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育科学

现代教育科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教育科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教育科学

现代教育科学范文第1篇

应该说,教育科学从其产生、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以理论形态体现的教育科学成 果是丰富的。但是,教育实践的经验性、非科学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出教育理论的贫乏。这一二律背 反现象的存在,固然与教育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践这一特点密切相关,但现有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 践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现有理论指导的不力在实践面前被加倍地放大,从而加剧了解决 的紧迫感。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存在与关于教育科学指导实践的特点、过程、规律等研究的薄弱不无关系 。因此,我们将在对教育科学功能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实现过程进行一番阐释。

一、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分类与内容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 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所以, 我们对于教育科学功能内容的探讨将限定在“现代” 这一时空范畴内。

现代教育科学的功能,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功能表现的特性,可分为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 如对于教育实践、社会发展的功能分属直接的和间接的);按功能对于指向对象的意义,可分为积极功能( 正功能)与消极功能(负功能);按功能的表现形态,又可分为潜功能与显功能等。在此,我们依据功能指 向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它分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与对教育科学自身的调节功能。

(一)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教育实践至少包括实践客体、主体、工具三种基本要素,教育科学对教 育实践的指导实际上是通过对其要素的影响而实现的。据此,指导功能又可细分为以下各分功能。

1、反映与解释功能。这主要相对于教育实践的客体而言。 教育认识、实践都是围绕作为对象的教育存 在而展开的活动。作为教育认识结果集约化体现的教育科学,它首要的任务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 合的世界图景”,在于真实地反映客观的教育存在。解释与反映总是相联的。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事 实加以说明,以把握其特点、本质,这就是教育解释,即教育科学解释功能的表现。教育科学解释功能具体 体现为根据一定教育理论,为赋予解释对象以一种可理解的新意义而展开的活动。由于解释对象的差异,教 育科学的解释功能主要表现在:(1)对现有教育活动结果的确认;(2)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定性说明。衡量 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应以它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效果为标准。但仅有这种最终性的评价是不够的 ,还必须借助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活动的科学依据进行分析,以证明该活动的理论可靠性和实践可行性。另外 ,教育实践总是积极、能动地发展的,对于它发展中的探索性与超前特点,如各种教育实验、教育发展的新 特点,教育科学必须从性质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以判别其合理性,从而导引教育的发展。

2、预测功能。 如果说反映与解释功能指向的是过去和现实的教育存在,那么预测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 未来性存在。当然,“现实”与“未来”具有相对性,预测也可归结为一种解释,一种超前性解释。严格地 说,解释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最近发展”,而预测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远景发展,后者的时限要较前者远 得多。教育预测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教育的现实发展基础上, 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描述与设想,以引导教育能动地发展。由于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全貌的,涵盖着教育的宏 观、中观及微观领域的研究,所以预测功能也相应地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宏观的教育决策要求对教育整体 的未来趋势加以把握,而有关分支教育学科如教育未来学、教育预测学、教育政策学等的出现,则使宏观预 测功能更趋完善。另外,具体教育活动过程中,目标的确立与论证也是预测功能的重要表现领域。

3、观念改造功能。 教育科学对于教育实践主体的功能集中地体现在对其教育观念的改造上。只有教育 主体将有关教育科学知识吸收并内化为观念之时,教育科学才能真正地指导教育实践。因为教育科学理论必 须将自身的概念形态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而形成相应的教育观念,才可能进入实践领域。按照韦尼格尔( Weniger.E)的意见, 实践中所包含的教育理论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1)教育观念,(2)用语言表述 的教育规则等,(3)理论家的理论。〔2〕其中,只有教育观念层次的理论,才对教育实践起着真正的指导 作用,所以应努力促使教育科学理论向观念层次转化。实际上,教育科学的主体观念改造功能基本上是与教 育科学的发展同步的。如前几年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既是教育科学理论自我批判的发展过程,又是教育 观念的一场更新运动。当然这其中还存在着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学习及教育理论的宣传问题。

4、工具功能。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 教育工作者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或工具。科学的教育理论正是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广义地说,教育科学包含的关于教育的原则、规则、技术也就是一种方法论工具。一些 分支教育学科,如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的工具性更为明显。它们的存在形态更多的就是可 操作的工具。另外,教育科学理论还可转化为一些物化的工具,如教具、教学机器等。

