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告创意

广告创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告创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告创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告创意;概念;案例分析;注意问题

About creative advertising strategy

Ai everywhere

Xinhua Advertising Co., Ltd. Yangjiang

Abstract: Creativity is the modern advertis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process. New and valuable advertising creativity, is the deliberate pursuit of modern advertising creative, advertising design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 thinking, is an indispensable central idea of ​​the work and ideas. Article outlines the concept of creative advertising, creative advertising cas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advertising creative to pay attention to several issues.

Keywords: advertising creative; concept; case studies;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广告创意的核心要求就是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广告在广告满天飞的环境中突显出来,并被真正的广告目标群体所认识,从而切实提高行销的效率和质量。

一、广告创意的概念

创意指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汉语原意可解释为创造意象。众所周知,人们生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从而形成各种表象。这些客观形象来源于实践,它们是人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元素。人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将这些元素有机地组合成新的形象,就构成了存在于人们心智中的意象,这种意象是经过人脑加工而形成的崭新形象。广告创意既包含一般的创意本质,又不同于一般创意。广告中的产品、劳务、企业形象不是现实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广告创作者根据广告业主的实际要求,对产品、劳务、企业等客观形象所进行的再创造。但是这种再创新的加工行为必须遵循“源于生活”的原则,而不能破坏广告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可见,广告创意是广告艺术家以事实为依据,对创造客体进行塑造加工而形成的意象。它从广告创作人员的头脑走向报刊和荧屏等媒体,从而构成精美的有创意的广告。人们可以从广告客体、广告创意、广告作品区别和联系中,从广告的目的出发,去把握广告创意的内涵。一方面,广告创意不同于广告客体,因为它是超脱广告客体的思维产物,它也不同于广告作品,囚为它不是固化的广告形式;另一方面,广告创意与广告客体、广告作品紧紧相连,广告客体是广告创意产生的基础,而且应该正确反映广告客体,它是广告作品的思想灵魂,也是广告作品允满魅力的根源所在,广告作品应该是其思想的再现。概括的说,广告创意的内涵是反映广告客体特征、传达广告主体意志、蕴藏在广告作品中并试图向目标受众表达的意念或思想。

二、广告创意的案例分析

1986年诞生于美国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以其独特的瓶型和红色的饼型标志立世,1915年始揭开了它“永远的可口可乐”的广告序幕,从此将美国文化兼容并蓄于各国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中成为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最具有全球价值观的经典品牌,并成为历年来全世界最著名的品牌之一。百年品牌历史的可口可乐给人们留下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包括其精彩的广告创意。从可口可乐上百年里广告创意的发展变化历程中我们可以借鉴的一点是:从平淡无奇的产品中永远可以发现无尽的创意元素。

(一)西瓜里面蕴藏的创意

用产品本身物理的型状作为创意要素一直是众多品牌采取的策略,可口可乐在这方面的做法已成为其他产品模仿的对象。最初以独特瓶型进入市场之后就建立了品牌独特的市场定位,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寻找到一种内在的联系。西瓜本来和可口可乐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当你看到可乐的瓶型被镌刻在西瓜上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在产品和西瓜之间产生一种联想,西瓜的形象被转化成了可乐饮料的天然动效,而可乐品质由西瓜给予了最好的诠释。鲜红的瓜瓤和油绿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的巧妙运用让我们领会到创意除了图形外还有别的。

(二)简洁的创意――“为了你”

红色是可口可乐永恒的创意,公司全画面依然是沿袭了传统可乐的色彩,画面很单纯地将两个英文单词(FORYOU)艺术处理之后变成了一个躺倒的可口可乐瓶子,而且这两个英文单词组成整个创意的核心和文案,翻译成中文就是:“为了你”。当产品本身相对不变时,用最简洁的创意将产品的个性形象而生动地表达出来,以提升原有品牌的市场竞争地位,足以可以看出公司专业功力之深。

(三)清凉的创意――“我的可乐哪里去了?”

