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

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

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一、实施范围

年我市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实施范围共10个县区(以下简称实施县区)。

二、目标任务

(一)大力实施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工程。按照年度招录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为全市7个县区的乡镇共招录43名公务员。

(二)大力实施基层教师、医疗卫生、农技队伍建设工程。为实施县区每所高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2名,每所农村初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1名;每个乡镇卫生院招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名、医护专业专科毕业生1名,为每个实施县区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招聘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以上毕业生6名;为每个实施县区的乡镇招聘专科以上农、林、水、牧、机或城镇规划建设等专业毕业生5名。全市共计划招聘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人员500名。

按照省上安排,做好我市大学生到农村从医从教助学金项目选拔工作。在省内高校师范、医学专业设立110个助学金名额(其中师范类60名,医学类50名),为实施县区选拔有志到农村从医从教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资助。

开展高中贫困生跟踪资助工作,每个实施县区确定资助对象50名。

(三)大力实施支农、支教、支医(以下简称“三支”)工程。从市级选派90名(其中农技人员30人,医生30人,教师30人)、各县区选派20名(其中农技人员5人,医生5人,教师10人)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技人员、教师和医生,到实施县区及所属乡镇开展“三支”工作。

(四)大力实施学历教育工程。在“振兴计划”实施县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选拔200名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进行学历教育。

(五)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养、选拔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

本实施方案下发后,各实施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及时制定本县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部署安排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具体实施意见于6月底前报市人事局人才引进开发办公室。

(二)实施阶段

1、调查摸底,确定需求。

基层公务员招录确定需求工作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工作,由各实施县区在5月以前按目标任务,对拟招聘人员及接收由助学金资助大学生的专业、岗位、数量进行调查摸底;“三支”工作由市、县相关部门负责对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和基层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资助有志到农村基层工作在校大学生工作按照省人事厅和教育厅安排,由市、县人事部门协助高校对符合专业要求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资助贫困高中生工作由各实施县区人劳局牵头,教育部门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学历教育工作由各实施县区人劳局按照省、市要求进行调查摸底。

各实施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各相关单位编制空缺情况和省、市振兴计划年度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和人才需求计划,商县区编办审核确定后上报市人事局、市编办,市人事局、市编办共同审定后报省人事厅、省编办及其他有关部门。

2、分项实施,完成目标任务。

(1)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工作。5月底前,省、市人事部门按需求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广大高校毕业生及家长及时了解相关信息。6月底前,按照省上规定的招聘条件、范围等,由市人事局统一组织,按县区进行公开招聘。招聘工作结束后,市人事局将招聘人员名单报省人事厅,由省人事厅通过媒体予以公示。8月底前被招聘毕业生持就业协议、报到证、资格证书到有关县区人劳局报到。

(2)选派人员开展“三支”工作。市、县农业、教育、卫生部门要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及时抽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6月底以前支医、支农人员进驻各乡镇开展工作,秋季开学时支教人员进驻支教点开展工作。“三支”人员的考核由各实施县区负责,并将结果反馈给派遣单位记入本人档案。

(3)开展资助有志到农村从医从教的在校本科生工作。各实施县区要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做好大学生到农村从医从教助学金项目实施工作。在省内高校师范、医学专业为全市选拔确定110名有志到农村从医从教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资助。

(4)开展高中贫困生跟踪资助工作。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人事部门配合。每个实施县区在其所属高中选择50名困难家庭、学业优秀的农村贫困高中生进行资助,费用从市、县振兴资金中列支。贫困高中生个人先行申请,经所在学校和县区教育局确认后报县区人劳局,县区人劳局审核同意后报市人事局审核确定受助生。

(5)开展学历教育工作。各实施县区人劳局进行调查摸底后,将确定的学历教育人员名单报市人事局,经市人事局汇总初审后上报省人事厅。省上将由教育厅负责落实实施学历教育院校,8月份组织考试,9月份考试合格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分脱产学习和业余学习两种形式,由参加学习人员根据情况自主选择。脱产学习人员学习期间保留本人职位,其工资来源、发放渠道不变。对列入学历教育计划、按照学历教育程序进行,并获取国民教育学历的人员发放资助金。

(6)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各县区和市级人事、农业、水利、林业、扶贫、劳动等部门要依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依托农校、农函大、农广校、农职校、林广校,采取短期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函授教育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田间地头实际操作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三)检查验收阶段

