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校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技工学校;电工实习教学;优化途径
1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迅猛发展之势,技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不少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更要注重实践性,要强调实习教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很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电工专业,如何创新电工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技工学校优化电工实习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2技工学校在电工实习教学中的优化途径
我认为,技工院校要对电工专业的学生加强实习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方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加强示范教学
按照实习教学的要求来看,电工专业在实习教学方面必须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示范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路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教学建设,为学生介绍有用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因为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所以理论教学必不可少。教师要加强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比如对于电工、无电线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按照具体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并进行装配和调试,直至达到合格指标。针对这样的任务,教师首先要将其中的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隐含的原理知识,加强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制作元件、测量元件等,使学生对电工学习形成亲近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优化教学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技工院校的电工实习教学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一言堂”,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引发学生对电工实习教学的反感情绪,使他们意识不到实习教学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教师在实习教学中要灵活采取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法层出不穷,诸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都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主动权还给他们,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在实习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很多电工员工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和深奥,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整个电路的动作过程,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学习,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解决具体的实习任务,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渠道收集资料,制定实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基。
2.3组织技能比赛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由于他们自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机会,技工学校电工专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技能竞赛,比如设计电路比赛,调试元件技能比赛等,只要与电工专业有关,都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比赛,比赛成果与学生的学分相挂钩,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比赛,教师还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赛前做好准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比赛。在比赛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参赛情况,包括比赛状态、比赛结果等,要尽量多设置一些奖项,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技能比赛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更加乐于接受电工专业的教学。
2.4推广校企合作
如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社会企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技工学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广校企合作是一条有效路径。所谓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如今,校企合作对很多技工学校而言已经不再陌生,这是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与对口企业进行密切配合,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安排电工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运作,体会社会企业的工作氛围,做好心理准备。企业要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要手把手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身也要在企业中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实习小结,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
3结语
总之而言,未来的社会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技工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实习教学,使学生既具备理论素养,又具备实践技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为他们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创造应有的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求灵兴.浅谈中职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的优化[J].教育科研,2012(05).
[2]范小兰.电工电子技术实习在电工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3(02).
[3]龚永盛.浅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作[J].成才之路,2011(08).
[4]卜媛媛.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三步曲”探究[J].考试(理论实践),2014(08).
[5]刘术平.技工学校《电工基础》概念教学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5).
关键词:小组量化评比;学习数学;积极性
进入初中后,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厌学或者小学数学不好,而不愿意学习数学,没有信心学好数学甚至惧怕数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数学成绩较好,由于假期在外面补课,提前学了这部分内容而产生倦怠感。如何调动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通过小组量化评比,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谓量化评比就是将评比项目赋予分值,然后根据得分进行评比。
我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只是坐着看组里同学是如何操作的;听同学是怎样发言的。但自始至终一句话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好像小组活动与自己无关。所以,在制定小组量化评比表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每个学生都是有集体荣誉感的。课堂发言时,对于同一题目,学困生回答要比一般的学生回答加分多。所以,学困生上课就更注意听讲,争取回答问题,为小组加更多的分。而同组其他学生也会因为多加分,主动给学困生讲题。这样不仅学困生学会了知识,好学生也在讲题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小考中,学困生只要同自己比有进步,即使不得满分,也能获得小组加分。这样学困生也有机会为小组加分甚至多加分,让学困生得到同组学生的认同,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成绩一般或者优秀的学生,往往他们能获得加分,但是总是获得加分也会出现倦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我能为我们组加很多分,所以,即使自己有违纪行为,给小组扣分也无所谓。反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时我在平日小考或者作业中分层次,不仅有基础题目,还要有附加题,做出附加题能得到额外的加分,让这部分学生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在基础性过关测试中,连续满分的学生可以免下一次考试,增加基础测试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通过小组量化评比,学生上课喜欢发言了,学生更愿意到黑板做题了,学生作业质量有了提高,学生喜欢考试了。但仅仅是日常评比,学生的参与热情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信息技术需要从小学生抓起,故而小学生要充分认识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观念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心理和思维形成的初步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和家庭教育会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受此影响,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发展较强,而对学生们的抽象思维则还不够成熟,进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引起小学生的心理认同和共鸣。
