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客家文化;建筑形制;空间

1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源源流长,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在与大自然的不断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营建经验,创造了极富感染力的生存场所。当提及中国建筑立刻会想到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提及中国建筑文化就会想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大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所体现的建筑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客家既是汉民族的一支,与传统汉民族血脉相连,又具有其独特的民族个性与文化,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建筑更是独具特色。

2 客家历史文化背景

2.1 客家的民族、文化渊源: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民的主体成份是中原衣冠氏族,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的中原旧地。

他们在自北往南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的过程中,一方面竭力保持和发扬中原旧有文化,崇尚礼仪,家族意识、民族意识、民系意识极其强烈;另一方面又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开拓进取,创造新经验,培育出新文化――客家文化。因此,客家文化是在与当地土著文化的排斥和融合中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客家人念念不忘中原,因而客家文化在保持中原汉文化的基础上,具有秩序性、整体性和怀旧性的特征。它作用于建筑则直接影响到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制。

2.2 客家民系基本特征:

客家作为汉民族五大民系之一,受到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展转汲取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拥有了以下的几点基本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是其建筑形制的根源:

2.2.1 客家民系与古中原汉族有着直接的血缘和历史地缘关系,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宗法礼制观念,注重族望门阀、族谱、族祠。

2.2.2 客家民系具有浓厚的怀恋中原意识,在其核心区,大家使用同一种方言(客家话),以共同的习俗、信仰和观念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即使偏离了这个核心,客家民系的成员仍能组织在一起,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性。

2.2.3 客家民系强调聚族而居,不仅家族有组长,还往往有严密的村社组织,维护乡土社会的和谐秩序。

2.2.4 客家民系强调儒家正统观念,重视礼仪,轻佛、道等宗教观念。

2.2.5 客家民系突出强调“慎终追远”的精神,尊敬祖宗、重家庭、家族伦理道德。

2.2.6 客家民系强调“耕读传家”,重视文化教育,人文昌盛,人才辈出。

2.3 客家文化的生活体现:

客家人秉承汉民族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儒家思想。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聚居于一处,不断地调整各种关系,把人伦关系强化为尊卑名份的人身依附,以维持其长久和谐稳定的生活。

2.4 客家主要聚居区的地理条件:

客家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该区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客家分布多以山区为主,兼有平原和丘陵的地区为最。以福建为例,多为山多地少地区,并且交通不便,地区间交往甚少。因此出现了在闽西的客家建筑为了防盗、防范的原因,形成聚族而居,营建集体住宅的传统。

3 典型客家建筑形式

由于地理条件等客观限制,客家建筑多因地制宜、自成传统,没有完全固定的程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五凤楼”、“围垄”、土楼,这三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特点――聚居,但又各具风格特色:

3.1 “五凤楼”

客家民居形式乃从天井小院演变发展成为多种的群居大院。其最初形式是增加两侧的横屋及加高厅堂的高度。由前及后,三堂两横,逐渐增加层数,使厅堂的屋面与横屋的山尖,层层升起,相互衔接形成展翅欲飞的生动气势,因之通称为“五凤楼”。

3.2 “围垄”

前面是厅堂与横屋方形或长方形的组合体,两侧及后面围以圆形成列的围屋,称“围垄”。围屋一般为单围,也有双重及多重围屋,房间多少,范围大小,视人口多少而定。围垄房舍的前部有“禾坪”与“水池”,围以高大的围墙,两面开大门,围墙用黄泥、砂及贝壳灰掺和成的三合土夯成,厚达1米以上,异常坚固,有的还建有炮台,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围垄内部可基本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3.3 土楼

