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数学集合习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抓好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抓的好与否,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
1.合理安排内容的教授顺序
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摒弃传统的先从计算机的原理入手讲解,后到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现在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早已从原来的数码屏式的DOS界面升级为可视化的Windows界面,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微机的深层原理的情况下就能进行一般性的学习与操作。如果再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势必一开始就提高难度,为学生在心理上设置了障碍,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习兴趣。我认为,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应当抓住Windows平台上软件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直观的特点,让学生先接触计算机,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计算机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向学生教授一些理性的知识,即有关原理方面的内容,这样才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2.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的演示
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好得多。因为在老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得多。在这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时,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屏幕上观看,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例如,我们在教授资源管理器中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时,老师可直接把某一文件从一个文件夹拖到另一个文件夹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再打开源文件夹与目标文件夹让他们看移动后的结果,一目了然,比起告诉学生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再让学生去做的方法来,真是事半功倍。
3.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要比听、看有效得多。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演示,只能使学生把一个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其思维体系中一个模糊的认识,而是否能将这个认识清晰化,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所以,我们应加大上机时间在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创造。例如,我们在讲解存储容量的单位时,并不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让他们看文件、文件夹的属性,通过看属性中文件的大小及硬盘的容量,学生对容量的单位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4.要加强学生上机时的引导
在学生上机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老师能在发生问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则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学习与解决问题后能做到“触类旁通”。比如学生上机时经常遇到由于打开窗口过多而使机器不响应操作的问题,我及时发现后,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打开窗口或执行任务过于复杂而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用结束任务命令,即同时按下Ctrl+Alt+Del三键,然后结束某一项任务。以后学生再遇到此类问题时,一般都能自己解决。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力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抱着一种十分好奇和渴望的心态去了解它、研究分析它。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情化繁为简,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时,我首先播放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关于介绍我的家乡的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丰富的动画效果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
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既注重设计适合教材内容的“任务”,又注重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学习《金山画王》时,在简单地介绍这款软件之后,我只提出了几个要求,就把这个新软件完全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去试。此时,没有一个学生走神或闲着,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探索、去研究,俨然一个个小科学家。在接下来的汇报尝试结果中,就看到了这种方法的成效:学生的尝试几乎涉及了软件的所有功能,基本上所有学生都交出了自己的作品,虽然有个别的功能学生还没有掌握,但毕竟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尝试结果非常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在本节课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四、充分运用评价激励,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演学结合 高职艺术院校 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艺术院校是以表演艺术为主体的特殊类型艺术院校,目前在这以领域,其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无论是从理论认知方面来说还是从教学实践方面来看,都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而不足之处也相对比较明显。在当前环境下,顺应这种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需求,将实践教学体系融入其中,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改革,已经成为当下高职艺术院校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要点。而“演学结合”的正好突出了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所以需要针对于此进行一番研究。
一、高职技术院校“演学结合”的基本状态
(一)不能合理地理解“演学结合”的内涵
从传统表演艺术的角度来说,一般都倡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也从侧面突出了表演艺术更重视实践性。在是在格外强调实践教学的当下,很多高职艺术院校在处理“演学结合”的问题上,却和传统的定义出现了矛盾,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①有些人认为,在职业教育中,艺术教育是最为鲜明的教育类型,而“演学结合”,高职艺术院校应该在中等教育极端就已经完成了,所以这不能够成为高等教育状态下,我们所要重视的对象。分析这种看法,不难发现,它主要是忽略了工学结合对系统性、高度等性的要求,仅仅利用简单的艺术实践就替代了“演学结合”当中“演”所蕴藏的丰富内涵;②也有一些人认为,“演学结合”具有很浓烈的行业特征,这种实践方式更加适用于建筑产业、服务产业和制造产业等一些归属于物质基础层面的职业教育,对于这种凌驾于上层建筑之上的精神表演艺术,不能够运用“演学结合”的实践方法来进行。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二)“演学结合”实践中所突出的问题
高职艺术院校对艺术实践的强调很重视,从很多丰富的活动和演出任务当中也不难看出,其客观地支持了“演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如果我们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审视,也不难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其主要归纳为四点:①“演学结合”存在着计划性上的不足。很多艺术学院的实践活动都比较零散,没有规划,学校也没有将实践活动列入到相关的培养方案中,所以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游离于常规教学项目以外的任务上,这样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②“演学结合”存在着系统性上的不足。在实践过程中,虽然说实践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很多活动之间都是相互孤立的,缺乏整体的设计和规划;③“演学结合”存在着自觉性不足问题。当前艺术实践项目的来源众多,活动类型也多种多样,但是这却缺乏必要的系统设计,导致艺术实践项目所引领的教学自觉意识不足,在实践当中过分强调个体目标,而忽视了育人目标的实现;④“演学结合”存在综合性不足的问题。因为管制体系等方面的原因,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割裂,很难形成共同的实践平台。
二、“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设计
