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舞蹈文化

舞蹈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舞蹈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舞蹈文化

舞蹈文化范文第1篇

不同时期的和著名的丝绸之路给维吾尔族留下了非常深厚的文化遗产,对包括西域本土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会贯通,使得维吾尔族文化形成了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维吾尔族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维吾尔族舞蹈文化具有较强的民俗性的特点,同时与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行融合。在民族节日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什么节日都与舞蹈有关系。与各种节日相结合形成了各自呈现出不同特色的民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与宗教也具有相互渗透的现象发生。少数民族进行社会活动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维吾尔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因此,维吾尔族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都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舞蹈中也具有宗教色彩,比如萨玛舞就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这种舞蹈在伊斯兰教年节日上在广场上进行表演。民族舞蹈中还具有高度的维吾尔族的独特文化气息,充分地在民族舞蹈中对维吾尔族人们的民族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进行展现,形成了有独特特征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维吾尔族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结合措施

(一)从文化视角剖析舞蹈动作

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将维吾尔族文化特色贯通到课上训练中,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规定,同时要剖析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姿态和体态。维吾尔族舞蹈具有舞步旋转非常快速、舞姿挺拔、手鼓欢快有力等的特点,对维吾尔族人民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在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体态的来源,在今后跳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时能够对基本的体态进行把握,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与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和神韵相结合。

(二)敦促学生了解维吾尔族文化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亲身生活体验或者是通过组织学生对维吾尔族相关的舞蹈和音乐资料进行讨论和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中深刻地体会维吾尔族舞蹈审美元素和文化。在进行舞蹈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维吾尔族文化进行把握,让学生理解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在舞蹈中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舞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也要将舞蹈与节奏相结合,要注重幅度和力度的强弱,注意轻重、高低和快慢等的节奏变化,在姿态中体现出各种情感,在舞蹈中渗透节奏化的内容,使得舞蹈的表现力得到增强。

(三)加强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审美感知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从对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审美感知切入,使得学生主动进行舞蹈训练,充分地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舞蹈学习中,让他们体会到被承认和信任的感觉。将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活力体现到舞蹈中,使得学生在舞蹈训练中感受到肉体的和美感,感受到自己所显示的节律、形体和气质神韵的美感,将身心进行结合形成一体和美妙的内外相融的境界通过直观、运动和审美的方式教育学生,在对学生的外部动作和形体进行美化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通过美、善和真的舞蹈形象进行渗透,使得学生的性格和情操得到陶冶。

三、结论

舞蹈文化范文第2篇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舞蹈与人类的生存现实一直存在着本质性的关联,舞蹈与人类学也有着漫长的、相互联系的历史。闻一多先生很早就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舞蹈“是什么”作出了精辟的阐解:“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一著名的论断,从实质而言是闻一多先生在客观的人类学视野中,通过舞蹈形态来解析、透视舞蹈的本质内涵。他的思维角度是从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来阐释“舞蹈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他在《说舞》中根据澳洲风行的科罗泼利舞,进一步推论出世界各国的原始舞蹈都具有“生命机能总动员”的特点。应该说,闻一多先生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对我们认识舞蹈的文化原理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看到的是与生命本能最贴近的文化。毫无疑问,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由此看来,任何形态的舞蹈,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所决定的,我们了解和分析这些舞蹈形态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这些形态背后的东西。几年前,我曾和日本的几位文化人类学者赴考察萨迦教派的喇嘛跳神。平心而论,如果仅从舞蹈形态上来欣赏萨迦跳神,它可能是一种低消耗的艺术审美,很难从形态上找出动律特征。举手投足极其缓慢,结构与情节全部仪式化了,一尊又一尊的佛神我行我素地表演法事仪轨,“局内”观众是那样地虔诚和顶礼膜拜,而“局外”人要从头到尾看完全部的跳神,还真需要耐性。然而,文化人类学者看到的是巫术与艺术、神学与美学、神格与人格的关联,看到的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可印证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的文化观念。也许萨迦人并不认为他们在跳舞或从事什么舞蹈活动,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明了生死之念的虚幻,体悟生时救度的征兆。在这里,跳神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舞情、舞律、构图在这里没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跳神,跳神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舞蹈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外显媒介和载体,它可能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另一层面是这种文化形态所包涵和体现的内隐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形态和文化是不可分隔的,这是因为文化因素形成了特定的形态,反过来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文化人类学的结论是:一定的文化意义是以一定的艺术元素为传播媒介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并进一步回答艺术形式的文化特质是什么,它体现和负载了何种文化意义,为什么会制造和使用这种艺术形式,等等。

