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材市场

药材市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材市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材市场

药材市场范文第1篇

一、家种大宗药材品种生产过剩,市场需求减少,价格由高走低。

大宗家种品种很多都是从高到低一路下滑,且走动缓慢。勿用多论。其中最惹人眼的要数党参,太子参。从几十元甚至白元大关跌至三四十元,跌势明显。川芎、北沙参、防风、桔梗、丹参、当归、麦冬等等都跌至几近成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逆势而上。如浙贝、天麻、覆盆子无论什么情款,反正是价格在升高,非常惹人眼球。其根本原因,还是生产过剩,再加药厂整顿使其雪上加霜,加速了其下滑的力度。这个情况怎么解决,只有等待时间来解决。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一些几年效益低下。人们种植不积极的较小品种,如王不留、小茴香、高良姜、紫苑等品种或可有商机,以后种植需要观察和适当种植。

二、野生品种逆势而上,市场关注力度加大,价格逐步走高。

和家种品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野生资源(包括野生动物资源),由于其药性充足特殊性,和其连年采挖资源逐年减少的事实,及其生长缓慢等原因,特别是近年人们采挖成本增高,采挖困难导致供需缺口加大,逐渐被人们关注,其价格或升或坚,基本是一路走高(也不排除有回落品种,但还是回旋上升趋势)。这些品种有羌活、重楼、白芨、猪苓、野生动物有蜈蚣、水蛭、全蝎等等走势强劲。还有东北野生品种,今年人们关注力度提高,如苍术、赤芍、白鲜皮、威灵仙、白头翁等,相对大宗家种品种来说,价格效益可观。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野生草类品种,由于相对其他野生品价格低,人们采挖不积极,产量减少;或采挖后占用空间大,人们不愿意存放,库存空虚。这样的不起眼的品种或许有商机。

三、花类品种相对大宗家种品种来说价位较高,价格稳定。

花类品种属食药两用品。近年来由于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其用量有逐年上升态势,这个事实还未被广大群众认识,市场供应量暂时处于一般水平。没有和大宗药材那样一哄而上,所以市场表现为不松不紧,价格比家种药材高,相对也稳定。

四、树木皮类相对大宗家种品来说,价格呈缓慢上升趋势。

药材市场范文第2篇

一、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一)中药材资源概述

我县位于北山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各种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药用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传统家栽的药用植物有茯苓、山茱萸、天麻等十余种,大宗野生药材281种,年产量约1200吨,总产值可达1900万元。为了挖掘地方中药材资源状况,早在1986年,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整理编写了《县中药资源名录》。本名录中收载了148个科属,药用资源402种,品规472种,其中植物362种,动物35种,矿物2种,其他3种。每一品种按品名、地方名、来源、分布地区、生长环境、花果期、采收期、药用部位、性味、功能等分别作了记载,基本摸清了我县中药材资源情况。资料和部分标本现存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80年代到9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部分中药材储存量过百吨,如野生百部根和蒲公英2个品种、种植茯苓1个品种;储存量上吨的中药品种有野生的柴胡、虎杖、仙鹤草、连钱草、天花粉、何首乌、鱼腥草、益母草、大血藤、银花、骨碎补、天南星、五味子、石韦、白及、地肤子、合欢皮、墨旱莲、山栀子、钩藤、海金沙、野、续断、僵蚕等24个品种;种植的山茱萸、天麻、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柏、杜仲、荆芥、枳壳、枳实、陈皮等13个品种。政府对发展中药材产业高度重视,农民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同时原县中药材公司在80年代初90年代末,建立有地产药材接收仓库,收购药材(各乡镇由供销社代收购)总量达20多万公斤。我县中药材远销三省,让农民增收80多万元,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中药资源成为我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曾经成为一个乡镇乃至一些农户的主导产业和主要收入。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的变化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近于萎缩。目前,我县原有的药材种植基地全部荒废,药农基本转产他业。