高职艺术教育不但是高职教育也是艺术教育,所以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按照以往的教学体系来按部就班的进行。从高职教育方面来看,需要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作为强化艺术教育规范的必要手段,从艺术教育方面来看,还要将艺术的规律性探索当作提升艺术教育水平的手段。另外,高职艺术院校还要以职业性实践为基准,以此来丰富学校的教育特色。不仅要保证实践教育符合相关的规范,而且还要具备自身的特色,不断地探索新的规律,不断地发展。然后再依托艺术学院的改革、生存、发展等主要手段进行科学、有效的多学科管理设置,以便于更好地丰富学生所需要的艺术资源。高职艺术院校需要将各种类别的艺术活动项目当作导向,以此来驱动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形成“演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态。在真是艺术情境下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艺术人才。高职艺术院校要将“育人育德”和“演学结合”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将艺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起来,还要逐步构建学校内外的实践载体教学体系等,以此为手段逐渐形成各个高职艺术院校的独具特色的多元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要素。
(二)“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建
上面说过,在高职艺术院校的实践体系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而构建“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也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①从目标体系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素养和哥们专业的基本能力培养时,应该对学生的素和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目标进行培养,进而形成目标体系,将其纳入到实践当中;②从内容体系方面来说将实践教学内容当中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化处理,以艺术实践项目为驱动,对相关的各类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整合和调整,使其更加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③从保障体系来说,高职艺术院校应该建设起兼具艺术经验和生产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实践基地,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实践教学的成果;④从管理体系来说,高职艺术院校需要以实践环节为原点,建立起配套合理的组织徐彤,还要不断完善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评价的标准体系,最终打造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三、结语
只要高职艺术院校以“演学结合”的角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就能够解决日常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我们的探索在目前来说还不太成熟,所以更应该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当前形势下的高职艺术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龙真,郭磊,刁宇虹.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3..
关键词:艺术;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65-01
关于激励,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于你。可见,激励的作用之大。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学会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很好地点拨诱导、启发、激励,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锻炼与提高。因此,很好地运用激励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试谈我在教学实际中,运用激励艺术的一些简单方法:
一、目标激励
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可以为学生制定具体的、有一定难度,且又为学生所接受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共同努力;并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反馈,及时进行奖励和批评。这种目标激励的作用最大,见效最快。我在教学时,经常为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而烦恼,为此,我每节课为学生分层制定作业具体的要求和目标,成绩好的同学留的作业相对难些,成绩差的留得相对容易些,同时为“后进生”制定课后应该努力的目标。表现好的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不去限制好的数量。让学生懂得,表扬和奖励是随表现而定的。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语文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语言激励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保持对语文的兴趣,除了教师要精心组织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外,很大程度是教师要不断地运用语言来激励学生,给他们充分的信心来学好语文。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后,只要学生答对或答对一半甚至答对其中一点,我就用“好、很好、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你的想法很独特、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等话语来鼓励他们,然后婉转地指出错误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发言会更踊跃。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我也会不停地激励他,直到他克服困难为止。学生在学习中每取得一点成绩,我会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从成功中体验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特别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不断为他们创造进步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竞争激励
运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会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在欲罢不能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例如:在平时的学习中,我给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学比拼。并且给后进生和优等生组成一助一小组,如果哪个后进生进步得快,就给哪个一助一小组成员各奖励一颗星。同时我给学生们制定了一些奖励方案,学生们在平时的语文朗读、背诵、听写、作业、书法、测试、口语、作文、练习等都以三角形、五角星、月亮、太阳、小粘贴和家长报喜通知书来评价,并且形成积累积分制。在做题中每全答对一道题就奖励一个笑脸,两颗笑脸等于一颗三角形,两颗三角形等于一颗五角星,十颗五角星等于一个月亮,十个月亮等于一个太阳,得到十个太阳再奖励一枚精美的小粘贴和家长报喜通知书。运用这些竞争激励方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劲头特别足,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由回避变争取,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另外,我在学生中命名一批语文学习明星,有“书法明星”、“朗读明星”、“背诵明星”、“听写明星”、“作文明星”、“口语明星”等,激励学生努力争取,从而营造一种长久的学习语文的氛围。
四、体态语言激励。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往往会给课堂带来和谐、亲切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情和爱,产生一种愉快,向上的求知欲。肢体语言又是课堂中的第二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表达感情,又可以激励学生,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学生回答正确时,微笑着向上翘个大拇指;问题回答得精彩时,鼓掌以祝贺。当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可能由于害羞、紧张或心里没底答不上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边说“别紧张”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微笑着提示一下或建议学生和教师一起答,使学生能说下去,学生的紧张感很快就会消失,让学生尝到跳一下能摘到果子的喜悦,从中体验成就感,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 积极性 自主性 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24
受限于高职院校大幅扩招后生源层级的较大差异性,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成效一直未能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是艺术类专业。这类专业的高职生普遍入学分数较低,而且还有部分来自偏远生源地的特招生,致使该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成绩普遍落后。因此,利用合作性学习改变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成了当下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1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1 生源要求低,英语基础差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来源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中职类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生,高考成绩收分偏低,而且包含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两个部分,这部分学生对英语这样的基础学科的掌握情况普遍较差。另一个层面是高职类院校自主招考的学生,这一类学生高中阶段英语成绩大多在及格线徘徊,本身也存在基础学科成绩薄弱,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1.2 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
