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范文第1篇

首先必须澄清这个副标题里面“批判”的涵义,因为在

知识经济”,把知识与经济联在一起使用,我以为始自德鲁克(peter druker),至少经过他1994年出版的《后资本主义 社会 》而获得广泛认可。德鲁克定义的“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是阶级冲突的形态从古典的“有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冲突演变为“知识阶级—无知识阶级”的冲突。他把这一社会形态叫做“知识社会”。在我看来,“知识”作为一种经济物品,固然表现出特殊的技术属性(例如“规模收益递增”),但当它被当成经济物品时,它的基本属性仍然是“资本品”。换句话说,作为“知识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改变知识的“资本”性质。其实只要存在谋利动机,就永远存在着将知识转变为商品的动机,从而永远存在着以“知识”为手段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本化”的过程。但是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知识被纳入经济 发展 的范畴。换句话说,只要“资本”还具有积极意义(除非我们不要经济发展),作为“资本品”的知识也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把知识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在

三、“知识救国”吗?

人们通过分工制度的协调来获取大量的知识。因为在分工制度下,每个人都可以专业化为某一狭隘知识领域的专家,而后通过与他人“交换”知识而获得生活与生产资料。心 理学 研究 自19世纪初已经发现, 学习 一项知识所花费的平均时间总是随着学习者在该项知识上投入的学习时间总量的增加而下降。而这一发现在当代脑神经研究与认知 科学 中又获得了新的神经 网络 理论 的支持(神经网络均衡点的稳定性与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 历史 观察表明,那些更加依赖于分工制度来获取知识的 社会 比那些主要依赖于传统方式(例如师徒制度、家族传承、个人探索)来获取知识的社会,表现出高得多的知识积累速度,从而可以在短短几百年或几十年时间里获得传统社会在几千年时间里所积累的知识存量。

理解了分工制度对获取知识的重大意义之后,我们就可以讨论分工的协调 问题 了。协调分工是一个制度问题,不是单纯的知识论问题。制度问题的本质特征在于:收入分配的方式决定性地 影响 到分工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因为这一特征,当 经济 学在90年代以来进入“博弈论”理性主义阶段时[5],它才真正开始接触到制度问题。

对于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协调分工的“制度”——我还没有定义“制度”概念,如果我们仅仅从经济学角度考虑问题,即仅仅考虑效率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把各种制度按照它们的经济效率排列出来。所谓“效率”,就是节约经济资源的程度。如果我们把知识列入稀缺的经济资源的话,那么对于“知识经济”极端重要的制度问题就是寻找那些最小限度地闲置知识的协调分工的制度。而这是很难很难的,因为知识存储在每个人的脑子里,以“观念” 的方式运行着,任何违反了知识主体的主观意志的制度都很难避免巨大的知识浪费。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处于奴隶地位的知识主体与一个处于 企业 家地位的知识主体之间可能表现出的巨大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差异。

在没有给出“制度”定义之前,让我先提出协调分工的最有效率的制度的第一个判据:生产的效率越是取决于要素投入主体的主观意志与主观努力,协调生产的制度的效率就越是依赖于“自愿原则”。

读者或许已经想到,“市场”机制(与传统的中央计划机制相比而言)是一个比较尊重自愿原则的制度,所以应当表现出高得多的协调分工的效率。这个判断,或者上述判据的这一运用,大体上是正确的。不过,我愿意指出,即便是“市场”制度里面,也存在着严重的压抑主体意志的现象,典型如“垄断”,或者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某些事情,等等。

现在我必须澄清两个概念:(1)“自愿”,(2)“制度”。 哲学 家们长期以来讨论不清楚“自愿”这个概念的实质。我甚至可以声称,自从西方人获得了神学(始自摩西),他们就不得不在自由意志的自愿性与上帝的秩序的必然性之间纠缠不清[6]。

