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秋天的怀念》用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感情表现了史铁生对已逝母亲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母亲深深地怀念之情及对生命真谛的感悟。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围绕在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上,但是我们仍旧可以从文章中得到很多领悟:

一悟是无限的悲伤。用史铁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母亲心里太苦了,上帝怕她受不住,就召她去了。对于死亡,人类都是悲伤的,更何况是深爱着自己的母亲离世呢?秋天一样是收获的季节,却也是一个失去的季节,母亲就如窗外那树叶,“唰唰啦啦”地离开了。“树欲静而风不止”恐怕是个遗憾的赞歌吧!文中的母亲如天下所有苦心的父母一样,在她儿子“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的时候她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用一颗慈爱、包容的心来关心他,虽然熬不住的时候会偷偷地躲起来抹眼泪。在《二十一岁那年》中,史铁生说“这是在医院,不是家里,这儿没人会容忍我发脾气”可就是这个人,这个会容忍他发脾气的人,已经离开了他,甚至在她离去的最后一刻心里想的还是两个孩子。

二悟是深深的感动。我们会为母亲无私的爱而感动,我们也会为作者心态的改变而感动。母亲生前一直想要和“我”去北海看花,可最终无果,可就在这个秋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花,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对于作者而言,他已经可以欣赏那些色彩鲜艳的、在秋风中开的烂漫的花朵了,他也不再暴怒无常了,他已经开始正常好好生活了,开始欣赏美丽的生命了。时间带走了他母亲,却也渐渐治愈了身体带给他的精神伤害,可相反,时间愈长,对母亲的怀念便愈加深沉。

三悟是满满的能量。《秋天的怀念》虽然描写了作者一些烦躁、消极的情绪,但多读几次就会感悟到它所要传达的一种正能量。文章不仅表现了母爱这一永久的主题,也表现了作者在面对疾病时的一种坚强、坚韧的顽强品质。作者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婉婉向我们述说:我们的不幸也是亲人的不幸,关心我们的人比我们更难过。教导我们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要正视生命的挫折,打开封闭的心去接纳这个花儿般的世界,“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用字数不多的篇幅教会了我们大爱,教会了我们坚强,它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生命所需。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1 课程目标与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实现课程目标,包括个性化阅读的目标,就要受课程目标的制约,从目标出发,为实现目标服务。

首先,必须受到总目标的制约。总目标中的工具性目标是,要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以及初步理解、鉴赏作品。个性化阅读,必须有利总目标的实现。

其次,个性化阅读要受学段目标的制约。在教学中即要防止不到位也要防止越位的情况。第一学段的阅读,主要是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方法的学习要求上不作具体要求。第二学段,在发展阅读兴趣的同时,对阅读方法的学习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词句的学习,要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学习,要求能学习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第三学段,则要求在学习与运用阅读方法中享受阅读兴趣,并强调言语形式的学习,如,词句的学习,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篇章的学习,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要根据文体特点学习,“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一学段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要引导学生就自己喜欢的内容去感受;第二学段,则要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第三学段,个性化的阅读,则必须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从言语形式入手,体验与思考言语内容。

2 文本意义与个性化阅读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即内在的价值取向,文本意义的模糊与蕴藏之深莫如朦胧诗,读者也是把读懂其文本意义视为阅读目标和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而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阅读朦胧诗,不管融入多少个人的经验,还是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对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间的联系的把握去理解文本的意义的。

2.1 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共性特点;但同龄儿童的思维特点,又是有差别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如,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在于对全文的多遍的阅读;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因此,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指导,既要有几次的从整体上的把握,也要有一部分一部分的或针对重点部分的阅读指导。强调整体感知,忽略一部分一部分或重点部分的学习,是对侧重分析思维的同学的学习方式的不尊重。又比如兴趣的激发,有的同学的认知是情感型的,情感的激发能很快使其进入个性化阅读状态,有的同学是理智型的,知识的吸引能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个性化阅读状态。因此,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激感,对理智型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

2.2 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指导,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同,知识背景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由于个性特点、家庭与社会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

3 言语形式与个性化阅读

阅读教学,最主要目的是学会阅读,即学会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阅读,离不开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概括的表达,也有细节的描写;有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有曲折的表达;有按顺序写来,也有倒叙插叙的峰回路转;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人比黄花瘦”的清新婉约,……即使是同一主题,言语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如,同是表达伟大的母爱,《麻雀》一文是尽情地渲染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小麻雀,《荔枝》一文,则是惟妙惟肖地描写母亲对荔枝喜爱却又舍不得吃的细节,《秋天的怀念》则在叙写“我”下肢瘫痪后重病的母亲对我的照顾的同时深刻抒发“我”心灵的感受。文本的言语形式不同,个性化阅读的指导也就不同:《麻雀》一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老麻雀的弱小与无畏、猎狗的强大与茫然的比较中体会母爱的伟大;《荔枝》一文的教学,则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细节的描写,体会母爱的伟大;《秋天的怀念》则要想作者之所想,深入体验作者的感受,去体会母爱的伟大。