客家五凤楼、围垄和福建本地山寨相结合,发展成为将堂屋横屋联成一体的方形与圆形土楼。圆土楼外环通常高四层,外墙石砌基础,上为夯土,也有用三合土的。一般不开窗,只在上部留外宽内窄枪眼小洞。墙体很厚,下部达2米多,向上有收分。大门用石框,门用厚13厘米的实木,外包铁皮,有横竖向门闩,门梁上设水槽与楼上水箱连通,战时用以灭火土楼的三四层有贴靠外墙的回廊,便于战时跑动,几个土楼位置靠近可组织交叉火力。总之土楼本身就是严密的防卫工事。

4 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特征

分析以上具体的建筑形式我们可以得出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4.1 点、线围合。以点为核心,以线来围合是客家民居形制构成的基本法则。这种点、线围合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极为完整、严谨的的建筑形式,它不但具有向心性、整体性、秩序性的特点,而且重点突出了礼制思想、伦理观念和社会秩序。通常点为整座建筑的公共活动场所或祠堂所在地,各家居所等房间连成线形围合于其。

4.2 独立性强。从宏观上讲,客家民居很少受到其他建筑的影响;他的总体构成往往与自然界的山水有关。它既反映出客家人强烈的家族观念,也反映了客家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建筑与大自然协调的思想。客家建筑群往往以方形、圆形及各种形式的土楼为主,大小不一,分布通常是依山就势,根据需要而建,而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而存在。

4.3 基本构成简单。客家民居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构成仅有房、厅两种形式。构成土楼的各个单元都有供各家活动的公共空间――厅和私密空间――房,构成土楼的这些基本元素形式一致,构成一致,没有各自的独特形式,完全依附于整座建筑成为一个整体。

4.4 建筑形式多样化。客家民居形制在点、线围合的构成法则上,各种构成元素采用不同的形式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如土楼可以是一层围合,也可以多层围合;可以外层高,内层底;也可以半围合成为簸箕型等等,形态多样,依山傍势,因需而建。

5 结论

从这些对客家建筑文化的研习中,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部分的民居而言,它们体现着一个地域共有的特征;代代相传、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发展形成;成为人们所遵从的不成文的规范。正如“民俗传统直接而不自觉地把文化――它的需求和价值、人民的欲望、梦想和情感―转化为实质的形式。它是浓缩的世界观,是展现在建筑和聚落上的人民的‘理想’环境;没有设计家、艺术家或建筑师插手其中。

参考文献

[1]拉普普著,张玫玫译. 住屋形式与文化[M].

建筑文化范文第2篇

1.1哲学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强调自然、思想、人生的集中和统一,在具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上这一文化特点得到集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人与自然交融一体、和谐发展的理想,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1.2生态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要点“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和生态的独特阐释,风水学说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深远,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建筑物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倡导气候、景观、水文、地质一系列生态的的综合,并可以形成评价和选择的基础,在朴素唯物主义、实用思想和原始生态理念的综合下,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最具有特征和代表性的要点。

2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要点

2.1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现代建筑设计应该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作为传承的主要内容,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总结、结构和变形。在丰富建筑设计结构形式,丰富建筑设计审美取向的基础上,给建筑物一个功能性、艺术性、符号性的标志,使建筑物具备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更深的艺术层次,做到对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与保障。

2.2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用富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对现代建筑和建筑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以形会意,既达到现代建筑设计蕴涵传统建筑的某些特质,又可以平衡和保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体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和传统的延续性。

2.3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技术、艺术处理的手法,取得建筑物、环境、材料的平衡关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对粗糙落后的部分予以剔除,对于净化传统的部位予以保留,使建筑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营造出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意境与风格。

2.4开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法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因势利导,因材施艺,适可而止。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采取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使现代化的建筑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5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应该在追求高效、简洁节奏的基础上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满足人们潜意识中亲近传统文化的心态,在设计工作中可以选取传统生存经验中对应的元素加入设计之中,使人们在不失时尚感的同时追溯回忆,完成精神的释放与安逸。2.6建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共存联系要完成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涵的现代价值,使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相契合,从而设计出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现代建筑作品。

