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26]杨铭铎.餐饮产品创新系统构建[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 (4).
关键词:江苏;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
Abstract:As the hot topic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ime-honored brand corporate, this paper setting Jiangsu Time-honored brand corporate as the researching background, analyzes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blems. Finally, it seeks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Jiangsu Time-honored brand corporation.
Key words:Jiangsu; Time-honored brand corpor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面对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的70%惨淡经营现状,江苏除苏州外,其他各地区的老字号企业经营也有类似的命运:老字号经营状况好的、较好的、勉强维持的比例是1:2:7,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学术界都曾探索过或正在探索老字号复兴之路,一致认为创新是老字号复兴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江苏老字号企业技术方面的总体情况入手,来分析江苏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
一、 江苏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对30家经营得较好的江苏老字号企业进行调研,发现有70%的江苏老字号企业周期性地进行产品或服务创新,28%的江苏老字号企业偶尔进行创新,仅有2%的江苏老字号企业几乎没有产品或服务创新。经营状况良好的江苏老字号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普遍存在如下特点:(1)不断有新产品开发问世;(2)不断引进先进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经营规模。
江苏老字号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老字号企业缺乏商标、专利、技术秘密保护意识,无形资产管理有待规范。江苏老字号被侵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历史原因,老字号同名现象严重,商号、商标等知识产权纠纷也时有发生;(2)一些缺乏诚信的企业擅自使用与老字号相似或相近的字号来为自己企业冠名;(3)“移花接木”盗用老字号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来为自己企业注册商标;(4)将老字号企业的字号在网络上抢先注册成自己的域名等。
目前,许多江苏老字号商标被别的企业抢注,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老字号的形象严重受损,导致众多江苏老字号企业在竞争中失利。江苏老字号企业产品的商业价值及其技术的完整性和成熟性,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老字号企业的生产运作和市场营销过程所验证,为人们所喜欢,具有极其宝贵的财富价值。这些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它若被其它公司盗用,江苏老字号企业也就存在着生存危机。
江苏总共只有南京中央商场、新百和镇江恒顺3家上市老字号企业,算是规模较大的老字号企业,其余的老字号企业均属于中小企业。一些江苏老字号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下,工具、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盈利能力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信用级别低,因此贷款抵押担保难,造成了向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困难的硬伤。资金不足又会引起人才、新技术、新设备引进难和技术创新难等一系列问题。比如说,由于经费拮据,南京云锦博物馆大量的云锦实物和资料的有效保护成为一大难题,一些传统云锦工艺的科研与复制攻关项目难以落实,这也是一些云锦手工工艺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诸多学者所说,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科技经费的投入,即技术创新费用的支出,需要前述的融资来解决;(2)科技人员的投入,即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江苏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的又一大难题也就是创新人才的匮乏,缺乏创新的潜力。江苏老字号企业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均不高,技术人员数量少,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影响因素:(1)大多江苏老字号企业大都是以家族企业的模式存在着,从基层管理人员到高层领导,体现权利的岗位均被企业高层的亲戚朋友所占据,而且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2)江苏老字号企业所谓的技术人员通常也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存在,涉及关系可靠的少数几个人,或是家族内部人员掌握着核心技术或配方,秘而不传。(3)江苏老字号企业大部分员工缺少工作所需的技能培训或职业培训教育,在与部分江苏老字号企业底层员工交谈时,发现他们几乎没有或很少会有学习培训的机会,从而老字号企业无从开展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技术条件创新等技术创新活动。(4)以前的老字号的员工,无论是诸如苏州稻香村、黄天源糕点等生产加工类,还是诸如南京绿柳居、镇江存仁堂等餐饮零售类的“师傅”, 都是经过“三年学徒,三年帮工”,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而如今的年轻人急于求成,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所以老字号的技艺难以找到真正的继承人。