(二)特色(地道)中药材资源分布状况

我县特色(地道)药材资源丰富。主要产品有百部根、茯苓、杜仲、天麻、山茱萸,年产量分别为100吨、100吨、10吨、2吨、1吨。分布状况:百部根和茯苓全县主产,杜仲主产于茅坪场镇青竹村(原为基地,约500亩),天麻主产于原望家乡、原晓坪乡和河口乡,山茱萸主产于花林寺镇、旧县镇、原望家乡。其中茯苓、天麻曾被原省财贸工作队确认为生产基地。

二、中药材市场分析

(一)批发环节的分析(含收购环节)

目前,我县有两家中药材批发企业即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宜昌恒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中药材品种达106种,本地品种为16种,年销售量20000公斤;宜昌恒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仅17种,本地品种1种,年销售量3719公斤。

我县药店共有43家,其中有35家经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医疗机构达216家。我们将中药材用量较大的8家医疗机构2008年部分中药材价格进行了比较。以下是8家医疗机构采购部分中药材的价格.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县的中药材批发产业并未带动全县的中药材生产。

(二)零售环节分析

我县共有35家药店经营中药材,占全县总药店77.7%。部分药店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占全店盈利的50%以上。

但因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属于处方药,大都需要医师进行配伍才能发挥作用,所以零售环节没有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材多。

(三)医疗机构环节分析

上表是我县2007年2家县级医院和6家乡镇卫生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销售情况。

受SARS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刺激,药材销售趋旺。在狙击疫情的战斗中,传统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出现了哄抢中药材的浪潮,给疲软的药材交易注入了活力,拉动了中药材市场发展。但因近期的鱼腥草注射剂、刺五加、茵栀黄注射液事件和近日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中药产业现出备受质疑的局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特别是通过“非典”疫情,人们更多关注增强免疫力,补益类保健品需求旺盛,呈稳步上升之势。

三、中药材企业加工能力分析

(一)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能力分析

我县原中药材公司于1988年创办中药饮片加工厂,厂房面积5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切药机两台、干燥箱一台、炒药机一台、煅炉一台、粉药机一台、磨刀机一台、电动筛一台。从事中药饮片加工12年。年加工饮片量约20吨。在行业内连续三年获省优质饮片加工厂(89年—91年),饮片质量连续五年获宜昌市中药饮片质量评比第一名(89年—93年)。受市场影响和《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政策约束,致使我县中药饮片厂于2000年停产。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我县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四无”:种植无秩序,产品无标准,流通无市场,加工无龙头。主要表现在:

1、政府引导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状况基本处于自生自灭、自我发展的状态。从理论的角度考虑,市场调节尽管有市场调节的好处和优势,但其发展节奏却难以与全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协调一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其主导调节的威力,但总有鞭长莫及的时候。政府的调节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在各地都为挖掘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再采取任其自生自灭、自我发展的态度对待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势必坐失良机。

2、种植技术水平不高。

在调查影响药农种植药材的问题中,技术问题在六成以上,尤其在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上,调查农户表现出强烈的欲望。超过四成的农户认为生产条件改善对扩大种植中药材至关重要。市场风险对扩大种植中药材的影响在四成左右。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药农集中反映的技术、生产条件改善、市场风险这三大类问题是影响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突出问题。

详细分析药农种植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看到,无良种、无标准、对GAP茫然,凭感觉盲目种植,结果是产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市场反而缩小,形成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模型,这是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不能上水平的内在原因。

3、没有有规模的市场。虽然各中药材收购站、点的中药材交易相对活跃,但没有一个相对集中、有规模的、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中药材市场,导致信息滞后、受制于人,没有价格话语权、不能带动农民种植和中药材加工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一般农户,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公务员,一致地指向需要建立专门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4、中药材加工企业缺乏带动作用。我县原中药材公司因种种原因,已于2000年停产。大部分药材仍以原料出售。多数中药材收购户,多以家庭作坊式组织生产,加工场所不合格,手段原始,工艺落后,有的还在超量使用硫磺熏蒸,产品质量难控制,给市场销售埋下了隐患。