二、采风与田野调查

文化人类学的舞蹈研究有其独特的立场,它与舞蹈艺术家的角度有其不同的地方。一般来说,舞蹈艺术家注重艺术的、美学的意义,而文化人类学者注重其文化意义的探讨。但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却也有其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深入到民间去采风和搜集资料,然而艺术家到民间去采风其关注点往往是舞蹈本身。诸如表现形式、语言符号、象征意义以及风格、韵味、形态等,较少地研究和观察舞蹈以外的其他文化现象。而文化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的概念范围相当广泛,他也探讨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但是他对艺术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研究的对象不仅是作为艺术的舞蹈,而是整个社区的各种文化现象与舞蹈的相互交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人类学在描述和分析一个文化现象时,强调将研究对象置于整体文化中来观察理解,要求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中集中精力分析这个文化行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整体文化与部分文化的关系。文化人类学认为社会文化每一个部分(制度、观念、生存方式、生态环境等)都是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目前散存在中国各民族的形态各异的民族民间舞蹈除了自己的一些独立形态和表现方式之外,它世世代代沉淀在人们意识深层和社会心理机制中,它的文化包容量非常复杂而又博大精深,仅从舞蹈这个学科去研究可能会显得贫乏和单薄。因此研究的方法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多学科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入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因为田野调查能提供人类学家由内部去理解人们在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所从事的特殊文化行为,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访谈来记录、收集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去过傩乡采风,从民间傩舞中发现了几个可舞性的舞蹈动机,作为素材发展成一个艺术舞蹈作品。为了记录整理民间舞蹈,由于方法不同,收获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进行一些思考,把这种思考转变成学术思维,就会发现它还是不够深入,多有遗漏,以至造成了对民间傩舞的评价不充分。这种遗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些俚俗性的文化现象缺乏深入的挖掘。这实际上是一个怎么认识野蛮与文明、精华与糟粕的问题。说明我们在学术观上还没有摆脱旧的体系,习惯于将民间舞蹈纳入精华与糟粕的框架,简单地扬弃。主观上将俚俗性排除在学术视野之外,而事实上俚俗性是民间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割裂了也就丧失了互相依存的基础。重要的是这些看似俚俗的东西,往往是蕴涵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它直接关系到文化价值的呈现。比如,举行跳傩仪式时有很多俚语唱诗,以往总觉得“粗俗不堪”而不屑一顾,后来学会了用俚语访谈后,发现这些俚语唱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信仰民俗以及跳傩的功能、目的。这一现象在民间舞蹈中很有普遍性,像土家族的《毛古斯》、瑶族的《跳盘王》、纳西族的《东巴舞》、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铜鼓舞》、壮族的《蚂@①舞》等,它们或多或少地带着不同程度的俚俗因素。如何正确认识民间舞蹈的俚俗性,需要我们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来克服舞蹈研究中的片面性。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模式无高低之分,“文明”与“野蛮”,“精华”与“糟粕”都是相对存在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是对待异文化所需要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2.对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缺乏学术上的关怀。长期以来,我们对舞蹈的研究,只是单纯地对纯舞蹈本身的研究,比较关注舞蹈的精致、典雅、工整和纯艺术的审美咀嚼,而往往忽略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像傩舞仪式中的行傩、民俗宗教舞蹈中的形象以及秧歌中的队舞等。在传统的学术模式中,停下来跳才是舞蹈,而行进中的行为动作则不在舞蹈之列。但是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古代置佛陀偶像于车舆曳之而行的佛教形象和中国帝王出行仪仗的壮观场面。深入研究下去,我们发现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的文化属性非常具体和真实,它是观念的外化,人们借以这种行为动作达成美好的愿望,来表达一种心理情结。民间也许并不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行为动作,他们注重的是信仰的作用,在这些行为动作后面蕴藏着一种感性的文化氛围。从传统的舞蹈观来审视,它也许算不上通常意义上的舞蹈,不规范,太生活化,但它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联系他们生活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纽带。