当我们说到“自愿”这个语词时,它指涉这样两方面的情况:(1)被指涉的主体必须是免于明显的外力强迫的。注意,我使用的语言:“强迫”在语义上明显地不同于“控制”,后者可以包括受控主体“间接地施加影响”(通过语言、感觉、意识)。在这一点上,你可以争辩说“市场”经济制度其实是很虚伪的,它表面上尊重你的自治权利,实际上控制你的主观意志。对此我表示同情的理解,却无法为此而修改我对“自愿”原则的定义。(2)被指涉的主体必须在主观上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及其各种可能的后果。这一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弱上述的“控制”所施加的影响,因为主体明白他在做什么,这意味着外界施加的“间接的影响”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主体意志的选择。这两个条件意味着两个推论:(1)主体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因为他事前意识到了他所做事情的各种后果并且他是主动地(不受外力胁迫)从事这件事情的;(2)主体有知的权利,因为不如此便无法承担道德责任。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自由社会的宪法里面,在确立了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之后,第一项重要的补充条款就是“新闻自由”条款(公众对信息的权利)。

现在可以定义“制度”了。事实上,对制度的定义需要整整一门“制度 分析 基础”课程作为定义的展开。简单地说,制度就是群体内部有自由选择权利的成员之间就协调分工所达成的均衡的从而是可预期的和稳定的行为模式。这一行为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1)可见的行为。很明显,不可见的行为是别人难以预期的;(2)对可见行为的公认的阐释。关于这一点我要补充两条:(a)人们尽可以对行为作出极为不同的阐释,但只要这些阐释没有得到公认,它们就难以获得制度力量。任何制度条款都是在获得多数人的公认理解下发生其协调人群行为的效力的。典型的例子如 交通 规则,只有当人群的多数成员对规则作出统一的理解时,规则才可能实现其协调交通的功能;(b)对行为模式的新的阐释对制度创新是极为重要的。假如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居然对其既有行为模式作不出任何新的阐释,那么这个社会的创新和演进的力量必定已经消失了。观念的力量对制度发生作用,通过制度演变而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制度是“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间辩证关系的关键环节,是合理性展开其自身的“中介”。

只是在这一节的结尾处,我才具备了回答这一节主要问题的条件:“知识救国”吗?我回答是:技术性的知识与一般意义上的“救国”无关。更进一步,如果没有协调分工的有效制度,技术性知识甚至无法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即便在“实业救国”的意义上也与“救国”无关。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最关键的字眼不是“科学技术”,也不是“第一生产力”,而是那个“是”字。在完成了上面这样冗长的论证之后,我们有资格询问:科学技术在什么样的制度条件下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显然,自愿原则是那些有可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制度的第一个特征。这一特征的 政治 学意义就是“自由”。我们固然可以对“自由”作出许多不同的理解,却不能阉割了自愿原则里面讨论过的对“自由”这一概念所概括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基本理解,这一基本理解应当、而且为了具有制度效力必须是公认的。让我补充两点:(1) 公认的理解要求知识的“本土化”,这是很显然的,非本土的知识难以达成本土成员间的共识。一个眼下的例子是北约在科索沃事件中采取的强力干预,我很怀疑这一干预所依据的制度知识(哪怕它是关于“自由”制度的知识)能够被本土成员的大多数所理解和认同;(2)公认的理解要求阐释与事实的基本一致,这也是很显然的,那些明显地具有胁迫性质的规则不能被阐释为“自由”。没有人会认为限制了他呼吸通畅的某种外力是使他“自由”的力量[7]。

现在让我提出(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意义上)可以“救国”的制度的第二个特征:协调分工的制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制度下个人的努力是否与其回报紧密联系着。换句话说,权力与义务是否紧密地联系着。关于这一点我似乎完全没有必要补充任何东西,因为读者十分清楚传统中央计划体制是怎样失去创造力和效率的。或许我应当补充一点:即便是市场体制,也时刻面临着并且时刻在解决着如何改善激励机制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一个成熟的市场社会可以逐渐失去创新力量,例如70年代以前的英国。另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创新机制问题之后,僵化了的市场社会可以重新获得生命力,例如当代的英国。