(二)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调节功能。教育科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建构及发展进行反思、批判与重组,就是 它的自我调节功能。换言之,即教育科学的批判功能。教育科学批判的目的在于使现有教育理论及其结构不 断完善,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是教育科学发展中反省、超越自身的内在本性的体现。教育科学批 判实际上是在教育经验、教育理论及由分支教育学科建构的整个科学体系三个层次上展开的。教育科学体系 的建构需要经验的支持,但经验还不能直接进入体系之中,必须经过理论的抽象与升华,必须经过去粗存精 的批判。反映教育存在的某一侧面某一层次的教育理论需要经过相互批判、争鸣,才能在比较中证明其逻辑 力量。教育史上,各种教育流派(如形式教育派、实质教育派)并存,且相互批评,共同发展,这就是教育 理论的批判。科学家哲学家伊·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史一直是、也应当是一部相互竞争的研究纲领(即理 论,笔者注)的历史。”〔3〕这里的竞争就包含着批判、 争鸣之意。由此,一部教育科学史也就是一部教 育理论批判的发展史。教育科学以批判为形式的自我调节还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学科体系及整个教育科学体系 的改造上。赫尔巴特在心理学基础上构造第一个教育学体系以来,在教育经验、教育理论的积累情况下,学 科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整个科学体系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总之,通过教育工作者积极的理性反思, 教育科学以其内在的逻辑力量对自身发展加以调节。

二、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实现过程

现代教育科学功能内容的不同决定着它们表现形式及过程的差异。

(一)教育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过程。为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我们选取“教育理论”这一概括 程度更高的概念,以替代教育科学。

“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4 〕“反映客观世界”是对“是什么”的求 索,属于描述性的,而“创造客观世界”则涉及“做什么”、“怎样做”,属于意向性的。前者是认识范畴 中的“对象性认识”,后者是一种实践观念,属于意图范畴。人们对教育的意识同样包括上述两个基本方面 。教育理论的指导效用的实现也就是上述两方面的具体化过程。所以,我们可以从教育实践主体的有关观念 、能力、精神的角度,来对教育理论的指导过程加以分析。

首先,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意图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教育存在的描述性意识, 它存在的使命规定着它必然向教育实践再次飞跃。教育理论存在的形态与使命之间的矛盾状态促使其形态的 转变,即描述性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意图的转化。具有一般性、间接性、抽象性的教育理论(主要指描 述性意识)作用于特定的教育活动(如教育决策、教学)时,必然要通过教育工作者形成关于此活动的意图 。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需要与能力,结合教育活动的具体特点,在描述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 活动的目的、方案、手段等进行观念的构想、设计,形成教育实践观念。这一转化从理论形态上来看也可以 说是基础教育理论向应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措施的转化。基础教育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描述性理论,它应 该向应用教育理论即意向性教育理论转化。应用教育理论又可分为基础的应用教育理论和应用技术。前者指 教育理论的应用原理、规律、方法论等一般性内容,后者指应用的程序、方法、手段等具体内容。试对前苏 联著名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理论转化过程加以分析,他将这一理论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贯彻, 并获得了关于执行的一般原则、特点等方法论意义的内容,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通过试验而促 成的最优化理论在形态上的转化,使得该理论对前苏联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能力的转化过程。的主体能力观告诉我们,主体能力包括人 体本身的自然力、为主体掌握再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知识、对主体活动起作用的情感与意志等要素。教育理 论对于上述三方面要素都有巨大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其它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可产 生具有延伸或拓展“人本身自然力”的工具,如教具、电化教学工具、程序教学机器等。另外,教育理论在 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自身形态的变更而形成“知识性”力量,从而客观地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所以作为 完整的教育系统运行主体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动态地掌握教育理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能力,从而能 动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最佳的功能效应。

最后,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精神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不仅仅提供教育原则、技术的指导,还内化 为一种精神性因素。每一种教育理论的存在与运用,都会与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动机、情感、行为意向等融 合在一起,融合之中就包含着教育理论向心理因素的转化,诸如形成教育信念等。前苏联教育界流行的“合 作教育学”就是这一转化的典型。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合作教育学思想,它重视、关心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 ,提倡师生的平等、民主,加上它又是教师经验的高度概括,所以具有广泛的渗透力。而这种渗透、影响则 与这一思想本身具有的精神力量(符合人类需要、天性)不无关系。