理清了学术思路,视野自然也就开阔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人类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证到思辨的运思模式,在细微之处解构了舞蹈研究的某些传统理论和固有范式。由此可见,研究视点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舞蹈资源大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资源是因为它几乎囊括和保留了人类所有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类型。而这些被涉及的内容,需要我们从多种学科角度来加以发掘,作出理论阐发。这方面前辈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为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势必要受到冲击。所谓全球化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它已经开始介入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形成一种国际间不同文化的融合。现在一些西方的学者开始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绝迹的文化类型加以异乎寻常的关注,力图作出学术上的概括。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如何在艺术学的基础理论上广泛地吸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变传统的单项研究为整体的全面研究、跨学科的研究。在学术层面建立适合国际间平等对话的语境体系,用中国经验的学术话语来阐发中国文化舞蹈资源,让它走向世界,在国际大格局中增添中华文化的份额。

舞蹈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教学;影响;问题;措施

引言: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并代代流传的的宝贵财富,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艺术节以及各民族人民都要注意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最终演变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集合体,反映了各民族舞蹈文化的样式。民族舞蹈在肢体语言、表演技巧以及动作特色等方面都生动刻画了民族文化的鲜活特征,并表达了民族文化的厚重与深远,在学习民族舞蹈时,不仅要关注其绚丽多姿的表演形式,还要注重其表达的民族文化内涵。

1. 民族舞蹈教学现状与思考

当前一些舞蹈五年制的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大多数是围绕民间舞蹈来规划教学课程。由于教师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将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再加上学生之间的舞蹈基础参差不齐,其对民间舞蹈的特征、概念都较为模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到的只有动作外在形态而难以领悟民间舞蹈的特点及内涵。民间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特定文化背景作为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紧密相关,因此在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传授舞蹈动作形态、技巧以外,还要注意向学生传递民间舞蹈所反映的舞蹈文化,以开放学生的视野并拓宽其思维。只有将民族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使得学生能够用其优美的体态、灵活协调的躯体以及高难度的技巧来尽情的去表现舞蹈,将其外在美资和内在精神都完美的演绎出来。

2. 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

2.1促进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了解。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强调舞蹈的基础动作、技巧和表演形式,还要指导并督促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例如去了解民族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实现舞蹈文化教育的途径各式各样,主要的方法有组织学生来收集各民族的舞蹈、音乐等录像资料,让学生来欣赏民族舞蹈并进行分组讨论,或是通过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了解各民族舞蹈,另一方面使学生去感受各民族舞蹈所反映的民族风土人情。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傣族历史文化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对傣族风土人情有个初步认知并对热情、善良的傣族人民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能更好理解傣族舞蹈中独特、浓厚的亚热带风情。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傣族的一些宗教活动和特定风俗,傣族人民喜欢水、爱洁净、信仰小乘佛教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灌输有助于学生理解傣族的舞蹈文化。

2.2舞蹈文化结合了舞蹈和文化的教育。传统的舞蹈教学主要以学科为目标,忽视了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舞蹈教学并体现因材施教、多元化发展的教学理念,需要对舞蹈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实现舞蹈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在实际舞蹈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对基础舞蹈动作进行反反复复的教育,无法使学生领悟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而只能学到一些死板的舞蹈基本套路,教学内容既不能突出民族舞蹈教学的特点,又缺乏自主创新和内在精神。当今社会是创新发展的社会、智能型人才的社会,在民族舞蹈教学中若是缺乏了对舞蹈文化内涵的教学,那么培育出来的也只是会跳舞却对舞蹈文化一无所知的单一人才,最终将会被社会淘汰、时代抹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又要加强对学生舞蹈文书素养的培养,将舞蹈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3舞蹈文化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感知入手,让学生在舞蹈动作学习过程中感受动作的美感并从中得到领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进行舞蹈动作训练,最大程度上调动起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在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使学生在舞蹈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并通过学习舞蹈来提升自己的形体美、气质美。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优美的舞蹈形象来熏陶学生的灵魂,感化其内心世界,最终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其完成更加完美的舞蹈作品。