年底前,各实施县区人劳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本县区年振兴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招录人员的到岗、奖励费发放等情况,“三支”人员工作情况,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将自查报告报送市人事局。市人事局要与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有关县区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保障措施

(一)确保选派毕业生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振兴计划选派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工资和福利待遇由相关县区政府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予以发放。为了鼓励各县区为基层招聘高校毕业生,从年起对列入振兴计划为基层招聘的高校毕业生,由市财政在转移支付资金中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拨付工资补助资金,由县、区财政弥补振兴计划招聘人员的工资支出。

(二)加大振兴资金的支持力度。对选派到基层从教和从事农技服务的本科毕业生基层工作奖励费,由省、市各负担50%;到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的医学专业本科生基层工作奖励费,省级负担2/3(每年3335元)、市级负担1/3(每年1665元)。

(三)增加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在省、市振兴资金中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急需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作。

(四)确保招录高校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招录的基层公务员,部分使用本单位行政编制,部分使用周转编制或专项编制。切实落实振兴计划招聘的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编制。各县区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必须控制在市上下达的增人计划以内。振兴计划实施县区为农村中小学、基层站所等招聘工作人员,全部纳入振兴计划,并享受振兴计划相关政策。各县区自然减员后的空缺编制,优先用于振兴计划招聘的人员。

五、工作要求

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素养;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不仅仅是要实现高职学生个个有能力,人人有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遵循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培养素质、技能、思想道德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后,我国职教界人士又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的最大使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只懂高深理论、高端技能的“专才”。近来频发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让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变得尤为重要,那种着重于培养学生单一就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一技之长,更要有较好的职业变更的适应能力。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低的原因分析

职业素养高低是关乎高职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职业素养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有关职业素养低下的现象屡屡发生,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高职生职业素养不高。

(一)生源质量不高

自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高职学校存在生源不足、实际到校率低的现象愈演愈烈,“招生难、难招生”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一大难题。普通本科扩招规模越大,高职学校的招生就越难。据某校一位招生老师介绍,学校新生一次性报到率不足50%。为此,许多高职学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分补录,由此造成第一批报到新生与最后一次补录学生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分数差,他们的文化与个人素质方面差别也很大。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统一考试,分批择优录取的政策,第一批录取的新生都是一些“211”、“985”的名牌高校,接下来依次是省属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按此政策,轮到高职学校招生之时,几乎没有挑选余地,都是一些“残羹冷炙”。

高职生源质量偏低,起点普遍低,导致一些教学改革常常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很难进行,往往是教师“一言堂”,注入式教学,这样极易挫伤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

(二)学校轻德育,重技能教育

社会上有一种普遍观念:上职校的学生都是一些混混,不会学习的。职校生社会地位偏低,因此,大多学校为了提高学校声誉,就从“就业率”上下功夫,他们大多关注职校生的专业技能,希望培养具有精湛技术的人才。而高职生自身素质不高,而学校却没有给予极大的关注,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容易出现心理、生理等种种问题,等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很多都难以很快适应环境,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值得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被流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当前有些学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开始有侧重的加以培养,但是他们的教育多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为基本出发点,如“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等,但我们不难发现,这是非常不现实且表面的,就如我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类,往往是很大、很空的,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职校毕业生都是技术型的,初入工作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往往工资待遇都不是很好,对这类工作产生热爱,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导致职业素养培养流于形式和空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学校、用人单位、家庭没有形成合力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里,大多都认为职业素养是学生自身在课堂学习、社会实践潜移默化的自我改变,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职业生活中,通过与人沟通交往,慢慢就会习得。实际上,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课堂,不能忽视社会、家庭的影响。学校的主要责任是根据用人单位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初步具有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用人单位、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公共道德培养和一般职业道德养成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子女的个性品格和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多方共同管理,职业素养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四)学生考评指标片面化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于毕业学生在学校期间所习得的职业素养没有一个合适的衡量体系。学校德育工作者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即通过应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考察与学校对学生的考察的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也是一个很抽象的内容,因而学校教师就容易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有目的的培养,忽视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些就导致现行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导致学校的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往往出现学生在校表现优秀,但在社会上品质恶劣、道德败坏,这样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对策分析