最后,而且在操作意义上最重要的,是有效率的制度的第三个特征:协调分工的制度的效率每时每刻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由于 自然 环境变动和由于人群心态变动导致的)新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制度安排使得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紧密联系能够以最小成本实现。这句话或许涉及较多的技术语言,需要进一步解释。让我引用我喜欢的张维迎举过的例子(经过修改)来说明这里涉及的条件。设想两个人分工的社会,假定其中一人在月光下挖土,另一人在树影下挖土。当这两个人谈判他们之间的社会契约时,最关键的条款之一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全体人员的劳动,从而负责制定每个人的劳动报酬?”如果社会推举那个在月光下挖土的人来监督群体和制定每个人的报酬,那么,由于他必须花费很大精力才可能准确测算和监督那个在树影下挖土的人的劳动努力,他的最优行为模式将逐步演变为:减少他所支付的监督努力,按照那个在树影下挖土的人的总产出来决定他的报酬。这是因为挖土的总产出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而对于每个人的总产出的测量归根结底要参照社会平均产出来决定其高低。换句话说,在月光下挖土的人只能参照他自己的(此处代表“社会平均生产率”)总产出来决定支付给在树影下挖土的人的报酬。但是在这一“ 权利—义务”关联之下,假如那个在树影下挖土的人原本比那个在月光下挖土的人具有先天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例如天才或特殊技能者),我们可以预言,这才能多半是要闲置的。因为按照社会平均生产率来决定每个人的报酬必定导致“平均主义”的报酬法则。这一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劣币淘汰良币”法则。综上所述,一个效率高得多的制度安排是让那个在树影下挖土的人负责监督群体和制定每个人的报酬。道理很简单,由他来监督那个在月光下挖土的人的劳动,监督成本小得多,测算也准确得多,从而以很小的成本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紧密联系。关于这类制度安排的经济学分析,大多包括在针对“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机制设计经济学”里面了。

上面讨论的制度有效率的第三个特征,其最重要的推论在于:一个制度的效率不能够靠任何一套普遍原理来保证,而只能依靠千百万社会成员追求效率的日常努力来保证。因为如上面的例子所表明的,命名权利与义务在较低成本下紧密联系起来的制度安排,随着环境与人群的变动而处于永恒的变动中,没有任何普遍原理可以事前把握这些具体的制度安排。制度性知识里面的这类知识,按照亚里士多德对“技术”定义,具有技术性知识的特点,因为它们只针对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不针对普遍的一般的事物。在我的理解中,韦伯所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支撑体系 ”,不是别的,正是这里所说的技术性的制度性知识。没有这些知识的大规模积累和不断创新,就没有“可 计算 的资本主义”在西方社会里作为一种有效协调分工的制度的 发展 。

由于有效率的制度的效率依赖于大众的日常的追求效率的努力,我愿意以下面的命题来强调我在这一节里提出的三个特征在制度经济学意义上最为关键的环节: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励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每一个可能方向上追求效率的努力和创新。注意:这一命题所要求的制度安排是完全“自恰”的,因为它所追求的效率依赖于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依赖于制度安排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励了对效率的追求。在这样一个纯粹关注效率的环节里面,制度的“好”与“坏”不是我们关心的主题,尽管我们必须询问一个制度的好与坏。仔细阅读我在这一节里的讨论不难发现,这些讨论其实已涉及了制度好坏问题。例如,我讨论了“自愿原则”与“自由 ”的含义。但是对制度作道德判断毕竟已经超出了这一节的主题,应当放在另外的章节里讨论。

四、“人力资本”与人的“异化”

一旦以劳动者为载体的知识成为谋利的资本,劳动就开始转化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投资人以劳动者的知识积累过程(例如正规学校 教育 、在职培训、自修)为投资目标,期待着将来从这一知识存量中获得大于投资额的回报。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 经济 学家们估计过就美国 社会 而言的这一“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大约为20 %~50%,依样本结构而有巨大差异。不过,这一比率的下限仍然大大高于美国经济在常规情况下物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10%左右)。由于这一超高回报率的吸引,成熟市场经济(美国、德国、甚至香港)的投资结构在1970年代以来明显地向人力资本方向倾斜。

