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理念;失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321-02

一、道德与德育概念辨析

对德育的讨论不能绕开道德概念,在中国古代无“德育”的讲法,在古人看来教育即道德,即教人按照某种行为规范生活。西学东渐后,德育才作为一种教育的一个分支提出,蒋拙成在其专著《道德教育论》把德育定义为“精神教育” [1]而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是精神层次的形式,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道德与其社会存在、生产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每个时代遵从的道德价值体系是不同的。因此道德的概念可以从其的形成而定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2] 。德育作为道德功能的延伸,讨论德育离不开对道德概念形成的辨析。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比较集中的讨论过道德,在他看来,我们通常会狭隘的看待道德,不顾及现代社会的有效道德形式,产生形而上的绝对真善美的道德观念;而相反的又容易把道德现定于习惯和传统,明确道德的行为规范。在这两种狭隘道德控制之下,易造成道德高点冲动,用某种极端的善去要求行事,反而易造成普通行善的不可能,近期出现的“小悦悦”事件,广泛的冷漠不作为与道德谴责的矛盾的形成。而另一个方面,把道德作为简单的行为规范来判断善恶,复合传统与规范社会承认为善,而略有不同即判断为恶,易造成社会为陈腐的传统的固话,不利于新的更符合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道德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而是确定可以推动进步的概念,应源自于人类的规律和必然的认识,具有可变迁性,影响性。因此,在讨论德育理念问题,不能忽略两个问题,一个是德,既是何种“精神文化”的问题,另一个是育,及如何使“德”有效地问题。此二者皆为动态,相互影响,互为推动的关系。

二、德育理念的变迁

随着我们对德育及道德概念认识的讨论和深化,德育随着理念的突破,不断更新。“德育理念”作为一种存在样式,也随着价值体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文化传递论的德育理念;主体德育论理念;科学主义德育理念;共识德育理念。

文化传递论德育理念,注重“育”即强调把已形成的传统和价值传递给年轻一辈,使其能奉行传统。在人的成长中需首先认识何为善,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行事。此德育理念在德育中便于执行和量化,易制定行为规范约束人。可是容易形成道德权威化,强调认同和服从,忽略了人的生存发展的正常规律。在被教育者中间形成适得其反,形成反权威的叛逆心理。

主题德育理念,是对文化传递德育理念的反思,其认为文化传递是一种灌输工具,而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形成适合人幸福和自由的价值体系,主体德育认为道德不应束缚人性。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认为人性本善,教育不是强加给人价值,而是顺应其天性自然成长。此种理论明显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现代人,可是不利于形成共识的价值体系,已造成价值观念的混乱,群体价值冲突,个体的虚伪和不知所措,导致德育的不可行 [3]。

科学主义的德育理念,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同时,注重对时代要求价值观念的讨论,试图形成符合发展规律的德育理念,人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德育需要在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念下,发现促进人道德形成的规律,符合规律的进行德育,以达到德育的目的。此论的重点依然是道德传递论的深化,而且具有客观机械性,易被一些负面价值传递利用,形成反德育。

鉴于种种德育理念的优点和弊端,目前比较新的德育理念为共识性德育理念。认为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准则应为社会群体共同提出和制定,德育是指形成准则并有效传递。因此德育环境应是平等尊重的环境,并不断在实践中形成新的道德体系,永无止境发展过程。此种理论有相当的科学性,但是过分依赖于共识和平等,在特定环境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缺少对话语警,如幼儿园德育中的非互动性。

新课程德育理念,新课程所贯穿的德育理念是一种现代德育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关怀人,即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怀人的精神发展、关怀人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使德育从一种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规范提升到实现人全而发展的特殊动力,德育目标从约束人的行为提升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德育回归到其自身的本义。德育应该为生活提供支持,在生活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使受教育者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

三、大学德育失误

从对道德和德育概念的辨析及以上德育理念的变迁看,回答德育的本质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个是何为“德”,一个是何为“育”。除了各自动态辩证的定义外还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和持续的努力,引发或促进学习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积极变化(或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5]。

而由此可以认识现行大学德育理念中的失误,即我们从事何种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活动而获得的实际效果却是反德育的,这是目前大学德育工作中的失误。越是赋予崇高的道德意义的课堂、活动,以达到德育的效果,反而往往适得其反。此失误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以下两种德育方式。

强制填鸭德育。这种德育的悖论在于,我们在进行德育建设的时候,强制灌输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考虑道德的价值。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粗暴禁止、强记行为规范,盲目处分会对道德教育起到相反的作用;将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念,以至高真理不容置疑的形式来宣传,如一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往往会有这种形式;无视学生的能动性,盲目树立各类榜样要求学生去学习。造成德与育之间的矛盾。

庸俗化德育。在高校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奖励优秀学生必然会设立各类评优奖项,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也有各类竞赛奖项荣誉。目的本在于奖励优秀,起到道德风气标杆的作用,而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为了实际的奖金和各类荣誉,往往尔虞我诈,相互攻击,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德育作用,反而让道德风气每况愈下。同样,在功利化高校的大环境影响下,教师工作中即有为了学校利益,种种为了应付各类检查和评奖的集体舞弊现象,违背了道德规范和道德良知。德育的失误在于,因利益驱使让德育失去了“教育立场”。

四、小结

用先进的德育理念引领德育实践,探讨各类存在的大学德育失误,让我们认真地分析此类德育失误的产生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体制根源。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和做法,将对大学德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拙成.道德教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8.