江苏老字号企业产品缺乏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老字号企业在进行连锁经营扩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分店产品与总店产品味道、质量不一等诸多问题。诸如云锦、丝绸、玉器等类产品,因为产品本身种类、质量就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容易招致其他厂商仿制,又以低价倾销扰乱正规老字号的销售市场。不仅侵害了南京云锦的知识产权,给正规云锦生产企业带来了压力,影响了南京云锦的声誉。
二、 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老字号的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商号、专利、版权、管理经验、技艺诀窍、广告用语等方面,老字号应提高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主动与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交流沟通,做好国内、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工作,并配合工商管理部门打击冒牌经营的行为。
江苏老字号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1)强化商标先行意识:秉承“自愿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企业应对已经在他国或其他地区进行交易的商标及时“补过”、尽快注册,对即将打入他国或其他地区市场的商标提前、及时注册。(2)适当构筑防御性注册:根据“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原则,老字号商标可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以免受职业商标炒家的侵害。现在就有许多浙江人在炒作商标。(3)加强国际市场的监测: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商标公告》,如发现相同或近似商标,及时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异议;应委托商标组织进行市场追踪监测,及时反馈侵权信息。(4)及时注册老字号域名: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老字号企业不能忽视 “网络商标”——IP地址的注册,注册商标有时间限制,而域名可以归权利人终身使用。(5)及时对老字号商标进行延期续展:注册商标第一次有效期为10年或20年,到期就应续展。⑸老字号企业应与知悉企业技术秘密的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被“竞业限制”的人员不得在生产同一核心技术产品,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或者自己从事与原老字号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同一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经营;同时,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还应该给被竞业限制的人员一定限制补偿费用。
相应的政府机构要加强老字号被侵权的证据管理和诉讼管理,对侵犯老字号权益的行为建立严格的惩戒制度。
2. 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经营规模。
江苏老字号企业可以着手改善的工作有:(1)老字号企业应集中于从一家融资机构贷款,进行关系型贷款。从多家融资机构的贷款行为显著影响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贷款利率,集中型贷款行为相比非集中性贷款行为利率更低、贷款数量更大、可获得性更强。(2)老字号企业要规范自身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和长期规划,争取可能的融资机会,力争信息透明,解决内部账务混乱的现象,让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确具有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中小老字号企业信用。(3)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和合伙制老字号企业进行重组和改制,建立符合上市要求的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4)江苏老字号企业应该奉行开源节流的良好风气,通过留存利润、盘活存量、员工入股等方式进行内部融资。还可以通过商业承兑汇票、会员卡、促销等渠道融资。
政府需要做的工作:(1)培育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和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应借鉴美国的小型股权市场和国内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四地产权产易市场的经验。培育规范江苏甚至下属各地区产权交易市场,为大部分不能上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老字号企业提供一个产权交易、收购兼并、股权回购与风险资本退出的场所,有关方面还可以考虑组织发行老字号企业发展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全部提供给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企业使用并由其偿还。(2)可以创立江苏老字号创新发展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老字号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培育一批具有浓厚江苏特色的老字号小企业。(3)江苏省政府可以对老字号企业进行财政支持,如对老字号进行贴息贷款,提供技术、设备支持,税收减免等等。
3.提高人员素质,创建创新团队。技术创新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而且关键要靠全体企业员工来落实执行。老字号企业需要一个有创新精神和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企业家需对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有清楚认识,能识别不稳定市场中的获利机会,能利用各种方法带领员工把握住机会,将潜在机会转化为现实利润。