幽默广告向来是西方品牌屡试不爽的招法。洒满阳光的沙滩上,一只可爱的企鹅躲在躺椅后面在偷偷地喝别人的可口可乐,而那位男士显得很困惑:“噫,我刚才放在这里的饮料被谁拿走了?”炎热的海滩上出现了企鹅,自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再加上人格化的企鹅形象、戏剧性的场景,赋予了可口可乐品牌可亲可近的形象。该创意旨在强调夏日饮用可口可乐可以带给你冰凉、清新的感觉。产品功效如何?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企鹅憨态可掬地在沙滩上偷饮别人的可乐,那一定是可口可乐能给它带来仿佛身处南极的感觉,才使它在如此炎热的环境中得以安然无恙。

三、广告创意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总体来讲,广告创意中要注意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一)注重广告对象的接受力

广告创意要避免单纯的追求艺术境界,广告创意所创造的意境应是表现广告主题的艺术效果,并通过这种意境把广告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念展现给广告对象,而不是让人们去欣赏其艺术美感,否则就违背了广告所要达到的目标,离开了广告目标,不去表现广告主题的艺术构思,对广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如一个广告的目标对象是农民,而创作者使用比较高深的艺术形态,就会使这些目标对象难以理解广告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从而阻碍了广告的有效传达。有一则养猪饲料广告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它以农民所喜好的花古戏作为广告唱词,内容简洁明了,深受农民欢迎,也达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

(二)广告创意要注重独创性的想象力

广告创意的生命在于独创性的想象力,在于巧妙和不同一般,在于创意新颖,别具匠心,能赋予商品和劳力新的价值和意义,广告创意要避免同一化。即广告创意不要相互模仿,不要对他人的广告创意进行改良,广告创意要改变旧观念和习惯做法,如不要因他人用名人或者用美女做广告,也学着别人用名人或用美女做广告,这就缺乏独创性的想象力,容易导致广告形式的大同小异,不能形成鲜明的特色,从而也限制了广告的创造空间,降低了广告的艺术水准,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消费者丧失对广告产品的吸引力。

(三)注意避免使用与竞争对手相同的形象

广告的目的是要寻找市场空白,通过广告活动来达到进入和占领市场的目的,所以,在广告创意中要注意避免确定与竞争对手相同的形象,尽量使广告更加个性化。如果与竞争对手在一个相同的范围内进行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帮助对手做广告,品牌的个性也难以培养出来,也就难以达到持久的广告效果。故此,广告工作者要特别注重广告的形式和广告个性的培养。个性一旦确立,就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手段来加以强化。广告个性的本质,是产品、品牌和企业个性的表现,任何违反广告策划者、创作者、广告经营单位的个性而强加给产品或企业的创意,都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害,因此应注意在广告活动中舍弃与广告个性相冲突的广告内容。

(四)注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

广告创意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如果一概否认形象思维的作用,就会导至广告作品陷入概念化和抽象化的境地,如果完全否定抽象思维的作用,也会导致创作上的无目的性。广告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思维过程,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因此,必须注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

总之,创意的产生来自设计员的知识,环境及经验。作为广告工作者,平时要多加留心,多从各个角度进行思索,参阅有关资料,借以启发想象力,深化挖掘。

参考文献:

1吕琛.内涵与追求:广告创意中的传统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周晓虹.广告创意评价模式初探[J].经济师,2008年01期

3孟繁荣,孟玲.广告创意中情感诉求的有效运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16期

广告创意范文第2篇

可是,另外一场瘟疫,由来已久,而且传染速度缓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逐渐破坏了一些氛围,制造了许多不和谐的音阶,甚至,将一个行业误入歧途!

这场瘟疫,我称之为“广告创意的瘟疫”!

