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体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范文第1篇

他称自己只是在朋友店里客串一下,主业其实是投资咨询,炒汇、炒金、炒股和炒房,企业注册资本接近200万元。

在温州,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洗脚上田,农民本色未改,即摇身为老板,成就了三十多年的温州传奇。

“能闯能拼,让温州人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温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朱鲲表示,温州缺乏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只能靠一代代温商的努力来累积资本,但也正是他们的“不安分”心态,让企业做不大。

资料显示,温州全市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数量共约50万家,近年来每年平均倒闭约3万家,每年新增约4万家,平均19个人中就有一个企业主。

数量如此庞大,但上市企业却仅12家。大量企业甚至拿不出规范的财务报表,绝大部分企业家仍将个人财产与企业资产混为一体。

赚快钱的心态,决定了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低、小、散的特性,产业长期难以升级,进而作用于城市发展,并反作用于新生的企业,恶性循环。

2011年的民间金融风波,让许多温州商人数十年的家业毁于一旦,至此,温州人才真正发现规范、引导和监管的重要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他们的燃眉之急。

年产7000万元的个体户

一大早,王年刚就大汗淋漓奔走在酒楼大堂。这位温州新新雅餐饮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习惯了亲力亲为。

近两年宏观经济下行,温州餐饮业整体低迷,乐清原有的11家酒楼倒闭了5家,但王的团队业绩逆势而上,去年三家酒楼和一家宾馆一共实现7000多万元的产值,今年还准备再开一家酒楼。

这家当地餐饮业的龙头老大,几周前却还只是个体户。

新新雅是老板从1994年白手起家创立的,经营小海鲜生意,现今已拥有三家酒楼和一家宾馆。但快十年了,老板才第一次当上董事长,王年刚也才有了总经理头衔。

由于用工量较大,王年刚常会奔赴外地招聘毕业生,但每次拿出营业执照都会引发一阵尴尬,个体户的资质难免遭到质疑。只有将酒楼的照片、视频一一展示给校方,学校才能确认其身份。

如果不是遇上政府的优惠政策,王年刚还将继续面对这样的尴尬。

温州市政府今年推出的“三转一市”政策,即“个转企”、“企升规”、“有限转股份”、上市。王的酒楼就属于“个转企”。

市政府承诺,对改制之前的税收、财务等问题既往不咎。安全、消防等前置审批条件,也仅凭工商部门出具的变更证明,就可直接办理。改制企业新增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也差异化实行两到三年的减免,且三年内政府不主动查账,给足企业缓冲时间。

回忆起乐清柳市镇政府为“个转企”召开的动员大会,王年刚笑称,“后排座位挤满了,再搬来椅子也不够坐,晚到的就只能站在门口。”也正是那天,他才知道“还有这么多跟我一样的个体户”。

仅仅在乐清,符合企业注册条件的个体户就超过6000家。

对于新新雅这类优质个体户来说,转企不但未增加负担,还能规范发展。“这是今年最好的政策。一年能减免税收好几十万元,在外招工、谈生意的底气也足了”,王年刚说。

即便是对于年利润仅3%-5%的微利个体户,税收减免也将促其正常生存,并能让企业家真正了解自己的资产、成本和盈利能力。

“三转一市”

温州市场主体规模普遍偏小。全市40.7万个个体户中,注册登记100-500万元的仅766户;全市10万余家民营企业中,统计意义上的大型企业仅50家,中型企业只有669家,其余都是小微企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始终缺乏央企的带动力,缺乏大财团、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主要凭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

“个转企”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一步,政府已规划今年改制20000户、三年内改制35000户的任务目标。

王年刚告诉记者,前几年之所以没有意愿,除考虑税收压力外,也对整个转制程序的繁杂有所畏惧。但动员大会的第二天,老板,也就是转企后的董事长,便迫不及待地奔忙去了,让原本可能耗时一年的程序,最终在20天内完成。

接下来的数月里,温州将迎来“三转一市”的高峰期。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温州3.5万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4289家,仅12%左右。

此外,温州境内外上市公司仅12家,只占浙江省的1/30,融资不过173.19亿元,发行公司债也只有28亿元。

“这并不完全意味着企业不达标,很大原因在于氛围营造不够、上市环境较差。”温州市副市长胡纲高表示,面对成本上升、管理精细化以及宏观市场的转变,温州已经在如狼似虎的竞争中渐处劣势。

对于政府而言,提升企业层级已是当务之急。眼下,“个转企”已经完成11800多家,并且距离今年实现500家“有限转股份”的目标也日益拉近,另还有50家股份公司今年内将进入上市准备阶段。

