执行三检制,严格的按照治疗标准的验收程序,对不合格的材料、设施等,坚决不允许其进行施工现场。
(三)扩大监理机构的职能范围
在监理日常规范和细则中确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针对现场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监理工程师应对现场施工中的材料、设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规范检查、材料送检等做好严格控制,将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四)要推广使用新型材料
新型建筑用材的出现与应用都会给建筑施工带来新的改革和创新,也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房屋建筑的功能,也能更加有效的避免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所以,应提倡在施工技术较为成熟、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建筑方面引进新型材料,能够克服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二、加强房屋施工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层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1.项目经理
为项目施工的第一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的日常工作是需要制定出施工安全管理标准,确定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组织,划分制定出施工人员的管理责任制度,给全项目人员讲述安全施工的详细流程,并对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
2.项目总工
作为项目施工的第一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全权管理施工中的工程、安全技术。项目总工需要管理的工作是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其中包括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度、审核以及方案的具体落实。
3.安全员
安全员作为项目安全施工的执行人、安全施工的负责人,与项目经理有着同样的工作内容。安全管理者主要是编制安全方面的管理方案,安全员应当参与到施工具体方案的编制中,主要是对其安全性的确定;也负责施工现场对施工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审核施工员的安全技术交底;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4.监理工程师
负责监督项目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专项技术施工审核、监管。对施工现在存在的技术、安全问题或者隐患进行监管,及时的向施工员提出整改措施。监理同时具有对不安全的施工行为制止并要求其整改,如果情节严重,有权利勒令施工单位停工整顿。
(二)安全教育培训
1.施工员
施工员作为基层的施工管理负责人员,在建筑工地中具有数量多、素质好等优势,由于传统模式下的安全技术管理没能真正的将其与施工结合在一起,使得施工员这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所以,想要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主要是要考虑到施工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因此,安全员在对施工员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还应交代好具体的安全管理方案;处理好每一个与施工相关环节的安全问题;自觉地接受安全员、建立工程师的安全质量监督,及时消除隐患,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问题。
2.班组长
作为基层操作人员的直接管理者,班组长的安全防范意识、素质就成为施工的关键。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班组长应熟悉自身涉及到的施工的各个规范操作与安全意识,坚持每日施工前对人员进行安全提示。比如今天需要高空作业,注意安全带、安全帽的佩戴,操作多留心,高空作业做可能出现的隐患等。并加强班组长本身安全意识培训,遵守规章制度,起到带头作用。
3.操作人员
笔者经过多年的安全事故伤亡统计来看,死亡人员通常都是基层操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违章施工引起的)。因此,对操作人员的自我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的遵守是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的一大前提。除了施工前得安全技术培训,对操作人员来讲,安全操作的遵守,明确种种隐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以及防止别人因操作不当对自己的伤害。
4.现场安全管理
长期的实践证明,在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中,首先施工企业就应当具有安全意识防范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施工安全发展的主体。在安全问题上,不能存在短期思想的概念,更不能有侥幸心理,应将安全问题作为施工企业发展的长远计划;无论是否作业,安全问题都必须抓牢,要懂得居安思危,将隐患防范于未然。管理人员不能一味的做到项目部,要经常上工地,配合监理工程师将现场安全管理做到最好,并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地方贴上安全标语,让操作人员时刻谨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三、加强房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
很多建筑企业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或者追赶、提前完成工期,往往会忽略施工中产生的环境方面的污染。为了保护周边环境,避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减少噪声的污染
通常噪音在85分贝之下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在《建筑施工场噪声标准》中提到[2],现场施工白天限制为85分贝,而夜间的施工限制在55分贝。如果遇到晚上必须施工,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改良或者更换,在没必要在晚上施工的,可选择优化施工方案才正确到白天进行施工。例如在基础打桩时,采用静力压桩、挖孔等方式来避免噪音。
(二)减少粉尘等大气污染
建筑施工中存在为了赶进度而忽视粉尘污染的情况。在日常建筑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其对大气的污染。例如:搅拌机、水泥罐一定要安置除尘器;运输材料的车辆尽量将其覆盖完全,避免材料泄漏。
(三)减少固体废弃物、废水的污染
教学教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业务副校长,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第一生命线、教研工作是第一生产力,必须主动承担起直接责任人的重任。业务副校长至少要准确定位四种角色,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一、承上启下,做教学教研工作的协调者
业务副校长是受校长委托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人,副校长处在校长与教职工之间,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校长更大力度的支持,在执行校长办学思想与创新业务管理方式上寻找最佳结合点,做到服从不盲从、建功不居功,不在“传声筒”或“二传手”的角色中碌碌无为;另一方面要多用自己的学识、能力、品行等赢得认可、理解和支持,进而实现配角与主角两种角色之间的和谐。
二、以身作则,做教学教研工作的先行者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业务副校长,必须要在带头执教公开课、带头指导青年教师、带头联系学科教研组、带头参与网络教研、带头学习新兴教育技术、带头顺应新的教育形势、带头撰写论文、带头主持课题、带头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等方面,努力做到先人一步,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的实际行动给广大教师当好龙头、树好榜样,带动广大教师走上钻研教学、潜心育人、追求成长的幸福为师路。
三,锤炼本领,做教学教研工作的引领者
从某种角度说,学术权威的力量要超越行政权力的力量。作为业务副校长,必须要牢固确立争做专家型业务副校长的目标取向,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时常反思学校及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扎扎实实做好备、讲、改、辅、研、考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扎根于教育教学这方沃土,努力成为学科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做一名优秀的引领者。