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分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一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出色的完成任务,也就很难取得突出的成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用人单位里面集中了一批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职工,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热爱企业,具有集体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分析,职工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经过认真分析,从生源质量、企业、学校三方面对此提出了建议。

(一)提高高职生源质量,拓展生源市场

生源质量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环节,起点高才可以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多方努力,必须切实把好高职院校的“入口关”。制定一个弹性的入学标准,但是分数线不能屈服于招生指标,一降再降;高职院校要提高办学层次,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可以进行新生入学考试,对于文化素质或者个人品行太差者,劝其退学。

高职院校要积极从被动中寻求主动,力争招收优质生源入学,受我国应试教育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高职学校的招生仅盯着每年夏季高考招生之后的那些“落榜生”,而没有去积极寻找其他生源市场,其实我国的高职还有很大的生源空间,除通过高考录取大部分生源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录取新生,比如从中职类职业院校直接进行考试升学,把权限下放给地方,院校自主命题,这样试题往往针对性就比较强,能够招到一些优质生源,因为这些中职学生都有一定基础;也可以与相关行业合作,直接吸收相关行业生源:在职函授、脱产学习、远程教育、转岗培训等等,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根据国家高职优惠政策,政府扶持,可以到农村,吸收农村优质青年,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进行择业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这样多方招生,提高高职生源质量,为高职学校培养优质拔尖型人才奠定基础。

不过,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学校本身质量和特色是高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要加强内部建设与管理,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包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开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一批适销对路的具有高职业素养的高级技术人才[7]。这样也可以提高高职学校办学实力,对拉动生源市场,吸引优质生源就读高职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以提高职业素养为重点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绝不是通过书本和理论的学习就能获得的,必然是在大量的实践中养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氛围。比如创设与企业完全相似的实践实训情境:进入实践实训环境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有规范的操作规则,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在各种活动中创设组织、沟通、团结合作的人际互动情境。 高职校园和大部分普通教育一样,也有许多的学生团体,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提出明确的培养职业素养的目标,如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有职业特色的活动,组织活动前要有详细的策划书,包括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目标设置、所需经费、所需场地等,如何应变突况,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职业素养将会有潜移默化的明显的提高。

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两个方面得到很好的兼顾。高职校园文化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为高职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社会生活的机会,为顺利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搭桥牵线,大大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为步入社会奠定重要的心理基础。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职校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最终的实验基地是企业,职业素养的高低,只有在企业工作中才能得以验证,所以它的获得仅仅依靠理论是不行的,必须有实际训练。因此,“校企合作”在职业素养培养方中就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校企合作,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培训的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并配备专业的实训人员,广泛开展工学交替、见习、实习等多种学习培养方式,在校期间学生就具备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缩短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使其毕业后能够快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也推动了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提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学生在企业的实习锻炼中,把课堂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其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见习感受工作氛围,在岗位上锻炼了职业综合能力,并潜移默化的内化为职业素养,以适应将来岗位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满足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四)改革考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

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是否养成,不能只依靠教师的只言片语,要综合各科教师、学校管理者、实习单位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特别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其次,不能只注重总结性评价,那样得到的评价信息不够全面。学校要实现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合他评,这样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根本上改进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技术工人素质的高低关乎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加强高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学校、企业、学生自身形成合力,构建“三位一体”的高职学生培养模式,对于全方位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受企业欢迎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巍,曹晶.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28)

[2]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3]许亚琼.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 育.2009(19):48-51

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 教务管理 网络化 B/S结构

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办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传统的管理职能受到严重冲击,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使教育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成人教育教务管理工作而言,成人教育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繁杂的教务管理工作与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和管理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应用计算机网络化,高效地开展成人教育教务管理是解决此类矛盾的良好途径之一。

一、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的教务管理系统取代了单机系统,得到了广泛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其主要特征是改变了过去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的管理,逐步实现了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管理,形成了教学管理、考试及学籍管理的个体化和动态化。

成人教育的学习方式、学习层次等种类繁多,加之教务、学籍管理中存在着办理休学、复学、调整专业、转学、免修等各种学籍变动,学员分布广,缴费、报到、注册等学籍管理工作很难整齐划一地进行,自学、作业、答疑、毕业等教学环节的落实也相当困难,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也就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最近几年,成人教育发展较快,学员人数与教学点(函授站)增加较多,而管理力量并未能加强。因此,工作出错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改革。