归根揭底,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在汹涌的浪潮中不能自己,广告更为如是,听说北京有 4000 多家广告公司,我想这样的数量,到底“几家欢乐几家愁”呢?又有几家能做到比客户快一步、做客户的引路人呢?有谁将广告作为终生的事业,而并非单纯只是生意或者生存的手段?!面对着苛刻的客户和严峻的现实,又有几家能够坚持创意的真理?即使是国内那些所谓一流的广告公司,也不敢说“我在做科学的广告”“我的创意能够将客户的销售提升**倍吧”?

“浮躁”大概是这一“瘟疫”的病结所在了!

或许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反思自己行业里的浮躁现象,是不敢面对,还是掩耳盗铃?!今天在此一舒为快,也可权当作为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听说非典是没有确诊的方法,只能是从症状和检查来进行诊断,比如发烧、干咳、肺部阴影、白血球降低,所用的是排除法,可见这个疾病的诊断难度,我倒也觉得用表象来定性一个广告人,有些形而上,所以我将症状统统罗列,并称之为“创意征候群”。

“创意自症”

此类广告创意人最为常见,往往是受别人影响深刻,多为刚刚入门的广告有志青年,当然,多年资深的创意人也不鲜见,典型表现是自认为追求创意的完美,脱离市场实际,特别是缺少对消费者购买形态的把握,并且习惯使用所谓的感性经验,对创意作出自我纯粹的判断,闭门造车,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且,对自己的创意具有强烈的自恋,不太接受别人的建议,自有一套理论说辞,比如“创意本身就是见仁见智,各有喜好”等等,来为“自”的“精华”进行完美包装。

此等“好之人”的目标是立志成为杰出创意人,并以广告业内的创意人为榜样,研究别人作品,为其“自”找到榜样的动力,往往他们认为创意是纯粹的、独立的,认为广告创意是艺术种类的一种。并经常对客户的意见表现不屑,好象这样才能显出自己清高的品位。

在打扮上,很多也有着“创意自”的符号,长头发或者光头,打耳洞、穿奇装的“愤青”打扮,似乎越独特越有创意,现在想,这样的创意人大概遍布在我们身边吧?!

“得奖痴狂症”

近年的奖项真是层出不穷,大到国际权威的嘎纳、莫比,小到国内的时报、金犊,并且这些奖项似乎成了广告创意人提高自身身份和砝码的重要手段了,我也听说一些创意人对得奖痴迷程度,比如去年一只获奖的火腿肠广告:一个男人吃下最后一根火腿肠,一个浓妆美女款款而来,引诱男人,接吻,最后一抹嘴角,“好至最后一口”回味悠长,露出獠牙,原来是一个为了火腿肠而来的女鬼!当时我就对这样的广告存有较大的异议,且不说它的创意和产品、市场的联结性,单是它阴森森的表现方式就足以把所有去买火腿肠的大嫂大妈赶跑,后来一打听,竟然是一个创意人为了获奖自己出资拍摄的广告片。

总有这样的创意人,忘记自己的原始职责,热衷于各种比赛,甚至成了得奖专业户,曾经有这样的同事为了获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终于成为得奖的大户,有一次他偷偷告诉我他的得奖经验:做系列广告、图画为主、大量留白、文案简洁、产品小到看不见,哈哈,各位评委,是否真的如此呢?

如果仅仅是为得奖也罢了,可是有些人却偏偏要拿这些创意去试验市场,以前有个品牌叫“御丛蓉”,是北京大学中医研究所的产品,产品功效自然是不错,可是在推广初期的表现却进行恐怖性的诉求,吓坏了消费者,也没有为品牌建立应该有的知名度,因为它得奖了,所以创意人还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作品宣传,但是作为一个毫无知名度的品牌,只有在最后才出现产品,并且只说了一次品牌名称,这样的创意策略肯定是存在缺陷的。

前几天我听见一个导演说“奥斯卡,不就是美国人的年终娱乐大餐吗”?难道,广告的魅力也仅仅在于互相吹捧吗?