四、创设条件,做教学教研工作的主推者
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必然依赖于良好的环境支撑。作为业务副校长,应该积极搭建业务平台,包括组织专题讲座、业务沙龙、外出考察、技能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加强方法指导,包括课题研究指导、论文写作指导、课堂观察指导、教学反思指导等;提供物质保障,保障必要的教科研经费、配套设备及相应的时间安排;积极培育典型,给予表现优异者更广泛的关注,梯级培养更多的名教师和带头人,以点带面打造优秀的教师群体。
我们常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业务副校长,准确定位、摆正角色是“本”,独立负责、真抓实于是“道”。结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教育形势,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业务副校长工作中至少要牵头抓好五项重点:
一是夯实教学常规管理。按照“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组织考试、认真开展课外实践、认真参加校本研修”“七认真”的总要求,综合运用推门听课、同课异构、校本视导、跟踪观察等手段,通过学生测评、同事互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等途径,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流程化管理的反馈信息、纠正不足、培育优势等方面的功效,必须做到敢抓敢管,坚决反对“和事佬”作风,坚决杜绝“和稀泥”的做法。
二是重视语文主题学习。在外语分值大幅减少甚至退出统考、降为等级科目的同时,母语学科语文分值增大成为当前及今后高考、中考改革的趋势之一,语文主题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贯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指导思想,通过高效课堂打造、中心备课组建设、教师读书班举办、规划或教研课题研究推进、校本阅读课程开发、师生阅读成果交流与展评、“书香校园、班级、家庭”评比等措施,探索“1+X授课”和“1+1单元授课”等模式实践。大力推动语文主题学习走向纵深,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三是提升校本研修质量。进一步健全校长室一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一各学科教师三级教研管理网络,以公开课、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三课”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变革“时间+汗水”的传统课堂,积极构建“智慧+艺术”的现代教学。抓实校本研修中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引领、创新六个环节,做到组织保障、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网络分享五个统一,促进“学、教、研、训”的一体化,努力实现校本研修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片区教研中心、学科中心组、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班为主要依托,继续搭建教研组长说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学养测试、“人人一节好课”、教学成果展示等平台。广泛开展网络集体备课、薄弱课程共建、课题联动研究、校际会课、专家会诊、高校进修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学科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积极锻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五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要做到“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完善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科室具体抓、教导处和备课组配合抓的领导与指导体系,落实学校干部每人至少联系1个备课组,每个学科中心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成员至少指导3名青年教师,形成一级抓一级、一人带一片的工作格局;统筹规划到位,在学校、学科、教师三个层面制定中长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将活动设计、学习安排、课题推进、论文撰写、经费投入等内容与标准分解到人、细化到月,做到有的放矢、有序推进;制度配套到位,出台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校本教研实施要求、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奖励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学教研工作的内容、流程与要求,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作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融资租赁、环保设备、环境保护
一、融资租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融资租赁交易最早出现于美国。1952年美国人H·杰恩费尔德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裘国国际租赁公司,从而开创了融资租赁交易的先河。该种交易方式颇受当事人各方的青睐。[1]相比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美国融资租赁,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81年我国才成立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交易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融资租赁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和引进外资的重要途径。[2]它是一种集金融、贸易和租赁为一体的新型交易方式。我国1999年《合同法》的出台,将融资租赁合同作为专章予以规定,这对保障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历经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可以说无论是从经营规模、服务领域还是业务范围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提升。
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外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及国有大型设备制造厂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民营投资机构等争相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截止2011年1月底,中国已有超过200家融资租赁公司,其中金融租赁公司 7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53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140家,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特征
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成立,要有两个合同和三方当事人。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出租人和承租人和出卖人。两个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3]其中出租人是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而不能是自然人、一般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目前具有出租人主体资格的机构有二种:一是,依据2006年6月30日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二是,依据2005年2月17日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对于承租人的主体资格,我国《合同法》并没有特别规定,但我国曾签署的《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第一条规定:"融资租赁交易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规格要求及其所同意的条件同供货人缔结一项供货协议,据此,出租人取得工厂、资本货物或其他设备;并同承租人缔结一项租赁协议,授予承租人使用该设备的权利,以补偿其所付的租金。"公约明确了适用范围,排除不适用于个人或以家庭为目的的交易。