借助普通高校先进成熟的应用软件和技术,虽然可以加快成人教务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但普教的系统、内容、结构不适应成人教育。因此,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需要一套适应成人教育的网络化教务管理系统,以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集成和传递,以适应网络化的教务管理,这对提高成人教育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网络化的好处

1.方式创新,收效好。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可以起到投入少、收效大的效果。计算机网络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人对人方式,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以网络为助手,以点带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学校将教务信息、课程介绍等贴到网页上,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宣传学校成人教育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学生也可以使用自己的帐号,了解各种相关的个人信息和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学生的学籍、学习的成绩、上课的信息、网上的报名、评价、选课等等)。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再受时间、地域、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不再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只要上网查询一下,学校的相关信息就会出现在他面前。这样既省时、省力、省钱,效果还不错。

2.节省劳动,效率高。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共享性进行成人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可以减少许多重复劳动。传统的学籍管理流程繁杂,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出错率高。而利用计算机网络只需录入一次就会一劳永逸,而且准确性较高,不容易丢失。这既省去了以往繁琐的抄、写、校对、发送的程序,也节省了办公成本。学生想查询自己的学习情况,再也不用亲自跑到成教部门,只要在网络上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教师要录入、上交学生的成绩,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不用跑到办公室了。

三、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化的体系结构

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信息多,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且准确性、安全性要求又很高的工作。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应建立基于Internet环境的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目前,我校使用的成人教育管理软件系统主要依托学校校园网和Intemet网,采用三层结构,C/S、B/S两种网络模式,满足广大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实现了招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务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做到分散操作,集中管理。

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1.周全的软件设计。随着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国内少数高校已试行了完全学分制,大部分高校正在由传统的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传统的教学管理软件已无法适应这一转变,该系统考虑了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以及过渡时期等不同阶段教学管理软件衔接的需求,从而解决了学校课程库、成绩库、学生库等的数据迁移问题。

2.三层结构设计。系统通过中间件、组件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使系统更加安全,维护更加方便。系统强化基于Internet/Intranet(B/S结构)面向师生的服务和互动管理,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方便了学生。如通过计算机快速与高质量选课管理,给学生的课表随机派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程的选择。

3.规范化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发的学籍学历规范和有关信息标准,课程代码、教师代码、学号等的编码规范高校管理,避免代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系统功能是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简单介绍如下:①系统管理模块:具有系统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及数据库备份及维护等功能。由于使用BPS模式,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可通过对用户进行细分,有效地管理用户权限,防止越权操作。严格的用户及密码管理以及页面的session认证,都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②新生管理模块: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的信息量大,数据繁琐。本模块主要是提供学籍的变更,毕业审核、数据统计等功能,其数据源是从招生报名系统中经过注册的正式学生表中导入,其信息除了招生系统中记录的学生信息外,还包括学生的学籍状态,如注册、休学、退学、复学、转专业、转学校等等,毕业管理可提供学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核、毕业(学科)证书管理等。统计报表可提供各类数据,如在校生总数,各年级各专业学生数,夜大、函授生数,各年毕业生数等数据,为学校的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③教学信息模块: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室安排及考试信息等。该模块力求反映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特色、学生培养目标等信息;每学期总的课程安排表、各班级教室分布图;各类考试时间、考场安排等。④成绩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本系统要实现的核心功能。包括成绩输入、成绩查询、成绩统计及各类报表输出四个子模块。在成绩输入子模块中,允许有合法权限的教师直接在网上输入所任年级课程的学期成绩,成绩一旦提交,则不能进行随意修改。成绩查询子模块,权限只限学生本人和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等,可提供按学年、学期、学科等查询成绩的功能。成绩统计模块能够对学生各类课程成绩、毕业设计成绩和学位成绩等进行有效管理,并能根据学生成绩及相关条件,进行休学、退学、处分等日常学籍变动处理。最后,报表输出子模块,可提供各种成绩汇总、分析的表格数据。⑤教材管理模块:包括教材的信息、代码维护,教材的计划、征订,教材的入库、出库等,以及各种教材的统计,大大提高了教务工作的效率,为教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的平台。

系统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教务处的监督管理,又要兼顾教师与学生的使用对象。因此,成人教育综合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要求以校园网为平台,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综合教务管理网络系统,并具有功能全、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实用性强等特点。