下面我希望在我提出的“知识互补性”概念体系中解释一下,人力资本为什么比物质资本具有高得多的投资回报率。首先应当界定“资本”概念,这一概念曾经和仍然在引起广泛的争论,著名者如庞巴沃克与费舍之间的论战[ 8],以及后来的“两个剑桥之争”[9]。

庞巴沃克以及整个奥地利学派资本 理论 的出发点是把“资本”看做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迂回生产方式(the round-about method)。“时间”在这一生产方式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迂回所用的时间越长,理性投资人所要求的回报率就越高。因此从实证角度看,一项投资的资本周期越长,就说明该类迂回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回报率越高。教育通常比物质资本投资具有长得多的周期(常规学校至少需要12年才完成中等教育,而最大的钢铁基地建设周期不过是5年左右)。从奥地利学派的角度看,这意味着教育投资具有比通常物质资本投资高得多的回报率。

资本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费舍的“投资机会决定投资回报率”的理论。在费舍看来,一切事物,只要可以产生未来收益,就都可以成为“资本”。投资的回报率由投资项目及各个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决定。假如我们把全部可能的投资项目(机会)按照回报率从高到低排列出来,那么最优的投资选择将从那些回报率高的项目开始投资,只在用尽了较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以后才逐次向更低回报率的项目投资。这样的投资安排一直可以进行到融资成本(例如向银行贷款所必须支付的利息率)等于投资回报率时为止。而融资的平均成本由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在现时与未来一切时点间的一般均衡决定。由这一均衡决定的融资成本也叫做“真实利率”,它的大小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一个经济所提供的投资机会的多寡以及这些投资机会可能产生的回报率的高低。

在运用费舍的资本理论时,一个重要的 问题 是判断“投资机会”及其“回报率”。例如,一般来说“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投资机会。可是如果受过教育的劳动与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具有同样的收益,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教育是“投资机会”。又如,当投资是在一个不稳定的社会 政治 环境里进行从而所涉及的风险非常高的时候,投资的帐面回报率就显得毫无意义,相当于接近于零的投资回报率。由于这些理由, 发展

注释:

[1]转译自j.b.schneewind编译moral philosophy from montaigne to kant,vol.ⅰ,“leibniz”,pp.313—33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方括号内 英文 及中文为我所加。

[2]参见例如“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 经济 学”,《在经济学与 哲学 之间》。

[3]详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各篇有关“知识”定义的文章。

[4]详见我写的“近年来经济 发展 理论 的新进展及反思”,《经济 研究 》1994年。

[5]参见我写的“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 社会 学研究》1997年2月。

[6]关于这一论题的权威的和冗长的讨论,参见hannah arendt, the life of the mind,vol. ⅱ,“willing”,harcourt brace, 1971;以及robert nozick,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chapter 4,“free will”, and chapter 5, “foundations of eth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7]为了“最终的自由”而实行强迫,这是很值得怀疑的论证方式,不过这里无法展开讨论,读者可以 参考 哈耶克的著作。

[8]参见bohm-bawerk,positive theory of capital,1889;irving fisher,the theory of interest,1930。

[9]参见mark blaug,economic theory in retospect,5th ed., cambridge unviersity press, 1996。

[10]参见我写的“面向综合的 时代 ”,《回家的路》。

[11]参见上引“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进展及反思”。

[12]参见《我思考的经济学》,三联书店1996。

知识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会计模式

一、科研单位的知识经济与会计

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多数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上的经济。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处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约束下所进行的经济行为。因此,会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必须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这样会计才能反过来促进科研单位知识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科研单位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模式的挑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的理论主要有两大学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面向过去,强调可靠性,而受托责任学派面向未来,强调相关性。农业科研单位会计目标属于决策有用型即为会计目标主体制定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信息的占有是组成财富的重要部分。因此,传统的会计目标主体范围应拓宽,应涵盖知识、信息、资产的所有者。

2、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关系直接影响农业科研单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是否能够获胜。在传统会计中,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过小,只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商标、商誉、专有技术等;同时,无形资产的计量基础是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内容、范围应扩大,会计计量基础也受到冲击与挑战。

