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一医院见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范文第1篇

我只是一个大一的新生,也才学习了两门基础医学的课程,可以说我对口腔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一窍不通,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对这次的见习抱有极大地热情。

我被安排在取模中心进行这次的见习,一开始的时候其实自己是有一些失望的,因为我所向往的是正畸科,口腔内科,口腔外科等等的大的科室,感觉离自己的理想很遥远。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打足了十二万分的精力去迎接我的见习生活。

刚去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其他医生在看病人的时候我只能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收拾收拾桌子的上的杂物,打扫打扫卫生。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刚刚来到医院见习的人都是这样子,刚开始的时候很紧张,想要做些什么帮忙却又害怕会帮倒忙以至于手忙脚乱。

我所在的部门是取模中心,负责提取病人牙齿的模型样本,用于提供给正畸科,修复科研究打模。说起来整个流程不是很复杂,先根据病人的牙弓大小确定模具的尺寸,再将打好的取模膏均匀涂在模具上,随后根据需要在病人口中取模。在取模后根据所做的模型类型制作不同的牙模。这一系列的流程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做起来却需要一定的熟练度和技巧。

我是从打样膏学习起的。但没想到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碗和调棒到了我的手里就变得不听使唤,看起来很简单的动作自己做起来却发现难上加难,先不说调膏了,在比例配对的方面就把握不到位,不是水太多就是膏粉太少,以至于大阳膏经常被我调成“稀汤”。在调配的过程中总是把膏子调出碗,不然就是动作太慢,还没调好样膏就已经不能用了。这样失败的开始让我很是灰心。觉得一开始的热情和自信正渐渐离开。但周围的医生护士们都鼓励我,也耐心的一遍遍教我手法和技巧。

经过几天的训练和熟悉,我终于渐渐的掌握了要领也能像模像样的打模取样了。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范文第2篇

一、从医疗文书的书写看医学生知识培养

医疗文书的书写是每一位见习或实习者在踏入临床必须要面对的一关,无论是在门诊还是病房都必不可少。我刚刚开始见习时却显得有点棘手,毕竟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甚至对病历处方什么的都很陌生。然而,这在跟习中却是很常用一种基本技能。不过,这些也都是特别简单的事情,如果在认真学习的话,不用一天的时间差不多就能学会一般的书写格式了。因为没有陌生,所以为难。在这一环节的实践中让我联想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当前高等教育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一个是医学生本身对自己的要求。前者应该是学校的事情了,应当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鞭策,提供见习、进医院、长见识的机会。据统计,在实习前进入医院见习的人数不到48%,有的医院也认为学生是个累赘而不愿接受,这都是需要社会关注和解决的。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上,就应该提前在学校里得到联系和加强,其实对于医疗文书的书写,诊断学书上都有书写规范以及案例,在诊断学的实践课上就因该发给大家一些医疗文书的模板让同学亲自操作练习一下;另一个方面就是医学生本身对自己的要求问题了,进入临床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多看、多想、多看书、勤思考,我们要做的是先是看别人怎么做,然后再模仿、完善、超越。社会上的道理放在学习生活中也一样适用,每个人都没有义务和责任教你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自己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积极进取,如何才能使自己上进呢?

二、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想到这些话的时候却是别有一番味道,到了临床才发现理论的确很重要,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理论知识真的可以在临床有游刃有余,即使实践的次数不多,如果基本功扎实的话在临床上是有很大优势。我所见习的科室以诊治心脑血管疾病见长的,记得有一次当带习的张老师给我们专门讲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时就让我先描述一下心脏泵血的原理和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自己思考半天还是把一些瓣膜给说错了,还有赵军师兄让我给病人测量血压时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时才发现书本上的理论还是如此重要,哪怕是字缝里面不起眼的一句话都是特别关键,这才明白医学考试为什么没有重点了,临床情况变幻莫测,没有深厚的积累如何应对呢?在实践中,还涉及脑出血与脑梗死鉴别时的颅内ct所表现的高低密度影、肺部纤维化的x线表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甲胎蛋白、心肌酶谱……各样的检查和表现没有广博的理论知识是很难在众多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指标中筛选出有意义的诊断的。我们前段时间收了一个晕厥的病人,到医院测bp:90/60mmhg,hr:43次/分,开始考虑心源性的晕厥,后来询问病史发现患者腹泻20日,张老师考虑长期的腹泻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也会有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的现象,所有在治疗方案中,除了提高血容量、强心之外,重视腹泻症状,后来果不其然,腹泻症状缓解后,血压、心率便也跟着上来了……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两者是真正意义上的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试想一个赤脚医生靠经验摸索行医几十年,却不太清楚眼睑水肿考虑肾脏问题,双下肢先肿考虑心衰,又有什么意思呢,科学就是如此,知其然还当知其所以然,严谨、认真的看待和解决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客观现象。