(二)教育科学理论对自我发展的调节过程。教育科学不仅直接指导教育实践,而且为了更好地指导实 践而指向自身发展的调节。教育科学自我调节的目标有二:

一是自我适应。前已述及,一般地教育科学的发展相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具有滞后性。然而,教育科学 的发展也存在着变滞后为超前、自觉调整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内在特性,这就是教育科学在环境变化中的自我 适应。这种适应是通过对现实教育实践的积极参与、提炼,以获得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未来条件来实现的 。

二是自我稳定。教育科学要完成指导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首先必须保持自身演化过程的相对独立,保 持理论形态及其体系相对稳定,据此,教育科学展开以自我批判为起点的调节活动。教育科学的发展固然需 要经验要素、理论要素、逻辑要素的支持,但是这些要素又必须经过论证、争鸣、批判等形式,才能被纳入 到发展了的教育科学之中。教育科学只有通过对课题研究反思、学科体系的审视,才有可能在多层次上对课 题选择与研究方向、分支学科发展的规划、教育科学整体的发展战略与布局等作出导向,以便适应在双重轨 道上不断发展。

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功能在表现形式上是丰富多彩的。从范围上看,有局部的自我调节(研究课题、研 究重点、学科发展)、整体的自我调节(发展的整体规划);从内容上看,有研究方法、层次、视角等方面 的调节。不管哪种调节,都是通过教育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活动来实现的。他们不断将教育实践的需求、教育 科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分化、重组等情况反馈到研究工作之中,以调控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且教育科学的发展 也应接受其自身内在逻辑特性的影响。教育科学理论在客观反映教育存在的同时,也将存在于它们之中的组 织因子提前并贮存于理论之中,从而形成并提高教育科学发展的自组织性。自组织性的存在也使得教育科学 能在暂时的外部指令之下,自我定向再对发展加以调控。所以,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实质上是教育工作者积 极参与之下的自组织活动过程,只不过自组织性的作用被掩盖着,因而不易为人所认识。在多年来开展的教 育本质讨论中,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作用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社会及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为讨论提供了契机 及条件,教育科学内在力量体现出的概念深化的逻辑推动着讨论的深入。人们从对“上层建筑说”的非难开 始,提出“生产力说”、“特殊活动说”等观点。观点交锋之中,人们发现自己走进了迷宫:未能全面、根 本地理解“本质”,争论的基点也不同。于是,在对讨论的反思之后,研究由“一哄而上”转入冷静思考, 并由此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化下去。在这里,对研究的反思既是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又是研究本身自组 织性的反映。

教育科学功能的实现过程是与具体教育认识、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着 教育科学功能实现的具体特点的不同与过程的差异。如教育决策与教学过程中理论的指导又有着许多细微的 差别(包括中介环节、程序、方式),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

注: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65页。

〔2〕J·D贝尔纳著,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38页。

现代教育科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34―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普通中小学教师及其管理干部为主要培养对象。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基础教育战线上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现状,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通过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实践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教育硕士是一种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硕士具有较强的将教育理论和学科教育实践相结合,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比较熟悉当代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教育学科发展前沿,为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研究者奠定良好而扎实的基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规格,显示出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特色,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 教育硕士的特点

教育硕士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作为教师,在一线教育工作中有着比较突出的业绩和出色的教学能力。教育硕士的学习属于成人学习领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人群,多为中小学教师在岗兼读,因而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学习针对性强

教育硕士由于受工作实际需要或者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在学习中具有很明显的“为工作而学习”和“在工作中学习”的特征。在学习时,教育硕士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来引导学习。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进行结合,以更切合教育硕士的工作需求。

2 教学实践经验丰富

教育硕士多数是基层教学第一线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不仅在教育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直接带着教学的实践经验、鲜活的教育和教学的切身感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把他们的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的认识,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

3 具有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优势

教育硕士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优势。如果在他们具备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积累,获得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训练,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必然会在创造“活的教育学”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教育硕士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帮助其创造“活的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4 自学能力强

