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班数学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班数学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 问题情境 原则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或解决问题的中心内容,它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任务”,并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认知与个性发展。

1.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进行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还要有挑战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案例1: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必修3第三章3.3.2节内容中的一道几何概型课例的教学

例:假如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的概率是多大?

这是我校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1)这是什么型的概率呢?(学生几乎都不用想就回答:几何概型。因为学生知道这节课正在讲几何概型的内容)

(2)你知道事件A发生时x、y的大小关系吗?(学生很容易想到y≥x)

(3)你知道x、y的取值范围吗?它表示什么区域?(学生根据题意回答:6.5≤x≤7.5且7≤y≤8,学生讨论、交流后发现它表示一个正方形区域,面积等于1)

教师这时画出几何图形,然后讲解:根据题意,只要点落到阴影部分,就表示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即事件A发生,所以用几何概型公式:

2.问题情境的适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设计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促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因此,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且富有成效。

案例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2.3.1节)

引入情境问题:

(1)早晨阳光下,旗杆与它在地面的影子所成角度是多少?(学生都能回答:90°。)

(2)随着太阳的移动,不同位置的影子与旗杆的角度是否会发生改变?(引导学生发现旗杆始终与地面的影子保持垂直关系)

(3)旗杆与地面内任意一条不经过旗杆位置的直线关系如何?依据是什么?

(4)定义中“任意一条”能否用“无数条”来替换?(其目的用以辨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内涵)

(5)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6)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操作中辨析、思考折纸过程的数学本质,最后得出图2情形。

3.问题情境的科学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内容要科学,有针对性,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不可随意编造或东拼西凑,表述要科学,结构要合理,由易到难。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4.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5.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直接有利于当时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

(2)要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步步释疑,切不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超前引路。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要提出带有导向性、难度适宜、启发性的问题。

(4)教师不仅自己要刻苦钻研、精心设计,而且要经常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设计思路,变“传播”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爱上数学,真正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2]周小山等编著.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7.

[3]田仕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7.6.

中班数学教案范文第2篇

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2)若 ,求点 的坐标. 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型 型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1)求 的值.(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4)∠CDB=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已知,如图,∠1=132o,∠ =48o,∠2=∠3, 于 ,求证: . 证明:∠1=132o,∠ACB=48o,∠1+∠ACB=180° DE∥BC ∠2=∠D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2=∠3∠3=∠DCB HF∥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FH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FHAB,∠FHB=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________°.CD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写出点A’,B’的坐标为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CBD=70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值与最小值. 3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中班数学教案范文第3篇

这篇关于人教版初一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是

20.已知:AB∥CD,OE平分∠AOD,OFOE于O,∠D = 60°,求∠BOF的度数。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A(1, 3)、B(0,1)、C(1, 1)、D(2,1)四点,并指出顺次连接A、B、C、D四点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2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 3)、B(5, 2)、C(2,4)、D( 2,2),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3.已知:如图,∠B =∠C,∠1 =∠2,∠BAD = 40°,求∠EDC的度数。

24.如图,六边形ABCDEF中,∠A =∠D,∠B =∠E,CM平分∠BCD交AF于M, FN平分∠AFE交CD于N。试判断CM与FN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六、联想与探索(本大题满分10分)25. 如图①,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1个单位到B1B2,得到封闭图形A1A2B2B1(即阴影部分),在图②中,将折线A1A2A3向右平移1个单位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A1A2A3 B3B2B1(即阴影部分)。 (图①) (图②) (图③)(1)在图③中,请你类似地画一条有两个折点的折线,同样向右平移1个单位,从而得到一个封闭图形,并用阴影表示;(2)请你分别写出上述三个图形中除去阴影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面积(设长方形水平方向长均为a,竖直方向长均为b):S1 = ,S2 = ,S3 = ;(3)如图④,在一块长方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个单位),请你求出空白部分表示的草地面积是多少? (图④) (图⑤)(4)如图⑤,若在(3)中的草地又有一条横向的弯曲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宽度都是1个单位),请你求出空白部分表示的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D、A、C、B、C、D二、填空题7.60°8.∠1 =∠2或∠3 =∠5或∠3 +∠4 =180°9.60°10.两个角是同旁内角,这两个角互补,错误。11.(2,0)12.313.A( 4,8)14.1415.60° 16.80°三、解答题17.36°18.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9.65°20.30°21.图略,菱形22.32.5(提示:分别过A、B、C作x轴、y轴、x轴的平行线,将原图形补成一个矩形)23.20°(提示:设∠BDC = x,∠B =∠C = y,则由∠ADC =∠B +∠BAD得:∠1 + x =y + 40°,得∠1 =y + 40° x,又∠2 =∠EDC +∠C得:∠2 = x + y,又由∠1 =∠2得x = 20,所以∠EDC = 20°。24.设∠A =∠D =α,∠B =∠E =β,∠BCM为∠1,∠AMC 为∠3,∠AFN为∠2,由六边形的内角角为720°得,2∠1 + 2∠2 + 2α + 2β= 720°得:∠1 + ∠2 =360° α β,又在四边形ABCM中,∠1 + ∠3=360° α β故得:∠2 =∠3。25.(1)略 (2)均为(a 1)b。(提示:去掉阴影部分,则剩下部分可以拼合成一个矩形) (3)(a 2)b; (4)(a 2)(b 1)。