三、浅谈基层医疗

这个话题探讨起来有些宽泛和空旷,医疗改革问题一直是政府、百姓关心的大事,“新医改”实施以来,有的说好,有的说差,社会各阶层人士褒贬不一。通过一个多月的见习和自己在医院的体会和所观所感中发表一些个人看法。我所在xx县中医院是国家级二级甲等医院,现有职工130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护)师23人,医(护)师23人,医(护)士15人,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床位200张。该院XX年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医院,组建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中心已建设成为龙头科室。目前随着国家对中医院的重视,医院新址的建设,人才储备就是个大问题。带习的张老师说,虽然每年有大批医学生毕业,但因为种种原因,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依然不是很多,县级以下医疗资源依然缺乏。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我个人还是深有感触的。因为身边的同学就已经,主动投降自学他科了,有的是不喜欢,有的是因为医学课程多、考试难、任务重,很多同学“知难而退”。而进入单位的同志,对工作满意度也不是很大,《生命时报》曾经进行了一次“医生职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医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而“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待遇问题。在国内,医生的付出与汇报不成比例在医学界是人所共知的,再加上医患关系的紧张,每天是“担惊受怕”的,如何工作舒心呢?不过,随着近几年政府对医药卫生行业的重视,尤其是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推出的“新农村医疗合作”确实在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此项政策的贯彻实施使得医生收入很好的提高,医患关系也因此得到一定缓解。相信目前的医疗环境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四、中医和西医

我所学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这几个字看起来让业内人士总有点沉重。中西医如何结合?整个医学界都在问,却很少有人能够提出一个合符规则的发展方案。今天我想说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中医和西医的问题,其实两个独立的学科是不容易的,所谓的结合也只有治疗手段上的互补,而并非用一种医学现象去解释另外一种医学现象,正好比你将一头牛和一头猪放在一起喂养,希望通过观察两者的生活习性,互通有无,研究一套最佳的喂养方案一样,即使两者有一些零星的共通点,如都有四个蹄子,一直嘴巴,两只眼睛,都可以吃草,却无法改变牛可以反刍,猪可以吃肉的本质。所以呀,没有必要把两个世界放在一起,尝试用一种观点加以概括和理解呢,不合逻辑,也不适合。而我所见习的医院也是治疗意义上的结合,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除了抗脂、抗血小板凝集等对症治疗外,也是用诸如血脂康、清开灵、血塞通、灯盏花素之类中成药制剂。此外,到了临床才发现,尽管国家政策对中医院有倾斜,各方面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中医在实际的临床看病中却遇到很多的瓶颈而逐渐的萎缩和边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医务人员、药材质量、煎煮服用方法等各种原因导致其治疗效果的不确切性和不可重复性,这样就很难像西医院那样大规模批量治疗疾病,另一方面是中医药的继承和保护问题,正是因为临床使用范围的狭窄,在有些地区已经失去了市场,没有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无论多么好的学科和技术都不会得到推广和前进的,这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五、关于医患关系

基层的医患关系压力与大城市相比显然要小很多,这里的百姓没有没有小市民的一知半解,反而能很老实的听医生的话,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当然医生在使用价格较贵或者国家不予以报销的药物时也会告知患者,带习的张xx主治老师告诉我说现在的医疗纠纷与前几年相比确实要很多,她说现在的医生虽然报酬不是太多但是比她们毕业容易做多了,当然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锻炼了自己的医患沟通技巧。几年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大都是因为金钱而起的纠纷,那时候人们生活水平落后,家里一旦有人生病不仅可能会因此欠下许多的债务,还可能因为医疗水平的底下使得疾病得不到很好的医治,而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再加上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大力支持,现在的医患关系多是由于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换而言之是医生对患者的关心不够,这一方面与医生本身的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过国医疗资源缺乏有紧密联系,由于各个方面导致的医疗资源不足使得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逐渐缺失和减少。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范文第3篇