当然,我们特别列出突出的问题类型,并不是说其他类型的问题可以视而不见,如交通运输不便、缺少专业技术型的自助组织、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资金不足、专业大户影响力不够、种植基地没有形成气候等等,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上升为突出矛盾。

五、中药及中药产业的利用与前景

年10月10日,国务院了由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药品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中医药局、中科院联合起草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年至2010年)》,使我国中药材现代化建立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特别提出“重点支持等地建成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研究、生产、商贸、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培育若干个产值过10亿元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明确提出“中医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加”,并要求“逐步建成中医药强省”。

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的实施和各地争先恐后的态度和发展态势,无疑都说明中医药产业将是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的领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成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亮点,而且将成为各地产业升级的一个方向。

六、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结合我县地产药材的现状和实际,建议:

1、中药材收购由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实际,合理布局收购网点,指导农民按季节种植、采挖和粗加工。同时建立一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

2、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全县不具备资质的22家药材收购站点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市场。

3、建设几个或一批符合GAP规范的且在全国具有突出地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按照中药材种植(养殖)标准规范,突出抓好山茱萸、茯苓、天麻省级和国家级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进而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产地地道的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柏、杜仲、荆芥、枳壳、枳实、陈皮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县在全省中药材生产中的地位。

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种植相关中药材。

药材市场范文第3篇

以“*重要思想和*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求,切实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按照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局、省政府纠风办、省药商行政管理局《江西省中药材专业市场专项整治方案》的部署,以净化中药材专业市场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整治目标

坚决依法取缔非法中药材市场和集贸市场违法经营中药饮片、中西成药、毒性中药材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各级医疗结构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通过有效整治和监管,使中药材专业市场中不出现假劣药品和违法经营,以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治推动全市药品市场秩序的全面规范。

三、整治重点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是禁止在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中药饮片、毒性中药材、濒危动植物中药材和其他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在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的各类药品,依法查处制售假劣中药材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

重点地区为樟树市。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对樟树市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管理。樟树市应建立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管责任制,要把中药材专业市场纳入企业登记管理范畴,明晰市场开办者的法律责任,健全内部质量与经营管理体系;坚持中药材专业市场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以城市为市、以路为市、以街为市和中药材市场无序发展、随意迁址;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中药材专业市场中经营业户发放任何形式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已发放的要立即予以撤销,无效的全部进行清量。

2、加大对中药材监督检查力度。对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各种中药饮片、毒性中药材、濒危动植物中药材及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在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的各类药品,一经发现一律按无《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超范围经营药品进行查处;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中药饮片抽检力度,并结合国家药监局、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的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制售假劣饮片、中药材、假劣药品等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一定要依法查处,特别要严打制假团伙,深挖制假窝点。

3、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各级医疗机构从中药材专业市场及其它非法渠道购入中药饮片的,一律按从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处采购药品进行查处;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业户销售禁止销售的各类药品提供企业票据的,一律依法进行查处;对在集贸市场违法经营中药材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

4、广泛开展宣传,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整治中药材专业市场创造条件,认真吸纳合理建议,提高整治效果。

五、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为动员、组织、自查阶段。9月底前完成。做好各部门动员、组织工作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并根据当地的实际进行自查自纠和规范,樟树市的整治方案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二阶段为集中整治阶段。10月。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围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第三阶段为检查、验收、总结阶段。11月。市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对各地整治情况进行检查或配合省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并迎接省有关部门组织的验收;11月底进行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六、工作要求

各地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的要求,把开展中药材专业市场专项整治作为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点,作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抓紧抓好。专项整治工作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要切实加大对各类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销售假劣药品或达不到禁止销售中药饮片等整治要求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要限期停业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关闭。对整治后问题依然严重,市场管理混乱,继续出售假劣药品药材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直接责任,还要追究监督管理部门主要领导。

药材市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材;品种名称;混乱;纠正

中图分类号:Rg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5―0023―02

中药材品种名称混乱的问题,在我省药材市场上一直存在,而且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医用药的有效性和用药的安全。主要混乱的品种是:滇威灵仙与威灵仙,土茯苓与金荞麦,土茯苓与菝葜,土茯苓与粉(绵)革薜,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儿茶不辨真伪。

