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交流研讨是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实验所得的信息,交换彼此的看法,实现共同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交流研讨还存在着“蜻蜓点水”、效率低下等问题。

1.1 流于形式,以偏概全

科学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可能是不同的。这本是促使学生进行交流研讨的契机,但如果流于形式,忽视了学生在交流研讨中的发展需求,那么就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有教师在执教《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时,虽然组织了交流活动,但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学生的汇报,能够让教师画出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简图。交流并没有使学生关注其他组的研究情况,更没有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消化器官之间的功能区别和联系。

1.2 责任不明,低效研讨

在课堂学习中,各个小组大多都是根据座位而组合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指导,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那么各小组的组内研讨效值肯定是不高的。在讨论时,有些小组的成员都没有参与交流研讨,就等着教师宣布交流结果、出示正确答案;有些小组从开始讨论到汇报总结,只有个别学生发言;还有的小组人人都抢着发言,根本没有遵循交流研讨的基本方法,到最后也难以达成共识。

1.3 虎头蛇尾,顾此失彼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出错,不能完成实验,因此将时间过多地用于实验前的布置,减少了交流研讨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不可取的。有教师在执教《光和影》一课时,把实验前的指导交代得很详细。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发现课堂时间所剩无几,于是匆匆结束课程,将结论强行灌输给学生。试问: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吗?事实上,这只会淡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和求真精神,让科学实验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1.4 忽视特殊,回避分析

交流研讨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笔者发现教师总是有意识地请那些记录了有利于获得正确结论的数据的小组上来汇报,一旦出现不符合研究结论的实验数据和意外发现,就往往以实验存在误差为借口蒙混过去,很少关注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精彩发现。如《摆的研究》一课中,10个小组中有8个小组的数据支持“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无关”,另外2个小组的数据却不能支持。教师只关注了那8个小组的数据,对其他数据刻意回避,可能是担心这样的数据分析交流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节奏,因此急于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 提升研讨效值的策略

面对以上种种不和谐的现象,解决交流研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交流研讨的效值,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帮助学生去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2.1 适时精准提问,使研讨更深入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适时追问,就能够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解释自己的观点,展现思维的全过程。

在《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教师请学生将造好的“环形山”拿到讲台上来进行展示,并说说本小组造的“环形山”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与真实的情况较为接近?当学生讲述支持“撞击说”的证据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一起追问:“有深有浅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环中有环’是怎么造成的?撞击后的陨石去哪里了?”从而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实验发现进行解释。

教师在模拟实验之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证据,就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环形山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冲突。而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在交流研讨中,串联起了证据链,从而更好地建构了科学概念。

2.2 丰富交流形式,让研讨更多样

交流研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研究内容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2.2.1 重视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是科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记录单是实验过程、思维和结果的载体,起到了加深学生科学理解的作用,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条理更清楚,表达更清晰。

在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中,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记录单。学生可以用画图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在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的发现。在之后的汇报中,学生就能够把自己的观察发现描述得更具体且富有逻辑性了。

2.2.2 增设交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交流研讨只局限在说和写上。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在其中融入图绘、表演等多样化的交流研讨方式,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大提高。

在《维护生态平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那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采用了表演剧的交流方式:学生分别扮演一种生物,展示该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用表演的方式来交流更有新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3 搭建交流平台

有些交流研讨活动看起来热闹有效,但学生其实是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状态。而这种围绕着教师进行的被动交流,对提高学生的交流研讨能力是不利的。

搭建科学讨论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研讨。各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观点,其余小组进行补充,并适时地提出意见和问题,教师在其中只需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即可。

《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的交流研讨就可以采用科学讨论会的形式展开。请各个小组上台展示造好的“环形山”模型,介绍本小组在模拟实验中发现的证据和产生的疑问,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

3 培养交流习惯,使研讨更规范

良好的交流习惯,可以使课堂研讨更加规范,从而提升交流研讨的效值。那么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交流习惯呢?