三、企业环保设备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企业如何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保设备的投入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大部分企业由于过去环保意识不强,对于环保设备资金投入少,环保技术相对落后。有企业没有资金投入环保设备或者是原有的环保设备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又没有后续资金进行设备升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不被淘汰,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环保设备的投入也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实力体现。
环保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为改变资金短缺的现状,企业又急需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企业在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的情况下,如果要改变这种资金短缺的情形,就不得不寻找资金的支持。再者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极其狭窄,也需要融资租赁投资人的支持。国际租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运用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企业增加环保设备的投入,运用融资租赁可以支持企业设备改造,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环保设备融资租赁模式社会化认识程度低。
很大一部分污染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投资购买建设环保设备自己运行管理,较少考虑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环保设施。由于对融资租赁模式认识程度低,环保设备投入后,没有后续资金维持设备的运转。而与此同时,我国环保服务业的发展又没有及时跟上。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不运转而影响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根据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的这一特征,不仅要体现融资的特点,同时也要发挥融物的功能,但是就我国目前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看,它更多的是发挥了融资的功能。
(二)由于现有的环保设备运营管理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
由于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工艺质量差,未达到环保设计的预期效率和效果,一些环保设备投入建成之后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一些环保项目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便仓促上马,致使治理技术不过关,运行成本高,使得环保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环保投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造成大量的浪费。投资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环保投资的缺口。
(三)环保投融资法律机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
我国目前针对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合同法中规定,针对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有银监会制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在我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融资租赁模式目前在医疗设备,大型工程机械等领域有较好的发展经验,但是在环保设备领域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现有的法律法规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限制约束了融资租赁在环保设备领域中的发展。
(四)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淡薄
公司环境责任是公司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谋求股东及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所负有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主要指的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而应履行行的作为与不作为义务,与公司环境义务含义相同。按外延式界定方法,则可将公司环境责任具体化为各种保护环境资源、对环境污染与破坏采取预防、治理措施的公司义务。如环境影响评价义务、环境信息披露义务、清洁生产义务、环境有害预防义务、达标排放义务等。[4]
四、环保设备领域引进融资租赁模式的对策
国外环境保护投融资立法及其发展经验,对我国在环保设备领域探索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发展着种模式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式,创新环境保护融资机制。
(一)在社会中加大宣传环保设备运用融资租赁的优势
面对融资困难,很多企业管理者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同时也缺乏专业知识指导,由于不了解融资租赁的相关法律规定,仍不愿主动接受新型的融资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在环保设备融资领域加大对融资租赁这一新型融资理念和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不断提高融资租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行业交流与国际合作,支持举办国内外研讨会等各类交流活动。
(二)进一步开放融资租赁市场,允许民间资本投入到融资租赁行业中,培育社会化投资环境。
在租赁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投资人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建立租赁公司来经营租赁业务,还可以通过投资于租赁基金、杠杆租赁等交易,只投资但不参与经营来进入租赁行业,并以此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融资租赁这种模式为社会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领域。政府应制定一些有利于环境改善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于环保设备领域。
(三) 完善法律法规发挥融资租赁模式在环保设备领域中的优势
我们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设专章规定了融资租赁合同,与之相关的还有银监会制定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但是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而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也不能使融资租赁的权属关系得到有效保障。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局面很热现状也严重影响了交易双方的权益和交易的稳定性,约束了社会投资主体办理融资租赁业务的积极性。由此我们认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租赁经验和立法,加强融资租赁相关法率法规的建设和完善至关重要,应积极解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问题。同时加强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研究出台各项促进其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
(四)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理念