三、成人教育教务管理在网络使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都知道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种种好处,但实际运行起来还存在一些问题:

1.硬件配置的滞后,以及相对落后地区没有条件配备硬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绊脚石”。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缺乏硬件设施,如计算机配置不足,没有联网,或上网困难,网络管理就像“无源之水”,享用信息的人数就少,效果就大打折扣。

2.建立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以及维护费用缺乏。教务管理的信息不断地变化,软件的开发维护也不断地改进,这需要一定数量的费用支持网络管理功能的不断完善。缺乏经费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软肋”。

3.网络自身的缺点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使用的安全性要时刻注意,管理人员要时刻做好数据的保存、备份工作,防范数据在网络上被人盗改、破坏;另一方面,学生成绩的保密性、学生资料的可查性由于网络的新技术而变得异常脆弱;第三,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学生也应该提倡学会自主上网,通过上网了解、捕捉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不能仅仅局限在以前班主任、任课教师包办一切信息传播的方式。笔者发现:成教的学生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能力,或者没养成这种习惯,以致于常常出现上课找不到课室,考试找不到考场的现象,殊不知这方面重要的信息早已在网上公布,一目了然!

四、实现成人教育教育管理网络化的措施

1.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充分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成人教育,接受网络化管理,并争取更多的成人教育生源,优化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为学校创造更多价值,使两者达到双赢局面。

2.优化配置,协调发展,提高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网络化的再投入。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进行管理网络化建设的。我们主张科学地核算,在既舍得投入又不浪费的情况下,争取在投入与产出比上获得良好的效益。

3.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教务管理人员要加强计算机理论方面的学习,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通过实践摸索,提高网络水平,更好地维护系统,保证系统安全、有序、正常地运行,使之在成人教育教务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4.不断加强交流,拓宽视野。不同方式的交流都可以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可以通过再学习、参观交流等等;还可以在网上讨论信息,大家畅所欲言,并通过资源共享,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符合成人教育的网络化教务管理系统,将成人教育中各重要管理岗位信息共享,综合利用,从而使成人教育教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孙继.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刍议.中国轻工教育,1999年04期.

函授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在这秋风送爽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第19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镇委、镇政府向全镇的教职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这次全镇教育工作会议,既是我们庆祝2003年教师节、表彰先进教师和捐资助学先进单位的会议,也是我镇全面打造教育强镇的动员大会。会议的目的,一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让优先发展、率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深入人心;二是调动全镇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开创我镇教育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几年来我镇教育工作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我镇的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重镇和打造文化教育先进镇这个奋斗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加大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我们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镇政府每年拨给教育的正常经费均达3000多万元,各村委会每年拨给教育的正常经费也多达1600多万元,经常性的教育支出,已占镇村两级财政支出很大的比例。除此之外,镇村两级还投入巨资新建了中心幼儿园、第一小学、林村小学、石鼓小学,修建扩建了塘厦二中、塘厦理工学校、中心小学,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学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教师待遇也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我镇教师的年收入已超过全市镇区教师年收入的平均水平。

(二)普及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发展幼儿教育,成绩显著。

我们认真贯彻《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进一步提高。全镇农村全面实行小学、初中学杂费由村集体代缴的福利助学制度,并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保证了全镇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目前,全镇有公办小学19所,在校生90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零,毕业率为100%。同时,我们积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采取在公办学校借读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形式,解决了全镇10000多名外来子弟入学难的问题。

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东莞市普及高中教育暂行规定》,确保普及高中教育任务的完成。今年,全镇有初中毕业生774人,全部升入普通高中以及其他高中类学校,升学率为100%。幼儿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全镇有幼儿园18所,其中公办园12所,民办园6所。3-6岁在园幼儿共有2520人,入园率达95%。幼教师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全镇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10%。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市委关于开展“三现代”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全镇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全镇中小学违法犯罪率为零。我们还大力推进信息和英语教育,目前,全镇小学四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小学一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加快了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的步伐。各学校认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进一步发挥,学生竞技能力、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年,我镇学生在参加各层次的学科竞赛中,共有68人分别获全国、省、市奖项。升初中考试各科成绩合格率在92%以上,升高中考试的总成绩也稳步上升。塘厦中学在普通高考中,成绩保持逐年进步的好势头。今年,塘厦中学高考省大专A线入围人数80人,入围率44.9%,其中本科率为22.4%。按户籍人口计算,升上普通高校的人数比例为万分之53,在全市镇区中位居第三名。塘厦理工学校今年参加“3+1”普通高考的入围人数174人,入围率94.6%,比去年增加131人,总入围人数在全市镇办同类学校中排列第三。目前,每万户籍人口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已有140人,这样,我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超出了现代化指标30%的要求。

