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文化

书法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法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书法文化

书法文化范文第1篇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被人们颂扬备至,他酷爱书法文化,对王羲之的书法文化名品《兰亭序》更是爱不释手,亲自写下了《晋书•王羲之传赞》。李世民在统一天下之后,要求书法文化能够承前启后,又能服务朝纲,凸显出唐王朝的审美理想及格调。李世民所欣赏的书法文化具有平正温润、文雅清和、骨力刚劲等特点,在王羲之的书法文化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深得李世民的赞赏,甚至不惜以帝王之尊来推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初唐时期书法文化的美学思想的根本是经世致用,因此,这一时期以志气平和为特点的楷书特别兴盛。此外,这一时期的书法文化美学思想还融入了偏于阳刚的“中和”之美,继承了汉代书法文化所追求的“势”“力”以及魏晋书法文化所注重的“骨”,形成了此时基本的审美范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

1.欧阳询。意法并重是欧阳询的书法文化理论追求,欧阳询可以说将楷书技法的难度发挥到了顶峰,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家”。欧阳询通过总结别人的书法文化,创新性地提出了书法文化的“八诀”,如,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他的书法文化作品集中体现了统一风格———险劲。欧阳询以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气势奔放、气韵生动等书法文化特点,将楷书的书法文化推向程式化、规范化模式,由此也在书法文化史上确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从欧阳询诸多令人瞩目的书法文化作品和书法文化理论中,可以看出他涉及最多的还是具体用笔和结字的方法。他的用笔讲求稳健流畅,用笔方整,挥洒自如,笔力刚劲;间架结构则要求四面亭匀,八边具备。在用墨方面,欧阳询提出了“墨淡则伤神,绝浓必滞笔锋”的观点,可以看出,“冲和之美”的儒家美学思想已经渗透于其审美思想之中。

2.李世民。对书法文化艺术尽善尽美的追求,从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文化的推崇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文化家。他极力倡导王书,朝野上下对王书的学习成为一种风气,李世民的书法文化作品中不乏传世精品,其书法文化理论著作也赢得了极高的评价。李世民认为王羲之的书法文化神气冲和,不激不厉,优美无比,他对王书倍加推崇,称之“详察古今,研精篆素”。李世民认为,王书表现出了一种创新,这从某种意义上与开国之君励精图治、继往开来的精神相融合。不可否认,这也是它对王书赞赏的因素之一。李世民认为,书法文化创作如同战争,必须有指挥,就是书法文化中所指的“心”。李世民“以阵喻心”的说法,更加强调“骨力”的作用,他所追求的书法文化形态体现了筋骨劲键、笔墨温润的特点。

3.虞世南。他所追求的书法文化美是“冲和之美”,楷体风格具有内柔外刚、萧散洒落、圆润遒劲之美,在书法文化创作中,注重对书意的理解,在他看来那些模拟性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书法文化,只有领悟书意的书法文化,才是书之妙道。此外,虞世南的书法文化中还美融入了儒道的“太冲“”太和”之气。

4.孙过庭。其书法文化美学思想是情动形言,强调书法文化是人本性的流露,是由情而发,是书法文化家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物质形式,不论哪种字体,哪种表现形式,都是字如其人,蕴涵了书法文化家的性情和修养。孙过庭推崇不激不厉、文质彬彬的书法文化美学思想,这一点继承了李世民的观点,把王羲之推为典范。对于书法文化的创作状态,以及书者与作品的关系,他提出了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五乖五合”之说,论述了创作中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孙过庭的《书谱》,对此时的书法文化美学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从中也看到了盛唐浪漫主义书风的曙光。

二、盛唐代书法文化美学思想:狂逸恣情,情怀壮美

盛唐是大唐帝国的黄金时代,“开元盛世”的局面,让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一时期,美学思潮彰显了自由、豪放、典雅、包容等特点,表现在书法文化上非实用性的狂草,似乎饱蘸了这个时代的浪漫主义审美色彩,迅速兴起,书法文化美学上充满了对逸气纵横的壮美情怀的追求,这在张怀瓘的书法文化理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1.无形之象,无声之音张怀瓘之书论无论数量及哲理性都是罕有人及的,他的美学体系堪称博大精深。其美学思想体系中贯穿始终的是“意象”,他在对自己的草书进行探讨时,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就是:“探彼意象,入此规模”。意象最早起源于《易•系辞》,首次将“意”“象”共用于文论的是南北朝的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张怀瓘所说的“意象”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他认为书法文化美的“意”是高深玄妙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非世智所能诠释。书法文化之意必须要传递才能赋予作品之中,那么,就只有以“象”为载体来表现。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提出:“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书者法象”指的是在书法文化创作中,要善于效法和运用自然之象,将其精神、气势等融会贯通于书法文化,凡是那些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书法文化作品,无不是借助“象”来表现字势与体势,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他认为,书法文化不是再现现实之象,是在创造意识和宇宙意识的启发下,获得现实之象的意味。意象之美令人回味无穷,遐思不尽。