[2] 金望久,梁素娟.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158-160.

[3]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0-15.

德育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德育 主导 德育

“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在社会各行各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教化人之本”的学校,各种素质的培养更要和谐。学校教育,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学校德育出现了新问题,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对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用和谐德育教育主导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让和谐的旋律奏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学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和谐德育的内涵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德育理念上要树立整体化的大德育观,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使学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在教育过程要形成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将“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德育生态为立足点,审视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在坚持!学校德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的同时,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一)变革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的德育内容及观念问题存在“反差”。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造成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超前性与德育实施者的“怀旧心理”之间存在着相当的矛盾,学校本身由于社会和其它方面的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加上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把学生当作是可以任意雕塑的对象,而当学生出现思想道德问题时,又往往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学校德育仍采取单一的说教灌输的方法,在德育课堂上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因而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在心理上对学校的说教产生反感,从而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学校教育是兼备“德、才”的价值引导和有针对性的个性思想的奠基;家庭教育在本质上是“做人”的教育。而我们会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孩子在校因行为思想出现问题需要家长配合时。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在校犯错丢了自己脸而不到校配合,即使来了的家长也会直言不讳地诉说他们管不住孩子,只能全权拜托老师管严一点儿。类似上述的例子,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举不胜举。我们的孩子每天所面对的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方法。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溺爱放纵,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规范管理;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苛刻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赏识激励;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倡导个性;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物质刺激,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精神奖励;……如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行为目标上的要求落差过大,导致本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家校双方却各自为阵,相互阻挡,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德育的教育效果。

(三)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时代性和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脱节。首先,目前大多数学校德育工作仍停留在抽象的要求原则上,道德教育的内容以逻辑推演与论证为重点,主要是一些笼统的要求,缺乏层次性,德育内容大而无当,宽而无边,目标高不可及,不能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德育目标的序列化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相脱节,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其次,我们中学生的有些德育内容超越了学生思想的接受能力,如谈太多的马列主义的抽象原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缺乏时代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减弱了学生主体对德育的兴趣。

(四)忽视德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目前学校德育在许多方面忽视了学生这一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德育工作者否认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为性,把学生这一德育对象视作为自己要改造与加工的对象,通常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好比工厂里的工人对产品进行加工,把一个个不同个体的德育对象加工成同一规格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学生被物化了,是需要改造的“对象”,是“道德之洞”,是“美德之袋”,是“物”而不是人。这种德育实质上是对对象主体性的漠视与取消。

三、在德育中实施和谐德育的途径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生机盎然、与时俱进、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人性美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其运作是和谐。据此,学校应全面理解和谐德育的实质内涵:在思想上认清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注重人本思想。在和谐社会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围绕人的需求而进行的。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德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德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的过程。当前的德育工作就必须先从德育管理人手,更新德育观念,引导、教育学校教师,摒弃德育是少先队、班主任“专利”的思想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等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各项德育事务中去。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师生关系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关系体系,是由教学关系、管理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乃至法律关系、个人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关系所构成。师生关系是处在一定的教育结构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双主体”地位,决定了德育活动的交往特点和方式,德育效能必须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和

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榜样,提高德育效能需要榜样。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三)把握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管理。德育个性化要求在德育中尊重学生主体,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教育活动,调动他们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是要他们无条件的服从某些规则,而是要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欲望,鼓励他们不仅做先进道德思想的理解者,更要做先进思想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愿地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管理。如结合形势和学校学生实际开展“崇尚科学、反对”、“拒绝第一支烟”、“远离”、“我们的责任”、“诚信”、“迎奥运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千名团员庆“5・4”青年节的宣誓活动:十八岁成人仪式等,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心灵震撼,同时产生了较好地社会影响。在学生教育活动中,一些学校特别重视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形成了以团委和学生会为核心的三级学生组织和各类社团。根据需要,学校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大多数都由学生自己组织举办。如:校园文化节,学校运动会入场式,元旦晚会,青年志愿者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等,这些涉及面广、组织安排难度较高的大型活动,都由学生担当主角,从活动的创意设计、人员分工、组织协调、物品采办到组织评比,都由学生自己操作。一些学校电视台和广播站也都由学生自己编播,从记者、编辑、主持人招聘到播音,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四)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一个学生德性的成长发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在其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和谐德育的追求,就是要从外在的物质环境上、学生内在的心灵中,营造一个能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育人”环境。环境育人,就是要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环境和和谐的管理环境,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大部分学校都致力于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建设。他们努力改善学校环境,每学期及时布置教室,学生带来自家养殖的盆花,点缀教室;加强卫生区打扫,时时保持其整洁,自行车摆放规范,在校园栽花种草,美化环境。校园内,翠柳成行,更有鲜花点缀其间,整个校园洁净、清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绝对是一种享受。同时注重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书写规范;校训、校风、学风等格外醒目,时时警示着全体师生;校园广播站定时播音;走廊里、教室内到处张贴着名人格言警句;宣传栏里定期展出学生的书画作品、习作精品……这一切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净化师生心灵,陶冶着师生文明高尚的情操,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