(三)大力发展职教、成教,多元化教育日见成效。

我们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我镇的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新格局。我们对塘厦理工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设施,美化了校园环境。理工学校也通过深化改革,突出优势,其金融专业、计算机专业已渐显规模并颇具特色。近几年,塘厦理工学校每年毕业的学生有500多人,为我镇各类型企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实用人才。我们还利用塘厦理工学校的场地,主动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挂钩,联合办学,对参加成人教育的本地户籍学员,实行补助,以鼓励在职人员提高学历。目前在塘厦参加成人大专班、本科班的学员已有1000多人。化技术学校也开办了自学考试面授班和函授班,为工厂、企业的外来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近年来,在塘厦化技术学校通过自学考试获取本、专科文凭的学员有100多人,营造了全社会求学上进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教育督导的力度,重视了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

我们充分发挥镇科教办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着力抓好教育资源整合,对全镇17所规模较小的村办小学,调整为5所上规模、上档次、符合市一级学校标准的镇级联办小学。目前按市一级学校标准规划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塘厦第一小学已基本建成,并顺利开学。这标志着我镇在整合教育资源、实施联合办学、提高办学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市委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充实管理人员,简化民办学校筹建、开办的审批程序,规范民办学校管理,促进了全镇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镇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学校有3所,民办幼儿园有4所。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我们开展了“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了教师学业、敬业、创业的自觉性,增强了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的良好风尚。

我们重视把好教师入门关,严格控制非本科学历的教师进入中学、非专科学历的教师进入小学,大大地提高了全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我们还重视抓好在职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目前,我镇小学、初中、高中、职中教师经过学历培训,合格率已达到90%以上。塘中、二中、理工等三间学校的教师掀起了参加研究生班学习的热潮,其中理工学校通过全国统考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有6位,正在备考的有2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有4位。这不但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带头作用,也将为我镇教育战线培养学术带头人、年轻专家型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全面铺开计算机培训考核工作,对全镇中小学男50岁、女45岁以下的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进行轮训。目前,已参加初、中级计算机培训学习的教师有1400多人次,合格率在98%以上,加速了教学手段现代化。

我们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全镇各学校教研、科研已逐渐形成风气,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教学规律,有效地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核心、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全镇中小学申报的立项课题共有20项,其中今年有2项教研课题获广东省教科新课题科研成果黄华奖三等奖;相当多的教师们在抓好教学的同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我镇教师共有29篇论文分别获全国、省、市奖项。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更离不开全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在此,让我再次向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这次大会获奖的先进单位和先进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我镇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镇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教育综合水平偏低,教育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迅速不相称。

我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前列,而我镇的教育只处于全市中下水平。从横向比较,长安已是省教育强镇,今年9月莞城、东城、常平、大朗也提出了评审省教育强镇的申请,而我镇离省教育强镇的差距较远,目前仍是全市四个等级学校空白镇之一。从中考成绩看,我镇表现不稳定,今年全镇中考成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中考成绩500分以上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输送到东莞重点中学的学生只有5人;从高考成绩看,我镇省线入围的学生数虽然年年增加,但考入重点本科的尖子生为数甚少。

(二)教育资源利用率偏低,有待继续提高。

我镇现有公办小学19间,大部分学校存在办学规模小、教育成本高、兼课教师偏多、教育低质低效等问题。塘厦中学、塘厦二中由于未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效应不突出;塘厦理工学校在培养更多实用型技术人才方面,还需认真探索;教育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集体投入的现象较突出,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仍然不够健全等等。

(三)教育的改革尚未深入,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镇在教育改革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在实行校长负责制方面,对校长的聘用和考察没有形成一套很好的考核机制;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深,还有不少教师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无所适从。在教育投入改革方面,存在着“重中学、轻小学;重硬件、轻软件;重福利、轻激励”的现象,因而教育的发展成效始终不如人愿。

