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事部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树立服务理念,转变思路
受社会体制和人事工作特殊性的制约,社会各界对人事工作缺乏应有的了解,尤其是干部的选拔、考察、任用等一系列程序不清、方法不明、要求不知。而人事部门受保密规定和要求等制约,及缺乏必要的宣传引导,这些都为人事工作涂上了神秘的色彩。在当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管理更加透明、民主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迫切需要人事部门从固有体制和陈旧观念的束缚中突破出来,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实现新效果。首先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没有人才就没有社会发展的支柱,没有人才就无法实现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人事部门要针对新形势、新特点,打破常规,必须把发现、考察、选拔、培养、使用优秀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其次工作上要拓宽人才管理的思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注重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人事管理体制中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民情特点及规律,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人才发展的新体制,形成一条人才良性发展的新途径。要转变以往“一言堂”、“发号施令”的管理思路和做法,人事部门不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自财产,谋取私利,要坚决摈弃官僚作风,摆正位置,实现靠前服务、贴心服务,变管理者为服务者。
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成效
工作作风既是精神风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领导作风和思想作风的集中体现;既是个体的反映,也是群体形象的展示,作为人事工作者,要适应新时期发展及挑战,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一方面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建立高效、快捷运转的人事工作新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既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内容,也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当前,个别人事部门还存在职能转变不到位,“关”、“章”、“卡”过多,存在“粗放型”、“复杂化”等问题。因此,人事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精管,优化人事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和程序,大力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特别是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敏感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等工作,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公务员录用、干部考察任用等,应加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人事工作办公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另一方面要改进工作作风,要推行阳光作业,建立廉洁、透明的人事工作新机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把人事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内容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工具及时向社会公开。坚决杜绝暗箱操作,特别是对一些社会上较为关注的热点、焦点工作,都要建立事前告知及事后公示制度,切实落实和保证干部职工对人事工作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切实做到取信于民。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形成公正公开公平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改进工作作风,要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勤政、务实的人事工作新风气。一是要加强人事干部政治理想教育,使其树立牢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地把自身工作与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开展“人民公仆”、“真诚服务月”等活动。进一步密切干部之间、干群这之间关系,为单位、为党、为国家事业快速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要进一步深贯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人事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干部群众中,了解每名干部情况,构建信息反馈的新渠道、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不断增强人事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力戒空谈,踏踏实实地为干部群众办好每一件事。
三、把握工作要点,积极进取
人事工作既是虚的又是实的,抓好了能促进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更加团结、和谐、健康、快速的发展,风气不正却能影响一片,整跨、搞坏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因此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工作要点,防止片面性、简单化和一刀切。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抓好干部队伍管理。干部队伍是单位和部门的核心支柱、基础力量。因此,加强干部队伍管理首先要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使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一起,拧成一股绳;其次调动干部积极性,对为单位和部门做出贡献的人和事要大力表彰、对分子严惩不待,净化单位和部门的风气,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良好的干部工作机制。通过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人事干部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理顺干部体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努力实现体制优化,克服,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的探索创新,增强人员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考核,对干部的基本素质、行为能力和工作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之一,从而形成一种开放灵活、能上能下和活力四射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大干部的培养力度。培养和构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党和国家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注重吸引和吸收高层次人才,并力求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快。同时应拓宽干部培训渠道,采用走进来、送出去,轮训以及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方法,积极创造条件给以进修、学习、考察的机会,利用大轮转的业务培训、长短期专项培训等方法加强干部培训力度,提升干部培训质量和效果,从而带动整体素质的提升。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多个省和副省级市及200多个地市、800多个县成立了仲裁机构,去年全国共处理了5000多起各类人事争议案件,保护了个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仲裁机构的管辖权限,受理仲裁范围