2.风神骨气,阳刚之美张怀瓘对风神骨气的审美价值情有独钟,尤其是对“风神”倍加关注。风神是书法文化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韵、胸怀、修养、才华等。书法文化艺术的欣赏,要着眼于作品中书法文化家的学识、气质、道德、情感等精神境界。张怀瓘认为书法文化是一种满怀激情的创造,是全力以赴的投入,书法文化家的作品应该是自己的精神与字体神采、志趣的融合。他认为神采是一种生命本质的自由表现,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飞禽走兽都是各具神采的,书法文化家的艺术神采与其天性具有直接的关系,其成就首先要依靠天分,其次才是锲而不舍的练习功夫。他要求,书法文化的学习者首先要对自己的禀赋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再结合实际制定学习的目标。在张怀瓘的书法文化理论中,风神的内核是书者的个性修养。张怀瓘推崇具有阳刚之美书法文化,他认为草书表现充满着活力感、节奏感的壮美,十分欣赏王献之书法文化中所蕴含的动态美,横溢而出的逸气,喷涌奔泻的活力,具有扣人心弦的阳刚之美。这种美不露筋骨,率意、率性,自由,他书法文化理论独到、精深,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意象理论为宋代的“尚意”,拉响了序曲。

三、中晚代唐书法文化美学思想:崇尚法度,遍寻禅意

中晚唐时期,随着儒学的兴盛,书法文化领域的美学思想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尚法之风逐步形成,替代了曾经在盛唐风行的书法文化美学思想,自然、抒情、性灵等书法文化美学思想也寂然沉默。在此,对颜真卿、韩愈两位代表人物及晚唐五代禅境的追求,作如下分析论述。

1.颜真卿。强调法度美是颜真卿书法文化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中唐时期,经世致用的儒学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受之影响在书法文化领域内尚法之风也逐步形成。以韩愈、颜真卿为代表的艺术家,追求的是一种雄强豪放的精神气概,并用法度将其固定下来。颜真卿的书论中对“筋骨”与“雄媚”的联系着墨最多,他认为刚劲有力的点画为结构的字体,书品雄阔媚好,在此观点的指导下,“颜体”逐渐展示出了清新端庄、气宇不凡、丰腴秀丽之美,颜真卿的书法文化技艺理论,大多能够将自己所感悟到的书法文化意象联系起来,并寓技法于意象之中。

2.韩愈。韩愈是一位大文学家,虽然他不是书法文化家,却以特有的艺术敏感,对当年张旭的创作草书的情景,给予热情的描述,表达了自己书法文化的美学思想理论。书艺情表可以说是韩愈的书法文化美学思想。韩愈站在儒家积极入世的立场指出,书法文化蕴含和表现的是一种情感,动乎于心,发之于书。与张怀瓘所强调的书法文化表现情感的观点不同,韩愈所说的情感是一种强烈的、一触即发的情感,在其内心是一种“不平则鸣”的心态。他认为,书法文化家只有在这样的心态下,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韩愈所倡导的书法文化理论,在当时只能是非主流的状态,因为,当时浪漫主义难以取代对法度之美的推崇。

3.禅境的追求,晚唐五代法美学思想。晚唐时期,佛教兴盛,随着禅宗思想的发展,一大批禅僧书法文化家出现。禅宗认为,世界万物,佛我僧俗,都是我心的幻化,要达到佛我合一的境界,需要心悟。对于书法文化创作,自己的心悟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禅僧书家看来,书法文化理论不是言传身教的,需要在心悟中获得灵感,他们主张书法文化要能“通”“变”,他们在书法文化上所追求的禅境,主要表现为超尘脱俗,自然清新。另外,晚唐书法文化审美还体现出对“逸”之美的追求,“逸”作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被书僧运用到身法之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一种韵致。