3.1 收好材料

在小学生的眼中,材料往往比教师更吸引人。如果教师在实验活动结束后没有让学生收拾材料,而是直接进入交流研讨环节,学生就容易受到材料的干扰,他们在交流研讨时仍会悄悄地对材料进行“研究”,置交流研讨于不顾。因此,在交流研讨时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尽量让学生远离材料的干扰。对于一些收发比较简单的材料,可以在实验活动结束时,及时放置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有些材料不方便取走时,可以将实验室设成探究区和研讨区,分地点进行,保证学生不受材料的负面影响。

3.2 榜样示范

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性的。学生在作品展演、展示汇报或者是口述交流的过程中,其表现力也有不同。教师可以在之前的巡视过程中,事先了解哪些小组操作较好、记录单填写较完整,先请这一部分学生做示范。通过生生互动,带动其他学生了解交流的过程和形式,更好地开展集体研讨。

3.3 学会倾听

在交流实验成果时,学生应具有善于倾听、批判性地接纳他人正确意见的科学品质。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心态。小学生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玩“传话”游戏,认识到“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会“听”是件了不起的本领。

其次,要优化倾听的指导。细化要求,要学生边听边想。掌握“听”的方法: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听别人的思维过程,采用的思考方法;三听别人表达的内容是否缜密,如何进行质疑或补充。

第三,教师要做好倾听的表率。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发言的学生,以学生的角色去听。通过倾听,表达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 关注概念生成,让研讨更出彩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实验后的研讨很难做到深入浅出,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如果实验现象明显且一致,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现象不一致,就会使交流研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每次都视而不见,以误差或课后探究为借口,不了了之,怎么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呢,以后学生还会勇于表达不同见解吗?

因此,教师绝对不能忽略这样的不确定性,要关注那些有价值的“特殊”事件,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让实验后的交流研讨更出彩,产生更高的教育价值。

一位教师在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中对于“特殊”事件的处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学生结束实验活动之后,这位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研究结果。许多学生都说条形磁铁的磁性是中间弱,两边强。但是有一位学生告诉教师,他的磁铁是有一头强一些,有一头弱一些的。教师让学生拿着他的磁铁到讲台上进行演示。结果这块磁铁真的是一头强一些,一头弱一些。很明显,这对学生得出统一的实验结论是不利的。教师首先肯定了这个孩子的发现:“你的研究很重要。原来这里有一根条形磁铁的磁性是一头强一些,一头弱一些的。”然后,教师请学生自己总结研究成果,自己补充完善,最后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这里大多数的条形磁铁是中间弱、两头强的,还有一块是两头不一样强,一头稍微强一点,一头稍微弱一点的。这是很重要的发现。我们不能忽视它。”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研讨课 文学课程 教学策略

研讨课,是一种综合了“研究”与“讨论”的课堂模式,是“由具有较强专业素养与学术能力的教师主持,以本科生为授课对象,采用小班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学内容由师生双向选择、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表达能力和学术写作等学术研究能力的课程”[1]。目前在国外,研讨课发展较为成熟,例如美国哈佛、耶鲁等高校均十分重视研讨课的发展;反观国内,研讨课发展历史较短,在本科生中开设数量不多,效果也差强人意。经过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低年级学生的调查,笔者发现在有效的408份问卷中,对目前研讨课持满意态度的学生仅占21.7%,访谈中部分教师也坦言没有必要开展研讨课。

华中师范大学自2013年9月了开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研讨课的通知,至今已有三个年头。笔者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低年级为例,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调研法、参加座谈会等多种方法,借助现代数据分析工具问卷星、SPSS等手段,在深入分析文献资料和数据、实地考察研讨课堂、认真倾听教师及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可供师生教学参考的模式及策略,主要分为课前准备、课上实施、课后反思三部分。

一.课前准备

课前是研讨课的准备阶段,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笔者将课前准备主要分为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

(一)学校的准备

学校作为教学政策的制定者,决定了研讨课开设的频率规模及教学辅助设施条件。研讨课要取得预期效果,学校必须要科学安排研讨课的频率和规模,同时应加大对教学辅助设施的投入。问卷调查显示,现行的研讨课两周一次的占51.9%,然而认为两周一次比较合理的学生仅占29.5%,说明目前研讨课的开设频率与学生的期望不太相符;同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研讨课开课频率应该灵活一点,不应机械的安排。在研讨课规模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现行的研讨课在20-60人之间的占61.6%,然而80.1%的学生都认为研讨课人数应该少于60人,其中有34.8%的学生认为应该应少于20人。在教学辅助设施方面,不少教师认为辅助设施不足也是班级学生过多的一个原因。综上所述,要想做好研讨课的课前准备,学校在广泛听取广大师生心声的基础上,设置科学合理的研讨课开设频率、开设规模,同时应该加大对研讨课教学设施的的投入。在减小课堂规模基础上,使得每位学生在研讨课上有充分的表现机会。

(二)教师的准备

教师在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是课堂全局的把控者,也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心态准备、课程材料的准备、课程模式的设置等等。

