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论文发

教育论文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论文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论文发

教育论文发范文第1篇

(一)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项目分析

根据陈孝彬等人对学校基本情况的分析模式,我们从中引用了几个基本的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学校的服务类型、数量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是休宁县人民政府在“十五”期间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是由苏州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与休宁县第一高级中学联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以及木工行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品德优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规模维持在两个班级,平均每个班50人左右,只设一个专业。生源主要来自黄山市农村的初中毕业生,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有生源涌入。每年学生人数维持在100人左右,至今已有千余人进入了全国各地的木工行业。

2.学校的组织结构木工学校与休宁县第一职高同在一个校园,实行“一校两制”。即在同一个校园实行两种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木工学校归德胜管理,办学经费和实习场所由德胜公司提供;教育理念、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选择、教学计划、考试考核等都由德胜确定;课程由德胜选定教师实施,实训教官由德胜选派。

3.学校的建筑、设备、设施学校有774平方米的木工实训车间(60个工位,可供120个学生同时操作)、50个木工操作台、100套手工木工工具、120平方米的实训车间、3间标准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设置学生活动中心及中等规模的体育场。

4.学校的教职工校长汪丽庆是休宁县第一职高的老教师,同时兼任木工学校的校长。德胜公司每月一次派遣加拿大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形势、科技信息。教师都是来自当地以及从外地聘请来的德高望重的木匠。另外,德胜公司每月都会有由培训中心主任担任总督学进行日常教学视察。

(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办学优势分析

优势包括:一是学校教育业绩的优势。木工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休宁县的林业大县产业优势紧密相联,充分利用本地的优秀木工,发扬继承徽派木工手艺,并加强同国际职业教育的交流。山区走出的优秀匠士能吃苦、职业技能扎实,深受木工市场的青睐,就业率基本保持在100%。学校治学严谨,不仅教会学生技能,而且教导如何做人。二是内部素质和活动过程的优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恩师”的师生情,维系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不仅是日常的教学活动,还有各种各样的实训机会、考察机会、家长会制度、毕业典礼制度。学校始终秉承平民教育的办学思想,立足学生家庭,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学校强化学生的技能优势,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建立了一支能发扬徽派建筑等本土文化魅力的人才队伍。三是学校独特的竞争力。木工学校选择了扎根休宁徽州本土文化,又开展了目前繁荣的社会建筑、房地产行业所需的木工技能培训。北京大学纪念馆八仙桌、电视剧《大祠堂》全套木质家具,以及中美文化交流文化赠品都是木工学校学生的作品。学生依托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以及黄山市政府牵头支持,利用了徽文化的力量及德胜洋楼有限公司的海外背景,积极走向海外市场。劣势是学校办学规模过小,地理位置偏狭,社会影响力不大。社会对“匠士”的各种偏见仍然存在,当地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稳定。教育经费筹集的渠道单一,主要由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支付,难以理清德胜公司、木工学校、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之间的关系。

(三)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治学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对其教学安排、教学管理、考核奖惩等治学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不仅在学校基本情况项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治学上也存在诸多值得其他乡村职业学校学习的内容。

1.教学方法与实训时间的安排为了使学生掌握扎实技能,学校采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相继开设了徽州传统木工专业理论知识科目,向学生讲解木匠基础知识和用图操作技巧,纠正学生实习中出现的误区和不足,从练习劈、刨、锯、划线、凿眼、拼板等基础技能着手,继而学习制做方凳、长条凳、子孙椅、床架等传统家庭生活设施。同时,学校的教学科目设施明确规定文化课与实训课的时间比例为3∶7。实训时间70%,给予学生大量时间在一线平台操作。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木工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2.严厉的教官负责制、鲜活的学区责任制及“小先生制”所有教官在上岗前都必须保证,85%以上的毕业生能够独立制作八仙桌和太师椅,15%的毕业生的结业成绩是优秀。如达不到此标准,教官必须主动引咎辞职。学生学习木匠工艺的各个工序均须在教官的观察和指导下进行,保证学生获得扎实的木工基本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的自我选择及教官的建议,在木工学校实训期间,将学生分成5个学区,一个教官负责一个学区,每个学区确定一两名学生任该区的小组长,5个学区开展教学竞赛活动。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比赛,使学生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增进知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为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学校引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营造一个学生学艺的影响力场。师兄师弟之间相互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技艺的进步,还促进了师兄弟之间心理上的契合,激发共同学习手艺的乐趣。同时也是一种补偿性机制,解决了教师人数欠缺和学生异常活跃的矛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影响。