教育硕士一般都是成人教师,具备相对稳定的学习能力,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负责。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考虑怎样对教育硕士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二 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突破一般意义上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全方位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3年公布了《中国教育技术标准(SETC)(试行)》,其中“教师教育技术标准(SETC•T)”从“掌握相关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和“具有信息意识,遵守与技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和法规”等五个方面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做出了规定。并在标准中对教育技术素养进行了界定:教育技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和评价水平的总体体现。主要包括:①知识要素:对与技术相关的陈述性知识(名词、术语、概念)和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②能力要素: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才干;③情意要素:对技术的意识、态度、责任等。

综合以上两个标准,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应该表现为:

1 具备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

从教学的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形成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与新方法、促进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1) 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强调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绩效(即同时提高教育效果、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强调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重视学习者个性需求的满足,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2) 信息时代教师角色和教师职能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无论作为社会人,还是作为职业角色都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特别要学会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即掌握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 形成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

为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教师应具备必需的教育理论与观念、教学设计的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形成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学设计理论为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对教学的规划和实施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以提高教学绩效为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确定教学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并对其进行试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掌握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对实现标准中要求的“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就具备了基础。

(2) 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及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基于资源的研究性学习,因而教师必须具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有效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师要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获取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并具备较强的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策划处理和加工所获资源(如设计撰写课件脚本、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案、建设专题学习网站)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能从实际出发考虑利用资源的最有效方式,即使运用常规教育技术媒体或传统媒体,也能体现崭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3) 教学研究与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教育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教育的方方面面必将呈现新的规律。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应偏重在实践应用层次的研究,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尝试着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并善于总结规律,进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中小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地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3 创设安全、有效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不能说明就是教育技术。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安全地、有效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其结果真正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绩效(包括效果、效率和效益)才能称为教育技术,否则只能看作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要创建安全的信息技术环境,通过教学设计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并充分认识到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的环境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三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设计的原则与内容选择

对于教育硕士而言,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只是在校期间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在现行的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探讨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引进新技术,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结合当前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和教育技术标准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对教育硕士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设计的原则

(1)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以相关标准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涉及到课程、环境、资源、人员等诸多因素,因而也就涉及到与各因素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的课程方案和参与教育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素养标准。我国颁布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明确了对教学人员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具体要求,依据此标准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则课程的目标更有针对性。

(3) 以教学设计为核心

对中小学学科教师来讲,全面领会教学设计的思想,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程序,即从课程教学设计出发,对所承担的课程做出完整的教学设计,明确本课程总教学目标、熟悉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理清各知识点和知识单元的目标体系。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课堂教学形式或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分别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优化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让学员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过程和方法,并重点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4)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构建了多种学习平台,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与学习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并开展基于技术的评价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发掘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发现新的增长点,促进学科课程的发展。积极收集、整理、制作各学科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完善教师个人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网络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已有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而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在重视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尽量采用基于技术的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评价、调查问卷、档案袋评价、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进步,提高评价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时,要反映新课程的理念,充实教学评价的内容。

2 课程的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知道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改革中的意义和作用。

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对自己承担的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能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支持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尝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和方法,体验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自己学科教学内容的系统教学设计,学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运用教育技术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和态度。

知道运用技术的社会责任和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3 课程的主要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基本内涵、教学设计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等八个部分,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四 对课程教学实施的建议

1 对教学的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种实践性不仅仅指计算机技术上操作,更是强调学习者教学理念的更新。理念的更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让学习者去尝试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教学设计中的很多理念与教育硕士过去备课时的思想有很大不同,这些理念从接受、理解到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通过系统规范的教学设计,尽量使学习者体验到经过教学设计比自己以往的备课更有效,感受进行教学设计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理解教师是怎么进行教学设计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习者在教学实践时,就可以很容易地从模仿别人发展到自己的创新。

2 学习评价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应该加强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参加学习的态度、合作学习中的贡献等)和完成的学习成果(如学习笔记、

设计方案、资源开发等)数量和质量的检测。评价的主体既有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有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评价的范围应该包括:学生是否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程设计、资源应用、教学方法组合、教学实施、评价设计、方案修改等方面将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现代教育技术应该建设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以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学支持网站的建设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充分展示教材的特点,弥补文本教材的不足,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便利。要帮助学习者理清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关系,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组织方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提供大量各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和模板,方便学习者进行模仿学习,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时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是个动态更新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补充最新内容,并针对学习者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学习者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作为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常用常新。

参考文献

[1] 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9.