老字号企业不能忽视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工作。由有经验的老师傅轮流给基层员工授课,或者鼓励中低层员工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一来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同时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江苏高校众多,科技资源丰富,为老字号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优厚的技术资源条件。各种类型的老字号,只要找到匹配的相关专业院校进行技术研发合作,就会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老字号企业要致力于组建创新团队。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一个创新团队,从企业家、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营销人员、生产或服务人员和其他企业各部门人员组成,创新团队内各成员由各部门选取,并负责本部门内新创意的收集。企业人员目标一致,各部门人齐心协力,对各自的新思想、新创意相互反馈。
三、老字号应建立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
老字号产品制作严格的标准、程序与技艺,很难在短时间内继承与发扬,很多产品形似而神不备,老字号产品上的微弱差别,都瞒不过老顾客。一朝老字号产品因各种原因有品质上的欠缺,就会酿成美誉度的下降,造成信誉危机。因此,致力于扩大经营规模、进行连锁经营的江苏老字号企业,建立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企业的技术质量标准的编制要重视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上下进行反复的论证和修改,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征求多方面建议,使质量方针简洁、易记;质量目标尽可能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为日后技术质量体系的贯彻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企业内控标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计划、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可执行性文件进行较为客观的界定,对企业内控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进行重新修订,删除繁琐的条款,并将成熟的操作经验以简明的叙述融入其中,使其操作时易于执行。对质量记录尽量采用表格的方式,在设计表格时,突出重点,做到不漏项,无多余项,保证了在记录过程中便于操作。
3.有了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不能忽视按建好的标准进行严格的审核管理。像无锡三凤桥肉庄,一直采用传统作坊式生产,每天仅有10多吨产量,因为传统的烧制方式是低标准检测指标,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因此三凤桥肉庄投资了2 000多万元,按当前被认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最有效的管理体系———HACCP标准建设了生产基地,以及三条现代化流水线,从原料、辅料验收到生产加工、预煮、烧煮、包装灭菌、成品出库各个环节均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化验跟踪。现在日产正宗口味的“无锡排骨”可达60吨,改变了顾客排队买货的现象。
另外,诸如生产云锦、丝绸、玉器等富含中国文化特色产品的江苏老字号企业,由于产品本身种类、质量就参差不齐,易招仿制,无法从源头(建立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上根本控制假冒伪劣品的侵犯,则可以从产品进入市场时开始控制,只有特许经营权的商家才能销售自己的产品,其他的一律属于假冒品。就像正宗的奥运产品只有在授权经营的商家才能销售。关键一点是这一信息要让公众知晓。
参考文献
[1] 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 丘磐.产品创新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 陈浩.传统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4] 贺爱忠,彭星闾.中华老字号企业复兴的关键:创新力与控制力的动态统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7).
[5] 唐明,蔡东松.老字号面临的法律问题[J].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科技,2007(4).
酝酿4年之久的阶梯电价,将于7月1日起试行。政府终于迈开从“能源高消费”向“依据市场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步伐。
其实节能政策不仅倾向于电价的管制。近期住建部还颁布了一个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节能建筑仅占既有建筑总面积的23%。“十二五”期间,将继续降低新建建筑能耗,并对全国4.5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建筑节能市场夏至已至。
借此东风,北京恒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生带领恒业世纪联合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以及智能建筑行业内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发起建立“建筑能效运营管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向智能建筑能效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进发。
逆境
建筑节能往往是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楼宇自控技术引入中国。面对中国这片广阔的商业蓝海,西门子、霍尼韦尔、Johnson Controls、Dalta等世界知名企业抱团涌入中国市场。它们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世界前端的智能化技术,一方面也牵动了中国楼宇自控技术的动脉,打开了中国楼宇自控市场的大门。
机遇就这样来了。刘燕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攻关后,毅然决定进入楼宇自控市场。他并没有抱试试看的态度,而是拿出了相当一部分家当,“豁出去了”!