3结语

建筑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符号、现代建筑形式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前我国的国情是,城市规划主要由政府控制,建筑设计则有一部分是必须听从甲方的喜好,建筑师所扮演的角色有时仅仅是出谋划策,最终的决定权多半还是归于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出现刮仿古风、欧陆风,甚至有的建筑是未经思考的仿古建筑甚至是翻建建筑。而建筑的真正文化内涵和精神内容缺失,传统建筑文化和建筑元素已经被挤压的几乎没有空间和地位了。

建筑作为文化和技术的综合体,应该是文化的物质传播形态,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应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及变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建筑文化和发展历程,建筑文化已自成体系,长城、故宫、天坛等都是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建筑的范例,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是文化孕育了建筑,而建筑又表现了文化,两者不可分割。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物质形式

中国古代的建筑单体以木构架建筑体系为主。木构架体系在汉代已基本形成,在唐代达到成熟,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独特、分布地域广同时地域性明显、建成数量多并一直延续至今,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建筑体系之一。之外,中国传统建筑还存在干阑式、窑洞、碉房、土楼等等多种其他建筑体系。不同地方根据其气候、地形、材料的不同形成其特有的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的建筑群体布局和城市规划多强调对称均衡,如故宫、曲阜孔庙和明清北京城等。而在建筑群体空间上则较喜好采用一组或多组围绕形成一个中心空间的手法。同样,这些手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形式

说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就不得不提到我国一直以来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一直是我国哲学思想的主流,而这一思想也一直运用在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中。“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是在城市规划上对尊重自然的反映。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建筑形式采用圆形三重檐,总平采用方形,就是“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的体现。而其三重檐的上檐采用青色,中檐采用黄色,下檐采用绿色,则分别是天、地、万物的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同时还包括“礼仪”,这一精神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尺度空间上。如帝王宫殿的威严,民居的亲切,园林的恬静。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在建筑设计中的符号表达

1.建筑空间的符号表达

建筑空间都表现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礼仪”。建筑空间表现的是等级森严,建筑群的布局呈现明显的对称分布,重要建筑沿轴线布置。在建筑单体中也呈现相同的布局方式,合院式、一正两厢、前朝后寝,都是反映建筑文化——理性——的空间符号。

2.建筑形式的符号表达

在建筑形式中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形式、细部的传统符号这两方面。

在形式上,建筑的屋顶、墙身和基础组成一种理性的对称式构图。中国传统建筑中,对于屋顶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点,这一点与西方古典建筑不同,他们更注重的是立面的构图。屋顶形式是中国古建造型元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挑出的屋檐、优美的檐口曲线、反曲的屋面、起翘的屋角以及多样化的屋顶形式,使得中国的古建具有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细部上,除了本身的装饰作用外,还有具体功能中的作用。比如徽派建筑中的代表性的马头墙、披檐,宫殿中的斗拱,民居中的窗棂,园林中的漏窗等等。

3.建筑材料的符号表达

传统材料是对历史记忆的延续,是对文人情怀最直接的表达。常用的传统建筑材料有:青砖、青瓦、竹木材和石材。而这些材料的运用在现代建筑,特别是文化类建筑中仍很常见。

4.建筑色彩的符号表达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但有很强的等级控制,颜色越是鲜艳,权利地位越高,这也是受当时“礼仪”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官式建筑中常采用红、黄为主基调。像苏州园林、江南私宅以及徽派建筑等受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颜色以灰、白、黑为主,纯洁、淡雅。同时,我国不同的民族因具有特有的文化和审美,建筑色彩也大不相同。云南白族的建筑大多以白蓝相间为主,在,藏族同胞则以红白为建筑的主色调。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上海金茂大厦——传统建筑形式的应用