1、滇威灵仙与威灵仙的混乱

滇威灵仙,又名小黑药、草威灵、铁脚威灵。为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Inula nervosa Wall.)的根。生长于海拔600~2800m山坡林下、荒地或草丛中。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性味:辛、温。功效:健胃消食,行气止痛,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炎、腰腿痛、胃痛、纳呆腹胀。以止痛、消食健胃、止汗为主要特点。民间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腹胀痛和小儿多汗症。

药材性状:根茎短柱状长1~1.5cm,直径1~1.5cm,有黄白色纤细毛。根黑色,长15~20 cm,直径0.3~0.5cm,有较重的特殊芳香气。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Osbeck)或同属植物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的根根茎,为习用的正品中药。虽然我省亦有野生,但产量极少,主要以从省外调入使用。性味:辛、咸、温。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以祛风除湿,治疗风湿痹痛为特点。

药材性状:根茎柱状无毛,长1~10cm,直径0.3~1.5cm,质地坚韧,断面呈纤维性。根黑褐色木质化,细长15~30 cm,直径0.1~0.3cm,气微味淡或辛辣(东北铁线莲)。

滇威灵仙为我省习用地方药物,除中药大辞典以“草威灵”记载外,从未被国家药典收载过。民间主要用于食积不化,胃脘胀痛的治疗,或用其根皮研末蒸鸡蛋或肉治疗小儿疳积、多汗症。而中药威灵仙则是一味治疗风湿痹证的常用之品,二者在临床运用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但由于滇威灵仙也有一定的祛风湿止痛作用,加之市场价格较威灵仙便宜以及威灵仙供货时有缺乏,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药材供应商常把滇威灵仙当威灵仙供给医院,造成目前两种药品的使用混乱。

2、土茯苓与金荞麦

土茯苓,为百合科攀援木质藤本植物光叶菝葜(Smilaxglabra Roxb)的根茎。生于海拔500~3000m左右的山地、林中或灌木丛,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性味:甘、淡、平。功效: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主治:湿热淋浊、湿浊带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梅毒、汞中毒等证兼肢体筋骨挛急疼痛症。

药材性状:外观呈不规则圆柱状或条块状,上有明显结节隆起和坚硬圆锥状细根残基。切面类白或淡粉色,折断时粉尘飞扬。味微甘。

金荞麦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荞麦[Fagopyrumdibotys(D.Don)Hara.]生于海拔600~3500m的山坡、林缘、草地、路边。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性味:涩、凉。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主治: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扁桃体周围脓肿、胃炎、胃溃疡。

药材性状:带瘤状分枝的不规则团块,表面棕褐色。断面淡棕红色,中央区红色更深,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涩。

两者本非同一物质,功效主治各异。而在药材市场仅因金荞麦有“土茯苓”的别名,而致品名混乱,把金荞麦当土茯苓使用的情况已经成为目前我省中药材市场的通病,从药材市场购进的土茯苓,基本上都是金荞麦,严重地影响了医生的治疗与疗效。

3、错把土茯苓当萆

粉萆(艹解)为薯蓣科草质藤本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slibin)的根茎。绵萆(艹解)为薯蓣科草质藤本植物绵革薜(D.septemloba Thunb)或福州薯蓣(D.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的根茎。

药材性状:以上不论何品种,其皆具有以下特点:外皮黄褐或棕褐色,分布稀疏须根残基。切面质软呈灰白或灰黄色,上有散在分布的纤维点状管束,气微味苦。

萆(艹解)性味苦、平。功效:利湿化浊,祛风除痹。主治淋病白浊、湿浊带下、风湿痹痛、湿毒热疮。由于其含较高的薯蓣苷元成分,临床使用具有很强的类似西医可的松的抗炎效果,且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是中医治疗各种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的有效药物,而土茯苓这方面的效果则远远不及。而目前我省中药材市场上,则二者混用,皆标为萆(艹解)名称。凡从药材市场购进的萆(艹解),既有薯蓣科的萆(艹解),也有百合科的土茯苓。这是中医治疗上述疾病时疗效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4、菝葜被更名为红茯苓