运用法律强制机制使得企业强化环境保护理念,法律强制机制是目前最重要的强化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但强制不是万能的,强制是否成功,既取决企业是否接受环境保护的理念,在道德上认同环境保护,还取决于强制的力度和持续性。当企业不接受环境保护的理念,强制的成本就会很高。运用法律强制机制毕竟使得企业被动强化环境保护,我们认为应当同时采取市场引导和政府激励机制,创新融资租赁的功能,使得企业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获得利益,这时企业会主动强化环境保护的理念。
结语
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社会需求巨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转变认识观念、不断完善融资租赁服务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扶持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拓展新的租赁业务和租赁市场,大力发展环保设备融资租赁。
参考文献:
[1]郭明瑞、王轶.合同法新论·分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39
[2] 张稚萍.论融资租赁和我国融资租赁立法[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
[3]佟强.关于融资性租赁问题的理论探讨[J].中外法学.1992年(1):17
Abstrac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disciplines are continuously enriched, while the knowledge attribute and the academic attribute of disciplinary has hardly changed a bit. A university's discipline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its graduate education mainly depend o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re research features. The core el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disciplines team or the academic team.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re: concising research directions, supporting subject development, organising teams to work together to strive to iconic achievements of high levels, building competitive research teams of high levels, mak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s and attracting more teachers into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chelon.
关键词: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团队建设
Key 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tea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64-03
0 引言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之根本,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础、实力和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拥有高水平的学科,一流的大学一定拥有一流的学科。本文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实际,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科研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探讨。
1 学科及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1]在我国,《辞海》把学科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3]。因此,学科是指对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由于对知识划分的目的和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不一样。同一个知识单位,在不同的划分体系中可能处于不同的层级,即属于不同级别的学科。但不论哪一种学科划分体系,它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了探索的范围和领域,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二是起范型的作用,指导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因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组织、制度、传统和文化。从人们使用学科这个名词的场合与范畴来看,首先,学科这个名词术语本身的属性是知识的属性、学术的属性,是在知识与学术这个特定领域使用的名词;其次,根据对知识的作用不同,学科这个名词或术语主要在研究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两个意义上使用,传授知识包括在应用知识之中。经管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学科的含义也在不断丰富,但学科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研究属性却一点没有改变。
在实际工作中,申报博士点、硕士点,还是进行学科评估,在组织材料时,有几项核心内容就是填写学科点承担的科研项目、出版著作和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国家主要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四个方面进行学科评估。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学术声誉直接与科研有关,人才培养也直接或间接与科研有关。即使我们平时的研究生培养,除课程学习外,培养工作主要是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中进行,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就是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大学的学科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取决于科研水平,学科特色主要是科研特色。
但是,科学研究又不等同于学科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偏重于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论、新思想、新创意的发现及其生产应用。我们可以依据其距离市场的远近,将它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或叫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学科及学科建设的科研工作偏重于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与实践对人才的培养,并能按照所研究的知识体系满足可靠地、规范地培养人才,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形成规范、系统和成熟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单纯的科学研究方向起初时都比较分散,不可能形成规范、系统和成熟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无法满足系统培养人才的需要,形成不了我们今天讲的学科。所以,学科建设工作中三件事即“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凝练学科方向,凝练科学研究起初时比较分散研究方向。同时,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也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出更多的的科研成果。