1.教学心态的准备。首先,教师必须认识到研讨课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其开设具有必要性,从而形成积极的教学心态;其次,教师对阅读应当有正确的认知。在访谈中,部分教师认为现今的研讨课学生缺乏足够“阅读量”的支撑,因此研讨课无异“空中楼阁”,对师生来说意义都不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于学生阅读量的要求不能全然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际上非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研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措施,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进而及时更新自身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

2.课程材料的准备。教学材料是一节研讨课充实、成功的必要条件。调查结果显示,31.2%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准备不足,教师辅导不够“给力”,32.7%的学生持中立态度。由此可见,部分教师的课前准备还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有学生谈到,“优秀的教师能够常教常新,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材料,整理讲义,使得教学内容愈来愈丰富。”而通过访谈一些研讨课反响较好的教师,笔者了解到部分教师会在假期已将教学材料准备好,避免临阵磨枪,会提前将下学期要研讨的话题和相关文本传至公共邮箱,并在假期抽空修改讲义,做到常修常新。

3.课程模式的设置。中西方学者对于课程设置的模式有不少理论上的探究,结合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传统的讨论模式,又分为命题讨论和自由讨论,前者话题集中,学生的思考多较为深入,后者话题自由,与当前的课程内容配套,学生的思路开阔,讨论积极,但是又欠缺深入,二者有利有弊;二是“圆圈讨论”,即按照圆圈顺序发言,参与者必须同时总结前面人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能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智慧比个人“偏见”要简洁深刻的多;三是一对一的交流,这是许多学生所推崇的模式;四是采用趣味方式开展研讨课,例如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在规定课堂时间内难以深入。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均有其利弊,只有实事求是,从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模式,才能真正发挥研讨课的作用。

此外,虽然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规定了研讨课课时,但笔者认为教师也应结合自身的授课科目和授课进度灵活安排授课时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发挥模式的积极作用。

(三)学生的准备

学生在研讨课中起主体作用,充当着学习者和接受者,同时也充当着“隐形的教学效果评判者”角色,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突出、教学方式是否合理、教学模式是否科学,都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客观评价来进行反馈。就学生的准备而言,首先学生应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认为自己还未脱离高中模式,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研讨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56.1%的学生表示对研讨课兴趣不足,目标不明,积极性不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对研讨课的态度还不太积极;其次,学生的课前准备尚不充分。46.4%的学生认为研讨课时间太紧,准备时间不充分,35.2%的学生保持中立态度,由此可见,学生的准备还存在不充分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另外学生也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念,在课前加强预习,阅读相应的文学作品,主动适应这种学习模式。

二.课程实施

课程的实施作为研讨课的重要环节,也是研讨课的中心部分,除了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来推动讨论实施外,笔者发现在问题设置、应对沉默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策略可供参考。

(一)巧设问题,注重回应

巧设问题。一方面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根据讨论的进程和学生发言的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美瑞斯基尔都曾提出一系列较为系统的提问方式,如要求“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即教师为发言人提供扩充个人观点的机会,使其答案更加完整,例如设问“你能对你的观点做出另外一种解释吗?”“假设的问题”,学生从反方向设想问题,例如美国教师在讲灰姑娘的故事时,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因果相关的问题”,即激发学生探究因果相关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而具体到以文学为代表的文科课程,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注重回应。在研讨课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应贯穿课堂的始终。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也应该给出相应的回应。这一方面消除了听众的疑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言人的自我反思和提升。同时“趁热打铁”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较大较深,使得学生理解出现困难。这时作为回应,教师应调整提问方式,对问题进行分解或简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再次表达,从而让学生能相对独立的完成思考过程。

(二)正视沉默,灵活应对

研讨课中的沉默是指在讨论一开始或讨论进入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暂时性停顿。沉默的时间一般来说都会有1-2分钟,这是极其宝贵的一段时间,因为在这一段时间中,学生在进行思维的整合酝酿。然而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沉默的重要性,将学生的这种沉默视作胆怯和无知。在研讨课中,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沉默。首先,教师不要误解沉默,应该认可沉默的价值。沉默不是逃避,适当的留白,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思维在放松的条件下才会最活跃;其次,教师不要苛责学生,避免加深学生的畏惧感,可以采用赞美沉默的方式,或者讲讲笑话缓解紧张的气氛;最后,对于长时间的沉默,教师可以采取同伴交流的方式来化解,即让学生在独立思索之后进行短暂交流,这样既可以充实自己的观点,也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前,给其他讨论者思考的机会。