菝葜为百合科攀援藤本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茎。性味:微苦、涩、平。功效主治与土茯苓大致相同。但因其薯蓣皂苷元含量高于土茯苓,故临床运用偏于消除炎症反应而具有较强的除湿止带作用。

药材性状:表皮外观与土茯苓相似但呈黄棕色或紫棕色,切面为黄棕或红棕色,纤维性可见点状纤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由于本品与土茯苓为同科属植物,除色泽有别外,主治用法大体相同,所以民间习惯把菝葜称为红茯苓,土茯苓称为白土茯苓。结果造成云南药材市场上的又一品名混乱。

5、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混为一种

昆明山海棠又名紫金藤、掉毛草、六方藤、火把花。为卫矛科落叶攀援灌木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hypoglaueum(Levi)Hutch]的根及根皮。

药材市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现场鉴别;分子鉴定;药材

[收稿日期] 2012-12-03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技专项“道地中药材功能基因组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2年阶梯计划项目”

[通信作者] *黄璐琦,E-mail: 中药材基原真伪鉴别是中药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和首要问题,中药材是否“正本清源”直接影响到用药安全。由于中药材基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易受到物种延续性、变异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中药材基原鉴别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中药的质量,对保障中药生产和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遗传物质DNA在不同生物个体的差异鉴别生物物种,可为中药材品种鉴别提供依据[2]。近20年间,以PCR技术为基础的中药分子鉴别技术因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逐渐被业内认可。其中乌梢蛇、蕲蛇分子鉴别方法被《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笔者认为,对中药鉴定技术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应用,未来将更主要应用于广泛的实际生产与贸易交流环节。随着分子鉴别技术的发展,构建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模块系统有望实现在产地、药市、药房等进行药材现场分子鉴别,将对中药鉴定学科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1 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的意义和需求

1.1 分子鉴别现场运用是常规检测手段的延伸

对中药材真伪品的检测通常采用眼看、手摸、嘴尝、鼻闻等方法,正确辨别药材真伪品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和长时间经验积累。目前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技能的人才缺乏,且面对种类繁多的中药材,鉴定人员存在主观判断力差异,也影响鉴定的结果。分子鉴别现场运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药材真伪品的检测,且不受药材外观形态、个体大小和完整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中药材质量监管的科学性和管理效力。

1.2 高通量检测是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的重要优势

在药材抽检的过程中,按照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抽验工作程序,样品数量巨大。发展高通量检测技术是缩短检测时间、减少工作量、节约检测成本的重要途径。

1.3 仪器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将有利于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的推广

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药鉴定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杨俊宝等[3]筛选获得2个RAPD引物,可以用于鉴别半夏和掌叶半夏。蒋超等[4]利用EST-SSR技术对金银花、山银花进行了鉴别方法的研究。DNA条形码技术也被认为是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5]。荆志伟等[6]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中药石斛的不同种属进行了鉴别研究,将16个不同种属石斛的ITS序列固定在玻片上制作了基因芯片,用于其中5种石斛的鉴定。然而这些方法目前仅止于实验室阶段,由于其操作繁琐、检测需要大型仪器、耗时长、成本高,难以实现在产地、药市、药房等进行现场鉴别,极大的限制了分子鉴别技术的使用范围和推广程度。

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对于廉价药材的检测或者对技术较复杂、操作过程繁琐的检测指标进行大批量样品筛检时,往往面临时间和经费的双重困难。利用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系统有望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1.4 在有毒中药、珍稀濒危药材、贵重药材鉴别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系统,对药材需求量少,仅需0.1 g药材就可以进行鉴别反应。因此,对于一些价格昂贵或珍稀濒危的药材,该系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