上海金茂大厦虽然是由美国SOM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却很好的在建筑造型中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上海外滩的几座超高层建筑中少数未被公众质疑的建筑之一。“我在研究中国建筑风格的时候,注意到了造型美观的中国塔,高层建筑源于塔,我试着按比例设计新塔。金茂大厦不宜简单地被划分为现代派或后现代派,它吸收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文脉。”SOM事务所的主要负责人阿德兰·史密斯是这样介绍的。同时,他也证明了像钢和玻璃这样的现代建筑材料也一样可以建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它的外形易让人直接联想起中国的古塔,他设计的塔楼采取的是双轴对称的平面之形,阶梯状的造型逐层递增,使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塔的完美景观。

2.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教学楼——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二期工程的建筑学主楼,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在该建筑的材料选择上,他采用了传统建筑材料——青砖,并采用了十字形的砌筑方式,丰富了建筑立面的肌理,与对面的管理楼的普通砌筑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传统建筑材料的新型实用方式,既有创新性,同现代社会接轨,又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3.北京香山饭店——传统建筑空间与颜色的应用

北京香山饭店时由贝聿铭于1982年设计的,位于距北京市中心 20 公里左右的西北郊的香山。香山饭店的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设计是将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水榭、长廊曲径等传统造园符号经过提炼,高度的抽象和简化,运用其中,充满了文化性,但不生硬。香山饭店不仅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的结合,同时还加入了许多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建筑虽然是用玻璃和钢等现代材料建成,但建筑整体强调的是白色抹灰墙面和灰砖线角这些传统建筑做法。同时,白灰两色又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色调,透露着民族性。而“方与圆,无论建筑的立面、内部、大门、照明灯具还是客房内部设计,这两个形式总是重复出现,简单而丰富。”

建筑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岭南古建筑;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1文化背景

1.1自然环境特征。岭南是指五岭以南地区,包括了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省部分地区,北依南岭,南靠南海。而在唐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居民对岭南地区的情况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加上南岭重岩叠嶂的地理环境,岭南人难以跨越南岭进入中原地区,使岭南地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域。正是这种独特地理条件,使得岭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但却有利于岭南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民族文化的沉淀,从而孕育出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是形成岭南古建筑种类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岭南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雨水充沛、原始森林茂密且常受台风吹袭。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建筑需具备通风、隔热、防潮、防腐、防虫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都非常注重建筑材料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这体现了富有智慧的岭南人为了守护家园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精神。1.2人文环境特征。岭南先人属于百越民族,自秦代统一以后,岭南地区开始大规模地融入了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岭北汉文化。直至明代,由于朝廷的政治波动和地区的自然灾害,大量官员和厌倦动荡的中原人迁徙到岭南地区,因此带来多种外来建筑文化。而当时的岭南建筑文化较为落后,对于外来文化几乎是全盘接受,也间接的把不同的建筑文化融合在一起。从明清时期开始,岭南地区开始大兴土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这段时期里建造的建筑,开始融入北方特色文化,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景观建筑相继被兴建,其中著名的岭南古建筑有镇海楼、振成楼、岭南第一楼等。在岭南地区,百越民族传统民俗众多,其最为突出的是迷信巫术、崇拜神灵。也正是这种民族风流,使得岭南庙宇建筑繁杂。移民种族群居,严格保持原有的宗族文化与血缘关系,使得宗祠建筑遍及城乡。岭南地区的本土建筑文化在与外来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逐步形成反映岭南建筑风格的岭南建筑文化。