3、对会计报表模式的挑战。传统会计报表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大财务报表为主干的模式,主要对单位已经拥有的资产、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这些过去的信息对农业科研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而言,他们更想了解科研成果未来的、非财务信息,因此,必须对传统会计报表进行变革。

4、对会计管理模式的挑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人员参与科研决策愈来愈显得十分重要,而科研单位现形的管理模式很多是,财务人员中对财政拨入经费负责,对横向科研管理经费只是代管,科研经费的使用由科研项目负责人说了算,缺乏成本意识,加上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在经费使用上很随意,造成科研经费监督弱化。因此,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反映和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合理分配资金是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对传统会计管理模式新的挑战。

三、改进现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创新的思考

1、会计思维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整个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会计领域也必须具有创新的观念。首先要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有一个重新认识。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在保证单位价值的最大化上的同时还要围绕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和保证获取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的最大化上,从而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二是要以科研为核心改造现行的会计系统。目前,针对科研项目没有单独的会计系统,课题经费往往是通过“合同预收款”核算,无法直接从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科研项目立项、开发、最终实现科技转化的过程,通过会计模式的调整,确立新的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可以将传统的会计模式下许多难以计量的科研项目加以合理的计量、入帐,做到从帐面上直接反映每笔科研项目从申报到项目结束的收入和支出及未来的前景。

2、会计核算创新。随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比例与重要性日益提高,而无形资产会计滞后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会计模式的束缚,提高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创新无形资产会计。同时,随着无形资产主导地位的增强,其内容急剧扩大,包括人力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组织管理资产、市场资产等。范围扩大后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模式应根据无形资产的特征选用新的计量方法、采用多重计量手段。可考虑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同时提供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信息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信息。

3、会计报表创新。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是开发研究知识产品,为人类造福。知识产品经济要求把人力资源信息作为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借助于人力资源会计科目,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核算体系。在资产负债表中

4、会计管理创新。农业科研单位往往是有项目就意味着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

研项目的大小、数量都直接影响到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实践工作中应将会计管理创新重点放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研发和转化的管理上。要制定出有利于单位的发展和有利于争课题和争项目的激励制度;要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支出审批制度,杜绝越权批款;要建立健全预算制度,谨防项目经费流失和浪费。其次,要注重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加强科研项目的核算。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规范、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设计和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知识,还要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能够运用现行的会计制度,合理的进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核算,要既符合会计制度,又具备科研单位的特色,特别是注重对科研成果的预期效益进行合理预测及批露,对科研项目风险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卫星.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j].会计研究,1998(10):29-31

[2]李学恩.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与创新[j].现代会计,2004(1):3-4

[3]周晓苏.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会计模式及其特征[j].南开管理评论,2001(3):40-46

知识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文献情报学:研究有关情报信息的生产、搜集、整理、存贮、检索、报导、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

研究

1引言

科学技术正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知识的创造和积累都在加速发展,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播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新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也在不断加快。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新时代的经济特征——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新的经济和信息环境对文献情报学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信息作为现代社会三大支柱(能源、材料和信息)之一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传播和利用已成为社会经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工作倍受重视,信息服务业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变革了文献情报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加工、传递的效率,为文献情报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也给文献情报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正在不断变化,文献情报工作的手段需要寻求新的技术支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深入,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需要创新,信息专业人才还未能满足文献情报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等等。因此,开展关于在知识经济和新信息环境下文献情报学发展的研究,便成为一项十分重要且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拟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出发,分析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进而探讨文献情报学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使命。