四、结语

书法文化范文第2篇

一、书法瓷款准确地记载制瓷历史,反映不同时代的艺术水平

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瓷都,制瓷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有关史料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在唐朝之前称新平镇,唐至宋景德元年称昌南镇),制瓷历史悠久。陶瓷书法款识是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书法瓷款不同于一般文字记载,书法瓷款是非常讲究的,是陶瓷艺术表现的一部分。种类之多,大致上可分六类款识:(一)纪年款(二)堂名款(三)人名款(四)吉语款(五)花样款(六)寄托款。这里以纪年款为例,纪年款就是用不同方法标示瓷器烧造年代的一种款识。景德镇历史上曾称新平镇、昌南镇,到了宋代,制瓷技术成熟,规模与质量都有很大发展与提高。一种青中显白,白中透青的青白釉瓷脱颖而出,成为昌南镇瓷独有特色,据《浮梁县志》记载:宋真宗遣官制瓷贡于京,即应官府之需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底”。这批贡瓷运至京城,真宗皇帝命以后进御瓷器,底书“景德镇制”四个字。宋皇帝把景德年号御赐景德镇,从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起,昌南镇易名为景德镇,这就是由书法瓷款引起的历史事件,从此景德镇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二、诗书画印融于一器,浓化了陶瓷作品的书卷气

随着时展,一批陶瓷艺术家,致力于釉上彩绘的研究探索,把中国画韵致与陶瓷装饰工艺特色和谐地结合起来,表现出浓厚的绘画功度和娴熟的笔料技巧。还有题款和印记,表现了深思熟虑的构思,作品表达作者的感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诗结合”是现代陶瓷装饰典型形式,如《珠山八友》之一田鹤仙在八寸平盘所作《粉彩•红梅寒香》,画面是:盘面的左下方画一支主梅干分枝曲折向上,虬曲誉劲,满树红梅浓淡相生,一派盎然生机,笔力刚柔相济。盘中用黑料书写了竖式长题诗:“已爱梅花更爱奇,冰霜为骨玉为肌,直天上神仙侣,不要人间俗子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还用朱色画了印记,诗书画印融于一器,画上题有诗文,对画的主题加以引伸,给人以遐想沉思,也是丰富了作品美的内涵,整体效果之好,显示出作品的综合艺术水平,诸如此类,枚不胜举。这样一批陶瓷艺术家作品以诗文书法相韵,生动雅致,形成富有民族特色陶瓷作品。

三、字表意达,画龙点睛,突出画面主题

在景德镇陶瓷市场中,无论是日用瓷还是陈设瓷,甚至部分颜色釉的陶瓷产品,都有书法的印迹。在陶瓷装饰中,无论是青花釉下彩,还是釉上粉彩,都离不开书法,不论是花鸟、山水画,还是飞禽走兽,人物画,书法词语成为画面主题词。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所设计创作绘制的作品《紫归牡怀》瓷板画,是1997年祖国时,江西省人民政府作为礼品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作品画面布局非凡,五彩缤纷盛开的牡丹花,中间盛开着鲜艳的紫荆花,牡丹花是国花,紫荆花是香港区花,紫归牡怀,谐音是子归母怀,象征着祖国,这幅作品具有深刻寓意和卓越的艺术价值。

在各类陶瓷装饰中,根据需要,书写各种不同语词,例如:吉祥如意、万紫千红、国色天香、山清水秀、怡人清香、百年好合等等。这些词语有的是点明画面的主题,有的是与画面相神韵的。瓷器上的书法并非简单视觉艺术,书法文字又是文学艺术的载体,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寓意,蕴涵着书画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的追求。

四、书法在陶瓷上独展风采

陶瓷装饰中书法成了不可缺少的工艺,瓷器有吉语佳句,表达人们的某种心愿、希望,反映了每一时代的精神寄托,从字数看,有一字至多字不等,如:

一字:福、禄、寿、贵、善、雅、喜、双、宁、富等。二字:福禄、德寿、慈福、富贵、平安、安康、福寿等。

三字:出行顺、家平安、双鸳鸯、勤有功、精于勤,俭养德、谦受益等。

书法文化范文第3篇

传承经典 以书载道 尊重为本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存,蕴涵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华夏儿女必须传承的历史财富之一。为此。教育部曾先后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强书法教育的文件,反复强调在中小学开展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同时,昌盛园小学紧紧围绕“以尊重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这一规划课题,通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落实四个尊重;在校本教材建设中围绕四个尊重;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体现四个尊重:在主体实践活动中感悟四个尊重”,精心培育尊重合作的学校文化,全力打造尊重教育的品牌特色。