“客户恐惧症”

出现这种症状的创意人要么是对广告是寄生行业的定义理解过于深刻,要么是对自身专业的不自信。只要是客户开口,一定是有求必应、惟命是从,即使认为是错的,只要客户一坚持,立马就失去原则,怕担责任,更怕得罪客户。但是这样的创意人往往有自己的优势就是能够在专业之外和客户打得火热,充分理解并掌握所谓的“客户公关学”。

以前我养过一条狗,它每天都在我后面形影不离,每次回家也对我摇头摆尾、殷勤至极,但有一次我和别人打架,它却跑开去追母狗,可想而知,它的下场!

“4A综合症”

小时侯听过一个笑话, 60 年代,知识青年下乡看见大片稻田,忽然感慨“这么多的蒜苗啊”,是否属实,已不可考,但说明一个道理,外来的和尚是未必比我们会念经的,毕竟土地是我们的土地,稻田是我们的稻田,耕种了这么多年自然更熟悉,施什么肥、浇多少水、会有什么虫子、该喷什么农药。

4A在国内创意人的心目中地位是昭然的,的确,规范的作业方式,专业的流程,确实起到提升了行业整体水平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 4A 在作业国内市场和服务国内客户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失败的教训。

也不管在那里,你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言出必要夹杂着英文单词,并不时搬出某某大师的名言让你哑口无言,对 4A 的流程和理论推崇备至,但往往只知皮毛,是曾描述的,典型的 "本本主义" 代表。

我想4A能够给你的只是一个创意工具或一种思维的方式,而并不是万能的魔法盒。

“眼花缭乱症”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创意,眼花缭乱又不知所云,估计创意者就是要的这样的效果,认为创意的创新就是与众不同,并且善于把客户的观点、自己的创意、制作的意见统统综合,形成一锅大杂烩。似乎客户也看到了想要的,也有面子跟别人说,这是自己的作品,还兼顾到了制作的难度,哈哈,真正的一举多得了。

出现这样的状况多是由于自身缺乏功力,而又深受客户和旁人影响,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偏于制作的创意人就容易产下这样的蛋来。

大体有以上症状之广告人,分两种表象:一种是乐于如此,一种是掩盖虚实,乐于如此者以有此症状为乐,要拯救提醒,恐怕收效甚微,掩盖虚实者则更为可恶了,不仅固执己见,更为自己的创意观找到论点和依据,著书立传,“谎言说一百遍就变成了真理”他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你可以发现国内许多的所谓创意人纷纷发表对创意的见解,其实唯一的依据就是凭着自身的经验,也只是感性积累的经验,可能自己却早已经远离市场了。

大部分病症的症状肯定不是唯一,夹杂着其他的症状,当然,工作中可能我们也都患有其中症状之一二,也是不必恐慌,恐怕疾病也还没有深入骨髓,不断提醒自己,“日三省吾行”,应该也可以避免和纠正的了。

平和的心态。可能这是国内创意人最需要一味良药了,米卢曾经说“态度决定一切”,我觉得这句话用在创意人身上也是非常合适,不要仅仅把创意作为一个生意,更是长远事业的基础,明白广告目的是为了销售产品和建立品牌,明白广告人必须是客户的引路人和开拓者,解决问题,才能赢得尊重,才能有存在的价值,可能,平和意味着要默默无闻,意味着舍弃幻想,甚至意味着要失去生意。但是前提是你真的想做一个优秀的创意人,乔治*默克说“药品意在治病救人,不在将本求利,利润随之而来”,大道相通啊!

脚踏实地,立足本土,实事求是。国内的IMC(消费者生活形态调查)针对的面更宽泛,本人建议应该设立一个广告研究机构,专门研究科学的广告,分门别类,专人管理,可以由广告协会发起,发动会员广告公司,进行专业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可以将消费者和市场的反应连接起来,比如对不同广告标题的反应、广告中不同音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各个地区市场对不同类别广告诉求的差异性等等涉及到更为细致入微的研究,指导更为具体的广告创意执行。