2知识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自本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这种积累以加速度的形式迅猛发展,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的阐释,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1〕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前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机会,导致知识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增长对于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大,“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古老的真理在今天也就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知识信息已经发展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本。一方面,这些知识资本同传统的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属性,即它是带来未来经济收益和其他收益的源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特殊资本,即它是唯一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的,并且是不断增值的,可以为全世界所共享的资本。知识正在逐步取代资本和权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据统计,世界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以知识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美国连续近90个月奇迹般的低失业、低通胀、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是约5000家软件公司的巨大贡献。这些都表明知识以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后所实现出来的巨大作用。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人类在20世纪后期,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这些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全面产业化为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有关专家认为,知识经济将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据统计,1982年世界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通信产业的产值为2370亿美元,1988年为4700亿美元,到2000年将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因此,把握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前提。知识经济一般来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新的更高劳动生产率将不在于简单的资本增加和劳动力的量的投入,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运用。整个社会生产将围绕信息流来组织实施。据经合组织在一份报告中估计,在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现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在制造业产值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25%,比20年前增长了近1倍。据专家预言,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技术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可能由本世纪初的5%至20%提高到90%。〔2〕因此,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效率以及所获知识的质量将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因素之一。

第二,劳动资料的信息属性将在生产中占居主导地位,生产过程的技术基础和工作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主要活动将逐步变成以对知识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为主的工作。

第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使生产组织的管理机构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使组织中的成员对决策过程的广泛参与成为必要和可能。生产管理将进一步科学化。

第四,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遍布全球的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使得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管理、市场、劳动、技术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明显。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促进着生产力的国际化,使得那些在知识创造、采集加工、传输和应用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将不再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也不再主要依赖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而更多地依赖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的能力。

第五,知识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知识创新和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提供了大量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特别是支配着大众文化的大众传媒,而且通过其特有的形式改变人们看待自身以及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方式,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

3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创新与整合

由于知识经济依赖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因而知识创新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创新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重要的问题在于:知识创新如何带动经济的发展,即怎样将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里的关键在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结和整合,即缩短从知识创造到应用的周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知识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创新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例如,晶体管从发明到商业化的过程用了将近10年左右的时间,集成电路用了8年,第一代微处理器用了5年,64K芯片用了3年,256K芯片用了2年,而目前广泛应用的0.6微米芯片和即将大量生产的0.35微米芯片所用的时间则更短。

只有当知识创新的成果最终落实到生产领域,实现产品更新的时候,才能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例如,微电子技术科学的创新带来了微处理器的更新,导致新一代计算机的生产。这种新的产品启动了新的市场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生产新产品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形成生产基地,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以北大方正集团为例,他们把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上的创新转化为一种先进的汉字排版系统,这种产品刺激了市场需求,实现了广泛的商业化,占据了国外80%以上的中文报业市场,导致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报纸印刷业革命。〔3〕可见,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是通过“知识创新产品市场基地产业”这一链条来带动经济发展的。这里关键就在于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应用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结和整合。其中知识的创造是基础,加工和传播是条件,而知识的应用是关键。

4从文献情报学的对象和任务看文献情报学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使命

文献情报学是随着知识文献的巨大增长和积累与人们对知识信息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研究情报的构成和基本特性,以及研究情报信息的生产、组织、传递、开发和利用的规律性的科学学科。具体地说,文献情报学就是研究有关情报信息的生产、搜集、整理、存贮、检索、报导、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4〕它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解决情报知识的积累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知识和信息,使之有序化,成为人们便于利用的形式,以向用户提供所需的知识和信息。鉴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那么专门以情报信息的生产、搜集、组织、传递、开发和利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文献情报学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献情报系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支柱之一。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它是由知识创新系统来完成的,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信息服务体系被列为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报信息基础设施也被看成是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之一。〔5〕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知识创新有赖于对现有知识的充分吸收和利用,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决定的。而以知识信息的搜集、组织、传播和提供为己任的文献情报系统无疑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近代以来知识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文献的指数增长,更使人们获取和消化知识的能力达到饱合。文献情报服务工作使人们从繁重的查找文献资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广大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科研质量与工作效率,达到又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目的。而文献情报机构的情报研究工作不但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而且对于科学工作者了解科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跟踪科学前沿有重要参考作用。