理论上的探讨过于抽象。在实践中,只要我们选好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科研积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就可以申报一个学科或建设学科。2003年,作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管学科建设,当时有2个博士点,即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在申报新的博士点时,大家在想通过什么的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管理方式,或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水平呢?经过充分讨论,提出将项目管理的思路引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就以此就报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博士点,并获国家批准招生。当时国家学科目录上还没有这个名称,目前全国已有8、9所大学以“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同样名称培养博士生。因此,学科建设、博士点申报也不神秘,只要我们选好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科研积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经合适的策划,申报博士点就有希望。
2 科学研究支撑了学科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
近五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学研究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取得专利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00篇。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研经费总量排在北京市属高校的前列,某些单项指标甚至超过北京市属“211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工作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的建设与发展,也标志着优势特色学科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学科发展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我们取得成绩与发展的同时,同样也遇到一些挑战与机遇。
①作为北京市属大学,对照北京确定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现有学科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②对照学校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现状,新的学科增长点是什么?
③随着学校四个国家级大奖可用期限的临近,下一步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④结合北京创新工程、2011计划和美丽中国、美丽首都和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将做些什么?
⑤在5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竞争对手取得准博士点的背景下,学校将采取什么对策、措施迎头赶上呢?
3 基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研究思路
影响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最核心要素是学科团队或学术团队。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是团队问题。这个团队成员必须具有相同或相近学术或学科领域,具有持续稳定的研究方向,优秀团队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不仅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符合科研规律和教育规律,而且还能在团队内部建立制度、机制,调动团队积极性,对外能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实际上,包括优秀团队在内的任何团队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有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的时期其发展动力及矛盾是不一样的。及时的发现、调节不同时期的矛盾,有利于学科团队延长有效生命,或及时更新换代,持续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学校制定一切政策、制度、办法和建立的机制等都应该围绕为研究团队提供良好的环境来设计。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点:
3.1 凝练研究方向,主持学科发展 应该建设和发展与首都新兴战略性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及研究方向,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和发展与首都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的经管类学科;重视理学在理工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以适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扶植和促进交叉、边缘、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对于有一定基础、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科特色研究方向也应该留有发展空间,必要时给予培育与扶持。
研究方向的凝练是动态的,要在学院、研究团队的层面不断地探索、调整、优化,也需要不断的统一认识、形成共知。一定时期,学科发展的环境虽然是一样的,但人们对同样环境的认识与判断却会不一样,有时候差距还会很大,若这种判断带有决策性质,或许会抓住机遇或丧失机遇。由于一个学校学科众多,在学科选择上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错误。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学科选择、方向凝练应通过 “在竞争中引导,在引导中竞争”的方式来进行。
3.2 组织团队联合攻关,力争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要组织研究团队集中学术资源联合攻关。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各个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和学科研究方向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要积极地多争取大项目,多出大成果、多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4]这里的组织团队既有跨学校、跨区域的,也有跨学科,跨研究方向。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可以是国家奖、省部级奖,也可以是高水平论文、著作等。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即重视科研的申报项目级别、经费数量,又要注重科学研究的终极成果,逐步将科研的终极成果、投入产出指标等最为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
3.3 打造高水平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研究团队 在科学研究方面,虽然我们的团队意识在增强,但由于各种原因,具有竞争优势的团队并不多。没有团队,没有协同创新,在目前情况很难出大的成果。科技处应该引导、协调、促进学科研究团队建设。
要根据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配备和强化学科团队,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努力形成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学科梯队。学科研究团队要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5]
3.4 进行制度、机制创新,将更多的教师纳入学科研究梯队 学校将实施新的科研奖励方法,这也我们在进行制度、机制方面的探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就要关注他们的核心利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进入学科研究梯队的障碍因素。目前,学校各类专项基金较多,我们应继续探索如何通过制度、机制创新,科学合理地制定包括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绩效考评等方法,依据资金性质进行分类管理,既要保证重点,也要避免重复与浪费,将更多的团队、教师纳入学科研究梯队,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的层级结构、类型结构、数量结构更合理、更丰富,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打下更为牢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丁雅娴.中国学科分类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3(3):32~34.