按照《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各部委直属在京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事争议,由人事部人事仲裁公正厅负责处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其各地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分别负责处理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
下列四类情况为人事争议处理的适用范围: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企业单位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和其他人事争议。
怎样写仲裁申请书
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申请书须载明的事项有:
(一)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如果申请人是单位,则应写明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如果被申请人是单位,则应写明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后,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如果已决定受理的,应在7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被申请人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应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被申请人没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辩书,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仲裁庭和仲裁参加人的组成
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由三名以上(含三名)的单数仲裁员组成,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仲裁委员会可以聘任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专家学者和律师为仲裁员。
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企业及其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人事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法人由法定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非法人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参加仲裁活动。
在仲裁过程中,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更换,应由新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继续参加仲裁活动,原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参加仲裁活动的行为有效。
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参加仲裁活动;当事人死亡的,由其法定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参加仲裁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一到二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的,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仲裁的程序
仲裁处理人事争议应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根据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上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庭成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在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进行仲裁。
仲裁一般是开庭进行的。但当事人协议不开庭或仲裁庭认为不宜开庭的,也可以书面仲裁。决定开庭处理的,仲裁庭应当于开庭前5日内将开庭时间、地点等书面通知当事人。仲裁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仲裁。
当事人应该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仲裁庭可根据需要自行收集证据。但是仲裁的证据必须是经过质证认定的事实。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裁决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当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对重大的或疑难的人事争议案件的处理,可以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庭应当在裁决作出后5日内制作裁决书。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庭成员签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的印章。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效力。
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0日内结案。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
发生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当事人必须执行。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为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工作,我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体学习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人才工作等有关文件材料,特别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理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县人才领导小组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做到不拘一格,人才辈出。
(二)深入了解人才状况,不断改进人才工作
我局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稳定科技队伍。年初分别召开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各二级单位主要领导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政绩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奋发有为、业务精通、素质较高的机关干部队伍,锻炼提高一批心系农民、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我局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三)抓好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
1、抓好科技进村入户工作
全县农业系统共抽调38名农业科技人员,分别进驻17个村,完成科技样板2580亩,其中粮食样板1480亩、丰产茶园样板550亩、蚕桑新植样板100亩、稻鱼工程示范350亩,水稻精量栽培50亩,甘蔗样板50亩,辐射带动1.2万户5.4万人。科技人员及时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农户集中培训,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共办黑板报125期,发放科技宣传资料2.75万份,召开科技培训会186次,培训农民3.25万人次。
2、以实施阳光工程为抓手充分整合各种培训资源
按照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县劳促会协同县扶贫办、县人事劳动局、县职教中心完成技能培训4万人。
3、县农经站负责在柯街镇松林村和漭水镇共裕村实施两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在翁堵和苟街两个乡镇建立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致富带头人1万人。