第二、文献情报系统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如台湾学者顾敏教授把“传播讯息和推广知识”看成是文献情报机构的基本经营活动。〔6〕事实上,由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增加,从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缩短以及新技术、新产品过时速度的加快,使得知识的老化周期加速,只靠在学校学习的“一次教育”已经不够,“终身教育”、“学习社会”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文献情报机构作为国家的情报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人们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和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人甚至预言,“21世纪学校形式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以图书馆来代替,……因为图书馆的形式也在变化,教育的方法和方式与图书情报的发展形式可能会走到一条路上去。”〔7〕此外,文献情报机构对用户的各种信息教育则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授活动,而且对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更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文献情报工作是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知识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赖于文献情报工作的媒介作用。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首先要进入文献情报系统,在经过文献情报系统的组织和处理后再交流传播出去,进入广阔的社会生产领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当然,文献情报工作作为促进知识成果向社会转化的重要因素,不仅在于知识成果是以文献情报工作为媒介被推广应用的,而更为重要的是文献情报系统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活动激活知识成果,加速知识成果向经济生产领域的转移和渗透,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效果,极大地推动经济建设的步伐。

可见,文献情报系统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不仅对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把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地联结起来。这种各个环节上的联结与整合作用,也是知识经济对文献情报系统功能、作用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献情报系统在知识经济中担负着极为重大的使命。文献情报学的研究成果和文献情报工作的实践将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尽管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水平与知识经济的标准尚有一定的距离,但鉴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知识经济的浪潮必然会对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予以重大的冲击。面对世界知识经济的冲击,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寻求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发挥文献情报学研究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为此,笔者认为文献情报学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在宏观层次上,文献情报学应以广阔的视野面向国家整体文献情报事业,为增强文献情报服务能力,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文献情报业的发展,建立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当前,要加强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研究,优化文献情报系统的运行机制,使知识的生产部门与应用部门更好地联结起来,促进知识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第二,在微观层次上,要不断寻求新方法和手段,为改善文献情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是围绕信息流来实施的,知识的获取方式与效率以及所获知识的质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对知识组织和控制的研究,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的研究。事实上,知识获取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知识组织的方法和水平。

第三,在实践层次上,文献情报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经济,面向社会,改善服务方式;要重视信息资源开发的研究,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为各类决策提供服务的情报调研与信息咨询的研究。情报调研和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科技向经济的有效转移。发展知识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方面需要壮大研究开发队伍,充分组织社会资源投入研究开发活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则需要引导和帮助科研机构、企业科学正确选择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具体方向,使之与国家发展目标、市场需求、自身优势相一致,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集中有限资源重点突破。我国大多数科技产业经过一段快速成长期后速度明显减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向不明,多头出击,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文献情报机构依托稳定可靠的信息渠道,通过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市场调查,无疑能为科研机构和企业“选择方向”助一臂之力,进一步降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微观运行中的盲目性,大大提高科技向经济转移的有效性,并在新产品的市场营销策划、合作对象选择、完善经营管理等环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加速高技术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当前知识经济理论研究有待深化的若干问题>>.朱厚泽.未来与发展,1998(5):16~17

2.<<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顾玉清.光明日报,1998-03-05(3)

3.<<从北大方正谈技术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王选.科技导报,1998(7):3~4

4.<<情报学概论(修订版)>>.严怡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42~43

5.<<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与我国现代化>>.何传启,张凤.中国科技论坛,1998(6):8

知识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知识经济无形资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为发展经济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都对会计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管理活动,也应不断创新,寻找与时代相适应的会计模式。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1.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由于受操作手段和工具的限制,经济业务数据的日常处理占用了会计人员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的普及和成熟,会计人员大量的日常工作,如填制总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以及在必要时查询凭证数据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这在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更多地参与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经济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确立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广大会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相关的信息处理知识、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增强参与经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会计计量模式得以改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计量模式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也日益突出。货币计量假设固有的最大局限性体现为将会计片面理解为关于计量和传递货币性活动的学科,把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排斥在会计信息系统之外,严重制约了会计学科在企业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非货币计量信息对使用者的管理和决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因此,会计必须扩大会计信息的容量,增加非货币信息。未来的计量模式将会出现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在实务上,可以根据不同会计事项,不同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计量属性,提供传统会计信息所不能容纳的企业员工素质、市场份额等非货币量化的信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使得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全面、完整,满足新时代信息使用者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3.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以三大财务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在传统的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下,财务会计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获得的收益、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这种报告模式基本上能适应工业经济时代的要求。但是,随着20世纪末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产业的兴起,信息使用者已不满足于对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的了解,他们还要求了解企业未来的、非财务的信息。比如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使用者会更加关心企业所占有的知识、技术和无形资产的种类、先进程度、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程度,而且他们对知识和技术的未来收益比对其历史成本更关心。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发展趋势