广告创意范文第3篇

一、广告创意诉求与表现类型

广告是企业或者社会成员利用媒介向公众传播信息,以达到自我表现或宣传目的的表现方式。广告创意就是有关广告传播活动的创造性的想法。“创意”从字面上理解是“创造意象”之意,从这一层面进行挖掘,则广告创意是介于广告策划与广告表现制作之间的艺术构思活动,根据广告主题,运用艺术手段,塑造意象的过程。简而言之,即广告主题意念的意象化。

所谓广告诉求就是从消费者的内心出发,将信息告知消费者,引起消费的兴趣。广告创意诉求方式大致为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两种形式:

1.理性诉求

理性诉求就是通过向消费者说明商品的特点,让消费者权衡利弊、作出判断,形成消费的诉求方式。高露洁牙膏广告说明牙膏中的双氟能防止儿童龋齿;力士洗发水广告强调它含有全新去屑配方OCTO,能有效去除头屑:这些广告都直接表明了产品的特点或优势,即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人。

2.情感诉求

情感诉求是指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社会地位或生活需求,表现与广告主体相关的情感和情绪,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购买欲望和引导消费行为。它采取“动之以情”的方式,冲击消费者心理,引发人们的某种感情、情绪,进而产生适当的反应,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因此,在广告创意中有效地运用情感诉求,不仅能够强化人们对产品的好感,而且更有助于人们建立对产品的忠诚度。

二、情感诉求广告创意有效运用的原则

情感诉求是基于人类复杂而又最易变的感情,要想在广告中有效使用情感诉求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广告创意中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真实情感的原则

说实话、抒真情。只有真实诚恳的诉求,才能使消费者向它靠近并产生好感,最后在情感上被征服。情感诉求广告的创作应以现实为基础,对照现实,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诉求才能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

2.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是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有在艺术表达中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这些事物或现象。

3.理性浪漫的原则

日本广告艺术设计师松井桂三说过:情感经常是一种在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够把观赏者的心吸引过来,让他们得到全新的感受。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的目的是促进消费。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广告则不能这样,它必须注重效应,因此要求它必须直观和外露,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因此在进行广告的创作过程中,我们鼓励宣泄激情,但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之下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浪漫”,这样才能把主体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

4.艺术表现的原则

消费者要求在告之他们信息的同时,还要用艺术性和娱乐性来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众多的广告活动表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广告总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

三、广告创意中情感诉求有效运用的手法

1.爱情、亲情、友情的诉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深”才能“意切”。爱情、亲情、友情是情感诉求中使用最多的感情因素。

爱情一爱情是最为永恒的主题,是广告创意中屡试不爽的元素。香水引发爱的激情;钻石鉴证爱情……

亲情――亲情的诉求范围更广,是伴随人们一生的感情,可以是广告对任何年龄段的消费者的诉求重点。产品通过广告创意,表达出亲情所带来的温暖,关怀,牵挂……

友情――友情是人们生活中的必然需要,它是人们内心中的重要支持。让产品带有友情的烙印,它将会触动人们的感情。比如“德芙巧克力”的“与朋友分享”,“好丽友,好朋友”,这些都是以友情为诉求重点的。

2.观念上的诉求

个性――消费者重视人性化、追求个性化已经成为当代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暗示――在文案中出现一种高贵、优雅、成功……总之是令人向往的形象,消费者在阅读的同时自然会渴望自己是文中所描写的那样的优秀的形象,文案在其中起到了暗示的作用。

3.意识形态的影响

有的广告创意是对人们固有观念的颠覆,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用一种新奇的语言,一种诚恳的态度,告诉消费者新的观念,有时会让人大吃一惊。

四、广告创意情感诉求新思维

体现价值――人性的永恒主题

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丰富多彩,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生命的新陈代谢、人的喜怒哀乐、感情的相互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都构成了生活中极为广泛的题材。 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一点在中国就更显得突出,亲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告以“家人团聚”为诉求,能表现弥漫家庭温暖的气氛,慰抚了人们寂寞的心灵,把他们重新带回健康的感情世界。