1.5 中药材快速检测工作模式的探讨

将快速检测车及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作为主要工作平台,依托快检实验室开展工作。形成涵盖现场快速检测的药材分子快速检测模式。现场采集的样本可以通过快速检测仪器获得结果,如需实验室检测或需进一步确证,则将样品送回快检实验室获得检测结果。

2 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2.1 中药材DNA快速提取

CTAB法、SDS法等[7]是中药材DNA提取的常用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常使用65 ℃水浴使细胞裂解、蛋白质变性,从而使DNA被释放出来,水浴时间一般为30 min至2 h,这很难满足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的需求。本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碱裂解法的中药材DNA快速提取方法,并申请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中药材DNA快速提取试剂盒。试剂盒中主要包括溶液A和B。简要操作过程:将药材粉末加入溶液A后震荡1 min,再加入溶液B震荡1 min,静置后取上清待用。笔者利用这种方法对市售的180余种药材包括果实类、种子类、花类、全草类、皮类、根类药材及炮制品进行了DNA提取,并选择叶绿体psbA-trnH序列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85%药材DNA获得了PCR扩增条带,其中花类、果实种子类及动物类药材DNA获得了100%的PCR成功率,但炮制过的药材PCR成功率明显降低。

2.2 药材真伪鉴别DNA标记的开发及其快速检测

获取药材正品及其市场常见混淆品的核酸信息,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相关序列进行分析,筛选药材真伪鉴别DNA标记,收集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正品及其混淆品样品,对真伪鉴别DNA标记进行验证。RAPD,RFLP,ISSR,DNA条形码等DNA标记已被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8],但这些鉴别DNA标记检测的方法大多以PCR技术为基础,荧光定量法[9]、测序法、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10]、质谱法[11]、基因芯片[6]等方法也被用于鉴别标记的检测。但这些方法大多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检测时间长,而且需要大型的仪器设备,因此并不适合于现场鉴别。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作为新一代的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多、覆盖密度大、遗传稳定性强、多态性丰富的优势,且由于SNPs一般只有2个等位基因,在检测时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即可进行基因分型,使得其检测易于实现自动化[12]。基于SNP标记,在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诊断等研究中陆续开发了一些可用于现场快速鉴别的技术,简化了对仪器和实验室条件的要求、缩短了检测时间,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等温扩增技术,包括Q复制酶反应(QBRA)、链置换扩增技术(SDA)、切口酶恒温扩增技术(NEMA)、转录依赖的扩增技术(TASTMA,3SR,NASBA)、解旋酶扩增技术(HAD)、滚环扩增技术(RC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SPIA)等[13-14],为中药材现场鉴别中的鉴别DNA标记快速检测试剂盒开发提供了思路。

3 研究实例

3.1 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的整体方案

从实际出发,基于药材真伪鉴别DNA标记,设计了一套用于中药材分子现场鉴别的模块系统(图1),包括药材DNA快速提取模块、药材鉴别DNA标记检测模块和保障模块。

图1 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模块系统组成

Fig.1 A module system for the scen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3.1.1 药材DNA快速提取模块 包括①手持式研磨仪。配置锂电池,适合野外使用。②中药材DNA快速提取试剂盒,包括溶液A和B,常温保存。

3.1.2 药材鉴别DNA标记检测模块 包括①微型金属加热槽。配置锂电池或车载电源,可用于(65±5) ℃ DNA扩增反应。②便携式紫外灯。配置锂电池,适合野外使用,用于荧光检测,配备小型暗箱。③鉴别DNA标记的快速检测试剂盒。

3.1.3 保障模块 包括①微量移液器。②微量离心管。③吸头、吸头盒。④锋利的剪刀。⑤低温保藏盒,用于储存DNA聚合酶,配置冰袋。

现场鉴别模块系统拥有完善和简单的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控制在40~60 min,仪器装置简单、成本低,操作人员无需掌握较好的专业知识,经过简单训练即可进行中药材快速鉴别。