“政府终于出手,这是最为积极向好的信号。”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评价。

温州产业升级过慢,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家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源于企业缺乏向上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不引导,则绝大多数都安于现状。

在林毅夫看来,与温州一岭之隔的台州市,早年同样依靠小商品经济起家,各方面条件均与温州几乎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政府效力。“台州之所以避免了危机,就在于企业提升、产业升级相对成熟。例如,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台州政府给予了莫大支持”。

回归实体

与“三转一市”同转的,还有“虚转实”。这方面,市场给温州狠狠上了一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温州因此前自发进行过投资结构调整,暂未伤筋动骨。当中央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并推行十大产业振兴政策后,温州民间资本便信心满满地大举杀入房地产、矿产和新能源等领域。

据温州企业家联合会统计,2011年温州民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全市100家明星企业中半数以上涉足楼市。全国地市级和县级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大部分由温州人牵头开发。

“那时,温商连四、五线城市的房产市场也不放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等地的旧城改造,开发商几乎全是温州人。”温州市副市长朱忠明回忆道。

2011年,国家信贷政策全面收紧。4月,涉及前述领域的温州企业开始资金链紧张,被迫转向民间借贷,促使当年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从年初的23%上升至9月份的25.4%,导致1-7月份规模以上企业财务成本同比提高43.5%。9月,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上百位企业主出逃,两百多家企业倒闭,多位涉及民间借贷的人士自杀。温州瞬间成为区域性金融风波的重灾区。

朱忠明说,当年比较“笨”的企业,不懂房产、股市投资,眼见别人的资产以亿元级增值却从未出手的人,当下不但生存无忧,还能稳步做大、利润可观。“而当年赚大钱的,第一桶金挖够了的,现在无人不亏。”

惨痛的教训让温州人明白了“脱实就虚”之害。

一位投资矿产失败的温州老板告诉记者,初中文化的他曾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在企业逐渐变相成为融资平台后,大手笔投资频频出手,直至巨亏3亿元。

至于原有的“熟人社会”及其创造出的担保链模式,温州如今的企业家基本再不会仅凭一通电话就借款往来,审时度势和一纸契约,开始受到重视。

实体经济范文第2篇

国内学者对中国股市的波动做了一些研究,其基本结论与经验判断证明,目前我国股市仍然是“政策市”,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仍然来自相关政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1990—1998年的沪深股市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股市的运行特征,认为我国股市目前已经初步具有了成熟股市的基本特征,股市运行曲线基本上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吻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活动可以发现,GDP增长率、GNP增长率等反映经济基本状况的指标呈现周期性特征,同时零售物价指数也在短期内表现为周期循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必然会对股市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我国股市与其他发达市场一样,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运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二者有着某种长期均衡关系。

2.无论是短期抑或长期,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3.就长期历史平均而言,中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态势;但就短期历史动态而言,并未达到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程度,甚至出现了背离宏观经济的现象。

二、实证分析

1.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98年-2006年的GDP值、上证指数以及二者之比:证券化率。

证券化率(securitizationratio)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测度了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当证券化率越高,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体系中越重要。一般,发达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低。尽管短期或许存在不稳定性,证券化率仍不失为权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度的较好参考指标。

2.对反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据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①主成分分析:第一个主成分(以下称实体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年度累计、进出口总额年度累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这四个变量,是和实体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实体经济主成分;

第二个主成分(以下称金融市场主成分)可以解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M1、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这四个变量,是和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称之为金融市场主成分;

第三个主成分(虚拟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收盘价、上证指数、股票总市值这三个变量,是和虚拟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虚拟经济主成分。

本文只研究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就是第一类主成分和第三类主成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对于金融市场方面我们在这里不做研究。

②建立ARIMA模型,以显示虚拟经济的变化规律:

可得出虚拟经济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0.131+0.077Xt-1

依据方程式(1)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宏观方面,其预测结果分析可以减少股市不规则波动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一定程度上避免股市的大幅度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微观方面,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

③GDP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分析:

可得出GDP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64.863-1.002Xt-1-0.973Xt-2-0.951Xt-3

依据这个方程式(2)我们可以对GDP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预测,其预测结果分析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④滞后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与其国家的政治环境及经济景气状况的变动周期是高度相关的,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期心理会首先从股市上反映出来,因此人们称股票市场为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但是股市预测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

所以,我们选取股票总市值作为虚拟经济的一个代表指标,GDP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代表指标,检测股票总市值变化反映GDP变化的滞后性。