生物化学检验教师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作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做到“授人以渔”。近5年来,教研室通过选派教师到临床进修、参加省内外医学检验学术交流、到医院兼职、校内集体备课以及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2转变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

比尔盖茨说过:“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以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由此可见,作为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重分数、重书本、轻实践,更不能热衷于教授一成不变的知识。而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做,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需与社会发展同步,及时更新,贴近临床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仪器的广泛应用,手工操作逐渐被仪器所取代,而学校教学上仍然采用手工化学法为主,如总胆固醇的测定仍然采用Zak反应法,而目前在临床采用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该项目;电解质的测定,学校所采用是化学滴定法,临床采用的则是电解质分析仪法等。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教学与临床相差甚远,不能有效衔接起来。为了使教学内容与临床能够有效衔接,教研室对临床进行了实际考察和调研,将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常见仪器的相关理论和操作作为掌握内容写入教学大纲。在理论教学时,对临床常见检测项目及常见仪器的基本原理细讲,对临床不用、甚至淘汰的方法少讲授甚至不讲授;实验教学时,对临床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既会一般操作,又能适应高新科技实验。

4加强学生实践力度,提高专业技能

见习和实习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讲,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即临床见习阶段、临床生产实习阶段、临床顶岗实习阶段。见习阶段时间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利用寒假的时间到医院了解职业规范,了解医院文化及特点,深刻理解劳动意识、时间观念及初步掌握岗位技能,建立对专业岗位的初步印象。生产实习岗位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大二整个学年寒暑假,在医院、疾控中心进行,旨在了解专业岗位要求、熟练掌握各岗位所需技能。顶岗实习阶段,主要安排在大三整个学年,用1年的时间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对本专业的技能形成较为综合的认识,熟悉各岗位技能要求,掌握相关技能操作规范。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力度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医学检验岗位认识,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操作和专业理论水平,同时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力度,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化学检验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改革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生化检验实验课考核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从平时的实验内容中抽出某个检测项目,根据学生所测结果进行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往往造成学生不重视基本操作,难以考核学生的真正操作能力,成绩不够客观。为了能够更加公正和客观地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考核,我们在实验考核评分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将实验考核分为平时实验考核和期终实验考核,平时实验考核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主要由学生考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成绩组成;期终实验考核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其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主要围绕从实验开始前的仪表、仪态及准备情况,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每一步是否熟练、流畅以及实验结束后实验台面是否清洁、垃圾是否处理、生物安全意识、时间控制等方面制定。考核时,对考核的数个实验编号,学生抽签进行考核,考官根据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进行逐一评分。通过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平时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更加提高了学生对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适当增加生物化检验的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基本技能操作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更是学生亲身体验检验诊断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将实验课课时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48学时,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由于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生疏或者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每堂课都有经验丰富的老师现场指导,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导,要求学生反复练习,遇到问题及时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强化训练,学生在基本操作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1个月里,专门针对实践技能加强培训和规范,使学生在操作上更加规范,更加熟练。

7结语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7-02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说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一项内容,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专家、评委或同行系统而概括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共同研讨教育教学理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我们在今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说课,并受到专家的好评。现报告如下。

1.课程设置

1.1课程地位

《护理学基础》面向护理、助产专业开课,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属于必修课程,也是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并且,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是将来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对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课程目标

1.2.1 我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根据此目标,确定本课程的目标为培养懂理论、会操作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佳的服务。

1.2.2 具体目标分为:①知识目标:掌握护理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护理模式;能够阐述与护理学基础操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联系临床实践。②能力目标: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病人提供适合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能够熟练、规范地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素质目标: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观念;具有“爱伤”观念,能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

2.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工作的保障,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对象。