4、农业局人事科按上级下达指标和要求,认真做好“国贴”、“省突”、“省贴”人才选拔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人才自身观念存在安于现状、创新不够。表现为科技人员领头创业的氛围不浓。二是农技推广服务的方法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表现为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技推广中只重视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忽视了科技兴农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农民的科技素质的提高。三是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但由于财政比较困难,经费的不足,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下年人才工作计划
(一)学校培训
通过农广校培训,发放绿色证书1400人;农业机械学校培训拖拉机及其他农机操作能手250人。
(二)科技进村入户培训
选派本系统思想好、业务精、事业心强的科技人员深入基层,送科技下乡,实施科技帮扶,培训农民3.5万人次。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何捷同志报告了今年上半年工作,重点是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和下半年计划安排;少君同志对起草《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暂行规定》进行了说明;利华同志汇报了建立注册国际海运师制度的情况;各位领导小组成员和代表研讨热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如何认识我部职业资格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问题
㈠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开展国际上双边和多边互认,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交通行业的必然要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资格制度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包括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在内的整个职业资格制度体系非常完善,可以说几乎无处不在。以我们的近邻日本为例,其近现代职业资格制度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完善。日本的职业资格有1600多种,几乎每个职业都有一个特定的职业资格,如交通行业中的船舶运输、道路运输、机动车修理等方面的职业资格就不少,而且分得也很细。去日本逛过书店的都知道,一般的书店都有资格考试专栏,日本资格考试委员会每年都要出一本名叫《资格》的考试报名指南。日本是法制国家,职业资格方面的法典十分完善,很多专业领域都有专门法规,明确要求只有持有特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允许在相应岗位上就业或开业,而且强调职业教育和注册管理。这对促进日本众多从业人员乃至整个国民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保证产品质量和推动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经济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职业资格的国际双边和多边互认是必然要求。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签订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的工程师协会签订了《相互承认注册工程师协议》。欧洲各国工程师协会成立了联合会,有20多个国家参加,并用7年工程教育与实践期的标准统一了欧洲各国注册工程师的标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英国、美国、南非、中国香港的工程师组织,于1997年共同签署了《华盛顿协议》,在相互承认彼此工程学士学位的同时,承认彼此的职业资格。建立职业资格制度并开展资格互认,既是对本国经济的保护,也是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拓展经济、技术和劳务市场的重要手段。既是加入WTO后的权利,也是应该履行的义务。20*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政府做出的入世承诺中,涉及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承诺包括5个领域的特别承诺和两个方面的共性承诺,要做好应对工作,都会涉及到职业资格问题。
㈡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各方面积极性高,发展快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1994年,当时的劳动部和人事部联合印发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当年,建设部就率先与人事部开始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1995年了《注册建筑师条例》,1996年出台了《注册建筑师执业及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1997年出台了《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20*年,建设部又联合人事部成立了全国注册工程师工作领导小组,随即成立了全国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并联合人事部印发了《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把包括交通行业公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在内的全国17个大专业共28个小专业均纳入该体系,现在大部分专业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在此体系下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务院各部门逐步认识到建设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多数部门都成立或明确了专门机构,集中力量抓紧本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工作。如国家发改委联合人事部建立了注册咨询工程师制度,把公路与桥梁、港口与航道专业咨询作为子专业;与交通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制度,还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会同人事部建立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环保总局会同人事部建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以及建设部会同人事部建立的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等。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还积极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方式,建立了为数更多的职业资格。一些国内外的组织,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了不少国外的职业资格,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建立的职业资格。
总之,职业资格已经成为我国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我部的职业资格工作起步晚,如果不大力气推动,与其他部位职业资格工作的差距就会也来也大,交通行业的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工作将会越来越被动。
㈢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力量,加快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步伐
公路、水路交通行业许多专业领域涉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需要建立的职业资格较多,而且每一个完整的职业资格制度体系又包含了考试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教育认证制度、注册管理制度、执业管理制度等。《行政许可法》实施前,我部针对交通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证书审批或考试的有16种,大多数没有法律依据,我们一定要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的工作任务。
去年印发的《交通行业关键专业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和《交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可能不够完善,需要深入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不断修正,但基本明确了“十五”乃至“十一五”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思路。