[2] 李龙.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5):73-78.

现代教育科学范文第3篇

一、科学主义视野下现代教育的异化

伴随宗教神学的日益式微,科学的地位开始上升,功能日益拓展,并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培根强调知识就是力量、伽利略提出数字化的世界图景时,科学向“主义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技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更使人们确信科学无所不能、无往不胜,是探索真理和有效控制自然界以及解答社会新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进而对其发展到迷信和崇拜的境地。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的定量化、形式化和逻辑分析为方法论基础,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单纯追求工具化的实用目的和控制手段,认为科学能操控一切,而对其所追求的目的本身则不加反省。20世纪是科学主义盛行的时期,科学主义成为影响西方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在我国,“五四”前后伴随各种“主义”的引入和论争,科学开始不断泛化并被提升为一种主义,形成了具有中国语境特点的科学主义思潮,并且严重影响着文化与教育的改革。直到今天,虽然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科学主义对教育的局限性,并在实践上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整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科学主义依旧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教育改革的道路举步维艰,素质教育的实施流于口号化、形式化。我国的教育依然在科学主义的笼罩下负重前行,表现出严重的异化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目的功利化

科学主义者从社会、国家的需要出发,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当前我国的教育依然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唯功利化现象严重。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国的功利性教育集中表现为应试教育。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从上到下一直在喊,但现实当中,升入高校依然是影响人一生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人今后的财产、名誉和地位。家庭所关心的则是让他们的孩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进入社会生活的“护照”。这种应试教育不仅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更致命的是把人从小就圈定在“功利场”中。

2.教育内容的单一性

科学主义者强调科学教育,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认为依靠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就可以完全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部问题。它对我国教育内容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学生负担过重;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依然严重;重理轻文的现象比较明显。布卢姆把人文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形象地称为“久已沉没的大西岛”。高校文科教育遭到削弱和贬低,与此同时,科学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至尊的地位。高等工业学院以及各种专门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自然科学的地位实现了巨大的转变,形成了教育中的唯科学知识论和唯“智育”论。

3.师生关系的对立

科学主义者认为学习活动都是由教师按照科学程序和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加以组织和调整,使受教育者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和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学习,是一种固定的、僵化的学习进程。教师自然成为教学的中心。在当前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建构中,以序列化、控制性和预测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制度依然限定着人才成长的一切可能,涵盖了人的成长的一切跨度,并将这一形式约减为唯一的现实——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马斯洛指出,现代学校教育奉行经济原则,优先追求教育效率,“即灌输最大数量的事实给最大可能数量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往往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人与人、“我”与“你”的关系,而是二元对立的上与下、源与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纯粹的“我”与“它”关系。孔子杏坛的师生质疑问难、苏格拉底的问道中途、亚里士多德的学林漫步,这些教育的本真形式只能成为现代教育的幻想,大批量的人才成长的“流水线”形式一劳永逸地建立起来。在其中,学生对老师的质疑都被视为对其权威的挑战而不是对真理的可能追求,“吾爱吾师,但吾尤爱真理”的古老格言沦落成历史的遗留物。德罗伊森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因为我喜欢你这样,所以你必须是这样,这是一切教育的秘密。”

4.教育评价观的扭曲

科学主义者崇尚客观、精确、量化,排斥主观,把自然界完全还原为数的世界,把质也还原成量,使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及规律进行量化探究,仅以结果作为评价教育成效的唯一指标。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超越了教育的教化价值,教育的经济价值成为衡量标准,教育因此完成它的定量化过程,并在其经济价值那里达到极致。对于教师或者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来说,可以是“升学率”,可以是“分数”,可以是“考试人数”,也可以是“被录取人数”……总之是一切代表最终结果的东西,而忽视对教育过程的评价。“量”成了现代教育的尺度。但是,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比如说,教育目的、教育价值问题、品德问题、教育质量等问题,很难用一个明确的数量观念来使其精确化、客观化。