德育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德育理念范文第4篇

一、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的功能特点

1.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合唱形式要求每一个歌唱者之间、歌唱者与演奏者之间都要进行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共同完成一首曲目。在演唱时,每个人都要认真完成自己的部分,并且要与他人进行协调配合,这种集体间的合作锻炼了每一个人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2.音乐教育可以调适学生的情绪。不同的音乐可以带给人不同的心情。舒缓的音乐可以使人平复心情,优雅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舒适的感受,激昂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潮澎湃,和谐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悦。音乐教师要多运用音乐来调节学生的情绪,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3.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高雅的音乐,学生能体会什么是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品位。当前有一部分流行音乐歌词低俗,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审美观,摆脱流行音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用高雅经典的音乐来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提升品位,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理念的策略

1.通过歌曲自然渗透,培养爱国情操。教师在通过音乐教材进行德育渗透时,应注意将德育内容与学习的内容自然且合理地结合起来,不能生搬硬套,这样会使学生反感。说教是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流露出爱国的感情,这种感情才是真实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爱国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等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习歌曲时,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内涵、时代背景、作者的坎坷经历,使学生体会到在当时那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作者依然坚守着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在音乐中欣赏歌曲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激发学生的爱国豪情,让学生领略歌曲中祖国大好河山风光的壮美,从而产生自豪之情。

德育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理念;网络德育;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12013)09-124-02

一、网络德育的含义

网络德育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国内有许多学者较早直接提出网络德育(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命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解释了网络德育。大致有如下三种:第一,网络德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将其意识形态、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通过网络技术对网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形成体现一定社会和阶级意志的思想道德社会实践。第二,“网络德育”不仅仅指“道德教育”,而是“大德育体系”下的德育,包括在网络环境下的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第三,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互联网对计算机使用者进行的道德教育。

针对上述网络德育含义的表述,课题组认为,网络德育是利用网络进行的道德教育和针对网络的道德教育。它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是学校德育的延伸,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应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网络德育是利用网络进行的道德教育。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网民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结构特征,青少年学生占26.7%。如何在虚拟网络中开展道德教育。首先,利用互联网本身在技术上实现的快捷、方便、广泛、开放的特性,以及使用者自主性的独有特点,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其次,要正确认识网民的道德心理和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心理。最后,要立足网络广泛性特点,造就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的德育客体,把所有网络使用者都纳入到网络德育的对象范围。

2.网络德育是针对网络的道德教育。针对网络进行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方式,使网民者在网络中成为一个规矩的信息者和理性的信息接受者。为确保减少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互联网汇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思想,以及在网络中传播来自西方的声音和意识形态等丰富的网络信息,去除糟粕,吸取精华。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优与传统媒体的德育载体:拓展德育时空,实施自我教育和隐性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达到发挥网络环境潜在的教育功能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关注网民的发展,主动性调整和充实传统德育内容,注重对网民的价值观、国家意识、民族精神、传统道德文化、心理健康和正确识别信息等教育与培养,使其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具有道德选择与判断力的公民。

二、创新网络德育工作理念

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主动进入网络舆论阵地。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时,具有信息量大、即时、便捷、互动等优势,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和创造网络资源,主动进入网络舆论阵地,为德育教育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网络平台。一方面,学校等教育部门可以利用局域网络资源优势,建立德育教育的专门网站,开辟时事新闻、校园文化论坛、心理咨询、法制宣传、就业知识等板块。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充分利用BBS、微博、微信平台空间,适时监控、浏览网站、贴吧信息,搜集、整理学生在贴吧内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对不健康内容进行正面引导和疏导,对学生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报送有关单位答复和解决,让德育网站和贴吧真正成为学生自由交流并有益于学习、生活的良好空间。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自发创建的网络交流空间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创建富有特色的BBS、微博、微信等交流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交流空间,反映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和看到的问题,发表对某些事情的观点、看法和建议,把学生创建的交流空间真正办成一个有建设性的网络空间平台。

2.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现代社会已步人手机时代,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会成为有害或垃圾信息的传播工具。因此,青少年在利用手机或网络进行自我个性张扬时,会出现在理性认知和实际选择上的背离。曾经发生的“职校门”、“扒衣门”等校园暴力“门事件”视频,给人们又一次敲起了安全警钟。针对这实际问题,学校应及时对教师进行新型媒介技术教育培训,并将新型媒介素质指导教育引入课堂,帮助青少年成为新型媒介的主动使用者,正确有效地运用新型主流媒介,合理正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因此,社会、教育机构和德育工作者要重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