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营造趣味学习氛围

小学生都喜欢小故事,教学中如果将学生们感兴趣的小故事,和所要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趣味性,诱发学习兴趣. 但如果是教师口述小故事,难免会使课堂显得单调、无色. 教师可以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喜爱的小故事展现在学生眼前,以丰富课堂教学色彩,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有趣的动画:果园里的桃子熟了,猴妈妈让三只小猴子去采摘. 三只小猴子很快来到果园,在采摘之前,都纷纷表示进行一场采摘比赛,看谁最后摘得最多. 在约定好后,这三只小猴子都很勤奋地摘桃子. 小猴子们将各自的篮子都采摘满了,都认为自己一定是采摘的最多的. 于是,回到家后,三只小猴子将各自篮子内的桃子倒出,并很认真地去数桃子的个数. 动画就播到此处. 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帮小猴子数一数,它们各采摘了多少个. 动画虽然放完,但是学生都还沉浸在动画中,在出现三只小猴数桃子的画面时,学生们也都很主动地去数屏幕中的桃子的个数. 所以,对于教师布置的这个任务,学生都很乐于去完成. 案例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趣味的学习环境,以故事的趣味性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性,使数学课堂不再单一,数字不再单调,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二、运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引擎. 数学学习中离不开问题,数学问题是推动学生探究思考的重要工具. 而如何充分实现问题的有效性,就是教师数学教学中需要考虑的.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问题,为数学问题赋予生命,使其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学生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有了初步的学习后,为了锻炼学生计算的能力,同时为数学课堂增添乐趣,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自己制作了一座小山,在山的顶端有一面小旗子,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取得这面小旗子. 我为你们设置了多个阶梯,方便攀爬,但在每一节阶梯上都有一道计算题,只有回答正确后,才能继续前行.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摘这面旗吧. 在第一个阶梯上写有:学生都迅速反应,很快就给出答案2.4. 于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第一阶梯变成绿色,表明已经顺利通过. 之后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攀登,出示题目,如2.2 × 8 =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问题,将问题变得生动有趣,点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设置疑问,能够推动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教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都是抽象的,而小学生也没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很难消化吸收这些知识,也正因此导致一些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具体细致的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助推学生学习的进程.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第一,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1.争取7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语、数、外三门暑假作业。计划大概每天完成6面暑假作业。

2.预习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文言文,日积月累等等。并有重点的选择背诵。

3.预习六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4.预习六年级上册英语的课程,默写有关单词,听磁带。

5.每天看课外书,报纸,还可以看看动画片,但时间不能太长。

6.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练好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具体如下:

1.培养个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做饭、洗衣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2. 要注意个人安全等方面问题,不私自下河游泳,不能私自外出 ,不做危险违法的事。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 信息技术 ; 多媒体;优化 ; 小学数学 ;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图、文、声、像等表现手段,直观、生动、形象地创设了一个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思考的直接参与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使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同时增大了课程容量,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进度加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媒体,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极易激发但又消失得快的特点,为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尤为突出,当表现成功时,其再表现的欲望越发激发出来。因此,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生的自交给学生,让其自由组合成小组形式学习,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及组员们的主张和见解融为一体,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中心小学的操场长40米,宽25米,为完成扩建计划,操场的长增加30米,宽增加1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一题,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的解法:30×15﹦450(平方米),但教师按题意在屏幕出示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再分别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建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了的部分涂上颜色。从图上直观地看出长30米,宽1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增加的面积,再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由讨论、互相质疑、然后用多种方法解答。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在讨论中求进步的机会,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群体合作精神,显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指导原则,从而提高效率。

二、创设情景,情境交融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内容,通过文字、数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不但能渲染气氛,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渴求新知识的动力。因此,多媒体手段介入课堂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恰当地把握好学生特别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采用故事、游戏、直观、演示、设疑等激情引趣的方法,创设出一个个引人入胜“最佳心理状态”的情境,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突破重点,化难为易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要求。电教媒体综合性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教学中,当遇到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与生活相贴近的情境,化难为易,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24时记时法”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难点,然而,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配以动画、录像、声音、文字、计算机随机出题,12时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算,时钟转动与线段计时同步延伸运动等等,将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

四、辅助得当,适可而止

在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只是运用于教学当中的一个辅助工具,是将教师在教学中要表达的一些知识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易弄懂。多媒体教学并不能代替教师教学,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给予多媒体,只能是把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来显示而已。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但它仅仅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否则,就会出现学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要学什么的事与愿违的现象。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此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多媒体的应用也是有尺度,应适可而止,适当运用。