4 误读与个性化阅读

“误读”,是不能正确理解文本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阅读。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特别是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审美情趣、性格、文化修养、期待视野、经历等的不同, 获得的阅读感受与审美关注就会不同, 投射到文本上,误读就是难以避免的。误读有“正误”与“反误”之分。“正误, 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所抵牾, 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 从而使得这种‘误解’ 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 令人信服。” “反误, 是指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 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对正误,老师不仅不能批评,还要鼓励。如,《跳水》一文,课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在危急时刻,要冷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学生却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笔者曾听过《跳水》一课的教学,对老师提出的“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的问题,一位同学的答案是:作者想告诉人们越是平安的时候越是要保持警惕,防止事故的发生。老师问她依据是什么,她说课文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在“风平浪静”时发生的。显然,这位同学对《跳水》的解读是美丽的误读,并明显带有时代的痕迹。这几年,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安全问题的强调给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并由此迁移到对《跳水》文本意义的理解上来。老师弄清她的想法后,肯定了她的独特感受,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因学施教 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上课时感到无聊乏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教学现状,教师就要为学生设计吸引人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怀着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让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高效学习。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谈谈看法。

一、立足课堂,解读教材文本

课堂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语文课文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文内容,为学生深入解读与剖析,让学生学习课文时收获多方面的能力。课文教学中教师都会设立三重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几乎无法实现这三个教学目标,甚至有的教师连基础的知识目标实现不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解读教材文本,让学生通过文本深入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在学生阅读了课文的内容后,我便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中主要讲述了什么事,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主要内容,并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我便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着重体会课文前后反复出现的“好好活儿”的含义。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意识到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的爱,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效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能力

先学后教是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收获知识,教师则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进而培养学生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专心思考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达到精讲精练的学习目的,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

例如,教学课文《故宫博物院》时,大部分学生读过课文后对各个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还不是很清楚,虽然读过很多遍,但是他们对课文中的描写还是感到模糊。于是,我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视频,带领学生一起游故宫,并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将视频与文字结合起来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积极与我互动,使课堂教学的开展十分顺利,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拓宽视野,扩展教学内容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拓展延伸,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从而增加学生知识深度与广度,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将学生思想提升到更高层次。

例如,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大部分学生对于斑羚的这种做法都感到不理解,内心产生疑惑,于是我在教学时便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群蚂蚁居住在山上,有一天山上忽然起火了,火势很猛,有几只蚂蚁想要试着穿过火逃到山下,却只听到‘噼啪’的响声,只见火势越来越猛,这时蚂蚁没有四散而逃,而是迅速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黑黑的大圆球,直直地朝着山下滚去,外边的蚂蚁被烧焦了,里面的蚂蚁就迅速形成保护屏障,就这样,伴随着‘噼噼啪啪’响声,其余的蚂蚁获救了。”学生以前总说蚂蚁搬家是因为“团结力量大”,听了这个故事后十分感触,再联想课文中羚羊的自我牺牲,对所学内容就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这些动物充满了敬佩。

四、因学施教,组织实践活动

“因学施教”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实现因学施教,就要从实践出发,为学生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学习,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课文《智取生辰纲》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熟读课文内容,并准备课本剧表演。由于班级内大多数学生都十分崇拜水浒英雄,想要像水浒好汉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于是学生都十分用心地投入表演,课堂教学充满趣味。并且,为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我还允许学生表演其他水浒故事,每个小组可以自由地选择要演出的内容,多样化的选择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还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到了更多的水浒故事,真正实现愉快教学。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立足课堂,为学生深入地解读教材文本,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当进行拓展教学,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并做到因学施教,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从而真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一、以读尝味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朗读四部曲。1.轻声粗读,把课文读通读顺。2.静心品读,通过圈点、批注,勾画出好词佳句,反复读,品出所包含的意思。3.悟读,通过咬文嚼字,悟出文中蕴藏的道理,真理,悟出人生观。4.情诵读,在学生已了解文意的基础上,深情并茂地读,学生在多次与文字的交融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以趣勾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课堂高效省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文本的趣味。

1.唱:我在教学《小白杨》一课时,当讲解“旁边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几棵小白杨正迎风成长”这句时。我随机把这段话改编成歌词,用《小白杨》的旋律进行教唱。