1.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

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而在新的形势下,它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会计目标、会计观念、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与知识经济格格不入的倾向。例如自创商誉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是不予反映的,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知识创新而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和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会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而且企业的合并或解体也会经常发生,如不在市场交易前确定自创商誉价值,那么在市场交易时的价值确定就会显得“离谱”。会计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涵义。

2.人力资源应纳入核算范围

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意向重要资源,而且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利润。因此,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体系,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会计规范体系,人力资源会出现新的突破。首先,人力资源出现智力密集的行业,高校、IT行业、研究机构、各项事务所,对这些机构启动人力资源程序;其次,人力资源是企业单位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这个观念将会形成共识。在此人力资源的成本确定,计量程序将在人们形成共识后被普遍应用,是企业生产成本;最后,人力资源作为无形资产将会成为企业评价重要指标,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3.将储备确认会计作为现有会计报表的补充

1982年,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SFAS69,要求石油天然气公司对其经营做出一些补充披露。这一披露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向投资者提供比以往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更为相关的信息。这一现值会计,就是储备确认会计。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历史成本数据与其价值相关性极低。知识经济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得以历史成本数据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在提供信息方面满足不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要求。因此,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应补充一张RRA报表,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以大体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情况以及未来收益对企业现值的影响。虽然在RRA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诸如折现率的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主观因素过多等问题,从而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值得肯定的是,RRA能够提供比历史成本计量更为相关的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讲,RRA具有潜在的有用性。

4.重视无形资产的资本化

对相关无形资产实行资本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正在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给出基于价值创造的无形资产定义:无形资产是指由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所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因此,对于无形资产特别是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需要进行改进国际上使用的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1)全额费用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全额资本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待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时列作无形资产,分期摊销其价值(3)成果决定法,即在

研究与开发费用发生期内,设置多栏式账户专门记录其相关支出,最后按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结果来决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

5.突出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

知识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而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更是加剧了经济的动荡。为减少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求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鉴于上述分析,为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减少决策风险的需要,应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适当创新。这不仅涉及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在会计理论方面,提高及时性与会计分期假设有关,可考虑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根据业务经营特点,实行灵活的不等距的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赵国强.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理论研究现状的评价[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1)

知识经济范文第5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网络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巨大。网络审计亦是如此。试从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时代审计的特点、审计技术等理论要素角度浅析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论文第一部分阐述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新的经济模式迫使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创新,而且信息技术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社会中介监督服务的审计也必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审计模式来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展审计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使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网络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审计的诞生主要有以下动因:1.新的经济运作机制的需要。随着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Internet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电子商务模式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使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电子商务不仅提供了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商务交易模式,而且其快捷、方便、高效率、高效益等特征也改变了经济的结构和运作方式。2.审计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客户业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实时化、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促使审计组织向在线实时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低成本、快捷性和跨越时空性等优势来开展业务。3.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介绍网络审计的特点。在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下,诞生了网络技术和审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网络审计。网络审计是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并运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对资源共享和授权资源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审计服务。网络审计已呈现出传统审计无以伦比的特点和优越性:1.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众所周知,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有关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它相关主体进行理性决策所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2.审计信息数据传递网络化。网络审计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通讯设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经营业绩进行审计测试,形成审计结论,维护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3.审计报告的实时性。在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审计追踪,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审计工作的指向性。4.审计服务智能化。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为委托单位提供审计服务的特征为:智能化的面向客户服务,开放式资源共享,模块化动态组合,最大限度的维护委托单位的利益。5.审计费用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