2.1学生 本专业学生在大一暑假,就到医院进行了早期见习,早接触临床后,形成了对护理岗位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对本课程兴趣浓厚,尤其盼望上实验课;理解力较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活跃。但理论知识不扎实,虽然前期已开设解剖,生理等医学基础科,真正运用起来尚不能很好的融汇贯通。

2.2 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2.2.1 教材 现用教材由护理专业带头人邓翠珍教授主编,本教材能较好的体现教学大纲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内容特色:严格把握基本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突出基本技能,删掉了与其它课程的重复及陈旧、与临床不相适应的内容,新增了与临床紧密联系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如多元文化、静脉留置针等。②逻辑结构特色:分上下两篇,共22章,上篇(1-8)为护理学导论,下篇为护理基本技术(9-22),有利于各学校灵活安排教学;③体裁上的特色:每章节前设教学目标,知识小贴士、课后有思考题,每项技术以表格形式,一目了然,便与学习和记忆。

2.2.2 教辅 当然,没有绝对完美的教材,针对教材中部分知识点更新不够的不足,我们在教学中主要参考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的《基础护理学》及《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实验教学主要参考省卫生厅及华西医科大学录制的教学光盘。

2.2.3 网络 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本课程充分依托学校网络资源,将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作业习题等教学内容上传,并一直在不断维护和更新。

2.3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条件,为教学提供软件支持。

2.3.1 课程负责人 赵亚珍教授,《护理学基础》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从教3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曾获省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护士”,校级“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具较强的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

2.3.2 教学团队结构 目前本团队拥有教师20人,其中副高以上5人,硕士研究生3人,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并且学缘较广泛,为本课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知识互补,使整个团队具有蓬勃的活力。

2.4 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护理实训区模拟医院病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共16间,其中包括模拟护士站、ICU病房各1间、模拟病房2间,普通技能实训室10间,多功能示教室1间,共享医护技能实训中心示教室一间,为学生提供了仿真的实习环境,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此外,拥有2所综合能力较强的附属医院,为学生的课间课外见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教学与护理岗位“零距离”。

3.课程设计

3.1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由22章构成,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将内容分为基本护理理论、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治疗需要的护理技术和病情观察及记录4个模块。

3.2 内容选取依据

在内容取舍上坚持1个中心,2个基本点,以课程目标为中心,结合岗位需求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教学计划。

3.3 课时分配

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加大实验课时的设置,168学时中理论72学时,实验96学时,理论实验课时之比为1:1.33,同时提高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

大一医院见习报告范文第5篇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医学院校本科学制一般是5年,因其存在2年的见习、实习等后期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实习阶段,实习点多且分散,很难集中开展就业指导服务,难以形成就业讨论的良好氛围,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其独特性、分散性、难以协调性等因素,做好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新生入学开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教育

 

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选择就业、考研还是出国,往往需要通过大学几年的准备和努力,不是等到毕业时才突然决定的。如果不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到了毕业时才做准备,毕业生往往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高校辅导员目前一般都持有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并能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因此,辅导员可以有效地把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思想状况、就业心态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为其量身制作合适的职业生涯指导,如,一年级学生重点树立职业理想,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方面基础教育,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对自己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查找不足,有意识的加强训练;

 

三年级开展职业专业教育,职业定向指导,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制定长远的人生目标;四年级是医学院校学生见习阶段,学生集中在各附属医院见习,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开展就业形势宣传、就业面试技巧培训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方向;五年级是医学院校学生实习阶段,学生分散在省内外各实习医院,人员分散难于集中,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电话、飞信、qq等方式,定期和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服务。这几个阶段,融会贯通,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影响医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上到国家政策、职业工种,下到父母意见、城市位置等。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大部分医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基本确定了自己的职业,一般是从事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但因为医护人员的相对饱和、学历限制等各种原因,除考研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医学生本科毕业在省市级公立医疗领域就业的人员较少,有很大一部分医学生需要到省市级私立医疗领域、县级、镇级或社区级医疗机构工作。

 

在目前形势下,辅导员需要教育学生明确专业非职业,医学生可以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和日常的社交活动,多方位拓展就业范围和就业领域,指导医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我有正确的评估,确立就业方向和目标。同时响应国家号召和时代要求,引导医学生做好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医学相关专业领域就业的思想准备,如适应医学院校学生的“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实现医学生高层次高质量就业。