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大多低于其他专业类学生,因此,其中超过50%学生表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没有任何的收获感,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自己就主动边缘化,逐渐变得不愿意回答英语问题,不想上英语课,甚至最终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1.3 缺乏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艺术类专业学生成绩较差,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英语学习不仅缺乏计划性,参与性,也没有科学的自我评估,对于学什么,怎么学都一知半解,更别说毅力和耐力。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必然导致英语学习的失败。
2 合作性学习方法对于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
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在国内外已有几十年开发和研究的历史。谈到合作性学习,只是一个范称,实际上它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通过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之间协调活动,共同完成某些具体学习任务,并最终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评估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合作学习将弥补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上存在的基本缺陷,对于提高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极为必要。
2.1 合作学习有利于弥补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
由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有意将不同水平学生合理搭配并组成合作的团队,每个团队中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能力等都各不相同,然而为了共同的任务目标和集体荣誉感,学生会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自己去发现知识、学习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可以互相启发思维、弥补知识缺陷,互相学习,从而做到对自身知识的有效扩充,达到弥补高职艺术类学生个人能力偏弱和基础薄弱的情况。
2.2 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
合作学习可以创设出与传统教学非常不一样的教学环境,改变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学生的个体价值不再单方面受制于单一的教师评价,每个团队成员的价值在小组活动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而且成员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信赖的关系,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团队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一来,就会消除学生在以往传统英语学习中的紧张感和自卑感,取而代之都是努力追求成功和被认可的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合作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习英语,并从中收获快乐,增强自信,形成良性的循环。
2.3 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
通过诸多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利用合作学习,把学生转化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明白是为自己而学,明确学习目的性。此外,合作学习中灵活多样的团队活动和小组任务能够开发每一个学生创设英语情境的潜能,让学习充满乐趣和挑战,并且促成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支持,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逐渐养成探索求知的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合作性学习提高高职艺术类专业英语学习的可行性
第一,合作性学习不同于传统学习方法,它不是培养优等生和尖子生的常规教育,也不同于那种只关注部分特长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同时,它不注重合作所产生的结果,而是关注每个参与者在合作中经历的学习过程。这一点就非常适合高职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既考虑到了他们的身心因素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因为高职学生大多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生理发育已趋近于成人状态,而且心理的感知能力也发展迅速,因此在学习中必须顾虑到学生的个人情感,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此阶段高职生的记忆能力更加准确和持久,思维发展比较快,十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能够全面分析,因此合作性学习所具备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可以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最终成为促进英语学习的动力。
第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较差,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领悟力更高,尤其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相较于其他工科专业而言,艺术类专业学生更加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英语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更强。因此,如果在高职艺术类专业的英语课堂中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绝对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最后,笔者认为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独有的创造能力,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开展合作性学习,将使我们的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活动的亲身参与者,自我能力的评价者,最终不但能提高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也将形成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郭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2011,(10).
一、坚持把优点、长处、正确的事情做成习惯,哪怕很简单
魏老师的班主任“7个1分钟”“8个学生习惯”也令人印象深刻,就感觉魏老师做的这些事都是非常简单甚至是“平常”的,没有花里胡哨的弄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事,没有变来变去,魏老师的原则是“坚持把优点、长处、正确的事情做成习惯”,就是把简单却有效的事发现出来,然后长期坚持、不折腾。
当今时代,信息的海洋浩浩汤汤,概念的变换层出不穷,工具的更新日新月异,一直在变,人们也以变化为傲、以创新为傲,不是说创新不好,但有时却忘了从何出发、为何出发、所去何处,我们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个目的,怎样能够更简单却有效的实现这个目的,化繁为简,锚定目标,坚持、再坚持。简单、有效,把简单的事情好好做,长期做,进而从“要求”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坚持把一件件正确的小事、一个个正确的优点长处做成习惯,养成习惯就自然而然保持下去了。这也让我想到“自律”这个词,现在人们都在提“自律”,但网友们往往很难坚持自律,而我想说,不要自律,要“规律”,就是把一件件显而易见的正确的小事、优点、长处做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养成一种定时、定点、定量的“规律”,从而养成一种类似“生物钟”的东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么人自然而然就按照规律走了。用“规律”代替“自律”,用“习惯”促进“规律”的养成!
二、找到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理论可能都知道,但从理论到实践,魏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用他的话说,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找到学生的实际起点,指导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说自己是能说的话,读自己能读的书,教师要“懒”一点,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学生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教师只是在旁辅助,根据对学生的观察,给出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建议,比如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课后作业,自己给自己批改作文等。另外,魏老师还十分注意讲课“提问”的方式,要根据授课(学生、老人、犯人等)对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问题虽然,但有一个相同的原则:适合他们的能力。当任务(提问)特别清晰,但任务又不是特别重的时候,能够让人比较专注,当人做他能力范围内甚至擅长而又稍微有点难度的事,人的注意力能够被吸引。
三、把“开心”变成一个动词:开发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