3. 舞蹈文化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3.1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随着舞蹈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有效的将其与舞蹈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民族舞蹈文化教学不仅包括了舞蹈基础知识和专项训练,还包括舞蹈文化史和专业理论性课程,既涵盖了民族舞蹈的基础性知识,由体现了各民族鲜明的舞蹈文化。然而在民族舞蹈文化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①内容模式化,我国民族舞蹈种类丰富多样,然而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民族舞蹈文化基础课和主修课所占的课程比例十分少,相比于芭蕾、现代舞而言,在授课时间和内容上少的多;②教育面狭窄,我国拥有的民族舞蹈舞种很多,然而除了藏族舞、蒙古舞、秧歌舞等已没有新的舞蹈形式,教学内容逐渐陷入条块化、模式化的弊端中;③教学内容规范化、空洞化,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的按照学模式来规范教学,没有对民族舞蹈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考研,不仅使教学内容变得空洞不能突出各民族舞的各自特点,还是的为舞蹈文化与实际应用脱节,缺乏创新,不利于民族舞蹈的发展。

3.2改善措施。民族舞蹈教学是一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还要对民族舞蹈文化渊源及风土人情进行一定的阐述,从而来提高学生对民族舞的领悟能力和在进行舞蹈表演时的自我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播放相关是视频,来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和舞蹈文化的历史沧桑感。此外还可采取分类教学的方法,不同的学生其风格特点也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药因材施教,增强其对舞蹈文化的理解,使其对民族舞蹈文化有全方位认识,继而推动学生多元化综合发展。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开展民族舞蹈观赏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其了解舞蹈背后的风土人情,拓展其视野并培养其创造思维。

4. 结论:

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舞蹈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有机结合,重视知识与情感的融合,强调表演与文化的融合,最大程度上提高舞者的综合素质,以创造更完美的舞蹈作品,推动民族舞蹈教学不断发展,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孙爱莉. 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6)

[4]孙爱莉. 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6)

舞蹈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视野;舞蹈艺术;音乐与舞蹈;关联性;价值性

从茶文化视野看,文化的包容与生动实践,才造就了该文化的深厚价值。茶文化的基础是物质属性,传播主力是社会大众,真正意义上让茶文化的价值得以深度展示与传递的关键则是该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对于,舞蹈艺术来说,音乐是其灵魂,更是舞蹈动作展现的基础。站在茶文化视野看,正是舞蹈与音乐之间的深度包容,才造就了该艺术的最佳合力。

1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文化艺术的包容与传承中,舞蹈与音乐可以通过“搭车”发展,在本质性合作之后,从而实现该艺术的最佳呈现。在文化融合这一大背景下,舞蹈艺术如果想要实现大众广泛认同,就必须立足文化的包容性与价值力,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实现“融合发展”是极其可行的。首先,主要是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艺术。所以,任何一种内涵优秀、形式多样的文化素材,都能被应用其中。对于我国来说,音乐艺术极为多样,这些内容,都能够被具体融入和应用于整个舞蹈表演之中,从而造就最佳艺术表现。

其次,对于任何舞蹈艺术来说,其在展现与表达过程中,都无法缺失音乐艺术。对于我国来说,多种风格和内涵类型的音乐艺术,恰恰都是被应用于舞蹈艺术之中的音乐内容,所以,两者融合极具基础。结合茶文化的融合理念看,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包容”也让两者都得以生动呈现,从而实现了艺术传递与应用的最大价值。

最后,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过程,恰恰也是舞蹈艺术自身价值展现的过程。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作为一种生动、客观的文化诠释,要注重综合考虑文化环境的应用需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只有选择合适的传承与表演载体,才能实现音乐艺术的价值。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内涵融入,并且以新的艺术形式来融入我国的文化环境之中,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舞蹈艺术的价值表示。事实上,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势中,充分诠释了多元融合这一发展大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机制,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够让舞蹈艺术实现其价值力和影响力。

2舞蹈艺术中音乐艺术与舞蹈的融入价值

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融入传承之后,从单一的舞蹈动作,发展为诠释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当前舞蹈艺术普及与传播中,面临文化包容的问题。所以,如何才能更为有效的消除文化传承与艺术融入之间的差异性,并在舞蹈艺术的表现中,诠释相应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特色,就至关重要。所以,将各种音乐与舞蹈艺术相融合,才能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化”与“艺术化”诠释。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表现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涵化”诠释,同时也要从多元文化包容的可行性出发,通过理性分析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各种元素,从而实现文化传递与交流的最佳效果。这恰恰也是茶文化内涵化、系统化发展的关键。当然,我们也要对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关联性与价值内涵形成科学认知。