如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要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不被市场所淘汰,广大教师就必须勇于创新、勇于争先,不断更新观念、摈弃落后思想,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数学不像语文、英语那样背背课文、背背词语就可以获得高分,也不像音乐、美术那样招学生喜欢。数学中包含很多的数字、算式,不仅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且时常使学生感觉到头痛,再加上教师总是采用口头讲解、习题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只知道让学生完成大量的习题等,这些都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使其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数学能力。且绝大多数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习题机器,而无法成为一个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合格学习者。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恰当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具体如下: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PPT、FLash等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利用声音、图像等刺激学生的感官,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利用动静结合的画面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主动想要探究数学知识奥秘的想法,使学生不再“勉为其难”、被迫地接受数学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并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积极动脑,积极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学生可以对难以理解的数学公式等产生直接的感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帮助教师突破难以用口头讲解等方式解决的教学重难点。例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推导公式就是经常让老师头疼的一个教学重难点。如果教师利用CAI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就可以用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变平面为立体、变立体为平面,使学生不再局限从一个角度去观察圆柱,而是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对圆柱加以观察,使学生更加了解圆柱内部结构彼此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如,向学生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采用信息技术先向学生展示由三块玻璃拼成的直角三角形玻璃板,并问学生这个直角三角形玻璃板的内角和是多少,鼓励学生通过算一算、量一量、折一折的方式验算自己的判断,然后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将这个直角三角形玻璃板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的动画画面,以验证学生的探究结果,使学生在此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最为紧密,数学学习的目的也是应用于实践,因此,要实现数学生活化。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向学生讲授“几和第几”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仿真的人们排队买票的情境,变抽象知识为生动的生活场景,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人排队,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在哪个位置……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结合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回答出问题,且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化场景中更容易理解“基数和序数”,同时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应当随之改变。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采用全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在数学教学中有所得、有所获,使数学教学效率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数学;学习策略;途径

1.技校学生学习策略重要性分析

1.1新课改的背景需要优化学习策略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人本主义的教学模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影响其成长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恰到好处的学习策略,学习者才能以更高的效率构建起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在学习中快速发展自身的创造性和综合素质。传统的学习策略已经难以满足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

1.2提升学习效率需要优化学习策略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技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低效而导致学习困难的情况。对于那些不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的学习者而言,难以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逐步放弃了数学课的学习。在这其中,不具备充足的学习动力、缺乏适合的学习策略是主要的原因。构建必要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习者绕过学习弯路与盲目尝试,使其学习效率随着学习策略而得到提升。

1.3教师改进教学需要优化学习策略

在技校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渐渐意识到:教师最大的目标应该是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方法,使之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认知,而其中的关键之处便是使学习者能够找到适合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构建基于有效学习理念的策略,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2.提升技校生数学学习策略的途径

2.1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

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育教学应当围绕如何发掘学生的个性学习价值,促进其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提高,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诚然,技校生的学习基础不如高中生,学习自信心更是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需要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信心去引导他们,给他们时间,给他们空间,给他们鼓励,让他们在宽松而紧张的自主环境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2.2增强学习趣味,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者如果拥有学好数学课的期望,便会由于这种“成就动机”而自觉地寻求学好数学课程的策略。而学习者如果有信心对自己的内部认知进行控制,则会更加容易地接受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策略。反过来讲,假若学生本来就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完全丧失了信心,便不会去考虑数学学习的策略。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是激发其学习动机,进而唤起其自发地寻求学习策略的方法。笔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例如,在数学函数知识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例:假如在新年时收到了三千元的压岁钱,而银行的一年定期利率是3.25%,该同学一共在银行存了3年,最后取出的钱是多少?学生由于接触到在日常中与自己相关的事例,便会引起兴趣。教师此时即可引入函数的概念与特点,并通过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个题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了数学知识。并开始由于兴趣的增加而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2.3引领学生以科学的方式学习数学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破除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并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地位,将课堂让渡给学习者本身,并以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其积极性。 可以引入探究式学习,在学习伊始,教师结合讲授的主题,以一个代表性的问题激发大家的兴趣,并引领和协调学生就此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逐步深入地了解知识、掌握方法。由于数学知识属于“解决问题”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避免使课堂上呈现出灌输性的属性。教师在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形式丰富的小课题供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便会感到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引入合作学习,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合作学习的模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同伴合作时对自我进行控制,进一步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此外还可以引入自主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凸显学习者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以一种“高度自治”的方式统领了课堂教学流程,教师的角色退居而成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2.4培养元认知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与反思,从而不断增强其元认知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和鼓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并在此过程中渐渐形成反思的习惯。举例来讲,学生应该在一节课结束时进行反思:本节课程上教师所强调的解题重点自己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假若遇到类似题型,能否顺利解答?假如难度增加,该如何寻找解决方法等等。而在阶段性的学习之后,学生还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这一阶段自己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没有培养起来?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需要调整?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是否存在一些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问题?下一步的学习中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弥补或者改进等等。而面对具体的题目时,也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理解了该题目对于具体知识点的体现,在解题过程中是否能够结合知识点的脉络,迅速找到解题方法?题目能够套用到显示生活或者生产中的哪些方面等等。

3.结束语

由于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我国的技校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动手能力均不容乐观,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上更是吃力。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并非来自于学生的智商,而是来自学生所持的学习方法与手段。本文从笔者在技校的实际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构建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方法与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书平.从教学准备和课堂实施的层面谈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