为此,昌盛园小学自2007年暑期新一年级开始,大胆进行了软硬笔书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5年的探索,我们切身地感受到:开展书法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而且更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学生心性、磨炼学生意志、培养高尚人格,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真正实现尊重人的发展、对中国传统书法经典的传承,并以书法而承载为人做学之道。

研究实践 助力教师 营造氛围

昌盛园小学在“尊重教育”办学特色基础上,以书法教育为载体,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特色项目的选择孕育到组织发展一系列的阶段。整体提高了学生的书法兴趣和水平,提高了整体教师的书法技能。经过5年实践。学校书法教育已具有独特的、较稳定的、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初步形成了学校的校本特色。主要做法是:

借助外力,培训师资。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写字教学的整体水平”的建议,学校积极进行校内外资源的整合。2007年校外一画工作室“书法兴趣班”在学校开设,上课教师均是“专业书法教师”。每班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校外专业书法班的开设,补充了校内师资匮乏的现实状况,为学校、老师、学生打开了一条通向“书法教育”的便捷通道。作为学校“写字课程”开发最大的困难就是专业书法教师师资的缺乏,每天专业教师的书法课不就是对老师很好的培训吗?所以学校决定让语文教师进入“书法兴趣班”听课——练字——学法。“专业的师资培训”使语文教师不仅学到专业技巧,更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练字兴趣和书写水平。

通力共研,抓好整合。随着语文教师专业书法技能的提高,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写字教学”课上开始进行实验。这样“校内外”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相结合形成了强有力的合力,通过多项整合,极大促进了学生书写能力的提升。集中表现在:一是授课内容整合。为了让“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每个年级的语文实验教师根据语文课本一类生字内容与“书法兴趣班”授课教师进行协商,罗列出语文课本上的“重点笔画”、“重点部首”、“难写生字”。语文写字教学与书法兴趣班根据进度同步授课,使教学内容互补:二是教学方法整合。“书法兴趣班”教师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一手好字令人心仪向往,能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怎样把字写漂亮。但是怎样组织教学、评价学生却是弱项。而语文教师是专职教师,在组织教学、评价学生等课堂教学方法上最擅长。因此书法兴趣班上出现的问题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可以进行再指导,语义“写字教学”课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请教书法教师进行再指导。这样,语文老师与书法教师及时沟通交流,互相传授方法,达到了互促共进的目的,不仅提高了书法教师的课堂效果,更增强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语文教师的专业指导书写水平;三是指导方法整合:语文教师与书法教师经过不断地研究磨合,在教学中总结出了写好汉字的六字跟随法。即看、想、写、比、改、记;四是学习交流整合。学校不仅关注平时的及时教研,更关注阶段性的总结交流,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召开“识字与写字”实验交流会:听课互评,即由校外书法教师评价校内实验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校内实验教师评价校外书法教师的授课情况:互动交流,即由实验教师谈参与实验的收获与困惑,请经验丰富成绩显著的教师进行“经验介绍”,资深专业书法教师进行深度培训;评比展示,即学校每学期对评选出的获奖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在学校展板中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和老师参观各个实验年级的作业展览。各实验班还在本班教室展示栏内定期进行学生作品展示。这些常规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练字的积极性。五年多来。校内外多样有效的整合。达到了多赢实验效果。

环境渲染,文化滋养。校园的一切设施都是为校园的主体——学生服务的。典雅、优美的学校环境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同时也展示着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因此,为了凸现学校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彰显书法育人特色,学校的楼梯间、走廊内、教室里,随处可见学生书法创作的成果。独具创意的书法教室、常换常新的书法长廊,是孩子们留恋驻足的场所。浓浓的墨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古老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生命花开 以书焕彩 硕果秋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5年的实验,学校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行走的“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相结合的书法教育之道,形成了系统的书法教学课程,构建了《昌盛园小学书写汉字六字诀模式》,学生参加市级书法大赛屡获佳绩,学校被授予市级“最佳组织奖”等光荣称号。

物化的成果可观可览,但我们觉得,通过五年书法教育,我们更丰硕的成果是:在书法教育中,深化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强化了尊重教育的办学特色:在书法实践中,磨炼了孩子们的心志,培养了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起航 期冀未来 墨香校园

书法文化范文第4篇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三千多年苍桑总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表现出永保青春的强大的生命力。面临浩如烟海的书法文化,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宝库,如何科学衔接传统与创新、创新与流行之间的关系,这是书法文化发展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 “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书法文化范文第5篇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