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在该艺术具体发展和全面传承时,不仅需要生动表现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美学特性,也需要注重选择生动、合理的辅助素材,通过合理诠释与表达,从而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色彩。音乐就是整个舞蹈艺术中极具价值展现力的元素内容。因此,在当前多元文化融合与交流下,舞蹈艺术,也需要将多种文化理念与艺术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多种精神的合理诠释与生动表达,从而塑造舞蹈艺术的最佳呈现。

3物质传承与精神诠释: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剖析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无论是该文化的物质属性,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多种精神理念与文化元素,都是茶文化价值力的生动展示。茶从一种物质元素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文化体系,正是茶文化价值推动下的结果。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价值认识,但是此时受到生产力的局限性与约束,茶仅仅是一种贵族生活元素和药材。虽然魏晋时期,茶的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更多仅限于文人雅士的生活传递,其并没有实现理想的价值力。唐朝时,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茶叶的种植规模与产量大大提升,这就为茶叶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可能。随着大众饮茶风气的不断构建,茶文化,至此就成为影响大众生活的重要因素。

在茶文化传承与应用时,不仅仅在于茶的健康价值与文化属性,更关键在于茶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生动的精神理念。其中所展示的多种精神,都是当前我们理解茶文化和应用茶文化的关键所在。其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背后正是该文化能够包容一切事物和理念的结果,茶文化是包容性文化,无论是各种文化形式,还是理念都能够被融入和应用与茶文化之中,茶文化的表达与应用,正是从包容一切出发的,而包容也造就了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其二,茶文化中,也向我们全面诠释了创新精神的价值影响。茶文化是一种创新性文化,无论是文化自身的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都需要在不断创新之后,来创新性展示与表达。其三,茶文化也是一种人文化理念,无论是茶文化的内容,还是这一文化的价值诠释,都是大众实践之后所形成与推动下的结果。

4从茶文化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从茶文化的生动性与实践性看,正是几千年来的包容性与融合特色,造就了茶文化的价值力和影响力。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想要让其在今天依旧保持生命力,就需要在细化该艺术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文化内涵和音乐艺术形式,坚持包容与创新,造就舞蹈艺术的最佳传承。对于舞蹈艺术来说,选择音乐,则是一种将其应用于舞蹈动作与表演的音乐,所以无论是音乐的具体选择,还是舞蹈动作的价值魅力和艺术欣赏性,都需要充分考虑音乐的风格与节奏,确保舞蹈与音乐能够实现真正有效的融合。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任何文化艺术都被大众所理解与认同。对于茶文化来说,作为一种融入了各种风格与内涵类型的文化艺术,无论其内涵如何表现,其本质上,都是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诠释。所以,茶文化发展与传承,势必是融合之后的“多元化”。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视角看,其为我们了解和认知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包容性视角。在舞蹈艺术中,正是其动作的可视性与观赏性,加上其中融入了服装、音乐和情感美学等等多种内容。所以,完美的舞蹈艺术一定是极具包容性的艺术形式。

当然,从舞蹈艺术表演的实际状况看,舞蹈中往往需要使用相应的音乐艺术作为其补充,但是很多舞蹈表演者,往往只是掌握了系统化的动作姿势,并未能真正读懂舞蹈音乐中所诠释的相关理念和人文内涵,这就大大影响了其舞蹈艺术的发挥与展示。所以,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将音乐艺术融入其中,通过“内涵化”,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从而使舞蹈的表演者能真正体会和理解该艺术中所表现的多种情感,进而实现个人理解与舞蹈动作的全面融合。

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只有以一种创新性、包容性的风格予以综合体现,才能真正实现舞蹈艺术的最佳表演效果。茶文化之所以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关键与本质就在于该文化始终能够坚持包容。所以,舞蹈艺术想要实现最佳展现效果,就必须注重融入多种元素,通过选择融入多种合适的文化要素,从而实现该艺术的理想应用效果。比如在采茶戏中,其中既有舞蹈艺术的理念思维,同时也有相应的音乐情感。

5结语

舞蹈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蛙文化;壮族舞蹈;蚂拐舞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39-02