2.演:小学生好动,表现欲强,我在教学《晏子使楚》时让学生把课文改成课本剧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反复咀嚼,分析人物,让人物丰满起来,把人物性格表演得淋漓尽致。

3.画: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会乏味。如我在教《开国大典》时,就让学生当设计师,根据文意画出当时的会场布置。学生纷纷挥笔泼墨,稚嫩的作品把文本演绎得异彩纷呈。

三、以情扬味

语文味的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情感魅力去丰富和强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要紧紧抓住文本主题,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语句语段梳理,深入到文本内部,层层挖掘,开发出诗情画意,激扬出美好滋味。往往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把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学生大脑中生成动感情景。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产生求知欲望和表达激情。例如我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我高声唱着《小白杨》这首歌走进教室,然后一边唱歌一边在黑板上板书《白杨》,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了,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入情入境,这堂课学生激情高涨,思维活跃,非常成功。

又如我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我紧紧抓住“我鼻子一酸”一句,问学生,什么原因使“我”鼻子一酸,鼻子一酸是什么滋味?你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体会?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紧紧抓住“雪中送炭”一词,让学生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文中“雪”指什么?“炭”指什么?送“炭”是怎么送的,展示了一位什么样的大娘?这样就让一个词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了。

四、以嚼品味

味是嚼出来的,要让语文味的分子充分散发,就得咬文嚼字,就像泡泡糖一样,不咀嚼就不会体会到它的芳香。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飞扬,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成长。而学生的精彩正是来自于老师激情的感染,来自于老师巧妙的引导提问,针对这一点,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研读文本,走进语言的深处,有针对性的提问

关于《秋天的怀念》,以往教师授课大多围绕“母爱”做文章,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位母亲的伟大,还要求学生拿自己的母亲和这位母亲比较,有的把课文的化作母亲,结果,有的学生通过对比,突出母亲爱的深沉、伟大。其实,当我们把母爱形象变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我们的母爱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母爱不再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存在,母爱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也就是母爱被空化、泛化。

挖掘教材的时候,思考“母爱”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阅读时,对母爱的意义有了特殊的发现,母爱是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所体现的母爱竟是那么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以自己残缺而悲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意味深长的话语还表现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那不张扬的“细心”、“耐心”、“小心”,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小心翼翼,母亲的“挡”、“扑”、“抓”都是为了“忍”――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如膏盲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要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母亲这句话所表现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药,正是“谁言寸草心”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放出光芒来。在课中我问学生:那么,咱娘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有的学生说要接受现实,不能自暴自弃。有的说现实已经这样了,未来还长着呢,儿子,你一定要好好活……因此,母亲的好好活,才像家常的话儿一样,母亲的爱才显得真实,可信,可叹!才能找到提问的生发点,才能利用问题真正的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就这样,我利用一连串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的接近并深入文本,继而有了自己的发现。可见有针对性的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又切合了学生的兴趣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完整而流畅的,才是有生气的。当然,设计这样有针对性地问题的先决条件必须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熟练驾驭,只有精心的备课才会有精彩的课堂!

二、朗读指导,捕捉提问时机,读出思考

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在音乐中朗读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1)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我与地铁》;(2)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有关庙的回忆》。听着,读者泪不自禁。接着,我们回到课文,在读文中描写的句子。此时我说史铁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让你知道: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也不是让你们宣传:他母亲是多么了不起。所以,当我们走进秋天的故事_――读出了书中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走出怀念,读出思考。我提出:回过头来看课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的确,母亲的好好儿活照亮了我一生,给了我一生的影响,让我怀念一生,让我在有缺憾的生命中找到另一种延展。课上到这里,学习已经结束,会让你意犹未尽。这时我又问:他们的故事很感人,跟我们有没有关系?没想到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没关系。乍想也对,这就好比看电视剧,感动得一塌糊涂,过后拉到。学生呢,当天回家也许会对父母说自己好感动:你看人家的母亲,你看史铁生……。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于是顺势又提出把课文最后一句的“我俩要好好活”的“俩”改为“们”,成为我们在一起要好好活……,并讨论这里的“们”会指谁,指家人,同学乃至天下所有的人。最后,我让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好好儿活” 留给自己的独特思考。有几个学生的发言,至今记忆犹新。

生1:笑对人生,活出自己的尊严。

生2: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人生。

生3:每天,当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这就是幸运。因此无论如何要好好儿活。…………