但是,幸福并没有来得那么快。
中国的楼宇自控市场发展远不如想象中的乐观,尽管我们的建筑投资和数量有着惊人的增长,但是建筑本身的实际内容存在着诸多问题。
就在刘燕生要全身心投入楼宇自控市场之时,建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999年-2001年间,以深圳为例,每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在600-700平方米,其中楼盘具备智能化的就占96%,而这些早期的社区住宅楼宇自控系统,为了达到卖点的效应,信息化系统配套设施并不齐全。在建成后,难以启用。有的地方,楼宇自控系统运行正常,但能够起到正常作用的只占20%,尚可使用的系统占45%,有35%的系统不能使用,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最终因无人修复而废弃。
导致这一系列情况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工程建设水平不高,工厂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楼宇自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不仅如此,在准确把握智能化楼宇的设计定位、高质量的工程实施与系统有效运行管理方面,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少相应的规范,楼宇智能化设计方面也存在缺乏全面性和长远性的情况,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一些应用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建筑缺少各系统整体运作,结果事倍功半,造成投资的浪费。
即便在今天,我国十个楼宇建筑中仍然有八至九个楼宇耗能高于发达国家。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的专家、教授积累了大量统计数据,更有诸多论文、书籍详细介绍了建筑物的耗能状况,并推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设备改造方案,但我们的建筑仍在耗能。特别是我国已经推出了合同能源管理这个发达国家已经验证过的成熟商务方案,并得到相关政策的倾力支持,但节能不节效制约了很多节能改造方案的实行,因为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光靠政策挤奶终究不能可持续发展。此外,建筑节能市场也未能走出困境,技改项目的多样性及零散性,使得节能与收益之差并不明显,加之即有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建筑节能行业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十年里,刘燕生并没有在楼宇自控市场上得到太大的收益,但他坚持一条道走到黑,终于等来了这阵东风。
初见曙光
曙光终究是要来的。
最近几年,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世界性的节能、低碳的大潮流大趋势的发展,中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逐渐成为重点和热点。在未来建筑产业的发展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是其发展的主攻方向。
刘燕生说,经过多年的一线经验总结,许多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通过对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运营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为建筑节能市场增加了可运作的活力,设备改造加上运营,其节能效益将明显高于投资。这将是中国建筑节能落地最好的契机。
在2012年5月23日举办的中关村创新论坛上,刘燕生与大家分享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建筑能效运营管理体系(BEEM)。在此之前,我国大部分工程部都在围绕运维而工作,实际工作中更多的应该是维护大于运营。而建筑能效运营管理体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工程部的运维模式,使新的机电设备的运维模式向节能运营发展。节能运营包含着多项技术管理属性,很多节能策案都是根据负荷变化、气候变化、本地季节工况来调整运营的,这是一种创新的动态的运营。法国专家提出的“会呼吸的房子”就是动态运行建筑的很好实例。
但是,当前中国现有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建筑能效运营的要求。困难与阻力有时也许是件好事,刘燕生在困境中突然萌发出了成立创新联盟的意念。联盟将绕建筑行业重大节能需求和突出问题,集合各方优势,协同攻关,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营销模式创新这三个方面共同推动建筑节能方案落地。
【关键词】 核专业;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体现了系统思想与技术创新模式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深化。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国际上涌现出大量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目标、组织特征、绩效评价、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1-4]。2011年4月,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5]。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随后,教育部正式推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各高校积极响应,并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社会单位联合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整合资源要素,打造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南华大学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的衡阳医学院在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实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湖南省政府共建的管理体制,在“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目前,学校已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签署协议,由南华大学牵头共建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并与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签订了共建南华大学核能产业科技园的协议,将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本文结合“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探讨协同创新环境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形成、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机制建立和培养体系保障,提出了实施“多渠道、大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把握规律,树立协同创新培养理念
协同创新已成为多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教育协同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和国际竞争趋近白热化的新形势下,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协同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就是促进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沿用苏联模式,实行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忽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种培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6]。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对于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更需要采用系统化的创新思维。这种协同创新思维,是围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研究生健康快速成长成才这一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体系架构。通过倡导 “协同创新, 文化先行”的思想理念,搭建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宣讲平台,塑造现代科技文明下的大学精神,突破传统中庸思想、单一性思维对研究生思维的禁锢,激发研究生形成集发散辐射思维、收敛辐集思维、人机互补思维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思维。在加强研究生自身宽厚知识面和素质能力基础上,培养研究生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和自我认同等5种人格,提高研究生“创新、创意、创业”精神,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7]。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文化先行,创造适合其成长的人文环境,特别是对核专业的研究生,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牢牢把握“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这一主旨,形成协同创新培养理念。
二、突出特色,确定协同创新培养目标
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完整、培养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覆盖核产业链核学科专业的高校。学校汇聚国内核燃料循环系统的优质资源,牵头组建了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核能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核资源开发、先进核能技术、核燃料循环安全技术与装备”三个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目标定位:
一是充分发挥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汇聚地的优势,促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寓教于研,以“多渠道、大协同”的模式培养本领域专业扎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是面向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制造领域,发挥协同体的优秀科研教学资源和工程实践优势,通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及企业工程创新实践等多种培养方式,培养行业产业重大工程所需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三是要求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核科学与技术、核资源开发、核动力装备、核仪器仪表等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适应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创新性地解决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制造的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
三、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过去的强调不同主体参与性,转变为强调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性,同时把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各协同创新主体坚持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研究生培养创新要素整合,建立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唯如此,才能在“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现对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
1、实施“多渠道、大协同”培养模式
利用行业、地方的特点和优势,突破以往封闭式的培养,实施核专业研究生“多渠道、大协同”培养模式。一是通过与协同单位建立若干核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协同培养研究生提供师资条件、实验条件、技术开发和学术研究条件等,有效改变目前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研究生教育与技术开发、工程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二是整合协同创新体各组成单位的资源平台,通过协同组建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博士生进企业、研究生挂职锻炼等举措全方位、多渠道强化对研究生的培养。三是设立名师讲坛基金,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为研究生提供高起点、高水平的前沿知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与学术研究视野。四是设立博士生国际学术会议基金,资助博士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提高博士生捕捉最新研究成果、追踪学术前沿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拓展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建设科学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一,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充分利用各协同单位的优势资源,培养研究生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内实行学分互认,结合平台的科研特色,开设相应的先进工程技术集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生课程,突出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第二,结合重大工程需求探索急待解决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技术难题或理论问题,注重研究生工程设计、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第三,鼓励研究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上钻深吃透,关注热点,追踪前沿,多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
3、建立导师组联合指导制度
其一,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应针对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和地方产业集群及主导产业的技术、产品和市场需求,积极整合学校和各协同单位的人才培养资源,探索建立研究生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其二,研究生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后直接进入研究团队,实行导师组联合培养。导师组由研究团队内 3-5位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1名为责任导师,至少1名企业专家和1名跨学科导师。其三,导师组根据科研项目需要申报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方式包括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优秀应届毕业硕士生推荐攻读、优秀一年级硕士生转博士生等,创造条件招收国外留学研究生。
4、建立协同创新能力激励制度
一是建立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奖学金制度。研究生协同创新奖学金由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专项经费中支出。研究生奖学金按学年进行动态评定。二是设立研究生协同创新成果奖。对做出突出技术或学术成果的研究生给予物质奖励。三是设立研究生协同创新基金。资助研究生提出具有创新思想的研究课题,预期成果在技术上或理论上要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或者对行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经导师组同意可以作为学位论文课题。四是设立研究生协同创新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探讨学术热点问题,启迪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和表达能力,展示才华创造条件。
四、完善保障,构建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依托“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最大限度争取各方支持,建立健全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过程中“从头到尾”所涉及到的各类制度和措施保障,逐步构建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第一,协同创新体、各协同单位或由协同单位积极争取其他相关单位在核专业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导师分配、跨导师培养、课程、研究、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和竞争机制等方面实施有利于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改革创新,同时在人才、经费、场地、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健全和完善促进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撑体系及相关保障措施。
第二,围绕涵盖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指标,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计划。积极推行年度目标责任制,以指标引领工作、以指标落实工作、以指标检查工作、以指标促进工作,实现协同创新教育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融合,将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及相关保障措施。
第三,突出对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重点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相关保障措施。
五、结语
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创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南华大学作为行业特色高校要在打造“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过程中加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实施“多渠道、大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形成相互支持良性互动局面,切实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制订体现硕士、博士不同层次要求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推进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6-11.
[2]Miles,R.E.,Snow,C.C.,Miles ,G..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how communities of networked firm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economic wealth[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Etzkowita H.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4]Auerswald P,Branscomb L ,Demos N,et a1.Understanding Private-sector Decision Making for Early-st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A “Between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Project”[EB/OL].2012-1-2, http://Atp.Nist.gov/eao.
[5].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02).
[6]冯飞芸,江国华.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15-16.
[7]蹇洁,席海峰.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科教导刊,2012(10上)164-165.