1 引言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这一过程中,创新产出本身的不稳定性促成创新能力内化,但内化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有其必然的局限性。相较而言,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通过内化到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可以在区域环境下通过知识共享更多地获得已有技术创新的使用经验,避免纯粹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创新知识的浪费,并与区域多主体RD结合,从而进一步积累新的创新能力,形成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区域拥有的知识,是以创新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能力集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克服区域内知识不对称为前提,以区域内多主体知识共享为关键职称论文。
2 区域知识不对称及其原因
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受制于区域创新主体的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是指创新主体截面知识容量,决定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跨学科融合能力。知识深度是指创新主体特定领域知识的精深程度,反映创新主体专业知识质量,决定创新的先进程度。现代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求主体知识宽度与深度的结合。现代知识的大容量及高频次更新加剧了个体创新者实现这一结合的难度。多主体知识共享一方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扩展知识深度与宽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个体应更多参与到区域知识共享中,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及其个体创新绩效。这样可以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限性。知识共享过程比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或整理的过程对创新能力提高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区域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不对称是指知识在创新主体问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其关系如图1所示:
2.1 知识源、形成轨迹及知识主体特征
这包括:①知识源的多元性。知识的核心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个体在搜寻、获得、解析、整理、扩散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带有个体情境化特征,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知识源也会因个体内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的不同而变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不同知识源。何况现实中的知识源形式又有多元倾向。②知识形成轨迹的影响。个体知识深化过程会受到个体思维惯式、知识背景、成长履历等影响。任何时点上创新知识的位势均由其所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其现有位势又限制了其在静态时点上对知识进一步遴选的方式和范围。③知识主体势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从而决定了自己现有时点的知识存量,由于不可能存在位势完全一样的知识主体,势差必然存在。势差虽是知识交流的基础,但势差过大同样也会造成知识传播的障碍,从而加剧知识不对称。
2.2 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
隐性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产品的排他性使其更重视隐性创新知识的积累。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多由实践中获得、需要借助于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模仿、操作、共同经历等活动来学习和共享。它虽然具有同一主体时序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内生性),但却缺乏跨越主体或空间的能力(也就是空间粘性)。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及空间粘性加剧了知识的不对称性。
2.3 信任程度差异
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的效率和传播成本,从而作用于知识不对称,如图2所示:
包括:①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成本。知识主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群,人的知识是在外部获取、互动交流中不断积累的,而外部获取及互动与这一过程所发生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将受到当事主体相互信任程度影响。从而主体信任程度差异会导致知识不对称。②信任程度差异影响传播效率。显性知识传递过程中可以市场及价格机制达成(如产品创新知识),但由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其合约的达成及履行仍有赖于信任程度。对于隐性知识来说,由于其创造和传播不容易被发现(如过程创新知识),其产权归属又很难界定,由此价格和市场不起作用或较少起作用,这时主体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播效率起决定作用。由上,形成基于信任程度差异的知识不对称。
2.4 信息不对称
知识多来自于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知识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①信息提供源不足。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市场价格难以确知,由此造成信息交易困难,常出现信息产品的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信息供给市场,造成信息提供源不足。②信息失真。信息主体处理不当、信息载体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都会使得信息失真。