自然浪漫――现代人的“逍遥梦”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起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逃离城市,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实现现代人的“逍遥梦”。例如EBEL手表广告,在皎洁的月光下,古老的独木舟载着豪华轿车,伴着岸边的古老的金字塔在水中荡漾,把手表处于这种远古与现代结合的环境,充满着浪漫的情趣,营造出一种浪漫又神秘的时间新境界,让消费者为之心动。

情调设计――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

所谓情调,即基于主题意念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感彩和审美抒情,将审美抒情性融于创意表现之中。情调设计经常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信息与人的关系,以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广告内容,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并与之心灵对话的境界,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国外的很多酒、化妆品等广告也多采用情调设计的手法并获得了成功。

广告创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差异;联系

一、广告创意与广告策划的含义

(一)广告创意

广告创意的来源是广告的创作者那种独特的广告触觉,对于将制作成为新广告的素材,能够构思出一种新的内容出来,这些内容是广义的,包含了广告的主题、广告的表现形式、广告的内容、广告战略、广告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任意的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包含着相关的广告创意,会有广告创作者的主观思维活动。“创意”需要求新求变,在保证合理性的前提下,要充分体现自身的特异性,能吸引广告宣传所面向群体的关注。广告创意可以是主题上的创新、形式或者具体内容的创新,但不管是哪方面的创新,在当前的广告环境下,均是在具体的广告运动中借助科学的广告策划予以实现的。

(二)广告策划

广告策划较之广告创意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是广告逐步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生动体现。广告策划本质上是一种谋划或策略及谋划或策略的酝酿成熟过程,是一种动态化的、线性的广告活动过程,是从广告创意出发,对广告目的的实现进行的宏观性的统筹规划,包括广告实现的战略以及具体的实现手段等。广告策划是广告业发展不断趋向成熟的显性特征和发展的必然,也是广告业实现可持续和现代化发展的必需手段。广告策划的实现必须基于广告创意并以广告创意实现为基本目的。

二、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的相关性分析

(一)广告创意与广告策划的差异

广告创意与广告策划均是广告运动的关键性环节,但二者又存在许多具体性的差异。首先,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具有质的差异性。广告创意本质上是一种想法或者主意,是一种针对广告的具体化的构想,是一种静态性的结果;而广告策划本质上是一种规划以及相关的规划过程,即体现一种静态性的结果,也体现结果实现的动态性的过程。简单可以理解为,广告创意是目的,广告策划是手段,两者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其次,两者的操作层面存在差异性。广告创意是一种具体化的活动,是为实现某个具体化的广告而进行的一种构思,即对广告进行主题、内容、形式等相关的具体设计,通过广告自身的不断创新来实现广告最直接的影响力;而广告策划则是一种宏观性的广告活动。是基于广告创意基础上的,对整个广告运动过程进行的一种宏观化的规划和调控,是为保证广告创意的顺利实现而从方法论的层面进行的一种有效控制。另外,广告策划也可以是小策划,即针对较小的广告活动作出相应的规划,但即便是“小”,由于其操作层面的关系,较之广告创意仍然是一种相对宏观性的。再次,两者的实现思维存在差异性。尽管广告创意的实现需要在广告策划的整体指导下,但相对于广告策划的严密、科学的思维过程,广告创意在保证合理性的基础上,一般还需要一定的灵感,即创新性的内容,而灵感的获得紧靠理性的、科学化的思维还是不够的,感性的、艺术化的想法在广告创意中还是很必需的。最后,两者的目的存在差异性。广告创意的目的主要是为实现创意的影响力,而广告策划除了保证广告创意和广告影响力的实现外,还包括借助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广告在创意性活动下,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以达成广告的最终目的。