2发展历程

岭南古建筑的发展历经两个发展阶段。2.1第一阶段。此阶段中,岭南古建筑以明清的岭南书院和祠堂建筑为代表。岭南古建筑文化在这个时期已经极具地方特色,建筑的布局愈发成熟,建筑种类也逐渐多元化起来。其中以岭南建筑装饰精致著名,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建筑是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以聚贤堂为核心,六院八廊犬牙交错,进深三进,大大小小共19座单体建筑青云巷相隔开且各自独立又联系紧密。而陈家祠还将不同风格的工艺品广泛采用在厅堂、偏间和厢房等建筑中作装饰物,反映了岭南居民的闲情逸致和生活追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大气磅礴,格局紧密联系,井井有条,享誉中外的陈家祠,无愧是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上的一朵奇葩。2.2第二阶段。该阶段的岭南古建筑以清代末期的西关大屋、镬耳屋和结合西方建筑文化的骑楼建筑为代表。这个时期的岭南古建筑已经初步融入现代建筑的风格,并在保留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加入了适应岭南地区气候的建筑结构,例如青云巷、天井、满洲窗等。而这些符合建筑物理且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仍有广泛应用。以供富商巨贾居住的西关大屋为例,建筑沿中轴线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高耸的外墙起到了遮阳的作用,避免了阳光的直接照射,室外设有青云巷,室内设有冷巷,此建筑结构符合伯努利定律和文氏效应,可以引入自然风。自然通风的问题得到了改善,而针对房屋过度密集设立的天井起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室内装饰清幽典雅,如满洲窗,木雕花饰,槛窗等,极具岭南韵味。

3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岭南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至今还有着广泛影响。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它反映了岭南人民在生活中的智慧与追求。而岭南文化中最能展现出岭南地域特色的是岭南古建筑文化。岭南古建筑见证了南北两地建筑文化的交融,记录了古代岭南建筑的沧海桑田,它浓缩了古代岭南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种原生型的、多元化的文化,岭南古建筑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文化价值。园林艺术是岭南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岭南地域位于中国的东南边缘,常年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水碧山青,草木茂盛,常年都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岭南古建筑通过巧用建筑结构营造了空间上轻盈通透、广阔开放的感觉和构造了灵活多变、景观自然的空间组合。这些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园林建筑是岭南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瑰宝。岭南古建筑在装饰艺术方面有十分深厚的底蕴,有“雕刻装饰艺术宝库”的美誉。位于广东广州,具有“岭南建筑艺术明珠”之称的陈家祠,其石雕、镂雕在栏杆上的瓜果花鸟,佛山祖庙的木雕,广州汉墓出土的牌坊、亭子都展现出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魅力。岭南古建筑的装饰融合了古代岭南地区传统的民间风俗和时代进步成果的特点,更加丰富了岭南建筑的美观和突出了岭南地方特色。时至今日,岭南古建筑雕刻依然被许多中外雕刻艺术家所称赞。岭南古建筑涵盖了自然影响和人类需求,还讲究居住环境的风水。岭南地区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古文化包涵“天人合一”和“师法自然”的特点。岭南古建筑为应对湿润的自然气候对建筑自身的影响而设计的结构,至今在建筑行业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陈家祠的冷巷,高宽比大的设计使建筑内部辐射低、有利于自然通风等。岭南古代村落在选址上注重居住环境的风水,结合保暖、通风、采光等需要的居住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精神需求,造成岭南古建筑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岭南古建筑文化兼容外来文化。岭南地区自秦朝以后便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融,而在南北文化冲击交流之中发展的岭南古建筑,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北方流民、官员南迁过程中带来北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岭南地区孕育了竹筒屋、明字间、四点金,客家土楼等种类繁多的岭南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岭南传统民居建筑都兼容了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自身的传统文化充分糅合。在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与影响下,岭南古建筑随着时代洪流不断发展与创新,成就了如今辉煌璀璨的岭南古建筑奇观。