二、科学人文主义引领之下的现代教育的重建

科学主义对现代教育造成的异化是严重且显而易见的。早在18世纪,卢梭就意识到工具理性可能对人性形成新的束缚。他主张教育应该“重返自然”,尊重人的天性。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在观念上日益走向融合,使西方国家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最早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呼唤者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思潮的诞生掀起了一场真正的世界教育革命,它给沉闷的、工具化的教育带来了真正的活力。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人的自身解放,达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存。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片面地崇尚科学或片面地崇尚人文,都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人类只能朝着科学人文主义的方向行进。

爱因斯坦曾对学生说:“如果你们想使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要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产品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科学人文主义正是贯彻这种观念的思潮,它给教育带来新的希望。它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着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避免了因轻实际而造成的空疏无用,或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人的幸福。为了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一个可行且必行的路径是在科学人文主义的引领下切实完成现代教育的重建。

1.把“成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柏拉图曾提出,教育的最高形式是哲学。教育走向哲学形态,意味着教育的基本目标乃是人的完成,教育逐步把个体引向对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的关注,在对人生最高知识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人性的健全。到了近代,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教育应更多地给予儿童“快乐、幸福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在本质上是为了人的教育,是完整、深刻地理解和关怀人本身的教育,是为了守护和发展人性,使人更幸福,更快乐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切切实实把“成人”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目标要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通过学习理性知识,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达到弘扬个性、提升理性、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以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人。

2.进行课程改革,增强人文社科知识的重要性

舍勒认为,科学知识不会给人以光明,即使科学完成以后,人作为一个精神的存在仍然是绝对空虚的,事实上它将陷于与古代人相似的野蛮状态中,而得到科学支持的野蛮状态,是所有能让人想象的野蛮状态中最令人惊骇的。反过来讲,人文知识的削弱和缺失,则阻滞人类自身的发展,给假丑恶留下空间,甚至导致社会发展畸形化。故此,扩大人文教育的比重,增加理工科教育的人文内涵势在必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建立在学生成长需要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改变过去的偏难、偏深的弊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包含人性的共同要素和理性的永恒价值的传统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培养和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并且沟通不同学科,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特别是高等教育,要增加人文知识的内容,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以恢复教育人文内涵和文科教育的活力。

3.切实建立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师生关系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视学生为有感情、有灵性的生命,而不是抽象的人、德智体的相加和用来任意灌输的容器,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接受、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平等地与学生交往、对话,成为学生的伙伴;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欣赏、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的潜能顺利发展,从而获得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提供一些人性化的环境和条件,将平面的、单向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为多层次的、双向的互动教学方式,尽可能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角”,给予学生提问、表达、思考、质疑的机会和自由。

4.建立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标准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不断地进行价值选择和创造的实践过程,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也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按照的观点,事实与价值的二重性植根于人的生存悖论之中。教育评价的对象是人,他们并非是只具有理性思维的机器,其情感价值层面是直接的定量评价所不及的,必须靠定性的评价。科学主义的评价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教育评价。缘此,我们在使用客观、量化的分析方法对教育现象及规律进行量化探究,以行为结果评价教育成效的同时,也要注重质性评价,关注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把人作为探究的切入点和逻辑起点。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单纯看学生课程成绩的高低、品质行为的好坏,而是兼顾行为的动机、愿望和结果,以此对教育现象和过程进行诠释和评价。定量评价的有效层面是有限的,应该给定性评价让出应有的位置,二者只有在相互关照、相互启发和印证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评价,起到教育评价的应有作用,进而解决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第2版)序.战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 [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3]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 转引自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3).

[5]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 [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现代教育科学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 教育技术能力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和框架结构设计了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课设计方案。具体包括明确教学目标,设定总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及学习者,设定并实施分任务以及具体任务;最后,从教学实践论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论证了任务驱动法在实验课中的运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成功运用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 引言

2004年12月25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从4个大的方面,14个小的方面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新的时代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中小学教师后备力量(高校师范生后文简称高师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有效途径。目前,几乎所有师范高校都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为师范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程度。然而,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诸如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繁杂,教学重点不突出;实验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以教为主”)等问题。那么,如何在改善了硬件环境,改革了课程设置,提炼了教学内容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这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是针对该问题,以华中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为例,对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课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对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对进一步提高高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及任务驱动法的涵义