教师说“好好儿活”对于我的思考就是身体的残疾是看得见的,可怕的是,还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改变不了,但心里的残疾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正是来自于老师巧妙的引导,提问,学生跟着老师,朗读,感受,思考,表达,展现他们生命的精彩。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也能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至于文章的重难点,就这样用几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引领学生换位体验,进行激情转换,引发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文本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预设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课文的任务、情节中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换位体验,设身处地的了解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作者描写过程中的情意。能与作者与材料中的人物同悲共喜,从而达到情感转化的目的。如《再见了,亲人》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现在你们就是志愿军,你想和谁告别就和谁告别。可以选择一段可以选择几句话。

生: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一个《捣米谣》吧……(和小金花诵别)

师:那位是妈妈用生命救回的老王,请你来和小金花告别。

生:(一男生读,创造教材,把文中的“老王”变成了“我”,真正进入角色)

师:现在你想怎样对大娘诵别,你就怎样对大娘诵别,开始……

生:全体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诵别,有的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师:(出示课件“别亲人”)再见了,亲人……。他们就这样依依分别。(教师语气很慢,很动情,同时播放站台上当时真实的告别场景)

生:(表情激动,完全进入情境,自己仿佛就是志愿军,在经历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

师:列车就要离开了,志愿军只好发出了最后的呼喊。(引导读课文最后三段)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出示课文的后三个自然段)

师:听着志愿军的话语,朝鲜人民会怎样告别?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志愿军”

师:你们这边(指左边同学)是志愿军,这边(指右边同学)是朝鲜人民,你们就这样一句接着一句不停地向对方诵别,你们(指左边同学)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你们(指右边同学)就读上面课件的三段。(教师指挥,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互相对读,此起彼伏,气氛感人)。

师:(课件播放:火车开动的情景)车轮滚滚,列车在走,情却不走,心里想的还是亲人!一边是志愿军,一边是朝鲜人民,他们的告别一声叠过一声,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话……

生:再见了!再见了!

师:(指刚才扮演的两组)一边还是志愿军,一边还是朝鲜人民,你们的告别声叠叠起伏,一浪高过一浪。(教师用手势指挥)

两组学生在“再见了,亲人!”的声音重叠中,在火车声的渐渐远去中,在老师的指挥中,声音越来越弱……

师:历史的车轮走过,但最终沉淀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是这声音――

生:亲人!

角色扮演,置身情感的磁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相互感染者,美好的情愫在悄悄流淌,共同走向。这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全力投入正是我们要努力寻觅的课堂生活。

四、用心呵护,创意地提问,让学生超越教师

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在于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用心呵护和敞亮学生内心世界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骄傲就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教《我的战友》一课时,我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英雄的坚强和伟大。正当同学们沉浸在对英雄的敬佩之中时,一位同学问:“我觉得有问题,火势多大呀,敌人有那么近,他身上又带了子弹、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怎么没有爆炸呢?”我当时不知怎样回答,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讨论,课堂一时静了下来。这个富有冲击力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在思考,在感悟。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发问者解决的。他说:“枪支弹药一旦爆炸,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战斗的胜利,导致战友的伤亡,会想,光身体一动不动可不行,他肯定把一只手深深往泥土里抠,奋力想把子弹或手榴弹埋在泥土下面,同时还要忍受大火对他的灼烧。最后用身子死死压住泥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这个让教师呆住的问题,这个课文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被学生创造性的解决了!

创造的火花要用创造之火去点燃。教师要有意创设课堂情境。如讲《司马光》时,我创设以下情景:此时,你就是司马光同伴中的一个,看到同伴有危险,你首先应怎么做?如果同伴落水发生在当代,你都会想出哪些解决的办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许许多多抢救同伴的“现代化办法”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被教师“创意”的提问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能力、磨砺了思想。让语文课堂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五、注重提问的态度

课堂提问的激励原则告诉我们,教师在提问时要有亲切的态度、肯定的眼神,使学生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爱学、会学、乐学。所以在提问时,我会一直保持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期待着学生的答案。即使是一个错误的答案,我也会给他一个应有的鼓励而不至于打击到他的自信心。其实六年级的学生是不爱举手发言的,他们对于老师的提问一般会是保持沉默,因为他们生怕回答错误会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渐渐消退。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我一直向学生灌输一个理念:“答错没关系,只要你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保证自己的每一次提问都要和颜悦色,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正确的引导,不批评不打击。学生就在这样的鼓励和期待之下,有了更高的积极思考的兴趣,而不是畏惧提问。

总之,课堂提问千门万路,相信每一位教师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开放;让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自由。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为自己的每一次提问找到最佳的方向;愿每一位学生都能让自己的每一个答案绽放耀眼的光芒!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1、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2、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3、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能是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亦情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这样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地球翻转过来”。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内容,也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天地。

4、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教师教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对知识的挖掘,所以提问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5、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