4现状与冲击

4.1岭南古建筑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审美也趋于多样化,岭南古建筑逐渐出现其弊端。岭南古建筑的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在低层建筑中确实给人带来舒适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例如小天井、小天窗和小庭院等,但在现代居住建筑的运用中却难以展现其实用性。现代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公寓式的多层或者高层建筑,难以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建筑元素真正融入现代建筑中去。此外,现代居住建筑环境要求敞亮、凉快和安全,而传统的岭南古代居住环境主要追求遮阳和美观,因此室内开窗小,采光比较差,室内环境偏向于阴暗和潮湿,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且岭南人在建筑方面的技术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为落后,再加上岭南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是木材,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腐烂,因此这些因素大大缩短了岭南古建筑的建筑使用寿命。4.2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冲击。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文化传入中国,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现代主义风格。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偏向于色彩华丽和装饰细节,建造的西式建筑往往庄严壮丽,符合人们对豪华的向往。渐渐地,习惯于方格子和白墙黑瓦等传统建筑设计的岭南人,审美开始趋于多样化,例如意大利罗马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或西班牙风格的西式建筑风格。因此,岭南地区城市住宅在设计中,考虑外来文化与传统岭南文化结合,出现讲究装饰细节以及形式处理的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在岭南地区不但风靡一时,而且长盛不衰,而这也造就了欧亚文化交融的南洋建筑。

5保护与传承

在福建的实地调研中,项目团队选择了位于龙岩市永定县洪坑村的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作为调研对象。在客运巴士的途中,项目团队看到了一些形单影只的客家土楼,这些无疑都是未被保护和利用起来的资源。在景区外,各种旅店和饭店林林总总,可以看出当地旅游产业是十分红火的,但是景区对于古建筑的维护力度和保护力度仍然不够。一些位于景区边缘的土楼破损十分严重,然而在破损的位置上并未做好维护处理。再者,在许多土楼里都有自称是楼主的人带旅客上楼参观拍照,收取一定的费用,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振成楼和承启楼。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土楼里每一座木楼梯上都贴有“禁止上楼参观,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牌。每一座客家土楼都是灌注了几代人的心血一层一层地建造而成,距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而频繁地承载过量荷载将会大大缩短古建筑的寿命。而许多“当地”导游只是将土楼的特点死记硬背,当问到材料和结构上问题的时候,他们都只是含糊其辞,土楼的文化价值并没有清晰地展现出来。作为最具特色的岭南古建筑之一的客家土楼,应该在古建筑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被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让优秀的岭南古建筑文化薪火相传。在实地考察中,土楼古建筑保护区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政府经费投入不足、文物保护制度不完善、当地村民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滞后性等。以上几个问题不容小视,况且当今对古建筑的修复是一个难题,即使是一砖一瓦,破坏了再强行补上去,可能已经破坏了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政府的重视性与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都加强,这也许是最佳的保护与传承。

6结束语

岭南古建筑见证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而岭南古建筑文化反映了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岭南古建筑体现了岭南人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客家土楼,还是祠堂骑楼,无不闪烁着岭南人民为了适应环境和保卫家园的智慧之光。岭南古建筑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如落窗装饰、屏风、挑檐、梁架、雕刻等巧夺天工的构件,都蕴含着浓郁的岭南民间艺术特色。岭南古建筑古色古香,风韵长存,在众多现代建筑中仍有着深刻影响和广泛应用。随着时展,岭南古建筑文化将在保留岭南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延续岭南古建筑的辉煌。

作者:蔡雄财,袁富贵,王瑞祥,李子琦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其生.岭南古建筑文化特色[J].建筑学报,1993,(12):16-18.

[2]殷文清.浅析岭南建筑的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3):60-61.

[3]魏剑丹.西方建筑文化对国内城市住区岭南建筑风格的冲击[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4):30-32.