【关键词】云南省 科技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1―2006年间,其GDP翻了一番,其中科学技术成为了云南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反映和评价云南省的科技发展与创新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创新评估体系。同时,由于科技创新具有长效性和高风险性等特征,因而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也具有独特性。如何科学地评价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及其绩效,揭示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规律,解决科技创新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云南省获取科技创新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根据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任务和评价对象的特点,确定了四点评价步骤和内容。一是确定评价标准和得分。以此作为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评判和评述的尺度,并对其进行评分。二是确定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不同量纲的指标是不能直接加总的,即使相同量纲的指标由于数量级的不同也存在不能加总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三是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在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对被评价事物的作用有大有小,因此,需要加权处理。权数的变动会改变被评价对象的优劣顺序,权数的确定在综合评价中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四是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方法。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选取恰当的综合评价方法将各指标的评价值进行综合,以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结果,并根据结果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及分析。
一、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将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为两个模块:科技创新投入模块和科技创新成果模块。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所设计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科技统计数据》中的统计数据,在充分体现云南省科技发展程度和资料数据可得性的原则基础上,选取了以下几项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1、云南省科技创新投入模块
该模块有以下七项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
(注:数据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统计数据。)
(1)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反映云南省科技创新的人员投入规模。
(2)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工程师投入率反映云南省科技创新活动中科学工程师投入强度。
(3)科技经费支出额以及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反映云南省科技创新活动中经费投入强度。
(4)R&D经费和R&D经费占GDP的比重反映云南省科技创新活动中R&D经费投入强度。
2、云南省科技创新成果模块
该模块有以下六项具体评价指标。如表2。
(1)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及其占全国份额反映云南省科技创新活动国际化的程度。
(2)专利申请授权量反映云南省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开发产出的专业化程度。
(3)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侧面反映了云南省科技创新的科技成果的产出量。
(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和金额反映云南省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效果。
二、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的观测单位不同,导致各指标的测量值相差悬殊,因此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单位、不同数据级的指标无量纲化。
1、标准化后的创新投入指标用矩阵表示如下
2、标准化后的创新成果指标用矩阵表示如下
三、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通过各指标的无量纲化,确定权系数,权重的确定可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相关系数矩阵法的基本步骤可具体表述如下。设指标体系中包含n个指标,它们的相关矩阵R为:
则Ri表示第i个指标对其他(n-1)个指标的总影响。Ri较大,说明第i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影响较大,即其 1、创新投入
(1)云南省科技创新投入评价指标相关矩阵。
(2)云南省科技创新投入评价指标权值的确定过程。
R1=3.644R2=2.897R3=2.733R4=4.255R5=4.209R6=4.531R7=4.357∑R=26.6260.1370.1090.1030.1600.1580.1700.163
2、创新成果
(1)云南省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指标相关矩阵。
r1=0.175r2=0.102r3=0.207r4=0.145r5=0.192r6=0.179
四、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由于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全部采用定量指标,根据综合评价方法设计的原则,文中采用线性综合法。线性综合法是对将各指标评价值加权求和获得综合评价值的一种方法。在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后,利用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就可以计算指标的综合评价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Fi为第i年的综合得分值;fi为第i年的第j项指标的得分值;wi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j为评价指标体系拥有的指标个数。
在对各指标进行取值时,以北京和各科技指标为标准,云南省各年的评价分值根据其和这两个地区的指标值的差距取得。其中,根据相关领域专家的打分,分别赋予对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的权重分配为0.6和0.4。
五、结论
从绝对量上来看,云南省科技创新人力投入方面基本上变化不大,不管是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还是科技活动人员,其绝对量基本上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水平左右波动。相对于2001年,2006年的值甚至略有下降,这与其地理区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是直接相关的,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中国的人才大部分都集中于东部地区。但其科技投入的绝对量是逐年增加的。不管是科技经费支出额,还是R&D经费都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额度较大。相较于2001年的水平,2006年科技经费和R&D经费都翻了一番(见表1和表2),对经济的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政府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在这6年间略有波动,呈现出微幅增长的趋势,但与科技投入的增长率相比还是不够的。这主要还是受限于科技人才流失的问题。
相对于北京的科技创新总体情况,云南省不管是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都远远落后于北京。这就存在恶性循环的问题,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就弱,吸引人才和培育科技创新能力的实力就越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愈发受到限制,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趋势也是政府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总体上看,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虽然在波动,但有一个逐年优化的趋势。这说明云南省目前绝对发展有所欠缺,但其有长期发展的基础,这与云南省政府的发展意识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EB/OL]..
[3]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理论[D].四川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