3.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末位淘汰制规则。新生入学后须向教师和教官保证:自觉遵守学校设置的学生准则,同意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课业或生活不积极,学校将严格按照规则对该生实行处罚,除去其担当的职位、奖学金,甚至开除学籍。其二,奖助学金条例。思想道德考核和技能考核各占50分,实行每天一考核、每月一评价、每学期一次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由小组组长每天统分,结果交给教官计入一周的统计。奖助学金规定不同学期的奖学金获得率都不一样;奖学金等级设置为第一级奖学金、第二级奖学金、第三级奖学金,三级比重按5∶3∶2设置。其三,课程考核学分制。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期末的考试作品分别为徽州古典方凳、流线型合角方凳、檀木八仙桌、实木太师椅,最后的结业考试是由德胜洋楼公司派出的督学对学生制作的工艺品进行逐件评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学校的展览馆展出。通过严格按分考核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出师的标准,是否能够制作满足社会要求和木工制作流程的作品。其四,独特的毕业考核。德胜木工学校毕业生的毕业考试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由德胜公司派出的督学担任主考官,对学生的毕业作品分步骤进行严格、细致、公正的考核与打分。根据其在校表现及个人的兴趣与意愿,学校将毕业作品优秀的毕业生推荐给各著名的建筑公司。

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办学新思路

(一)“匠士”学位的首创

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针对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较之普通教育没有特别鲜明的学位倾向。它所培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直接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在办学中,该校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职业教育学位教育的新形式———“匠士”,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匠士”同时可以给社会上异常火热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拥有一门出色的技能,同样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二)校、企、政府、基金会的联合

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最了解地方教育需求、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基层地方政府的作用。同时,职业教育应以就业导向为中心,面向市场办学,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发挥私人办学的力量优势,积极吸纳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会的介入。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正是在休宁县政府、休宁县第一职业高中、德胜洋楼公司、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四者的合力办学的典型。

(三)外企注入资金办学

县域职业教育的确也存在着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与国内的企业合作办学,鲜有与国外企业联合办学。中西部的职业教育就更缺少与国际上知名企业和教育集团合作办学的机会。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依托具有美国背景的苏州德胜洋楼公司,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四)国、校、企三级课程开发

学校除开设国家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外,德胜公司自编《木工理论与实践》教材并实施教学,总裁聂圣哲先生编写《现代木结构》《班门弄斧》等书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并且配备了专职的计算机教师教授学生计算机知识。另外,学校组织教师、德胜公司高管,参照国家制定的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企业自身的实际,编写了《道德修业》等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

(五)严把生源关

在选拔生源方面,学校校长亲自在休宁山区寻找,且招生条件严苛:必须是能吃苦的农民的孩子,必须诚实守信、不赌博、不抽烟。因为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乡下的贫困家庭,木工学校管理层重新认定职业教育的福利属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优惠,在国家已有的对中职学生的优惠政策上,继续补助贫困学生。

三、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教育不仅要培养卓越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而且还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千千万万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当前形势下,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都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乡村职业学校独特的办学路子和社会上各种优秀的办学力量。从该校的办学历史可以看出,政府作为办学的主导者,真正发挥了资源配置、信息引导的协调作用,把优秀的外资企业、具有浓厚的徽州特色文化的木工手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联合办学,共同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优势劳务品牌。在当前社会,人们对城乡二元化体制的诟病,对教育公平的疾呼都表明,在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关乎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问题,关乎社会和谐。木工学校丰富了县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应该思考其不足之处。

1.学生缺乏继续升学的机会职业教育并不是教育系统的终结,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与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的衔接机制。目前,国家通过职业生综合能力大赛选拔出优秀的职校生,并且给他们提供直接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这种做法使具有真实技能的职校生能够接受更深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基础知识学习。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培养模式忽略了那些想继续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的求学需要,集中进行木工技能的培训可能弱化了普通基础知识的吸取,不利于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2.急需改善的社会人才观职业教育缺乏社会吸引力,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实质上却是社会人才观的问题。传统的人才观依然影响着受教育者个人(家庭)对教育类型的选择,导致目前的普通高中、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急剧增加,脱离了社会人才需求的结构。尽管徽州木匠身怀绝技,但社会认可度仅存在极个别领域。所以,面对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我们该反思的是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本质。