三、研究结论

第一,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虚拟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总市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一些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显著相关的,虚拟经济指标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实体经济的变动。

实体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涵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曾提出有关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理解,认为虚拟资本是那些没有黄金作保证的银行券(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即期票)、不能买卖的商业证券(即汇票)、能买卖的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以及地价等,它们以生息资本的存在为前提,由货币转化为利息,根据固定利息量和利息率推算出资本量,而现实资本则是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即在现实经济生活的生产和流通中发挥职能的资本,它在资本循环和周转中表现为运动不息的货币、生产和商品资本。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遵循劳动价值论的规律,受单位商品价值变动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所谓虚拟经济是指虚拟资本的持有和运动,既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传统金融资产又包括由金融创新所派生和组合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实体经济的特征跟社会生产再生产、资金循环与周转的经济现象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等产业部门,它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所依赖的坚实经济基础。而虚拟经济是从根本上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的,它主要存在于金融业,此外房地产业具有价值相对性,保险业具有经济虚拟化、经营风险的不确定性,也都部分具有虚拟经济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整个虚拟经济的发展就是虚拟资本不断扩张的过程,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在全世界的金融衍生品在95万亿美元左右,股票债券等有价证有约65万亿美元,而实体经济只有30多万亿美元。这体现了当代国际经济发展新浪潮(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化、金融不断深入与创新)条件下的虚拟经济将进一步扩张的历史背景。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我们可以看到,在实体经济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经济主体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正是为了规避实体经济活动风险的需要,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所以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运行状况,实体经济状况良好,则虚拟经济的运行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实体经济出了问题,虚拟经济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一定的实体经济活动规模决定了虚拟经济规模不可能无限膨胀。

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虚拟经济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资本价值量的可变性以及资本追加和撤回的便利性与随意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它具有降低风险、增加流动性等功能。以股票市场为例,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被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了,而股票本身则在证券市场上流通转让,成为与其所代表实际资本相对应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同时这些股票又可能衍生出股票期权、期货合约等高级证券形式,这些就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了。在这种情况下同一套实际资本相对应的就可能是几套甚至几十套虚拟资本,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实体经济的规模,其一部分利润可以大幅度地脱离相关实体经济的利润率。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即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基本工具。虚拟经济通过有效的信息揭示及相应的金融创新,可以处理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激励问题;可以通过资产价格的信息功能来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投资业绩的优劣,使虚拟资本可以迅速从效益低的领域流向效益高的领域,促进优良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重组,提高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

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储蓄的不断上升会限制生产投资的增长,使许多生产过程因缺乏投资被困在没有经济效益的规模上。虚拟经济则可以其流动性和高获利性吸引大量暂时闲置和零散的资本投入到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上,全社会的沉淀资本就由此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的资金需要。如银行系统通过储蓄存款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由贷款、投资等方式让企业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票据、可转换债券等金融工具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满足其进一步发展之需。由于金融市场上融资渠道的拓宽、融资技术的提高、融资成本的下降,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更通畅、更便捷,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融资支持。

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

各项投资经营活动常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风险,特别是当经济发展中间接融资比例过高时,据统计我国2001年末境内股票融资与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例仅为9.15%,这不仅使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也加大了企业的利息支出使成本开支上升。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则为风险转换为现实收益提供了转换机制,成为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如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套期保值和转移风险。如果没有多种多样的保值方式和避险手段,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主体就只能自己承担风险,从而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抑制。

有利于产权重组深化企业改革

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实物资产商品化、证券化,不仅在技术上解决了实物资产转让的困难,更可以打破所有制、地区和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通过产权的分割、转让、组合和控制等手段加速资本流动,促进企业完善组织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组织形式,使公司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财务制度、奖励制度更加健全。由此企业处于股东的监督、股票价格涨跌的压力以及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督制约之中,只有经营管理水平高、经营效益好的企业才能在发行市场上筹集到大量资金,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合理的财务结构。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虚拟性更强,自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使其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据统计在金融市场上的外汇交易有90%以上是和投机活动相关的;风险性更大,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使较小资本控制几百倍的资金,有着明显的放大效应从而加剧风险;稳定性更差,同实体经济比较而言,影响虚拟经济变动的因素更多,其稳定性更差。如果虚拟资本在现代经济中过度膨胀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

虚拟经济若以膨胀的信用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使得虚拟资本交易的利润和风险成倍增加,在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心理影响下易造成投机猖獗,谋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会使微观经济主体陷入流动性困境,带来经济动荡甚至是陷入经济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受到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体现。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