1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

华中师范大学将这门课的具体实施落实到信息技术系,信息技术系具备开设这门课的软硬条件,既有优良师资(大部分都是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教学的专家或教师),又配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实验室、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实验室、电子白板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数码图像采集及视频采集实验室。为了克服全校人数多而师资和实验室有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时少(理论+实验共36个课时,另有6个机动课时可供理论课老师补充理论教师使用)等条件的限制,我校做了如下安排,如表1所示: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拓展学习用。第二,为了筹备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每个阶段会开设一个网络班,以探寻实施网上教学的更好途径。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出,我校具备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要求的硬件环境,课程设置也较合理,教学内容由现代教育技术资深专家编排,重点突出,师资总体素质较高。那么,如何在现有良好条件下进一步提高高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教学方法的变革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很好地在实验性、操作性强的实验课中应用。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应用于以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以富有趣味性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完成大、小任务为明线,以学生通过教学后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为暗线,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及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这正是任务驱动法所要达到的目标。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有趣任务完成的同时,达到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从现代教育技术各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等都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实践性,非常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的教学实践证明了,通过将该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高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收到了与“传统的教师操作,学生跟着做的”的机械式教学方法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中的教学设计研究

1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框架

我校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目标要配合理论课专题的要求,开设了如上9个实验。以上框架图的特色之处是——通过完成这9个实验,能达到全方位的培养高师生现代教育基本技能的目的。实验一、二、三能培养高师生运用信息化学习环境教学的能力;实验五、六、七、八能全方位的培养高师生采集和制作教学中所需要的图像和视音频资源的能力:实验八能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筛选、管理、评价和创造性的运用各种网络资源的目的;实验九能培养高师生教学设计及创造性的运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的教学资源的能力;通过实践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我们这中框架进行实际的教学,高师生最终达到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另外,根据实验项目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我校专家教师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的探索和改进,最终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对往届毕业现在正在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校友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和交流,证实了这种方法确实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顺利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中的实施流程

(1)明确实验课总目标,设定总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总目标旨在培养高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创造性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即培养高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其职业技能,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的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为完成此目标,我们设定了一个总任务——实验课结束后,每个小组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不同的,要达到统一意见)合作完成一份亲自制作的合理整合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信息化教案,并在最后一次理论课上以说课的形式汇报各小组的成果。

(2)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

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是配合着理论课进行的,我校将理论课的内容分成十一个专题并配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分别为专题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简介;专题二: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专题三: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专题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专题五:信息化学习环境;专题六: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搜集与应用;专题七:信息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专题八:信息化教学设计;专题九:教学设计案例研讨;专题十:未来学习体验与展望;专题十一:学习成果交流。其中专题五、六、七、八、九都有相应的实验。我们从总的实验任务出发,将实验任务分成两大类即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由图1知,我们再将这两类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可见,我们整个实验课程的任务设计相互之间层层相扣环环相依,实验四、五、六、七和实验八是实验九的基础,反过来实验九又是实验四、五、六、七、八的目的。而实验一、二、三则是高师生运用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前提,反过来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熟练地运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则是我们开设实验一、二、三的目的。

实验课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师范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大三学生,只有少数大四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绝大多数都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清楚的认识和定位,

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相对清楚的定位,在这样的前提下,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目的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的动力更大。

(3)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分任务

在明确了实验课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完成的总的任务以及分析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后,便要根据需要掌握的分知识点和技能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明确分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导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因此,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而言,阐明各个具体实验的教学目标,对保证整个实验课的良好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个实验的教学目标明确后,需在此基础上设定各个分任务。具体应该给设定什么类型(封闭性、半封闭性、开放性)的任务要依据具体的实验目标而定。如实验五——数码图像的处理实验的其中一个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Photoshop软件的界面,能够灵活调整软件工作面板和操作常用工具;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们给学生设定了封闭性小任务——在教师操作和演示后,学生要使用录屏软件自己动手录制下Photoshop工具箱中的常用工具和常用面板的功能介绍(32具箱中的选区工具、移动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裁切工具、图章工具、橡皮擦工具、油漆桶工具、文字工具及导航器面板、历史记录面板、图层面板)的使用方法的视频:

(4)具体任务的实施

各个实验的具体任务明确后,便进入了任务的具体实施阶段。教学前需将学生分组(3-5人为宜),并选出组长。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图2的虚线框中我们可以看到任务实施的具体流程,我们将以《实验五数码图像的处理》在任务实施的案例分析中进行详细介绍。