3.“双师型”师资建设问题由于职业师范教育缺少关于木工类的教师,所以木工学校办学过程中吸取的教师都是地道的木匠出身,而真正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资缺乏,限制了学校办学规模的继续扩大与教学的规范化。针对这个问题,应该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加强联系,共同培养能够担当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可以适当将学生送入职业学院深造,形成“学生—技师—教师”的良性循环。

4.“匠士”职业学位的难言之隐在现实社会上,木工是个让人不大看得起的工种。尽管“匠士”一方面产生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导向,纠正了传统工艺卑微、文凭至上、人才消费的偏见。但是,“匠士”仅仅是民间办学的尝试,未得到教育部门正式的认可,其学历含金量并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从本质上说,“匠士”并未实质性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也并未转变人们对木工工种是否具备优秀技能的传统质疑。

(二)发展展望

教育论文发范文第2篇

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约束下,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大体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违规现象得到了有力的制约。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是审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标准,也是指导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思想灵魂。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够准确。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以传授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又有很多教师不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在规律,认为只要把课程原封不动地放到网上就完成了。同时,现在“追求文凭”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教育工作者,将开展远程教育当作“追求利润”的快捷手段,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健康发展。

2.办学主体的定位不尽合理。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选择开设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学习中心区域来满足相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目前,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以专起本为主,还有高起专、各类培训等,专业设置文科类居多,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较少,校外学习中心东南部分布较密,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总体来讲分布差异较大。

3.从业教师队伍建设欠缺。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现代远程教育都与传统的面授教育有很大差异,培养从业人员的教育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一方面缺少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正在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也很少经过系统的远程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国内也缺乏进行培训及资质授予的权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质量。

4.有效的学习资源不足。教学资源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网上资源浩如烟海,但缺乏体系,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网页,很难真正地利用到学习中去。很多学校的网络学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建设,开发网络课程,但没有脱离以教为主的传统教授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5.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有些学院不能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招生规模扩展迅速,而相应的教学教务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监控机制没有完善,导致难以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受到影响。

二、深入改革,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外,主要是由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管理上的问题,社会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质疑也由此而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的职责在于要全方位加强教学服务能力。

1.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不同层次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对各类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各类学校在办学思想上的指导。各类学校应参照《纲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明确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定位,并树立具体的发展目标,在不同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2.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现代远程教育是面向从业人员,为地方培养适用型人才,应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一方面,各高校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办学条件,有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社会多方面的元素,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加强从业队伍建设。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人员自身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高校来说,高校应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远程教育学,培养熟悉掌握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教务管理的专业人才。还应建立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对专职、兼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掌握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具备必需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从业人员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4.优化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是网络教育的重要支柱,是保障学习者学习质量的关键。高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

在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要因材施教根据学习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对学习过程要有相应的监督。结合网络授课,可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到学习中心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面对面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可通过网络论坛、QQ、微博、callcenter、邮件等途径直接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满足学生进行交互学习的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强师生、生生的人际交流,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集体感。

5.加快有效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和服务是世界高等院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致力完成的共同任务。65%的高教机构认为,在线教育是他们长期战略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和资源表现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现在又有了移动课程和微型课程等新的教学形式。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服务,不断丰富和提升网络教育的内涵,从而优化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社会效益。

6.构筑终身教育立交桥。《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逐步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在继续教育这个大体系中,促进教育资源大整合,以科学评价为基础,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这将是现代远程教育下一个发展阶段最有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育论文发范文第3篇

(一)无限制性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教育的供给,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好的学校、好的教师资源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对于偏远的山区我们的教育是无法达到最优化的。网络教育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这也是我们政府为什么针对西部地区的网络教育作出明确要求的原因。网络教育通过这种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将教育资源从城市高校输往偏远山区,让那里的受教育者享受到了同等的教育。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办学方面来说,只需要付出固定的成本就可以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二)灵活、开放性

网络教育具有整合教育市场、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势,学生可以从网络或者学校的网站下载制作好的教学课程和辅导材料来进行自我学习,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还打开了终身教育的大门,这就是网络的开放性给我们带来的优势。而且网络教育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宽松的交流环境,这种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三)资源整合性