由于虚拟经济的价格形成更多会受到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如果出现对虚拟资本过高的预期,使其价格脱离自身的价值基础,从而会导致实体经济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也脱离其价值上涨,形成虚假的经济繁荣。人们的预期收益率较高,将使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企业破产频繁,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呆坏帐。而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提高利率又会使更多的企业陷入困境,一旦泡沫破灭爆发金融危机,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支出紧缩,总需求极度萎缩,将造成宏观经济的持续衰退。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还会掩盖经济过热

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着双重价格机制,在经济过热时期的通货膨胀会从商品市场转向资本市场,其间股价一路攀升,通货膨胀通过股票转移到资本市场,形成了一种掩蔽式的通货膨胀,由此掩盖了经济过热。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资产投资和交易的回报就没有坚实的基础,而目前国有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不合理、资本严重固化、缺乏流动性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行业布局、地区结构以及国家所有制进行调整,努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资本活起来,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应通过政策性扶持、鼓励民间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技术商品化为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适度发展虚拟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适度发展虚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改造和提升实体经济。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比较小,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规模小、品种少、运作不够规范;金融创新也是刚刚开始。因此应当借鉴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经验,积极探索虚拟资本的新形式以及虚拟资本交易的新技术,促进实体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发展。在增强防范和消除市场投资风险的同时,把开发具有避险和保值功能的各种衍生工具作为虚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点。由于虚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挤占实体经济的投资,因此我们还要注意对虚拟经济的扩张程度加以控制,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制订相应的货币政策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引导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回归。

完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

由于虚拟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蕴涵着内在的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网络化电子化手段加强,使得金融交易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多变性,特别当金融扩张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时,以资金融通和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资本运动使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增加,若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应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建立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同时要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管理,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和投机。我们要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参考资料:

1.孙执中,当代西方经济分析[M],商务印书馆,1994

2.成思危,要重视研究虚拟经济[J],中国经贸导刊,2003(2)

实体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 实体经济 政府职责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73-01

一、经济危机的特殊性

所谓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人们的购买力相对不足,导致产品大批积压,形成了供需双方之间的极大的失衡,造成了由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的脱节。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无计划,市场失衡造成的。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基本上发生在实体经济阶段,即从货币到产品、从生产到货币的生产流通阶段。而这次经济危机,具有前所未有的特殊性,它发生于实体经济之外,主要是金融、信贷和证券,美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它庞大的消费是依靠对全世界资本的占有维持的,全世界大多数的投资银行、信贷、融资证券实体都设在美国,而美元又作为世界货币与其它国家的外汇储备直接挂钩。因此,美国的一切经济危机都可以通过不良资产打包、证化输出给全世界,来化解本国的金融风暴,也就是所谓“美国赔钱,世界垫付”。

二、经济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良好的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因此,它不是吊在天上,而是立足于地下,从根本上决定了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它的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否则,它就成了既不着天也不着地的空中楼阁。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则会产生经济泡沫,造成经济假繁荣。因此,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并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积极发展虚拟经济,使二者互相适应,互相促进。而不能相互脱节,虚拟经济在最初阶段仅仅是作为实体经济的一个主要环节,为实体经济筹集资金,刺激实体经济的市场和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而伴随金融产业、信贷机构和证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完备,逐步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并开始以一种按照实体经济规律难以解释的规则影响实体经济的市场,甚至操纵实体经济的运行。所以说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必须对应地进行很好的处理,不然就会影响到它的正常发展。例如:抵押贷款主要用于房产的建筑,并通过房产买卖得到收益来实现。

(二)经济危机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要发展,首先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因此要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其次是向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通过这两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世界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影响相对缓和,虚拟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国家有强大的宏观调控力度和广度。然而,对一些发达省份,由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对明显,多数企业倒闭、裁员,失业率倍增等。应该看到虚拟经济对于地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即有效的盘活沉淀资金,刺激创新。同时,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否则,它将“消失”得更快,主要表现在对有价证券的市场化程度上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所以才使得它能够产生,特别是使它能够发展。然而,虚拟经济毕竟是要依靠实体经济的有效运行才能够得以维持。否则,巨大的泡沫加上高额的金融风险必须带来经济危机的隐患。有些企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就向银行贷了大量的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出现经济危机,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或者遇到市场紧缩,迫使很多企业破产倒闭,实际资本创造的利润得不到实现。这样,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危机。