部内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特别是评价中心的优势,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尽快抓紧落实这两个方案,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来推动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能争取到国家职业资格主管部门支持的,要尽量纳入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体系。这是大方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推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暂时得不到国家职业资格主管部门认可,且不与其他部委职能交叉的,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先建立行业自律的职业资格制度,逐步向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过渡。要逐步开展与有关国家相关职业资格的双边和多边互认。
二、关于我部职业资格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我们要建设创新型行业,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首先要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哪种体制和机制能把事情做快做好,就采用哪种体制和机制。
关于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的职责分工问题,几次领导小组会议都研究过,上次会议已经基本明确,今天我再强调3点。
一是关于领导小组与各司局的职责问题
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对外涉及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职业资格主管部门;对内涉及人事、教育和业务主管部门。所以,必须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分工协作。
部职业资格制度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不是临时的,而是一个长效机制。把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是部党组赋予领导小组的责任和使命。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行业管理离不开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要实现对从业人员的有效管理离不开职业资格这个重要手段,业务部门不能不管职业资格工作。但是,做好职业资格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大家的共同的任务,是关系行业发展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有大局观念,站在部的高度,跳出司局看职业资格工作,团结协作,共同推进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
二是关于评价中心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系问题
人劳司是管人事工作的部门,归口管理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前设在人劳司,各方面的关系比较顺畅。评价中心成立后,人劳司把管理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职能委托给了评价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评价中心。这是人劳司为了充分发挥评价中心的作用,理顺与评价中心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采取的特殊措施,是经过部党组批准的。
评价中心成立特别是试运行以来,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进展迅速,在短期内出台了两个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成效是显著的,如果没有评价中心这样一个专门机构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部职业资格工作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有效的。
当然,评价中心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角色的把握和转换,分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和自身的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归口管理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代部人劳司履行职业资格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责,负责与部内外有关单位协调;评价中心是部职业资格工作的具体办事机构,为部机关服务,接受部有关司局的指导和监督。
交通行业某个职业资格制度3个文件印发之前,评价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代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加强内外协调,加快文件出台的进程;文件印发后,评价中心除继续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考试大纲和教材编写、命题、阅卷及考核认定、注册、培训的指导职责外,更主要的是做好实施的具体工作。
三是在职业资格工作中部内业务部门与评价中心的关系问题
部党组在明确评价中心的定位和与有关方面的关系时,已经有了原则意见,我们细化、调整各部门和单位在职业资格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及相互关系,必须在部党组的原则意见指导下,本着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管理,有利于提高职业资格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评价中心履行部赋予的10条职责、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多协商、共同把事情做好。
在职业资格工作方面,各司局根据行业管理的需要负责推动行政立法,并对评价中心的业务工作具有指导和监督的职责。行政立法就是业务部门会同体法司把职业资格方面的要求纳入到行业管理法规之中,这是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法律依据。
评价中心负责职业资格的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如代部起草职业资格的规划和具体政策法规等。评价中心要搞清定位,摆正位置,要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要强化服务意识,多做服务工作,不要计较名利。
在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中,业务司局和评价中心都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都是代部履行职责,都是为国家干事,只是分工不同。我曾经讲过,如果说建立交通行业职业资格是一场比赛,那么业务司局就好比是裁判员,评价中心是运动员。我今天再补充一句:领导小组办公室是比赛的组织者,领导小组是裁判和运动员的领导者。这个比喻主要是针对职业资格建设标准讲的,不一定十分准确,具体职责分工还是按照党组的批示和部的文件办。举个例子,在某一个领域要不要建立职业资格,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合格标准等,业务司局有发言权和否决建议权,我们领导小组应该主要听取和尊重业务部门的意见。当然,组织专家拟订考试大纲这些具体工作还是由评价中心来做,但要充分听取和尊重业务部门的意见。业务部门要不要再组织专家审定考试大纲等问题可以灵活处理,因为按照惯例是国家人事部最后组织专家审定。我想,职业资格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几个部门,还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便于在一个平台上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发挥业务部门在标准等方面的把关作用,专家委员会主任由业务部门的主管领导担任,日常工作由评价中心承担。
三、关于今年的工作
㈠上半年的工作
我原则同意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今年上半年职业资格工作的总结,可以说成绩不小,工作很有起色。
要说成绩,最大的成绩是完成了评价中心的筹建工作。从评价中心试运行近4个月的情况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良好。办公桌椅虽然是旧的,但很干净,可以说环境优美,特别是全体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好,工作热情高,体现了艰苦创业精神。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基本健全了组织和规章制度,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文化,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研究问题,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而且所有会议都有纪要,确实很规范;建立了OA办公系统,实行无纸办公,办公手段先进高效。今天来中心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很放心,也很高兴!