3 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知识的搜寻、获得、发展、扩散和交流。这一系列过程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和特定区域内的个体(创新主体)经历,同时取决于区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知识共享正是基于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然性及克服知识不对称现象提出的。有效的知识共享可加速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与综合,促进知识创新,并构建属于区域自身特征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社会化进程。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基于更换主体的区域过去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2 基于地方技术标准建设的知识共享
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
3.3 基于区域软技术获取的知识共享
软技术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成体现。软技术指区域以管理活动为主体,综合运用人的知识、经验、思维创新等现代科技成果(智能技术)和程序、规章、制度等(软件化信息),并且倾向于借助物质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区域技术群落。它的目的是寻求诸多系统要素的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与有效控制,使系统要素从无序(或低序)向有序(或高序)转化,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或社会效果。区域知识层级可分为个人知识、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及区域知识。不同层级知识具有不同特征。其中个人知识宽度及深度受个体精力及寿命等限制,并且其内嵌性也小些,可通过个体流动而获得知识的移动,这种内嵌性的缺乏使其难以形成区域竞争力的依托。区域知识由于主体多元而具有较优的宽度及深度,其内嵌性更强,因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但这一过程需要区域软技术的整合才能转化为区域创新能力,具体路径如图3所示:
这样,个人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可上升为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和区域知识。随着层级演变,知识的内嵌性愈强,知识宽度与深度也随之提高。在这一知识共享过程中,区域通过柔性及弹性管理可有序地形成区域特色的规程从而形成区域软技术,区域软技术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性。软技术培养使区域范围内各主体可以集区域范围能力之大成,降低磨擦成本和搜寻时间,有效配置区域资源,适应创新项目对团队和集体智慧的要求,为区域内各主体协同开展创新提供快速通道。区域软技术建设符合能力的立体系统性特征,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短板效应,从而为形成区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然,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也正向作用于区域软技术,而区域软技术的丰富通过知识共享作用于区域知识,继而作用于组织知识,最终也丰富了团体知识及个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良性循环体系。区域软技术具有历时长、投入多、收效慢、难度大、风险高、外部性强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具体路径包括:①政府投资的地方文献整理,总结地方文化、风俗及具有地方特征的技术工艺出处及渊源,做好公益性知识平台的储备从而克服区域软技术历时长、投人多、收效慢的非市场性特征;②产业链条的区域有效延展及升级,实现对软技术的挖掘,包括对现有特色地方产业的深度再挖掘及精细度的再追寻培养,从而在此过程中细化地方软技术与区域生产力的匹配。③共性技术平台的搭建、展会、报告等经验的总结,最初的建设多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引导,随着区域环境建设及创新主体意识的增强,政府将以营造创新营利点方式逐步退出而使其蜕变为市场行为。
3.4 基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的知识共享
创新是金融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金融资本支持,现代经济体中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常常被分割开来。缺少适当的融资资源是创新可能性与高密度尝试的主要障碍。而两者之间的知识不对称将会影响两者配置效率。知识共享可以两种渠道作用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①关系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小企业与其投资人之间。关系融资是在难以合约化状态下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常常发生在有关融资的信息和知识无法标准化的情况下。如知识共享使纽约的珠宝商(JewishorthodoxSECT)在融资时可不签订任何协议。关系融资中资本方可通过知识共享了解或更细致地了解到创新产出前景。区域内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的知识共享可以避免金融资本甄选创新时的逆向选择问题’。这里,关系融资网络中结点本身及之间拥有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及其反复的巩固加强等正是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具体路径表现在:最初创新主体(如企业)通过购买长期的含有佣金的隐性合同,使其与投资人及时快速建立紧密关系。随着关系时间长度和范围的扩展,投资人更好地理解和监督创新主体,较大程度实现知识共享,从而保证创新主体在未来获得最优的资本配置,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减少创新成本。②间接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大中型企业与银行之间。同时,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企业无论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开拓能力、人员素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这样地区的小企业也可优先考虑知识共享基础上的银行贷款。这样的区域银企知识共享无疑有助于银行获得更真实信息与知识,从而更有效辅助企业在有高盈利前景的生产和研发活动中获得超额创新收益,促进银企更紧密联系,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