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比热容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范文第1篇

比热容”是本章重点内容。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它可以有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计算大小,,却与这三个量无关,他反应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属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可以理解为比热容反应了各种不同物质的容纳热的本领,比热容大的物质容热的本领大;“相同质量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情况下升高的温度不同”可以理解为比热容反应的是各种不同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改变较慢,为学生解决有关比热容的计算和解释一些与比热容有关形成的自然现象准备依据,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

本节在设计时根据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联系实际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社会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1、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

2、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那个需要的热量多? 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那个需要的热量多?

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也相同时,他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二)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

(1)实验器材:烧杯、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温度计、钟表、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猜想与假设:(a)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b)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3)设计实验: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放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摄氏度) 15 18 21 24 27 30

煤油的温度(摄氏度) 15 21 27 33 29 45

(4)实验分析

给水和煤油都加热五分钟,煤油的温度升高了几度?水的温度升高了几度?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2度,煤油需要加热几分钟?水需要加热几分钟?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5)实验结论

结论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结论一的引深: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说明不同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容易改变,也就是说比热容是反映物质温度改变难易程度这一特性物理量

结论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结论二的引深: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说明不同物质容纳热的本领不相同,比热容大的容纳的热量多,这也就是说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本领不同的这一特性的一个物理量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这一特性课本引入比热容的概念。(也就是课本引用了结论二来表示比热容这一概念)

2、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C

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比热容表:(1)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2)沙石的比热容是多少?他表示什么意思?

(3)每种物质都有它的比热容,水于冰的比热容是否相同?

(4)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比热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可得:(1)水的比热容最大

(2)一般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的大

(3)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4)比热容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

3、热量的计算

1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1℃,要吸收4.2×103J的热量,那么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多少热量?

1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1℃,要吸收4.2×103J的热量,那么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多少热量?

1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1℃,要吸收4.2×103J的热量,那么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多少热量?

让学生讨论,说出计算方法。从而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t

Q: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为J

c:物质比热容 单位为J/(Kg・℃)

m:物体质量 单位为Kg

t: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升高时为(t-to);温度降低时为(to-t)

即:

Q吸=cm(t-to) Q放=cm(to-t)

(三)课堂练习

1.砂石的比热是0.92×103 J/(Kg・℃),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在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 )

A.相同 B.铝块升高的温度较多多 C.铜块升高的温度较多

(此题引用上述实验结论一来解决会利于学生的理解)

3.状态一定的物质的比热容( )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这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四)小结

1.比热容的定义

2.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比热容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长期发展;专业性;自主学习;变革;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15-01

近期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的在线培训,使我对物理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物理课堂教学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性的教学模式。物理课堂教学最有效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演示引导为辅,课后巩固为补充。相继经历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性以演示实验为主题的教学尝试;应用多媒体的开放性的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最后发展成为借助多媒体技术,灵活实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物理教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物理教学认知水平的一次提升,都是物理教学认识的升华。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博学多才的教师与追求真知的学生密切配合,使物理的教学不断进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

一、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没有任何的发言权。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学生在座位上小心翼翼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写着。我们通常称为“填鸭式”教学。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将知识塞给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加以强化。学生花费很大的气力来背诵、理解知识,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通过“题海战术”取得一定的成绩。学生是解题的能手,模仿的高手,但是在知识的应用中,却成为知识的“傻子”,不能精确有效地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物理知识只存在于课本中,课本外浑然不知有物理。例如:学生熟练地记住水的比热容比沙子、泥土的比热容大,但是不能有效解释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很大,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的生活现象。学生把物理的学习完全作为一种学习,忽略了物理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的本质。传统教学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忍耐力,提升学生的定力,学生的课堂纪律性好,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基本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1、教师用word、PPT等手段制作了简单的物理知识框架,配备大量的例题、习题。教师省掉了板书知识框架和抄例题、习题的时间,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快了,讲述的题目更多了,学生抄的知识点更多了,这是一种“包袱”式的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毫无讨论交流的机会,受到了更加严厉的“迫害”。2、教师的教案、例题、习题直接通过展示台投影在屏幕上,学生面对密密麻麻的整版教师的“真迹”,毫不思索的做笔记,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更是汹涌澎湃,学生唯一言语是“老师等一下了,还有几行没有抄完”。3、教师讲课不使用多媒体,作业、考试时疯狂的使用,屏幕上投影着满满题目,学生不停地抬头低头,哪有时间思考,最后还是相互抄袭占多数。

二、改革性的以演示实验为主题的教学尝试

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各阶段物理是有不同的特点。初中是趣味性物理,高中是推理性物理,大学是深究性物理。教育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筛选,学生终究会适应物理的特点。物理的起始阶段是初中,针对学生喜欢观察现象的特点,在知识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创设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现场动手操作,学生的观察,最终得到实验数据,教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而有效地推出实验结果。讲述大气压存在时,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最好的例证。教师携带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抽气机,在教室进行现场试验。教师利用抽气机逐渐的抽取马德堡半球里面的空气,学生在教室进行多次的对拉,以此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参与了教学,教师的进行了有效的演示,最终有效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这无疑是一种提高。演示性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是有限的,学生只是教学中活动的帮手,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实验的原理,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发展。

三、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方式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学生。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重视物理的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迅速有效地发展起来。教师充当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是知识的追求者。教师提出主题,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总结。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设计者、操作者、决定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一个物理人,能遵循社会的规律,将物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从生活中总结出物理规律,这就是物理素养锻炼人思维能力的明证。例如初中电学学习之后,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装饰自己的房间。串、并联知识轻而易举地被理解,电路图整洁美观、横平竖直特点,学生容易接受。家庭电路的零、火线的区分被应用在电器的安装上。