今年1月和5月,相继出台了验船师和机动车检测维修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主体文件,这是交通行业主导的两个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对引导推动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加强交通行业管理意义重大。
道路工程专业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的主体文件近期又要出台,年底完成符合条件的首批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认定工作。这次会议还定下来启动国际海运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位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司局团结协作的结果,是部内外有关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评价中心全体同志辛勤工作的结果。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问题和困难,工作配合上还有些不协调,这也是正常的。我相信本次会议以后,各方面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团结配合,这些问题和困难一定能够圆满解决。
㈡下半年的工作
我同意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下半年工作的安排。我再强调4点。
一是研究制定好《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这对于规范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十分必要也很重要。要站在加强交通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着眼于职业资格制度从申请建立到执业管理的每个环节,借鉴其他部委的成功经验,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和建设创新型行业的要求,先制定一个规范性文件,并将《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列入部的立法计划,待条件成熟时以部令的形式印发。
二是部内各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抓紧、抓实、抓牢各项工作,确保完成《2006年交通部职业资格工作要点》。在交通行业建立有影响的职业资格制度,培育浓厚的学习风气,促进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三是评价中心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做好健全规章制度等基础工作,严把进人关;要积极稳步地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抓好已经建立的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工作,抓紧尚未建立的职业资格制度的立项研究。具体来说,要认真做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明年初考试成功;要抓紧推动首批启动的其它几个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如验船师、危险货物运输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等;这次启动建设的国际海运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评价中心要会同水运司报人事部申请立项,并抓紧研究制定主体文件。
要答好填空题,一是平时要反复读书,对知识点比较熟练了,答题时就可以凭直觉很快地回答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来;二是要注意题目的变化;三是对知识点中的关键词要特别清楚、准确,不能似是而非。
4、名词解释和区别概念题
名词解释主要是考查应考者对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记忆程度。区别概念主要是考查应考者对重要概念之间差别的把握程度。就名词解释的命题而言,既有比较直观的专有名词,如应用文、行政公文、主题词、公文附件、公告、议案、计划、经济合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侦查预审文书、刑事自诉状、电报、书信、会议报告、科技报告、消息等;也有一些重要的、需应考者自行归纳的名词,如工作要点、市场预测报告、法规类规范性文体、导语等;有时还有名词的一个部分,如条例的“条”、细则的“上贯下联”、纵式结构中的“直叙式”等。
在对名词进行解释时,自学应考者一是要把名词中的关键词答出来;二是要尽量求全,力求完整;三是要注意教材上的“又叫什么”、“也叫什么”,如投标书又叫标函,因为在命题时常会把“又叫什么”中的名词术语拿来考试。
区别概念题重在区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以便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加以使用。就出题的范围和角度说,既可以是教材非常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概念,如通告与通知、通告与公告、计划与总结、守则与公约、书与意见书、答辩与反诉、一般书信与专用书信、聘书与请柬、会议提案与议案、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行政公文报告与会议报告等;也可以是要我们加以归纳和综合的一些区别概念题,如应用文主题与文学作品主题、通报与简报、文书与公文、计划与规划、条例与章程、要约与承诺、招标书与投标书、学术论文与科技报告、海报与启事、消息与通讯等;还有一些概念的组成部分的区别,如条例中的“条”和“例”、规定中的“规”和“定”等。
区别概念主要是将概念的不同点答清楚,答题时可从性质、结构、作用、适用范围、特点、写作等方面着笔,答题时要尽量全面、准确、清晰、一语中的。
5、改错题
改错题主要是考查自学应考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判断能力。改错题可以是对内容的改错,如性质、概念解释等的改错,更主要的还是对形式方面的改错,如对格式、语言、语体、常规用法等的改错。如修改下列文字:“科技说明是科技报告的一种,它一般由封面、文头、正文、文尾四个部分组成。”该题应将“科技报告”改成“科技情报”、将“文头”改为“目录”。将“文尾”改为“附录”。又如修改标题:“关于××卫生局开展食品卫生检查、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指示”,这里,应将“关于”调至“××卫生局”后面,去掉“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将“指示”改为“通知”。类似的改错很多,如经济合同格式的改错、主题词的改错、材料的改错、语言使用的改错等,不甚枚举。考生在改错时,要非常仔细。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教材、自学指导书上的各种格式图示和例文,要研究各种文体特定格式的摆放位置,对语言要仔细推敲,在考试时特别注意公文语言的语体问题。
6、分析题
分析题主要是考查自学应考者应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题重在分析,它既可以分析怎么做,也可以分析不该怎样做,它可以分析形成某个结果的原因,也可以分析特定的应用文体的组成及结构、写作方法、写作好处。如“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其中涉及到退学学生的就业政策问题,这部分学生回到社会后,各地劳动、人事部门认为,教育部的文件对它们没有约束力,故在工作中不予执行。教育部拟将该条例呈送国务院,由国务院批转各劳动、人事部门,以期发挥作用,教育部应选择什么文种行文。“细加分析我们便可发现,教育部行文的目的不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而是解决“条条对块块不能发文”的问题,故不用“请示”而用“报告”。又如:“市××厂需进口一批仪器设备,向市工业局写了请示,市工业局经过讨论,认为市××厂确实需要这一批仪器设备,同意它购买,但外汇指标和经费批准权限不在市工业局,请问市工业局应该如何办理此份公文?”该题的做法是:市工业局应先写一份批复,同意市××厂进口仪器设备,但不能同意外汇指标与经费;接着阐述不能同意的理由——批准权限不在市工业局;最后告诉市××厂怎么办:或者由市××厂直接向有权批准外汇指标和经费的单位请示,或者由市工业局代替市××厂向有权批准外汇指标和经费的单位请示(上级单位)、发函(平级单位)。
要答好分析题,一是要留意教材在阐述文种时所举例子及其分析,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同时注意教材的例文,仔细对它们加以推敲;二是不要回避问题,不要兜圈子、绕弯子,答非所问、故意掩饰,要明白清晰,语气肯定地回答问题;三是要把题目答完整,既要分析理由、指出症结,还要提出整改措施、阐明做法,要尽量求全责备;四是要切中要旨,简明扼要。7、写作实践题