一、蛙文化义

蛙文化就是关于青蛙图腾的文化,是广西壮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壮族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就对青蛙具有一定的崇拜之情,在古代,壮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文化传承是由口头文学来完成的,通过其口头文学能够了解壮族人民对青蛙的崇拜之情。青蛙之所以能够成为壮族人民的崇拜之物,首先和壮族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在长江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中,人们最害怕的就是水灾和旱灾,在水灾和旱灾中,一些凶猛的野兽都死去了,而青蛙却得以存活,因此人们认为青蛙这种动物具有很坚韧的意志,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与此同时,青蛙还能够消除蝗虫灾害,鸣请天神下雨,在壮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且青蛙的叫声与儿童的哭声极其相似,在当时更为青蛙这种物种带来了一定的神秘色彩,使人们对其的敬仰之情更为浓烈,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古代的女娲补天神话中女娲原型就是青蛙。总而言之,蛙文化是图腾文化的一种,在壮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蛙文化是壮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蛙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蛙文化能够说明该民族的文化特质,对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第二,蛙文化体现在壮族舞蹈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蛙文化的研究,可以说明当前民族舞蹈形式中的蛙文化特质。第三,通过对蛙文化的研究,可以说明图腾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该研究课题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通过对蛙文化的研究说明壮族舞蹈的文化特质,对壮族舞蹈的编排与创作具有一定的帮助。总而言之,研究蛙文化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对壮族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蛙文化对壮族舞蹈的影响

蛙文化是壮族图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的民族文化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以蛙文化为原型的蚂拐舞就是图腾文化的典型代表,蚂拐舞又称之为青蛙舞,其表现形式与远古时期花山壁画上的形态十分相似。其动作都是双腿打开屈膝,双手打开,小臂直立向上。随着蚂拐舞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使蚂拐舞从单纯的图腾祭拜,演变成一种民俗活动。蛙文化对壮族舞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前的蚂拐舞上,首先蛙文化使壮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蚂拐舞。在壮族地区,每年的农历春节都要举行大型的蚂拐舞表演活动。其次,壮族舞蹈中的一些动作都是模仿青蛙的动作进行的。舞蹈演员通过手臂和腿部的动作,将蚂拐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壮族舞蹈服饰中具有很多的蛙元素。尤其是在款式和色彩上完全对蛙的形象进行模仿,舞蹈演员在穿着这样服装的同时,对蚂拐的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模仿。综上所述,蛙文化对壮族舞蹈的影响十分深远。体现出壮族舞蹈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壮族舞蹈的文化特色。

三、壮族蚂拐舞的发展史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蚂拐舞就出现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该舞蹈出现在当地的蚂拐节中,随着人们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提到蚂拐舞的发展历史,不得不提到蚂拐节。关于蚂拐节的来历,民间众说纷纭。总体可以概括为,一只青蛙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披着青蛙皮的英俊男子,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蛙神,蛙神十分乐于助人,来到人间之后,为人们带来了风调雨顺的气候,使人民得到了良好的收成,由于后来人们的误解,蛙神被烧毁。从那时开始,人们为了表达对蛙神的歉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都会在农历春节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也就是我们当今所说的蚂拐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每到正月里就会举行盛大的蚂拐节,上演盛大的蚂拐舞。随着时光流逝,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蚂拐舞也从最开始时的祭祀类舞蹈,转向娱乐风格,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壮族标志性的舞蹈形式。

四、壮族蚂拐舞的文化涵义

壮族蚂拐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蚂拐舞的形式和特点中可以看出该舞种仍然体现着母系社会的痕迹,彰显出生殖崇拜的特有文化性质。在蚂拐舞表演的过程中一般有两名男扮女装的青年进行击鼓表演,实际上他们是整个舞蹈表演的指挥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地位,这也体现出人们对女性的尊重,彰显出一定的生殖崇拜。与此同时,蚂拐舞一般在蚂拐节进行表演,在表演之前还要到当地的蚂拐庙进行祭祀,祭祀的对象也是女性蛙婆雕像,由此可见,蚂拐舞彰显出了一定的生殖崇拜文化。在蚂拐舞深厚文化内涵中还包含着对动物的崇拜意识,这是农耕文明下的产物,说明壮族人民将青蛙看成至高无上的神灵,将其与田地丰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祭祀神灵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蚂拐舞的舞姿充分展现出了壮族人民艰苦朴素,沉着内敛的民族性格。同时蚂拐舞还带有原始舞蹈的特征,又反映出农耕社会的生活面貌,将农耕文明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蚂拐舞中的祭祀成分体现了原始舞蹈的特有性质,舞蹈动作具有超强的模仿力也体现出了壮族人们的生活面貌,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总而言之,蚂拐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渗透着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一年一度的蚂拐节,蚂拐舞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另外蚂拐舞起源于壮族人的图腾崇拜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底蕴,彰显了壮族人民生活的情趣和性格,是壮族文化形成的基础,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首先蚂拐舞来自于古老的农业文明,是壮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结晶,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至今仍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体现了壮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对壮族文化的历史考证有一定的帮助。其次,蚂拐舞丰富和发展了民间舞蹈艺术,为壮族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对壮民族的文化传承有一定的帮助。第三,蚂拐舞的存在使我国的民族艺术得到了丰富,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总而言之,蚂拐舞的存在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的基础,推动蚂拐舞的发展,有利于丰富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