 

受不同地域风俗人情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家长不希望子女就业单位离自己太远,甚至希望子女能与自己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单位就业,方便相互之间的照顾,家长的这些思维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学生的择业观,很多毕业生往往在自己满意的城市找到比较满意的单位,准备签约,因为家长强烈反对,不得不放弃导致错失最佳就业选择。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纠正家长就业观念,多放手,尊重学生的就业主体地位,将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为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考虑,做出正确选择。

 

三、全方位收集反馈毕业生就业信息

 

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往往医护专业的用人需求和供求关系不对称,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业信息收集反馈相对比较便捷,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加强,学生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校友的力量,通过各种网络化、人脉资源信息渠道,广泛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提高毕业生需求信息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由于网络上就业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辅导员需要及时指导毕业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信息的梳理,从中初步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几个岗位,并鼓励医学生到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便于更直观的掌握用人单位的运营状况、工资待遇、晋升机会等详细信息。

 

毕业生在实习考察中还可以增加阅历,对考察单位作对比,进一步明确自己内心需求,做出更明智的就业选择。学生辅导员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友传帮带的作用,与往届校友保持密切联系,将他们所掌握的就业信息及时向毕业生进行交流,介绍校友与在校生直接沟通,交流就业信息和就业感悟体会,给毕业生提供更加直接的就业信息参考。

 

四、跟踪毕业生就业求职全过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用人需求和求职需求的信息相对称,是解决就业的根本。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很多盲从性,尤其就业考察环节是毕业生最后是否成功就业的关键,毕业生面对形形的医疗机构,由于缺乏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单位的深入了解,容易感到迷茫,自己很难做出判断,在犹豫不决时,很容易错失最佳就业机会。因此,辅导员要跟踪毕业生求职的全过程,事前指导毕业生做好就业单位信息了解,掌握求职技巧,轻松应对面试;事后耐心听取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考察意见,及时帮助毕业生在就业求职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帮毕业生分析其中的利弊,指导毕业生高层次高质量就业。五、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

 

现在的医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大,而医学院校中女生群体人数多,心理承受能力低下,抗挫折能力差。而医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因资历低,医疗资源竞争激烈,如果自己不积极争取,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级简单事物的处理工作,涉及专业核心的工作相对较少,有些会受到带教老师、护士的批评教育,甚至是患者的质疑,这些挫折都是很难避免。因此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养成独立、自信、自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对医学生的就业和成才至关重要。学生辅导员在日常教育中要增加挫折教育,磨练学生意志,教育学生遇到挫折,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的人与事,鼓励学生端正就业心态,增强自信心、自尊心,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努力争取寻找就业机会,克服一切困难成功获得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五、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掌握用人单位需求

 

学校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就业,因此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对高校推动学生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可以安排专人和用人单位对接,就业年级辅导员是最合适的人选,学生辅导员充分利用就业招聘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目前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有重点的推荐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和成功就业的学生做讲座,面对面交流,掌握应聘的方法和技巧,明白用人单位需要什么类型的毕业生。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在不断求职中积累经验,辅导员定期汇总就业信息和就业情况,掌握就业动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期和课余时间去医学相关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实践结束后,上交实践报告,并对实践成果进行评比展示。多与家长联系,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和有利条件,使毕业生早接触社会,提早与用人单位对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有效促进就业。

 

六、强化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积极推动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

 

由于高层次医疗机构对人才层次的高要求,致使目前大部分医学生毕业的首选是考研,而且逐渐出现了“二战”、“三战”的专职考研队伍,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作再多的就业推荐,学生也会无动于衷,直接影响每年的实际就业情况,长此以往导致人才不能尽其用,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扭转这种局面,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指导,对于坚定考研、实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重点做考研指导,如学校选择、初试复习和复试面试技巧等;对于考研失利、不考研和考研心态不坚定的学生,需要指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或边工作边考研观念,激发毕业生就业的内驱力,变被动的信息化教育为学生主动需求,强化毕业生的就业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层次和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