教育资源的多样化使得我们的教师资源角色也逐渐多样化,教师的职责和分工也更加细致,在对于各种课程的设计上,不仅要将新的教育理念植入其中,还要在设计上要求出新,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智能软件,创造互动、合作的平台来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对于网络教育的帮助作用。网络教育的优势不仅仅只是显现在了这几个方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也可以感受到网络教育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相信未来的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新的科技手段帮助我们学习。在国外,网络教育成为了一种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方式,在我国则是将网络植入到了各个教育阶段。网络教育凭借其绝对性的优势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方式,成为了我们业余、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在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和国外的发展路线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网络教育的实施需要制定和研究网络教育的政策,这不仅关系到教育部门,并且与信息产业部门建立完善的网络设施基础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的信息产业部门不仅要提供优质、高速的上网服务,还要做到对于偏远山区的网络普及。

二、如何发展网络教育

如何更好的开展网络教育今后的发展工作已经成为了政府和各大院校最重视的问题。

(一)法律化

对于我们国家的网络法律法规目前还不是特别的完善,那么为了能够使网络教育发展不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同时也为了保护网络教育的知识产权,实现网络教育制度的规范化,网络教育的监督实现法律化是最重要的一步,要将各个方面的权利明确,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同时国家要加大网络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健全法律法规,促进网络教育更好的开展。

(二)市场开放化

网络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还要注重对于课件生产公司的发展。网络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模式,课件的制作和生产能够帮助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为了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课件制作公司可以按照书本的大纲要求和考试安排对于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制作,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满足不同需求的课件。

(三)交流和合作

教育论文发范文第4篇

在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框架。[8]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储皖中认为,人的主体性就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人不仅能自由自觉地支配、占有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自由自觉地把握自身,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9]教师教育发展只有遵循教育主体中人的主体性发挥,灵活自觉地利用资源,富于创造,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综上所述,从最初的洋务大学堂到当代社会的多层次多局面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从单一教学到复合结构的培养内容;从封闭到开放,每一时代变迁都体现出了教师教育主体的独特性。教师教育应努力为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优质的教育工作者,以适应新时代给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与任务,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与推进,带来了教师教育的转型和变革,一方面取得了一些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从教师教育的主体角度反思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受教育者生源质量下降原来各地师范教育大多是提前招生,许多优秀的中学毕业生被吸纳为教师教育的对象,但近10多年来,对师范生的相对优惠政策取消,削弱了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积极性。加之近年来,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给人的负面印象大于积极的一面,导致了社会上存在对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完全与传统上教师是受人尊重与爱戴的职业形象相悖。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教育的选择。在一项对未来职业进行选择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想成为教师的青少年儿童很少,而且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师范院校的人数也非常少。虽然根据调查认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的多达93%,而认为好教师不常有的人却占大多数。[10]这一现象正反映了当前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受教育者自身质量的重要性,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教育者主体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教师教育与一般性大学教育在教育模式上相混合。教师教育不再是师范类院校的特产,其他综合性大学或高校都可以培养师资,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又不再出产单一的中小学师资力量,而是求全求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重心上都有所偏移。吴遵民在《我国30年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中指出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存在师范特色的弱化与泛化。[5]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的发展的转型期为了追求综合化,舍弃自身教师培养优势的趋势,一味盲目地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这又丧失了其基本的独立性。可见师范院校正在逐渐摒弃“师范特色”搞综合化,不仅使师范教育的特色渐渐泛化与弱化,而且在非师范教育方面也会遭到不断的挑战与挤压。这必然使得教师专业化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却反而下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重建教师教育制度正在成为现实的必然。顾明远在谈及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未能取得预期发展设想时提出以下原因:我国的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一种让社会尊重而羡慕的职业;教师的劳动工资制度受到限制;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都想把自己办大办高。政策上有值得商榷之处,特别表现在中等师范学校的消亡上,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11]另外从某种程度上看,在政策导向上的教师教育现状确实是打破了原先封闭僵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师教育逐渐转向多元与开放的形态。但因为学校氛围的不同和教师教育主体性资源的相对缺乏,其拥有的学科优势一时还不能体现,实际效果也不容乐观,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虚化的危险。[12](三)教育模式决策的僵化教师教育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和运行方式,包括:从事教师教育的教育者和培训主体;受教育者和培训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为教育与培训教师而构建的教师教育理念、目标、政策;教育中介物等之间形成的复杂的交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称之为教师教育模式四要素。[13]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经济在发展,教育日益深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教师教育也在总结经验,探索符合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在教师教育模式中,国际上常用的是“定向教师教育”和“非定向教师教育”,也即封闭与开放式教师教育。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构成教师教育模式的四个要素本身的内容或客体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13]通过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史来考察,教师教育模式的变迁历程更多地体现出了以下几点不足:第一,行政色彩主导过浓[14],国家对参与教师教育培养的机构和准入标准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第二,重心仍是新教师的培养教育,忽视教师的在职教育和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是一种静态的师范教育体系。[15]第三,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空间受限。教师教育的主体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更多地还是依赖于学校的课堂,在这里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谓的技能课通常也是在教室里完成,即使给你模拟的中小学环境,也不能与真正的教学场景相匹配,因此,习得的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不能适用,或是不能灵活掌握。第四,学制与学历模式的提升不足。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提升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将达到10%。[16]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配置离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如何培养这部分高学历的教师需要在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上进行调整,实行职前职后有机协调。只有克服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中教育主体性的创造、能动和自主的功能。我国教师教育必然围绕教育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教育论文发范文第5篇