比热容教案范文第3篇

一、培养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

1.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立足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探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笔者提出,要想使潮湿的衣服较快变干,应怎么做?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想办法。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办法,比如用电风扇吹、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熨斗烫、尽量把衣服摊开等。接着引导学生对以上多种办法的要素进行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最后作进一步延伸,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蒸发速度的快慢还与环境湿度、液体种类有关。总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创新思维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它们大多来源于生活与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如启发、探究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及平面镜(凸透镜)成像规律、杠杆平衡条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等规律的教学,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独立思考,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创新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1.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创新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物理情境。所以,精心创设物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课时,“大气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所以需要教师多做些演示实验,比如,将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封盖在杯口,再按住卡片把水杯迅速倒过来。问学生,如果把手移开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充满好奇,教师松手后,水没有流出来,学生惊讶不已。另外,还可以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少许热水,当瓶内出现白雾时,将水倒掉并迅速盖好瓶盖,过一会儿新奇的现象出现了:瓶子发生了变形,并发出一些声响,甚至会在桌面上轻微蹦跳;而打开瓶盖后,瓶子又恢复原状。以上实验操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挖掘创新因素,培养创新精神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参,整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重组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案流程,推敲好教学细节,合理选择组织形式,使大众的教材内容变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研究,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三、探寻创新途径,培养创新能力

1.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这样就更容易使学生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如学习电功和电热时,教师可以补充:纯电阻电路,电热等于电功;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电热小于电功(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

2.注重方法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法,理想化法,等效法,模型法,转换法,类比法,归纳演绎法等。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通过知识教学渗透方法教学,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在解决问题中,加强科学方法训练。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处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凸透镜异侧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现将物体与像互换位置,则成什么性质的像?此时应指导学生用逆向思维法分析:只要把原来的像当成物、原来的物体当成像,问题便轻易化解。

3.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比热容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三 物理课 教学方法

1.前言

经过初二一年对于物理学科的了解、学习和沉淀,学生们大都步履蹒跚地步入到初三阶段的学习中,究其原因,倒也不是单纯地说是物理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可逆转的不足,其主要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压力太大,学生从小学升上初中,课程学业量从过去的数学语文两门主科一下增加到了6门,初二、初三又分别增设了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经过初一一年的适应,初二就得马不停滴地追赶分数,不禁弄得身心疲惫。跨进初三的门栏,意味着要随时做好起跑的准备,因为除了要应付日常的新课学习之外,还有为了测试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考试技巧而开设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可以说这一阶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出于一级戒备状态的。

2.初三物理教学的方法

针对上述的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应对学习和考试的信心,进一步营造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就是关于初三物理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思考。

2.1 重视实验,加强实验。正是为了不让物理学习沦为纸上谈兵的学术,历年来,物理实验都是中考重要且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一部分也正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环节。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课时有限的教学设计里,实验课的安排常常不被允许,从而形成了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费时费力,但并不意味可有可无,恰恰相反,实验教学于物理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课堂上教师如何堆砌辞藻,讲课如何生动形象,“用嘴巴做实验”永远不能帮助学生学到真知。实验可以验证客观事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能让学生通过双手搭建起沟通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在获取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升华为理性认识。通过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应该做到、做好所有的演示实验,克服困难完成全部的分组实验,必要时还应增加一些课外的辅助实验。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得到正确的结论,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在如何改进试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设计实验方面也要作必要的知道。

2.2 准确把握“教考大纲”,找准教学切入点。任何科目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以“教考大纲”作为工作的方针和指导,也就是说,身为教师,必须在设计教学之前认真研读教学和考试大纲,务求明确教学要求和考试方向,针对大纲的要求,整合教材的架构体系,明确其中的重难点遍布以及联系,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书,在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再对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有了了解之后,与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做好衔接,在教案中做好记录,务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分配课堂上的讲练时间,杜绝冗长的讲述。此外,除了教师要对考试大纲有所了解之外,也应该指导学生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好考试题型与要求能够为学习和复习指引方向,从而有利于把握其深度和广度。例“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占有10%的分值左右”,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定理”等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的,另外也考了“等效替代法”。

2.3 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高考有大综合和小综合,虽说中考目前还未实行,但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也符合课改的要求。有题如下:如图某郊区林场(图略),树木已经成材,地面上留有一截截树桩,某校同学利用双休日到林场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此时有一群大雁自右向左迁徙,甲同学为了确定大雁飞行的方向从书包里拿出指南针,指南针指向如图所示(图略),请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帮助甲同学确定磁针A段指向为南极还是北极,此时是什么季节。题目通过植树透露了此时为春天的季节信息,通过树干年轮透露了左边朝南的方向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大雁飞行的方向,并确定磁针的南北极。这一题是典型的物理和生物有机融合的题目,很多学生因为不知晓题干中所透露的信息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又或者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为大雁总是往南飞。像这样各学科知识相融合的题目在各大考卷上不乏有之,为了不让这些拦路虎阻挡学生的去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做个有心人,以不变应万变。

3.结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考只是人生当中的一个小战场,优异教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良好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只有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一如既往、不断创新,才能在教学的路上取得更好的进步和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初三物理复习课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邱雄鹰,《管理学家》

相关期刊更多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伊犁师范学院

电脑开发与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新疆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