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并将其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小学生在整体上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学活动更加有趣和丰富,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进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不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堂气氛较压抑的现状,并且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以致用,所以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这也需要教师们寻求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总结教学技巧,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运用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形式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理论知识,要充分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通过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合理运用实践操作能力,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具体信息技术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工作的创新和进步,进而促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不高,信息技术教师应以生活素材为基础,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例,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较为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可以把网页查询比作字典,让小学生像查字典一样通过网页来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信息,在进行教学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进行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在进行具体实践操作,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便利。
2.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东西的重要性,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生活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比如在引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病毒》知识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某一位同学因为感冒头痛请病假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们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促进抽象知识向具体事例的转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设计合理的小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学习到应该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论,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便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理论。
3.布置合理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该注意在课堂上或者课下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才能促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和作业,比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任何一款打字软件写一段表达自己感想的文字,同时在打字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合理的格式和字体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操作设置,进而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自信心。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摒弃一些烦琐知识概念定义,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概念,有些繁杂的知识点和概念在具体操作中有时并不能用到,针对这些概念只需让学生了解其具体含义,并不一定要求学生熟记,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及其难易度,合理布置学习任务,才能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结语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
校园文化是学校校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弘扬学校精神风貌、展现办学特色、凸显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一所学校办学过程形成的文化积淀。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的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是教学活动更好开展的保障和基础。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小学校园的特定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其内容包括校风校纪、学风建设、师生关系以及环境氛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作为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是小学开展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促进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养成,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客观评价社会和自我评价。
一、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物质文化建设――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
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的保障,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小学在建设校园、改善校园硬件设施的力度和强度方面还不够,主要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教育发达地区,硬件设施的完备,并未利用好,发展好。许多学校都建立新校舍、引进新设备,大量的新教学楼、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所得到了建立和完善,但是其发挥物质文化作用的效率太低。例如,有些图书馆并未实现对小学生的全天开放,不及时更新书籍,书籍的种类学生并不喜欢。(2)在教育落后地区,硬件设备不完备,受到升学的压力,领导并不重视也无力提供大量的新设备,学生每天只能坐在教室学习。一方面,这是客观现实,另一方面,是领导和教师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忽视,强调的硬件配套措施并不一定要新,而是要用“心”。例如,调查中发现,一个山区的小学,每年都会组织特色的运动会,他们没有操场,没有专业的跑道,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2.精神文化建设――不重视引导教育学生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精神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而现实情况中,精神文化建设的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学校校园的基本知识,甚至连校训、校歌都不清楚,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缺乏归属感和凝聚力;(2)日常的价值观引导不够,大部分的时间学生都在教室里,日常的校园广播宣传以及公开课教育跟不上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3.制度文化建设――协调组织管理不到位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离不开协调组织,保证文化建设的有序性和制度性。从制度的角度来说,制度的建立需要体现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在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中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并未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校园管理,管理制度都是教育管理内容,内容单一,更新的速度慢;(2)教师和学生对制度的遵守力度不够;(3)从非成文制度来看,学校和教师,学校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处理并不融洽。
4.活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收获不理想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小学是塑造和养成个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小学生都非常爱玩,所以校园就成为他们玩的理想场所。通过学校科学组织、精心安排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目前小学校园建设的现状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安排过慢,活动课较少,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比以前更大,造成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2)学校开展活动的效果不理想,现在学校开展的日常活动,主要有广播操、运动会、歌咏比赛等等,还缺少相应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外活动。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建设小学校园文化的关键。校园文化是小学生的个性塑造和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通过校园文化这一平台,塑造和培养自己的个性。这不仅是为了建设好校园文化,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坚持以教育为目的的原则