(四)教育行政督导有待加强。

由于科教办职责原来定位不够清晰,对教育没有建立完善的督导管理体系,加上平时较少与东莞市教研室沟通,也较少与省、市先进学校联系,因而教研工作起步较迟,浓烈的教研气氛远没形成。在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方面的机制也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对民办教育的监管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竞争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镇的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在促进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无庸讳言,我镇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仍较严重。有极个别教师事业心、责任心不够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

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是我镇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我镇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

今后一段时期,我镇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文化体育先进镇和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速创建等级学校,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型社会,为我镇建设现代制造业重镇培养优质人才,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供良好环境。主要工作措施可概括为:确立一个目标,出台两项举措,推进三个创新,实施四大工程。

(一)确立一个建设教育强镇的目标,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

1、一个经济发达重镇,必须是文化教育强镇。

建设现代制造业重镇、文化体育先进镇是我镇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因为,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我们的教育水平不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就难以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人力资源就会稀缺,我们经济的发展就缺乏后劲,我镇竞争力必然会受到削弱,最终就会影响到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率先发展、深化改革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力争2005年将我镇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跻身市教育先进镇区行列。

2、建设教育强镇是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

建设教育强镇,既有利于提高我镇生产力和国民的文化素质,又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必须有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把我镇的教育事业和教育产业做强做大,为广大人民创造一个优质高效的教育环境。

(二)制定奖教奖学和教育基金新措施,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教育投入机制。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我们打算出台两项举措: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教奖学措施。我们将出台新的奖教奖学措施,改变原来重中学、轻小学,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状况,将奖励的范围扩大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充分调动各类型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所有教师的积极性。二是拟成立塘厦镇教育基金,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办法筹措教育资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教育经费,以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投资体系。我们将出台资助教育基金的鼓励政策,由镇政府牵头,积极筹集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拓宽教育经费投入的渠道,形成全社会力量共同发展教育的良好机制。

(三)推进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素质教育的创新,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

一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的创新。办学体制创新是充分挖掘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我镇经济基础好和民间资金活跃的优势,鼓励支持个人、社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办学,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多种形式办学的教育发展新格局。要把民办学校教师纳入全镇师资统一管理的范围,让他们安于施教,乐于施教。要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以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形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二是积极推进管理运作机制的创新。教育管理是决定教育质量好坏和效率高低的关键。在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行校长负责制、专家治校制,尊重教育规律,放手让学校依法独立自主办学。在教育督导方面,镇科教办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家型人才作为教育督导员,加强我镇的教育督导管理。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我们要逐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行教师聘任合同制和教师岗位责任制,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就业环境。

三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社会工程。我们必须确立“成人又成才”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学生明天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要创造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和德育工作新的有效载体,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的作用。要认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要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四)认真组织实施四项工程,全面提升教育的综合实力。

一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我们对全镇小学实施联合办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镇有镇办中学3所、小学2所、村办小学17所,经重新规划调整,全镇将整合为1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其中1所为民办)、1所理工学校和5所镇联办小学。目前,莲湖、石潭埔、横塘三所村办小学调整整合为塘厦第一小学,9月1日已顺利开学。我们要从中认真总结经验,做好其它村村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各村人口、学生人数、位置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联办小学布点。要使规划调整的学校既适应生源的变动需要,又要保持定点学校的相对稳定和足够的发展空间。今年,中心小学、塘厦第一小学力争创建市一级学校,为我镇摘掉“等级学校空白镇”的帽子,推进我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师资素质提升工程。教师的素质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振兴我镇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要在2-3年内,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要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也应达到一定比例;要通过公开招聘,引进高级职称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人才,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要与兄弟镇区建立信息交流,加强教育教学交流,争取多与市教育界名师、名校交流,与重点中小学结对子,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要通过进行学科竞赛,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分流冗余人员等途径,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

三是基础教育巩固提高工程。首先是要巩固幼儿教育。要认真做好幼教规划,鼓励集体、个人、企业多种形式办园,形成以教育部门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教体系。要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监督,取消学前班,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要加强幼教科研,实行园长持证上岗,提高办园质量。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高标准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坚决取消小学和初中的留级生,严禁小学和初中劝退和开除学生。要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充实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把中考摆在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争取在中考中将更多的优质生输送到优质学校。塘厦中学新校区建成后,我镇普通高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将进一步升级,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塘厦中学办成优质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办学校初、高中要全面实行寄宿制,调整好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使初中毕业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从不同的途径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