(5)任务的评价

任务的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同伴的优点以及自我反思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验的过程及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教师需注意,应以鼓励性言语为主。

我们在任务的评价这一环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实验课的总任务,我们给予的是总结性评价。对于分任务,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共同点是,两者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即“实验考试+电子作品+平时表现+其他”的方式。我们将教师、同伴、自身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同时使用定性(三方给出评价的言语)和定量(评价量规表由三方给出具体的分数)评价两评价方式,最终对小组及个人的学习给予相对科学的评价。 转贴于

四 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

下面以《实验五数码图像的处理》为例,谈一下具体任务实施的流程,本实验为4个课时,是在《实验四数码图形的采集》基础上进行的,授课环境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室。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一步,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对学生机进行广播教学,随后展示实验完成后的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步,教师告知本次任务与总任务的关系及其在整个实验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次任务是总任务的基础,完成本次任务后,学生可以利用Phocoshop工具制作个性化课件的背景和教学中急需的图片。第三步,教师向同学们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明确通过本次实验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进行自我检验和反思。

2 教师进行必要的演示,并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

本实验有三个教学目标,我们根据这三个教学目标向学生布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具体安排如下表2所示:

3 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小组协作或单独完成任务

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各小组商讨各任务具体如何解决,如何分工协作等事项。对于任务一。教师给各小组限制了具体应该完成的任务。任务二,为了让学生们重点掌握图层这一知识点,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半开放性的任务,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去完成任务。而任务三教师则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这一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双主”教学方法,除了以学生为中心外,教师要担当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主动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 小组或个人提交电子作品

在实验课开始之初,我们已让每个学生建立了“学号+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以记录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即使用“电子学档”的信息化评价工具。当各个小组完成任务后,将作品放到他们的文件夹中。若是要求单独完成的任务,就单独放到他们自己的文件夹中即可,若是小组集体成果,则小组成员每个人分别将集体成果放一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最终,学生使用极域电子教室提交给实验教师,下课前教师会将他们的作品分享给所有的小组。

5 任务的评价

对于具体任务的评价,我们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教师在本实验结束前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评价的具体方法是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在教师分享了各小组作品后,再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评价量表,上半部分是定量评价量规(包含评分的几个维度和相应的分数),下半部分的定性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每小组总的评价成绩会计入学生的实验课的最终成绩。具体见表3:

本案例的特色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遵循了任务设计的原则。设计的任务暗含了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并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检查和考核等特点。第二,设计的任务具有层次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第三,采用“电子学当”的信息化评价工其记录学生的在整个学习过程的作品,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更清晰更全面的掌握,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第四,采用“3*2模式”评价法。其中的3是种方式——“教师、学生自我、学生间”,2是两种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既有可以学生的作品做出较科学的评价,又有利于学生认清自我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

五 小结

教学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实验课教学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灵活、实施流程简单,设计的任务也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反馈的信息也表明通过教育技术实验课的学习他们既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本研究一方面旨在提高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广大师范院校提供了一种实验教学的很好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7-40,

[2][3]郭绍青,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4]吴尚智,任小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30-32

[5]杨九民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吴雅琴,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30-32

[7]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杨九民,范官军,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现代教育科学范文第5篇

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实践告诉我们,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角的度量”这一单元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量角器、学会量角、画角。教学认识“量角器”时,我让学生先自己观察量角器,使学生对量角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我从电子白板资源库中调出智能量角器,顺势指导学生认识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以及“1°”的角,由于白板的动态显示,学生清楚地认识了量角器。然后我通过出示量角方法,学生交流量角,尝试量角,最后让学生用智能量角器在白板上展示成果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但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形象、直观、动态地得到了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更让学生体验了科技在数学中的神奇作用,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技能

经验告诉我们,判断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获得了成功体验,最主要的是看教师是否给每个孩子创造了表现能力的机会,看每个学生是不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便利精心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操作———验证而逐步形成知识与技能。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优势创设一系列活动。

(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见到的物体中哪些面是三角形?然后辨别: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通过说为什么,使学生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2)安排拉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亲身感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识。

(3)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的活动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浓厚的探究氛围,组织了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与交流的有效教学活动,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用到的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乐趣。

三、体验成功的快乐,强化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