【摘要】实现教育公平,在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同时,也是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越是基础教育,越具有很强的社会外溢性。尽管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却十分明显。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首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充足。义务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农村教育经费中公用经费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公用费用;义务教育;公共品;缺口

1义务教育投入中出现的问题

1993年,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要求。但10多年来,这个4%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令国人忧虑。不久前,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告,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3.01%,实际教育经费投入额为6348.36亿元,余缺0.99%的经费为2086.48亿元。毫无疑问,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大,但占GDP4%的目标是涉及我国教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不仅拷问着各级政府支持教育的决心力度,也暴露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的问题。[1]

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比如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差异却十分明显。义务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

公用经费是中小学教育支出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文字[1997]281号)规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分析公用经费的所属科目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首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充足。[2]

2义务教育中公用部分经费的缺口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支出是逐步增加的,但是仅在数字上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投入缺口却呈没有规律的上下变动。原因如下:西部生均支出逐年增加,从2001年起大幅上涨,平均增长率达11%。教育经费公用部分实际支出和西部生均支出波动规律类似,从2001年大幅增加。平均增长率为23%。如此推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个人部分投入和实际支出的缺口应该逐年上升,但是从数据上看,缺口值忽高忽低。究其原因,就要结合西部地区每年的农村学生总数来看。从1998年到2005年每年的学生总数的波动很大,总体是下降的,到2005年比1998年降低了12%。在学生人数的大幅减少的年份,虽然看起来缺口是缩小了,但这是由于学生人数剧减而造成的。

置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的背景之下,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周期性干预和调整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各政府控制部门(包括教育)进行分权化改革。在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主要表现是把行政和财政管理下放到县乡以至村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但是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责任并没有明确。目前,我国财政领域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困难,突出表现为收不抵支,赤字巨大,债务负担沉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

以致90年代的多数时间里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仍在低水平上徘徊。1991年是2.86%,1995年只有2.46%,此后有所增长,到2006年为3.01%,仍没有实现国家预设的到2000年达到4%的目标。

3建立稳定的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3.1确立切实的公用经费标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我国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一直按照1992年颁布的《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中的参考定额标准进行制定,然而随着通货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导致的问题之一就是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未得到保证,拨付的公用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达到较高学业产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国家公用经费参考定额标准的制定,按照确保基本办学条件、确保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原则,制定出各省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基准定额。各地区以此基准定额为底线,结合本地实际和财力状况制定本地的具体标准。

3.2注重省内城乡均衡:中国幅员辽阔,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各省之间的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各省的财政资金提供实力差距较大,因此,在现阶段,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化、均衡化的第一步目标应当确立为均等化各省内部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完全不均等的不同地区间,实现平等的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资源不太现实。据此暂且不考虑省际间的均等仅考虑省内城乡的均等是比较现实的,也是相对切实可行的。

3.3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应适时调整:在结合各地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实际支出水平,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基准定额标准的同时,公用经费支出基准定额标准也要定期适时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持学校的基本所需要的资金一般是逐年提高的,可以参考目前学校的支出水平、以确保维持学校基本运转为底线,确定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日常开支不断加大的实际,适时调整,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