中班数学教案范文第4篇

一、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操作简单

在几何画板的教学中,几何画板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已经普遍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几何画板不仅可以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有趣、新颖、形象,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几何画板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图形的性质,从而突出该知识点的本质。如:“三角形”这门课程,对于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问题,学生经常出现错误,使得三条线不在同一点相交。如果相交,也会出现不确定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掌握该知识的本质。通过“几何画板”的三角形图形,以中角的平分线画三条角平分线,这样就可以使三条直线相交,之后拉动任何一个顶点都会改变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但是不会改变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根据试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辅助教学,易学易用

数学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物质形态等进行的总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通过实物方式、物质的形态等进行表达。例如“事物的中点”如果离开了图形的操作,就无法揭示出该事物的本质,在“几何”中就很难形成抽象化,从而使得数学更难学。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通过一些简单的图形教会学生识别,通过活学活用的方式,突破数学的难点。在入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识图、作图等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图、识图等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

二、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几何画板”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以下通过几个例子充分表明几何在数学领域的实用性,通过生动形象地用几何抽象化进行表达,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与观察,从而有效地进行归纳[1]。

(一)案例1:对有理数的认识与探索

通过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有理数的讲解,例如:在初一年级中,根据“几何画板”内容中的度量横坐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轴,通过数轴上的点,从数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有理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讲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2]。

(二)案例2:对三角形中位线的认识

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在讨论问题前通常会提出相关概念或者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在对数学含义的感性认识不足,学生在接受与认同方面容易产生困惑。但是,通过“几何画板”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在“三角形中位线”这节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图1所述,当D在BC上移动时,就可以看出AD上的点M在直线EF上进行移动。通过图形就可以更直观地认识这些中点形成的三角形及变化。事实证明,在感性认识后,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更好地灵活运用。

(三)案例3:动态几何中的探究

例如: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请举例说明。

分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中点四边形?中点四边形就是指把两边相邻的两条直线进行连接所形成的四边形。

解:如图2所述,画出任意一个ABCD四边形通过两条相邻直线得出EFGH,任意改变四边形的形状,而EFGH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最终得出EFGH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中班数学教案范文第5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1)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5)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2、下列对应相等的条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角和一边 B、两边及其夹角 C、三条边 D、三个角3、下列图案中,有且只有三条对称轴的是( )

4、已知点P(-2,1),那么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 的坐标是()A、(-2,1) B、(-2,-1) C、(-1,2) D、(2, 1)5、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 B、6 C、11 D、166、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0,那么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A、∠A B、∠B C、∠C D、∠D 7、已知: ,有∠B=70°,∠E=60°,则 ()A、 60° B、 70° C、50° D、65° 8、如图,在∠AOB的两边上截取AO=BO ,OC=OD,连接AD、BC交于点P,连接OP,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A、2 B、3 C、4 D、59、如图所示, ,则不一定能使 的条件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 且 ,则 等于(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已知点 和 ,则点 关于 轴对称;12、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13、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如图所示,点 在 的平分线上, 于 , 于 ,若 则 ; 15、如图所示,ΔABC中,AB=AC=14cm,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ΔDBC的周长是24cm,则BC=________;16、小明照镜子时,发现衣服上的英文单词在镜子呈现为“ ”,则这串英文字母是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一):(每小题5分,共15分)1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若一边长为4,求其它两边长?

18、已知:如图, ,求证: 19、如图,在 中, ,求 的度数?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二):(每小题8分,共24分)20、如图,在 中, , 是 内一点,且 ,求 的度数。 21、已知,如图,点 在同一直线上, 相交于点 ,垂足为 ,垂足为 求证:(1) ;(2) . 22、点 和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将点 分别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 ,请画出四边形 .(2)画一条直线,将四边形 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并且每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五、解答题(三):(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分别在图中方格内涂两个小正方形,使涂后所得阴影部分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4、已知:∠B=∠C,AB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求证:BE=CF. 25、如图,点 是 平分线上一点, ,垂足分别是 .求证:(1) ; (2) (3)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八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1、C 2、D 3、D 4、B 5、C 6、A 7、C 8、C 9、B 10、B 11、X 12、360度、360度 13、12 14、3 15、10cm 16、APPLE17、解:若底边长为4,设腰长为X,则X+ X+4=18,解得:X=7 若腰长为4,设底边为Y,则Y+ 4+4=18,解得:Y=10 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