3.2 金银花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研究

3.2.1 金银花真伪鉴别DNA标记的开发 通过对GenBank收录的忍冬属植物叶绿体 trn L-trn F序列进行对比分析,获得金银花真伪鉴别SNP位点,并依据该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对84份金银花基原植物及其市售饮片、混淆品进行双向位点特异性PCR扩增,根据真伪品的特异性条带进行金银花药材鉴别,确定了金银花真伪鉴别SNP[15]。

3.2.2 鉴别DNA标记的快速检测技术 利用已获得的金银花真伪鉴别SNP,开发了一种改良LAMP技术,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于65 ℃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扩增反应。反应产物加入适量的SYBR Green染料,在紫外灯下进行检测,正品样本即可检测产生荧光,混淆品样品则不产生荧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金银花鉴别DNA标记快速检测试剂盒。包括溶液C.缓冲液(常温保存);溶液D1-4.特异性引物(常温保存);溶液E.DNA聚合酶(低温保存);溶液F.SYBR Green染料(常温保存);溶液G.正对照;溶液H.负对照。

3.2.3 金银花分子鉴别现场运用操作规程 ①用剪刀剪碎药材,取少量样品用手持式研磨仪磨成粉末。②取少量粉末放置于2 mL离心管中,使用中药材DNA快速提取试剂盒进行DNA提取。③使用鉴别DNA标记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药材的真伪检测。依次在0.2 mL离心管中加入溶液C,溶液D,2 μL DNA提取液,溶液E,放置于微型金属加热槽中,在65 ℃条件下进行DNA扩增反应。反应30 min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溶液F,混匀后在紫外灯下进行检测。实验设置正、负对照。④判定标准:产生荧光即为正品样本,不产生荧光则为混淆品样品。

[参考文献]

[1] 李西林,陈科力,李薇,等. 试析中药鉴定中的基源鉴定问题[J].中药材,2009,32(12):1929.

[2] 黄璐琦. 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43.

[3] 杨俊宝,彭正松. 半夏与其伪品掌叶半夏的RAPD鉴别[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1:18.

[4] 蒋超,袁媛,刘贵明,等. 金银花EST-SSR分布规律及分子标记的建立[J]. 药学学报,2012,47(6):803.

[5] 崔占虎,李辉,袁庆军,等.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四种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基原植物[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0):72.

[6] 荆志伟,王忠,高思华,等. 基因芯片技术与中药研究——中药基因组学[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4):289.

[7] F M 奥斯伯.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 马学军, 舒跃龙等译校.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8] 徐敏,熊耀康.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280.

[9] 单志新,谭虹虹,余细勇,等,基于荧光定量 PCR 扩增反应的 SNP 测定法[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5,21(6):827.

[10] Choi Y E, Ahn C H, Kim B B, et al. Development of species specific AFLP-derived SCAR marker for authentication of Panax japonicus C. A. Meyer[J]. Biol Pharm Bull, 2008, 31:135.

[11] Gabriel S, Ziaugra L, Tabbaa D. SNP genotyping using the Sequenom MassARRAY iPLEX platform [M]// Current Protocols in Human Genetics.Wiley Online Library, 2009.

[12] Neff M M, Neff J D, Chory J, et al. dCAPS, a simple technique for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tics [J]. Plant J, 1998,14(3): 387.

[13] Walker G T, Fraiser M S, Schram J L, et al. 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is othermal, in vitro DNA amplification technique [ J ]. Nucl Acids Res, 1992, 20 (7): 1691.

[14] Notomi T, Okayama H, Masubuchi H, et al.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DNA [J]. Nucl Acids Res, 2000, 28(12): 63.

[15] 蒋超,张雅华,陈敏,等. 基于双向位点特异性PCR的金银花真伪鉴别方法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4):3752.

Strategy and practice on scen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YUAN Yuan, JIANG Chao, HUANG Lu-qi*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Accurate and fast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has been more difficult work during production and trade. However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t present was only us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difficult to scene application in producing area, market and pharmacy that limited its usage greatly.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technologic bottlenecks for scene application: DNA rapid extraction and fast detection of DNA markers. This study developed a module system for the scen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相关期刊更多

中药材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全国药材商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材集团公司

全国药材信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