素质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调整中,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摒弃学校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作为开展正规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培养社会的起点,这更坚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时刻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双向带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校园文化是有机整体,所以在建设和组织时,需要统筹规划。从校园风貌到校风校纪,学风学纪上都应有整体的规划和安排,在强调物质文化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文化。其中,需要重点注意和规划的是校园核心文化建设和校风校纪的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各个领域都要统筹和协调,是组织好、发展好、达到良好效果的关键。
三、提高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物质文化建设――投入和规划
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投入”和“规划”。首先,加大财政支持,提高物质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拨款,提高学校的经济实力,从而建设美丽校园,实现物质文化的飞跃。其次,规划和设计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单依靠财力的支持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内涵修养,提升物质文化建设品质。
2.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和激励
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引导”和“激励”。首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内在修养和品质,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面向更大的舞台奠定基础。其次,激励学生潜力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实现,小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是无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发挥潜力和创造力的舞台,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利用好这个舞台去发掘、去创造。
3.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和弹性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规范”和“弹性”。首先,校园的校风校纪应该明确和广泛宣传,树立校园核心价值理念和完善的校园规章制度,学生在规范的制度和制约下环境下学习。其次,以人为本,弹性而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将学校、老师、学生的三者关系处理好,充分以学生为本,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为学生建设的文化乐园。
4.活动文化建设――丰富和长效
小学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丰富”和“长效”。首先,学校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活动学生能够得到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应该进一步扩大,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带领学生去探索社会的“走出去”能力。其次,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总结活动的效果和经验。争取做到办每一个活动都能有收获,组织每一项比赛都能有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J].学周刊,2012(06).
[2]李明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呼市郊区小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陈岩.海勃湾地区城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生活化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8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造生活情境,使小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是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是学生自己的信息技术。那么,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应用呢? 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1 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训,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比一部好的电影,精彩的开头就能吸引住观众。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引入入胜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是几张照片,也可以是一段生活中的视频。只有整合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学情境才能吸引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的导入更贴近学生,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信息技术的学习, 为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课堂基础。
例如:在教学《一份邀请书》时,我校正准备邀请其他学校来观摩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各项活动,笔者就让学生代表学校写一份邀请书来导入新课,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学生们都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参与者,有些还是舞龙队、射击队的高手,所以他们情绪高涨,为怎样写邀请书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这个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强了他们主人翁意识,学生们为能为学校出力感到高兴。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去探索,去掌握新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2 借助生活素材,组织教学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所以笔者认为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联系现实生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密切联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了解旅游景点》时,笔者就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游玩奇e国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通过因特网,使用IE浏览器,打开奇e国网站进行浏览。然后用学到的知识通过超级链接查找到去奇e国的公交路线,查找到奇e国的门票,使学生们学以致用,如果假期有空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奇e国游玩。
再比如在教学《综合任务:身边的学问》时,笔者就结合了刚刚评选完的2012年度最美宁波人这个活动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应用关键字在网页上收集15个最美宁波人的照片和事迹,利用PPT制作一份演示文稿。在收集资料、制作作品的同时,使学生们浏览了他们一个个感人的事迹,看到他们美丽的心灵,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存在,学生们的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3 运用生活经验,理解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抽象的计算机语言,由于他们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理解起来往往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中学生常能接触到的事物和枯燥的计算机语言联系起来,把现实生活知识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这些概念、名词变得通俗易懂。
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硬件》时,笔者就把控制器比喻成人的大脑,输入设备比喻成人的五官,输出设备比喻成人的手和嘴等等。用恰当的比喻,将抽象的名词具体化,专业的语言生活化,使学生很愉块地接受哪些“枯燥”的电脑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
4 转化生活问题,巧设课堂练习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设置成课堂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课堂练习,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参与到练习题目的设计之中,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从而使这些练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符合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例如:在教学《对空气污染的研究》时,笔者就针对目前宁波出现的雾霾天气、PM2.5等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从网上下载资料了解雾霾天气、PM2.5以及它们对人体的危害,遇到这样的天气学生该如何预防等问题进行课堂练习,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得到关注。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符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关注了学生的实际,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才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新的知识,为今后更好地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把信息技术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使生活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 川流不息, 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新超.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