(二)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的联系

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当前广告运动的两大支点,均是以广告运动为背景,并根据具体的要求实现自身目的的一种广告手段。广告的实现以及影响力的提升需要两者合力的不断提升。首先,广告创意是广告策划的基础,广告策划绝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一定的广告想法,而这种广告想法正是广告所要达成的最终想法,即广告创意的具体体现,因此,广告策划必须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广告创意进行一系列的构思,并展开具体的策划工作。其次,广告创意是广告策划的最直接目标。广告策划的目标并非是单一的,如借助广告策划,实现广告更高的影响力;借助广告策划,实现广告的社会或者经济效益等;但广告策划最为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广告创意。因广告创意在广告策划的所有目的中是最基本性的目的,是广告策划其他相关目的实现的基础。广告影响力的提高离不开广告创意,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当前社会中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广告策划基础之上,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再次,广告策划是广告创意实现的途径。广告创意的构想并非是凭空产生的,是主观臆想出来即可用于具体广告中的,而是必须纳入科学合理的程序中,是在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以及合理的、宏观化的规划基础上展开构思并实现的,而这一过程正是广告策划的过程,因此,广告创意不可能脱离有效的广告策划程序而独立存在于广告运动中。

三、结语

广告创意是广告策划的基础和目的,而广告策划是广告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同时,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又有质的差异,前者是一种想法或主意,而后者则是一种规划以及相关的规划过程;另外,两者在操作层面、实现思维以及目的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明确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的相关性,并能对二者进行严格清晰的界定,对于提高广告活动的实现效果,并促进广告产业的发展以及广告学科的合理构建具有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卫军英.广告策划创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李笑寒.广告创意的民族文化内涵[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8).

广告创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告;创意者;素质

广告创意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创意者在积累生活、分析资料、运用语言、表现创意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创意者自身的基本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意者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创意的质量,因此,开发广告创意者的创造素质,是非常关键的。下面笔者从创意者的知识结构、创意能力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广告创意者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竖向的专业知识与横向的边缘知识相结合的,也就是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

具体地说,广告创意者应掌握以下几类学科的知识。

(1)艺术史和广告艺术的知识

广告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最集中、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广告创意者应了解人类艺术发展史,并且应具有相当的艺术鉴赏力,尤其是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艺术技能,具有一定的艺术创力。

(2)市场营销知识

广告并非纯艺术,而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主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行为,广告创意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广告创意者必须掌握市场学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应掌握营销知识。广告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营销行为,是营销行为的一个具体环节。因此,广告创意者应掌握营销的基本理论及实践操作。

(3)消费心理学知识

广告是一种劝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活动。因此,广告创意者必须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比如关于消费者需求、动机、注意、记忆、兴趣、欲望等一系列与消费行为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4)媒体传播知识

广告是一种大众性的传播行为,媒体是广告的中介和载体,广告创意者应当熟悉各类媒体的特性、发行量、接触率和成本率,以及价格知识、组合知识、核算知识等。

二)开发超强的创意智力

所谓创意智力,是广告创意者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广告创意的要求,广告创意者超强的智力结构应该包括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评价力和娴熟的操作力等。

(1)良好的记忆力

记忆虽然不能直接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但是它却提供了创意所必需的原始信息和基本资料。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就等于拥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数据库。可见,良好的记忆力是创意诞生的温床,是激发创意的基础。

(2)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洞察事物细微、把握事物实质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创意题材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入脑海,创意激情才会来。培养创意能力的要诀之一是随时都注意观察。优秀的创意源泉就在你所做的产品中,只要你去发掘、发现。如果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就不可能及时、准确地拿到第一手资料,也不可能创意出有效的销售文案。可见,敏锐的观察力就是对创意的一种敏感和一种有效的把握。

(3)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能够转移经验、联想,还能够虚构图像和变幻形态,对各种表象进行创造性组合。它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一切思想的原动力和一切创意的源泉。在广告创意中,想象能力是最重要而且惟一不可替代的能力。创造性想象不是对现成形象的描述,而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从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要培养这种想象力,一方面要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另一方面还要养成对知识进行形象加工,形成表象的习惯。总之,丰富的想象力是广告创意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应特别重视训练和培养。

(4)准确的评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