五、壮族蚂拐舞的舞蹈形式

壮族的蚂拐舞表演形式十分丰富,具有不同的类型,在表演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下面我们对壮族蚂拐舞的十类表演形式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类是《皮鼓舞》,这类舞蹈是由两位头戴女性面具的舞者手拿鼓棒,敲击皮鼓,跟随节奏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舞姿,这是一般蚂拐舞系列的前奏,并且所有的舞者都要听从这两位舞者的指挥,是整个舞蹈表演的中心环节。第二类是《蚂拐出世舞》,这类舞蹈由四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进行演绎,他们的服装通常是身着短裤,全身画上黑白相间的蚂拐图案,模仿青蛙捕捉害虫和打闹嬉戏的场景。第三类是《敬蚂拐舞》,这种舞蹈形式与第一类《皮鼓舞》极为相似,也是由两个戴面具的舞者进行表演,其中一个扮演水神,另一个扮演山神,以两神参拜蛙神的演绎来表现人们对蛙神的尊敬之情。第四类是《拜铜鼓舞》,舞蹈舞者面戴禹王和尧王的面具,俯首叩拜,对神灵表达虔诚之心。第五类是《征战舞》,这类舞蹈是由“蚂拐拳”、“蚂拐刀”、“蚂拐棍”三个片段组成,这三段舞蹈表达的是蚂拐神领兵征战,体现出蚂拐舞的英勇豪迈。第六类是《耙田舞》,这类舞蹈需四个人进行表演,两个人扮演幽灵,两个人扮演水神和农神,表演出驯服神牛的动作,舞姿十分诙谐幽默,以最终老牛被驯服,结束整个舞蹈。第七类是《插秧舞》,该舞蹈主要体现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头戴女性面具的演员模仿插秧动作,体现舞蹈强烈的生活感。第八类是《打鱼捞虾舞》,也是体现壮族人民的生活常态,有一男一女演员扮作夫妻,男子模仿打鱼动作女子手持渔网,夫妇密切合作,体现出喜气洋洋的感觉。第九类是《纺纱织布舞》,也是由两名演员进行表演,男演员面戴歪嘴老人的面具在纱车间进行劳作,女演员在一旁进行帮忙,两个演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对唱情歌展现出男女青年的爱慕之情。第十类是《庆丰收舞》,是整个蚂拐舞的最终片段,需要两个年轻的男演员进行表演,整个舞蹈伴随着铜鼓的节奏,舞姿欢快,表现出人们对于丰收的欣喜之情。

由此可见,壮族蚂拐舞的表演形式十分丰富,这些舞蹈形式都自于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将人们生活的常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壮族蚂拐舞巧妙地结合了壮族的蛙文化,其舞蹈形式中无一不展现了人们对蛙神的崇拜,舞姿与服饰都是以青蛙为原型进行模仿创编。所以蚂拐舞对于壮族蛙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结语

在壮族文化中青蛙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人们对蛙文化的尊敬之情,尤其是在舞蹈过程中处处渗透着蛙的形象。在当地出名的蚂拐舞中把青蛙的痕迹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表现出对青蛙的敬畏之情,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色。蚂拐舞还彰显出母系社会的一些特点,表达出人们对女性的尊敬和敬畏之情。同时在舞蹈的过程中,还彰显出农业社会的特有文明,说明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总之,蛙文化在壮族舞蹈中具有独特的意义,需要进行传承和发展。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壮族对蚂拐舞的保护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当地的文化管理部门,对蚂拐舞的重视程度较低,针对这样的现状,应当加强对蚂拐舞的保护,使蛙文化能够在壮族地区长久留存,使原生态的舞蹈蚂拐舞能够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永葆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壮族蚂拐舞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功能[J].经营管理者,2016.

[2]邱玉红.左江花山岩画与壮族文化研究综述[J].百色学院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