建筑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聚落;动因

在诸多古代建筑论著及各类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属于重点。并且由于西南地区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相对较远,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关的描述也比较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开始从民居研究,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畴才逐渐扩大,从简单的单体建筑研究逐渐向聚落、乡土建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西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含四川、广西及云南三省,从广义范畴来看,还包含贵州、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而现代研究中,多数还是从广义范畴出发。四川广大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受长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黄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区的相互交融,各时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区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及异质性的特点。而地区虽然从地缘关系上也属于西南,但由于的民族文化特质线性,族群单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区内。所以,本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定义主要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重庆市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对西南地区典型住宅开始研究,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进行调研。刘敦桢在1941年在《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完成后,被普遍认为是西南民居甚至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开始。而进入40年代后,刘志平在对四川、云南地区大量民居进行实际调查以后,著作《云南一颗印》,属于中国首篇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其后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是对民居研究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全国建筑界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进入80年代后,关于西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云南省设计院在1986年编写《云南民居》;朱良文等于1988年完成《云南白族民居》;启燊于1989年完成《四川藏族住宅》;陈谋德、王翠兰于1992年著作《云南民居续篇》;唐璞于1994年完成著作《山地住宅建筑》;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及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于1996年联合编写《四川民居》;季富政于2000年编写《中国羌族建筑》;孙大章于2004年作者《中国民居研究》;李先逵于2005年著作《干栏式苗居建筑》;罗德启于2008年著作《贵州民居》等。纵观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西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专著较多,也反映出我国在民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大量西南地区民居建筑著作也为西南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在本研究中,也应用到这些基础性的资料。

3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

文化热思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学术界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对于西南地区来说,从地理特征来看,其海拔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南地区有诸多少数民族,是民族聚居区,在文化特征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研究中,西南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西南地区文化研究从最开始的单一文化学研究,已经发展到现阶段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且由以往各省份单独研究,转变为当前的大西南研究视角。所以,在西南建筑学研究中,也应该基于大西南的视角。在文化热思潮下,建筑学界也表现出了异常的敏感性。在文化热思潮下,西南文化研究热潮直接影响到居民建筑的研究:私心直于1992年编写《西南民族建筑研究》、杨大禹于1997年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蒋高宸于1997年著作《云南民族住屋文化》等一大批著作完成,尽管这些著作都是从民族学角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但其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研究的主线均为文化视角。

4从民居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动因

民居建筑研究在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下,在民居文化纵深方向的研究已经很难满足探索的渴求,所以地域建筑文化逐渐从民居向聚落研究的角度发展。聚落是民居建筑的集合体,包含的文化信息更全面、复杂,数量更大。所以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方面,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变本身就属于一个动因。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文化热,还无法实现研究方向的转变的全部动力,这其中也包含了建筑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聚居学导论》面世,对聚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聚落是乡村聚居类型中复合永久性聚居的方式。进入到90年代,人类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学科理念由吴良镛提出,其中指出了建筑概念从房子到聚落的延伸,在人居环境建筑理论中,聚落也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除此以外,民居到聚落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还包含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生活空间载体就是住宅,但是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所有的活动也并非全部在家庭中进行。家庭与社区的互动、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当代建筑在信息时代文化快速传播中也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建筑内部功能逐渐增多,空间也更加复杂,建筑体量呈现出庞大化。所以在对现代建筑研究中,不能以之前民居建筑视角来对待,因为聚落更加的复杂与综合,与现代建筑功能发展更加吻合。从相关统计来看,从1994年开始,关于聚落研究的报道以及关注度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就表明了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聚落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研究的深度增加,西南聚落研究方法及理论不断深入,并且研究也向着新的切入点发展,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逐渐形成。并且在西南聚落研究中,也并非只局限于建筑学,其它学科也相互交叉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历史学、社会学等对西南聚落都有影响。至此,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以聚落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又结合了诸多学科,使研究的深度、广度等都不断拓展。

5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从单体居民建筑向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视野。但在实际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研究角度比较孤立,片段性、分散型的研究结构表现相对突出;在聚落的研究方法及历史考证中,研究理论单一,在聚落课题研究中仍然占据着主流。对于西南各民族而言,其生活以聚落为外在表现,并且聚落中涵盖了诸多文化种类,由于文化元素比较多,在研究中极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所以,建立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研究狂下,对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并且使各文化与聚落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清,这在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钟陈友

参考文献

[1]郑宏飞,张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5):35~37.

[2]钱锡栋,周俊.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实践———以象山商会大厦建筑设计为例[J].浙江建筑,2012,07(21):10~12+16.

[3]石健和.地域建筑文化理论实践的分析梳理建构[J].建筑学报,2002,05(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