三、遇到经济危机时政府的职能

政府的职能定位可以概括为: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历来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干预。一般来说,对于市场经济自身运用得相当完善的地方,政府无须干预。在这些方面,政府的职能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无事可做了。恰恰相反,政府的作用是纠正市场的固有缺陷。市场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为了弥补市场的这些缺陷,政府就需要担负起相应的经济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经济的消极面,控制市场的总体运行,防止自身发展造成危害。而此次金融危机是市场失控导致的结果。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无法解决,这时中国政府首先推出投资4万亿元重点解决民生项目、农村问题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保证了我国GDP以不低于8%的速度增长。其次,各地方政府也积极筹集资金在各个层次上拉动内需。比如,电器下乡、银行一再降息,刺激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从根本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各地方经济的不利影响。可见,我国的政府干预作为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角色,在经济发展屡遭困扰的情况下,显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江.政府的干预.东南大学大学人文学院MPA人文中心,210096

2.马克思.资本论

实体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金融界中开始逐渐出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经济现象,这个经济现象在以往很少发生,其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与实体经济发生了分离。其实关于这个理论的研究已经持续很久了,只是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才被人们逐渐所关注。深入研究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表现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现象,只是伴随着和经济危机的加重,其所带来的效应被逐渐的放大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表现极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出现的严重不平衡性。在这种分离的局面下,实体经济部门的数量远远少于金融经济部门,并且在规模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落后性。在这种分离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原先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金融经济的地位则明显上升。而明显反应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经济指标例如,金融资产比率、金融交易比率等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些都是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表现指标。

二、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原因分析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分离其有很多原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体经济明显早于金融经济产生,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始终推动着金融经济的同步发展。换句话说,只有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金融经济才能得到相当的充实和进步,从商业贸易方面来看也是这样的。因为只有当实际的产品数量变多的时候,商品交易才会应运而生。而在这个交易产生的过程中,金融的资产比率也随之提高了。其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也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另外一大主要原因。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金融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脱离了其对于实体经济的依赖,进而产生了所谓的“分离”。同时,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经济也变得越发的全球化,在这种全球化的经济大背景下,金融的领域也不断的被拓展着,这些拓展也使得金融经济的交易量急速提升,因此也使得金融资产比率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再次,很多的经济学家在探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现象的时候,往往喜欢对一些非制度性的因素进行过分的考虑,而忽略了其与制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其实这些非制度性的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其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而产生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源与制度,这点却往往很受忽视。再次,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即为资本结构所发生的相应转变。在具体的运作中,很多企业的经营资金所占的比例逐年遐想,而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数量正在不断提升;而从单个的家庭经济中去看,贷款的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都意识到金融资本的重要性,纷纷加入进来;而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也债务也不断增加。这些显著的变化都是使得资产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逐渐分离的原因。第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所以会面临现如今的一个分离的局面,其关于金融的相关制度的越来越趋于自由化也是一个显著的原因。其关于金融的制度日趋自由化的表现主要如下,首先,由于各个国家和经济实体都相继解除了对于金融经济的诸多限制,因此,在各个国家内,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流动变得更加的高效便利。同时,金融资本的不断涌入,也让国内国际贸易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的增加同时也更能吸引更多的外国资金的进入。这本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也是金融经济不断繁荣的一个循环圈。其次,国家层面上对于金融相关制度的“松绑”以后,国内各个金融部门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老越白热化。在竞争的白热化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价格优势,大打价格战,在这样的价格战背景下,金融的贸易量顺势不断提升。再次,在对金融相关政策放松管制的时候,关于汇率的相关要求也相继得到了解除。一些原本固定的利率政策变成了可以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浮动的政策。利率政策的改变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交易中交易数量的不断上升。

三、如何有效地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过分分离

纵观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局面,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经济体的经济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其本质,金融经济的实体经济二者互为依存,其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因此,金融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明确自身的定位,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肆虐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表面上看好像仅仅存在于金融领域,其实追究其根源其仍然与实体经济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换句话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大一份的原因是因为金融经济的过分发展而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失去实体经济支撑的金融经济变成了一触就破的经济泡沫。因此,要想复苏世界经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仍是一条不能更改的坚定之路。在实体经济的带动下,金融经济的发展才会健康稳定。很显然,这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金融经济走出困境,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

四、结束语

不管金融经济如何的繁盛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其不变的根基。因此,各国各经济体在大力发展金融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实体经济,避免将其二者分离。只有这样,经济的发展才是健康持续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余谦.关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3,15:168.

[2]张旭.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时代金融,2012,15:148+152.

[3]张博.关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