(三)同伴学习,合作双赢

同伴学习又称合作学习。研讨课与传统的讲授课相比,更能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大多数课堂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每个课堂分为6-10组,每个组大致在8-10人,组内由学生自主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学期任务。组内一般分为组织者、讲解者、资料搜集者几类角色。由问卷数据可以看出,当问及在研讨课中希望扮演的角色时,希望当“旁观者”的仅有9.1%,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乐于积极投入研讨课的,有意识地在研讨课中承担更多的任务;但81.5%的学生认为在以往的小组学习经历中,存在着人员分工或任务分配不合理的情况;78.5%的学生认为在以往的学习中存在过组员之间互相推诿的情况。由此看出,同伴学习仍然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组内分工不合理、组员相互推诿等因素容易导致同伴学习的效果受挫,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一支高效合理的学习团队,同时应向学生传授合作学习的相关方法,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而学生应该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自身的长处,在组内扮演合适的角色;同时应该培养自身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完成组内任务,做一个合格的组员。组内之间互相学习,各负其责,合作双赢。

(四)平衡发言,学会倾听

平衡发言。在研讨课中,发言不平衡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发言时间的不平衡,二是发言者性别的不平衡。某些学生或是认为发言可以得到教师的赞许,或是由于他们本身性格外向,热衷发言,或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强控制欲,并把自己假定为课堂权威,常常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表“长篇大论”,剥夺了其他成员的发言机会。虽然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课堂的沉默与尴尬,但同时也会造成“独尊”的局面,导致发言失衡。此外,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男生比女生更加活跃,或者由于女生数量过多,而男生不好意思发言,也会导致发言的不平衡。为了维持发言平衡,教师应提前制定发言规则,并为如何参与讨论做示范,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打断学生。而学生在发言时也应有意识的做到精炼、简洁、中心突出,形成一定的分享意识与时间意识。

学会倾听。在尊重中求进步、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也是研讨课重要的一部分。在目前的研讨课中,部分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时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心安理得地扮演着“低头族”的角色,这在无形中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因此,在研讨课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倾听的习惯,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拿出纸笔,记下重要的观点,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学生自身也应该自觉主动地去倾听,还可与演讲者形成眼神上的互动,让对方体验到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1.整体感知,给学生读书的自由

通常情况下,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阅读教与学的起点,整体感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文本阅读的后续学习,因而教学之初,应该把阅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感知文本内容。主要做到三点:(1)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学生根据文体特点、文章长短、阅读习惯,“自己读自己的”,自由选择默读、轻声读、朗读、浏览等方式阅读课文。(2)给学生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不为赶课堂进度让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文本中,把文本真正完整地读完。(3)学生自由表达阅读初始感受。教师整体感知文本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尽量给众多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阅读的初始感受的机会,以探测阅读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感知程度,为文本阅读后续学习做准备。

2.主题表达,给学生发言的自由

阅读的快乐,对于成人,可能在于心领神会,对于孩子,可能更在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心得。教师应该创造机会,给学生表达快乐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具体可以这样做:(1)结合文体特点,把整体感知环节中学生阅读文本不同的初始感受,按照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形成几个大方面的发言主题,也可以侧重某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形成发言主题,作为某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2)学生把自己阅读文本时的发现、心得,按照主麵进行归类,写好简要的发言提纲。(3)围绕主题发言提纲,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自己阅读文本的发现、心得,老师及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

3.质疑问难,给学生提问的自由

教师“教”是为学生“学”服务,教师应该跟着学生走,跟着学情走。因而课堂研究的问题应该来自文本,由学生提出,而不是教师课前预先设计好问题,用问題牵着学生走。问题主要来自两个阶段,一是在整体感知教学阶段,学生读书的过程,也是心灵在文本中自由漫步的过程,学生在形成对文本整体认识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二是在主题表达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发言者陈述心得、体会,发言者、倾听者思想在碰撞、交融的同时,也会在互相启发下生发出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读书中、交流中所产生的问题,在课堂上自由提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优化,整合为课堂研讨的问题。当然,后续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又会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提炼成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4.去疑解难,给学生合作的自由

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环节所提出的问题,经由教师整合提炼为“教学问题”,对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该由学生解决。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类分层,因材施教,组织不同学力的学生来解决问题。对于难点问题,学生个人力量解决不了,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对问题进行充分研讨,然后小组交流研讨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5.拓展迁移,给学生设计的自由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xxx”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xxx”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

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

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

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

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

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

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针对中学传统应试教育与大学创新教育的冲突与矛盾,引导新生认识和熟悉大学环境与资源,帮助新生了解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与教学方法,从知识上了解化学在医学中的作用,从情感上认同化学是与人类自身健康密切联系的生命科学领域。在内容上,该课程以化学和生物学的新兴边缘学科-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为主线,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来探索一些生物医学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课时分配,本课程确定了三个研讨主题,分别是“微量元素与健康”、“金属蛋白质和金属酶”“、生物矿化机理及调控”。采用开放式讨论和研究性教学,在教员的引导下,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员们就某一研讨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知识的传递和不同信息的交融。通过讨论,使学员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达到理解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领悟化学与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对于理解临床疾病发生机制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医学化学课程的兴趣。

2教学实施

2.1课前准备

2.1.1教学大纲

教学实施前,教学组将教学大纲在校园网上,以备学生查询。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1)课程基本信息:教师信息、课程目标内容、阅读材料、课程进度等。(2)学员人数要求:人数控制在15~20之间。(3)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为开卷,包括文献报告、课堂讨论两个部分,成绩各占50%。成绩采用百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90~100分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低于70分则不能得到学分。

2.1.2阅读材料

新生研讨课要求学生大量阅读,通过阅读更全面地了解课程内容,并在讨论与批判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化学与生命”课程建议阅读的材料包括书籍《化学生物学基础》、《中国化学科学丛书:化学生物学学科前沿与展望》、《平衡生命的砝码-微量元素与健康》、《生物矿化》以及文献“微量元素在骨质疏松预防中的作用”“、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生物矿化:无机化学和生物医学间的桥梁之一”“、生物矿化研究进展”等。在给出的书籍及文献中,根据教学目的,有的要求全文阅读,有的则只要求学生阅读重点章节。

2.2研讨课的实施

2.2.1绪论课

绪论课是研讨课的第一堂课,由研讨课的牵头教授担任主讲,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牵头教授围绕:(1)什么是新生研讨课?(2)为什么开设新生研讨课?(3)如何上好新生研讨课?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述。第二部分:任务分配,把课程研讨的三个专题告诉学生,并把需要讨论的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自由分组,课下准备。

2.2.2课下自主学习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为课下自主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和文献。尽管每个学生虽然只承担部分内容,但是由于这种学习方式对大一新生而言是崭新又陌生的,并且要求在讨论课上进行发言,所以学生只有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和文献,才能在讨论课作出有意义的发言。因此这对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教学组的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包括邮件、网上答疑和每周两次的面对面交流。

2.2.3教授报告与学生讨论

在学生自主学习两周对课程有一定了解后,由担任授课的三个教授分三次做了“微量元素与健康”、“金属蛋白质和金属酶”以及“生物矿化机理及调控”的三场报告。每场报告的内容十分详尽和丰富,都分别针对各自问题的起源、发展、现状一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每场报告结束之后,就是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学生们则根据在课下的准备畅所欲言。比如,在“微量元素与健康”的报告中,有的学生谈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影响AD发生的微量元素”,他们认为“铁、铜、锌”可能是重要的神经化学因子,但真正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仍然不清楚,还需要通过课下的文献查阅或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有同学感兴趣的是“高血压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谈到了“硒、锌、镁”可能对血压都是重要的作用元素,但调控的关键环节和步骤是怎样的,仍不清楚。在“生物矿化机理及调控”的报告中,有的同学谈到了肾结石和骨质疏松产生的机制,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的化学策略;有的同学谈到了如何从矿化的角度分析和思考心脏瓣膜钙化病产生的机制。总之,学生关注的范围很宽,思维非常活跃。

3教学效果

新生研讨课开设两学期以来,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都对这项教学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主要内容包括:(1)精心准备严格要求。教授报告要求对各自问题的起源、发展、现状一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而学生的讨论一定要尽可能谈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不能完全是照着文献说,这就需要无论是教授和学生都要在课下精心准备才能完成。(2)课程目标定位清晰。“经历认知、学习知识”,是研讨课的两个基本目标。强调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这种目标定位则在新生研讨课上得以实现。(3)广泛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研讨课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系统了解和认识主要是从丰富的阅读中获取的,学生的讨论也需要在阅读大量相关问题资料的基础上方能有效进行。很多学生除阅读了老师规定的文献外,还主动扩展了自己的阅读范围,延伸了自己的理论视野。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积极思考,会质疑,这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是有帮助的。(4)氛围和谐学生参与度高。新生研讨课的特点之一是不仅要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经历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充分参与和交流。所以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是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丰富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课堂、邮件、微信、网络平台等。这种线上线下的交流方式,不仅学生参与度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4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